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把多个数据中心组合成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8月23日报道,NVIDIA昨夜推出一项重要网络创新技术——NVIDIA Spectrum-XGS以太网。这项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技术可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一个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 NVIDIA Spectrum-X以太网提供横向扩展架构,可连接整个集群,快速将海量数据集传输到AI模型中,并协调整个数据中心的GPU间通信。Spectrum-XGS以太网是NVIDIA Spectrum-X以太网平台的一部分,现可供货。 年度芯片及系统架构顶级会议Hot Chips举行在即,AI推理和网络将成为关注焦点。NVIDIA将在Hot Chips期间重点介绍NVIDIA Spectrum-XGS以太网,并详细分享NVIDIA网络、数据中心机架、神经渲染技术、NVIDIA GB10超级芯片与DGX Spark、集成硅光子学的共封装光学器件(CPO)交换机等推理和加速计算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 随着AI需求的激增,单个设施内的数据中心功率和容量已达到极限。要实现数据中心扩展,必须打破建筑物的限制,而现有的商用以太网网络基础设施因高延迟、高抖动及性能的不可预测而无法满足需求。 对此,NVIDIA Spectrum-X以太网平台新增Spectrum-XGS以太网,通过引入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基础设施打破了上述限制。 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谈道:“AI工业革命已经到来,而巨型AI工厂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基础设施。继纵向扩展(scale-up)和横向扩展(scale-out)技术后,我们又通过推出NVIDIA Spectrum-XGS以太网提供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技术,将不同城市、国家乃至大洲的数据中心组合成庞大的十亿瓦级的AI超级工厂。” 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是继纵向扩展(scale-up)和横向扩展(scale-out)之后的AI计算“第三大支柱”。Spectrum-XGS以太网完全集成于Spectrum-X平台,通过算法实现了网络和数据中心设施间距离动态适配。 凭借先进的、自动调节的远距离拥塞控制、精准延迟管理及端到端遥测技术,Spectrum-XGS以太网将NVIDIA集合通信库性能提升了近1倍,加速了多GPU和多节点的通信性能,实现了可预测异地AI集群的性能。这样就可以将多个数据中心组合成一个统一的AI超级工厂运行,全面优化长距离连接性能。 CoreWeave等超大规模云提供商已开始部署这种新基础设施。其中CoreWeave将成为首批使用Spectrum-XGS以太网连接它的数据中心的企业。 Spectrum-X以太网网络平台为多租户、超大规模AI工厂(包括全球最大的AI超级计算机)提供的带宽密度较传统以太网高出1.6倍。该平台由NVIDIA Spectrum-X交换机和NVIDIA ConnectX-8 SuperNIC组成,帮助构建未来AI平台的企业实现无缝扩展、超低延迟和空前性能。 今日最新发布是NVIDIA一系列网络创新技术发布的延续,如NVIDIA Spectrum-X和NVIDIA Quantum-X CPO网络交换机等,这些技术一起能够将位于不同地点的数百万颗GPU组合成AI工厂,突破大规模AI基础设施性能和效率的极限,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大模型价格战逆转?深扒17家厂商最新定价,竟有超7成在涨价
作者 | 陈骏达 编辑 | 心缘 DeepSeek涨价了。 智东西8月23日报道,8月21日,DeepSeek在其公众号官宣了DeepSeek–V3.1的正式发布,还宣布自9月6日起,DeepSeek将执行新价格表,取消了今年2月底推出的夜间优惠,推理与非推理API统一定价,输出价格调整至12元/百万tokens。这一决定,让使用DeepSeek API的最低价格较过去上升了50%。 DeepSeek在业内曾有“价格屠夫”的称号,在2024年5月凭借DeepSeek-V2,将API价格降至输入1元/百万tokens、输出2元/百万tokens的行业低价,一石激起千层浪。 仅在当月,就有智谱、字节、阿里、百度、讯飞、腾讯等厂商跟进降价,最高降幅达到80%-97%,还有部分厂商直接将轻量级模型免费开放,掀起一场持续半年多的大模型价格战。 ▲2024年5月部分厂商发布的大模型降价通知 然而,在2025年,却有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了停止降价。在国内,“大模型六小虎”中,已有智谱、月之暗面、MiniMax、阶跃星辰4家对部分API价格进行上调,百川智能、零一万物2家保持价格不变;阿里、字节、腾讯、百度、科大讯飞、商汤等大厂们广泛采用阶梯定价策略,或是拉开“推理”与“非推理”模式差距。行业的整体API价格趋于稳定,部分产品还出现了明显上浮。 国际厂商虽然仍在宣称智能将越来越便宜,但实际情况却是,过去一年OpenAI、Anthropic、谷歌等企业的API价格基本原地踏步,甚至有小幅上涨。与此同时,订阅方案越来越贵,顶级模型几乎被锁在200美元/月及以上的高价档里,xAI甚至推出了300美元/月的订阅方案。 在这样的背景下,DeepSeek涨价只是更大规模行业趋势的一个缩影:当前,大模型价格的下行速度正逐渐放缓,顶级AI服务不再无限下探,反而开始呈现趋于稳定,略有回升的态势。 以下数据均收集于公开渠道,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一、DeepSeek、大模型六小虎API价格普涨,但有两家近1年没改价 大模型价格战,曾经是2024年国内AI圈最火的关键词之一,大模型API的价格曾经一度降至每百万tokens几毛钱。然而,进入2025年后,这一降价趋势却基本停滞,尤其是对于那些最先进的模型而言。 以DeepSeek为例,去年年底DeepSeek-V3刚刚发布时,DeepSeek进行了45天的限时优惠,结束后,DeepSeek-Chat API(非推理API)中输出价格从2元恢复到8元;这一API的价格将于今年9月份进一步上浮50%,至12元。 Deepseek-Reason API(推理API)的价格则相对稳定,并且会在今年9月份将输出价格从16元降至12元。不过,总体来看,DeepSeek API的价格还是呈上涨趋势。 ▲DeepSeek API价格变动情况(智东西制图) 大模型六小虎中,智谱、月之暗面、百川智能、MiniMax、阶跃星辰、零一万物的价格,在2025年1季度之后,基本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智谱上一代GLM-4模型的API定价不区分输入输出与输入token数量,统一为5元/百万tokens。而其今年7月发布的GLM-4.5模型,在去除模型发布之初的限时优惠政策后,高速推理版本(GLM-4.5-X)的输出价格最高可达到64元/百万tokens。 即使是按照最低档计价(使用GLM-4.5,输出长度小于32K,输出长度小于0.2K,推理速度为30-50tokens/秒),其输出价格也从5元/百万tokens变成了8元/百万tokens。 ▲GLM-4.5定价情况(图源:智谱开放平台官网) 月之暗面2024年8月正式推出企业API,彼时在128K上下文场景中,其输入输出定价均为60元/百万tokens,在业内属于较高水平。 今年4月,月之暗面对部分API价格进行了调整,使用其最新K1.5模型的API输出价格降至30元/百万tokens,但在Kimi K2推出后,128K上下文场景中的高速输出价格又回调至64元/百万tokens。 ▲月之暗面Kimi大模型API定价变化,选取的数据均为最高档次定价(智东西制图) 百川智能已经长期没有对API价格进行调整,旗舰模型Baichuan4的调用价格自2024年5月发布以来,一直维持在输入输出均为100元/百万tokens的水平。 ▲百川智能API价格表(图源:百川智能) 2024年8月,MiniMax对其当时的旗舰文本生成模型abab-6.5s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价,输入和输出价格均统一为1元/百万tokens。不过,目前这一模型在其API开放平台上已不可见。 MiniMax新一代文本生成模型MiniMax-Text-01(2025年1月发布)的定价为输入1元/百万tokens,输出8元/百万tokens;而其推理模型MiniMax-M1(2025年6月发布)的价格则采用阶梯定价,最高价格为输入2.4元/百万token, 输出24元/百万token。 ▲MiniMax大模型API定价变化趋势,选取的数据均为最高档次定价(智东西制图) 阶跃星辰以多模态为特色。今年4月,该公司发布了Step-R1-V-Mini多模态推理模型,输出价格为8元/百万tokens。其7月发布的新一代多模态推理模型Step 3调整为阶梯定价,输入≤4k的价格基本持平或略有下调,在最高档(4k < 输入≤ 64k)的价格有一定上涨,输出价格为10元/百万tokens。同时,Step 3最大上下文窗口为64K,较Step-R1-V-Mini的100K有所缩小。 ▲阶跃星辰大模型API定价变化趋势,选取的数据均为最高档次定价(智东西制图) 零一万物于2024年10月发布Yi-Lighting,价格为0.99元/百万tokens,此后未再更新API中的模型价格。如今调用Yi-Lighting时,还会根据用户输入智能路由到DeepSeek-V3、Qwen-30B-A3B等模型。 ▲零一万物大模型API定价表(图源:零一万物) 二、多家大厂细化定价规则,有模型输出超300字就得加钱 更为“财大气粗”的大厂们,也在2025年放缓了模型降价的脚步。 字节跳动在2024年5月首次推出豆包Pro家族,小于32K上下文的豆包通用模型Pro输入价格仅为0.8元/百万tokens,输出价格为2元/百万tokens。字节跳动火山引擎总裁谭待在发布会上称,这一定价“比行业价格低99.3%”。这次发布也将大模型价格战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32K上下文的场景下,2025年1月发布的豆包1.5 Pro与2025年7月的豆包1.6,维持了豆包通用模型Pro的价格水平。 不过,字节进一步细化了定价规则,根据输入、输出两个变量调整定价。当模型输出超过200个token(约为300个汉字)时,豆包1.6的输出价变为8元/百万tokens,输入价不变。 ▲豆包1.6阶梯定价细则(图源:火山方舟) 从初代豆包Pro,到豆包1.5 Pro,再到豆包1.6,字节豆包大模型API的最高价变化趋势如下: ▲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API定价变化趋势,选取的数据均为最高档次定价(智东西制图) 阿里巴巴通过阿里云百炼对外提供大模型API服务,由于阿里旗下的大模型数量众多,更新频率较快,且有开源版与商业版之分,全部统计将略显庞杂。智东西主要追踪了2025年以来其主力商业API服务之一Qwen-Plus的价格变化。 可以看到,Qwen-Plus在今年4月份新版本推出,并引入思考与非思考模式的区别后,思考型输出的价格来到了非思考输出的4倍。 今年7月版本更新后,Qwen-Plus全面采用阶梯定价的形式,128K输入以下的调用价格与4月份定价持平,但当输入量超过128K时,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最高输出价格达到了64元/百万tokens。 ▲阿里Qwen-Plus API价格变动情况(智东西制表) 2024年7月,百度宣布将其旗舰模型ERNIE 4.0降价,以输入40元/百万tokens、输出120元/百万tokens的价格对外提供服务,百度后续逐渐将ERNIE 4.0的推理价格降至业内常见的输入4元/百万tokens、输出16元/百万tokens(未查询到这一降价的具体时间),今年3月推出的ERNIE 4.5维持了这一定价,没有继续下降。 ▲ERNIE 4.0、ERNIE 4.5模型价格(图源:百度) 腾讯是国内几家大厂中少数仍在逐渐下调大模型API价格的企业。2024年9月,腾讯发布了混元Turbo大模型,定价为输入15元/百万tokens、输出50元/百万tokens,在当时属于较高水平。 不过,目前混元Turbo的价格已经降至输入2.4元/百万tokens、输出9.6元/百万tokens,2025年3月发布的混元TurboS价格则降至输入0.8元/百万tokens、输出2元/百万tokens。 ▲部分腾讯混元大模型的价格(图源:腾讯云) 科大讯飞的API服务按照token包计费,不区分输入输出,不同套餐折合后的token单价不同。 按照价格区间的中值计算,2024年1月推出的星火3.5的价格约为25元/百万tokens,同年6月推出的星火4.0价格约为60元/百万tokens,同年10月发布的星火4.0 Turbo,以及2025年1月升级后的新版星火4.0 Turbo,都维持了这一价格。 ▲讯飞星火3.5、星火4.0、星火4.0 Turbo价格变化(智东西制图) 不过,讯飞也推出了一款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星火X1,其价格约为11元/百万tokens。 商汤旗舰模型日日新系列的API价格从2024年5月的20元/百万tokens,回落至2025年4月的9元/百万tokens,今年7月最新发布的SenseNova-V6.5 Pro维持了这一价格。 ▲对应模型分别为日日新SenseChat-5-1202、SenseNova-V6-Pro、SenseNova-V6.5 Pro,均为当时商汤已发布的最先进模型(智东西制图) 三、海外大模型厂商“说一套做一套”,订阅方案涨至200美元级别 国际主流大模型厂商之间,虽没有出现明显的价格战现象,但“鼓吹”智能的成本将不断降低,是海外AI圈几位大咖们最热衷的话题之一。 今年7月,OpenAI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说道:“智能的价格将低到无法计量,我们能将每个单位的智能的成本,每年降低至原来的1/10,至少持续5年。” 2024年9月,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分享了同样的观点:“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将像空气一样丰富,并且基本上对所有人免费。” 近期,The Information的统计数据揭示了一个与上述观点相悖的现实,海外主要大模型厂商的API价格在2024年7月后的1年多时间里,就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甚至还有轻微的涨幅。 例如,OpenAI的GPT系列模型每百万tokens的价格,自从2024年底降至12.5美元之后,便没有继续大幅度下探,目前维持在11.25美元的水平。 Anthropic的Claude 3、Claude 4系列模型,自推出以来就从未降价。 谷歌的Gemini Pro模型的调用价格出现上涨,从Gemini-1.5 Pro的12.5美元/百万tokens涨至17.5美元/百万tokens。 ▲最先进的通用模型价格近期基本没有出现下降(图源:The Information) 过去一年中,多家海外头部AI公司还相继推出了月费超过200美元的高阶订阅方案。 OpenAI与Anthropic均推出了200美元/月的订阅档位;谷歌最新的AI Ultra捆绑包定价为249.99美元/月;xAI旗下的Grok更进一步,将其顶级订阅方案设定为300美元/月的高价。 这些高端订阅服务的共同特点是:用户只有支付超高额的月费,才能使用到各家在发布会上展示的跑分最高、性能最强的旗舰模型。无论是更强的推理能力、更长的上下文窗口,还是更精准的代码或复杂任务处理能力,均被保留在付费墙之后,高性能模型成为高付费用户专属的资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过去一段时间内AI服务价格下降趋势的明显停滞,甚至出现逆向走高呢? 四、算力、数据、人才价格持续推高,大模型玩家们也要考虑ROI 大模型厂商们在算力、数据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巨大投入,驱动了过去1年AI模型性能的飞速提升。 算力方面,GPU的租赁价格目前已经趋于稳定。智东西收集的数据显示,2024年9月左右,AWS、微软Azure、谷歌云等主流公有云上的H100每卡时租赁价格大约在5-11美元的区间。 