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注册 / 登录
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审判”谷歌,抗议者怒斥:AI监管还不如三明治店
谷歌DeepMind办公室外的抗议者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日,据《商业内幕》报道,当地时间周一,谷歌旗下AI公司DeepMind的伦敦办公室外遭遇了一场抗议活动。抗议者指责谷歌违反了AI安全承诺,并举办了一场模拟法庭活动,审判谷歌。 周一,一场像模像样的“法庭审判”在伦敦国王十字区上演,距离谷歌DeepMind总部仅数步之遥。这里有挥舞法槌的“法官”和全神贯注的“陪审团”。这场“庭审”的被告是谷歌公司,它被指控违背了AI安全承诺。 违背安全承诺 这场模拟法庭的参与者是来自PauseAI的抗议者。PauseAI是一个维权组织,它担心忧科技公司竞相开发AI而忽视了安全问题。周一,该组织聚集在国王十字车站附近,要求谷歌提高对其最前沿AI模型进行安全检查的透明度。 PauseAI指出,谷歌违反了其在2024年首尔AI安全峰会上的承诺。当时,谷歌曾表示,将考虑对其模型进行外部评估,并公开说明包括政府在内的外部机构如何参与风险评估。 抗议者要求暂停尖端AI开发 然而,当谷歌在4月推出其最新前沿模型Gemini 2.5 Pro时,该公司并未履行这些承诺。谷歌曾回应称,这是因为该模型仍属“实验性质”。几周后,谷歌发布了一份包含部分安全信息的“模型卡”(model card),但被一些专家批评细节不足。虽然这份安全报告提到了第三方测试人员,但并未具体说明他们是谁。 AI监管不如三明治店 对PauseAI而言,这远远不够。该组织表示,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任何疏漏被放过,更不能让谷歌开这个先例。 “如果我们任由谷歌违背承诺,这就会向所有其他实验室传递一个信号:安全承诺并不重要,对公众的承诺也不必遵守。”PauseAI组织主管艾拉·休斯(Ella Hughes)对人群说道,此时人群已逐渐扩大到大约60人。 “现在的AI公司,受到的监管甚至还不如一家三明治店。”休斯称。 抗议者要求AI开发兼顾安全 关于AI,人们有太多值得担忧的事情:经济动荡、就业岗位消失、虚假信息、深度伪造,甚至是人类的灭绝。 PauseAI选择聚焦谷歌的AI安全报告问题,正是为了推动一项具体且可实现的近期改革目标。 模拟法庭 在抗议开始大约30分钟后,一些感兴趣的路人也加入了队伍。在休斯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后,人群移步至谷歌DeepMind总部前,展开了模拟法庭“表演”。几位下班离开的谷歌员工看到人群高呼“停止AI竞赛,它不安全”、“测试,不要凭感觉”时,面露错愕。 “AI在国际层面的监管现状非常糟糕。”PauseAI创始人乔普·迈因德斯(Joep Meindertsma)对《商业内幕》表示。他提到,美国副总统万斯曾在AI行动峰会上警告,不要对AI进行过度监管。 模拟法庭 周一是PauseAI首次就这一具体问题集会,目前尚不清楚接下来会如何行动。该组织正与英国议会成员进行接触,这些议员将把他们的担忧向上反馈。但是,迈因德斯不愿过多透露谷歌与该组织的互动方式以及他们所提出的要求。谷歌发言人未回应就此事发表评论的请求。 迈因德斯希望获得更多支持,并提到了一些民调。民调显示,广大公众普遍担忧AI发展过快。周一的抗议人群来自不同背景,其中包括一些科技从业者。迈因德斯本人经营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经常使用谷歌、OpenAI等公司的AI工具。 “他们的工具令人惊叹,”他说,“而这正是让我如此担忧的原因。”(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马斯克Robotaxi新梦想四部曲:正现金流、吊打Waymo、颠覆Uber及“卖里程”霸主
6月27日,一台特斯拉全自动驾驶Model Y完成“全球首例自我交付”——从美国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出发,在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的情况下穿越市区,仅30分钟便自主抵达车主家中。 这一突破正延续了6月22日Robotaxi试运营的热度,再次将特斯拉推向技术突破与商业验证的关键十字路口。作为伊隆・马斯克兑现无人驾驶出租车承诺的里程碑事件,首批Robotaxi的上路本应让行业吃下一颗定心丸,却在实际上并未结束特斯拉在华尔街的争议:股价先是暴涨 8%,随后几日便悉数回吐,显示出多空激烈交战和分歧。 本周101 Weekly的第一个科技事件,我们就来聊聊特斯拉Robotaxi上路的一周内,外界的反应和分析。拿到Robotaxi首批体验邀请的特斯拉前FSD工程师于振华,有哪些亲身感受?特斯拉Robotaxi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和失望?再把目光放远,特斯拉能否穿越技术瑕疵和监管迷雾,真正实现商业盈利?股价波动的背后,究竟是无人驾驶商业化的里程碑,还是资本狂欢下的技术冒进? 01 Robotaxi上线首日初体验 特斯拉这场Robotaxi发布会虽然规模有限,却万众瞩目。原因在于,当前特斯拉1万亿美元市值中,约60%-70%源于市场对Robotaxi的想象,而如今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道路上,这一愿景终于迎来落地验证,几乎所有投资人都在紧盯这一关键时刻。 但此次马斯克对Robotaxi的上线表现得格外谨慎低调,完全不像他以前大张旗鼓办发布会的样子:首批仅投入10-20辆车,且仅定向邀请看好特斯拉的自媒体博主及投资人体验,并不对大众开放。这也导致很多关注Robotaxi的用户无法第一时间亲身体验。 我们的访谈嘉宾、特斯拉前FSD工程师于振华是为数不多第一批拿到Robotaxi体验邀请的人,他随后在推特上说,“我非常确信的告诉你们:Robotaxi就是TSLA的下一个指数级增长点。” 于振华 前特斯拉AI工程师: 它是当地时间下午2点启动体验的,我只乘坐了4次。特斯拉Robotaxi非常不显眼,因为这个车与Model Y一模一样,只不过上面贴了个贴纸。可能相对不同的是你得仔细看驾驶位,发现驾驶位没有人,不然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 先来说说这次Robotaxi的首发配置: 【车队规模与车型】首批投入约20辆Model Y,均为未经过特殊改装的量产车型,为未来大规模商业化提供极大的想象空间。 【用户准入】当前仅定向邀请用户可下载App体验,暂未对大众开放。 【运营时间与收费】每日早6点至晚12点运营,单次行程无论远近,固定收费4.2美元(42是马斯克偏爱的象征意义定价。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在《银河系漫游指南》写道“生命的意义是42”,马斯克多次在产品中使用这一数字)。 【地理围栏范围】运营区域仅限科罗拉多河南岸,面积较Waymo当前围栏缩小约一半。 【安全员配置】副驾驶设安全监督员,虽无法干预日常自动驾驶,但可在紧急情况下手动停车。例如实测中存在Robotaxi未能识别UPS卡车倒车行为的情况,随后安全员紧急介入制动。 02 惊喜与失望 于振华 前特斯拉AI工程师: 安全员的设置超出了我的预期。熟悉Robotaxi业务的朋友都知道,任何一家公司在运营初期配备安全员是行业惯例,也是监管要求。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特斯拉的安全员竟然不在驾驶位,而是坐在副驾驶。这确实体现了他们的自信。 当然,也有不及于振华预期的方面:测试范围受限。 于振华 前特斯拉AI工程师: 一开始我看到Geo-fence(地理围栏)区域时,觉得比想象中要小,我本来以为至少要和Waymo的范围差不多。但我回来用APP查看后发现,当离开当前Geo-fence区域去点击你感兴趣的地点时,APP会暴露一些他们在内部测试但尚未上线的区域,比如旧金山、硅谷的部分地段、奥斯汀河北边以及奥斯汀机场区域,这些应该都在他们的规划测试范围内。所以我认为未来三个月到半年,Geo-fence区域会有较快的扩展。 03 Robotaxi如何算经济账? 另一个市场非常关注的是定价。这次特斯拉定的4.2美元/次明显是象征性收费,肯定形成不了利润——按德州7.25美元的时薪标准算,这点钱连副驾驶安全员的工资都不够付。那么,我们该如何看特斯拉无人驾驶的经济账? 于振华 前特斯拉AI工程师: 关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在成本端的优势,究竟能为它的Robotaxi业务带来多大成本红利,业界始终存在期待。相比开城数量,我更关注它在奥斯汀这一个试点城市,何时能快速扩展Geo-fence区域与车队规模,并尽快降低成本,然后实现正现金流(cash-flow positive)。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Robotaxi公司实现正现金流。 特斯拉如果能在奥斯汀证明它能够盈利,我觉得就稳妥了,说明这个模式能复制到其他地区。我不希望特斯拉陷入与Waymo比拼开城数量的竞争——如果无法在单一城市证明盈利能力,开城数量就没有意义。 在特斯拉的故事中,竞争对手不只是Waymo,它下一个要颠覆的还有Uber。 在过去几天的市场讨论中,乐观派会算这么一个帐:特斯拉可以做到比Uber更便宜,假设扣掉保险、维护和保养费,按一小时利润15美元,一天运营10小时来算,一辆成本五万美元的Model Y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如果是成本三万的CyberCab,七个月就可以收回成本。 当然这个算法过于简单乐观,不过退一步讲,如果特斯拉的Robotaxi能做到比Uber便宜,哪怕只在一个城市验证了商业模型,也完全可以走出与Waymo不同的发展路径,甚至抢占Uber的市场。 于振华 前特斯拉AI工程师: 大家看到Waymo在旧金山和亚利桑那是自己运营的,用的是Waymo自己的APP,但在奥斯汀以及新开的亚特兰大都是和Uber合作的。Uber找Waymo合作很容易理解,是想分散风险,但Waymo为什么愿意和Uber合作呢? Waymo新进入一个城市最大的不足是车队数量太少,比如在亚特兰大只有数十辆车,奥斯汀应该也少于100辆。如果车队规模这么小,你会愿意用它的APP叫车吗? Waymo因车队规模受限需与Uber合作,但特斯拉不存在这个问题。按特斯拉规划,如果车队成本足够低,就可以快速扩充数量,尤其未来如果能直接激活现存的搭载HW4以上的车辆,车队规模或实现指数级增长。因此有观点认为,如果特斯拉Robotaxi能够跑通,与Waymo的竞争或将不在同一量级。 不过,特斯拉要真正跑通Robotaxi并形成类似Uber的百万级全球车队,还需要搭建很多生态、计算很多费用。