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上市公司密集被实施ST,“退市警报”频频拉响 A股加速“出清”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在监管重拳出击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因触碰监管红线而遭到风险警示,“披星戴帽”“退市警报”频频出现。 5月15日,世龙实业(002748)因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自5月17日开市起复牌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世龙”。 5月14日,汇金股份(300368.SZ)、海峡创新(300300.SZ)、特发信息(000070.SZ)因此前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被当地证监局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且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戴上了“ST”的帽子。 自4月12日新“国九条”和退市系列监管政策亮相以来,A股市场被实施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数量激增。近1个月以来,因为触碰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等“红线”,有百余家上市公司遭到监管处罚,密集将证券简称冠以“ST”标识,从而掀起史上最密集的一波证券简称变更潮。Wind数据显示,在5月6日至5月15日的短短十天内,有超过5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与此同时,在退市新规的利剑高悬之下,“退市警报”在A股上空频频鸣响。 大量ST类股票(含ST股和*ST股,下同)连连下跌,遭遇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截至5月15日,*ST保利、ST汇金、ST峡创、*ST农尚(300536.SZ)、ST元成(603388.SH)、ST百利(603959.SH)等近30只ST类股票在5个工作日内股价跌幅超过20%。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汇金股份、海峡创新、特发信息3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分别为邯郸市国资委、平潭市国资委、深圳市国资委。国资背景的上市公司被实施ST,颠覆了投资者传统的预期,显著加剧了资金对ST板块的恐慌情绪。 这场盘旋在A股上空的“ST”风暴,让一些曾经的高市值公司迅速走下神坛。例如,*ST美尚(300495.SZ)上市之初市值即超过百亿元,随后一泻千里,并被质疑造假上市。如今,该股市值仅剩下0.9亿元。这类现象的存在,对A股市场的投资环境造成了沉重打击。 多家被实施ST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办公室的相关人士普遍认为,公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监管挑战。上市公司将更加注重加强主营业务的规范运作,确保合规经营,以适应监管政策的新要求。同时,他们也在探索和实施一系列积极措施,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 ST股股价巨震 4月12日,《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和《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下称《退市意见》)发布;4月30日,沪深交易所修订并重新发布了《股票上市规则》,将各类型的退市标准进行了细化、修改。 在严监管的态势下,A股市场中的ST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性抛售。 汇金股份被ST后,其股价在5月14日、15日连续跌停。 3月14日,汇金股份收到河北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该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5月10日,汇金股份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汇金股份证券部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4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新规发布即实施,汇金股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如果汇金股份在4月30日之前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可能也不会被ST。 5月15日,汇金股份在公告中称,公司及相关人员将认真吸取教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5月12日,特发信息披露,因特发信息子公司深圳特发东智科技有限公司为完成业绩承诺,通过跨期调节营业成本、虚构业务等方式虚增收入、虚增或虚减营业成本和利润,上述行为导致特发信息披露的2015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5月14日起,特发信息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5月14日至16日,特发信息的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 这波ST股集体下跌,与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的集中披露有关。许多公司因业绩指标、公司治理等触碰监管“红线”而被实施风险警示。特别是监管对分红不达标的公司实施了强约束措施,让市场对ST股的避险情绪加剧。 截至2024年5月15日,A股市场共有178只ST股票。从年初至今,有166只ST股的股价下跌,仅有12只上涨。其中,*ST保力(300116.SZ)、*ST美尚(300495.SZ)、*ST越博(300742.SZ)、*ST三盛(300742.SZ)、*ST商城(600306.SH)、*ST太安(002433.SZ)等近60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幅超过50%。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ST股股价暴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因为财务造假或者公司经营出现重大问题而面临退市,该股后期回归A股的概率较低,同时会在三板失去流动性,因此会出现大幅度贬值;第二,因为股价长期低于1元等情况可能会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虽然未来仍有回归A股的机会,但这类ST股也会因为中期失去流动性而贬值;第三,数十家上市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反映出监管层加快市场优胜劣汰的决心,希望通过短期的整理将市场整体质量提升。 一位资深券商分析师称,尽管股票被实施ST并不直接等同于退市,但监管层对于财务造假等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无疑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便是国资背景的公司,也必须严格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这促使投资者在面对ST股时,采取更加审慎的投资策略。 多家公司“自救” 部分面临退市风险的ST公司采取一系列自救措施,以期稳定股价,恢复投资者信心,在逆境中寻求转机。 在股价出现7个跌停板之后,深圳市证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002197.SZ,下称“ST证通”)的高管们“坐不住”了,对外宣布了股份增持计划。 5月14日,ST证通披露,董事兼副总裁杨义仁等三位高管计划在2024年5月15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200万元。 在此之前,该公司因被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5月6日至5月14日,ST证通的股价遭遇连续7个跌停。 ST证通董事会办公室相关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高管增持股份是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 尽管如此,5月15日,ST证通仍旧跌停;5月16日跌势放缓,全天股价下跌1.99%。 5月6日,青海春天(600381.SH)的股票简称变更为“ST春天”,其股价应声跌停。当日,ST春天披露,拟使用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含)的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但该股仍维持5个交易日跌停,此后才止跌回稳。 在增持或者回购股份以外,部分ST上市公司拟通过重整等方式自救,希望摆脱财务和经营困境。 5月7日,*ST东园(002310.SZ)收到债权人北京朝阳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关于申请法院对东方园林进行重整及预重整的通知》以及法院的《通知书》,表明重整程序已经启动。2023年年末,*ST东园的净资产为负值,触发退市风险警告,并连续3年净亏损,同时存在持续经营能力的不确定性,再次触发其他风险警告。 对外宣布重整后,自5月7日至5月16日,ST东园的股价涨幅超过45%。 上述资深券商分析师称,在ST类上市公司积极采取自救措施的背景下,一些投资者开始在ST类上市公司中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期待能够捕捉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 该分析师认为,ST股面临的股价波动风险依旧不容忽视。这类公司往往与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相关联,包括财务困境、经营问题、监管审查等。因此,即便有自救措施的刺激,其股价的反弹也可能伴随着较大的波动。 ST板块出清压力增大 退市新规的实施也加速了A股市场的出清过程。低质量的上市公司将被逐步淘汰,部分ST上市公司拉响了“退市警报”。 2024年 5月 16日,*ST保力(300116.SZ)公告,股票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5月15日,*ST世茂(600823.SH)披露,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股票次日起停牌。同日,其收到上交所下发的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5月13日,ST中南(000961.SZ)披露,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因ST中南的收盘价在4月3日至5月8日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拟被交易所终止股票上市交易。 5月9日,*ST美尚披露,因4月8日至5月8日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将被交易所强制退市。*ST美尚的股价最终定格在了0.13元,总市值不及0.9亿元。 自2015年上市以来,*ST美尚的股价最高曾达到153元,总市值超过百亿元,如今却走到了退市这一步。像*ST美尚这样的公司在A股市场并非个例。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原院长刘纪鹏在“2024中国投资年会”上对*ST美尚的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不仅质疑了这家公司在市场上的道德操守,还对*ST美尚的保荐机构提出质疑。 A股市场正在加速出清。 2024年4月16日,证监会在就分红和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以2020—2022年度数据测算,沪深两市可能触及分红不达标准的公司数量约80多家。 国盛证券通过对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统计分析,经筛选后,超过100家上市公司的分红暂时不达标。这些公司亟待在2024年加大分红力度、提高股东回报。否则,新规落地后可能被实施风险警示。 5月15日,证监会发布2023年执法情况综述,并宣布2024年执法工作重点。综述显示,2023年,证监会查处的上市公司中,有32家已被强制退市,向公安机关移送相关涉嫌犯罪的上市公司有42家。证监会表示,2024年将集中力量打击包括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占用担保、违规减持在内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将进一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是投资价值的源泉。从上市公司的“入口”到持续监管,再到“出口”,都正在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安排。目的就是坚决把造假者挡在门外,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彻到公司信息披露的全过程,把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项机制,把“僵尸企业”、害群之马坚决清出市场。控股股东、实控人和董监高作为“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扛起责任。 从长期来看,屈放认为,A股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第一,质地较差的上市公司逐渐被市场边缘化,优质的上市公司更容易受到资金的青睐;第二,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市场的整体质量会提升;第三,监管层对于不法行为的监管和惩处,会优化市场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强化监管是长期的行为,只有在保证市场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申万宏源认为,退市新规等政策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价值”;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沪深交易所同步完善优化退市标准,推动更精准实现“应退尽退”。  