今年,根据算力市场数据分析公司Silicon Data的GPU价格指数,H100已经基本稳定在每卡时租赁价格2-3美元的区间,没有出现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H100 GPU租赁价格(图源:Silicon Data) 同时,新一代大模型无论是在训练还是推理阶段,算力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在与相对稳定的GPU价格复合后,算力成本成为限制AI服务价格继续下探的“硬门槛”之一。 数据也是当今大模型训练中不可忽视的成本项。起初,由于监管缺位,大模型训练数据的获取成本相对较低。随着相关诉讼增多和合规审查趋严,为了避免与数据所有者发生法律纠纷,厂商开始主动与企业签订合同,购买授权数据。 例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penAI与美国出版集团News Corp签署的5年数据使用协议金额可能高达2.5亿美元;谷歌则与美国的贴吧类平台Reddit达成AI使用内容许可协议,路透社报道称,其每年价格约为6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这些模型背后人才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在国内,猎聘大数据研究院7月份发布的《2025上半年人才供需洞察报告》显示当前国内AI人才缺口已突破500万,AI技术人员平均年薪为32.35万元,50万年薪以上的AI技术岗占比高达31.03%。AI技术人才的期望年资甚至高于如今的平均年资,为44.09万元。 大洋彼岸,硅谷的AI人才争夺战打得火热。除了那些数亿美元的个别案例之外,AI人才的整体薪资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国际职场平台Levels.FYI上的数据显示,在旧金山湾区,ML/AI工程师的薪资中位数要比所有软件工程师的薪资中位数高13%左右。考虑到所有软件工程师的统计范畴内包含了ML/AI工程师,后者的薪资优势可能更大。 ▲美国旧金山湾区ML/AI工程师薪资(图源:Levels.FYI) 五、订阅模式面临服务成本考验,成本控制迫在眉睫 打造大模型的成本越来越高昂,而随着推理模型范式的兴起,以及Agent等长序列任务的出现,用户的用量正在不断攀升。大模型订阅就像是一张“无限流量卡”,用户用得越多,大模型厂商们提供服务的成本便越高,有部分厂商已经被用户逼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 本月,Anthropic旗下的Claude Code编程Agent便取消了200美元/月订阅方案的无限调用大模型权限,原因是有用户几乎24小时不停地使用大模型,为这些用户提供AI服务的成本已经达到了每月数万美元,远超订阅方案的定价。 Anthropic更是在发布会上宣称,Claude 4 Opus能连续7小时工作,完成编程类任务。按照Claude 4 Opus大约50 tokens/秒的推理速度计算,这一任务大约会用掉126万个token,成本约113.4美元。 面临高昂的服务成本,大模型厂商们纷纷祭出各种手段来降低开支。 DeepSeek在其最新一代模型中提出了多种降本方法。例如,在对DeepSeek-V3.1进行思维链压缩训练后,模型推理时输出token数可减少20%-50%,且各项任务的平均表现与DeepSeek-R1-0528持平。这意味着DeepSeek的聊天机器人,能在不影响 DeepSeek-V3.1还在一个模型内支持了思考模式与非思考模式,开发者可通过特定标签控制推理的开关,进一步节省API使用成本。 腾讯混元降本的思路是架构创新。在混元TurboS上,腾讯融合了两种架构,让Transformer的上下文理解力与Mamba的长序列处理能力结合,实现性能与效率的平衡。 OpenAI在GPT-5上采取了“模型自动路由”的方式:判断任务的复杂度,将相对简单的需求分配给轻量模型处理,从而节省算力资源。托管GPT-5的微软Azure称,这一方式最高可将推理成本削减60%。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大模型厂商和云服务提供商的成本下降,并不必然传导为终端用户与企业的使用成本下降。当前,如何在高昂的前期研发与部署投入后,将千亿美元级别的AI投资真正转化为商业价值,已成为所有大模型玩家必须回答的问题。 结论:大模型价格还有下探空间吗? 未来,大模型价格的下降还存在几条路径。一方面,随着模型平均性能的提升,未来经过优化的中低端廉价模型,也可高效解决特定任务。此外,随着大模型、芯片领域的基础研究不断进步,新的技术路径持续涌现,或许能在不牺牲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压缩训练与推理的单位成本。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大模型价格的阶段性停滞或是回升有其价值。这为厂商回收前期巨额研发与基础设施投入,维持可持续创新提供了缓冲期,也能推动市场加速探索明确的商业化场景和付费模式。产业有望借此机会,营造更为成熟、健康的生态。
曝华为云架构调整:裁撤整合多个部门 专注AI领域 目标今年盈利
快科技8月23日消息,据新浪科技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华为云CEO张平安于昨日发文宣布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此次调整涉及多个部门裁撤整合,旨在聚焦AI领域。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调整的核心在于加大战略产业(即AI领域)的投入,同时收缩非战略产业,以此提升组织效率。 据了解,调整后华为云将聚焦“3+2+1”业务布局,其中“3”涵盖通算、智算、存储;“2”包括AI PaaS、数据库;“1”主要指安全。 针对此次组织架构调整,截至发稿前华为方面暂无回应。 不过,多位接近华为的消息人士证实了这一消息。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称,华为云在2024年处于亏损状态,今年的目标是实现盈利,因此决定专注AI领域。 此次架构调整可能会涉及人员裁撤,但具体比例尚不清楚。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6月,华为云高管还多人发生职位变动,涉及人员包括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华为云中国副总裁、AI解决方案部部长张东生,华为云CMO张鹏以及华为云广东总经理徐卫星等。 据报道,此番调动属于华为内部正常的三年轮岗。由于华为云此前组织变动,不少人的三年任期在相近时间期满,所以出现多人职位变动的情况。 回顾过往,2020年1月,华为成立了云与计算BG;此后在2021年4月,华为云与计算BG撤销,一部分业务回归ICT产品线,另一部分则独立为华为云公司。
大疆Mini 5 Pro无人机配件售价曝光:电池售69/99美元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科技媒体 DroneXL 昨日(8 月 22 日)发布博文,大疆 Mini 5 Pro 无人机价格及配件信息提前曝光,新机将提供标准电池与续航更长的 Battery Plus,售价分别约 69 美元(现汇率约合 494.9 元人民币)与 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710.1 元人民币)。 根据零售商曝光的信息,大疆 Mini 5 Pro 无人机将配备两种不同容量的电池版本,分别为标准版 Intelligent Flight Battery(售价 69 美元)与续航增强版 Intelligent Flight Battery Plus(售价 99 美元),相比 Mini 3/4 系列的 Battery Plus 便宜约 50 美元。 配件方面,大疆并未提高核心配件售价,Mini 5 Pro 的螺旋桨、充电管家、ND 滤镜套装等价格与上一代 Mini 4 Pro 基本持平。然而,全新设计的“快拆式桨叶保护罩”可能因为采用了环绕桨叶的全包围护框设计,价格却从以往约 50 美元直接提升到 99 美元。 曝光的价格表还显示,Mini 5 Pro 的两年期 DJI Care Refresh 服务售价为 129 美元,一年期为 80 美元,ND 滤镜套装(ND8/32/128)定价 55 美元,双向充电管家 49 美元,桨叶 19 美元。这些价格与 Mini 4 Pro 基本一致。 IT之家基于博文介绍,附上相关配件信息如下: DJI Mini 5 Pro Intelligent Flight Battery: 69.