例如Morgan Stanley曾设计过精细测算模型,涵盖车辆折旧、清洁费、维护费、通行费、保险、停车费、移动运营商费用、能源费用8个项目,这些都是特斯拉需要面对的成本项。当然特斯拉也有降本手段,如利用星链节省“移动运营商费用”,凭借FSD较低的事故率降低保险成本。但要真正跑通Robotaxi的盈利模式,可能还需要较长时间。 04 更严厉监管隐忧 依据当前市场对特斯拉最乐观的预期逻辑,它要颠覆的,是现有的交通模式。比如木头姐认为,如果Robotaxi成功,不仅将颠覆打车市场,更将重塑整个交通行业,因为消费者可能因此不再需要拥有私家车。而特斯拉的收入模式,也将彻底从“卖车”转向“卖里程”。试想每辆车每日行驶数百公里,几十万、几百万辆车累积起来,就是天文数字。 但这一愿景目前尚未实现。从过去一周特斯拉的股价表现来看,华尔街投资者并未完全信服。最大的不确定性依然集中在三方面:特斯拉Robotaxi的安全系数能否达标、能否达到L4级自动驾驶水平,以及后续监管是否会成为商业化落地的最大阻碍。 刘沁东 美国Esoterica Capital CEO兼CIO: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特斯拉还没证明自己,股价就立刻飙升了。我觉得估值往上走是有基础的,但现在问题就卡在这儿:你就在这么小的区域里小范围地推出了,根本算不上证明自己。还得有更多新进展,得有更多更新,实实在在拿出东西来证明才行,就像当年电动车一样,等真的能量产了,那才是它的时刻。我觉得特斯拉的Robotaxi也需要这样一个时刻去真正证明自己。德州的规模还不够。 在Robotaxi推出的短短一周里,虽然没有大问题出现,但还是出现了不少瑕疵。 比如整车异常摇晃、压线驶入对向车道、无障碍物情况下误判刹停,多次违规超速驶过路口……这些小问题,导致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开始介入监管,要求特斯拉提供更多信息来证明安全性。 特斯拉的股价也出现了震荡,几乎把刚发布时上涨的那8%都跌了回去。 刘沁东 美国Esoterica Capital CEO兼CIO : 小问题肯定会有,这很正常。我反倒觉得这不算什么,不会让大家担心。毕竟如果真要大面积铺开,早点遇到问题赶紧解决,未必是坏事,况且是在监管框架下处理。当然,如果后面出现大事故,比如FSD发生严重安全事故,肯定会影响股价和运营拓展。但现在这些问题,我觉得都属于可以理解的技术瑕疵,在监管框架下大家一起解决就好。 马斯克说,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几个月之后,就会上线一个更先进的模型,参数增加了4.5倍,更加优化的算法也许会解决现在出现的很多瑕疵。 此外,美国时间6月27日,马斯克在X上发帖说:团队比计划提前一天完成特斯拉Model Y的首次全自动驾驶交付,从工厂到客户家中的路程中,包括一段的高速公路驾驶。车内没有人,也没有任何远程操控,这是首次在公共高速公路上实现全自动驾驶。 不过同日,马斯克昔日的“左膀右臂”奥米德·阿夫沙尔也离职了,他曾负责北美及欧洲的销售和汽车制造业务。当前特斯拉汽车业务正经历多年来最严重的销售滑坡——竞争加剧、车型老化,加上马斯克涉足政治引发品牌受损,多重压力让特斯拉再次陷入背水一战的境地。而走到今天,马斯克已将整个特斯拉的未来押注于Robotaxi。 但Robotaxi的未来还有高度不确定性。德州州长Greg Abbott近日签署了新法规,要求运营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获德州许可证。与此同时,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仍在对特斯拉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能力声明进行多项调查。 Waymo此前在奥斯汀推出商业服务前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测试,其中包括6个月有安全驾驶员和6个月无安全驾驶员的测试阶段。 而不少分析也警告称,在构建支持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基础设施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而追赶或超越Waymo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容易。 愿景很美好,但现实可以很残酷。也许Waymo踩过的坑、经历过的监管压力,特斯拉也同样都需要经历过一次:怎么说服监管者、怎么说服投资人,这些也许都还需要时间。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超级APP战争:阿里京东美团们的终章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2025年初,京东大张旗鼓杀入外卖市场,出手阔绰,无论是给骑手交社保,还是给商家免佣,不惜花费重金。 唯一“吝啬”的点是,京东并没有为这项全新的业务,单独开发一个APP。以至于京东外卖刚上线时,消费侧最常见的问题是:京东外卖在应用商店里搜不到,应该去哪下单? 起初,我们并不理解,为何京东执意将外卖嵌入京东APP的二级入口——说实话,对不常用购物软件的人来说,这并不友好。 直到最近,阿里也做出了类似的动作:虽然没有直接合并独立APP,但吴铭泳宣即布日起,饿了么、飞合猪并入阿里国中电商业事群,并且淘宝闪购的外卖频道,同样也嵌入了淘宝APP的二级菜单。 从产品侧而言,阿里和京东做出了相同的选择,寄希望于通过即时零售和外卖高频刚需的特点,提高淘宝和京东APP作为入口的流量价值。 从组织侧而言,阿里的未来将再次从分治调整回集中,要知道仅仅不到两年前,张勇治下的阿里还致力于分拆独立,“1+6+N”战略似乎成了过去时。 在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互联网巨头们相向而行的动作,其实是审时度势后做出的最合理抉择: 1.现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已经不足以支撑APP的百花齐放了,所以需要通过超级APP来整合为数不多的流量资源。 2.超级APP有三个可选样本:微信、抖音和蹚出第三条路的美团,无论是社交还是内容,互联网的玩家们在过去十年均有尝试,难寻出路。目前来看,美团的代际差还不算明显,因此都在复制“美团模式”。 3.互联网大厂们共同意识到,超级APP很可能是移动互联网的终章,因此不会设立边界,只会越整合,越集中。 01 干枯的河床 我们先从最浅显易懂的产品侧逻辑来切入,即:京东阿里寄希望于高频刚需的外卖业务,来带动主站APP的流量增长。 过去三年间,虽然直播电商作为新供给模式声量巨大,看似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其实整体来看无论是电商也好,内容也罢,流量流动的趋势早已不是百花齐放的态势,来自社交平台和内容平台的虹吸越来越明显。 根据Questmobile《2024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已达到12.57亿,基本接近了自然人口的天花板。 虽然用户月均使用时长突破170个小时增长3.5%,但细看使用类别,短视频平均使用时长62.9个小时,即时通讯平均使用时长40.2个小时,综合资讯平均使用时长24.4个小时,三者共占据了总使用时长的3/4。 另一份数据阐述的更明显,根据Sensor Tower《2025年移动市场报告》,尽管移动互联网的总使用时长和总用户数艰难维持着增长,但去年全年新应用下载量出现了下滑,IOS和安卓平台总计下载量下降了1%。 同时从细分领域来看,总使用时长排名前十类的应用中,仅有社媒短视频类(代表抖音)、浏览器和媒体娱乐出现了正增长,其余大类均出现了下滑。使用时长整体类目中,也仅有社媒娱乐(短视频)、AI chatbot、书籍漫画、浏览器和食品餐饮配送出现了增长。 图:2024年各类别软件总使用时长及增速统计,来源:Sensor Tower 而零售和电商平台就更惨了,还是根据Sensor Tower数据,零售电商中国大陆经历了连续三年的新增下载量和使用时长的双下滑,整个使用时长的下滑幅度,仅次于流媒体和通讯。 图:中国大陆零售电商应用下载量及使用时长增速趋势,来源:Sensor Tower 当然,这不仅仅是电商零售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我国消费市场的特有情况,拉长横纵轴坐标来看,除了AI外,工具软件类、流媒体、游戏乃至出行服务在大多数国家都出现了下滑。 就连往日最坚挺的社交媒体,也出现了下滑:过去三年间全球顶级文字短讯社交媒体——包括X、新浪微博、Threads等等,用户总使用时长下滑了10%。 图:全球顶级微博类应用总使用时长,来源:Sensor Tower 难怪马斯克也要学微信搞超级APP——再不搞流量更集中的超级APP,互联网大厂的产品会走向Web2.0的老路,逐渐被市场绝对头部虹吸走80%的流量,到那个时候,只能追悔莫及。 02 第三类超级APP 其实现如今市场公认的超级APP只有两个: ●微信以传统通讯作为基底的微信,维持着开放平台的体面,成为了第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超级APP。 ●抖音以极强的内容供给,不断冲击着电商零售和互联网服务的边界,攻城掠地,成为了第二个超级APP。 在流量见顶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大厂们搞超级APP的动机清晰,但是路径并不明朗。无论是社交通讯,还是短视频内容,各家大厂在过去十年间轮番尝试,投入了巨大的资本开支,并未掀起任何波澜。 那没有没有第三条路呢? 谜题写在谜面上,前文中我们提到,去年整体流量增速上行的类目只有五个: 其中AI chatbot作为新兴产品,还没能探索出稳定的变现路径;浏览器作为工具类产品,可变现的路径也比较少;书籍类娱乐产品虽然赚钱,但整体的市场规模并不大(详见:《“怪胎”腾讯音乐》);短视频抖音太强,围绕内容投入资本的回报率太差。 那么可行性答案只有一个:以餐饮配送为支点的刚性生活服务。 可不要小瞧送外卖这项重资产体力活,我们之前研究过即时配送带动需求增长的理论逻辑(详见:《中国互联网的“S6”赛季,可能不是一场磅礴的大雨》),今天再来探讨下京东、淘宝学习美团的两个更清晰明朗的逻辑: ●过去三年间,只有美团正面扛住了抖音的进攻,展现出了“第三类超级APP”的基本框架。 ●如果从流量单位成本计算,餐饮服务的刚需性质,决定了其流量成本要远低于传统零售,在短视频虹吸流量成本抬升的大背景下,流量成本更低就是最显著的护城河。 第一点是基本事实,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抖音的流量虹吸能力确实很强,无论淘天京东都是受抖音超级APP波及最深的产品, 而美团不仅抵御了抖音对线下本地市场的侵蚀,还实现了以外卖餐饮为切口,逐步反攻电商实现万物即时零售的趋势。 