“额度比春节的火车票都难抢” 消失的银行揽储“利器”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青 手工补息、智能通知存款、中长期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这些曾被银行看作揽储“利器”的创新产品,正在一一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去银行转一圈根本不知道要买什么。之前保本保息的存款类产品,要么额度收紧,要么下架整改,剩下的利息又太低。钱拿在手里,心里很慌,所以有空就到家附近的银行网点了解一下。”5月中旬,家住上海的边女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边女士一直习惯到银行选择合适的产品,让积蓄保值增值。让她没有料到的是,前些年收益率能到5%甚至6%的存款类产品,如今不仅收益率一降再降,而且还经常抢不到。 为应对净息差下降和加强负债管理,银行的高息存款类产品逐渐退场。未来,银行揽储将有哪些新打法?储户该如何应对? 高息存款产品没了 2023年一整年,存款挂牌利率经历了“三连降”,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更是步入“1时代”。 最近,边女士感受到,定期存款利率越来越低,银行都不愿意让她买五年期的定期存款。而且五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特别低,甚至有些五年期和三年期的利率没什么区别。她已经放弃在大行存定期了。股份行和城商行的利率稍微高点儿,但也是一路下调。以往如果存款金额较高,银行会与边女士协商,进行私下补息。如今,这类方式的操作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而且,边女士发现,以往每逢岁末,银行都在大力拉存款,各类营销活动比较多,银行会通过赠送礼品等方式进行补息。但去年底,各家银行的揽储营销力度远不及从前,甚至有些银行都不做营销活动了。 春节前后,边女士在咨询多家银行后,仍没有找到中意的存款产品,最后配置了一款储蓄型保险产品。在她看来,这款产品虽然牺牲了一些流动性,但利率水平相对理想。 据了解,最初,银行手工补息是由于系统错误、人为失误或者特殊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利息未能按照预定规则自动计算并入账,银行会通过人工干预方式进行利息的计算、核对及补发。然而,随着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手工补息逐渐异化成为完成揽储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一家股份制银行担任理财经理的李强透露,银行绩效考核压力很大,在月末、季末或年末等冲存款规模考核的时候,银行可能会拿出一部分业务费用来补贴客户的利息收入。贴息金额会根据客户的存款规模大小等情况进行浮动。 李强介绍,以往银行会组织一些营销活动,比如赠送加息券或生活用品等方式,变相给储户额外的存款收益。部分银行还会和购物商城合作,赠送储户相应的商城积分以兑换礼品。有的银行会选择与第三方中介合作,邀请储户加入社交群,然后开通“白名单”,让这些客户获得隐藏的高息存款产品。 手工补息突破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在增加银行负债成本的同时,会导致银行间的无序竞争加剧。因此,这类操作方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今年4月初,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倡议》,要求各家银行对手工补息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将其纳入监测管理范围,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上限的补息;要求银行立即开展自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实际上,除手工补息外,大额存单、通知存款和结构性存款等保证本金安全又兼顾略高收益的存款产品,曾是储户心目中的香饽饽,更是银行揽储的“利器”。近期,这些产品正在加速退场。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在监管叫停手工补息的同时,主打“较高利率、较高安全性以及灵活期限选择”的大额存单在不断收紧额度,部分银行甚至直接暂停新发额度。截至目前,包括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相继停售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并且对于何时上架此类产品,暂时无任何计划。“不夸张地说,现如今大额存单的额度比春节的火车票都难抢。银行补息越来越少,买大额存单拼手速又拼不过,现在我就指望智能通知存款和结构性存款。没想到,最近银行发通知说,智能通知存款也要下架了。”边女士说。 据悉,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厦门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于近期发布公告,下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 在边女士看来,智能通知存款兼具活期存款支取便利和定存的收益,满足了储户对收益与流动性的需求。眼下,只剩下结构性存款产品还在坚挺。 所谓结构性存款,是一种介于存款和理财之间的特殊产品,兼具存款的安全性和理财的高收益性。其本质是一种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同时将少部分资金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等金融指标挂钩的金融产品。 李强表示,这种设计使得结构性存款在保障本金安全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一般来说,如果结构性存款的预期收益率在1%至2%之间,投资者基本上可以拿到中间收益率。在智能通知存款下架后,来银行咨询、购买结构性存款的储户增加了不少。 高息存款产品消失背后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高息存款产品陆续退场,是银行净息差和负债端持续承压的结果。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披露的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跌破1.7%,至1.69%。这一净息差水平已低于《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警戒线”。 目前,净息差下滑趋势仍在延续。安永日前发布的《中国上市银行2023年回顾及未来展望》显示,今年一季度,有24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净息差数据,其中22家继续下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走势受到宏观环境、信用周期、货币政策,以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走势等多方面影响。同时,与各家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和客户结构也有一定关系。当净息差降至历史低位时,意味着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风险,以确保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江瀚认为,加强负债端成本管控,放弃高息存款也就成为商业银行的一种必然选择。此外,监管部门看到了这些所谓创新使得银行过度追求短期收益,忽视长期稳健经营,从而累积系统性风险。因此,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智能通知存款等创新型存款产品的监管,同时给智能通知存款的下架明确了基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目前部分银行下架智能通知存款、调整大额存单等行为,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尤其对大额存单、智能通知存款等产品负债占比高的银行影响相对大一些。但大额存单等存款类产品占整体商业银行负债比重相对较低,对降低整体银行负债成本有限。更重要的是,银行下架或调整相关产品,有助于维护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减少高息揽储等影响。 如何留客? 在监管趋严、存款利率持续下调的背景下,银行的存款规模随之下降。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2024年前4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7.32万亿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数据,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1.24万亿元。这意味着,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了3.92万亿元。其中,4月份企业存款减少了1.87万亿元,同比多减1.73万亿元;居民存款减少了1.85万亿元,同比多减6500亿元。 存款规模下降让银行压力陡增。合规之下,什么方式能够替代此前的揽储的手段留住储户,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难题之一。 李强表示,近段时间,行里针对白名单客户上架了一款类似于智能通知存款的产品,同样是定期活期互通,闲钱满期以后可以享受到定期利率。目前客户对该产品的反响不错。后续其他银行应该也会有所动作,毕竟谁都不想流失好不容易沉淀下来的客户。 对于此类情况,江瀚分析称,如果大量储户流失,银行也容易面临流动性风险,即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这种压力让银行正在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处境。一方面,银行降低风险的需求让其不断压降“创新”存款产品;另一方面,过低的收益却带来了用户的流失,这种中间度的选择就显得异常重要。 就银行本身而言,周茂华认为,可以顺应市场需求加大财富管理、零售等业务发展,稳步提升轻资产与轻资本业务比重,增强客户黏性,也有利于活期存款沉淀,降低综合负债成本;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与风险能力,降本增效。 对于后续银行如何留客,江瀚建议,一是强化一揽子服务,银行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是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如财富管理、投资咨询、保险代理等。银行通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增加客户黏性,使客户更倾向于在银行进行多种金融交易。 二是在合规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在低利率时代,银行可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来吸引客户。例如,银行可以开发一些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或者推出一些具有特色的贷款产品,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此外,银行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来提升金融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是提升差异化的服务能力。银行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和风险偏好,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例如,对于高净值客户,银行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对于年轻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上金融服务。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银行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多基金涉足ST股 公募基金忙“排雷”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洪小棠 新“国九条”和退市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使得上市公司退市标准趋严。在此背景下,部分未能满足监管要求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陡升。 在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披露结束后,仅5月6日一天,便有63家上市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戴上了“ST”的帽子。 一旦上市公司被ST,将面临诸多不利影响。例如,ST个股不仅会遭到个人投资者的抛售,而且公、私募基金和外资等主流机构投资者大概率会将这类标的排除在股票池之外。一些已经被纳入指数成分股的公司在被ST之后,会被移出成分股序列。 与此同时,根据相关规定,投资者当日通过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累计买入的单只ST类股票,数量不得超过50万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ST类股票的多头力量。 于是,在上市公司“披星戴帽”后,其股价普遍在接下来的多个交易日中连连下跌。 在部分ST公司的股东名单中,不乏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身影。不过,经济观察报采访获悉,这类公司正在被机构投资者调整出选股池。 被抛售至跌停 随着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的密集披露,A股上市公司被ST情况亦显著增多。根据Wind资讯数据,5月以来至5月16日,包括ST特信(000070.SZ)、*ST中利(002309.SZ)、ST华铁(000976.SZ)等共计7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从整个A股来看,截至5月16日,ST公司已达178家。 这些上市公司被ST,大部分是因为公司财务数据造假或公司高管违规操作导致。在“戴帽”之后,这些公司的股价普遍呈现连续多个交易日下跌的走势。 例如,ST百利(603959.SH)、ST华微(600360.SH)、ST爱康(002610.SZ)、ST新纶(002341.SZ)等超过10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连续5个跌停。 *ST股也不容乐观。*ST美尚(300495.SZ)的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早已锁定退市;*ST保力(300116.SZ)则披露,公司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并于5月17日开市起停牌。 这意味着,5月16日成为*ST保力留在A股市场风险警示板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未来,其将移步三板市场。 公募持仓ST股 经济观察报发现,在这些ST公司的股东名单中,不乏机构投资者的身影。 根据Wind数据,截至一季度末,共有21只ST股涉及公募基金的持仓,不过这些持仓大多数来自被动指数型基金,此外也有部分指数增强基金、量化基金及少数主动权益基金。 4月30日被实施退市警示风险的ST新潮(600777.SH)被6只基金持有,涉及6家基金公司,总体持仓为7535.21万股,比上季度末减少了4708.73万股。兴全绿色投资混合(LOF)作为其中唯一的主动权益基金,持有ST新潮7125.85万股,占该基金净值比为4.94%。该基金由邹欣管理,最新规模为37.94亿元。 在上述被动指数型基金中,长城久泰沪深300A、鹏华国证石油天然气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国泰中证油气产业ETF分别持有ST新潮221.15万股、55.87万股、47.72万股。在指数增强型基金中,太平中证1000指数增强A、博时中证1000增强策略ETF分别持有74.48万股和10.13万股。 4月底,*ST银江(300020.SZ)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截至一季度末,共有3只基金持有该股,持股总量为323.47万股。其中大成互联网+大数据A持有*ST银江最多,持股数量为313.22万股;银华中证2000增强策略ETF、广发中证2000ETF分别持有*ST银江7.02万股、3.23万股。 值得一提的是,5月16日,ST华微披露,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ST华微立案。Wind数据显示,共有3家基金公司的3只指数基金持有ST华微,分别为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富国上证综指ETF、南方中证1000ETF。 此外,*ST龙宇(603003.SH)、*ST导航(688282.SH)均被2只基金持有。其中,于5月6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叠加其他风险警示的*ST导航被银华基金的银华瑞和、银华专精特新量化优选C两只主动权益基金持有,持股数量分别为8.5万股、0.77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一季度末,银银华瑞和管理规模仅为0.48亿元。一季度,*ST导航进入银华瑞和的持仓,并且一举成为该基金的第四大重仓股。 无独有偶,ST证通(002197.SZ)于5月6日被实施风险警示。由雷涛、陆阳管理的德邦稳盈增长在一季度买进ST证通58.40万股。截至一季度末,ST证通成为该基金的第十大重仓股。 调出选股池 在一位公募机构投研人士看来,公募基金对ST类股票会更加小心谨慎,未来有ST风险的公司会被“拖”出选股池。 一位券商系公募人士表示,被动指数型基金对ST股的处置并不相同,有的基金会将ST股及时剔除出基金组合,有的基金会按照指数公司的调整节奏去更新。 一位任职于沪上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表示,在新“国九条”发布后,该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加紧对纳入选股池的风险指标做出调整,调出了风险系数增加的部分个股。公司自查后发现没有主动型基金持有ST类个股。如果基金经理想配置这类股票,要经过比较复杂的审批。基金经理需要写研究报告并向上报送,投资决策委员会投票作出决定。在强监管的态势下,基金经理没有必要配置风险越来越大的ST类个股。 一位任职于北京某中型公募机构的基金经理表示,前些年,A股市场存在炒小、炒新、炒差的现象,之后,有很多资金热衷炒主题、炒概念。在存量博弈的市场中,这些炒作行为,把质地比较好的资金“吸”走了,一些个股即使披露了亮眼的业绩,也没有获得市场资金的青睐。在新“国九条”亮相之后,资金重新回到基本面较好的个股上,给这些业绩好的公司重新定价的机会。
