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深度对话华为鸿蒙OS设计师:为什么要万物“卡片化”,2亿用户后的路怎么走?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7月14日消息,近日华为与少数业内媒体针对HarmonyOS的UX设计进行了深入交流,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副总裁、UX设计部部长毛玉敏和HarmonyOS的设计师们分享了HarmonyOS设计背后的理念和细节故事。 在沟通会结尾,毛玉敏提到,目前HarmonyOS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000万,下半年华为力求实现2亿存量设备全部升级鸿蒙。 ▲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副总裁、UX设计部部长毛玉敏 一、不同设备“统一语言”要从系统架构开始设计 毛玉敏在开场时就特别提到了HarmonyOS的系统架构设计,在她看来,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要考虑系统如何在不同设备上去呈现。 HarmonyOS这次采用了全场景统一设计架构,能够在不同终端设备上呈现一致的设计语言。 在HarmonyOS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卡片”服务。毛玉敏说,HarmonyOS定义了全新的应用开发模式,也就是基于卡片的开发模式。华为将每一个应用抽象成不同能力、功能的组合。 这样既方便应用的开发,也方便用户能够直达服务,“用户一下子就能够得到你需要的功能和服务。” 她补充道,HarmonyOS是面向全场景、多设备的一个新的操作系统,传统的控制中心是单一设备的,比如手机、平板,而现在HarmonyOS是全场景、多设备的,所以华为也全新设计了控制中心,增加了超级终端、IoT设备控制等模块。 毛玉敏说,其实他们的设计团队早在2019年5月就已经开始做全新的HarmonyOS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历时差不多两年。 二、一个“上滑”操作都要死磕做实验寻找“最佳值” HarmonyOS中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功能,就是用户在桌面上APP做一个上滑的动作可以展开万能卡片,这个动作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桌面上滑,但华为HarmonyOS设计师说,其实这背后的研发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就比如什么叫“上滑”,怎么做“顶部上滑”?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华为通过“人因研究”进行分析。 比如在研究一个滑动手势轨迹的时候,他们发现最关键的指标有三个:滑动的角度、滑动的速度(快/慢)、滑动的距离,这三个指标对一次滑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能清晰的识别出来这次滑动是怎样的滑动,能够更好的识别用户的手势意图。 通过数据分析,华为找到了用户手指容易触发的区域和困难触发的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触发动作规则,从而让体验更流畅。 另外在动效速度的设置方面,华为也通过大量实验,找到了适合眼睛捕捉的动效。通过将帧间距控制在合适范围,确认出一个“舒适区”,确保动效转场可以更流畅。 据设计师介绍,当时他们圈定了三个区:舒适区、安全区和及格区,他们会把不同设备上的动效最大帧间距放到舒适区,至少是安全区以里,以保证每次的缩放都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流畅体验。 三、“拟物”和“扁平”设计如何取舍?界面宽度精确到字符 视觉设计也是这次大家非常关注的一方面,在手机操作系统视觉设计方面,其实一直有“拟物”和“扁平”两种风格的讨论。这次HarmonyOS采用了“轻拟物”风格,并通过代码化解决了资源占用的问题。 华为设计师说,之所以采用拟物和扁平相结合的轻拟物设计,是因为他们希望结合HarmonyOS“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做一个平衡和融合。 并且此次华为通过代码化的方式解决资源占用的问题。设计师说,他们这次在效果上面做了解构,轻拟物的效果里面有几个主要的元素,比如说硬光面高亮的效果,里面的色彩和模糊度,还有X/Y轴上面的值。 同时,华为有对应的开发团队在为设计团队做技术预研,设计师们有一个可视化的设计工具,设计师会在这个里面会调好当前这个东西适合怎么样的效果,或者哪个是最适合当前界面的一些设计。 在可视化的设计工具调完了之后,可以直接参数化的导出XML配置文件,然后直接到APP的设计里面,就可以不需要编码加载XML文件,即可还原设计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解决了资源占用的问题。 设计师还特别分享了HarmonyOS采用卡片化设计背后的故事。HarmonyOS是面向多设备的操作系统,所以在设计的初期,他们就要思考在不同屏幕尺寸下,如何达到布局视觉美观且舒适易读。 通过华为人因研究,他们发现,平板正常字号大小36-42字宽度的区间里面,整个的阅读舒适性是最高的,如果整个内容单行超过48个字之后,阅读的舒适性就会显著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急需一个容器去将界面的内容进行归类组合。此时“卡片”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容器去做这个事情。它非常的灵活,可以在不同尺寸屏幕里面灵活自适应。 四、字体如何在兼顾美感、独特性的同时保证易读? 在视觉设计方面,华为也为HarmonyOS特别设计了一套新的字体“HarmonyOS Sans”,在保证易懂、通用的前提下,保持了一定的独特性。 华为HarmonyOS设计师说,他们从构想做一套属于HarmonyOS自己的字体到正式上市,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 在字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很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华为自己的独特性。比如在笔画上,他们保留了一定的撇捺弯钩的楷书美感,比较明显的是长的曲线、弧线的笔画,进行了曲线优美的调整。 另外,华为还在字面率纵向方上进行了提升,这样既保留了字间距之间不至于太紧,同时纵向高度提高了,汉字是方块字,略微提升纵高可以让字略微的挺拔一些,不是纯方块,更适合手机看,因为手机就是纵向的。 在提升字体的易读性方面,设计师优化了笔画比较复杂的结构,对所有笔画粘连、重叠的地方进行了分开分解。 另外,设计师们还对于高频词汇进行了“重心优化”,比如设置的“置”的重心会偏上、为了平衡不同的结构字形对字间距做了调整、对不同的字重也会提供不同的字面率。 五、华为用四个音符做了一首“新歌” 华为手机一直有着自己标志性的音乐,只要那四个音符出现,大家基本上就能确认面前这个人用的是华为手机了。 这次在HarmonyOS中,音乐设计师也回到了最初的设计理念“衍生万物”,“如何把同一段旋律衍生出更多不同的感觉?” 设计师这次在开机音效上,用华为经典四音阶中最后的两个音阶,设计了HarmonyOS的开机声音,这两个音也成了HarmonyOS整个初始的旋律。 设计师通过合成器营造出“宇宙的空间感”,模拟出“宇宙初开那一声”的感觉,最终完成了HarmonyOS开机音效的设计。 在铃声方面,旋律也是同样的延续了四个音阶,HarmonyOS铃声的主旋律也都是用这四个音阶去演奏。 为了保证所有用户都能获得最佳的听感,华为再次进行了数据的分析研究,他们发现1K-2K是最佳和谐频段,所以HarmonyOS主旋律的设计都是集中在1K-2K之间。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各个场景下,每类人群、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轻易的识别到清晰的旋律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HarmonyOS面向全场景,各类设备,因此华为在音效设计方面还考虑到了不同的设备的音频播放能力。 设计师说,手机、手表本身的扬声器是比较小尺寸的,所以他们将过低的频段抹掉,通过更高的音阶提升辨识度,减少音色变异,减缓这部分的削减,包括去掉电子鼓的音色,来满足小尺寸扬声器发声的最好频段。 对于大尺寸扬声器,华为加入了更多好的乐器音色,包括贝斯、底鼓,采用更加音域宽广的声音,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音频播放特长。 六、鸿蒙要不要做“大改”?是纠结过的问题 其实HarmonyOS发布后,不少消费者都认为HarmonyOS系统界面改动“不大”,并好奇为什么没有“大改”?在会后采访中,毛玉敏也对此做出了解答。 她说,华为其实非常希望带来焕然一新的系统,但面对现有的2亿用户,一点点改动都可能会引起很大的舆论讨论。 其实华为内部做了很多的备选方案。甚至每一年都至少做了三轮方案,华为也把用户请进来,做用户测试,看用户是否喜欢这些新的方案设计。 华为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做出取舍,这是很艰难的。毛玉敏透露,他们内部曾经有很激进的方案,系统桌面甚至都是“全AI化”的,但也有很传统的设计,最后他们选择了比较折中的方案。 这两年里,HarmonyOS做了非常多次的迭代,才呈现出我们最后看到的效果。 结语:鸿蒙的路才刚刚开始 从华为设计师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以及对细节设计的严格要求,从人因研究到整个创意设计、概念设计,到最后的实现。毛玉敏说,他们希望能够给这个产业带来更大的用户体验的提升。 目前华为HarmonyOS已经积累了3000万用户,而2亿存量用户完成升级也成为他们下个阶段的目标。 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手机操作系统功能趋同的当下,HarmonyOS打出自身的特色变得更加不易,而面对未来,HarmonyOS如何依靠自身新特性和优势,拓展更多增量市场,才是后续发展的关键。
5G手机专利收益每年将达200亿美元 诉讼背后谁在收割市场?
5G普及之际,通信技术专利纷争四起。 高通和苹果的专利诉讼“车轮战”平息不到两年,诺基亚又在全球向中国厂商发起了专利诉讼战。7月9日,OPPO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诺基亚主张极为不合理的许可费,并通过诉讼使OPPO在许可谈判中做出让步。 借助来自诺基亚科技、诺基亚网络和阿尔卡特朗讯的知识产权组合,诺基亚掌握了与移动设备和其他产品相关的大量技术。根据智慧芽向记者提供的数据,诺基亚在全球已公开的5G相关专利申请量超过7700件,其中有效专利超过1200件。 在机构看来,专利许可一直是科技巨头技术博弈背后的“王牌”,也是市场“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5G时代”,新的专利许可谈判序幕已然拉开。 全球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新兴设备技术研究服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5G手机将在2025年每年为专利(IP)持有者带来近200亿美元的全球专利使用收益,而爱立信,诺基亚和高通三家公司将占据这些专利使用收益的绝大部分。 5G专利费用“争议” 诺基亚正在全球多个国家对中国手机厂商OPPO发起专利诉讼,双方争议的焦点在5G专利费用到底该交多少的问题上。 从诺基亚在2018年对外公布的5G专利收费标准来看,每台使用其专利的 5G 手机应向诺基亚支付3欧元的专利费,但这一费用标准在手机厂商看来,收费过高。 “此前与诺基亚也达成过就4G有关专利授权的合作。双方对5G许可合同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谈判,但诺基亚主张极为不合理的许可费,并通过诉讼使OPPO在许可谈判中做出让步,从而接受其不合理的许可费。”OPPO方面对记者表示,OPPO会积极应对此次诉讼,在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OPPO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积累和优势,达成合理的许可费用,以保障其在全球的有序经营。 据了解,在过去十年时间内,仅在手机领域,诺基亚就向苹果、华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HTC)、Research In Motion (RIM)以及视觉科技公司优派(ViewSonic co)提起过专利权诉讼。即便是在智能手机市场“掉队”后,专利授权所获得的收入也已经成为了诺基亚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诺基亚2019年的(专利)许可费收入为14.02亿欧元,2020年的许可费收入为14.87亿欧元。 诺基亚5G相关专利申请趋势 “5G总专利使用费用将占5G智能手机总批发价格的约7%,这与之前的4G 专利使用费一致。”Strategy Analytics在分析中指出,预计爱立信和诺基亚合计将在2025年占全球5G手机专利收益总额的35%,而高通将占一半以上。 记者梳理发现,爱立信也曾对苹果、三星以及国内的小米、中兴通讯展开过专利费用的诉讼。据财报数据显示,爱立信2021年第二季度知识产权许可收入预计为20亿至25亿瑞典克朗。 相比于爱立信与诺基亚,高通在手机领域的话语权显然更强。 从业务板块来看,高通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CDMA技术部门(QCT)和技术许可部门(QTL)。QCT主要负责研发和销售无线基础设施和设备中的芯片等软硬件方案,QTL则为高通技术授权部门,主要负责对高通历年积累和收购的技术专利进行授权。 与苹果之间的诉讼可以看到高通在手机领域的专利构成。 高通与苹果的专利大战曾持续两年多时间,自2017年初,高通与苹果合作关系破裂,双方围绕专利授权费展开了多次诉讼交锋,主要纠纷围绕着高通的技术授权业务而展开,苹果指控高通的知识产权授权模式不合理,而高通则指责苹果使用了高通的专利却不付钱。苹果首席运营官COO杰夫-威廉姆斯表示,一台iPhone要向高通交7.5美元专利费。他认为这种按整机收取专利费非常不合理。 “这可能听起来不是很多,但我们手机销量上亿部,加起来就是每年10亿多美元。”杰夫表示,苹果原来希望在2018年发布的新款iPhone上使用高通的基带芯片,但是在苹果就授权费问题起诉高通后,后者拒绝向苹果出售相关产品,这迫使苹果只能购买英特尔的相关产品。 “如果高通收取5%的专利费率,30美元基带芯片的专利费应该在1.5美元,这是苹果能接受的。但高通的收费标准是以整机售价为基准支付 5%,手机售价越高,支付给高通的专利费也越高。”杰夫-威廉姆斯表示,如果重新商定协议,高通就会停止供货。 此外,根据华为当时提供的证词,在与高通签订的CDMA零部件订购专利协议中,华为必须购买其CDMA芯片,如果有一个芯片是来自其它供应商,那么就需要向高通支付更高的专利费率。 一家不愿意具名的国产手机厂商对记者表示,如果需要采用高通的芯片,就必须为专利付费,不然拿不到芯片。“巨头之间会有一定的额折扣,对于销量较小的厂商来说,专利费用是按照整机售卖费用收费。” 专利“含金量”PK 从行业发展来看,专利费用应该尊重公平、合理和非歧视(FRAND)的原则,即要求不能因为申请人的市场地位和专利储备来调整报价。但拥有大量专利的大公司通常为自己的立场辩护,称它们创造了帮助他人创新的技术。 诺基亚欧洲诉讼主管克莱门斯奥古斯特赫什曾表示,该公司的5G技术专利可以对数据进行压缩、传输和解码,而每年仅在连通性方面的研发支出就高达40亿美元。 从全球5G专利的数据来看,诺基亚确实领先于大多数科技公司。 根据智慧芽向记者提供的数据,诺基亚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已公开的专利申请近30万件,其中有效专利超4.3万件,有效的发明专利超4.2万件。在诺基亚有效专利中,大多数为通信技术类专利,达到近3.4万件,在有效专利中占比79%。 诺基亚5G专利布局主要参考诺基亚在分类号为H04(通信技术)中申请的带有5G字段的专利,诺基亚在全球已公开的5G相关专利申请量超过7700件,其中有效专利超过1200件。而在诺基亚5G相关专利中,被引用最多的前3件专利被引用次数均超过了220次,最高为240次。 智慧芽专家对记者表示,专利被引用次数是识别哪些专利已广泛应用并且有很多人借鉴这些技术,这些专利更具影响力并代表着该技术领域的核心创新技术。从5G领域专利数量上看,OPPO的不管是申请量还是授权有效量都已经超过了诺基亚,但从专利质量的核心指标“专利被引数”来分析,诺基亚5G专利的质量仍然明显要高出很多。 OPPO 5G相关专利申请趋势 上述机构表示,OPPO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已公开的专利申请超6.4万件,其中有效专利超2.5万件,有效的发明专利超1.9万件。根据智慧芽创新词云分析,OPPO重点的研发技术主题是电子设备、移动终端、终端设备、显示屏、图像处理、无线通信、摄像头等。 而OPPO在5G专利布局主要参考OPPO在分类号为H04(通信技术)中申请的带有5G字段的专利:OPPO在全球已公开的5G相关专利申请量超1.4万件,其中授权有效专利超过2000件。而在5G相关专利中,被引用最多的专利被引用次数为64次。 诺基亚 5G相关专利被引用次数排名 OPPO 5G相关专利被引用次数排名 此外,参考小米公司在分类号为H04(通信技术)中申请的带有5G字段的专利,小米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已公开的5G相关专利申请量超过3000件,其中有效专利约390件。而国内另外一家厂商华为5G相关专利接近2.6万件。 今年三月,华为在深圳发布了《创新和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并公布了华为在5G领域的专利费率标准,其中对单台手机专利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 “华为公司预计2019~2021三年的知识产权收入在12到13亿美金之间,在5G多模手机的收费标准上,华为对遵循5G标准的单台手机专利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并提供适用于手机售价的合理百分比费率。”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表示,华为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希望通过交叉许可、技术与商业合作等多种途径解决知识产权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6亿美元专利许可,华为今年一季度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净利反增26%。 “如果企业坐拥非常庞大的专利组合,就会在市场中拥有主导力量。”上述国产手机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厂商正在加快5G专利的申请工作。同时,不管是头部厂商还是中小手机厂商都会通过加入专利联盟或者积极应诉的方式来解决“专利战”带来的问题。 但“公平”是一个非常难定义的词汇。上述手机厂商表示,4G与5G间的巨大变化不仅在于速度,还在于5G极大地增加了每个基站可以连接的设备数量。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月,全球57个国家已有144个5G商用网络,5G连接数达到2.35亿左右,创下历史新高。而随着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连接数量增加,相信5G专利巨人们会向更多的行业和企业发起新的“专利谈判”。