第二点虽然各大APP没有披露具体的使用时长及用户价值,但Sensor Tower统计过美国零售体系下各大APP活跃用户数和媒体曝光量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图:美国零售类APP月活和曝光率坐标图,来源:Sensor Tower 这其中,类似Walmart、Target等大型传统零售依靠强营销曝光,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活跃用户,而Doordash(美国美团)和Uber Eats在弱营销曝光的背景下,依旧获得了远超零售同行的活跃流量。 如果把这张图换成国内零售的大背景下,也就意味着类似美团这样的零售范式,不需要依赖外部流量入口,也就不会受到短视频流量虹吸的掣肘。 因此,京东、阿里纷纷效仿美团,并非偶然。 在流量枯竭的河床上,美团证明了:以高频刚需的本地服务(尤其是餐饮配送)为核心,依托强大履约能力向外扩张,是一条被验证可行的、成本效益更优的超级APP构建路径。 这第三条路,正成为巨头们突围的关键方向。 03 无界之战 行文至此,我们将引申探讨一个话题:既然搞超级APP是互联网大厂基于流量有限论下的共识,那么是不是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去抬升超级APP的流量入口呢?换句话说,超级APP有没有边界呢? 从巨头的实际行动中,答案已不言自明: 以美团的视角看,从一开始的产品设计就是奔着超级APP路径出发的,因此在王兴的眼里,超级APP是不存在边界的。 正如王兴在2018年IPO前夕演讲中阐释的逻辑一样,美团目标就是“Food+超级平台”,即便主张以“吃喝玩乐”为核心拓展业务线,但王兴也从未给自己设限:“万物其实没有简单的边界,所以我认为不要给自己设限,只要核心清楚,我们到底服务什么人?给他们提供什么服务?我们就会不断尝试各种业务。” 当然也有反对的观点认为,美团优选的业务收缩就是对美团无边界论的一种反驳。但我们认为,美团优选业务收缩纯粹是现阶段即时配送阶段性压力所致,是一种战术倾斜而不是战略倾斜。 目前来看美团相较于竞品,缺的不是打开率和入口流量,而是缺少及时配送体系下更多的供给和商品去提升交易价格,而以买菜为核心的业务能提高打开率和流量,但是不能提升交易价格,很显然与现阶段美团集中力量搞即时配送的战术不符,所以阶段性暂停。 而超级APP的逻辑从来没变,现阶段只要不是重资本开支,长周期回报的业务,美团还是会塞入超级APP之中,你能通过美团的APP读书、看短剧,甚至能打开云游戏玩原神。 以京东的视角来看,他们是最清晰认识到美团过去三年是如何取得成功的,也最能够理解美团的战术动作。今年二月京东APP改版,加入了京东生活频道,将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全部嵌入京东APP中。 另外,京东集团整体的独立业务,比如快递、爱回收还有刚刚上线的京东酒旅都纳入了同一个APP中。 虽然转身迟,但京东同样贯彻了一切以超级APP为核心的逻辑,只要美团有的,我的APP必须都有,美团没有我有的业务,也要拿进来。 以阿里的视角来看,态度就相对暧昧了,虽然也接入了饿了么、闲鱼、飞猪等功能模块,但是保留了部分业务的独立性。 比如阿里影业,前段时间刚刚宣布更名为大麦娱乐,再比如菜鸟和哈啰(现在购买单车卡,依旧要求下载独立的哈啰APP)等等。 那么是阿里对超级APP持有怀疑态度吗?显然不是,阿里的业务线相对京东美团来说,大多数都是通过并购和内部重组实现的,因此有很强的历史因素导致其独立性远强于京东美团。 比如菜鸟和哈啰,本身还具备很强的上市意愿和融资需求,不可能在此时放弃好不容易渲染出来的独立性。 刨除客观因素的影响,阿里定会尽可能的将所有可以带动低成本流量的产品内容,带入淘天的APP中,将饿了么飞猪纳入组织体系,不仅仅是产品整合,就而是阿里入局超级APP的草灰蛇线。 无数的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沉没成本是企业发展路径中最大的陷阱,柯达放不下胶卷的教训,奈飞抛弃DVD拥抱流媒体的成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在时代转折点,抱残守缺等于慢性自杀。 “边界”之争的本质,实则是“生存”之战。 在流量枯竭、虹吸加剧的当下,我们只需思考两个最朴素的追问: ●短视频崛起之后,还有哪个赛道能独立孕育出新的千亿巨头? ●分散割裂的业务孤岛,能对抗短视频的虹吸吗? 如果没有,当增长的天花板清晰可见,分散意味着消亡,集中才有生机。 依靠单一爆款应用或垂直服务就能崛起的黄金岁月已成往事。未来属于那些能将最高频的需求、最丰富的场景、最高效的履约,无缝编织进一个超级入口的为数不多的玩家。 超级APP之战,中国互联网巨头的终章,理应值得押注一切。
中东“后厂村”崛起
图片AI生成 当沙漠中的石油财富遇上代码与算法,迪拜正在用科技重构未来。 2024年迪拜人工智能园区(Dubai AI Campus)入驻1245家企业,同比增长38%。与之对应,迪拜2024年人工智能的投资也达到了206亿迪拉姆(约合54.4亿美元)。 作为连续四年成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新项目首选目的地的迪拜,已然成为中东科创公司、人才和风险投资的新高地,一如曾经吸众多互联网巨头及硬科技独角兽公司,造就无数科创新贵的“互联网宇宙核心——后厂村”。 在全球人才争夺战的背景下,迪拜正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强大势能,成为一座举足轻重的桥头堡。 从小渔村到中东“后厂村” 迪拜,这座18世纪的小渔村,一直以来都是以能源、旅游等产业闻名,如今正在吸引了全球科技巨头和创业者。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迪拜已经吸引了括阿里巴巴、银联国际、中国电信、海信、腾讯游戏、CCTV、百济神州、华为和文超集团等一批全球化布局的中国企业入驻。同时,也吸引了PayPal、英伟达、IBM、甲骨文和Meta等全球巨头。 之所以吸引如此多的巨头入驻,除了自身经济吸引力,阿联酋和迪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也不容小视。 阿联酋早在2017年就推出《2031年人工智能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AI领导者,通过AI提升政府效率和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同年,阿联酋设立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部,并任命27岁的Omar Bin Sultan Al Olama 为首任部长;2018年成立人工智能委员会,2019年建立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专注AI人才培养和研究。 迪拜则自2014年启动智慧城市计划,推动政府服务智能化,后来又推出了“智能迪拜2021战略”,利用AI优化交通、能源、公共安全等领域,提高城市治理效率;2024年4月,迪拜公布“迪拜AI蓝图”,以加速人工 智能应用。迪拜还基于《迪拜经济议程》“D33”框架下推出了以创始人为核心的初创企业项目——“迪拜沙盒”( Sandbox Dubai)。 得益于此,迪拜已汇聚了2300多家科技公司,拥有阿联酋最大的数据中心生态系统,有18个主机代管数据中心、237个云服务提供商、18个网络结构提供商。云技术的快速应用预计将在未来10年为阿联酋创造约181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 以涂鸦智能为例,2023年涂鸦智能与沙特阿拉伯的电信移动运营商ZAIN KSA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初始专注于智能业务和推动SaaS解决方案,2024年底双方合作又扩展到能源管理和智能商业应用等领域。 在产品和服务本土化的过程中,涂鸦智能将其产品组合中融入了ESG原则,包括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节能套件以及AI节能仪表板等创新产品。其“绿色”“可持续”的理念契合了迪拜本土的智慧城市发展理念,这也是是涂鸦智能成功拓展迪拜市场的原因。 目前,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涂鸦智能在不断扩大在迪拜的市场渠道。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涂鸦智能2024年实现了2.986亿美元的收入。 “中东市场在商业运作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是文化差异。对于市场的新参与者来说,对市场和经营企业文化的深刻理解至关重要。中国与迪拜的市场和文化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新进入市场的参与者来说,他们必须保持中立和开放的心态,尊重当地文化和合作伙伴。”涂鸦智能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杨懿对出海参考表示 每 8 个外国工作者,就有 1 个高级人才 迪拜的人才素质之高和人才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作为一名在迪拜生活与工作的生成式AI领域的创始人,我非常坦诚的说,当前,大量涌入迪拜的AI、机器学习和工程领域人才,其专业素养之高前所未有。”Camb.ai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Akshat Prakash对出海参考表示。 Camb.ai是2022年在迪拜本土成立的一家语音智能翻译的科创公司,其开发的人工智能配音平台提供120多种语言的超现实内容翻译。IMAX、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MLS)、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西班牙足球职业联赛(LFP)等都是其用户。 其首席技术官兼联合创始人CEO Avneesh Prakash深刻感受到了迪拜正在发生的变化。他曾亲眼见证过坐落于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的最大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团队中,年仅14岁就持有专利的人才。 “在阿联酋,基层的活力(ground-level energy)正在发生改变。我所在的WhatsApp群组里,大家往往在媒体关注之前,就已经率先尝试并测试了各种新技术。”他对出海参考表示。 一系列制度安排是迪拜人才活力被激活的基础。 迪拜互联网城市是迪拜经济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也是迪拜的就业与人才枢纽,外籍员工占比超90%。