【金融头条】数据资产“活”起来 变现途径有待探索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5月初,上海芯化和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芯化和云”)全体人员喜迎“大事件”。该公司以数据资产质押的方式获得上海银行150万元授信。这是化工行业首单数据资产质押融资。对于芯化和云来说,这一“大事件”的意义远大于授信本身。该公司更希望通过这笔授信,向市场证明自己的数据资产是具有价值的。 数据资产融资需要经历数据资产确权登记、入表(将数据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一项资产)、质押、评估等环节。相较常见的固定资产融资,这是个崭新的尝试。 芯化和云运营总监李川参与了整个过程。他们先在上海数据交易所(下称“上海数交所”)完成了场内登记,接着进行数据资产入表。企业自行聘请审计机构对报表中的资产进行审计,之后进行资产评估,让第三方评估公司和银行参与进来,完成质押融资闭环。 放眼全国,除了上海数交所,广州数据交易所、深圳数据交易所,以及一些数据交易平台或者交易中心,都在提供类似的准入服务。 像芯化和云这种大数据服务类科创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重数据”的特点,数据要变现,关键是要让数据变“资产”。企业各项数据要素需要经过权威机构的分析、在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确权、评估后确认其价值,才能变成可以用来质押的资产。 李川表示,数据要素市场还没有形成官方的统一市场,目前数据资产有融资需求,但是没有哪家第三方评估公司的评估结果能被资金供给方普遍认可。数据资产今年刚开始入表,相关案例比较少,还需要时间探索。 在银行机构看来,在数据资产的应用中,确权、估值和合规安全一直是两大难题。数据资产品类复杂导致其价值评估较为复杂,银行需要与专业评估机构合作,对数据资产市场价值、独特性、变现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在相关政策的规范和支持下,随着该业务模式的日益成熟,会有更多银行加入这一创新业务之列,数据资产融资将实现更快的发展。 寻求合规身份 作为一家专注于化工上下游产业链的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公司,芯化和云目前的数据产品涵盖了企业数据、仓储物流数据、价格行情数据和产业链数据等,主要为地方政府和化工企业提供产业分析服务。 服务地方政府时,李川发现,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同,各地化工产业的特点也不一样,产业链上某一个环节可能有缺失的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非常希望能把产业链补齐(强链补链)。服务企业时,芯化和云有一个针对化工企业的产业链数据产品,通过算法模型能掌握更多企业的经营数据,例如哪个化工企业在经营和销售产品,产品是否有采购需求等。 2022年7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公司开出80.26亿元的巨额罚款,为数据行业敲响了警钟。芯化和云的管理层深刻地意识到数据合规的重要性。但作为企业,自己研究数据合规与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他们想到了上海数交所。该机构成立于2021年11月。对企业而言,上海数交所像一个指导单位,为数据企业如何更安全合规地经营业务指明方向。 2022年,芯化和云着手在上海数交所进行登记。在李川看来,登记的难点在于数据确权过程。公司需要提供与数据相关的证明,如数据持有权、数据合法采集的证明。如果数据是外采的,公司还需要提供相关合同等。 李川告诉经济观察报,企业想变现某个数据,就必须有数据的持有权或者经营权。确权是个难点,因为在相关法规出台之前,数据类的业务已经开展一二十年了,以前很少有人能知道每一个数据的来源,而且企业也难以确保其所有数据完全合规。 上海数交所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企业需要通过数交所一整套确权规则体系的审核和确认,数交所还会引入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数据服务商。 李川表示,律师事务所会从各个纬度对企业的数据产品进行认定,确认相关的证据链完整,才会为企业出具合规评估报告。 整个数据确权持续了一到两个月,芯化和云通过了评估,完成了登记工作。芯化和云入驻上海数交所后,其数据产品可以挂牌上市。挂牌后,芯化和云的数据得以进入场内,相当于拥有了“产权证”。数据业务更加合规,让企业经营更有“安全感”。 登记完成后,芯化和云团队在思考如何作为一家科技企业真正反映出技术的价值。芯化和云的研发投入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会计入“支出”科目,但这并不能客观地反映出技术团队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2023年8月,财政部下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芯化和云的管理层学习相关政策时发现,数据资产入表,能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出技术团队的真实价值与业务贡献。 2024年1月1日,《暂行规定》开始实施,芯化和云就着手开展数据资产入表的工作,聘请审计机构对数据资产进行审计。 据记者了解,目前,根据会计准则进行入表的资产,采用的是成本法。根据芯化和云的产品属性,该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包括人力、技术服务器、数据资源等,这些都以成本的方式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科目。 上述上海数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暂行规定》,企业对自身的数据资源进行梳理并计入会计报表后,可成为在上海数交所交易的资产包。 从资产评估到融资 资产入表后,如果企业有质押融资的需求,上海数交所会联合第三方评估机构,依托企业入表的数据资产,根据场内企业的交易数据等对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上述上海数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评估机构无法拿到市场交易的数据,在数据资产评估过程中,大多数评估机构采用的是收益法,即通过预计数据资产所带来的收益来评估其价值。 据李川介绍,评估主要看的是数据带来的经济价值,即数据是否可以变现。无论是开发的数据产品还是撰写的数据报告,通过一定的计算,证明其在合法的基础上能够变现,这些数据才能成为有用的数据资产,否则它们就是躺在数据库里的“垃圾数据”。 上述上海数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评估的时候还会考虑数据资产的独特性和增长潜力,也会考虑企业自身的规章制度和在数据资产管理上的先进程度。 入表完成后不久,芯化和云决定在上海数交所参与评估,进行融资。李川表示,对于芯化和云来说,质押贷款的初衷是证明公司数据资产的价值,以获得市场的认可,为化工行业内大数据企业起到示范作用。至于融资额度的多少,芯化和云并不太在意。 芯化和云此次参与评估,整个过程耗时一个多月。在此期间,该公司与上海数交所和上海银行开了多次会议,不断磨合。李川记得,他们会抛出一个想法,但是银行会有自己的考虑。毕竟数据资产不同于传统的固定资产,银行需要关注产品目前的价值和未来能够实现的盈利空间,也需要保证质押资产的安全,基于此才能为企业进行放贷。上海数交所作为牵头单位,在评估的过程中也会进行协调,并引入第三方评估公司参与评估。 无论是上海数交所,还是第三方评估公司,都会有一整套评估模型和流程,但如何能被不同银行所采纳和接受,在李川看来,这些都需要磨合。银行内部会有自己的一套评估体系,根据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对报告里的某些点提出自己的疑问,无法完全按照第三方评估公司对资产价值的评定来确定贷款额度。企业、银行与第三方评估公司需要逐步理顺这些质疑点,这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数据资产与固定资产属于两种不同的资产,数据资产评估在行业内缺乏足够的案例支撑,因此,机构在评估的过程中会更加审慎,会抠很多细节,所以整个评估流程比固定资产的评估耗时更长。”李川称。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通过上海数交所对数据资产的形成、确认、估值等工作,帮助盘活企业数据资产的模式名为“数易贷”。目前,“数易贷”落地了7个案例,主要合作方除了上海银行外,还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 模式探索的意义 除了交易所能提供登记和评估的服务外,市场上的第三方评估公司也可以提供确权登记、评估和出具报告的服务。北京中金浩资产评估公司(下称“中金浩资产评估”)的一位评估工作人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企业进行数据资产评估,需要先把数据盘点和数据资产入表这两个工作完成。他们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些数据盘点和入表的方法。在企业的数据资产确权登记后,他们会授予企业合规证书,再进行资产评估。 上述工作人员称,企业在做数据盘点时,应按照数据资产类型进行整理,并确认数据是否可以归入数据资产中,最好先梳理出具有可变现价值的数据资产,以便后续评估。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在与中金浩资产评估的共同推动下,兴业银行成都分行于今年3月27日落地了四川省首单数据资产质押贷款,为企业提供贷款500万元。 一些银行开始尝试将企业的数据资产作为质押物,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兴业银行从2023年底开始探索基于数据资产的金融产品服务。而2023年4月,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与深圳数据交易所合作,已经成功落地了全国首笔小微企业数据资产融资业务。 企业、评估机构、数交所和银行在数据要素资产化方面的探路,让数据资产“活”了起来。 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数字化进程深刻地影响着金融行业。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的地位日益凸显。 平安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金融机构高度重视数据资产价值,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金融行业数据要素的资产化可以有效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培育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实现知识扩散、价值倍增,推动数据资产金融服务的创新。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数据资产质押融资模式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拥有大量数据而缺少厂房、设备等传统抵押物的科技型企业而言,这些探索可以解决他们有融资需求却又缺少合格抵押物的问题。对于一些既有固定资产、又有无形资产的大中型企业,该模式丰富了企业的抵押质押品,更便利其进行融资。 兴业银行相关人士亦认为,随着中国数据要素市场驶入发展快车道,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利用数据资产融资的新模式,展现了数据资产金融化的巨大潜力。在相关政策的规范和支持下,数据资产融资将会实现飞速发展。 更多未解的难题 中国的数据要素的资产化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数据资产的确权估值、安全合规使用、风险把关,以及贷后风险处置等,还在探索当中。 经济观察报从采访中了解到,金融机构普遍感到方向明确、资金充足,但抓手不够。受成本、能力等限制,部分中小银行的基础数字化能力仍相对落后,需要低成本、高效的第三方平台来推动整个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此外,数据资产品类复杂导致其价值评估也较为复杂,银行还需与专业评估机构合作,对数据资产的市场价值、独特性、变现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 上述平安银行人士认为,数据资产的确权估值以及安全合规使用依旧是阻碍数据资产应用的两大难题。由于数据资产的无形性、复杂性和技术依赖性,构建合适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建立明确的数据权属制度等,对加速数据资产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数据资产要用好也要管好,如何安全有效地应用数据资产,也是值得探讨的一大课题。 如何对数据资产的风险进行把关,又是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经济观察报从上海数交所了解到,上海数交所目前能够依托场内数据,定期用市场法对企业的数据资产价值进行评估,为银行提供风险预警。市场法是一种基于市场行情的数据资产评估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相同或者相似数据资产的近期或历史成交价格来评估其价值。 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一位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数据资产的价值波动性较强,贷中实时的价格监测、跌价风险预警难度较大。 兴业银行人士认为,做好数据资产风险管理,主要关注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数据资产价值变动,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此外,数据资产的市场流动性决定了数据资产变现的难易程度。未来,数据资产的变现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上述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银行的角度看,通过定期对数据资产进行风险评估,能够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此外,银行还可以持续投资最新的数据保护和管理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以提高数据安全性和处理效率。并且,阶段性更新系统和软件,利用最新的安全特性和修补安全漏洞等方式,持续进行数据资产评估和技术更新,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数据资产,可以减少数据相关风险。 对数字资产进行风险把关,是银行在做这项业务时的重要考量。如果数据资产融资贷款出现风险,该如何处置?在董希淼看来,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后续需要解决数据资产如何定价和转让、流通等问题。如果该业务案例渐渐多起来,对数据市场的转让和流通都会提出新的要求,包括完善数据资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交易转让流通平台、推出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如打造全国统一的数据交易市场(交易所),否则数据资产就很难发挥真正的价值。 “目前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尚处于培育初期,如何处置数据资产暂未有标准模式和参考案例。”上述光大银行深圳分行人士建议,在法律层面,需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数据资产的权属登记、交易流转等规则;在监管方面,需要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管控、信息披露等管理制度,防范道德和操作风险。随着相关工作和配套措施的完善,数据资产才具备大规模金融化利用的条件。