应对疫情后的强烈升级需求 今年iPhone 13系列苹果将备货9000万台
你期待今年的 iPhone 13 系列吗?你会买吗?援引彭博社本周二报道,苹果公司预估全球市场对新手机有大量需求,要求各大供应商为 2021 年准备多达 9000 万部手机。报道中引用了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他表示伴随着全球正逐步摆脱新冠疫情的限制和影响,苹果要求提供更充足的备货,以应对疫情后消费者新手机的强烈需求。 根据市场此前预估,今年 iPhone 13 从正式发售到今年年底总出货量预估为 7500 万台。而如果报告准确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订单增长了 20%。 除了出货量,该报告还重申了几个月前由分析师郭明錤和其他业内人士提出的 iPhone 13 硬件传言。根据该报告,今年的 iPhone 阵容--代号为 D16、D17、D63 和 D64--将借用 2020 年 iPhone 12 推出的设计,尽管会有一些新功能。据报道,苹果公司计划在至少一款机型上推出其首款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iPhone显示屏,实现跨频段的可变刷新率。预计高效的氧化铟镓锌(IGZO)技术将出现在 LTPO 硬件上。 苹果目前在 Apple Watch 中使用了 LTPO 解决方案,以促进可穿戴设备的永远在线屏幕。此前有传言称,苹果将在 2021 年的两款 iPhone Pro 中使用 LTPO 技术,这两款手机都可以支持苹果的 120Hz ProMotion 功能。 该报告还提到了改进的光学系统和减少的 TrueDepth 刘海。特别提到了变焦光学技术,尽管分析师郭明錤最近的一份报告说,高端 iPhone 将受益于更敏感的广角摄像头和超宽镜头的自动对焦。
被维权的极氪 撑不起吉利的新能源高端梦
被车主维权这事,在特斯拉之后,吉利旗下的极氪也摊上了。 一般而言,车主要维权一家车企,都是在车辆产品交付后出现问题才会开始,比如特斯拉国产Model 3交付后,由于车辆问题频发交通事故,才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演了“车顶维权”的一幕。 而极氪的车还没正式量产,就惹得车主们很不快。 近日,据一些媒体报道,极氪品牌被众多车主维权,主要是针对其旗下首款新能源车型——极氪001。连线出行下载极氪APP后,在一些官方推文及车主社区中均可以看到“不想要车了,转单”“退定,退钱”“下定即减配”等评论。 极氪车主们的评论,截图自极氪APP 两个月前,很多消费者被极氪的一场发布会所吸引,基于对极氪产品的喜爱和对吉利品牌的信任,在未量产的情况下向极氪付了定金成为了极氪001的车主。 殊不知,两个月后这些车主就感觉被骗了。 比如在发布会上,极氪官方表示极氪001是基于浩瀚平台打造,并大力宣传该平台“支持800V高压快充”,但最后消费者却发现该车型并不具备所谓的800V快充,而是只有400V快充。 而在订单方面,极氪开启“盲订”之后订单一时间暴增,官方也表示下定的订单在今年都能交付;但极氪官方却在近日表示,由于产能不足,在上月15日前下定的车主,有可能明年才能提到车。 在这样一系列“前后不一”的事件催化下,极氪成为了众多消费者口诛笔伐的对象。 虽然极氪CEO安聪慧前日晚在极氪APP中发文道歉,但车主们并不买账,甚至一些车主评论道:“买极氪就像是买盲盒,一天一个惊吓”。 而这一切,或许源于吉利对于新能源业务的焦虑。 早在2015年,吉利虽然就开始了对新能源业务的布局,但事实证明,在愈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战场中,吉利一直以来的声量并不大, 尤其在新能源高端市场中,吉利更是没有多少话语权。 无论是自研推出的“几何”品牌,还是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极星”,在销量和品牌力上,都与蔚来、小鹏和理想差距甚大,更不要说与特斯拉的距离。 正是如此,吉利需要推出一个新的高端品牌来证明自身在新能源赛道的实力。为此, 吉利不得不急迫地推出极氪品牌和发布新车,但很快却出现问题并导致车主们大规模维权。 那么,在被众多车主维权的困境下,极氪品牌是否会一蹶不振?这对吉利的新能源高端之路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01 订车就像“买盲盒” “现在对这个品牌,真的是又爱又恨。” 当被问到对于极氪的感受时,西安车主张翰对连线出行这样表示。据他介绍,在4月底了解到极氪这个品牌,知道了有极氪001这款车,做出了小定的决定。到了5月份,进一步看到有相关汽车媒体和KOL推荐这款车后,才选择大定这款车。 他提到的“大定”,指的是消费者交付5000元定金,就可以抵消20000元的活动,换句话说,在提车时车主就可以优惠1.5万元,而“小定”就是交付2000元定金。此外,据极氪官方表示,小定支持退款,而大定则不支持。 “极氪001目前并未实现量产,再加上极氪官方也没有过多地展示出这款车的性能等属性,作为消费者只能通过媒体报道来判断是否下定。” 张翰这样表示。 与张翰不同的是,杭州车主方涛了解到极氪是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 据方涛表示,他算是车展的常客,尤其是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越来越火后,只要举办大型的车展,他都会到场。而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他看到极氪这一品牌和旗下的极氪001,一下就看中了。 上海车展上的极氪001,图源极氪ZEEKR官微 “对于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之前我也体验过蔚来、理想这样的国内车企产品,但总觉得价格有些偏高,所以一直在犹豫,直到看到了极氪001这款车,兼备了高端科技感和可接受的价格,于是出于对吉利品牌的信任,即使盲订也做出了大定的决定。” 方涛这样对连线出行表示。 像张翰和方涛这样的消费者,其实还有很多。据极氪官方上月初表示,自4月15日开启上市预定以来,订单数已超过7万单。以至于在6月15日,极氪官方关闭了部分预定通道。 据安聪慧表示,由于订单量远远超过预期,6月15日起停止接收小定意向金,大定通道不受影响。 此外,他还公布了交付规则:6月15日前大定用户,于2021年10月起按定金支付时间顺序交付,部分配置可能1月份交付;6月15日后大定用户,于2022年春节后按定金支付时间顺序交付;所有7月31日前的大定用户(含7月31),仍享受5000元抵20000元的权益。 这样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官方通知,却让一些已经大定的车主察觉到了异样,其中就包括张翰。 “由于我选装了空气悬架,得知要提车只能等到明年,而我知道明年新能源政策补贴还会降坡,由此下意识地重新看了下售价,不看不知道,极氪001竟然悄然涨价了。” 张翰如是说。 通过极氪APP,张翰看到大定的长续航双电机001 WE补贴前售价已从此前的28.1万元涨至29.9万元(7月31日下定售价),两相对比整整涨了1.8万元。对于这波涨价,极氪官方解释为:“无法确定2022年国家补贴金额,这是没有扣除补贴的产品价格。” 但在张翰看来,这样的解释是没有说服力的。“随着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目前只要是关注新能源汽车这块的消费者,都知道明年补贴的降坡幅度是30%,而吉利这样一个大型车企能不知道这个信息?” 在涨价之后,张翰选配空气悬架完的整体价格就已经到了30.4万元。而根据国家政策要求,选购的车型总价如果超过30万元将无法获得国家补贴。这让张翰觉得难以接受。 选完配置后的售价情况,图源受访者 除了涨价之外,极氪001的“减配”同样被车主们所诟病。 800V高压快充,被众多车主视为极氪品牌的一大亮点,这是因为在极氪001发布之初,官方就表示这款车型来自于SEA浩瀚平台,而在此之前吉利就大肆宣传该平台支持800V高压快充、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20公里。 而在发布会上,极氪也没有具体说明极氪001是否支持800V高压快充。 于是,作为极氪001的车主,在吉利和极氪的宣传中,自然而言将该车型与800V高压快充联系在一起。 但到了上月,在极氪发布更多的信息后,车主们才恍然大悟,极氪001仅支持400V高压快充。对于这种落差,方涛随即通过官方渠道联系了极氪,但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刚开始打电话,极氪的客服表示并不清楚这一情况。之后,客服和销售表示知道这一情况,并表示800V快充技术有是有,但不够成熟,相比之下400V快充也支持充电5分钟续航120公里,足够车主们使用。从头至尾,都没有真正直面和解决问题。” 方涛这样说到。 其实,像这样的前后不一,在车辆的配置方面还有更多体现。 比如在电机方面,连线出行通过向多位车主了解,他们表示极氪在此之前对于这一配置的宣传极为丰富,比如包括“首发伞頻降噪”“连续8次加速不衰减”等宣传词。 而到这两天,一些车主们在极氪APP中浏览电机这一配置宣传时,却发现以上这些配置宣传信息突然消失,仅有一些简单的配置介绍。 可想而知,对于一些被此前宣传词所吸引定车的车主而言,这样未告知车主就修改配置介绍信息的行为是很难接受的。 极氪电机介绍前后对比(左为前),图源受访者 再比如电池供应商方面,据张翰表示,之前极氪在配置方面和向工信部申报的电池供应商是宁德时代,但昨日这一厂商却变为了威睿电动汽车技术(宁波)有限公司,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这一公司被吉利全资控股。 针对此前交付延期和配置更改等情况,安聪慧于前日晚才在极氪APP中作出声明,据他表示,对于延期至2022年交付的用户极氪将承担国补价差,并且对隐私玻璃、后座通风等配置承认是选配,不是标配。 但在方涛看来,声明态度虽然是积极的,但对于他关注的选装空气悬架方面,安聪慧并未明确表示是否会承担国补价差。 而对于这两日出现的一系列情况,他也多次向极氪销售进行询问,但对方却一直以沉默来作为回应。 在这样的无作为、无回应下,车主们纷纷对其品牌失望。 “大定订单转单,谁要?”“现在基本每天极氪都会给车主们一个惊吓”“买极氪就像是买盲盒,没拆开之前,谁都说不清到手的车是什么样的” 等等消息,纷纷在极氪车主群和极氪APP社区中出现。 从最早更改售价,到之后的800V与400V迷局,再到现在在配置宣传上的前后不一,在业内看来是因为在前期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吉利急于推出极氪这一品牌,而随着交付日的临近,只能临时调整配置来应付。 而对于吉利而言,之所以会这么着急,还是因为其在高端新能源汽车之路上的再三失利。 02 接连失利的新能源高端尝试 作为吉利汽车掌门人的李书福,嗅觉是敏锐的。 早在2015年,国内新能源市场开局之初,吉利就高调发布了“蓝色吉利”计划,欲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 彼时,蔚来、小鹏和理想才刚刚成立,特斯拉还是一个“新面孔”,一时间备受关注。 吉利乘势在当年推出了旗下首款新能源车型——帝豪EV,由于没有太多竞争对手,该车型一度在市场中畅销。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帝豪EV在2016-2016两年间就卖出了四万多辆。 在这样的优势下,吉利随即在三年后推出了另一款纯电动车型—— 帝豪GSe,但吉利的优势却逐渐消失。 2019年1月,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在当月的销量榜中,帝豪GSe仅处在第九名的位置上,它前面正是比亚迪、长城汽车等玩家的车型,帝豪EV甚至都未上榜。 2019年1月国内新能源车型销量情况,数据来源于乘联会,连线出行制图 此外,由于吉利推出的这两款车型均属于“油改电”,在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定位属于中低端车型,一般也被业内视为滴滴的专用运营车型,从而让吉利在特斯拉、蔚来主打的新能源高端市场中没有多少话语权。 为了改变这一处境,吉利开始向新能源高端汽车领域进军。 2019年4月,吉利在新加坡发布了“几何汽车”这一品牌,据吉利表示这一品牌将主打高端纯电动赛道,并将此品牌提升至与吉利、领克品牌并行的地位。除了发布品牌,该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几何A也同时发布,一度被吉利宣传为“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 不过,这款车一经推出后,却屡遭业内诟病。由于几何A与燃油车帝豪GL的外观极为相似,并且两款车都是基于吉利的GMA平台所打造,以至于被看做是又一款“油改电”。 正因如此,几何A的销量也不尽乐观。据乘联会数据,2019年全年几何A销量为12662辆,仅排在当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的23位,甚至不如帝豪EV的29441辆的销量。 几何A失利后,几何C随即登场。 去年8月,几何汽车推出了几何C,虽然作为几何品牌旗下新一款车型,但在性能方面却没有太多增长,尤其在续航里程方面,几何C仅为400-550公里,在500公里成为行业门槛的现状下,自然不具有多大优势。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在几何C推出的当月,销量仅为784辆,甚至还不如几何A彼时发售当月的1017辆销量,可谓是几何汽车一代不如一代。 或许是李书福意料到了几何这一结局,就在几何品牌发展的同时,一个“Plan B”方案也在同步进行着。 2017年6月,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发布了针对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品牌——极星(Polestar),当时吉利对此品牌同样大肆宣传,并且高调表示极星将对标特斯拉。 在品牌发布的同年,极星旗下首款车型Polestar 1。 据官方介绍,该车型选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模式,纯电续航里程可以达到150公里,每年限量发售500辆,销售价格高达145万元。 极星Polestar 1,图源Polestar极星官微 虽然彼时这一续航已经算是行业翘楚,但真正交付却被拖到了2019年。随着蔚来、理想等国内玩家纷纷率先量产,Polestar 1优势被淹没,以至国内销量可谓是无人问津,据电动工会统计,2020年去年该车型的上险量仅为24辆。 就在Polestar 1失利下,Polestar 2于去年4月高调亮相。 与前者不同的是,后者动力模式采用了更为主流的纯电动模式,售价也更低为29.8万-41.8万元,这一车型也被极星称为“对标特斯拉Model 3”。 虽然口号喊得响,但结局依然惨淡。 Polestar 2交付后,首先遭遇的就是连续两次由于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国内召回,分别在去年10月和11月各召回110辆和551辆。受此影响,2020年全年Polestar 2销量仅为342辆,而被视为对手的特斯拉Model 3销量却高达13.7万辆。 几何和极星双双陷入颓势的同时,整个新能源行业却在快速向前发现,在高端市场上,不再只有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等玩家,像智己,极狐等玩家也加入其中。 面对愈来愈不占优势的赛道,着急的吉利只能将并不成熟的极氪推上舞台中央。 今年3月,吉利汽车宣布与吉利控股集团共同斥资20亿元成立极氪智能科技公司,李书福出任极氪公司董事长,安聪慧担任极氪公司CEO,可见吉利方面对极氪的重视程度。 次月,极氪品牌发布会在杭州湾极氪工厂举行,伴随着新品牌的发布,旗下首款产品——极氪001也在安聪慧的介绍下完成了亮相。据了解,极氪001是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搭载100kWh电池包后,续航里程最高可达到712公里。 极氪品牌发布会,图源极氪ZEEKR官微 对于极氪品牌和浩瀚平台,虽然在安聪慧口中“早在五年前就已开始规划”,但在业内和一些车主看来,极氪这一品牌的推出是仓促上马的。 “回想起来,其实这种感觉在上海车展就已有了,当时问在场的极氪工作人员一些专业的问题,基本回答的很含糊;再到之后向销售询问大定车主试驾的情况,对方也表示并不确定。甚至就连极氪APP,也是上月底连夜推出并安利给车主们的,在刚开始的时候,校对都没有做好。”方涛这样对连线出行表示。 除此之外,据亿欧网报道,就在4月15日发布新车当天,极氪宁波工厂在一些地图软件中位置名称依然显示为“领克工厂”。