TECOM Group PJSC商业执行副总裁兼迪拜互联网城董事总经理Ammar Al Malik对「出海参考」表示,“迪拜吸引全球以及中国科技企业的优势在于其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多元文化的社会格局。这些优势得益于迪拜简化高效的签证政策和牌照许可流程以及强劲的经济基本面。” 今年,阿联酋官方刚刚推出面向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蓝色居留证"。此前,阿联酋已推出针对投资者、企业家、人才和科学家等人群的“黄金居留证”和针对高技能劳动力和自由职业者的“绿色居留证”。 此外,医疗入境签证制度、工作机会探索签证、投资和商业机会探索签证、五年多次入境旅游签证(无需担保人)、学习或培训签证等各种相对自由的签证制度也是阿联酋吸引科创人群的重要制度之一。 据迪拜统计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迪拜外籍工作者总数约410万人,占迪拜总人口近90%。按照官网签证分类,高技能人才月薪大于等于3万迪拉姆(约8200美元),实际占比约12.5%,也就是每8个人中大约有1个高技能人才。 这一数据高于沙特的11.2%,但低于新加坡的36.7%。在2023年迪拜推出的《D33经济议程》中提到,计划到2030年将真实高级人才占比提升至 30%。 据Avneesh Prakash表示,相比较其他地区(如加利福尼亚州)在人才竞争中往往面临成本高昂且机会不均的问题。迪拜对人才吸引力更强。 加利福尼亚是全球人才密度和创新深度最深的区域之一,其人才成本明显高于迪拜,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 据了解,加利福尼亚州的IT工程师平均薪资达18万美元/年,顶尖算法工程师薪资是传统开发的3-5倍。头部厂商AI团队年均人力成本可能超过2亿元,占研发支出费用45%。而迪拜的IT工程师月薪达1.2-1.8万迪拉姆(约3500-5500美元)。 相比较来看,迪拜薪资略低但无个人所得税,而加州综合税率约为40%-50%。且加州科技公司提供的技术移民名额受联邦政府影响较大。竞争激烈和生活成本过高也导致加州人才流动性更高;而迪拜获取居留权的阻力相对较小。作为区域枢纽的战略位置,迪拜尤其适合服务快速增长的中东、非洲、欧洲市场的企业。 迪拜招聘专家贾斯汀麦奎尔表示,来自西方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求职者正在激增。早在十年前,通讯和广告职位是招聘人员的重要收入来源,但现在却吸引了过剩的候选人,最终导致薪酬待遇下降。 他认为,迪拜人才市场正分裂成三个不同的层级,其中包括拥有区域经验并能获得高薪的技术专家、因国际竞争而面临薪资下调的普通员工,以及因员工本地化配额才拿到高薪的本地员工。 据了解,在迪拜,高管、技术专家或高级白领月薪1.5万-4万迪拉姆左右;本地阿联酋人工资起步在8000迪拉姆,但可以享受政府补贴;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亚工人工资较低,往往低于6000迪拉姆。 风投加速寻找迪拜“六小龙” 迪拜科创企业的繁荣,离不开独特的风投生态。 迪拜本土的风投企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迪拜主权基金为主的一系列投资机构,主要包括迪拜未来基金会(DFDF)、迪拜投资基金(DIF)等。 迪拜主权财富基金的特点是承载迪拜经济转型的使命,支持本土科技企业发展。据DFDF官方介绍,DFDF基金规模为10亿迪拉姆,基金结构为常青结构。常青结构意味着DFDF不受典型风险投资基金10年期限的束缚,能够投资具有不同回报期限的企业类型,且其强制要求50%资金必须投向AI、区块链、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这也意味着,这类投资机构更看重企业的创新性质,更敢于承担投资风险,更有耐心陪伴企业成长,且被投企业往往能享受最优惠的企业政策。 第二类是红杉中东(DIFC注册)、软银愿景中东办公室等国际VC分部:第三类是Emirates NBD银行风投部、e&(阿联酋电信)旗下$2.5亿科技基金等企业CVC。 在迪拜获得的第一笔投资是Camb.ai的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迪拜政府通过其风险投资部门迪拜未来区基金(DFDF),成为Camb.ai最早的投资者之一。 Avneesh Prakash对「出海参考」表示,在此之前,ChatGPT还没有出现,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潜力还缺乏清晰的认知,甚至没有人真正理解人工智能将带来怎样的变革。迪拜政府愿意尝试和创新,这使得人工智能和其他基于技术的初创公司能够加速进入市场。你可以把他们(政府)几乎看作是一个大型的初创公司,他们推动事情的速度比在其他一些地区要快得多。 现在Camb.ai已经获得了包括迪拜未来区基金(DFDF)在内,本土机构Oraseya Capital以及海外投资者的投资,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康卡斯特、Courtside Ventures(纽约顶级体育风投)、5PointVentures、TRTL(新加坡风投)以及众多战略天使投资人。 作为Camb.ai的投资机构,Oraseya Capital是迪拜综合经济区管理局旗下的风险投资基金,也是阿联酋初创企业领域最活跃的风险投资公司。 自2024年1月成立以来,Oraseya Capital已经投资了从种子前轮(pre-Seed)到B轮阶段的超35家初创企业,投资金额从50万美元到300万美元以上不等。 其投资组合公司均与阿联酋市场有着明确的联系。被投企业的创始人或领导人团队均位于阿联酋,或是致力于解决本地消费者或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的企业。 例如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及应用、金融科技、房地产科技、专注于提高生产力的SaaS解决方案,以及推动传统行业现代化的数字平台。 Oraseya Capital高级合伙人Julien Joel Plouzeau对「出海参考」表示,“我们在投资领域上不设限制,但筛选标准极为严格。” Oraseya Capital支持的初创企业通常具备以下特质:强大的产品与市场契合度、可扩展且具有防御性的商业模式,以及致力于在地区及全球范围内实现增长的创始团队。 据Julien Joel Plouzeau对「出海参考」表示,目前,在迪拜最受投资者青睐的行业主要包括: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房地产科技、供应链与物流技术、电商基础设施、中小企业SaaS。 作为风投机构,Oraseya Capital高级合伙人Julien Joel Plouzeau表示最为偏爱的就是“那些视迪拜为‘全球跳板’的创始人”。 Julien Joel Plouzeau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对迪拜的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清洁能源、人工智能和智慧物流等领域表现出兴趣。许多公司正在通过迪拜的自由贸易区以及商业友好型环境,设立区域总部或创新实验室。他们不仅将迪拜视为一个商业枢纽,还将其视为一个战略基地,进行产品及服务本地化,与区域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并开拓海湾地区、非洲乃至欧洲地区的市场。这些企业充分利用了迪拜的连通性、监管环境优势以及获取融资的机会。 据了解,AI驱动的企业工具、营销自动化以及针对地区商业需求定制的生产力平台;鉴于周边地区存在大量未被银行服务或银行服务不足的人群,能够提升金融可及性以及推进金融服务现代化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物业管理、投资平台和交易自动化等技术应用;货运、仓储和跨境物流数字化;支付、履约、最后一公里配送和跨境赋能;针对本地市场量身定制产品的SaaS平台是当下迪拜最受欢迎的科技业态。 Julien Joel Plouzeau对「出海参考」表示,中东和北非地区,尤其是迪拜,作为风险投资生态系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对创始人和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在持续提升。 不过中东本土尚无成熟科技股交易所,退出机制更多依赖并购。2023年迪拜初创退出案例中,并购占比近90%。IPO仅11%。当前,迪拜风投机构管理的资金中,62%投向中东本土,28%流向非洲/南亚,形成“迪拜募资,新兴市场退出”的特殊形态。 作为地标之一的迪拜互联网城也是迪拜科创风投的重要参与者。根据最近发布的《迪拜互联网城——影响力评估》研究报告,迪拜互联网城的初创企业和企业家已经筹集了80亿阿联酋迪拉姆的投资资金。其旗下的初创企业孵化器in5孵化了本地首家金融科技独角兽Tabby,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播客分发平台Podeo,为1000多家初创企业累计融资超过78亿阿联酋迪拉姆。 截至目前,迪拜互联网已经已经聚集4000余家跨国公司、初创企业与财富500强企业,同时拥有超过31000名专业人士以及20个创新和研发中心,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银联国际中东、中国电信、海信、腾讯游戏等在内的一批全球化布局的中国企业入驻。同时,也吸引了PayPal、英伟、Meta等全球巨头。 TECOM Group PJSC商业执行副总裁兼迪拜互联网城董事总经理Ammar Al Malik对此表示,迪拜的经济区战略位置优越,八小时航程内可覆盖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为进入中东、非洲和南亚市场提供便利。这种便利为企业全球化战略布局奠定基础。 当下,迪拜互联网城及其in5(创新中心)和D/Quarters(迪拜共享办公室)正在大力吸引来自中国和全球的专业人才。 从人才到资本再到科创产业生态聚集,就如中国北京的后厂村、深圳的南山街道、杭州“六小龙”一样,每一个科创高地的背后都依靠强政策驱动,迪拜也不例外。 从2023年开启D33,计划在十年间支持30家新兴领域公司的发展,到今年5月迪拜再次提出支持初创企业和扩大规模企业的发展,吸引独角兽公司。迪拜正在筹划打造属于自己的“六小龙”。 迪拜叠加了自由区政策红利与东西方交汇的地缘优势,正在成为全球科技企业征战新兴市场的战略要塞。
小扎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11人豪华阵容曝光,华人占多半