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494.9 元人民币) DJI Mini 5 Pro Intelligent Flight Battery Plus: 99.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710.1 元人民币) DJI Mini 5 Pro Two-Way Charging Hub: 49.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351.5 元人民币) DJI Mini 5 Pro Propellers: 19.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136.3 元人民币) DJI Mini 5 Pro Quick-Release Propeller Guard (Propeller Included): 69.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494.9 元人民币) DJI Mini 5 Pro ND Filters Set (ND8/32/128): 55.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394.5 元人民币) DJI Care Refresh 1-Year Plan:80.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573.8 元人民币) DJI Care Refresh 2-Year Plan: 129.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925.3 元人民币) 电池方面,Mini 5 Pro 沿用 Mini 3 Pro、Mini 4 Pro 的电池系统。机身底部清晰可见“C0”分类标签(IT之家注:指整机重量低于 249 克的无人机类别),意味着在多数国家和地区,用户无需注册、培训或考试即可飞行。 不过该无人机却成功集成 1 英寸图像传感器,打破此前仅限 595 克以上机型(如 Air 3S)搭载该规格传感器的技术限制。 外观上,新桨叶护罩借鉴 DJI Flip 设计,并集成低噪音桨尖技术。底部新增侧边按钮,支持折叠展开后自动开机并一键起飞,无需遥控器介入。此外,螺旋桨取消传统一次性螺丝,改用“轻触即装”的快拆设计。 参数方面,大疆 Mini 5 Pro 具备出色的弱光表现与动态范围,支持等效 24mm 焦距、F1.8 光圈的镜头,功能上涵盖 Nightscape 夜景模式、48mm 中长焦模式、全向避障与面向运动场景的 ActiveTrack 追踪技术,视频能力可达 4K / 120fps,续航时间延长至 36 分钟。 安全性能方面,Mini 5 Pro 将首次在 Mini 系列中引入 LiDAR 系统,实现室内外全向环境感知,支持黑暗环境下的精准返航与避障。 大疆为了增强创意运镜能力,升级了云台结构,旋转角度可达 330 度,拍摄时可实现 225 度以上的自由俯仰。
卢伟冰回应业界“空调大战”:有些家电厂商太看重竞争,小米更看重成长性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小米集团总裁 @卢伟冰 发布微博,透露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并对小米汽车汽车业务、小米之家、小米大家电业务进行答疑。 对于近期业界“空调价格战”,卢伟冰表示,没想到行业老大哥们对小米这么重视,下起手来还非常的重。但即便如此,小米家电业务依然保持猛增的势头,第二季度大家电的收入同比增长 66.2%,预计空调出货量超过 54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60%,创历史新高。 同时,卢伟冰表示,“有些厂商特别看重竞争,但小米更看重成长性。上半年空调线上前十品牌中,小米是唯一量价齐升的品牌”。 IT之家注意到,8 月 16 日,小米集团合伙人卢伟冰及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转发了上月(7 月)全国空调销售数据。 相应数据显示,上月国内空调市场销量前五名分别为美的(26.8%)、格力(17.2%)、小米(13.7%)、海尔(11.6%)、奥克斯(8.8%)。在线上方面,小米空调市占率(16.71%)首度超越格力(15.22%),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美的(18.61%)。 不过后续格力市场总监朱日发文称“公开的数据和那几张截图并不一样。按照同样的查询条件,7 月线上市场格力仍然保持领先。”
谷歌Pixel手机新功能防听力损伤:超105分贝/分钟自动降音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科技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昨日(8 月 22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谷歌计划为 Pixel 系列手机引入新的“听力健康”(Hearing Wellness)设置页面,让用户可直接管理长时间高音量提示与自动降音功能。 新页面将位于系统“声音与振动”菜单下,包含两个开关:“声音暴露通知”(Sound Exposure Notifications)和“听力健康”(Hearing Health)。用户开启后,Pixel 会在耳机输出超过安全阈值时发出提醒。 据谷歌官方资料,该阈值为连续五分钟 100 分贝或一分钟 105 分贝,手机会弹出“继续收听”或“降低音量”的选项,如果用户未处理该提醒,系统会自动降低音量。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耳机声音控制机制最早追溯到安卓 14 QPR1,并在 Android 15 推广至所有设备,但此前缺乏用户可控的开关。新的“听力健康”页面首次提供了此类设置入口,让用户能决定是否开启提醒与自动降音。 不过,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等部分地区,自动降音功能因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62368-1 安全标准(信息技术和音视频设备的国际安全标准,涵盖音量安全要求)而被强制开启,用户无法关闭。这一规定旨在保障长时间收听的安全性,但对喜好高音量的用户而言可能颇为不便。
赛力斯6.6亿元拿下金康动力剩余48.54%股权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周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汽车”)以公开摘牌方式收购其控股子公司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康动力”、“标的公司”、“交易标的”)少数股东重庆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交易对方”)持有的金康动力 48.54% 股权(以下简称“本次交易”),交易价格为人民币 66,345 万元。 赛力斯表示,为提高公司整体经营决策效率,提升子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公司经营效益最大化,公司控股子公司赛力斯汽车通过公开摘牌方式收购其控股子公司金康动力少数股东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持有的金康动力 48.54% 股权,交易价格为人民币 66,345 万元。本次交易事项完成后,赛力斯汽车持有金康动力股权由 51.46% 增加至 100%。 IT之家从公告获悉,金康动力是一家集研、产、供、销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方案解决商,主营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系统。金康动力电机制造车间已建成 22 条生产线,电控制造车间已建成 6 条生产线,具备年产 100 万台整车动力总成的能力。 这是赛力斯今年的第二次大手笔收购。此前,赛力斯已斥资 81 亿元收购龙盛新能源,拿下生产问界系列汽车的超级工厂。 赛力斯 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该公司预计净利润 27 亿至 32 亿元,同比增长 66.20% 至 96.98%;1-7 个月累计销量 24.65 万辆。
不追求极致性能的红米还是好红米吗?