而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宁波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由浙江领克汽车实业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23日变更名称而来。 就是在这样的仓促之下,虽然极氪001推出后一度广受关注,但两个月后,这样的火爆就被车主们的维权声给浇灭了。 而在目前这样的困境下,吉利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之梦,还能实现吗? 03 新能源高端汽车之梦,吉利还能实现吗? 极氪若想在新能源高端品牌的赛道上站住脚,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量产门槛。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极氪是否能顺利完成量产,也成了一个未知数。 就在今年6月中旬,安聪慧表示“部分今年大定的车主需要等到明年年初才能提到车”后,连线出行向极氪内部人士进行求证这一情况。 “目前极氪最大的问题,的确是交付方面。由于零部件配件不足,极氪001的产能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一位极氪内部人士对连线出行表示。可见,像张翰这样被延后提车的大定车主并不占少数。 在方涛看来,在极氪目前“一天一变”的现状下,感觉极氪001很难如期交付,毕竟对于汽车产业链来说,再强大的供应链也很难容忍这样频繁地更改产品装配参数和细节。 即使极氪001最终顺利量产,它的挑战也才真正开始。 首先是产品本身。作为极氪品牌旗下的首款车型,也被疯狂堆料,单看车身传感器方面,极氪001有37个,相比之下被业内称为“堆料狂魔”的小鹏P5也才只有32个。 极氪001自动辅助驾驶硬件配置表, 截图自极氪汽车官网 不过,在自动辅助驾驶路线上,极氪却选择了与特斯拉一样的纯视觉感知路线,也就是在车身上没有配备激光雷达。 在业内看来,此举或许是为了保证20多万的整车售价而有意压缩成本。 但这一选择也隐藏着隐患,毕竟这一路线是否可以适应复杂路段,尤其是国内路况尚还未得到验证,而作为这一路线践行者之一的特斯拉也是车祸频发,极氪001是否能应用好这一路线是一个问题。 此外,极氪001自发布后,极氪虽然就通过自身和借助媒体来宣传这款车的优势, 但目前这款车还未大规模被试驾和体验,车主们未免不会联想到此前在几何和极星品牌的颓势,对此产生质疑。 这样的质疑,不仅在产品方面,还有对于售后服务方面。 与蔚来、小鹏相同的是,极氪在销售方面也采用了直营门店模式,但与“三兄弟”大规模开店不同的是,按照极氪的计划,截至7月31日之前,仅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个10城市开店。 而对于一些身处当地城市没有直营门店的车主而言,据Tech星球援引极氪城市经理表示,只能建议这些车主去临近有交付中心的城市去提车和做维护。 缺少的,不 仅 有交付中心, 还 有充 电桩 。 在极氪发布会上,极氪官方曾表示,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极氪将自建充电补能服务体系,按照计划今年内极氪将完成290座充电站、2800个充电桩建设。但据Tech星球报道,截至目前极氪旗下自建的充电桩数量依然还是0座。 “一座充电站(包括充电桩)从选址到落成,基本需要一周至三周时间。”蔚来某城市补能工程师对连线出行曾解释道。 可见,如果极氪从现在开始建设充电设施的话,很难实现之前所说出的目标。 “无论是交付中心,还是充电网络,其实都不是目前车主们所关注的重点,车主们现在很在意极氪对于第一批用户的态度。” 方涛这样表示到。 在极氪发布会上,安聪慧提到了要建设一个车主们的社区,“让车主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成为用户圈子的一部分,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吐槽。”为此,他甚至拿出了4.9%的股份权益支持车主与极氪共创。 但话音刚落,极氪APP中就出现了对车主禁言的情况。 连线出行通过翻阅极氪APP上一些推文下方的评论,可以看到多条相关的评论:“大定车主提些意见也被封禁,太欺负人了”“我终于被解封了”。 被封禁的大定车主,截图自极氪APP 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自2014年发展至今,新能源汽车也从之前的被质疑到现在的被接受和认可,在业内看来,这与众多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是脱不开关系的,而愿意选择盲订的消费者们更是处于对品牌的信任。 但这次极氪做出的一系列动作,无疑都会对于极氪的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对吉利整体品牌的印象。 极氪作为吉利继几何、极星失利后,又一推出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在成立之初其实就成为了吉利冲击和实现新能源高端之梦的“利剑”,正因如此李书福才会亲自下场来主导这一项目。 但随着极氪大规模车主维权事件的持续发酵,作为极氪母公司的吉利同样会遭受到反噬,使其新能源高端的前路变得再次飘渺起来。 “目前正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原本留给吉利的窗口期就不长,假若极氪这一品牌最后也没有顺利跑出来,之后在被竞争对手抢占消费者认知的新能源高端赛道上,吉利再想赢得优势就会无比艰难。” 亿欧汽车高级分析师杨雅茹对连线出行表示。 可以说,原本极氪是吉利的一张好牌,但最后却被打得稀烂。 而与此同时,新能源高端赛道的其他玩家正在快速向前奔跑。就拿蔚来、小鹏和理想“三兄弟”为例,起初它们也被市场所质疑,但到目前各家每月的销量都已接近万辆,可见整个高端市场对三兄弟愈来愈接受。 除此之外,智己汽车、极狐汽车等品牌旗下的产品,同样也是聚焦于新能源高端市场。这两个品牌目前都开启预售,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发售。 可想而知,如果极氪就此没落的话,那么对于吉利而言,之后在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牌局上恐怕将无牌可打。
专访中国信通院何宝宏 打造“可信”区块链 服务实体经济
7月13日下午,“2021可信区块链生态大会”在北京举办,并正式发布了开放商用区块链网络(OCBN)。OCBN是由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中化集团、中远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联合国内行业核心企业共同组成的网络组织,旨在为区块链技术研究、应用平台建设、生态培育等提供基础能力,搭建合作平台,赋能产业升级。 大会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常务副理事长何宝宏接受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的独家专访。何宝宏认为,在区块链监管政策上,国家主要是要鼓励区块链技术与产业、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从目前来看,区块链应用探索最多、应用最多的领域还是数字金融领域。国内区块链开源项目相比以往有较大的进步,但仍缺乏系统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区块链可信评测的目标,是要通过公开透明的标准来扶持行业发展。而公平公正的评测,则有赖于一整套的机制设计。 何宝宏在大会上发言(中国信通院供图) 政策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结合,金融领域探索应用最多 新京报贝壳财经:过去几年里,我国社会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迭代? 何宝宏:在过去几年里,我国社会对于区块链的认识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去理想化”和“去污名化”的过程。我们看到,从比特币到以太坊诞生以后,有过一波发行代币“割韭菜”的风潮,所以到了2017年就有了七部门联合打击数字代币的行动。而2019年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则又把事情往回“翻”了一下,因为对于区块链技术,我们不能只打击不发展。前面的打击就像是做了一次手术,做完手术之后不能就不管了,而是要引导其健康发展。区块链不再被当作一种具体应用,而是一种平台性技术。 新京报贝壳财经:现在政策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监管思路是什么? 何宝宏:在政策上,主要是要鼓励区块链技术与产业、与实体经济相结合,而不是拿去做数字代币。按照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会议精神,区块链要服务实体经济,要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以前的区块链,我们可以认为是“消费区块链”,而现在的转变则是,要做“产业区块链”。 新京报贝壳财经:区块链与产业相结合,目前来看应用最成熟最广泛的领域是什么? 何宝宏:现在来看探索最多、应用最多的领域还是数字金融,包括票据结算、证据保存、国际结算等。这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子证据很难被固定下来。区块链技术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是因为我们终于发明了一种技术,让电子数据一旦产生,就可以固定下来,确保它没有被改过,这是区块链最大的应用场景。 其他领域,比如司法存证、食品溯源等领域的应用也很多,本质上就是两家机构之间数字化、电子化地传数据,要解决互相之间的信任问题。而金融领域之所以比较成熟,也是因为金融证据的价值很高,造假带来的损失也很大,金融本身就是做信用,因此可以更加不计较成本地发展区块链。 开源是区块链生态建设最有效的手段,国内开源项目仍显碎片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区块链最近一个热词是“开源”,区块链为什么需要开源? 何宝宏:其实,开源的概念比区块链本身要早很多。开源现在实际上主导着几乎所有的基础创新,包括人工智能中深度学习的框架、大数据中的算法都是开源的。区块链也不例外,也需要开源,因为开源是构建生态最快的途径。区块链平台上也需要应用的生长,需要有服务商围绕着平台一起做周边产业的应用开发。就像安卓系统,区块链也不是最终的应用,因此就需要开源这个培育生态最有效的手段。 新京报贝壳财经:国内现在区块链开源生态的发展阶段是怎样的? 何宝宏:国内有一些做开源开放的机构,一些机构在区块链的底层基础设施,在区块链的互联互通等方面都有作为,包括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整体上的发展,相比于之前来说,进步很大。放到十年前,我们国内企业讲的是“拿来主义”,几乎就是把国外的开源项目拿回来改改就完了,很少有贡献。这几年我们的贡献越来越大,我们能够有一些企业拿出自己的东西来做开源,这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是我们综合能力的进步。当然,相比国外大的开源社区来说,我们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做生态上,就是当你开源之后,会不会有很多大公司愿意去使用你的开源项目。 新京报贝壳财经:国内区块链的开源生态面临的主要瓶颈是什么? 何宝宏:目前我们国内开源的项目整体来看是比较碎片化的。我们在一些局部的点上有一些开源项目,但是还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像那些成熟的开源项目,周围有庞大的群体在围绕着它来做生态建设。目前国内的区块链开源生态处于这种状态下:可以做一些项目,做一些局部,并在局部上取得了突破,这是进步,但是回头来看,系统性还是不够的。有不少还是对国际上已经有的开源项目做一些二次开发。 扶持行业发展要靠公开透明标准,可信评测要靠有效机制 新京报贝壳财经:今天的会上大家都在强调“可信”,为什么区块链还要强调“可信”属性? 何宝宏:这个概念是我在2016年提出来的。区块链是被称为创造信任的机器,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如何证明这台机器本身是值得信任的?因为这个机器是人创造的,它不可能天然是值得信任的。区块链是从数学上证明了数据是不可篡改的,但实际中它还有很多环节可能存在纰漏。比如要把算法进行软件实现,就可能存在bug。在我们的测试中,也会发现有的企业做的区块链产品的加密强度是不够的,诸如此类问题。区块链太过专业,市场就会很迷惑,无法判别好坏。这就需要一个标准的测试,要有统一的环境要求,要有测试工具和方法。 新京报贝壳财经:中国信通院做区块链产品可信检测的目的是什么? 何宝宏:我们的思路是,因为透明所以可信,你要把你的东西披露出来,我们做一些标准化的测试评估和验证,这实际上是个引导和规范市场的过程。要告诉大家衡量区块链性能的标准是什么,龙头企业是怎么做的,这些都是公开的,你的产品哪里有缺失或问题,就可以自行去完善。这对于后面的企业是非常有帮助的,有很多中小企业甚至不知道自己要开发些什么特性。而对照着测试的标准,他们的心里也就有谱了。来参加测试的产品一般都是有备而来,当然也有“翻车”的。“翻车”了就下次再来——我们不是监管,行业监管如果通不过是要打板子的,我们保持的是扶持和培育的态度。 新京报贝壳财经:对于区块链这种新兴技术,可信评测的标准是否也有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 何宝宏:是的,技术在迭代,标准本身也会过时。可信区块链评测我们已经做了五批,每次公布通过名单的同时,也都会把标准修订一份。要保证评测的权威性,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是公开透明的,某个东西能不能进标准是大家一起讨论出来的。开放、公开的标准,是公平公正的第一步。 在测试报告出来的答辩环节,我们还专门让评测对象的友商们做评委,类似于学术界的“同行评议”。这个机制运转了快10年了,一开始大家觉得很悬,但是实际运行下来,运转得很好。评测涉及到很多机制,要保证区块链的可信,得靠机制来保证,不能靠人来保证。我们中国信通院在里面做的事情是组织协调,实际上是把权威的专家组织了起来,因为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许诺 编辑 陈莉 宋钰婷 校对 危卓
技术狂欢中的“乌托邦”
区块链技术模式的诞生,曾引来一波轰动,关注度很高,仿佛一场互联网革命一触即发。它的“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确实有某种“革命性”,但盲目推崇不免陷入“乌托邦思维”。陈彩虹此文客观分析区块链的革命性架构和作用,同时指出其可能性和局限性。 01. 区块链是一场革命 从古老的历史走来,人类越来越普遍地生活在“中心化”组织的模式里。所谓“中心化”,就是人类主要的社会活动,都围绕某个“中心”来进行。上班去企业“生产中心”,买货来商场“购物中心”,求医到医院“治疗中心”等等。如果你留意自己每天生活的轨迹,从早到晚,你不过是从“甲中心”转到“乙中心”再到“丙中心”而已。我们时常说“人际关系”,在现代生活中,绝大部分都是个人与“中心”的关系,个人之间关系的比重和影响很小,尽管表面看是个人与个人在打交道。 “中心”在“中心化”模式里扮演核心角色。 以银行为例。这个“中心”运用自身的信誉,吸收存款人多余的资金,贷放给需要资金的借款人。从资金运动角度看,银行是一座桥梁,连接起了存款和借款。但从信息流动角度看,银行隔离开了存款和借款,特别是隔离开了存款人和借款人,建立的是银行和存款人、借款人之间各自独立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存款人和借款人,分别向银行提供真实身份、存款或借款请求、关联活动内容等个人信息;银行以金融服务、安全保障、资金提供或回报等方式,获得这些个人信息,借助科技手段存储起来。在这里,银行不只是金融机构,也是可信赖的组织,还是“信息中心”。广而视之,其他的现代“中心”和银行一样,既是某种事业机构,可信组织,又是“信息中心”。 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这些聚合并存储在“中心”的个人信息巨量增长,日新月异,出现质的飞跃。它们可以用来描述人的面目、理解人的思维和预测人的言行,这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数据”。这些“中心”又有了一个“大数据中心”的新名号。对于“中心”的事业,“大数据”是服务上的一只帮手,管控上的一种工具,商业上的一笔财富;但对于提供这些数据的个人来说,则是潜在的隐私威胁,莫名的自由剥夺,以及无形的财富丧失。 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中心化”的模式,大有“中心”可能凌驾于个人之上无法无天的意味。在一些先行思想者的心目中,“中心化”带来的不是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它迟早会遭遇剧烈的冲击,引致毁灭性的重建。 “中心化”模式存在为时颇久了,只是到现代格外发达。它自有存在的理由和历史定数。一方面,“中心”构建起了人与人之间日益扩展和深远的联系,人类的社会生活更为丰富、便捷和自由,相距遥远和完全不相识的人都可以通过可信的“中心”进行交往;另一方面,“中心”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具有自我内在运行的逻辑、价值边界和约束机理,以及外部社会的支持和制衡力量,围绕“中心”而来的社会生活,应当说是有整体历史掌控的。 通俗地说,“中心化”的模式,在促进人类福祉的同时,尚有历史规定的伦理道德边界或底线,还有法律规则的清晰界定;它不是理想的模式,但相对于理想化的建构而言,它是最现实的模式。况且,在没有出现全面优异的替代模式之前,“中心化”可以认定是社会生活最佳的存在。不能想象,没有银行这个“中心”,存款人和借款人如何实现资金富余和短缺之间的大范围、大距离、大额度的融通。 