资本退出新思路“催化” A股并购交易有望提速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随着IPO(首次公开发行)渠道的收紧和相关政策的推动,2024年,A股市场的并购交易有望提速。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事件数量为268宗,同比降低10.07%,但降幅明显减小。在已披露交易金额的并购事件中,低于1000万元的中小额并购交易数量同比上升25%,说明2024年一季度并购减少主要归因于大额并购交易的降低。 国金证券称,一方面,由于2024年地缘政治等形势不断变化,并购交易参与方对大额并购更加谨慎;另一方面,并购交易活跃度受到一季度资本市场预期和信心不足的影响,但预计随着市场回暖,并购交易的活跃度将逐渐释放。 并购重组主要包括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两者往往交互发生。并购侧重于股权、公司控制权的转移,资产重组侧重于资产关系的变化。 近日,联创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韩宇泽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2024年,并购将成为创投机构股权投资退出的主要方式,GP(GeneralPartner,普通合伙人)应将通过IPO实现退出的观念转向通过并购方式退出。创投机构对于股权投资的运营模式、团队观念、管理模式等方面需要调整。同时,创投机构作为管理人,应该放宽并购标准,促进更多交易案例落地,形成示范效应,营造良好的并购退出环境。 国金证券认为,在IPO节奏放缓的背景下,并购重组对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市场生态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并购重组可以加速市场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望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并购重组可以推动公司间资源整合。上市公司可通过并购重组提高资产质量,快速获取先进技术,扩充市场份额,提高对外竞争力,增强回报投资者的能力。 并购交易回暖 2024年以来,A股并购市场出现止跌回暖的迹象。 受宏观经济影响,A股上市公司开展并购活动变得更为谨慎。国金证券研报回顾过去五年A股并购交易的数据,2023年,收购方为A股上市公司的境内并购事件数量为1404起,为近五年最低值,同比下降23.53%。同时,伴随着监管部门对重大资产重组监管趋严和对关联交易关注的不断提升,在2023年披露的并购重组事件中,重大资产重组、关联并购交易金额占比这两个方面整体呈现降低趋势,较2022年分别降低15%、8%。 从并购方式来看,A股市场并购交易以协议收购为主。2019年至2023年,协议收购类并购事件的数量和金额均排名第一,分别占总体规模的60.77%和34.97%。此外,增资类并购和二级市场收购事件的数量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当IPO这一重要渠道受到限制,并购的功能便随之“放大”,相关交易也更加活跃。 国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数量由2012年的584起增加到2015年的2913起,增长了近4倍。其中,2013年,A股IPO基本处于暂停状态。 2024年以来,A股IPO节奏明显放缓,在供需两端催化下,并购市场前景光明。2024年一季度,IPO企业数量为30家,同比下降55.88%,为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 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加大并购重组改革力度,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国金证券称,从整体上来说,A股IPO标准更加严格,退市更加容易,逐渐向“优进劣出”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从资产供给端来看,创投机构未来通过IPO实现股权退出的渠道被挤压,兼并与收购将成为创投机构实现股权退出的重要途径;从需求端来看,2023年底,证监会等监管部门提出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产业链并购和跨界并购是A股上市公司实现产业整合和市场扩张的重要方式。A股上市公司若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并购重组是其可选择的主要途径之一。 国金证券称,并购重组有利于公司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自身业务多元化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投资和经营风险。近年来,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制度的效率与质量明显提升,在加强对杠杆收购、借壳上市监管的同时,监管部门对并购中的简易合并和小规模合并流程进行简化,构建科创板、创业板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提升小额并购效率。在监管机构和市场各方的合力推动下,公平、高效的并购环境正逐渐形成。 借壳上市比例降低 随着监管层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大,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比例显著降低。 2024年4月,联储证券发布《2023年A股并购市场总结与2024年度展望》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在2022年股价区间涨幅前10的股票中,竟有一半是依靠“假重组”炒作登榜,借壳或重组传闻在股吧及投资者互动平台中声音不断,重组未到、股价先涨。联储证券进一步挖掘发现,2022年,A股市场竟有25只股票被“西凤酒借壳”“习酒借壳”“劲酒借壳”以及“荣耀借壳”四大“绯闻”主体带节奏炒作。 报告称,相较之下,在分析2023年年度牛股时,通过虚假借壳概念炒作股票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数据显示,在2023年区间涨幅排名前20的股票中,没有一只是因为借壳重组传闻而被市场爆炒。其中,涉及并购重组概念的仅有4只股票,并且他们均有真实的重组交易存在。 回顾A股并购历史,国金证券研报指出,2012年至2015年,A股曾掀起一轮并购潮,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但借壳上市的企业数量也随之攀升。借壳上市的占比处于高位,由此引发了炒壳问题,导致壳公司估值失真,借壳上市失败的失败率陡然上升,由2012年的11.76%上升至2015年的37.21%,严重损害了投资者权益。2016年,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打击借壳上市,大幅提高借壳门槛和卖壳成本,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并在后续审核过程中严格对借壳上市行为的监管,借壳上市的比例显著降低。 国金证券称,2024年出台的新“国九条”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并购重组监管,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加大对“借壳上市”的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规“保壳”行为,更好地保证重组上市质量。 产业类并购成市场主流 今年以来,并购市场发生的一个变化是,关联并购承压,产业并购开始显著增多。 从并购交易买方来看,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参与度更高,但规模占比往往较小。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2023年,市值在200亿元以上的参与并购的公司数量占比为17.02%,为2019年以来最低;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参与并购的公司数量占比从2021年开始呈现上升趋势,由56.89%上升至2023年的65.31%;中小市值企业发起的并购交易越来越多,参与度越来越高。但从披露交易金额的并购交易来看,中小市值企业并购交易规模占比逐渐下降,由2019年的41.54%降低至2023年的25.63%,年均降幅为3.98%。 从并购市场的行业分布来看,筛选并购事件中收购方所处的行业可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并购最为活跃,并购数量和并购规模双双呈上升趋势。近5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数量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占并购事件总数的9.32%,7.24%和6.45%。 国金证券称,近年来并购市场由科技驱动的特征较为显著,且横向整合占比较高。在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领域,企业积极通过并购重组获取关键技术或市场渠道,加速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当下关联并购的成功率在降低,上市公司开展关联并购更为谨慎,而以产业并购为主的非关联并购成功率相对更高。2019年至2023年,关联并购完成率始终不及以产业并购为主的非关联并购,非关联并购的未完成率基本维持在3%至5%,而关联并购在2019年的未完成率高达11.62%。 国金证券认为,从并购目的来看,近两年产业并购占比开始回升,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产业并购伴随产业结构调整而出现,一般分为横向整合和垂直整合,有时还包括整合新的业务领域中的企业。企业通过产业并购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跨越式增长。在打击借壳上市的同时,产业并购成为监管部门鼓励的方向。2021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开展产业并购的占比逐年提升,由35.39%上升至65.03%,达到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值,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更明显地呈现为产业主导的特点,并购重组进一步回归本位。 联储证券在前述报告中表示,A股并购市场正朝着更加健康、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头部大市值上市公司持续担纲并购主力、产业并购主流地位愈发稳固、景气度较高及成熟行业并购普遍活跃、经济发达地区并购显著活跃等。
社融负增长后未见降息 短期内降息降准窗口有望后移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艳明 4月份金融数据出现较大波动后,市场对于5月降息的预期升温。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的中期借款便利(MLF)操作“等量平价”,降息预期暂时落空。 经济观察报根据央行公布的4月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下称“社融”)数据整理发现,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亿元,同比多增112亿元;4月社融增量为-1987亿元,去年同期社融增量为1.22万亿元。 受社融等因素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4月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1.4%,广义货币(M2)增长7.2%,处于历史低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本次货币供应量的下滑主要是监管对部分不合规的存款产品“挤水分”,也和目前财富管理方式更加多元有关,不能片面解读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下降;恰恰相反,对于存款的监管反而有助于资金活化,有助于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修复发展。 也有学者分析,在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方面,还需加快采取更多的有力措施。 有市场投资者认为,4月社融出现负增长,应降低MLF利率以刺激融资。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称,社融同比增速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金融数据“挤水分”的拖累。由于被挤掉的这部分“水分”在前期很多也是沉淀或是被低效占用的,并未对实体经济形成实在的支撑,因此“挤水分”所导致的金融数据的下滑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力度的减弱,亦无需即刻使用MLF降息这样强力的政策工具。 4月社融现负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前四个月社融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2024年一季度社融增量累计为12.93万亿元。因此,4月社融增量为-1987亿元。 社融增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额,包括企业债券、政府债券等直接融资,以及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等间接融资。 从社融分项来看,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拖累了4月的数据。4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负增长984亿元,比2023年4月少增5532亿元。 明明认为,政府债券规模下滑,因为国债和地方债发行较缓。考虑到土地出让金下滑、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地方财力有限等因素,后续政府债融资将有所加快,预计对社融也将有明显提振。 4月,企业债券融资新增规模493亿元,同比少增2447亿元。未贴现承兑汇票减少4486亿元,同比多减3141亿元,主要受银行票据冲量以及企业开票意愿下滑所致。 在人民币贷款数据(又称“信贷数据”)方面,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月为传统信贷小月,2024年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7300亿元。不过从信贷结构来看,票据冲量现象明显。 4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0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10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1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381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4月企业贷款需求季节性走弱,但对公中长贷投放维持稳定,仍为支撑新增信贷的重要力量。在需求约束下,为稳定信贷投放节奏,部分银行仍有冲票填规模需求。 居民贷款(又称“住户贷款”)出现负增长。居民贷款主要包括消费贷、经营贷等短期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等中长期贷款。4月居民贷款减少5166亿元,比2023年4月多减2755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减少3518亿元、1666亿元。 光大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后续伴随政府债供给放量,社融增速有望逐步上行。