关注机圈的差友应该有注意到,自从红米把Turbo从Note系列里独立出去后,Note 和 Turbo 这两条产品线就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路子。 虽然都是千元价位,但 Turbo 主打性能,Note 系列则主打抗造耐用。 而红米今晚发布的 Note 15 系列,算是把卷“耐用”的这个理念进一步发扬光大。 并且在发布会前就给大家整了一波活,喊来了擅长荒野求生的德爷用Note 15送外卖,给大家演示了这玩意儿到底有多抗造。 但整活归整活,大家更关心的肯定还是价格,这次 Note 15(6GB+128GB)起售价是999,Note 15 Pro(8GB+256GB)起售价是1499,Note 15 Pro+(12GB+256GB)起售价是 1999,其中 Pro 版和Pro+版在首销期间都能便宜 100 块钱,价格算是跟上一代持平。 这回托尼也提前拿到了 Note 15 Pro+,在体验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玩意儿还真有点意思。 先给大家省流:相对前代而言,这次 Note 15 Pro+ 在耐摔、防水、屏幕以及信号等方面都有所升级,并且跟其他家的千元线下机比,它的外围配置也还不错。 咱们先从外观聊起。 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代 Note 14 Pro+ 的双曲屏被用户们吐槽太多了,这代 Note 15 Pro+ 终于升级成了等深四微曲设计,视觉观感更好了不说,贴膜的难度也下降了不少。 而且这块屏还真不是虚有其表,按照王腾在发布会上的说法,Note 15 Pro+ 的屏幕用上了旗舰同款发光材料,无论是画质表现还是护眼效果,在同档位的机型中都算是第一梯队的水准。 旗舰下放的等深四微曲设计,也让正面屏幕的观感更好。而且相比前代的双曲面设计,等深四微曲屏没有那么难贴膜。 而将手机翻到背面,这次相机 Deco 部分,相较于上代也做了小小的升级,尤其是过渡部分,做成了顺滑的“火山口设计”,乍一看甚至有点荣耀 Magic 系列那味儿了。 聊完外观,咱们再来看看这次 Redmi Note 15 Pro+ 的性能到底咋样。 它搭载的是高通的第四代骁龙 7s,由于这两年高通处理器的命名也愈发有点抽象,让人很难一眼看出它到底啥性能水平。 所以咱们先来跑个娱乐兔,看看它的表现如何。可以看到,相比搭载第三代骁龙 7s 的 Note 14 Pro+,Note 15 Pro+ 的跑分也就提升了 12% 左右,提升幅度还是比较有限的。 这个跑分你们就别指望拿它玩原神之类的重负载游戏了,但平时打打王者荣耀倒也够用了。 根据我们用 Perfdog 测出来的数据,王者荣耀在极致画质和超高帧率下战斗 30 分钟,它的帧率可以稳定在 90 帧左右(目前该机型最高只适配到90帧),波动非常小。 并且 机身最高温度也只有 42.3 度。 而在电池方面,这次 Redmi Note 15 Pro+ 配备了一块 7000mAh 的电池。 经过实测,3 小时续航测试后还剩余 78% 的电量,不过由于目前各家手机电池容量都做越做越大,这个表现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不过红米在电池的低温表现和寿命方面,还是给大家整了点新东西。 简单来说,主要是优化了低温情况下的放电能力和电池寿命。 就拿电池寿命来说吧,大家都知道,这两年手机电池容量之所以能有这么快的进步,离不开电池中硅含量的节节攀升,但是多掺硅也会导致电池寿命衰减。 这次红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意为这块电池做了优化,按照红米的说法,这玩意儿循环 1600 次后,容量还能保持在 80% 以上,妥妥用个五年。 而在充电方面,这次 Note 15 Pro+ 依旧是沿用了祖传的 90W 快充。不过这次,红米把自家 Turbo 4 Pro 上广受好评的 22.5W 有线反充加了进来。这个小功能对于耳机等小物件的紧急补电,还是非常好用的。 聊完了前面这些,咱们再来说说这次 Note 15 Pro+ 的升级重点:耐摔和防水。 这次 Note 15 Pro+ 终于是吃上了龙晶玻璃,并且还用上了玻纤后盖。根据官方说法,这套组合拳的加入使得 它的抗摔能力相较于上代直接提升了 10倍。 等哪天有机会了,托尼给大家摔一个。 而在防水这块,Note 15 Pro+ 算是更进一步,直接给干到了IP66+IP68+IP69+IP69K 的满级防水,这几乎就是防尘防水的最高等级了,咱们咱们生活中的各种防水场景那是相当够用了。 具体的不同防水等级对应的防水情况,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表格,对比一下。 而像红外遥控、X 轴线性马达、NFC 这类外围配置,已经是红米的祖传技能了,基本是都是能给就给 在扬声器方面, Redmi Note 15 Pro+ 这次也做了一些升级,不仅采用了 1115 对称立体双扬声器,这次最大音量也支持到了 400%。 这次,我们也做了个小测试,手机打开最大音量播放《Are you OK》时,分贝仪放置在出声口 5 厘米左右的位置,测得最大 96.2dB 的音量。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咱们一般家用音响的最大音量,也才不过 100dB 左右。 除了上述的这些小功能外,这次 Note 15 Pro+ 还加入了最新的澎湃 T1S 信号芯片以及公里级的无网通信功能。 有个很有意思的点是,Note 15 Pro+ 虽然沿用了短焦指纹的解锁方案,但是也给你带来了暗光指纹解锁的功能。 喜欢晚上躺床上玩手机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在昏暗的光线下,用短焦指纹解锁手机容易被亮瞎眼,这个功能就是来改善这个问题的,夜猫子狂喜了属于是。(但建议开灯玩手机,对眼睛好) 最后,咱们再来简单聊一聊影像。