然而,伦理道德也好,法律规则也罢,它们仅仅是约束力量,并不能够杜绝“中心”对于个人隐私、自由和财富的侵犯——所有个人的“大数据”由“中心”掌控,“中心”任何一个偶尔的误用、滥用,或是管理不慎被盗用,都将造成个人权利被严重损害,更不用谈那些刻意而为谋取“中心”狭隘利益的“恶意之用”了。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反复重申和加码,法律规则一而再、再而三地完善,并配以严厉的惩罚。但是,这些只能是历史地、相对地、局部地解决“中心”的“坏或恶”问题。由于“中心”就是“坏或恶”问题的源头,伦理道德和法律规则是没有消解“源头”之力的。 人类思维逻辑的使然,也是历史演进的积淀,还是技术进阶的提示,对于“好的”社会生活模式的向往,顺理成章地导向了去掉“中心”的技术性模式构想:在这个世界上,能不能有技术主导的社会生活模式,它只唯一地带给人类福祉,并不存在任何“中心”的掌控而出现那些“坏或恶”的事情? 区块链的技术模式令人目瞪口呆地应时到来。之所以说,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模式”而不是一种技术,在于它结合了密码学、数学、计算机和网络科学等多门学科的技术,构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技术综合运用体系。这正如建造世界最高的建筑,需要运用最新的设计、机械、材料和施工管理等一样,必须融合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构建全新的建筑工程技术体系。 既然是“全新的”,区块链就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创造。不过,由于这种创造并非出自某个学科领域,而是多种学科领先技术综合应用的升华,区块链属于系统工程学意义上的创新,并非某种学科理论的突破。称区块链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模式”,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它的内在规定性。 区块链示意图(来源:godan.info) 区块链技术模式的主要功能,就是“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它具有淘汰当今世界“中心化”模式的明确指向,社会生活的主流方式面临巨大挑战。“去中心”和“多中心”显然含义不同。 前者是否定性的、革命性的,针对现行的模式;后者是肯定性的、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创造——区块链雄心勃勃的目标在于,以综合技术的应用,重构人类社会“无中心”或“多中心”的基础网络:眼前的“中心”将一个个土崩瓦解,网络的各个节点将一个个自为“中心”;技术规则成为网络运行的最高律法,技术平台成为连通个人交往的基础设施,技术程序则成为人们交往的信任保障;个人在区块链的网络上,只是“匿名”地存在和交往,作为活生生的“虚拟人”,没有身份暴露之虞,没有财富丢失之忧,更不必担心自己在网络上被“监控”而剥夺自由;个人的信息不再在任何“中心”存储,而是分布开来,“真实地”记录和存储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上,可以追溯但无法篡改,成为后续个人生活的依据和交往的基础。 概括地说,区块链既要“摧毁”一个旧世界,更要“创造”一个新世界,完成人类社会生活模式的一次彻底转型。如此看来,区块链是一场革命,它要革社会生活模式中所有“中心”的命;同时,区块链是一次重建,它要建设出取代“中心”的“无中心”技术网络,或者说“节点即中心”的“多中心”技术网络。区块链一出现就震撼了世界,它的这种强大又彻底的“革命性”和“重建性”是产生震撼力的根源所在。 区块链的技术特征(来源:sinotf.com) 让我们推测一下银行的未来,卜算其他“中心”的命运。在区块链模式下,存款人和借款人消失,转变为“余钱人”和“缺钱人”,他们通过技术平台直接融通资金,不再需要银行集中存款,发放贷款;以往融通资金基于“银行信用”,现在基于“可信的”技术模式;“余钱人”和“缺钱人”不必用真实身份融通资金,交易双方都“匿名”活动,只要技术模式认定他们“真实可靠”,因而没有任何一方,包括第三方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而且,“余钱人”和“缺钱人”直接融资活动的信息,将永久地存储在网络上,公开透明,成为下一个融资活动的基础。既然资金融通,能够如此直接、可信,无须第三方“信用”或“监控”来保证,银行“中心”的终结,便是逃脱不了的宿命。 毫无疑问,在区块链模式下,其他的“中心”也会是如此的走向,企业不再需要,商场不再存在,医院关门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个没有任何“中心”的社会,出现在我们眼前。 02. 技术狂欢中的“乌托邦思维” 有人会问,技术平台不是“中心”么?这个问题正是区块链模式的关键所在。技术平台不是“中心”,而是区块链网络本身。它由加入这个网络的所有计算机(或机器)自行组成,有网络节点,但没有任何“中心”。 进入区块链网络,你就成了这个世界的一员,按照这个世界的规则,用“匿名的”自己,和“匿名的”他人建立联系,以共识的理念,用技术的方法,与他人或与计算机交换数据(信息、价值、资产等),自由自在地在网络上“生活”。 这俨然是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奇妙的在于,这是现实世界之内的世界。在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的当下,“网络”就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时空,区块链在这个时空里,替代“中心化”模式,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存在。正因如此,区块链无法不让人在惊讶中赞颂,在赞颂中拥护,在拥护中生出强烈的膜拜来。 人的思维,总是容易偏向对现行模式不足的夸大和批评,也总是容易偏向对理想模式完美的肯定和向往。 这很好理解。一方面,现行模式少不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带给人们许多显性的困惑和困难,人们的切身感受容易转化为负面的不满;理想模式还未运行,完美的一面容易描述,存在的问题尚无感受而容易被淡化、弱化甚至忽略;另一方面,只有人们头脑中完美的模式,才能产生热切的向往,也才能产生巨大的动力去将它创造出来。 可见,人们不那么客观地看待现行模式,极力推崇理想建构,实在是再自然不过了。我们知道,夸大、贬损现实,夸张、抬举理想,那是典型的“乌托邦思维”。区块链模式的出现,这种思维的“幽灵”一时间甚嚣尘上。 2018北美区域链博览会(来源:blockchain-expo.com) 一面是现行的“中心化”模式被千夫所指。 凡是理解美国四大科技巨头公司GAFA(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和中国三大科技企业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运行奥秘的人们,对它们无以复加地集中个人身份和日常信息,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惧。人们判定个人信息上承载的隐私、自由和财富,不知不觉被这些公司无偿地盘剥,并且还将持续不断地掠夺,直到个人生命的终结。 恰恰现代社会生活,人们又离不开这些公司提供的那些服务,毕竟社会交往少不得信息交流、商品买卖和支付、融资往来等活动。如此一来,明处是感觉不错的服务,某种便利的获取,还有“免费”的优待,暗处却是不知不觉中付出了人生重大的代价,有时还危及生命安全。只要登录了这些公司平台,注意,是公司平台,不是技术平台,那么,你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些“中心”是如此令人毛骨悚然,即便温和者也难以不去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它们,激进者当然就会呼吁社会阻止并摧毁它们,努力探求“无中心”的新模式来取代它们。 一面是区块链模式受到超乎寻常的热捧。 在许多人眼里,一个技术应用体系,能够充分保护个人隐私、自由和财富,又可替代人类社会“中心化”的模式,无论何种高度评价,都不为过。 看看现行的“中心化”模式,特别是信息科技水准非常高的那些“中心”,它们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之大,其实是无法度量的。当我们用即时通讯软件享受全球范围内快捷又成本极低的信息交流,用网络支付安全便利地实现商品买卖或资金转移,用搜索引擎迅速得到某种知识和技巧等,我们的获得感、舒适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无不满哉满哉。区块链模式竟然可以保有这些“中心”既有的优势,同时毁掉“中心”对于个人隐私、自由和财富可能的侵犯,这种模式的特性,也只有“完美无缺”可以表达了。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完美无缺的事情,只存在彼岸,只存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如今完美的区块链到来,简直就是一位“技术上帝”骤然降落到了人世间。这意味着什么?这难道不是人类社会一种顶级形态的到来?是不是如此绝对完美的模式可能终结人类社会的历史? 人类社会历史的一半始终是属于乌托邦的。这并不是说,半部真实生活史,半部乌托邦思想史,构成人类历史的全部。而是说,人类真实生活史,其中一半就是将乌托邦的构想,付诸实践的过程。事实上,所有关于乌托邦的思维,无一不牵连人类的真实生活,要么用来逃避现实,要么用来批判现实;最积极的,是用来重建现实。 显而易见,重建现实的乌托邦思维,容忍不完美、不彻底和非绝对,因而会对现实既有的存在模式,采取承接和改造的态度,选择性地留存和摧毁,将现有模式中有价值的要素,融入新的模式之中去。在这种乌托邦思维和重建中,我们看到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是继承性发展的,而不是完全“无中生有”地从人类思维里冒出个构想,再依葫芦画瓢直接改变为现实。 相比较而言,逃避现实和批判现实的乌托邦思维,一定是完美的、彻底的和绝对的。因为越是如此,现实模式和理想建构的反差才能越大,逃避和批判现实的意义也才能相应地最大化。假若以这样的乌托邦思维去重建现实,那么,既已存在的模式必然“一无是处”,必须推倒重来。可见,这样两种乌托邦思维,具有强烈的颠覆性。 不无遗憾,尽管我们从理论上,可以用“逃避型”和“批判型”来界定这样的思维,并与“重建型”的乌托邦思维区分开来,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少有这样的分类。 在笼而统之的乌托邦议论中,过于极端的思维状态更容易出现,“逃避型”和“批判型”的乌托邦思维时常占据主流的位置,结果,在“重建”新模式的过程中,人们要么彻底地否定既有的模式,要么仅仅在头脑的世界里,把玩乌托邦的空想。 简言之,在理想构建和现实存在之间,人们更钟情一刀两断的干脆,不喜欢彼此藕断丝连的牵扯。 眼下人们对于区块链的认知,就很有些“逃避型”和“批判型”乌托邦思维的特色,区块链技术模式被推崇到了完美至极的巅峰,许多领域都在以这等理想化的建构作为“重建现实”的依据。 在这样的局势下,区块链正在大步流星地迈出“技术模式”的边界,成为人们不顾规律、不惜代价还不惧挫折去追求的社会生活模式,登上了社会崇拜的神坛。人类社会历史出现过的对“技术”狂热的崇拜,以及由此而生的教训,又一次在我们面前时隐时现。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那句名言陡然在耳边回响,“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历史教训”(The only lesson of history for humankind is to forget the lesson of history)。 罗素(来源:britannica.com) 03. 区块链不是“上帝”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社会生活运行模式。一种是“中心化”组织模式,一种是区块链“去中心”的技术模式。前者是人们围绕大量的“中心”组织开展活动,后者是人们相互之间经技术系统直接的交往。从时间的先后来看,前者属于过去的历史和眼前的现实,后者如果能够大幅度甚至全面地取代前者,那么,它必定是前行的未来。 本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对社会生活运行的各种信息是集中在一些“中心”,还是分布在“无中心”的网络,没有内在必然的要求,这两种不同的模式,并不表明它们和一定的社会形态绝对相配,或是绝对不相配。也就是说,即便在当下,“中心化”模式和“去中心”的模式,都是有理由存在的,并不与信息社会形态相冲突。 不同时期商品流通模式对比(来源:slidestalk.com) 既然如此,“去中心”的区块链模式凭什么可以大幅度甚至全面地取代“中心化”组织模式呢?这个问题将我们带到了两种模式比较的基础层面,即“组织”与“技术”各自优劣势的比较,特别是相互能否替代,以及在何种水平上替代的深层次上。 “中心化”组织模式,从人类社会历史的进程来看,它是人的特点或说弱点的产物——一是个体人能量的局限,一是个体人人性的自私。这两种特点,决定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体演进,需要有个体人之上的某种超然社会集合形式存在,一方面突破个体人能量的限制,另一方面能够协调、利用并管控个体人自私的性情,使之有益于人类整体的进步,而不是有害于社会的发展。“中心”组织,正好能够消解甚至于消除个体人这样的双重不足,这种模式从古至今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主流存在,天经地义。 由人集合而来的“中心”组织,同样有弱点。基于它针对的是个体人,如果某种组织超过一定的边界压制人、损害人和毁灭人,那么,个体人对于人类社会应有的正常功能将受到严重抑制,组织自身的生存也难逃最后终结的命运。这显然不是一般的组织短视,而是对社会进步的倒行逆施,是一种组织形式的“恶”。正因如此,人类社会始终就有成文或不成文的道德、法律、规则等制度相伴,以及各种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博弈和相互制衡,以期保证各种组织对个体人的关系,维护在“去恶存善”的时空之内。 就人类整体的历史而言,如此的组织和个体人关系,还是维系住了的,尽管人类历史上有那么多丑恶的组织行动,且“组织性”的掠夺、杀戮和战争至今也未绝迹,其中大量的个体人都成为雪崩时的一片“雪花”。 技术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有时技术可以替代组织的某些功能,有时技术又是组织使用的工具,有时技术中也会含有组织的形式,纵横交织,并非各自体系分明。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单项的技术,完全没有取代组织而存在的可能。这是因为,组织是一个多功能或全功能的体系式存在,单项技术再先进,也只可能在系统中扮演有限功能替代的角色,成为组织使用的工具,根本谈不到颠覆和取代组织。 区块链是多种技术组合而来的技术模式,逻辑上讲,它超越了单项技术的限制,有了替代组织的基础,但它包含技术种类的有限性,以及由模式运行而来的功能扩展,能否全方位、多层次和体系化地替代组织的所有功能,最终取而代之,仍然是个巨大的问题。 换言之,如果区块链模式不能覆盖“中心化”组织整个系统的功能,区块链很可能最终成为现代和未来“中心”组织的一个技术模块,而不是改朝换代的“新主”。 区域链应用全景概览(来源:cbdforum.cn) 退一步讲,即便区块链模式具有对“中心”组织模式所有功能的全面覆盖性,这里也存在两种模式的社会运行成本比较问题。人类社会历史告诉我们,一些“乌托邦”的设想是有实现逻辑的,但社会运行成本太大,大到这个星球的资源无法支撑,我们便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现实“不完美”的社会运行方式。 区块链模式运用最为成功的比特币,为什么设计者只安排了有限时间内有限的“发行量”,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运行成本过于昂贵,一旦“发行量”过多,整个区块链模式可能无法获得足够多的资源而自毁。在这里,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成本理论,在区块链模式引领社会运行面前,掘开了一道深不可测的资源沟壑,难以跨越。 更何况,任何的技术都有“天敌”。如果说,区块链模式中某种技术,特别是核心类的技术被“天敌”所攻击或攻破,那么,整个模式要么功亏一篑,不复存在;要么需要一整套相应的技术性防卫和保护体系来对抗攻击。从后者来看,颇具意味的是,这种技术支持技术,技术保护技术的体系构建,不只是成本耗费巨大,从实现的逻辑上讲,大多都少不得第三方的“中心”组织来启动、设计和建设,更少不得“中心”组织的直接干预和持续维护。 一个“去中心”模式的安全运行,竟然需要“中心”的组织模式来保卫,在某种情形下,是不是干脆在社会生活中使用“中心”组织的模式,而不是“去中心”的区块链,更为有效? 最紧要的在于,区块链模式运行的“初心”,是要保护个人数据被“中心”掌控可能失去的个人隐私、自由和财富,去掉“中心”组织这个源头来消灭此类的“恶”。但是,个体人能量的不足,个体人人性的自私,能够由区块链模式抑制、消解或消除吗?从眼下区块链的理论到实践来看,根本没有可能性。 事实上,区块链早期的运用,就是和“暗网”等避开社会相关“中心”的管控和法律制裁紧密关联的。我们不得不思考,如果区块链成为未来主要的社会生活模式,个体人能量的不足或许还有技术解决方案,人性自私而来的“恶”,是不是会在区块链模式里野蛮生长,日积月累成为技术性的社会癌变?那些保护个人隐私、自由和财富的高超技术,会不会一同将个体人自私的“恶”裹进匿名和绝密之中,激励人性丑陋一面的疯狂生长,最后迫使人类重回“中心化”模式,再奏道德、法律和规则的制度性主旋律? 是的,区块链具有革命性和重建性,这不容否定。但它对于“中心”模式的完全取代,不只是存疑,而是不具有可能性。它只是一种技术模式革命,会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会替代很多“中心”组织的功能,但它不可能完全地取代“中心”组织。它自身并不完美,不是人类社会生活运行的“上帝”,甚至都说不上是“技术的上帝”。
凭什么“上云容易下云难”?