编辑:桃子 【新智元导读】太劲爆了!小扎刚刚官宣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成立,28岁Alexandr Wang任首席AI官,还有11位超豪华团队名单正式放出。 官宣了! 今天,小扎一份内部备忘录告知全员——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正式成立。 这个实验室,合并了Meta内部三大AI团队: · 基础模型研发团队:开源Llama · 基础AI研究团队:LeCun带队的FAIR · AI产品团队 「超级智能实验室」由28岁Alexandr Wang任首席AI官,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负责AI产品和应用研究工作。 更劲爆的是,小扎还放出了目前已经初步组建的11人团队,阵容超豪华。 数月的努力,Meta的AI梦之队,终见雏形。为了挖角顶尖人才,小扎不惜重金,签下了多名来自谷歌OpenAI超级巨星。 有网友调侃,皇家马德里曾斥资8000万美元签下C罗,如今小扎支付了1亿美元从OpenAI签下了Jiahui Yu。 「超级智能实验室」成立 11人超豪华团队 这次,小扎对内部AI小组的重组,目标是开发一款能与人一样,甚至优于人类完成任务的AI「超级智能」。 他表示,「随着AI进步的步伐加快,开发超级智能已初见端倪」。 「我相信这将是人类新时代的开始,而我将全力以赴推动Meta在这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超级智能实验室」(MSL)的成立,就是要带着Meta重回巅峰。 Alexandr Wang和Nat Friedman将带队MSL,并将领导LeCun手下的FARI团队。 备忘录称,MSL实验室将开始研究下一代模型,预计在明年达到顶尖水水平。 更让人吸睛的是,小扎公布的全部11位成员(不包括OpenAI苏黎世办公室加入的员工): · Trapit Bansal:在OpenAI开创了链式思维的强化学习,并共同创建了o系列模型。 · Shuchao Bi:GPT-4o语音模式和o4-mini的共同创建者,此前在OpenAI领导多模态后训练。 · Huiwen Chang:GPT-4o图像生成的共同创建者,此前在谷歌研究团队发明了MaskIT和Muse文本到图像架构。 · Ji Lin:参与构建o3/o4-mini、GPT-4o、GPT-4.1、GPT-4.5、4o-imagegen和Operator推理堆栈。 · Joel Pobar:在Anthropic负责推理,此前在Meta工作11年,参与HHVM、Hack、Flow、Redex、性能工具和机器学习项目。 · Jack Rae:Gemini预训练技术负责人及Gemini 2.5推理负责人,曾在DeepMind领导Gopher和Chinchilla早期LLM工作。 · Hongyu Ren:GPT-4o、4o-mini、o1-mini、o3-mini、o3和o4-mini的共同创建者,此前在OpenAI领导后训练小组。 · Johan Schalkwyk:前谷歌研究员,Sesame早期贡献者及Maya技术负责人。 · Pei Sun:在谷歌DeepMind负责Gemini的后训练、编码和推理,此前创建了Waymo最新两代的感知模型。 · Jiahui Yu:o3、o4-mini、GPT-4.1和GPT-4o的共同创建者,此前在OpenAI领导感知团队,并在Gemini共同领导多模态工作。 · Shengjia Zhao:ChatGPT、GPT-4、所有mini模型、4.1和o3的共同创建者,此前在OpenAI领导合成数据工作。 可以看到,这些人大都是来自谷歌、OpenAI、Anthropic大厂。 不过,小扎表示,目前MSL团队仍在组建中。此前,曾有外媒报道称,「AI梦之队」最终大约有50人组成。 有趣的是,小扎备忘录中,只字未提LeCun。马库斯为此打抱不平,难道LeCun就成为了摆设? 小扎全员备忘录 扎克伯格周一发布的内部备忘录全文: 随着人工智能进步的步伐日益加快,发展超级人工智能已然近在咫尺。 我坚信,这将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为此,我将全力以赴,确保Meta能引领这一潮流。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细节,介绍我们如何整合内部的AI力量,以实现我们的最终愿景:为每个人打造个人超级人工智能。 我们将把整合后的组织命名为Meta超级人工智能实验室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SL)。该实验室将囊括我们所有的基础模型、产品和FAIR团队,并成立一个专注于研发下一代模型的新实验室。 Alexandr Wang已加入Meta,出任首席人工智能官(Chief AI Officer)并执掌 MSL。我与Alex已共事多年,在我看来,他是他那一代人中最杰出的创始人。他对超级人工智能的历史重要性有着洞若观火的认识,并以联合创始人兼CEO的身份,将ScaleAI打造成了一家高速成长的公司,深度参与了业内几乎所有顶尖模型的开发。 Nat Friedman也已加入Meta,他将与Alex携手领导MSL,主管我们的人工智能产品及应用研究工作。Nat将与Connor共同明确其未来的职责范围。他曾执掌微软旗下的GitHub,近期则在运营一家顶尖的AI投资公司。在过去一年里,Nat一直是我们Meta顾问团的成员,因此他对我们的路线图以及未来的工作重心已有充分了解。 此外,还有几位实力卓绝的新成员在今天或过去几周内加入,我也非常激动地向大家介绍(前文已提及)。 对于Llama 4.1和4.2的既定进展,我倍感振奋。 这些模型是Meta AI的核心驱动力,在我们的应用生态中,每月有超过10亿活跃用户在使用它,同时,Meta内部也正有越来越多的AI智能体借助它来改进我们的产品与技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构建这些模型。 与此同时,我们将启动下一代模型的研究,力争在明年左右达到技术前沿。在过去数月里,我与Meta内外、其他 AI 实验室以及极具潜力初创公司的顶尖人才会晤,为这个小而精的团队奠定创始班底。该团队仍在组建中,我们后续还将邀请 AI 组织中的数位成员加入。 在向世界普及超级人工智能的征程上,Meta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强大的业务能力,足以支撑我们构建远超小型实验室的计算规模;我们拥有服务数十亿用户的产品,在打造和推广方面积累了更深厚的经验;我们正在开创并引领着 AI 眼镜及可穿戴设备这一高速增长的品类。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公司架构使我们能够以远超他人的决心和魄力采取行动。我深信,此次新的人才注入以及并行的模型开发策略,将让我们兑现“为每个人打造个人超级人工智能”的承诺。 未来几周,还将有更多各层级的优秀人才加入这项事业,敬请期待后续消息。我已迫不及待,准备投身其中,大展拳脚。
日媒参观小米汽车工厂:76秒下线一辆车,自动化水平令人惊叹
小米北京工厂展示的电动汽车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日,据《日经亚洲》报道,小米准备扩大电动汽车产能,通过在工厂部署的1000台机器人来应对其电动汽车的超高需求。 小米目前唯一的一座电动汽车工厂位于北京,占地72万平方米,厂区内还包括一家销售门店、一个交付中心和一条测试跑道。工厂本身是一个长方形建筑,内部设有冲压、压铸、车身制造、喷涂、电池组装和整车装配六大工艺流程。《日经亚洲》在最近参观该厂时发现,机器人在这六个环节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小米对超级大压铸技术深以为傲。这是一种铝合金压铸工艺,能够一次性制造出大型车身部件。例如,在传统制造工艺下,安装在后轮上方的一个大模块需要由72个部件焊接而成,焊接点多达840处。相比之下,压铸工艺则可以一次性压铸出一个大型部件,生产时间缩短近一半。 “我们公司和特斯拉是目前中国仅有的两家拥有此类巨型压铸机的企业。”一位小米工厂向导表示。 小米使用一体化压铸技术 在小米工厂内,一台巨大的白色巨型压铸机占据了中心位置。这台机器生产的部件会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附近离地面几米高的三层货架上。 小米表示,该公司通过高性能激光雷达传感器对部件进行自动化检测,并使用人工智能协助查找缺陷,准确率接近100%。 自动化生产 自动导引车会将部件从巨型压铸机运送到检测环节。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机械臂不断重复旋转,以执行其指定任务,仿佛机器人真正接管了整个工厂。 车身框架的组装无需人工协助。车门在一分钟内完成安装。《日经亚洲》在参观过程中看到的区域井然有序,与传统的装配厂形成鲜明对比。 《日经亚洲》在参观小米工厂内部时被禁止拍照。此次参观也未能看到成品车辆下线的情景。 但是与传统流水线不同的是,小米工厂不是在巨大的传送带上组装部件,而是由自动导引车将成品部件运送给机器人,由机器人组装车辆。整个运作流程更类似于小米的最早业务:智能手机制造。 小米使用机器人组装车身框架 在小米工厂,每76秒就有一辆车下线,日产量约为1000辆。自2024年6月起,该工厂已全负荷运转,实行两班倒,每班有1000名员工。 对标特斯拉 小米首家工厂旁边的第二座电动汽车工厂已接近完工,该公司还计划在厂区东侧建设第三座工厂。 自2024年3月首款电动汽车SU7发布以来,小米的汽车销量迅速攀升。该车型拥有运动感十足的外观,并能与小米手机无缝连接。 小米SU7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 3轿车。小米SU7的售价为21.59万元人民币,而Model 3在中国的起售价为23.55万元人民币。懂车帝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SU7累计销售了25.6万辆,而Model 3的销量约为20万辆。 小米每76秒下线一辆电动汽车 上周四,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首款SUV YU7正式发布,起售价为25.35万元人民币,低于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的26.35万元人民币起售价。雷军在发布会上大力宣传了YU7在续航和动力方面对Model Y的优势。尽管特斯拉在辅助驾驶功能等方面领先,但雷军坚持认为YU7整体规格更高,客户体验更佳。 小米称,YU7在上周四晚上10点开售后三分钟内便收到了20万辆订单。中国天风证券在6月22日的研报中预测,该车型将加速小米的增长。天风证券指出,YU7有潜力成为远超市场预期的爆款。 根据懂车帝的数据,特斯拉旗舰车型Model Y在过去一年的销量约44万辆。小米电动汽车工厂已经开始生产YU7,等待发货的车辆已存放在仓库中。(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乌克兰退出禁雷公约 现代“地雷战”怎么打?