对于这种千元价位手机的拍照,大家应该也都心里有数,就是扫个码、记录生活的水平。影像能力基本就属于简单记录生活的水平。 相比前代,Note 15 Pro+的影像硬件基本没啥升级,依旧是采用祖传的光影猎人 800 ( 豪威 OV50E )主摄、2.5 倍的长焦镜头以及凑数的 800 万像素广角。 具体表现,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样张,托尼在这里就不再多啰嗦了。 总的来说,Redmi Note 15 Pro+ 整体算是中规中矩的迭代升级,对于性价比党来说,它的性能提升不大,用的还是塑料中框,影像也还是个扫个码的水平,属于是看哪哪不顺眼的千元机型。 但对于它的目标用户,也就是老年人、学生党以及户外工作者这批人,他们的使用场景更加看重的是,耐摔、防水、长续航以及信号好等等,那Note 15 Pro+的升级点就很对他们的胃口了。 从这点咱们也能看出,如今的红米确实跟过去有些不太一样了,不再是一味地去卷极致性价比,而是开始思考起了用户的需求,这样的红米不一定会收获以前那批发烧友的喜欢,但应该会走得更加长远。
美国35州扩大校园手机禁令:教师普遍欢迎,部分学者仍有疑虑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据外媒 TechSpot 今日报道,本学年起,美国已有 17 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对学生手机使用出台了新限制,使相关规定的覆盖范围扩大到 35 个州,这一趋势正迅速席卷全美教育界。 这一波政策风潮源于佛罗里达州在 2023 年率先立法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成为全美首例,也罕见地获得了两党共同支持。支持者认为,手机带来课堂分心和干扰,不利于学习和健康;但反对者指出,目前缺乏足够证据证明其危害。 各州做法差异很大:部分州在就学期间全面禁用,乔治亚和佛罗里达则仅在幼儿园到八年级执行“铃响到铃响”的严格限制;另有七个州只在上课时间禁止,允许课间或午餐时使用。部分州干脆交由学区自定规则,普遍预期未来会逐步收紧。 在具体执行上,形式五花八门:有的学校让学生早晨把手机锁进特制袋子,有的则要求放进储物柜并发放备用设备。 从初步反馈来看,学生的抵触正在减少,但态度依然分化。亚特兰大附近的 McNair 高中生 Audreanna Johnson 说,刚开始大家很不适应,因为习惯了在课堂上用手机聊天。但现在抵触情绪逐渐缓解,不过她本人抱怨失去了戴耳机听音乐集中注意力的方式。 肯塔基州 Doss 高中生 Jamel Bishop 则认为禁令改善了课堂氛围,老师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家长群体同样意见分歧。埃默里大学对乔治亚州 125 个学区的调查发现,家长反对是最大障碍,许多人担心紧急情况下无法即时联系孩子。全国家长联盟的 Jason Allen 表示,学校在推进限制时,除了考虑安全沟通,还应兼顾学生的情感和社交需求,“仅仅修改手机政策,并不能解决家长的担忧”。 教师普遍欢迎新规,认为课堂更安静,教学更顺畅。埃默里大学公共卫生教授 Julie Gazmararian 在马里埃塔中学的研究发现,课堂和校园中的干扰减少,学生互动更多,纪律处分下降。但她也提醒,研究仍在进行,尚无法判断对心理健康或欺凌情况的影响。 部分学者则持谨慎态度。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 Munmun De Choudhury 强调,虽然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问题高度相关,但尚未证明两者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要明确区分哪些用法有害,哪些可能有益。 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并非全美所有地方都跟进有关规定。今年初,怀俄明州参议院否决了强制各学区制定手机规定的提案,理由是应由教师和家长决定。密歇根州共和党提出的全州禁令同样在众议院被否,民主党人坚持地方自治。
6.88万元起,极狐T1纯电小车预售2小时订单突破11068台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ARCFOX 极狐汽车昨晚宣布,纯电小车极狐 T1 预售 2 小时订单突破 11068 台。新车预售价为 6.88 万元起,支付 2000 元定金可享三大预售权益(IT之家注:瓦纳蓝、草露青、霞光紫三种颜色限免,大容量收纳扩展包限免,以及超时交付补偿积分)。 极狐 T1 的 425km 续航车型上市即交付,320km 续航车型将在 10 月中旬开启交付。 320 PRO 预售价:6.88 万元 320 PLUS 预售价:7.18 万元 425 PRO 预售价:7.58 万元 425 PLUS 预售价:8.38 万元 425 MAX 预售价:9.38 万元 新车尺寸为 4337×1860×1572mm、轴距 2770mm、最大头部空间 1004mm、后排腿部空间 934mm,支持前排座椅一键躺平。极狐 T1 纯电小车还拥有 459L-1352L 灵活储物空间。 极狐 T1 同级首搭低速智能辅助转向技术,宣称“转弯直径减少 30cm、最小转弯半径可达 5.2m”,配备 540° 立体全景影像系统。新车还支持全新一代智能泊车辅助、2 级组合驾驶辅助、提供 7 种驾驶模式。 新车采用 ARC-FLOW 概念设计语言,配备贯穿式前大灯、18 英寸铝合金精车轮毂,轴长比 0.64、轮高比 2.27、宽高比 0.85;提供晨曦白、瓦纳蓝、流光银、草露青、霞光紫、子夜灰 6 种车色和云米、沙棕、黑金三种内饰配色。 极狐 T1 纯电小车还配备舒适云感环抱座椅、2.34m² 无边视野全景天幕、静谧座舱等,时速 60km 时车内声音 55.8dB。新车还拥有 15.6 英寸悬浮中控屏 + 8.8 英寸液晶仪表屏,内置全场景 AI 语音助手,百公里耗能 11.2kWh。 新车基于北极星数字智能架构打造,采用高强度笼式车身设计,配备极光电池(宣称“不着火、不变形、不进水、真续航”),支持闪充补能,同时提供 V2V / V2L 外放电功能。