题图丨视觉中国 市场集中度提高,既是一个赛道成熟的标志,也意味着垄断有了温床。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数字世界的垄断更多的发生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但事实上,在逐渐走向成熟的产业互联网市场,这种趋势也渐渐露头。 云计算早已并不只是CDN(内容分发网络),随着ABC合流(即AI+Big Data+Cloud的融合),云计算越来越作为一种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基础设施,服务才是云服务商真正的增量营收空间。 那么,云计算企业是否会利用用户和平台绑定的天然优势,设置种种门槛,排斥其它服务商的接入,使自己达到利益最大化?这种做法对行业的危害有多大?又如何破解? 对国内外一些头部云计算服务商的调查,结果令人不容乐观,但创新的希望也扑面而来。 上云容易下云难? 云计算市场日益“如火如荼”。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的内容,要求到2020年,力争实现企业上云环境进一步优化,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 而众所周知,由于2020-2021年的疫情和后疫情时代,线上经济出现井喷,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只高不低。与之相伴的,是公有云市场已经具有高度集中的趋势。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第四季度)跟踪》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40.6%),华为与腾讯并列第二(11.0%),中国电信和AWS位居其后,前五服务商共同占据77.4%的市场份额。 图源:IDC中国 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一方面对于增强头部企业的竞争力、提升行业发展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另一方面,又为行业捆绑埋下了种因。 近年来,中国企业云计算市场浪潮迭起,由于云计算可以提供便捷和有弹性的基础设施服务,吸引了大量企业、政企客户上云,但是上云一段时间后,又发现了新的困惑。 众所周知的是,云计算拥有一个巨大弱点,就是单点瓶颈,如果某个数据中心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海量的网站企业、消费者受到影响,因此在云计算采购方面,多点分散风险是合理方式。 从技术上来讲,这并不难,只要企业不止拥有一个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理论上就可以通过把不同的业务分布在不同的云计算平台上,从而分散风险。这也是类似IBM、京东云等主打“混合云”概念的市场基础。 但在现实中,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 有时候,这种困难是技术性或者结构性的,诸如跨云的应用孤岛和数据集成问题,公有云的成本优化问题,以及难以通过云的分布很好的对应解决复杂组织的资源协调问题等等。 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提出的观点是——到 2023 年,企业平均将使用至少10个云,但仅有 1/4 的企业制定了整体多云管理战略。 有些时候,给云迁移造成困难的,是某些企业的刻意为之。 互联网业务的常见模式是,低门槛或者零门槛吸引企业或用户,然后用高门槛阻止用户流出,这一招也被很多云计算企业用了起来。 一位企业的CIO告诉我们,在云计算行业内的这种现象,已经开始频繁出现,他说:“不只是基础的IaaS层,而是包括PaaS层在内,以及一些协议、端口、适配等,都容易被云平台提供商‘严重‘锁死’,导致客户被深度绑定,从而使得‘上云容易下云难’,形成了一种对云供应商的被动性依赖”。 当然,云计算平台有“充足”的理由来绑定客户,常见的公开说法是——由于PaaS能力对于业务交付效率提升帮助巨大,主流云服务商都提供了丰富的PaaS能力。除了像MySQL、Redis这样标准的PaaS产品以外,头部云平台往往还提供了一些“特色”的PaaS产品。这些“特色”PaaS产品是强耦合在IaaS平台上的,一旦客户在产品开发时使用这些PaaS,基本上就被强绑定了。后续业务变化需要迁移云服务商,或者希望自建私有云,工作量会因为这些特色PaaS变得非常巨大,有可能大多数现有业务应用都面临巨大改造,这使得很多公司选择放弃,或者被迫选择把新业务和把关联性不强的业务上新的云厂商平台。 图源:视觉中国 这是典型的把真实的困难存在+把困难刻意放大,最终混合在一起的一个“亦真亦假”的说辞。即使从主流趋势来说,通过采用容器、容器调度编排、分布式等技术,构建开放、轻量化的PaaS平台的理念已经被技术人员广泛接受,京东云与IBM也已经落地相应产品。但具体到真实商业中, 绝大多数的用云企业技术上还不具备这种反向解耦能力,因而也只有被动的接受这样的说法,被动消费这些“特色”产品。 笔者了解到的一个案例是,某中国专业的电子产品回收平台因为业务发生变化,需要与第三方实现数据打通,必须通过业务迁移实现该目标,但具体在迁移过程中,很多业务应用采用了原有云平台厂商的PaaS产品,导致了无法直接进行业务迁移,而需要先把业务适配新的云平台上的标准PaaS产品。迁移方案也因为这些特色PaaS的使用变得复杂,需要专门设计从原有特色PaaS到标准PaaS的复杂数据迁移方案,比未使用特色PaaS产品的同体量同类型企业相比,业务迁移到另一朵云的工作量增加了数十倍。 可见,这种情况并非只要有第二家、第三家供应商就能迎刃而解。 更重要的是,由于云平台上大部分承载的是企业关键性数据,对云平台的业务、数据的稳定性要求极高,这种隐形迁移成本高到无法想象。 甚至可以说,这种迁移成本与其说是技术上的,不如说它更多的是沉淀在企业决策者的心智里的担忧。不久前,得到APP因为重重“阻击”最终放弃迁移到华为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所以,云计算一旦形成捆绑,其壁垒更高、更难打破。 云计算如果出现捆绑现象,造成的伤害是什么? 所有的云计算厂商在公开场合都会声称自己的生态是开放、便捷的,这就好像Windows生态之于微软、IOS生态之于苹果一样,从表面上看去,生态里面厂商诸多、生机勃勃,看上去非常的生机繁盛。但实际上,真正得到资源倾斜的,要么是生态盟主的“亲儿子”、“干儿子”,要么就是充分配合的“顺民”,而挑战者是无法得到公正待遇的。 和IaaS和PaaS有所不同的是,SaaS与平台的耦合性没有那么强,从理论上说,这更有助于发展充满生机的第三方SaaS市场,但从实际来看,却并非如此。 按照服务客户的范围,可以将SaaS服务分为通用型SaaS和垂直型SaaS。通用型SaaS适用于全行业,以通用的管理工具和技术工具为主,包括即时通讯、协同OA、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服务。垂直型SaaS服务于特定类型的行业客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更贴近客户业务需求的软件服务。 随着近些年人们对“云”的认知不断提升,企业对SaaS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带动起新一轮的风潮:SaaS的各个细分领域内都涌现出一批创业公司,虽然整体市场基数还不够大,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必须特别指出的是,SaaS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对此类企业来说,SaaS的价值在于企业无须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 然而,正是因为中小企业是SaaS的主要需求方之一,反而为部分云计算平台提供了捆绑机会。这是因为,虽然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意愿程度高,但实质上中小企业信息化、专业化程度较低。根据工信部在2020年发布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在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宣传、库存管理等领域渗透率超过40%,而在支持决策、供应链管理等领域渗透率都较低。 中小企业对SaaS的高需求和技术力量薄弱的矛盾,为一些云平台操弄市场提供了可乘之机。 从表面上看,市场上很多“开放”的云平台不仅提供该平台自研的软件服务,同时兼顾了其他厂商、生态伙伴的同类型软件服务,但当企业真正选择服务时,往往该平台自研的产品会得到更多的推广资源,而大量的中小企业用户并没有分辨能力。 而且,这种捆绑所形成的垄断后果是多方面的: 对于用户来说,失去的是选择权,甚至某种情况下还会损失知情权。 对于产业来说,如果第三方SaaS厂商无法得到平等竞争的机会,行业就没有机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从而使我国的SaaS行业失去成为世界级创新策源地的时间窗口。 而对于垄断平台本身来说,这也绝非好事。 从短期看,捆绑带来的利润是最高的,比如苹果之于IOS生态,有绝对的驾驭权,又比如微软,当年垄断了IE浏览器的红利,击垮了很多有创新能力的互联网企业。但从长期来看,微软垄断IE,反而让微软从内心缺乏对于互联网创新的敬畏,进而使得微软失去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而恰好是在云计算时代痛定思痛,才使微软又迎头赶上。 因此,对于某些云平台来说,扼杀创新看似维护了短期利益,从长期来看却也削弱了自己的创新动力,最终形成的绝非多赢格局。 如何打破“上云容易下云难”? 笔者认为,要打破捆绑,需要三个方面形成合力。 首先,从国家层面,在云平台经济规范方面,应该出台专门的法规、规章和相应的政策,进行有序引导。比如扶持跨平台的技术、支持公有云更加开放等。从目前疾风骤雨般的在互联网领域展开的反垄断行动来看,这一层面的施政力度,反而是我们不用担心的。 其次,从行业层面倡导和鼓励开放的商业模式,并阐明其实际意义所在,例如IBM的研究指出, 大规模使用完整混合多云平台技术和经营模式所创造的价值,比“单一平台、单一云供应商”的方法高出 2.5 倍。 但是从实际来看,单纯的鼓励和倡导效果是有限的。所以,也是最重要的反而是,要事实上的反对云计算行业的捆绑式垄断,就需要倡导开放、共赢的厂商本身真正具备解耦的能力,能够提供更好的技术和解决方案,这才是最具有实际意义的反垄断。 用通俗的话说,要捍卫和平,首先要有战争的能力。产业数智化目前最大的困境是复杂。这决定了产业数智化转型将不仅仅是“上云”这么简单,混合IT则是产业数智化的必经之路,因为它提供了对抗复杂的“简单”方案。 除了能够“简单”外,能够打破捆绑的云服务必须有自己的生态体系,而非单点对抗,就如京东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所表示的那样:依托供应链优势和基础设施能力,京东科技形成了统一的云底座、数据智能平台、T-PaaS 平台及协同管理平台等平台能力,而且在平台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与被集成,与合作伙伴取长补短,形成能力生态、业务生态、平台生态及可持续生态。 这其实等于告诉我们,开放是需要技术保障的,但更多是心态和生态上的。 而不久前,中国第五大独立云服务商Ucloud也表示,发布生态合作计划,宣布开放平台核心能力,构建一个开放共赢的云生态体系,开放的内容包括优质企业客户、销售能力、全球化的基础资源以及产品等四大核心能力。 图注: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 除了心态和生态,从技术角度来看,笔者认为,能对抗捆绑式垄断,首先要做到全面兼容基础设施,并通过增强的云原生容器内核和开放的技术中台来作为技术保障。 中国顶级的云服务商基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其云计算平台首先是内部使用,此后才加以完善后对外商业化。 而从业务的复杂性来说,京东的业务生态复杂程度,可能是数一数二的。今天的京东已经不是一个电商平台+物流企业,而是一个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体,它的生态企业数量、类型与业务涵盖面,在互联网领域应该是TOP3级别的,这就使得其对于“复杂”这个话题具有很强的话语权。 事实上,正是基于京东多年大规模业务场景的历练与沉淀,才使得其对于混合IT系统有着不懈的追求,只有战胜“复杂”,京东才能“简单”的生存。也正是因为如此,日前,京东云发布了行业首个混合云操作系统——云舰。 云舰的一个基本底蕴,是基于京东多年复杂场景的大规模实践,以及近7年在容器化、云原生领域的实践和多个行业客户的成功部署。从某种意义上说,云舰的发布充分彰显了京东云的技术底蕴,并第一次将混合云的管理推向了操作系统级别。 在云计算行业里,有无数个混合云管理方案,但被称为“操作系统”的,不说绝无仅有,也是屈指可数。操作系统虽然是一个比喻,但很贴切的体现了云舰的特点,就是能够基于一套统一的规则,对企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最全面、彻底的统一化管理和调度。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有必要结合前面的论述,来评估云舰是否真的能达到“操作系统”的级别,并且具有真·开放的格局。 首先,我们的调研显示,很多云计算企业为了防止客户流失,往往通过一些“特色”PaaS来提升用户的迁移成本,使之几倍、十几倍的增加复杂性,这甚至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 而在这个问题上,云舰敢于承诺——开放PaaS平台,支持运行在所有主流公/私有云的IaaS。换言之,京东主动提供了解耦机制,可以任由用户“来去自由 自行组合”,依靠平台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人为设置障碍的吸引用户,并为希望迁移和混合的用户提供全栈式的解决方案,这种承诺赋予用户的自由度,和对行业现实的冲击力,都是史无前例的。如京东科技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所说的那样:“京东云永远不做产品捆绑,不让合作伙伴做选择题。” 图注:京东云发布了行业首个混合云 操作系统——云舰 其次,我们也分析过,“特色”PaaS的存在,也不仅仅完全是为了提升迁移成本,有时候也的确是为了提升效率。 因此,作为一个进攻型的企业,云舰也在通过京东自研PaaS来增强差异化竞争力,这无可厚非。真正显示其开放格局的是,是同时承诺,引进第三方生态PaaS来丰富应用市场。 这在行业里,还是不多见的,因为它需要牺牲一些短期利益。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风格又很“京东”,按照京东经典的“十节甘蔗”理论,把甘蔗节做到足够多是争取更多利益的关键。换言之,京东可能放弃了给自有SaaS以特别待遇,但这种设置能够换来更多的、正在蓬勃发展的SaaS入驻京东云的场景,反而可以提供别的云计算平台没有的竞争力——即丰富的生态和更多的选择。 如果要打一个比方,京东一开始就放弃了苹果IOS模式,而是选择了安卓模式。这种模式对内对外同一套混合云底座,但又有丰富云原生运用和极为丰富的应用市场——而我们都知道,安卓开放的结果,是最终占据了智能手机80%的市场份额。 必须强调的是,京东云的开放姿态,除了价值观层面的因素外,本身也是提供一种差异化的竞争力。在各类云计算用户“苦捆绑久矣”的背景下,如果有一家企业的混合云模式可以做到开放、敏捷、高效运营,特别是面向客户构建混合云场景时,可以有效兼顾原有政企客户的自有云计算设施,最大程度降低复杂性和迁移成本的话,那它一定可以团结绝对多数的用户。 而这一切的实现,归根结底还是京东云的技术实力,支持其用户在异构基础设施上获得一致能力,从简化跨云迁移,让客户真正做到“上得去,下得来”等方面入手,让用户可以不为了迁移和混合而苦恼,使用户可以不因为追求简单的用云反被推高IT成本,使得用户能够得到用云的初心——减少IT成本,专注于自身发展和业务创新。 那么,这样的业务就没有理由不受到欢迎。 捆绑是利润最丰厚的途径,要企业自动放弃是不现实的,除了监管层面的反垄断外,最重要的还是有竞争,有足够强大的对手。在笔者看来,京东云的做法除了帮助用户更好的驾驭混合IT,还有助于整个应用服务层的创业创新,进而通过细化、专业化的分工,有利于云平台提供更专业、丰富的工具服务和进一步创新,并在平台内构建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 这个时代最大的红利,就是人心红利。得人心者得天下,云计算领域亦然。
人民不再“灌水”:中国论坛二十余年兴衰史