4月社融增速触及8.3%的年内低点,主要受部分储备项目贷款投放后移、政府债发行滞后、存量票据压降、股债融资平淡等因素拖累。 货币供应量增速下滑 融资需求放缓,带动货币供应量减速。4月末,M2余额为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M1余额为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M1同比转负,M2同比下滑至历史低位。 目前,我国的货币分为M0、M1、M2三个层次。M0,即我们常说的“现金”,最活跃,流动性也最高;M1,是M0加上流动性稍弱一点的单位活期存款;M2,是M1加上流动性更弱一些的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存款等。因此,M1被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 明明表示,货币供应量增速的明显下滑,主要原因是4月以来,在季节性因素以及手工补息受到严格监管的背景下,许多存款资金转移至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从各部门的存款变化来看,4月居民存款同比多减约6500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多减约1.7万亿元,政府性存款同比少增约4000亿元。居民和企业存款减少印证了“存款搬家”的现象,而财政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源于政府债发行进程偏缓,考虑到政府债融资较去年同期减少5500亿元,侧面反映了目前财政支出节奏可能边际有所放缓。 4月末,M2和M1增速的“剪刀差”有所扩大。温彬认为,M2增速有所放缓,但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货币供应量增速放缓受到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一是年初以来债市走牛提振理财等资管产品的收益率,银行存款向理财等分流;二是监管部门加大对资金空转套利、银行手工补息等行为的规范,挤出部分虚增的存贷款水分;三是优化金融业增加值核算,个别地方政府通过扩张存贷款提高金融增加值的动力明显减弱。未来几个月,伴随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逐步向好、政府部门融资加快以及债市逐步回归基本面逻辑,货币供应量增速将有所企稳。 4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居民贷款、新增社融、M1同比增速均为“负增长”。王一峰分析,第一,有效需求不足仍是核心问题,与一些影响因素共同在“信贷小月”施加影响,前者是“源”,后者是“流”;第二,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改变,推动利益各方对规模扩张诉求减缓;第三,政策导向强化“盘活存量金融资源”,防止“资金沉淀空转”,4月金融数据读数确有“挤水分”成分;第四,叫停“手工补息”实质性影响可能是开始而不是结束;第五,存款与贷款、货币与信用,在读数上剪刀差的矛盾恐将延续。 5月MLF“等量平价”续作 2024年5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1250亿元MLF操作。当日共有20亿元逆回购和1250亿元MLF到期,实现流动性完全对冲。在价格方面,MLF操作利率维持2.5%不变,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维持1.8%不变。 MLF量价皆平,3月来首次结束缩量操作。明明认为,在价格层面,本次MLF、逆回购操作均维持此前的利率不变,而市场此前基于4月较弱的社融信贷数据,对5月降息落地的预期落空。数量层面,本次MLF续作1250亿元,而当日到期规模也是1250亿元,是今年3月来首次结束流动性缩量操作。 5月以来,市场对流动性的最大担忧在于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集中供给冲击,并认为央行或将通过降准来予以对冲。温彬分析,根据5月13日财政部对于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最新安排,今年财政部计划发行20年、30年和50年三个品种的特别国债,分别发行7次、12次和3次,分散在5月至11月。此次特别国债平滑发行、节奏拉长,减弱了对流动性的集中冲击,相应地,央行当前通过降准配合的必要性也随之下降。 而且,5月MLF利率维持不变下,本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大概率维持“按兵不动”。 明明认为,兼顾内外政策条件,MLF降息或等待更好的时机。截至今年一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下行至了4.27%的历史新低,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较高的息差压力,金融体系降成本诉求仍然较高;4月信贷社融数据成色一般,实体融资需求的修复也需要降成本工具的进一步发力。而一季度货政报告中将“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的表述前置,体现了央行对于海外货币政策操作关注度的提升。考虑到美联储等海外发达经济体央行降息时点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当下MLF降息的时机可能并不合适,而存款降息或更具备可行性。 对于未来的政策空间,温彬预计,为促进物价温和回升、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总量型工具的重要性仍在,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宽松总基调;但为稳汇率和防止资金空转套利,降准降息短期恐难以兑现,但伴随条件积累转变,年内或仍有落地可能。
经观头条|新《公司法》实施在即,董责险“走俏”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鑫 “*ST太安已被行政处罚,即将退市,受损股民可咨询索赔。”“上实发展被行政处罚,受损股民可咨询索赔。”“*ST左江即将退市,受损股民可咨询索赔”…… 在张征的朋友圈中,每天都有律师朋友向投资者征集索赔案例。 越来越多的股市投资者索赔案件,让张征意识到自己的职业可能面临潜在风险。因此,他向公司建议为管理人员购买一份董责险。 在5月15日的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证监会披露了2023年执法情况。2023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17件,同比增长19%;作出行政处罚539件,同比增长40%;处罚责任主体1073人(家)次,同比增43%;市场禁入103人,同比增长47%;罚没63.89亿元,同比增长140%。 作为一位职业董秘,张征曾任职于多家上市公司。但在发达国家市场被视为高管“标配”的董责险,却不曾是张征职业生涯中的必需品。 董责险,全称为董事、监事及高管责任保险,是以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下称“董监高”)对公司及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一种职业责任保险,也是上市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张征的职业圈子里,多数从事境外上市的朋友对这一产品比较关注。近两年来,一些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开始配置这一产品。 经济观察报以“责任保险”“责任险”为关键词在Wind进行搜索,结果显示,2024年以来,有270余家公司发布了拟购买或续保董责险的相关公告。而2023年同期发布相关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仅为74家。 2024年7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称“新《公司法》”)将正式实施。新《公司法》在不断扩展与细化董监高责任的同时,还鼓励公司投保董责险,并要求投保公司的董事会向股东会报告责任保险的相关内容。 在华泰财险商险承保部金融险总监周一芳看来,今年以来,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以及新《公司法》实施在即,市场对董责险的询价出现了2020年新《证券法》实施后的小高峰。 监管对上市公司高管频开罚单,以及一宗又一宗证券市场民事侵权赔偿案,让个别高管“慌了”。董监高履职的风险敞口变得越来越大,董责险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视野。 在反复研究新《公司法》后,周一芳也在带领团队设计匹配非上市公司需求的保障方案。 董责险热度再起 4月30日,广汇物流(600603.SH)发布了一则董责险购买公告:为进一步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体系,保障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权益,促进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公司拟购买董监高责任险。 在具体的投保方案中,投保人为广汇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被保险人为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保障责任限额不超过5000万元/年;保费金额不超过 30万元/年。 同样在 4月 30日,新动力(300153.SZ)、三花智控(002050.SZ)等14家公司也发布了类似的公告。而在2024年4月,发布购买董责险计划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超过150家,相比之下,2023年4月发布类似公告的上市公司不足70家。 对大部分公司来说,购买董责险的议案仍需股东大会审议,其购买流程也需和保险公司反复沟通,最终方案落定仍待明确。但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董责险正走进越来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的视野。 张征上一次关注董责险是在2023年底科创板公司泽达易盛案结束时。 2023年12月26日,上海金融法院宣布泽达易盛案以调解方式审结。投资者服务中心代表7195名适格投资者获2.8亿余元全额赔偿。这是继康美药业案之后出现的、我国资本市场第二例特别代表人诉讼案例。张征关注到,泽达易盛曾发布投保董责险的公告,公告披露的投保限额是5000万元。 除泽达易盛外,类似案例还有不少。在紫晶存储先行赔付案中,相关机构依法向16986名投资者先行赔付了10.86亿元。 2023年11月,投资者保护机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针对摩登大道资金占用提起股东代位诉讼,代摩登大道诉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损害公司利益。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投服中心胜诉,判令控股股东瑞丰集团归还占用的资金及利息,三名个人责任人对控股股东占用的上市公司资金分别在100%、70%、10%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在感慨2.8亿元赔偿额度之大的同时,张征和他的同事们也关注泽达易盛董责险的赔付情况,尽管保障额度与赔偿投资者的损失相差甚远,但保险公司能补偿多少损失以及如何补偿引起了广泛关注。 张征告诉经济观察报,自己此前工作过的公司也曾购买过董责险,但由于没有出险,张征对此关注并不多。在他的认知里,董责险并不能覆盖董监高人员在从业过程中的所有风险。但随着市场监管环境的趋严,股民索赔案件的增多,市场对这一风险保障的认知不断加深。 作为董责险的供给方,周一芳也有相似的感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接纳这一险种。从询价量来看,今年的咨询量较去年同期已有小幅增长,而另一次董责险的火热,是在2020年新《证券法》实施时。”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董责险市场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2023年,有304家上市公司发布过购买董责险的公告信息,去除往年已经发布过购买董责险公告信息的上市公司,2023年首次发布购买董责险公告信息的上市公司共计174家。 董责险“保”什么? 2021年,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件一审判决结果公布,康美药业被判赔偿投资者24.6亿元,原董事长获刑,公司董事、监事、高管、会计师被连带追责,其中包括4名大学教授在内的5名独董合计被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3.69亿元。在引发“独董”出走潮的同时,董责险的投保也迎来高峰。 尽管所有上司公司均可以购买董责险为董监高人员转嫁风险,但就A股目前数千家上市公司总数来看,投保率并不高。《报告》指出,购买董责险的上市公司数量在经历了三年持续快速增长后,2023年首次出现了回落。2021年董责险投保公司数量同比上升200%多;2022年投保公司数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同比上升了36%,而在2023年,投保公司数量同比下降了10%。 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王民表示,这种新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前期典型的虚假陈述案曝光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市场对证券诉讼风险上升的反应逐步消化,需求减弱或放缓;另一方面是董责险属于非强制保险,主要依赖上市公司的主动风险管理意识。此外,考虑到今年实体经济发展的挑战,也有上市公司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而在张征看来,董责险的保障范围与其预期也存在着差距。对公司管理层来说,最担心的是违规事实认定后的行政处罚和投资者索赔。 董责险由公司购买,其保障责任主要是对被保险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公司管理职责过程中,因被指控工作疏忽或行为不当而被追究赔偿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周一芳介绍,董责险保障的“不当行为”主要是指因疏忽、错误、误导性陈述及违反职责等,并不包括罚款罚金、主观故意及违法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董责险还往往包括投保公司在出现特殊情况时需要支出的危机处理费用、公共关系费用、名誉保护费用等。 风险提升 费率下滑 周一芳介绍,在其服务的投保客户中,大部分公司的保障限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之间。《报告》也显示,2023年A股上市公司董责险保单限额选择以4000万元至6000万元人民币为主,其次是8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最常见的保单限额为5000万元与1亿元人民币。2023年度最低保单限额为800万元人民币,最高保单限额为7.5亿元人民币,后者的发布主体为快递物流综合性龙头企业顺丰控股(002352.SZ)。 经济观察报发现,随着公司对这一险种关注度的提升,以及承保公司的增加,董责险的费率呈现下降态势。 简单剔除行业、公司体量、财务表现等因素,经济观察报发现,在2023年同期发布的董责险购买公告中,对应5000万元保障限额,上市公司往往需要支付不超过50万元规模的保费,但在2024年的公告中,这一数字降至不超过30万元。 王民表示,保险公司在风险认知方面存在差异,开展董责险业务较早的保险公司可能相对谨慎,但部分新加入这一市场的保险公司对风险的认知可能不够充分,在风险定价和承保筛选方面较为激进,长期来看不利于整个市场健康发展。 4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三个“国九条”。在周一芳看来,新“国九条”“严字当头”为整体导向,也使得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们意识到履职勤勉尽责的重要性,对职业中潜在的风险更加谨慎,对工作中疏忽过失带来损失的风险,需要保险进行转移。 这对保险公司来说,也意味着赔付风险的提升。 周一芳称,监管环境的变化对保险公司来说也是一大挑战。与一家公司敲定具体保障方案往往需要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核保。