  当地时间6月2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正式启动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程序。后续,乌最高拉达(议会)将对此进行审议。   《渥太华禁雷公约》于1999年正式生效,公约禁止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   27日,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分别向联合国提交退出公约的文件。据报道,波兰和芬兰也已启动退出该公约的程序。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截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主编魏东旭分析称,乌克兰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与俄乌冲突有关。   当前,俄军加大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攻势,让乌军一线防御阵地面临巨大压力。为了阻挡俄军步兵的进攻、阻滞俄军装甲部队的推进,乌军打算在一线战场实施大规模布雷。乌克兰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就是为了大规模生产地雷,并在作战区域大范围使用。   一些欧洲北约成员国也在此时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可能是为了向乌克兰提供地雷扫清障碍。   与导弹、大口径炮弹相比,反步兵地雷、反坦克地雷的结构十分简单,生产工艺也不复杂,很多国家都可以大批量生产。在防御作战中,地雷算得上是最廉价的防御武器之一,但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魏东旭进一步解读称,在俄乌冲突中,双方作战部队一直都在大量使用地雷,“地雷战”一般有两种方式。   第一,部署常规地雷,主要由工兵埋设和布放,杀伤对方步兵、摧毁对方坦克和装甲车辆,让对方兵力不能轻易接近己方防御阵地。   第二,无人机与地雷结合使用。比如,为反坦克地雷加装碰炸引信、简易尾翼,利用无人机直接投向对方的掩体、火力点和战壕,其产生的威力相当于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目标。再比如,在第一视角自杀式无人机上安装定向地雷,抵近对方人员所在区域后进行引爆。   此外,双方也使用无人机在对方阵地区域布撒“蝴蝶雷”,这是一种廉价、个头小、容易藏在草丛中的反步兵地雷,利用无人机布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还能构成很大伤害。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魏东旭   编辑丨林维 单立娟   签审丨李严 康炘冬
投票再次拖延!因“大而美”法案展开的“大而丑”之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减税及支出法案在国会参议院遭遇强力阻击,计划于美东时间30日早上9点对法案的表决并未举行,而是进入一场预计长达一天的“马拉松”会议,讨论该法案的修正案。   美国参议院28日晚以两票优势通过针对“大而美”法案的一场程序性投票,批准继续推进该法案在参议院的立法程序,两名共和党议员投了反对票。随后民主党议员动用如全文宣读法案、提出修正案等多种手段,尽力拖延“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过关。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有关“大而美”法案的分歧   特朗普及其经济团队坚称,“大而美”法案将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关税收入,从而有助于减轻美国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   根据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报告,综合测算该法案和特朗普更广泛的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联邦政府债务有望在2034年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94%,在此期间,财政赤字有望减少8.5万亿至11.2万亿美元。   在该法案于6月29日进行的辩论环节中,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林赛·格雷厄姆宣称,法案参议院版将在未来节省约5000亿美元财政支出。   但有经济界人士警告说,该法案将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债务规模。   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最新评估,法案参议院版将导致美国国债10年内增加3.3万亿美元,比众议院版还要多约8000亿美元。而美国国债目前已高达36.2万亿美元。   此外,由于该法案内容涉及多个美国政治“敏感点”,在美国国内引发巨大争议,法案也遭到民主党抵制。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对该法案提出严厉批评,称“该法案窃取了人们的医疗保健,推高了他们的电费,夺走了他们的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为亿万富翁提供税收减免”。   该法案在共和党内部也引发分歧。   在6月28日晚的参议院程序性投票中,两名共和党参议员“反水”,与民主党人一起投下反对票。这两名共和党人分别是代表北卡罗来纳州的汤姆·蒂利斯和代表肯塔基州的兰德·保罗。   蒂利斯连日来一直批评该法案中关于医疗补助的条款将致北卡罗来纳州承担超300亿美元的成本;保罗则反对法案将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再提高5万亿美元。   专家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共和党内在该法案上的分化是一种趋势,但无论是共和党内还是两党间的分歧都说明,美国在国家发展方向问题上分歧严重。   第一,该法案涉及医疗补助的削减、营养补贴项目的削减等,也会影响到一些共和党人选区的选民利益。   第二,该法案中,军费等支出部分出现大幅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减税,将导致债务持续上涨。   即便停止一些所谓的税收抵免,甚至停止福利支出,也不足以改变减税带来的财政漏洞,因此,该法案一定是入不敷出的,联邦政府会继续债台高筑。对此,一些传统的共和党人是明确反对的,这也意味着共和党内部存在分化趋势。   第三,一个立法引发了这么多分歧,说明美国国内在国家发展方向上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分歧,未来很难形成共识。   如果“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接下来,还需要回到众议院再次表决,这些程序预计耗时数天。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设定7月4日为国会通过该法案并交由他签署的“最后期限”。   刁大明分析指出,由于共和党在国会参议院占多数,所以法案最终通过的可能性较大,但民主党希望以延宕议程的方式来尽量拖延“大而美”法案通过的议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刁大明此前分析指出,如果“大而美”法案签署成法,将加剧美国社会撕裂,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大风险。   该法案会继续大幅度削减税收收入,同时削减社会福利项目,这必然会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层面在经济和阶层意义上的极度失衡和严重不平等,刺激更多、更大的社会矛盾在美国频现,导致美国社会的撕裂。   该法案还大幅度增加了联邦政府的负担,导致美国联邦政府继续债台高筑,这也必然会导致美国联邦政府对美国经济的调控能力持续下降,美国经济将面对更大风险和更大的不确定性。   该法案进一步推高了美国军费,而美国军费的持续增长必然将问题和矛盾输出给全世界,加剧世界的动荡和紧张。
“打”还是“谈”?以军方和领导层出现分歧!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6月30日获悉,以色列国防军告知国内政治领导层,其倾向于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方面达成协议而不是占领加沙地带。   此前,有以色列高级官员对媒体透露,以方正在考虑加强对加沙地带的地面军事行动,甚至不排除再次大规模进攻加沙,以继续向哈马斯施压。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截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子昕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以军方和以色列领导层在战略目标和可持续性问题上的分歧日趋明显。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经超过了20个月,在此期间,以色列军方和政治领导层多次就加沙战略目标出现分歧。   以色列极右翼执政联盟一直将所谓彻底清剿哈马斯作为自己的根本政治立场。而哈马斯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般的存在,想要在加沙彻底清剿哈马斯的组织架构以及社会影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今年以来,以色列和美国提出了一系列所谓清空加沙、接管加沙的极端计划,所有这些计划都指向了未来要加大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但以色列国防军作为具体执行相关军事战略的执行者,深知相关行动的难度以及长期占领加沙的不可持续性。因此,以色列军方对于这一要求始终存在着非常大的抵触心理。   以色列从加沙冲突升级之后,已经征召了30余万的预备役部队,对于以色列正常的社会生活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困扰。