当我们说一个人是键盘侠的时候, 如果他真的用的是键盘或许还好些, 但很多人其实是拇指侠, 这才是真正糟糕的问题。 1 “天涯远不远?” “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武侠小说巨匠古龙在自己的求新之作《天涯明月刀》中,渗入散文诗般的句法,自问自答式地追问着天涯到底有多远。通过对天涯的诗意建构,古龙为江湖儿女创造了一个放下眼前苟且、追寻诗和远方的乌托邦。 在古龙的武侠江湖中,天涯更多指代文学中诗意浪漫的空间距离,是武侠小说作家江湖想象的集中表达,天涯里的人只能在脑海中神交。 这样的局面,或许要等到一个叫邢明的人出现至于改写。 是他丰富了天涯的内涵,将天涯纳入广阔的互联网版图,拉近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距离,于是互联网的传奇故事才缓缓开始书写。 人在互联网,天涯从此不会远。 1992那年春天,一如今天加密货币的火爆,上海、深圳股市燥热暴涨,第一代股民邢明参与到股市的浪潮之中。在捱过1993到1995年这段时期的熊市后,“炒股能手”邢明适时抓住接踵而至的大牛市,迅速获得人生的第一桶金,账户从起初的几十万元突破到2000万元。 当钱包充实以后,喜欢在网上聚众讨论股票的邢明,找来一帮小伙伴,于1999年搭建了天涯BBS网站。 不过那时的天涯纯粹得像股市论坛,不管怎样,天涯社区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看起来颇有些简陋的论坛,成长速度大大超出创始人邢明的想象,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迅速发展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交网站,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的一面人文镜像。 当时同时期创立的腾讯、新浪、百度,都在遭遇各自的艰难时刻。腾讯在考虑是否要卖了QQ,凭借“四通利方”体育论坛起家的新浪做门户网站尝试救亡图存,百度和谷歌正大打出手、争得头破血流。 最早一代互联网人邢明显然要比同时代人“慢”得多。抢先占领制高点的天涯论坛,声称“不做媒体,要做伟大的商业公司”。 江湖格局之变,只在眨眼之间。 机遇稍纵即逝,天涯2006年开始迈出商业探索的第一步,2008年才传出冲击创业板的声音,到了2018年还试图用区块链自救。 可惜一切只是徒劳,因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天涯社区早已是鸡肋,没啥油水可捞。自创始人邢明移民新加坡后,天涯就此江河日下。 互联网的翻云覆雨手就是这么残酷,能够迅速让一个平台成为流量巨人,反手也能迅速将流量抽走。当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我们以隔岸观火的洞察能力发现: 原来在中国,互联网的变天速度,10年就是一个时代。 2 天涯社区早期的用户素质和质量都非常高,一个普通ID背后或许藏着一个博士或者海外留学生。那时候经常突然冒出一个人,发表一通非常牛的言论,然后突然就从天涯消失。 正是因为这些牛人批量加入,天涯社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度处于网络社区鄙视链的最顶端。 在这片“超社会的江湖”,充斥着最野的明星八卦、最牛掰的黑客大神、高清无码黄暴污、极品变态奇人等各种引爆全网的热点话题。 当年天涯社区火到什么程度呢?在天涯发表一篇帖子时,几分钟之内就能在百度上搜到,百度会在最短的的时间内进行收录。天涯振臂一呼应者如云,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天涯灌过水,那就算见过世面了。 2005这一年,天涯发生两件重大的事情,一是周公子花式吊打易烨卿,两人从身份、钱财、贵族格调等维度展开一场世纪互喷,吸引吃瓜群众围观达22万人次,“周易装逼大战”写入神话。 易烨卿鄙视底层民众的引战帖已经被隐藏 另一个,是天才少年黑进天涯。 彼时天涯来了一位狂拽酷炫的15岁小屁孩“菜霸”,放出话说自己是黑客,一个星期内要黑掉天涯。之后天涯果有十几台服务器宕机,天涯程序员层层围剿完全没有卵用。 幸运的是,神童菜霸在攻陷天涯后,并没有做出任何危害举动。 常在河边走,焉能不湿鞋? 菜霸这个家伙实在太狂,因为想要5位数的QQ,黑进了腾讯系统。神童得意忘形地跟系统负责人打电话说:“你们的系统不安全,我告诉你们怎么修”。 腾讯这边厢满口答应,那边厢选择果断报警。 当晚天才黑客菜霸失手被捕。 故事还在继续,一位ID为防弹武僧的大神站了出来,请律师将菜霸捞了出来,这位防弹武僧就是后来被称为“微博营销之父”的杜子健。 一块板砖砸到一位大神,当然这只是体现一代BBS霸主强悍的冰山一角。 那时天涯的触角延伸到社会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捧红当年明月、十年砍柴、芙蓉姐姐等初代网红,引领发酵山西黑砖窑、方韩大战等社会热点事件,孙志刚案、朱令案成为社会焦点,以及艳照门、奇葩小月月等引起全民关注的现象级事件。 当年明月即将成为副局级干部 还不止如此,天涯事实上是一个潜在的待开发的IP金矿,像《滚蛋吧,肿瘤君》《夏洛特烦恼》和《鬼吹灯》等后来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大IP素材,都和天涯有着很深的渊源。 伴随着天涯的高光时刻,那十年被称为“中文社区黄金时代”。 在天涯灌水期间,当时还没写出《武林外传》的宁财神,在天涯杂谈发表了《天涯这个烂地方》,以正话反说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个最具人情味社区的喜爱之情。 或许是天涯的人文气质实在太浓,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一位出身于天涯的大神曾对腾讯科技表示:“天涯的氛围很好,但我还是要养家的”。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切开始发生了变化。 天涯逐渐走到天涯尽头,大神隐退,观众散场。那段网络自由的黄金年代,终究还是没落了。 3 南天涯,北猫扑。 猫扑创建于1997年10月,起初只是一个游戏论坛,主要讨论电视游戏,是中国最早的中文网上论坛之一。 随着小霸王游戏机逐渐风行四海,猫扑成功聚集到一批初代核心用户,高光时刻注册用户高达1.3亿人。 生逢古早时期的猫扑,还没有家庭宽带,更加没有什么4G、5G网络,只能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在网络条件从前慢的情况下,不论你带着多么奇怪而刁钻的游戏问题入场,在这里你都能够找到答案。 随着2006年光纤接入家庭宽带,网速实现大幅度飙升。同年11月,猫扑正式宣布转型新门户,定位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娱乐门户”,猫扑由此成为当时互联网文化的输出地和加工地,摇身一变为中国互联网娱乐性最活跃的社区之一。 2009年7月3日,在南京外国语念高二的校花章泽天,因为一张手捧奶茶的照片被同学上传到QQ空间,凭借清纯玉女的形象,章泽天完美征服了众多直男,照片经过网络转载开始范围传播。 12月13日,百度“皇家马德里吧”首先公布了章泽天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随后不少球迷涌入百度“章泽天吧”。 事情经过不断发酵,12月29日,猫扑大杂烩运营经理“洗劫地安门”强势助推,发动猫扑资深用户“笔袋男”发表那篇著名的《哥散尽全部家当求此女》帖子,贴中附带照片,并公然贴出一封求爱信。 一顿操作猛如虎,用户当晚就刷爆了章泽天的照片。第二天,“奶茶妹妹”的称呼横空出世,帖子上了猫扑首页推荐,然后帖子被各大社区疯狂转载,章泽天爆得大名,奶茶妹妹一炮而红变成网络红人。 猫扑网友以不放过眼前每一个瓜的执着态度,敏锐地追踪着任何一个热点, 不断印证着猫扑“人肉搜索”功能的强大和剽悍。 猫扑虽不是互联网人肉搜索的鼻祖,最早的人肉搜索,起源于2006年02月天涯社区“娱乐八卦”版面对于著名的网络名人“毒药”的调查,然而真正让“人肉搜索”这一名称威震寰宇乃至发扬光大的正是猫扑。 2006年2月28日,网民“碎玻璃渣子”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图。不久,网友“12ookie_hz”把有关“踩猫”事件的网址放到猫扑,同时,网友“黑暗执政官”在“天涯社区”上贴出了踩猫女人的照片,做成一张“宇宙通缉令”。不少网友发愿捐出猫币、人民币悬赏捉拿凶手,猫扑网官方也将赏金从1000元涨到5000元。 最终,仅仅6天时间,网友们找到了当事人的详尽资料,虐猫事件的三个嫌疑人基本确定,效率之高不亚于警方的办案速度。 前因后果就是这样,猫扑就此打开人肉搜索这个潘多拉的魔盒,后续还开设了专门的人肉搜索板块,甚至首创了人肉搜索引擎功能。网红结合人肉搜索,猫扑开发出一种极为吊诡的链接互联网和现实世界方式。 猫扑的强大生命力还不止体现于此,上面诞生了数不胜数的网络用语,以及诸多早期的草根网红。 如现在看起来已经过时甚至略显土味的“不要崇拜哥,哥只是个传说”、“很黄很暴力”、“挂科比不挂柯南”等网络热梗,包括但不限于随着猫扑成长起来的网络红人叫兽易小星、筷子兄弟。 猫扑诞生自精英,由草根发扬光大,之后更是发展成为互联网草根文化的根据地,草根文化由此在猫扑扎根并发光发热。 在几大社区中,只有猫扑留下了以用户群为代表的Mopper专属称号,就连虎扑JRs的称呼多少也受到猫扑Mopper的影响。 处于巅峰时期的猫扑,与现在正当红的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相似,网友每天都会打开猫扑获取消息。任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雄霸一时的中文网络社区,20年后彻底退出观众的视野。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曾经陪伴几代互联网人成长的猫扑,是中国互联网时尚、前卫、流行的风向标。活力和真诚、乱象和虚实、幽默和创意、正义和争议、你我和世界,在猫扑这个鱼龙混杂的网络社区里,曾经或扭曲、或虚张、或夸大、或隐晦地被铺开在了大众的互联网中。 如今尚在苟延残喘的猫扑,活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或许正如当年猫扑上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那记忆中沁人心脾的美味,不过是5分钱的白糖冰棍而已。 4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的前10年,天涯、猫扑、贴吧等网络社区论坛相继崛起,共同铸就了BBS的黄金时代。 2003年百度贴吧上线。在前短视频时代,贴吧一度代表了当时整个中文互联网的内容生态,这个元老级互联网社区囊括了最好的意见领袖、最多的社区用户、最有价值的内容生态,基本上可视作知乎、虎扑、小红书等“当红炸子鸡”内容社区的前辈。 那时贴吧有着大量质量极高的精品贴,有些贴子的学术水平比学界还要高,很多互联网大神充当时代的先锋。像米南德、百夫长法比乌斯和刘源等人就汉朝罗马的军事能力问题,双方引经据典,拿出浩如烟海的史料和数据展开论战。而这样的论战,在贴吧如家常便饭般随处可见。 用一句话来说明,贴吧是那个时代的现象级产品。 那些年流行的屌丝、亮了、白富美、你懂的、脑残儿童欢乐多、黑出翔等众多网络热词热梗,最早都诞生于李毅吧。后来这个吧成为百度第一大吧“帝吧”,拥有粉丝3100万,发帖量近10亿。 在巨大的用户基数和流量的情况下,贴吧成为娱乐明星的必争之地,同时成为广告的投放平台。 平平无奇地讲,以帝吧为代表的的贴吧力量,成为了当时极为重要的一股舆论力量,主导了一系列爆吧、出征事件,一句“帝吧出征,寸草不生”的口号逐渐开始在中文互联网流传。 2007年6月21日,李毅吧与李宇春吧矛盾激化,发生大规模冲突,引发了贴吧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爆吧行动,以李毅吧粉丝为代表的众多成员前往李宇春吧开始了爆吧行动。不到3个小时,李宇春吧被刷屏1900多页,爆帖超过10万条,几乎达到1秒30贴的频次。 事情闹大了,最终百度关闭李宇春吧发帖功能息事宁人,李毅吧在这次出征事件中大获全胜。 而此次行动,史称“6·21爆吧事件”,在互联网史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6·21爆吧事件掀起了球迷与粉丝的正式开战,今天看起来这一战似乎师出无名,赢得可能也没有多么光彩,却开启了帝吧日后多次出征的先河。之后的爆吧行为,则不只是单纯撕逼,开始具有一定正向意义的社会属性。 2007年8月,杨丞琳吧被爆吧,起因是杨丞琳涉嫌辱华和侮辱南京大屠杀烈士;2008年5月,劲舞团吧被爆,起因是部分劲舞团玩家对汶川受害同胞发表不满意见及辱骂。 2008年11月,魔兽世界吧、李毅吧、海贼王吧联合对东方神起吧进行爆吧,起因是东方神起成员沈昌珉殴打中国孕妇;2010年,帝吧联合狙击super junior官网,起因是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韩国馆发生的“踩踏事故”。 在帝吧大出风头的那段时间,贴吧的发展势态也相当强劲,开创了自身从2007年至2012年的历史最辉煌时期。 2016这一年,对贴吧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 是年帝吧为国出征,凭借大规模文明友好的饱和攻击,直接导致三立、蔡英文等TD群体被迫删文。通过实际行动为自己正名,帝吧成为爱国群体重要力量,首次得到官媒认可。 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潮水的方向,往往在不经意改变。 同样是这一年,贴吧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血友病贴吧被卖事件和魏则西事件,一时间贴吧被当成箭靶子。 “血友”事件,成为贴吧的分水岭,从此贴吧开始走下坡路。 三年后,2019年8月12日晚间,知乎宣布完成4.34亿美元F轮融资,投资者中百度赫然在列。不少网友看到后纷纷哀叹:“如若贴吧没有衰落,李彦宏何须倚重知乎?” 不过话说回来,在中文互联网,活了近20年还能被年轻人广泛使用的产品,除了QQ就只有贴吧。 与贴吧同一时间繁荣的天涯、猫扑、西祠胡同、凯迪诸多BBS社区论坛,基本上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作为能够坚挺至今的论坛,不得不说贴吧是一个奇迹。 神奇如贴吧,还有一个更加奇迹般的存在,12年过去了,贾君鹏都还没有回家吃饭。到底贾君鹏的家里是有多困难? 5 伴随着贴吧衰落的2010年前后,PC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渐渐落下帷幕,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开始野蛮生长,手机从功能机跃升至智能手机,移动网络从3G迭代至4G。 6月8日,乔布斯在旧金山莫斯科尼会展中心发布了iPhone4,这款产品几乎改变了全世界对智能手机的认知。在还未被注意到的时候,新浪微博的用户数悄悄突破了5000万。 2010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亦是中国人的“微博年”。 微博的到来,让每一个个体的声音和每一个公众事件,变得更加易于传播。 在新浪微博出来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基于PC端产生,因此微博认为是手机端的第一款应用。 在这里,人们开始各种争辩、论证。无数年度事件,都与之息息相关,都通过它来参与,国人的言论热情空前高涨。 面对新浪微博的强势崛起,马化腾声称自己遇到创业过程中最大的一道坎。那是他最惊惧的时刻,一边要处理旧世代留下的骂名,一边还要迎战新世代的凶猛对手。 就在iPhone4发布70天后,张小龙团队做出一款移动端即时通信软件——微信。 横空出世的微信,让腾讯终于拿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站台票。 一时之间,微博、微信、知乎、豆瓣,还有无数和兴趣有关的APP都自带论坛,开始以或快或慢的成长速度发展壮大。 这些新的APP,一方面带走巨额流量,为各大平台竞相争夺;另一方面,平台通吃的局面被打破,一个大而全的兴趣平台被切分成若干小而专的兴趣平台。 明星带着娱乐八卦去了微博,微信因深度粘性通过公众号带走巨大流量,QQ形成私密圈子,而兴趣圈子专业的玩家出走知乎,文艺青年投奔豆瓣。 各回各家,互不打扰;各玩各的,各自安好。 一个新的时代迎面而来。 于是2012年成为BBS时代终结的元年,不仅社区论坛的流量在下滑,更为关键的是,今后几乎没有网络事件从BBS上爆发乃至出圈。 这才是一个时代结束了,不打一声招呼。 然而这些崛起的后浪社交媒体平台似乎并没有提供一个公共讨论的空间,人们在互联网环境中逐渐成为孤岛。 没过多久,有三个词精准地描述了这种被信息包裹的现象,一个是信息茧房,另一个是同温层,还有一个是观念果壳。 6 随着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后浪社交媒体平台的崛起,天涯、猫扑、西祠胡同、凯迪、网易社区等老牌BBS论坛无一例外走向衰落,等待它们的宿命或关停或出售或者用户流失。 所有的繁荣,都是衰弱的开始。 占据BBS论坛绝对C位的天涯社区,早已是一片冷清的荒野。作为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的“前浪”,天涯赶了个早,却错失了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 与天涯齐名的猫扑,亦没能躲过没落的命运,倒在互联网的滚滚浪潮中。 2021年4月15日,猫扑宣布关闭发帖功能,这个存活了24年的老牌论坛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为互联网2.0时代留下最后一首挽歌。 同是这天,知名论坛凯迪也关闭了包括“猫眼看人”在内的五个栏目。打开凯迪论坛,眼前浮现出一则公告: 为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交流和体验,经本站编委会研究、董事会批准,决定自今日二十点起关闭《猫眼看人》、《文化散论》、《城市生活》三个栏目。稍后,将陆续新增《猫眼旅游》、《猫眼体育》、《情感天地》、《欢乐猫友》等四个栏目,特此公告。 随着猫扑和凯迪相继发布公告,标志着BBS时代成为过去式。或许论坛的衰落,代表着一代人的青春落下帷幕。 也许这些前浪社交媒体平台从此沦为万千网站的寻常网站,不过在众多小王子们的心中,它们仍是花海中独一无二的一朵红玫瑰。 江湖或不相见,但江湖有过传说。 7 BBS时代落幕,贴吧也衰落了,社会人身上纹起小猪佩奇,迎接着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 整个2019年,仍被称为社交产品的黄金时代。不同于天涯、猫扑、凯迪、西祠胡同等老牌BBS社区,因庞大的用户群体、内容池和稳定的社区氛围,社区重新回到巨头们的视野,获得热捧。 如今微博、抖音、小红书们的宿命,或许可以从前浪身上窥见自己的缩影。随着时代向前推移,每个社交产品都会经历着各自生命周期的跌宕起伏。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但生命不息社交不止。 社交永远是人类的根本需求,人们永远需要一个聊天吹水、认识新朋友、侃八卦听故事甚至吵架的地方,来安放欲望、焦虑和梦想。 如果仍然有这样一个地方,那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专访邢明:天涯不做媒体 要做伟大的商业公司》 [2]《天涯社区之死:为何注册用户超八千万的社区如今却销声匿迹》 [3]《中国没有暗网,但有「天涯论坛」》 [4]《奶茶妹妹到底是如何走红的》,知乎 [5]《人肉搜索的十年:一场聚集了网红、宅男、黑客、骗子的盛大狂欢》 [6]《猫扑:那个创造、记录、影响了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大杂烩社区》 [7]《从BBS到贴吧,网络社群二十载的兴衰沉浮》,刘兴亮 [8]《互联网如何操控了现代人的思想?》 [9]《帝吧出征往事:一部生动的贴吧没落史》 [10]《四十不惑:深圳时刻》 [11]《小红书恢复上架,社区大战再起》 [12]《小红书成长的烦恼》
“中国芯痛”背后:这9位华人,可让全球芯片业地动山摇!