在核保时,保险公司会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来了解投保公司的历史情况,除财务情况,历史数据,商业模式的成熟度外,保险公司还会关注行业类别和管理团队构成等因素。 法治基础日渐完善 在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詹昊看来,2024年7月1日,新《公司法》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董责险市场的需求。 新《公司法》首次以立法明文规定形式鼓励公司投保董事责任保险,并要求投保公司的董事会向股东会报告责任保险的相关内容。 詹昊表示,董责险制度入法,从鼓励和倡导角度积极回应了市场需求,进一步强化公司投保董责险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从适用范围、保障主体到报批程序,新《公司法》在建立董责险制度的同时,不断扩展与细化董监高的责任,适用范围从上市公司扩展到非上市公司,保障主体从独立董事扩展至全体董事,报批程序由股东大会批准改为投保后报告股东会。不断完备的董责险制度设置在变换的商业环境中顺势而生。 新《公司法》修订通过后,周一芳所在的华泰财险金融险团队进行了学习研究,而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匹配非上市公司的需求。 周一芳表示,上市公司第一次大范围关注董责险是在2020年。 2020年3月,修订后的《证券法》正式实施,新《证券法》对欺诈发行、信息披露违法、虚假陈述等证券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大幅提高,例如,处罚额度从原来顶格处罚的60万元,上调到1000万元。同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是其履行具体经营决策的重要常设机构或人员,他们需要对上市公司的证券发行文件和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保证所披露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此外,新《证券法》还明确,投资者保护机构可以作为诉讼代表人提起证券民事诉讼,按照“明示退出”“默示加入”的诉讼原则提起民事损害赔偿诉讼。董监高面临的诉讼风险显著提高。 周一芳表示,《证券法》修订并实施后,董监高所面临的责任约束机制不断强化,承担的责任风险逐渐升高,这激发了上市公司及董监高人员对董责险的购买意愿。而《公司法》的修订则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了影响。由于上市公司有信息披露义务,尽管数量仅有几千家,但对此反应更加敏感;而非上市公司数量更为庞大,管理人员面临的履职风险也与上市公司有所区别,但由于没有强制信息披露要求,对《公司法》的修订反应较为滞后。“上市公司的关注点可能主要在信息披露风险转移的方面,更多的是为了应对投资者的索赔;非上市公司的风险关注点则多在公司内部,更担心股东或雇员的索赔。”周一芳表示。 董责险“本土化”背后的公司治理效力提升 从事保险相关业务二十余年的詹昊,近十年来才开始频繁接触董责险相关案件,主要涉及到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在美国证券市场的中国上市公司。按照詹昊的介绍,目前中国境内的法院与仲裁机构已经审理了多起涉及到美股上市公司的董责险案件。 在这个过程中,瑞幸咖啡的造假案起到了推动董责险普及的作用。记者了解到,直至今年,上述案件仍未结束。瑞幸咖啡业绩造假案发生后,董责险赔不赔一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2020年的一次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曾披露过承保瑞幸咖啡董责险的情况。据介绍,瑞幸咖啡董责险基础层保单涉及多家保险公司,总保额为1000万美元,平安产险及国内十多家保险公司以共保体的形式参与了此次承保,平安产险承保了基础层保单主承保份额的30%。据了解,瑞幸咖啡的董责险总体保障额度高达2500万美元。 董责险的出现源于美国股市崩盘后的秩序重建。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下称“SEC”)成立,总结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盘的教训,SEC确认在证券交易中要公允地公开企业状况、证券情况等,以投资者利益为首。美国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人员需要承担的经营风险陡然增加。 也是在这一年,英国伦敦劳合社推出了董事和高管人员职业责任保险,并卖给一家美国公司,开启了该险种的先河。 董责险在中国市场出现则是在2000年之后。2001年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必要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2002年,平安保险与美国丘博保险集团合作推出中国首例公司董责险。随后,美国美亚、安联保险、中国人保、华泰财险等多家公司都开展了董责险业务。 詹昊表示,董责险起源于英美法系,其最初在中国市场出现也是以境外上市的公司投保为主。在美国等地的资本市场,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同和做空机构的存在,中概股在境外上市面临集体诉讼的风险,忌惮于集体诉讼后的巨额民事索赔,不少公司在上市之前就会配置大额的董责险。新《证券法》实施后,“中国式证券集体诉讼制度”大幅提高了A股上市公司及其董监高的诉讼风险,近年来发生的几起董监高赔偿案例暴露了董监高的巨额责任风险,A股上市公司也开始关注并配置董责险。 在他看来,新《证券法》实施之后,中国保险公司应该借助新法的红利,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市场推广。同时,结合中国法律的规定,中国A股版本的董责险保单应该在保险利益、保险范围、代位追偿、赔偿机制方面进行有别于美股上市公司制度的修改与创新,从而吸引中国A股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作为潜在投保人、被保险人。 过去,A股虽然学习引进了董事会制度,但是董监高的责任并没有太多约束。随着《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以及《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口径调整,行政罚款和集体诉讼案件不断涌现,董监高面临的职业风险越来越大。公司治理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征为化名)
苹果睡在苹果税上
作者 | 林默 1 顶流苹果又上热搜了,这一次是因为“税”姿太差。 起因是,欧盟它老人家出手,让苹果拆掉了自己的几块床板。本来尽享“优质睡眠”的时区越来越少,吃瓜群众也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是不是翻车了”。 在欧盟《数字市场法》的监管压力下,苹果已官宣在欧洲推出特供的系统,做出两个重要的改变: 欧洲的苹果系统将允许用户从App Store以外的第三方下载并安装应用,并允许用户能够更简单地更换第三方浏览器为默认浏览器。以及,应用商店向应用收取的佣金从30%一下降到17%,并且从第二年开始下降到10%。 翻译一下:苹果能从欧盟收的苹果税,被大打折扣。 这个拆床板的过程,也是经过一些拉扯的。 在这之前,欧盟曾以反垄断为由向苹果开出过一张18.4亿欧元的罚单,欧盟委员会负责竞争政策的执行副主席表示,苹果滥用市场主导地位,限制开发者向消费者介绍苹果生态系统之外更便宜的流媒体音乐服务,这是非法的。 面对这样的指责,苹果这么高大上的科技公司,第一反应竟也是,写小作文。苹果发布的一条长文里说,欧盟委员会未能发现任何消费者利益受损的实质性证据,且忽视了这一市场繁荣兴盛、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现实,才做此项决定。 小作文写的,立意深远;但床板,苹果也还是先拆为敬了。 床板是隔山隔海的拆的,但让中国网友在自己家的炕上也坐不住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如下讨论——苹果税这玩应儿到底合不合理?欧盟等几个主要国家已经减税了,其他国家要不要跟?以及苹果在中国抽佣率仍为全球最高标准,是不是搁咱这儿割韭菜? 在#苹果税#的热搜话题底下,有理性的网友们分析,苹果差别对待对应用生态构成的冲击,还有人围绕中国市场如何回应开脑洞、出主意。 不过,智搜分析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用户对此的态度是,生气。 2 什么样的睡眠,是最优质的睡眠? 答:身边睡着爱的人的;或者,直到自己睡着还能欻欻赚钱。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曾经,苹果税一直是苹果最可以酣畅入眠的依靠。 苹果公司2023年财报显示,苹果2023财年总营收3833亿美元。营收贡献第一位是iphone业务,营收贡献第二位就是包括苹果商店在内的服务收入,占比达22%。而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里能看到,截止2024年3月30日,苹果服务收入的毛利率百分比达到74.6%,其中就包含了高额的苹果税。 再有苹果财报还透露过,截止2022年底,苹果累计向开发者支付了3200亿美元,较2021年的2600亿美元增长600亿美元。也就是说,仅2022年这一年,苹果就向开发者支付了600亿美元。 推算一下,苹果支付给开发者的费用抽佣过15%-30%,那就是说2022年苹果得到的佣金在120亿-240亿美元之间。在苹果服务收入里,苹果税收入的占比能达到15%-30%,甚至在同期总营收里都能占到3%-6%。 其实,这个深度睡眠的时区,也一直在被挑战。 欧盟为什么给苹果发一张有史以来第三大反垄断的罚单? 那是因为,瑞典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在前线摇人。它指出,苹果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收取苹果税,设置反规避规则,不允许APP介入外部的付费链接,以至于许多苹果用户订阅时要多花钱。 从开罚单到降佣金,这其实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漫长博弈。在这个过程里,欧盟还先后施行《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算法监管框架》《数字市场法案》《数字服务法案》,一步步遏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阻碍竞争行为所导致的恶意垄断,一次次削弱苹果和开发者、用户不对等关系里产生的权利压力。用欧盟委员会主管反垄断事务的委员韦斯塔格的话说,就是希望确保用户能在网上获得广泛的安全产品和服务选择,确保企业公平、自由地竞争。 3月7日,是苹果跟《数字市场法案》“交锋”的最后期限。然后我们就看到了,苹果正式官宣在欧盟地区实行全新的苹果税政策,抽佣从30%(标准企业)和15%(小型企业)下调至17%和10%。 这一役,或许可窥见洞天,互联网苦苹果税久矣。 荷兰、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在猛力摇醒躺赚的苹果。 2021年开始,荷兰反垄断机构指出苹果滥用主导地位,对相关约会应用程序制造商施加不合理的限制,要求其对支付问题做出调整。苹果原本没有理会,直到荷兰反垄断机构对其处以500万欧元的罚款,并随后每周罚款500万欧元。 这是真金白银地罚啊。为满足监管命令,苹果后面不得不对使用外部链接或应用内第三方支付的开发商收取的佣金从通常的30%,降至27%,正式妥协、全面整改。 此外,韩国在2021年也通过了一项禁止苹果强制收取苹果税的法案,日本在2023年则宣布要推进自己的《数字反垄断法》。 苹果税的床板不停咯吱咯吱作响,这也决定着市场的态度。已经有人不那么愿意,跟睡不好的苹果交个朋友了。 巴菲特在去年第四季度就已小幅减持苹果股份,今年第一季度再次加大减持力度,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苹果持仓从去年的49.3%下降至40.3%。 巴菲特的解释是,目前资本利得税率比较低,出于合理避税而减持苹果。 这话在外部的理解里,是有所保留的。毕竟自2024年以来,华尔街分析师下调了苹果股票的评级。加上欧盟的反垄断法律对苹果税全面出击,让人很难不多想。 3 苹果在欧盟降低佣金以后,中国网友为啥激动和焦急? 我们这个地方源远流长的价值观就是,可以买贵的,不能买贵了。 但是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姆们买贵了。 当其他国家纷纷要求苹果调整佣金费率后,据2023年苹果财报显示,其服务板块营收为223.1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16%,占总营收的24.9%。结合苹果2024财年第一季度来看,其服务收入为2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其中,中国是苹果全球第二大营收来源国(以单一国别计)、第三大营收来源地。 其实,米哈游、莉莉丝、丁香医生等中国开发者代表也曾跟苹果抗争,希望引导用户通过网站和APP外支付购买服务,价格更便宜。但最终被强制下架,不得不重新接受人家的游戏规则。 此前,丁香医生App的更新被苹果拒绝,其跟App Store审核部门展开数次沟通,都被告知存在避开苹果应用内购买功能、内容或服务的问题,无法通过审核。同样,当年#米哈游曾试图绕过苹果税#的话题一上热搜,不少苹果用户火速站出来发声,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妈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苹果在欧盟减税以后,用户对区别对待的感受变得愈发强烈,他们除了给中国开发者投去一波波怜爱的目光,自身也开始表现出一定的抵抗性。 尽管摇醒苹果税的声音越来越密集,但有一种支持苹果税的声音说,苹果能收这个苹果税,就是因为它能收。创新者获得垄断利润,是对创新的保护。这个睡着也赚钱的利润,是对创新的保护。 回首乔布斯时代,收苹果税,确实也是这样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能让苹果建起一座舒适的后花园,很多项目在此得到滋养后扎根生长。 在消费品逐渐萎靡的当下市场,苹果税就变成了一条压在开发者头顶的高压线。对小微创新企业来说,常规版的15%还是欧盟版的10%,划出来的其实是两条截然不同的生命线。更何况,普通企业承担的还是更高的抽佣率——30%。 即便是Epic Games这种大型欧美互联网公司,也在诉讼里痛陈苹果走向了初衷的反面,从创新力量变成了“控制市场、阻碍竞争、遏制创新”的庞然大物。 Epic放出《 堡垒之夜》宣传短片,暗示苹果已经变坏 这个税收到今天,也许是创新的遗泽,也许是创新的贻害。 而人们想拆掉苹果税,反感的并不是苹果躺着赚钱。而是你躺着赚的钱,源于有人醒着受累,更源于有人醒着受着累还被区别对待。 就像Epic games说,不想向法院寻求金钱赔偿,是要实现“公平竞争”。
机构密集调研房地产概念股!龙头20CM涨停,年内接待量居前热门股名单来了