蔚来ES8降价“掀桌”:卷慌了友商,也误伤了老车主
采写/思琪 编辑/天南 从斌子到斌哥到斌神,靠着全新ES8打到骨折的定价,蔚来创始人李斌口碑逆转,直接封神了。 8月23日,李斌发文称,“一线同事说,虽然周五是工作日,但一整天展车车门与前后备舱就没关上过,凌晨三点都还在接待用户。” 骨折价把同行卷成渣,有车主表态,“决定放弃理想i8了,我今天看了一下蔚来ES8,立马下定了。” 但老车主们却心态复杂,一部分老车主觉得被“背刺”,“短短8个月,我的蔚来ES8(75度)账面损失近17万,这不是投资失误,而是来自曾经信任的品牌的一次精准背刺。” 也有一直追随“斌神”的老车主表示欣慰——觉得蔚来可以活下去了,不用担心未来的维保问题了。 先来看一下蔚来全新ES8,预售价格41.68万-45.68万元起,电池租用服务(BaaS)后为30.88万-34.88万元起。和上一代蔚来ES8相比,蔚来全新ES8的入门价格便宜了8.12万元,采用电池租用服务(BaaS)则便宜了11.92万元。 考虑到新车实际售价通常比预售价更低,全新ES8的上市起售价,极有可能杀到30万元区间。 “ 每一年都很重要,每一天都是生死局。”8月22日早上的媒体沟通会上,蔚来总裁秦力洪表示。 曾经嘴硬表示绝不降价的李斌也松了口。他明确表态,如果蔚来继续保持高价,很难参与市场竞争, “活下去是最重要的”。 一 活下去最重要 “ 今年的蔚来有点危险,但挺过去了就是新开始。”一位前后买了六辆蔚来系列车的车主对《财经故事荟》表示。 2018 年,他成为了创始版ES8车主。当时在售的电车只有特斯拉 model X,优势是终身免费充电,但他试驾后发现悬架太硬便放弃了,转而选择了蔚来ES8创始版。原因很简单,“它有很多首创的东西,如换电、智能系统NOMI、女王副驾、智能座舱、纯电4秒俱乐部等。” 不过,蔚来眼下的日子并不好过。 今年上半年,对比第一梯队的新势力零跑、理想、小鹏,蔚来不仅销量垫底,亏损额也高居不下。Q1财报显示,蔚来净亏损同比扩大超30%,达67.5亿元。根据公司历年财报,蔚来累计亏损已破千亿元。同期,蔚来的流动负债已经超过流动资产,使其资产负债率在一季度末升至92.55%。 虽然五座 SUV乐道L60自2024年第四季度开启交付后,迅速成为了蔚来体系内重要的销量贡献者,让蔚来2025年上半年总交付数据好看了不少,但是价格更低的乐道品牌上量,并未明显改善蔚来汽车的整体财务状况。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蔚来的汽车毛利率降到 10.2%,环比降低2.9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7.6%,环比下滑4.1个百分点。 作为参照, 2025年第一季度,问界的毛利率为27.6%,小米是23.2%,理想是20.5%,比亚迪为20.1%,极氪是19.1%,特斯拉汽车业务则为16.2%。 挣钱能力有待考验,蔚来 “烧钱”却源源不断。目前,蔚来已经建成庞大的换电网络。据出行财经计算,若以单座换电站50万元的运营成本、目前共有3000座换电站粗略计算,仅一年时间,蔚来在换电站上投入的运营成本就达到15亿。 活下来,是蔚来当下的首要任务,也是蔚来全新 ES8骨折定价的关键原因。同时,全新ES8的成本比前两代车型低很多,骨折定价仍有毛利。 尽管蔚来没有公布全新 ES8的具体销量,但据秦力洪表示,从前一晚发布会结束到第二天上午,同样的时间段,全新ES8的订单量已经多于上个月底发售的乐道旗舰车型L90。 二 ES8掀风浪,友商睡不着了 当消费者发现,用一台 “打折”的宝马iX3或奥迪e-tron的预算,就能拿下蔚来的全尺寸旗舰SUV时,市场的天平剧烈倾斜了。 蔚来全新 ES8这一定价策略绝非简单的市场促销,而是一次深思熟虑的“降维打击”,去冲击理想i8、问界M9 EV等车型牢牢把持的“家庭豪华”市场,同时也打击传统豪华品牌BBA电动车。 为什么说“骨折定价”的ES8能掀起风浪? 一方面,在价格上,蔚来全新 ES8从一个“高端豪华”产品,变成了一个“极具性价比的豪华旗舰”,定价区间比理想i8、问界M9 EV还要低,甚至上市后或能下探到小鹏G9、极氪001的价格腹地。 另一方面,换电体系、双电机性能、豪华内饰和空间等这些原本是 50万+级别才享有的体验标配,让蔚来全新ES8的性价比更加凸显。从尺寸来看,全新ES8车身长度5280 mm、轴距3130 mm,两项数据都超过了宝马X7。 再看配置,即使是最入门的车型,全新 ES8也标配全域 900V高压架构、102kWh 电池、智能双腔空悬以及520kW前后双电机,峰值扭矩700N·m零百加速时间仅需 3.97 秒,CLTC综合续航里程达到635公里。而顶配和入门车型的差别也只有智能大灯、22寸轮毂和NOMI这些细节功能。 当一个配置拉满、打骨折价的全新ES8登场后,哪位友商比较慌? 首位便是理想i8。理想i8是理想汽车推出的一款三排六座的纯电SUV,瞄准高端家庭用户,就在蔚来全新ES8预售的前一天,8月20日,其已经开启交付。 事实上,早在全新 ES8预售之前,两家已经开启明争暗斗。在乐道大三排SUV L90上市期间,理想i8已经售卖,虽然李斌公开预祝理想i8大卖,但是在宣传上两家暗自较劲,理想搞技术发布、蔚来发布全新ES8内饰谍照。 一直以来,理想的核心卖点是 “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家庭场景,但此次蔚来全新ES8预售发布会上,李斌直接拿出三款MPV车型数据对比,他表示无论是进出便利性、乘坐空间还是储物空间,蔚来全新ES8都达到甚至超越了主流MPV数据。 为了抢占纯电大三排SUV市场,特斯拉打出了Model Y L这张牌,比起五座版,Model Y L的主要变化就是“大”,用户可以以不到34万元的价格就能买到一辆特斯拉六座SUV,但与蔚来全新ES8相比,Model Y L除了牌子够硬,零重力座椅、二排大屏幕等豪华配置均未配备。 