文丨华商韬略 成 舟 中国大陆“困芯“久矣,这并非华人不擅长做半导体。 【执掌世界】 中国,严格地说是中国大陆,“困芯”久矣。 至今,全球芯片行业依然是三种发展模式: 第一种是从芯片设计到制造环节全部自主的,比如英特尔和三星等; 第二种是只做芯片设计,制造由代工厂完成的,如ARM、AMD、高通、华为海思等; 第三种就是自己不做设计,专注为芯片设计公司完成代工制造的,例如台积电、中芯国际等。 无论以上哪种模式,就整个芯片产业的发展来说,其核心就是设计和制造两大部分,中国大陆芯片的薄弱,则是在设计和制造上都有欠缺,是整体的落后。 芯片设计上,中美关系紧张之前,大陆的华为海思、紫光展锐已经达到世界级的规模和水准。 比如华为海思。据调研机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华为海思首次超过高通,成为中国市场手机芯片第一名,并凭借26.7亿美元的销售额首次跻身全球半导体公司前十。 但美国的制裁,让华为海思在短暂位居全球第十之后,迅速跌出了榜单。 在中国台湾调研机构TRI(Topology Research Institute)以二季度营收为参考的最新排名中,全球十大芯片设计厂商中,中国大陆已无一家企业上榜。 芯片制造上,中国大陆的实力就更弱。 按台积电张忠谋的话说,大陆芯片制造技术至少落后台积电5年以上,5年看似不长,但在突飞猛进的科技业,尤其是“你进步,人家进步更大”的情况下,这是个异常残酷的数字。 科技产业是比拼顶尖人才的产业,芯片这类的高科技产业更是如此,中国大陆在芯片领域的薄弱,往往给人一种印象,中国人在这个领域不行。 真是这样吗?事实恰好相反。 无论是芯片设计还是制造,以种族、血统而论的中国人(包括出生和成长在中国大陆的华人,以及直接出生在海外的华人)在全世界都是有竞争力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最有竞争力的。 华人不仅占据了全世界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大多数市场,还掌握着大多数技术前进的方向。甚至可以说,当下芯片业的世界顶级大战,实际上已是华人和华人的战争。 芯片制造方面,仅中国台湾的台积电一家,其全球市场占比超过50%,也就是说,全球所有其他对手加起来都不如它一个大,包括韩国三星、英特尔,短期内都无望与之分庭抗礼。 芯片设计方面,华人更是掌握着大半个世界。 在TRI公布的2020年全球十大芯片设计厂商排名中,有八家掌舵人都是华人。他们中大多数还掌握和引领着当下行业的最新方向,是颠覆芯片产业传统格局的最有力破局者。 ▲数据来源: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 关于台积电如何问鼎全球芯片制造之巅的故事,大家都已熟悉。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八位傲立世界芯片设计业的华人。  【崭露头角】 1983年,如今的“AI教父”黄仁勋,那时还是大学校园的愣头青。 黄仁勋祖籍浙江,1963年出生于中国台北,之后前往美国留学。1983年,还没正式拿到毕业证的他,就直奔硅谷成为了AMD的芯片工程师。 ▲黄仁勋 彼时,计算机产业方兴未艾,英特尔还是小字辈,微软刚把MSDOS卖给IBM。 同样是这一年,另一位后来被称为“台湾芯片设计业教父”的蔡明介,选择离开台湾中研院电子所,加入刚刚成立3年的联华电子(联电)。 十年后,黄仁勋在两个好友的鼓励下创办了如今威震天下的英伟达,但他们的开端却并不顺利:用了两年时间才推出的第一款产品NV1并没有掀起波澜,为了生存,公司不得不裁员,从100多人缩减到30多人,可谓一出手就尝到了失败的苦果。 蔡明介也在这时面临人生一个重大且艰难的选择。 1996年,联电转型成为专业晶圆代工厂,但由于既有代工生产部门,又有自己的设计部门,被质疑其芯片设计部门有盗用客户设计之嫌。因此,联电决定剥离旗下的芯片设计部门。 机会就这样摆在了在联电工作了快14年的蔡明介面前。彼时,由他担任小组领导的多媒体部门决定从联电分离出来,成立子公司联发科,蔡明介担任董事长,开始独当一面。 作为中国台湾第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联电在半导体业是黄埔军校一般的存在。除了联发科,全球前十大芯片设计巨头中,还有两家也与联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就是联咏科技和瑞昱。 1997年,联电商用产品事业部宣布独立,成为联咏科技的前身。 瑞昱虽不是完全脱胎于联电,但它的几位最初创始人叶博任、叶南宏和他们的同学都曾是联电的研发工程师。1987年,他们获得了叶博任哥哥的投资,在台湾创立了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1995年,另一家未来的芯片设计巨头——迈威在美国加州诞生。 迈威的创立者是三个年轻人,包括当时33岁的戴伟立、她的丈夫——印尼华侨周秀文及其胞弟周秀武。戴伟立17岁随父母从上海移民到美国旧金山,也是当时全球主要半导体公司中唯一的女性创始人。 迈威创立于戴伟立家的客厅,最初的35万美元启动资金来自父母和朋友,为了确保聘请的工程师有不错的报酬,3位主创不拿薪水。但他们用3到4年很快实现了盈利,并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世纪之初,新巨头们急速长成,传统巨头们日子却不好过。 2006年,老牌芯片设计巨头AMD因为大举并购陷入财务危机,此后连亏五年。在接连换了四任CEO后,美籍华人苏姿丰在危急时刻走马上任,帮AMD扭转颓势。 赛灵思也在同样的境遇下,扶正美国华人彭胜利出任CEO,他也是赛灵思历史上首位华人CEO。 而全球最大的芯片设计企业博通,则在2015年被芯片制造商安华高以小博大拿下。合并后新公司沿用“博通”的名称,公司新总裁兼CEO由安华高总裁兼CEO、马来西亚华裔陈福阳担任。 至此,联发科、英伟达、迈威、联咏科技和瑞昱等5家由华人创办的芯片设计公司和AMD、赛灵思、博通等3家由华人掌控的芯片设计巨头悉数亮相。 一个新世界开始酝酿,华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争先恐后地抢占芯片设计领域的顶端。 【围剿高通、英特尔】 芯片设计业风云变幻,高通以及同时从事芯片设计和制造业务的英特尔,一直稳坐巨头位置。华人CEO们站稳脚跟后,这两大巨头自然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 首先被盯上的是高通。2017年,刚刚吃下博通两年的陈福阳,野心再起,直接宣布把博通总部从新加披搬到美国,让博通成为一家美国公司。这个看似在示好美国政府的举动,实际上,是为了下一次蛇吞象来得更加省事。 在成为美国公司后,相关的并购交易就能直接避开美国外资审议委员会的审核直接进行。 果不其然,就在陈福阳宣布将博通总部搬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几天后,博通方面发出公告,称要以10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高通。双方谈判失败后,陈福阳甚至寻求在董事会中提名多位董事以拿下高通董事会的控制权。直到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出面阻止,这项收购才最终作罢。 盯上高通的不止博通,另一个巨头联发科也在频频发起猛烈冲击。 据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占有率中,联发科力压高通,首次登顶全球第一。 这并非联发科首度领先高通。2007年起,大陆开始对手机颁发上网许可证,不少手机小品牌涌现,性价比更高的联发科受到青睐。到2008年,联发科收入当中有一半就是来至于手机芯片,其在大陆市场也均有超过高通的记录。 除了高通,英特尔同样是华人CEO们看中的对手。 2000年,英伟达就开始挑战英特尔。黄仁勋曾对标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摩尔定律”,提出“黄氏定律”,即英伟达的产品每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一番。这样的技术更新速度比“摩尔定律”快了2倍。 不久前,英伟达还宣布推出首款基于ARM技术制造的数据中心CPU,直接打响与英特尔的正面竞争。在这之前,英特尔一直凭借中央处理器主导着CPU市场。 在苏姿丰带领下重振的AMD也没有放过英特尔。2017年,ADM推出锐龙芯片,与英特尔8代酷睿展开缠斗,凭借极高的价格优势,AMD的市场份额一度和英特尔不分伯仲,甚至一度超越英特尔。 在与高通、英特尔缠斗的同时,这些华人内部也在进行激烈的竞争。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黄仁勋与苏姿丰这对老对手。 在成为AMD领头人之前,苏姿丰并不那么有名。刚上任时,外界一度传言她是黄仁勋的外甥女,既是亲戚又是对手,这样的关系也时常被人们拿来当作谈资,不过后来苏姿丰否认了这段亲戚关系。 ▲苏姿丰 亲戚关系是假,竞争激烈是真。 黄仁勋曾直言,“AMD新显卡很一般,没啥惊喜的。要是我们的显卡开启DLSS的话,那就直接完爆它了,开启实时光线追踪,也可以干翻它。” 苏姿丰则在访谈中回应:“我猜想,他应该还没有见过这张卡吧!”暗示黄仁勋强行抹黑。 2020年,两家之间的博弈升级。先是英伟达宣布400亿美元收购ARM,剑指数据中心市场,随后AMD立即宣布以350亿美元收购深耕数据中心市场几十年的赛灵思。 这样大鱼吃小鱼的游戏在半导体行业不断上演,一不小心会成为别人的“食物”。比如AMD吞下赛灵思、迈威从博通手中拿下大客户思科,风光时英伟达也曾是AMD的拟收购对象,而在被AMD收购前,市场一度传言赛灵思曾经考虑并购AMD。 在竞争过程中,有的因为对手太过强大,有的则是因为自身不够审时度势,总之淘汰也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 比如2016年4月,迈威公司在全球裁员1200人之后,宣布了总裁戴伟立和CEO周秀文辞职的消息。2021年2月有消息称,瑞萨电子集团同意以每股67.50欧元收购英国企业戴乐格半导体(Dialog Semiconductor)。 【人才是关键】 斗争归斗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人是可以做好半导体的。 而当前大陆的半导体行业要想迎头赶上,最不可或缺的也是人才。 新中国成立之初,半导体行业顶尖人才排除万难回国,曾一度打下了领先基础。 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任教的王守武决定回国,为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尽管遭到杜鲁门当局的百般刁难,他仍想尽办法,最终以回乡探母为由,才得以辗转回国。 ▲王守武 那一年,麻省理工学院的谢希德、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夏培肃、芝加哥大学的汤定元、哈佛大学的黄敞、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林兰英等人也想方设法回到祖国。 这些当时顶尖的半导体人才,回国后自己动手造设备、编撰教材,培养了新中国半导体领域的第一批学生,为我国的半导体事业打下了根基。 遗憾的是,由于80年代产业化能力跟不上,大陆的半导体行业无奈掉队。而彼时欧美日韩却在发展中抓住了先机,不断做大做强。 当大陆想要奋起直追时才发现,差距已非短时间可以缩小。 幸运的是,在今天的全球半导体产业里,华人工程师数量庞大,在顶尖芯片设计公司里的核心技术位置,华人占据了大多数。这些资深工程师,都是芯片行业不可或缺的人才。 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董事长尹志尧表示,自己还在英特尔工作期间就发现,英特尔内部研究所的组长、经理全部都是华人,真正从事技术研发的都是中国人,5nm以及3nm的三极管结构,也是由华人教授胡正明提出来的。 “在半导体领域我们和欧美国家的差距,虽然至少是三代的技术,但这样的劣势只需要花5-10年的时间来挽回。中国人在美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只要肯为国贡献,国内也一定有望实现技术突破的。”尹志尧曾公开说。 长久以来,亚裔在美国深受歧视,能够在行业中站上金字塔顶端的更是少数。 在美国,有一个专门的词用来形容亚裔面临的一种无形升职障碍,叫“竹子天花板”。大概意思是,在一家企业中各个种族人群分别占据不同的岗位,而这些岗位之间的界限通常很难打破,尤其是亚裔,往往大部分处于底层,少数处于中层,能够进入高层的寥寥无几。 尤其在今天,美国排华情绪高涨,华人在海外的发展空间再一次被挤压。这或许也是我们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解决“缺芯之困”的机会。 如何吸引并与这些人才共赢,是时候好好想想了! 【参考资料】 [1]《芯征程|历史巅峰却遭市值腰斩,铁血经理人力挽狂澜,它在5G时代赚疯了》36氪 [2]《细数台积电等芯片代工“五大金刚”,他们拿走了全球市场九成份额》全球TMT [3]《戴伟立:科技带你去创造梦想》南方人物周刊 [4]《博通宣布总部搬迁至美国 未来收购将不再受CFIUS审查》腾讯科技 [5]《中国“芯”痛史:错失的黄金三十年》钛禾产业观察 [6]《《AMD难抵两大诱惑,350亿美元吞下Xilinx》财经十一人
“躺平”亦能发电的指尖设备问世
  新可穿戴设备。 图片来源:Eurekalert/lu yin   13日发表在《焦耳》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显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以从指尖上的汗水中获取能量的新设备。在10小时的睡眠期间内,无需任何机械能量输入的情况下,该设备每平方厘米可产生300毫焦耳的能量;只需按一下手指,就能额外产生30毫焦耳的能量。这是有史以来发明的最高效的身体能量收集器,意味着可自我维持的可穿戴电子产品向更实用、更方便、更大众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以前,基于汗水收集能量的设备需要大量运动,比如通过佩戴者高强度跑步或骑自行车才会出足够的汗来激活发电。   相比之下,新设备无需佩戴者进行锻炼。除了睡觉,还可以通过轻按手指产生额外的能量,因此打字、发短信、弹钢琴等活动也可成为能量来源。该设备论文资深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纳米工程学教授约瑟夫·王说:“你可以将其称之为‘无所事事带来的能量’。”   新设备是一种名为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收集器,由乳酸(一种溶解在汗液中的化合物)提供动力。从外观看,它是一条薄而柔软的带子,大小约为1平方厘米,可以像创可贴一样缠绕在指尖上,可长时间舒适佩戴。设备的材质是由碳纳米管材料制成的泡沫,同时还有一种有助于最大限度吸汗的水凝胶。   碳泡沫电极的衬垫紧贴手指,吸收汗水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电极上装有酶,可以触发汗液中的乳酸和氧分子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发电。在电极下面是一个由压电材料制成的芯片,当受到挤压时,它会产生额外的电能。   当佩戴者流汗或按压紧身衣时,电能被储存在一个小电容器中,并在需要时释放到其他设备。   一名受试者将该设备戴在一个指尖上。在10个小时的睡眠中,该设备收集了近400毫焦耳的能量,这足以为一块电子表提供24小时的电力。通过一个小时的随意打字和点击鼠标,该设备收集了近3000万毫焦耳的能量。   研究人员表示,之所以选择指尖,是因为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指尖的汗腺密度最高,达一千多个。手指是身体24小时的“汗水工厂”,可产生的汗量是身体其他大部分部位的100到1000倍。   此外,该设备还可读取身体维生素C水平和盐水溶液中的钠离子水平。未来,研究人员希望改进设备,实现利用能量为传感器和显示器等电子设备供电的目标。(张佳欣)   总编辑圈点   文中一句话确实颇具开展病毒营销的潜力——“无所事事带来的能量”。不用高强度锻炼,“躺平”也能发电。打打字玩玩游戏,总之你就是动动手指,也能发电。受试者在指尖戴上这款设备,睡了一觉,产生的电量就能为电子表提供24小时的电能。这大概能让很多天天忧心忡忡自己没有进步的都市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安慰——看,我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我的价值在闲暇时间也能得到体现!这确实是非常有想法的实用性设计,减少对电量的依赖,从人体自己“丰衣足食”开始。