财联社5月18日讯(编辑 若宇)房地产概念股掀起涨停潮,深圳国资委旗下、第一批获得国家一级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的企业特发服务周五收盘20CM涨停,主营业务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的定位、设计、改造、招商、运营管理和对企业深度增值服务的德必集团,以及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家居网络营销服务提供商之一的三六五网收盘均涨超10%。 此外,我爱我家、绿地控股、荣安地产、金地集团、大悦城、津投城开、城建发展、空港股份、万科A、保利发展、南都物业、城投控股、华夏幸福、合肥城建、京投发展、首开股份、新大正、滨江集团、南国置业、华发股份、中天服务、中华企业、津滨发展、天地源、世联行和荣盛发展均收盘涨停。 消息面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5月17日发布通知,对于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多位分析师表示,此次首付比例政策属于按揭贷款历史上最宽松的首付政策,降低幅度刷新历史纪录,首套和二套房首付比例均是历史最低。同时,央行发布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 据choice数据统计,1月1日至5月17日期间获机构调研的房地产概念股包括万业企业、海南机场、小商品城、海印股份、南都物业、世联行、南山控股、万科A、城投控股、深物业A、深物业B、苏宁环球、和深振业A(已剔除ST),具体情况见下图: 其中,明确机构调研回复房地产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6家,包括海南机场、南山控股、万科A、城投控股、深物业A和苏宁环球。其中海南机场同期机构来访接待量位列第一,达91家。海南机场主营业务包括机场管理业务、免税与商业业务、房地产业务、物业管理业务等。公司5月10日披露机构调研表示,2023年房地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05亿元;项目投资完成25.01亿元,新增开工面积24.04万平方米,完工面积45.47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面积12.23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额20.09亿元。2024年将重点加快存量地产项目去化,公司将持续通过大宗销售、出售部分项目公司股权等方式逐步退出传统房地产业务。 南山控股4月18日接受机构调研表示,公司已形成以现代高端仓储物流为战略性主业、以房地产开发为支撑性主业、以产城综合开发为培育性主业的发展布局。南山控股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经减值测试,公司部分房地产项目存在减值迹象,计提减值准备同比增加;同时公司房地产业务本期交付项目计提的税费增加。具体来看,南山控股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存货跌价准备主要涉及武汉、东莞、都江堰地区的部分项目。 行业头部优质房企万科A周五收盘涨停,公司4月14日接受机构调研,当前万科遇到了阶段性经营性困难,流动性短期承压。公司将首先立足“自救”, 其次是用足现有的各类融资工具,万科表示今明两年债务规模将下降1000亿元,债务风险获得实质性化解,同时承诺万科集团所有项目,将保证按时高质量交付。其进一步表示,集团已经启动了房地产融资模式的调整,但从总对总的信用融资为主转向新的融资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 城投控股一家以地产开发、运营和金融为主业,围绕房地产全产业链开展相关业务布局的、特色化的综合性房地产集团。公司5月17日披露机构调研,公司保障性租赁社区“城投宽庭”持续推进规模化运营,是公司快速发展的板块。目前“城投宽庭”在营社区总数7个,已入市租赁房源累计约1.2万套。其中,“城投 宽庭·江湾社区”和“城投 宽庭·光华社区”作为首发基础设施项目,已于2024年1月12日成功发行了国泰君安城投宽庭保障性租赁住房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 。 深物业A为深圳国资委控股的房地产开发商,深耕房地产和物业管理等领域三十余载。公司4月22日接受机构调研,其坚持房地产主业经营,也在从传统住宅开发向全产业链运营转型,已经逐渐形成从项目获取、开发建设、招商销售到租赁管理和物业管理等全过程全产业链优势,聚焦存量资产运营,打造中国领先的产城空间智慧运营商,同时打造以“国贸春天”为代表的商管平台。公司将通过市场竞争和资本运作实现扩张扩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发展潜力区域,积极通过市场化多种方式促成项目落地,同时稳妥开展资本运作加快市场并购步伐。此外,苏宁环球5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其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和“低负债,高收益”的经营策略,在确保主营房地产业务持续稳健发展的同时,房地产开发和医美双主业并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万业企业、小商品城、海印股份、南都物业、世联行和深振业A均涉及房地产相关业务,同期机构来访接待量分别为106、44、19、14、9和2家。但上述6家公司均未在机构调研中明确回复相关布局。 主要从事房地产、集成电路核心装备的万业企业此前互动易表示,加速迈入半导体领域,同步做好现有存量房产的开发、销售工作,不再有新增土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小商品城去年8月11日互动易表示,已于2020年剥离地产业务。海印股份去年6月互动易表示,近两年业绩连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对房地产业务期末存货、部分金融资产等进行计提资产减值,以及对商户减免租金及管理费。 曾被称为A股“物业第一股”的南都物业周五收盘9天6板,公司5月15日互动平台表示,暂无收购恒大物业的计划。国内知名的房地产中介服务商世联行周五收盘两连板,公司5月17日互动易表示,目前公寓业务主要为轻托管运营模式。轻托管运营模式主要通过为公寓持有者提供专业的运营管理服务,以及为租客提供丰富的增值服务,来获取委托运营服务费或增值服务费。深振业A5月10日互动易回复,公司高度关注新政要求及行业趋势,正积极开展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等政策研究,并已成立子公司以备专项承接深圳城中村改造项目,为开展相关业务打好基础。
“非主流”理论再获支持 贝莱德高管也认为:降息反而可能降通胀
财联社5月19日讯(编辑 赵昊) 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加息能够抑制通胀,但在最近,一些华尔街的高管认为这可能不适用于现阶段的美国物价环境。 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BlackRock)全球固定收益部门的首席投资官Rick Rieder最新表示,美联储放缓通胀的最佳方式或许应该是降息,而不是将利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Rieder 来源:贝莱德官网 贝莱德官网称,Rieder在公司中负责管理约2.4万亿美元的资产,这一数字超过了英伟达的总市值。 他在一档节目中说道:“我不确定加息是否真的能降低通胀。我提出一个观点,即如果你降息,你反而能降低通胀。” Rieder解释道,目前美国的基准利率正保持在这一代人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令富裕的美国人能够从固定收益投资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收入,“中等至较高收入的美国人正在从高利率中受益。” “这使得我们正在转向服务型经济,更多的钱被花在了服务上,”Rieder说道,“另伴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让可支配收入更多地流向了服务业。” 他举例称,“一双网球鞋的价格与20年前的水平差不多,但如果你去看网球比赛,花费将是过去的两倍。” Rieder指出,汽车保险、医疗保险等服务行业的通胀粘性就是证据,“这些行业对利率的反应较为迟钝,这使得人们——尤其是年长的、中高收入的人群——将服务的通胀率保持在高位。”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大通策略师Jack Manley上个月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如果美联储想要美国通胀赶紧降温,他们就应该赶紧降息。 当时Manley表示,住房成本上升正是当前经济周期通胀的主要驱动因素,如果美联储开始降息,住房成本实际上会逆转走低。 “在美联储降低利率、抵押贷款降至更合理的水平、房地产供应恢复正常之前,你不会看到住房成本有实质性的下行压力。”
国际金属市场“争奇斗艳”:金银冲刺新高、铜镍持续狂飙
财联社5月19日讯(编辑 赵昊)本周,国际贵金属和工业金属集体走高。 截至周五(5月17日)收盘,现货黄金涨超1.5%报每盎司2414美元,逼近上个月创下的纪录高位;现货白银涨势更猛,单日暴涨6.3%,最高报每盎司31.06美元,刷新近11年的新高。 工业金属方面,LME铜期货周五涨超2.8%报每吨10,724美元,接近其2022年3月份创下的纪录高位,纽约期铜则涨超4%,本周三曾一度创下历史新高,年初至今主连价格已累涨逾30%。 纽约期铜主连价格日线图 周三的时候,纽约期铜市场上演了一轮史诗级的逼空行情。当天有五位消息人士透露,大宗商品贸易商托克(Trafigura)和埃珂森正在寻求购买实物铜,以用来应对他们在芝商所(CME)上的大量空头头寸。 全球大型金属和矿业领域金融服务商Orion Resource Partners的投资组合经理Matthew Heap告诉媒体,“很多基金错过了黄金涨势,很明显,他们非常渴望参与铜。这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铜也有非常清晰的故事要讲。” 不少业内人士预计美国期铜的逼空行情不会很快结束,价格将继续攀升,直到南美和澳大利亚的更多金属运抵美国。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考虑到运费和保险费率等成本,交易商从LME系统提取铜并将其交付给CME,每吨可以赚取约300美元。 CRU分析师Robert Edwards表示,“美国的铜供应和需求基本面并非不支持铜价,但可能无法证明这种极端的逼空情况是合理的,这表明该市场正在发生着一些其他不为人知的事情。” 目前来看。铜市场的供需正在进入一个颇为紧张的状态。一方面供给端频繁受到扰动,现有铜矿产量在未来几年将急剧下降,引发着人们对铜供给短缺的担忧;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复苏、AI浪潮和能源转型也正在推升市场对铜的需求。 同样是在周三,全球镍金属主要供应地之一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爆发骚乱,导致本周LME镍价累涨两位数。Marex策略师Al Munro评论道,“虽然一直有人在谈论需求不佳,但现在我们遇到了供应问题,就像你在铜和镍上看到的那样。” Blue Line Futures首席市场策略师Phil Streible表示,铜的强劲涨势正蔓延至白银,“影响一种商品有三大因素:供应、需求和价格动能,而这三个现在白银都有。”由于银在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的用途,也被视为一种工业商品。 上周,美国贵金属矿业公司科尔黛伦矿业(Coeur Mining)的首席执行官Mitchell J. Krebs提到,在光伏等电气化用途的推动下,白银的工业需求正在飙升,而供应却持平甚至有所下降。 Hochschild首席执行官Eduardo Landin表示,考虑到潜在的工业需求动态以及现有的供应限制,“我们可能正在看到白银牛市的开端。”
回暖信号来了?猪价连续4个月回升,上市猪企忙“报喜”,新希望单月实现盈亏平衡
尽管当下国内生猪消费处于传统淡季,但在经历了猪周期的低谷之后,多家上市猪企4月份“报喜”:商品猪销售均价纷纷实现环比上涨,行业整体出现回暖。 5月6日、7日,包括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温氏股份(300498.SZ)、ST天邦(002124.SZ)、正虹科技(000702.SZ)、大北农(002385.SZ)、神农集团(605296.SH)、东瑞股份(001201.SZ)在内的8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先后披露了4月份生猪销售简报。 据界面新闻统计,在商品猪销售均价方面,8家上市公司全部处于环比上涨状态;在生猪销售收入方面,除温氏股份、东瑞股份外,其余6家上市公司生猪销售收入均实现环比增长;在生猪销售数量方面,8家上市公司则出现分化,其中4家销量环比增加,4家销量环比下滑。 不过,本轮价格上涨并非来自需求端的拉动。在生猪养殖行业整体依旧低迷的大背景下,“成本控制”已成为相关上市公司关注的重点。 价格连续4个月上涨 具体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3家头部公司来看: 牧原股份4月份商品猪价格为14.80元/公斤,比3月份环比上升3.93%;销售生猪545.0万头(其中商品猪433.0万头,仔猪105.0万头,种猪7.0万头),比3月份环比下降0.38%。但4月份实现销售收入91.53亿元,较3月份销售收入90.75亿元环比增长0.86%。 温氏股份4月份毛猪价格为15.18元/公斤,比3月份环比上涨3.05%;销售肉猪248.29万头(含毛猪和鲜品),比3月份环比下降5.25%。4月份实现销售收入46.75亿元,较3月份销售收入47.27亿元环比下降1.10%。 新希望4月份商品猪价格为15.13元/公斤,比3月份环比上涨5.51%;销售生猪147.62万头,比3月份环比下降3.23%。但4月份实现销售收入23.37亿元,较3月份销售收入23.04亿元环比增长1.43%。 从去年12月探底至今,各大上市公司的生猪销售价格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上涨。来源:温氏股份4月份销售简报 界面新闻注意到,实际从去年12月探底至今,相关上市公司的生猪销售价格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上涨。尽管目前全国生猪消费步入传统淡季,但生猪销售均价不降反升,当前的价格水平与去年10月份的生猪价格大致持平。 以温氏股份为例,2023年12月的毛猪价格探底至13.70元/公斤,此后价格逐月上涨,截至目前涨幅已超过10%。此外,在过去的四个月中,牧原股份、新希望商品猪价格分别上涨了10.28%、15.85%。 除上述3家头部猪企外,ST天邦、大北农、神农集团、东瑞股份4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商品猪销售均价均不同程度环比上涨(正虹科技未披露),分别涨至15.17元/公斤、14.83元/公斤、14.58元/公斤、16.78元/公斤。 在此背景下,ST天邦单月实现销售收入6.56亿元,环比增长8.48%;大北农单月实现销售收入8.55亿元,环比增长12.50%;神农集团单月实现销售收入3.01亿元,环比增长5.99%;东瑞股份单月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环比下降3.10%;正虹科技单月实现销售收入750.69万元,销售收入环比增长7.50%。 在4月19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谈及生猪市场的后期走势时表示,经过此前会商判断,随着生猪去产能效果的逐渐显现,能繁母猪存栏量、中大猪存栏量和新生仔猪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预计二季度生猪市场供需关系将进一步改善,生猪养殖可能实现扭亏为盈。 卓创资讯生猪市场分析师范晴晴对界面新闻表示,今年以来生猪价格连续4个月上涨,一方面因为一、二月份处于春节备货期,在需求出现好转的支撑下,价格逐渐走强。另一方面到了三、四月份,由于养殖户看涨后市,对生猪的二次育肥需求导致生猪价格出现上涨。 “但是在需求端,通过我们对市场的跟踪来看,其实并没有很明显的提振。目前价格上涨主要是上游比较看好后市,一直在稳价出货。”范晴晴对界面新闻分析道。 一季度仍陷亏损泥潭 尽管今年以来商品猪价格持续回升,但考虑到养殖成本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等,即便以目前近15元/公斤价格,仍处于各大生猪养殖企业的成本线附近,业绩端依旧面临较大压力。 “目前各大养殖企业的成本线大约在14.5元/公斤至15.5元/公斤这样一个水平,但各企业的成本管控存在差异,微盈利和微亏损的情况共存。”范晴晴对界面新闻表示。 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猪企今年一季度仍然陷于亏损状态。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三家头部上市猪企一季度亏损规模均超10亿元。 以牧原股份为例,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72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23.79亿元,亏损规模较2023年同期进一步扩大。 对此,牧原股份在一季报业绩交流会上表示,由于冬季疫病及春节销售的影响,2024年1-2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阶段性上升至15.8元/公斤,3月成本已经下降至15.1元/公斤。未来随着猪群健康水平的提升,各项生产指标也将逐步改善,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相比之下,温氏股份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36亿元,上年同期为-27.49亿元,同比减亏;新希望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34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6.86亿元。 范晴晴表示,从需求端来看,通过对屠宰企业开工率的跟踪,一季度同比去年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加之气温不断上涨,预计生猪消费市场不会有明显好转迹象。而在供应端,预计5月份样本企业的出栏量有7.7%的增幅,这也会对生猪市场价格造成一定压力。 尽管一季度仍然难以摆脱亏损泥潭,多家上市公司对今年后期的行情却抱有乐观预期,预计全年猪价水平将好于去年。 近日,牧原股份首席财务官高曈就公开表示,“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的亏损额度,在上市公司层面也是规模较大的。但实际上,我们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行业也渡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成本控制”成关注重点 在当下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成本控制”成为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关注的重点。 牧原股份在业绩交流会上提到,公司希望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养殖完全成本能够降至14元/公斤以下,全年平均成本目标为14.5元/公斤,在降本规划中,饲料价格下降预计能够贡献0.3元/公斤左右,疫病防控等生产管理上的改善预计有0.3元/公斤左右的降本空间。 温氏股份在一季报业绩解读电话会议上表示,得益于疫病防控效果显著,叠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等因素,一季度公司养猪成本控制较为理想。3月份公司单头肉猪基本实现盈亏平衡,公司16个养猪区域单位中,有9个已实现盈利。“未来一段时间,养猪行业可能总体处于弱平衡、低盈利状态,公司将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以保证盈利为首要考虑因素”。 大北农近日也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一季度生猪养殖业务同比减亏50%以上,成本显著下降,整体一季度生猪养殖育肥完全成本约15.1元/公斤,近期成本还有下降趋势。 “受公司各养殖平台业绩表现差异大、生猪疫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公司生猪养殖育肥完全成本的目标是期望今年底达到14.5元/公斤以内的水平。生猪养殖业务稳健优化发展,不求规模,但求效益,核心是练好内功,降本增效。”大北农表示。 新希望则在互动易平台称,公司正常运营场线的成本已经由23年一季度的17.4元/公斤,下降到四季度的15.8元/公斤。预计今年12月份运营场线肥猪成本可以降至14.2-14.3元/公斤。 新希望副总裁陈兴垚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在二季度之后,整个生产经营的改善会充分体现出来。 从目前看,4月份公司整体已经转为盈亏平衡了,是非常好的信号,特别是公司的后备母猪转固成本,未来还有一个快速的下降空间。 来源:界面新闻