当前,以色列军方和政治领导层出现分歧可以说是必然事件。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截图   李子昕进一步分析指出,以军方与政府在军事目标上的分歧在当前形势下或许会加大以政府的压力,进而刺激军事行动升级。   回顾前几次以色列军方和政府出现立场分歧的经验,军方的观点会在社会层面产生一定影响,间接对政府施压,但最终的行动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政治领导层手中。   内塔尼亚胡政府总体来说非常强硬,在此前几次角力过程中,基本上都坚持了自己的最终立场,并且付诸实施。   就当前的形势来看,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更希望以色列尽快在加沙问题上达成停火协议,为此不惜采取一定的手段来对以色列的内政实施干预和影响。   此次内塔尼亚胡总理及其领导的极右翼政治联盟面临的压力非常大,或许会在短期内加大力度,要求军方升级在加沙的军事行动。   据以色列一个非政府组织表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6月29日在一次发言中,首次将解决被扣押人员问题列为优先事项。   以色列“新消息报网站”报道截图   李子昕分析认为,内塔尼亚胡这一表态的主要目的是为平复国内舆论压力,但很难动摇其清剿哈马斯的最终目标。   对以色列政府来讲,解救剩余的被扣押人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当前以色列国内民众对本届政府最大的不满之一。   内塔尼亚胡抛出这个论调,也是为了回应国内的舆论压力,争取以色列国内更多的对于其加沙军事行动的支持。   对于内塔尼亚胡来说,即便重心是寻求在押人员的获释,以色列政府所采取的手段恐怕仍然会是军事手段。即便哈马斯提出以停火换取人员获释的提案,内塔尼亚胡恐怕也很难答应签订长期的停火协议或者和平协议。   对内塔尼亚胡来说,解救被扣押人员是短期目标,但对加沙地带实施更为严密的安全管控,是多次强调的长期战略。这个长期战略不仅仅是内塔尼亚胡本人的政治立场,同样也是他维系极右翼执政联盟团结的一个重要纽带。在这个问题上,以方退让的空间并不大。
3座中晚唐墓葬在西安市灞桥区发掘 对研究唐代基层军官家族生活具有重要价值
三彩抱幢狮子(资料照片)。 受访单位供图   6月30日,记者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近日发布《陕西西安灞桥国棉五厂唐墓发掘简报》。其中,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街道纺织西街考古发掘的3座中晚唐墓葬有重要考古研究价值。   2020年8月开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纺织城街道纺织西街进行考古发掘,迄今共发掘汉唐以及明清时期墓葬41座。其中3座唐墓中,2座墓出土有墓志,墓主为唐代军吏田伾及其夫人冯氏,两人均出身武官世家。   此次发现的3座中晚唐墓均为竖穴墓道土洞墓,共出土随葬品28件(组),包括墓志、塔式罐、陶俑、三彩抱幢狮子、铜镞和铜钱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件制作精美、造型独特的三彩抱幢狮子,通体施绿、黄、褐色釉,釉色纷繁复杂。   目前,在西安地区所见的唐三彩主要分为日用器具和模型器两类。此前发现的三彩狮子模型大多为蹲坐状,或昂首或低头舐爪,未见有抱持经幢之造型。此次发现的抱幢狮形象进一步印证了狮子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对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墓葬出土的2合墓志均为青石质,一为田伾墓志,另一为冯氏墓志。田伾墓志,盖为方形,盝顶,顶面阴刻楷书“大唐故田府君墓志铭”,志石为方形,四周略有残缺,志文楷书,共计351字。冯氏墓志仅存志石,方形,四周略有残缺,志文楷书,共计625字。   据田伾墓志记载,田伾系武官世家,属于中层武官。冯氏为田伾夫人,其父为汾州军将,亦为武官世家。田氏夫妇墓志还为揭示唐代家族内部嫡庶子女生活状态提供了独特视角。志文载,田伾与冯氏生有四子三女,并写明子女官职、婚姻等信息。   考古人员发现,除冯氏所生的子女外,田伾的两位没有担任官职的庶子未见载于冯氏墓志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唐代家族生活中嫡庶有别的社会观念。此外,冯氏墓志撰写者为“朝议郎前太府寺丞上柱国李述撰”,由其子田文雅书,且在墓志后题“凡六百廿五字,嗣子文雅书”。这在唐代墓志中比较少见。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考古发掘为研究关中地区中晚唐墓葬提供了新的材料。出土的墓志对研究唐代基层军官家族生活具有重要价值,从侧面揭示了唐代中晚期中央与地方藩镇的政治格局,以及藩镇幕府僚佐制度的兴盛。(陕西日报记者 赵茁轶)
贵阳贵安:以商贸流通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5月底,我国2025年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评选结果出炉,贵阳市成功入选,入选城市将获得推动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支持。   据了解,为加快建设城乡融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增强流通保供能力,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完善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助力地方统筹推进家电等以旧换新,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我国从2024年起分批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工作。   以开放促流通。近年来,贵阳贵安树牢开放发展理念,擦亮开放名片、高扬开放旗帜,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发展战略,形成“空港+陆港+综保区”三位一体的开放格局。贵阳国际陆港自2022年开港以来,截至今年4月,累计开行班列464列,运输货物29148标箱。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开通至曼谷、新加坡等地国际客运航线10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7条,实现了洲际货运航线“零”突破,是贵州省功能最齐全的口岸。   以融合促发展。贵阳贵安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特大城市,奋力实现城市规划、城市承载力、城市经济、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的大提升。充分发挥县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关键纽带作用,有序有力推进城乡融合。   壮大城市经济,2024年,贵阳贵安推进打造“1+4+N”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融合发展体系,加快推进贵旅大厦、乌江大厦、金融城10号楼等商务楼宇和数字产业楼宇培育,全年新增亿元以上商务楼宇10栋、数字产业楼宇3栋。在县域层面,贵阳通过“整市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梳理推出超30个流通项目,推动多个县市入围全国县域商业建设“领跑县”。农村电商供应链云仓的建成,使特色农产品通过冷链物流直达全国,供应链成本降低超25%。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相关规定持续推进政策支持,深入调研项目发展方向,及时调整政策支持侧重点,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动,确保储备项目符合政策标准,以达到加快推进建设城乡融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目的。”贵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试点政策的落地,贵阳将在城乡融合、保供稳价、绿色消费等领域树立标杆,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提供“贵阳样本”。(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思宇)
要办政府杂货店?纽约市长候选人这一提议引争议
  国际在线消息:美国民主党纽约州议员祖赫兰·马姆达尼在赢得党内初选后,成为民主党纽约市长候选人。近日,他提出一项竞选主张:在纽约市每个行政区设立一家由市政府拥有和运营的杂货店。这一提议引发业界广泛讨论。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纽约频道(NBC 4)报道,两度角逐纽约市长的共和党人、连锁超市Gristedes拥有者约翰·卡西马蒂斯表示,如果马姆达尼当选,他将考虑关闭现有门店。美国联合街区杂货店组织的代表在与卡西马蒂斯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政府进入零售市场将对私营企业及其员工造成伤害。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纽约频道(NBC 4)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表达不同观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纽约市立大学城市食品政策研究所所长内文·科恩认为,政府支持开设食品零售场所是合理的,并表示“公共和私人食品零售不能共存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不过,美国一些地方的类似尝试并不顺利。佛罗里达州一些城镇曾设立政府拥有的商店,但最终被迫关闭。芝加哥也由建设市属商店转向支持公共食品市场。这些案例凸显出在私营零售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政府介入食品供应领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陆龙天)
白话拆解|关键时点 马斯克为何再批“大而美”法案?