半年赚了去年一年的钱 瑞达期货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超200%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姗 7月13日晚间,瑞达期货(002961.SZ)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亿元元–2.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23%-257.26%。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股-0.57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瑞达期货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今年仅用了半年时间就达到了去年全年的盈利水平。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瑞达期货指出了多方面原因。其一,2021 年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企业套期保值需求和财富管理配置需求持续增加,全行业客户保证金权益继续大幅增长,突破历史新高,期货行业的社会功能进一步体现;其二,期货市场成交量、成交额大幅增长,行业利润同比大幅增加;其三,公司客户保证金规模、资管规模进一步扩大,经纪业务和资管业务收入相应增加,公司利润增幅高于行业水平。 期货公司业绩增长明显,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发展。各项数据表明,中国期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今年以来,随着原材料价格步入历史高位,波动明显加大,不少上市公司纷纷发布期货套保公告,以防止价格波动侵蚀企业利润。据相关统计,截至6月中旬,A股已有逾18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或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开展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近两年来,通过期货套期保值等衍生品工具对冲风险,越来越为实体企业所重视,尤其当期货新品种、商品指数、期权等更多衍生品逐步推出,更多上市公司将加入套期保值的队伍。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下称“中期协”)7月1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以单边计算,1-6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7.16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863329.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37%和73.05%。今年4月底,我国期货市场客户权益史上首突破万亿元大关,截止到5月底,客户权益达10411.19亿元。 另据中期协披露,2021年1-5月,全国149家期货公司营业收入为174.83亿元,同比增长65.13%,净利润为47.21亿元,同比增长120.30%。
土豪!600元跑腿费全国代购茶颜悦色 公司希望停止跨城代购
如今,奶茶风在年轻群体中盛行。不少人为了一杯奶茶排队数小时,不想排队的直接找人代购,由此催生了“奶茶代购”这个新职业。 7月14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联系到一位长沙的茶颜悦色代购,该代购表示,他每天能接到几百杯的订单,代购费600元起,单买一杯也能代购,凡是长沙高铁站能直达的城市都能代购。 “奶茶就是原价,买出来会给你单据,单据上是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代购费起步600元,一箱就是20杯,超过20杯的话就加300块钱一箱,你想送一杯也行,我们跑腿费都是600块钱,下午下的单我们一般是第二天上午去买,下午傍晚到。”上述代购表示,“我们都是用泡沫箱加冰袋,全程都是密封的。” 有媒体报道称茶颜悦色代购卖的隔夜奶茶被炒到40元一杯,且11天涨价3次。 对于是否有隔夜奶茶这一问题,上述代购表示:“可能会有隔夜奶茶,但我们这边都不卖隔夜的,至少我这边是不卖的。” 7月14日晚,茶颜悦色官方微博发文表示:“茶颜悦色不支持任何代购行为,希望代购者停止这种行为,也呼吁消费者不要代购奶茶。” 上述代购表示:“可以这么理解,我是专职做代购的,(代购茶颜悦色)属于一种跑腿代购的形式,客户确定要了 我们才会去买,说实话,茶颜悦色并不希望我们这样代购,它觉得奶茶出杯超过半个小时以上口感会有不太好的情况代购的话 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腾讯和阿里被传“世纪和解”,真相没那么简单
文 | AI财经社 何畅 刘培 编辑 | 董雨晴 腾讯阿里互通意味着什么? 一年前,在美团被曝取消支付宝支付选项时,其创始人王兴有过直击灵魂的一问:“淘宝为什么还不支持微信支付?” 如今,这个问题可能就快有答案了。 7月14日,道琼斯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阿里巴巴与腾讯两大中国互联网巨头正在考虑互相开放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的初步举措可能包括将微信支付引入淘宝与天猫;而腾讯或将允许来自阿里巴巴的电商信息在微信内部进行分享,以及允许微信用户通过小程序使用阿里巴巴的一些服务。 阿里巴巴与腾讯之间流量“围墙”建立已有八年之久。如果消息属实,对普通用户最直接的影响或许集中在两点,一是淘宝、天猫的商品链接可以直接分享至微信好友和朋友圈,而不再是一串“乱码”;二是在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新零售等平台消费,供选择的支付选项增加了微信支付。 截止到发稿前,阿里巴巴和腾讯均未对此消息置评。有美妆公司电商负责人向AI财经社透露,目前并未接到阿里巴巴方面的类似通知,“我们也是听到了传闻,但所在的商家沟通群没有下发什么相关消息。” 然而,一切似乎有迹可循。 今年3月,阿里巴巴副总裁、淘宝C2M事业部总经理汪海证实,淘宝特价版已经向微信提交了小程序申请,期待与腾讯的合作。4月,阿里巴巴旗下闲置交易平台闲鱼紧随其后提交申请,但截至目前,二者的小程序均尚未上线。 同属阿里巴巴旗下的社区团购业务“盒马集市”,则在4月中旬开启微信小程序,用户下单后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付款——这也是继饿了么、高德打车、优酷等之后,阿里系服务较为密集地申请入驻微信小程序。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阿里方面在今年已多次表达希望微信开放其流量。其原因也不难理解,腾讯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Q1,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数12.41亿;阿里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Q4,阿里巴巴移动月活跃用户数9.25亿;很显然,在流量上微信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不仅如此,微信小程序用户也已超过4亿。 图/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淘系APP在近年来一直面临增长逐步放缓的困境,它的最大竞争对手拼多多,却在微信生态内一直处于月活用户维持高增长的状态。且拼多多的拉新成本一直低于淘宝。 前述美妆公司电商负责人也有相同的感知,若双方互通成真,对阿里巴巴及平台商家都有所利好。“微信肯定会成为新的增量渠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可以由此流向淘宝、天猫,阿里的获客成本也能大大降低,淘宝特价版小程序上线后甚至可以与拼多多正面对抗。” 对许多淘系商家而言,这也是一个好消息。一些商家告诉AI财经社,“这样可以提升商家们在淘宝站外的种草能力,还能通过小程序进行多方位营销,保证私域留存、降低营销成本。但与此同时,微信也能赚取一定的广告营收,内部生态和场景同样会逐步完善。” 但在一位电商行业从业者看来,由于电商基础设施条件受限,微信只能作为导流而非成交阵地,必须在淘宝、天猫才可以实现复购。“微信是没办法把支付数据转为营销计划的,其实我们也不希望客户在微信成交,因为这部分成交不能沉淀。” 相对商家们的喜忧参半,普通用户关心的问题就简单了不少,一位用户在接受AI财经社采访时提到,如果淘宝支持微信支付,自己在节日、纪念日收到的微信红包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总算不用为支付宝没有足够的钱付款而反复折腾了。” 两大巨头的爱恨情仇 如果阿里与腾讯真的实现互相开放生态系统,它将象征着两大互联网巨头的“世纪和解”。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近10年间,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之间大小纷争频仍,几乎横亘整个互联网的主流业务。双方正面战场的交锋历时跨度之久、范围波及之广,几乎超越所有行业的鳌头之争。 很多淘宝卖家至今清楚地记得,两大巨头当初是怎么开始起争端的。 2013年7月底,当全国进入最热的暑期时,阿里集团突然宣布暂停与微信相关的第三方应用服务,断掉一切微信数据接口。淘宝所有卖家随后都收到一则禁令,禁止卖家张贴微信二维码,甚至“微信”两个字也成为违禁词。这被视为淘宝正式屏蔽微信发出的第一枪。 当年双十一之后的11月22日,微信用户发现,朋友之间分享的淘宝店铺链接码,不再能直接打开店铺,相应地都被强行导向手机淘宝的下载页。 很快,腾讯从错愕中回过神来,直接在微信窗口后台新增了一项设置,阻断了淘宝下载链接的跳转,代之页面显示为:您访问的淘宝网址“已经被淘宝屏蔽”,如需浏览,可长按网址复制并使用浏览器访问。 腾讯、阿里两大巨头的王牌产品之间,自此完成了屏蔽的闭环,开始了长达7年半的“多重阻隔” 。 而这7年多的时间里,微信的社交关系链上蕴藏的流量魅力,越来越耀眼,相应之下阿里的内容短板也越来越凸显,双方引发的激烈商战也显得尤其意味深长。 后来,这场淘宝率先发起的屏蔽行为,被业内解读为淘宝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一方面,微信月活跃用户已从2013年11月2.3亿,增长到2020年9月的12.1亿,超过国内任何一款app软件,成为首屈一指的国民社交工具。淘宝屏蔽微信用户的分享,相当于舍弃了用户口碑分享的便宜流量。 另一方面依托在微信上的流量入口,微信逐渐构建了强大的生活消费场景,包括后来的开放的小程序,有赞、拼团模式的拼多多等微信生态电商崛起,它们都成为淘宝的竞争对手。 阿里事后发现,屏蔽微信的举动和2008年封杀百度不一样,当年可以屏蔽掉百度搜索引擎的流量,来应对百度电商的发展。虽然屏蔽微信的流量入口,也从市场上挤压了腾讯在拍拍等电商上的试水,但是淘宝自身等于也放弃了微信的社交关系链转发。于是,淘宝醒悟过来,设置链接密码淘口令,用于简化用户在微信上的分享行为。 为鼓励淘宝用户链接微信好友,2019年双十一,淘宝拿出20亿,鼓励淘宝用户邀请微信好友助力,完成盖楼游戏。邀请人数越多,盖楼越高,瓜分的奖金也越丰厚。即便如此,复制粘贴的邀请链接,也依然被微信屏蔽,用户只能复制粘贴淘口令。 图/视觉中国 除了两大平台在流量端口上的正面交锋,在支付体系上,双方也是剑拔弩张。每年的春节,支付宝被微信全面封锁了“新春红包”的分享接口。2020年春节,微信甚至被曝出,凡是涉及到“支付宝”、“五福”等关键词的朋友圈,都只能出现在本人的首页,其他好友是无法看到的。 在这场支付大战中,阿里的支付宝市场龙头地位虽然难以取代,但是微信的社交用户粘性激发的支付额度,却迅速拉近了与支付宝的距离。腾讯凭借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弯道超车,在小额支付的笔数上超过了支付宝。这在后来被马云定性为“偷袭珍珠港”事件。 这也彻底点燃了双方的营销大战。2015年,微信支付和央视春晚率先合作,据统计,此次春节期间给微信带来了110亿次互动总量。 从工具出发,两大金融支付平台从此也走出了不同的路,微信支付在交易笔数上远超支付宝,但相应地,支付宝的交易金额也远超微信支付。 在新旧力量的升级迭代中,互联网巨头之间的互相屏蔽已成为行业趋势。在阿里系率先发起的屏蔽腾讯系后,2018年开始,腾讯系主动扛起了封杀字节系的大旗。 为了巩固自己在社交平台、视频等领域的护城河,2018年3月,微信朋友圈屏蔽了字节跳动旗下抖音短视频app。除了腾讯的微信外,旗下另一只社交产品QQ,也对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全面封禁。 字节跳动在不久前甚至整理了一份《2018年到2021年字节跳动遭遇腾讯屏蔽和封禁大事记》。 在互联网快速迭代中,无论腾讯系、还是阿里系、字节系,都早已在自己主营业务之外,通过投资布局了纵深的产业链条,彼此在业务上形成竞争对手关系。除了不断投资扩张,通过屏蔽、垄断维护自己的护城河也成了他们狙击新力量的好方法。 只是一场误会? 目前,在互联网上有关这场“世纪和解”的讨论不断发酵,人们甚至开始畅想,如果腾讯与阿里两大巨头互相开放,是否意味着从此互联网将回归此前的开放状态? 王兴说过,有一本书对他影响颇深,那就是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所撰写的《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一个观点:世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被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无限游戏”;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在提及这本书时,美团在玩的就是无限扩张的游戏。从主营的外卖,再到酒旅、生鲜、打车、零售,不设边界一度是美团最鲜明的标签。 当然,美团的无限扩张并不特殊,它也不过是众多互联网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本质上看,互联网重塑了商业社会的基本逻辑,许多无限游戏的开启就是从互联网开始的。 特别是在资本的加持下,投资人和创业者对自己的公司寄予无限壮大的野望,设立了一个从独角兽变成超级独角兽,然后生态化,最终变成一个超级经济体的美好构想,就像今天的腾讯、阿里、亚马逊那样,市值超过几千亿美元,甚至是上万亿美元。 某种程度上看,资本最初的本意正是垄断。而巨头们也刚好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发展模型:无论阿里、腾讯还是百度,再加上今天的字节跳动,都是先在各自领域建立起足以垄断的壁垒。 2011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兴起,百度、阿里、腾讯分别抓住了搜索、电商、社交三大入口,不断提升营业利润,发展成超级航母,并在各自的生态雨林下孵化子业务,持续扩张。近几年,字节跳动凭借短视频这一入口,规模迅速扩张,跻身互联网新巨头。 图/视觉中国 但也正是这种野蛮的扩张模式,促使企业们不得不筑起高墙。一方面筑墙可以巩固企业自身的壁垒,建立生态优势;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挡竞争对手的偷袭。 比如,2017年的情人节,美团悄悄上线了打车产品,当时刚刚经历厮杀劫后余生的滴滴不得已和美团撕破了脸,停掉了滴滴与大众点评的合作接口,两个小巨头自此渐行渐远。在许多年后的今天,美团大力发展打车业务,滴滴也将触手深入了美团的领地,推出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 同样也是在2017年,滴滴空降到ofo的高管认为支付宝无法给ofo很好的引流,就做主将ofo引入了微信小程序,此举引起了蚂蚁金服的不满。据公开信息称,阿里的人专门给ofo的创始人戴威去了一通电话,要求他撤下ofo的微信小程序,同时赶走滴滴这个投资方。彼时,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正在打得不可开交。而共享单车作为当时支付工具的重要线下流量来源与支付场景,支付宝自然希望将ofo纳入到自己的生态之下。 在更早之前,阿里一度将对滴滴的投资视作最为失败的案例。当时,美团在与点评合并的过程中,希望效仿滴滴与快的合并案获得阿里和腾讯两家公司的投资,但阿里给王兴的回应是:“你完全搞错了,我们认为滴滴合并快的对阿里来说是一个失败的例子,我们不会让这种错误再次发生。”当时滴滴和快的分别是腾讯和阿里推广移动支付的重要场景。换句话说,在巨头构筑生态围栏的过程中,不允许自家的领地有其它对手的介入。 更为明显的,阿里阻断其它平台竞争的重要手段是让商家“二选一”,后来也因此收到了巨额罚单。 回到本次事件的核心,阿里和腾讯所谓的“握手言和”是否与上述情况相同呢?实际上,情况很可能并非如此。 一位互联网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单方面把微信的流量分给淘宝,则可以助力淘宝的增长,在电商这个赛道内,淘宝就会形成对拼多多和京东的挤压,甚至对更多中小商家也会形成压迫。”这位人士认为,这反而不是监管层面希望看到的。 这种担忧情绪已经体现在资本市场。受此消息影响,7月14日拼多多盘中一度跌6%;7月15日,一些与微信电商生态相关的企业如微盟、有赞等则股价大跌,其中,有赞盘中一度跌超10%,微盟盘中一度跌超4%。 目前,占据互联网用户时长最长的两大赛道,社交与短视频都与阿里没什么关系。与此同时,拼多多已经逐步形成对淘宝的威胁——据极光数据,2021年Q1,手机淘宝的月均DAU为2.53亿,拼多多则为2.18亿。因而淘宝也急需新的流量入口,助力其增长。 对比之下,这场原本应是建立在双方互相需要前提下的开放,更像是一方的一厢情愿。 “淘宝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流量极度渴望,但是相对的,微信支付对于嵌入淘宝这件事本身需求并不强烈”,前述知情人士表示,“这场世纪和解很可能就是一场误会。”
NASA在国际空间站种植太空辣椒 宇航员将品尝
IT之家 7 月 15 日消息 NASA(美国宇航局)星期二在一份声明中说,国际空间站上已经正式有辣椒在生长。 国际空间站上的种植的是一种杂交的哈奇辣椒,哈奇指的是新墨西哥州南部的一个小镇和该州以辣椒闻名的一个地区。 种子于 6 月通过 SpaceX 的货运飞船后抵达空间站,本周,美国宇航局宇航员 Shane Kimbrough 开始向植物栖息地-04(PH-04)实验加水。 辣椒并不是一种生长很快的植物,需要大约四个月的时间收获。PH-04 首席研究员 Matt Romeyn 说:“这是迄今为止空间站上最复杂的植物实验之一,因为发芽和生长时间很长。” NASA 的计划是后续让机组人员品尝一些辣椒,并将其余的送回地球进行分析,前提是所有的数据表明它们对机组人员来说是安全的。 IT之家了解到,宇航员将对辣椒的质地和味道做出反馈,同时研究人员还将测量在太空中生长的辣椒与在地球上生长的一批辣椒相比有多辣。 美国宇航局正在研究如何用太空中生长的新鲜食物来补充宇航员的饮食,宇航员此前已经吃过一些由空间站上种植的生菜制成的微重力沙拉。对太空居住者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营养。“我们发现,种植有颜色和气味的植物和蔬菜有助于提高宇航员的幸福感,”Romeyn 说。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