对于传统豪华品牌 BBA的冲击可能更甚。这些车企的纯电车型在智能化和本土化体验上本就相对滞后,一旦ES8价格区间与之重叠,可能会分流后者的客户。 价格风暴的余波甚至波及到更低价格带的玩家。当 ES8的价格下探至30万级别,它不可避免地要与小鹏G9、极氪001等车型的高配版形成竞争。 总而言之,蔚来的这步棋,看似激进,实则精准。它用一款旗舰产品,同时搅动了从30万到50万级的整个高端新能源市场。 但危险的是,这把“利剑”也扎痛了蔚来部分老车主,有老车主失望的表示,“蔚来不是自称用户企业吗,怎么对老车主这么残忍?!” 三 支持“ 斌神”但也不愿被刺,老车主心情复杂 “ 斌神”。 在 8月21日蔚来全新ES8预售发布会后,李斌发的一条微博评论区里,那些已经预订新车的新车主齐刷刷给李斌点赞。 “第四季度一定盈利了!斌神、斌神、斌神,我相信越来越多人看懂三品牌的布局了,这就是长期主义。”一位老车主如此评价道。 这边新车主欢喜下订,那边部分老车主感觉到被 “背刺”。 “ 我购买(二代)ES8仅仅不到8个月时间,账面损失了17万多,即使考虑到汽车是消耗品会自然贬值,这样的价值缩水速度也令人震惊。”在小红书社交平台上,一位自称2024年12月花费42万购买2024款蔚来ES8的车主发布吐槽贴。 “目前没有人联系我,我自己联系客服也没有任何正面回答。”上述老车主对《财经故事荟》无奈表示,“贴子发出去已经有了4万浏览量,但是等来的都是大量恶意言论。” 今年上半年购买 2024款蔚来ES8的老车主更是有苦难言。一位在3月交钱提车的老车主张南吐槽,“车子是24年展车我不计较了,4月开始清库存大降价我忍了,然后8月上新款41万带电池,我心态崩了。” “ 在我买车之前,销售明确表示今年蔚来全新ES8绝对不会上市,所以我才下订的,结果不到5个月,新车就上了,心里有点不舒服。”张南向《财经故事荟》表示,“我也向销售吐槽过,但是也没有办法。”据张南介绍,其裸车加上100度租电、购置税、保险、车衣下来总共花费56万多。 让张南感到更不舒服的是,全新ES8在配置上比老款ES8要好。“毋庸置疑,全新ES8的架构和老款的对比,就像是5070对比3070的显卡。”他愤愤不平。 新车骨折价还导致了相关二手车价值腰斩。新车的官方定价是二手车残值的核心锚定点。新车价格大幅下降,意味着老款车型的二手保值率会随之暴跌,直接损害了老车主的经济利益。 “ 如果你诚心要,还可以便宜。”安先生对《财经故事荟》表示,“如果新款不出的话,我的车还能多卖两三万。” 在闲鱼二手交易平台上,安 先生售卖的是一款24款蔚来ES8,75度BaaS,在2024年12月上牌,行驶1.4万公里,无事故。其标价23.6万元。”很多人都觉得这个价格贵了,现在好多人都问20万卖吗,不过我最低卖22万,所以再等等。”他说。 “ 如果蔚来降价卖好了总比倒闭了要强吧。”也有一部分老车主表示能够理解蔚来。他们追随着李斌一路摸爬滚打而来,发自肺腑期待他成功。 李斌接受采访时坦言,对定价很纠结但还是选择实事求是,最近也收到很多老用户建议和反馈,很多用户都建议不要太顾虑老用户的感受,认为蔚来活下去最重要,以前承诺的保障才能继续等。 截至完稿,蔚来并未对 ES8老车主出台相关补偿措施。但自8月19日起,蔚来100kWh长续航电池包价格从12.8万元下调至10.8万元,1月1日至8月18日期间完成续航永久升级的用户,将获得价值2万元的焕新礼金券,礼金券使用有效期5年,限本人或直系亲属增换购蔚来品牌全系新车时抵扣车价。 有去年或今年上半年购买二代ES8的老车主表示,他们的爱车不止车价贬值巨大,当时购买时还没有免费换电权益,所以希望蔚来能给他们每月4到6次免费换电权益。 能否妥善安抚部分感觉被 “背刺”的老车主,决定了这场大降价到底是绝地求生的逆袭,还是“自毁长城”的危机。 毕竟,蔚来自称 “用户企业”。(文中受访对象皆为化名)
上汽名爵全新MG4预售订单3万台:7.38万元起,8月29日上市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上汽 MG 名爵汽车今天宣布,全新 MG4 预售订单达 3 万台。该车型预售价区间为 7.38 万-10.58 万元,将于 8 月 29 日上市,半固态安芯版将于 9 月公布价格,年内批量交付。 IT之家附上汽名爵全新 MG4 汽车各版本预售价如下: 437 随心版:7.38 万元 437 从容版:8.18 万元 437 自由版:9.08 万元 530 智趣版:10.58 万元 半固态安芯版:价格 9 月公布,年内批量交付 上汽名爵全新 MG4 汽车支持 OPPO 智能出行,车机互融,覆盖用户用车的全链路智能出行服务。据介绍,OPPO 智能出行提供数字车钥匙、车管家、闪充、Car+ 车联等功能,「手车互联」未来将在 MG 所有车型上搭载。 上汽名爵全新 MG4 汽车支持语音控车,提供手机语音备车、主动备车提醒、手机无感钥匙、仪式感上车、手机网络共享等功能。新车号称兼容最多手机品牌,可实现与苹果、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 等机型互联。 新车搭载高通骁龙 8155 芯片,配备同级最大 15.6 英寸 2.5K 分辨率大屏;支持无缝接力导航功能,可实现寻车、行车、步行导航全程接力,路线始终不断。 上汽名爵全新 MG4 汽车长宽高分别为 4395×1842×1551mm、轴距 2750mm,整车得房率 93.8%,拥有 471L 后备箱空间、98L 下沉储物空间,二排座椅放倒可变 1.87m² 大床房。新车副驾腿部宽度 409mm,女王舒享纯平脚踏 46.4°,坐垫长度 503mm。 新车低温(-7℃)热车状态下续航达成率 75%,搭载一台最大功率 120kW 的永磁同步电机 + 磷酸铁锂电池组,最高车速 160km/h。车辆 CLTC 综合续航 530km,拥有同级最低百公里电耗(10.4kWh / 100km),电池电量从 30% 充至 80% 需要约 20 分钟。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