  当地时间6月30日,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法案在美国国会参议院进入投票程序。   当天,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再次发声表示反对,他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以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卡通人物图像,指责支持“大而美”法案的共和党人是“骗子”。 马斯克社交媒体截图   埃隆·马斯克:     任何曾经把削减开支作为竞选承诺的人,如果投票支持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债务上限提升法案,都会在明年的中期选举初选中看到自己的脸出现在这张海报上。   如果这项疯狂的支出法案获得通过,美国党将于第二天成立。美国需要民主和共和党之外的替代方案,以便美国人民真正拥有发言权。   白话拆解:   马斯克反对“大而美”法案既为“止损”,也为“谋利”。   止损,是基于“大而美”法案当中包含不利于马斯克旗下企业的条款,例如,“大而美”法案取消了拜登政府时期推出的多项绿色能源补贴,包括对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而这些抵免措施为特斯拉的消费者提供了经济激励,相关条款被取消,将削弱特斯拉的市场竞争力,影响其销量及盈利能力。摩根大通的分析显示,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可能会给特斯拉造成每年12亿美元的损失。因此,阻击“大而美”法案,马斯克有“现实需求”。   谋利,则指的是马斯克仍未放弃通过影响选举获取政治影响力。今年5月底,在正式从白宫“离职”前夕,马斯克曾公开表示,今后将大幅削减“政治投入”。而今,在“大而美”法案在国会表决的关键时刻,马斯克直接对共和党人喊话,甚至号称要成立新党,很显然意在分化共和党,对明年的美国中期选举施加影响。
外媒:东盟、海合会与中国携手定义全球合作新范式
  国际在线专稿:6月29日,欧洲《现代外交》网站刊发评论文章《三方协同:东盟、海合会与中国重新定义全球合作》。文章从不久前圆满闭幕的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出发,指出东盟、海合会与中国之间的三方合作对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关键领导作用。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文章截图   文章认为,首届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全球外交的一个高光时刻,为东南亚、阿拉伯海湾地区与中国之间新兴的三方合作奠定了框架基础。三者各自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战略价值以及以相互尊重与务实合作为基础的多边合作愿景。此次峰会不仅意味着三方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巩固,更昭示三方合作的深化拓展。在全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当下,东盟—中国—海合会合作在国际贸易、经济与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力愈发凸显。   文章称,峰会将东盟、海合会与中国凝聚在一起,推动三方持续加强的合作关系向制度化发展。过去十年间,中国与东盟、海合会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外交等多领域往来不断深化。同时,东盟与海合会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日渐紧密,尤其是在贸易与能源领域。三方均强调追求务实成果,积极推动经济一体化,加强互联互通,促进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以及粮食安全与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这一经济总量约占世界四分之一、覆盖超21亿人口市场的三方合作机制有望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文章表示,该合作机制在坐拥显著战略优势的同时也面临一定挑战。一方面,东盟—中国—海合会合作机制呈现出一种基于共同发展目标与务实合作精神的独特合作模式,能够集纳各方优势:东盟的多元协商机制,海合会的金融资本与中国的工业规模和投资能力有机结合,与由西方主导的国际合作形式截然不同。制度化合作模式的构建也有助于抵御全球地缘局势不稳定带来的冲击,使三方经济合作得以高效协同。然而,三方合作难以完全规避国际冲突与地区动荡造成的负面影响,一些东盟国家受到美国关税政策重创,东盟国家内部贸易发展不均衡,海合会国家与中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挑战。   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在三方合作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文章称,中国充分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坚定倡导以多边主义和国际准则为基础的合作,这与当前美国政府宣扬的民族主义和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东盟—中国—海合会合作愿景不仅服务于经济目标,也凸显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引领角色。   文章最后强调,2025年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的举行或将被视为全球外交新时代的开端。与传统的西方中心同盟不同,这一三方合作机制锚定经济互补、区域相互依存以及对多极平衡的共同追求,有望为促进国际合作与全球南方国家发展贡献核心力量。(胡晓薇)
从“镇馆之宝”到“城市地标” 重庆丰都以文脉赓续擦亮名城底色
  盛夏时节,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重庆市丰都县长江之滨的移民广场上,一座名为“凤鸣平都”的金色主题雕塑熠熠生辉,吸引了不少游客、市民前来打卡。 丰都城市新地标——“凤鸣平都” 供图 丰都县委宣传部 丰都市民在“凤鸣平都”雕塑前跳广场舞 供图 丰都县委宣传部   从一座城市雕塑可以看到一座城的文脉。   丰都,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滨江名城,拥有石器文化、巴文化以及凤凰文化等。正如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所说:“丰都的文化多元、经济多元、社会多元,是重庆历史文化的‘书签’,有世界级的文化IP——丰都鬼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都庙会、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巴渝神鸟’……”   而这座“凤鸣平都”雕塑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丰都的出土文物——“巴渝神鸟”。   2001年,丰都高家镇一座东汉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陶质鸟形器。文物专家历时两个月修复,最终拼出一只昂首展翅、口衔圆珠、头顶圆盘的神鸟形象,被命名为“巴渝神鸟”,现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这一珍贵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三峡地区汉代鸟形文物的空白,也成为丰都打造文化标识体系的重要基础。 伫立于长江之滨的“凤鸣平都”城市雕塑 供图 丰都县委宣传部   丰都县住房城乡建委工作人员介绍说,“凤鸣平都”雕塑以凤凰为造型,五条凤凰羽尾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行,寓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尾巴呈现出飘逸的半圆形,是飞行留下的轨迹,既表现出凤凰盘旋在丰都这片土地,又巧妙地将象征吉祥团圆的中华团凤元素与“巴渝神鸟”融合,形成别具一格的“太极双鱼”图案。 “凤鸣平都”城市雕塑 供图 丰都县委宣传部   从一座城市雕塑可以看到一座城的气质。   “凤鸣平都”城市雕塑通体高9.04米,其中底座高1.76米,凤凰高7.28米。底座采用大理石雕刻,上绘八大神鸟。当“凤鸣平都”雕塑的翅膀划破丰都晨雾,不仅寓意着“百鸟朝凤,天下太平”,更彰显了丰都“大气包容、耿直仗义”的城市集体人格。   丰都市民代雨涵说:“我觉得‘凤鸣平都’雕塑非常气派,现在已经成为了丰都的新名片。每次有外地朋友来丰都,我都会带他们打卡‘凤鸣平都’,让大家都感受丰都的文化魅力。”   “来世界的丰都,看丰都的世界”,这不止是丰都的城市口号,更是丰都人的文化自信。大气包容的丰都人还将“凤凰文化”传递给友好城市——墨西哥瓜纳华托市。2024年11月1日,“凤鸣平都”丰都城市主题雕塑跨越重洋在墨西哥瓜纳华托市落成,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墨西哥瓜纳华托市民驻足参观“凤鸣平都”丰都城市主题雕塑 供图 丰都县委宣传部   从“巴渝神鸟”到“凤鸣平都”,穿越千年有回响;从“镇馆之宝”到“城市地标”,文脉赓续见精神;从长江之滨到墨西哥湾,文化出海再扬名。   如今,代表丰都文化的“凤鸣平都”雕塑,一座稳稳伫立在丰都移民广场,守护着家乡的文化脉络;一座在相隔一万多公里的墨西哥瓜纳华托市,在世界的舞台上闪耀光芒。它们不仅在丰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开放自信与巴渝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丰都这座“小县大城”与世界紧密相连,为丰都的文化发展和国际交流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文 黄楚云)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