车贷审核不严违法放贷758万,国有大行员工遭终身禁业|局外人
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发布一则行政处罚告知书,三名银行从业人员遭到监管机构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其中,国有大行员工张恪违规办理汽车分期业务事项负有直接责任。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张恪此前已经过司法诉讼程序,相关案情也已公开。 被告人张恪,男,1981年11月出生于天津,是某国有大行天津南开支行职员。2012年2月至2015年1月间,张恪任个人金融部客户经理,工作范围包括汽车分期贷款业务的受理、调查工作,承担调查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责任。 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张恪在办理吴某等九人申请贷记卡专项商户分期购车贷款业务中,违反相关规定、未尽职责,致使农行南开支行向上述九人发放贷款758万元。截止2017年10月21日公安机关立案时,造成银行直接损失75.22万元。 裁判文书披露,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间,吴某冒用宋某名义,通过一家商贸公司向银行申请贷记卡专项商户分期购车贷款业务。该商贸公司经理邢某(另案处理)提供伪造购车协议、首付款收据、机动车登记证书、购车发票等贷款材料,通过张恪办理汽车分期贷款。 张恪在办理汽车分期贷款过程中,未严格履行贷款业务审查职责,未严格核查身份证与本人的一致性、购车行为是否真实发生、借款人的借款用途是否真实准确,对购车协议、首付款收据等贷款申请材料的真实性未进行严格调查,在贷款发放后未严格收集、核实客户车务手续资料,未按规定办理车辆抵押登记手续,未对贷款资金流向进行必要的追踪调查,致使农行南开支行向上述九人发放贷款共计人民币758万元。 贷款后,邢某从中扣除相关费用后将贷款转给上述九人,后吴某等人将贷款用于其他用途。吴某、李某逾期未偿还贷款,共给银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75万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恪作为银行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其行为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且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予惩处。考虑到张恪具有自首情节,庭审期间退赔了银行损失75万余元,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被告人张恪犯违法发放贷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提出优化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加大汽车以旧换新场景金融支持。其中,《通知》将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贷款比例调整为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可达到100%。 《通知》特别强调,各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结合本机构汽车贷款投放政策、风险防控等因素,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具体发放比例、期限和利率;切实加强汽车贷款全流程管理,强化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持续完善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和抵质押品价值评估体系,严防贷款资金挪作他用。 来源:界面新闻
大额存单又遭下架,民生银行停售半年及以上期限产品
又有银行下架长期大额存单! 5月7日,界面新闻从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的网点获悉,该行将在当天起停售半年及以上期限产品。“目前只有短期的1个月和3个月期限有额度,其他产品可能要等之后几期产品才能知道有没有额度。”一位民生银行网点客户经理表示。 5月8日,界面新闻查询民生银行APP发现,该行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大额存单仅有两款产品,1个月和3个月期限利率均为1.7%,额度较为充足。 这已经不是今年第一家下架长期大额存单的银行。4月初,有媒体报道,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已不再新发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额度。 界面新闻通过致电银行网点、查询手机银行等多种方式发现,目前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大额存单产品都比较紧俏,且五年期大额存单已经基本绝迹,其他期限产品也面临期限和额度难两全的情况。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3年期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显示“售罄”,100万元起存的仍然还有额度,利率为2.35%。不过,2年期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额度仍较为充足,利率为1.9%,其他期限大额存单也有不少已经售罄。 “今年基本都是这样,一年期以下的大额存单额度比较充裕,利率高一些的三年期产品额度很少,我们目前也不主推大额存单产品。客户一般会有两种选择,保守的选择普通整存整取的产品,另外我们也主推一些低风险和较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根据期限长短不同,成立以来的折合年化收益率在3.22%到3.61%之间,底层资产主要是债券,属于比较稳健的投资。”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对界面新闻表示。 不过相比整存整取的定期存款利率,额度较为充足的短期大额存单的利率也已没有优势。以建设银行为例,该行App显示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最长期限3年,最高年利率2.35%,与该行整存整取定存最高年利率一致。 光大银行手机银行显示,该行目前各期限大额存单较为充足,根据期限长短,利率从1.7%到2.55%不等,其中3年期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为2.55%。“现在购买要等到5月14日才能起息,不过我建议如果想买的话就赶快下手,额度可能很快就没有了。”该行客户经理表示。 对于下架长期大额存单产品的原因业内已早有共识,最核心的因素就是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压降存款利率以达到降低负债成本的目的。 在此前的民生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高迎欣表示,“三年来,民生银行坚决压降高成本结构性存款和高风险授信业务,清理不规范代销业务,优化资产负债布局。” 对于息差管理的具体措施,该行副行长兼董秘李彬介绍道,未来一年民生银行的息差管理应首要在负债端下足功夫,目前整体的存款成本相对较高,要努力拓宽低成本稳定资金来源。例如通过综合化的服务、增强客户粘性、聚焦工资代发、平台建设、场景化产品服务,推动低成本结算存款增长。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银行通过合理压降大额存单等定期存款产品,优化存款负债结构,降低综合负债成本。只要目前银行负债成本及净息差压力不减,银行仍有动力主动优化负债结构,部分高息存款产品发行将控制在较低水平。 来源:界面新闻
滴滴程维:柳青升任永久合伙人,公司不再设总裁岗位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刘俣辰)5月19日下午,滴滴程维和柳青发布内部全员信。信中提到,程维决定升任柳青为公司永久合伙人,柳青不再任公司董事和总裁,公司未来不再设总裁岗位。柳青分管的部门和职责不变,会继续担任公司首席人才官,专注在公司人才、组织建设及社会责任工作上,并继续向董事长兼CEO程维汇报。 以下为员工信全文: 来自程维(Will)和柳青(Jean)的一封信 亲爱的小桔子们: 虽然我们经常参加各个团队的线下活动和会议,但有一阵子没以这样的方式跟大家沟通了,跟大家说声抱歉。这次我们有一个考虑了很久的想法,想在这里第一时间跟大家沟通: Jean:再过一个多月,我加入滴滴就满十年了,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感慨和感动,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摩拳擦掌。与此同时,我希望自己未来能够更加聚焦于公司的长期建设。因此,我跟董事会和Will提出申请,希望自己不再担任董事和总裁,而是专注在公司的人才和组织建设、职能建设以及社会责任工作上,这是我内心非常想做的事。也请大家放心,我会继续跟大家一起并肩奋斗,用最好的状态迎接自己在滴滴的下一个十年。 Will:关于Jean提出的想法,我们聊了很久,归根结底我是尊重和理解的。十年风雨兼程,作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Jean是我最亲密的战友和伙伴,未来也是。所以我决定,升任Jean为公司的永久合伙人,继续向我汇报,为滴滴的基业长青和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虽然Jean不再担任总裁,但分管的部门和职责不变,继续担任首席人才官,推进组织变革和人才成长,并和我一起推动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此外,公司未来不再设总裁岗位。下一个十年充满机遇和挑战,我和Jean将一如既往地和大家一起并肩前行。 滴滴马上就要12岁了,一路走来不容易,感谢每一位小桔子的相伴前行。虽然道阻且长,但未来可期,希望我们不忘“让出行更美好”的初心,脚踏实地,服务好每一位司机和用户。 Will & Jean 2024年5月19日
国企三年后,我又跳回大厂了
每月3000元的餐补减少到了1500元,1500元的电影票和健身卡补贴则直接取消,从2022年开始,工资变相缩水的肖月,就有了从国企离职的打算。在筹备近2年后,肖月终于在今年3月入职了一家互联网大厂。 2021年大学毕业时,当大部分同学选择进入互联网大厂时,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985本硕的肖月,放弃了美团、网易、京东和快手四家互联网大厂的offer,进入国企。“与互联网高底薪+提成不同,大部分国企是低底薪+高福利。”但随着福利待遇大不如前,只剩下稳定性的国企,越来越拴不住肖月想要离开的心了。 在国企的三年时间,肖月从没拿到过入职时单位承诺的20w年薪,加班的时间却越来越长。同学聚会时,飘进耳朵里的大厂同学们升职加薪的喜讯,更加剧了肖月离开国企的决心。 同样在三年前进入国企的大东,更是早肖月一步跳回了互联网大厂。 不同于肖月的校招,大东是从互联网大厂“上岸”到国企。2021年兴起Web 3热潮时候,大东所在的AI相关的项目组,并不被公司重视。恰逢一名为国资委全资控股集团招人的猎头找到了他:更高的职位,独立负责项目的权力,且承诺享有公司最好的资源,这些条件无一不打动他。 但进入国企仅仅半年,招大东进来的领导因为公司内斗而被调离,大东也开始被边缘化。与此同时,曾经那些和自己同级别的互联网前同事,有的已经开始操盘起千万级别的项目。 一度暗喜自己提前“上岸”国企,不用面对35+红线压力的大东,有了新的体悟:比起年龄,能力的停滞甚至下滑带来的压力更大。尤其在AI热潮兴起之后,当得知当年一起在大厂奋斗的同事,被投资机构找上门来提供创业机会,大东开始有些后悔当初的选择。 想要跳槽到互联网公司,国企的工作经历反而成了肖月的劣势。为了把劣势转化成优势,肖月开始有意识地在工作中积累起大量的供应链资源,最终借助同学的内推,跳进了自己理想的大厂。 但跳回互联网大厂只是第一步。迎接肖月的,是远超国企的工作难度,和退回到刚毕业时的薪水。 “领导说话的速度都比国企领导的快。”这种快,不仅体现在语速上,更体现在工作节奏上。会议刚刚结束,领导就让肖月第二天给出需求文件,而在国企,文件往往是在会议结束后一周内提交。 进入大厂后的肖月,经常是上个需求还没写,下一个会议就已经接了进来。在国企的时候,领导基本上不会在周末给她打电话,但现在,肖月几乎每时每刻都盯着手机,熬夜加班是常态,过周末更是成了奢望。 即便如此,在入职一个月后,肖月还是被领导约谈了,“不能快速适应企业文化,快速输出。”肖月心里清楚,如果无法快速适应,自己很有可能过不了试用期。 在肖月担心自己过不了试用期的时候,同样从国企跳回大厂的90后男生木易,已经不得不开始考虑寻找下一份工作了。 因为不想被“一张报纸一杯茶”的职场现状磨灭生活的热情,在周遭亲戚和朋友的一片反对声中,经过长达一年的筹备、筛选和面试,木易还是踏出了国企的舒适圈,一脚迈进了互联网公司的大门,成为公司法务部门的一员。 但等待他的不是升职加薪走向人生巅峰,大厂第一课就让他感受到了互联网公司的“甩锅”文化。木易进公司后参与的第一个商务谈判未达到公司预期,在领导问责下,业务部门把责任归咎成木易合同审核功底薄弱。就这样,木易在试用期的第三周就被公司辞退了。 三人中唯一有过大厂经验的大东,“回流”后的挑战也不小。依靠在国企的资源积累以及在互联网大厂的人脉背书,去年9月,大东回流到了另一家互联网大厂,工资也比原来在互联网公司的时候涨了一些。 但比起三年前,大东明显感觉到项目的变现压力更大。曾经作为甲方的他,如今只能以乙方的身份一家家跑企业,说服对方试用产品。 最让大东感到亏欠的还是老婆和孩子,当初大东“上岸”国企,除了有对职业前景的考量,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但现在,孩子生病在医院哭着找爸爸,大东也只能在会议间隙,通过视频电话不停安抚。 三年前,肖月和大东进入国企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轻松惬意的生活。 肖月是以管培生的身份被招进国企的,入职的时候公司表示要按产品经理方向定向培养。但因为项目少,且有外包团队负责执行,肖月更多做的是上传下达的工作,具体事务都是外包团队在干。 但这样的清闲日子,肖月只过了一年。当公司为了控制成本而砍掉外包团队后,那些繁杂琐碎的工作便落在了她的身上,下班时间也从准时下午五点,变成时不时加班到晚上八九点。 比起互联网大厂产品的快速迭代,肖月所写的需求文档,甚至半年都没办法落实。尤其是当大厂的朋友与她分享,自己入职两个月就给某应用增设了新功能的时候,肖月的落差感越来越大,工作的热情和斗志也在逐渐消退。 除了工作价值,肖月的落差感还体现在薪资上。入职时,公司对肖月的承诺是第一年薪资不低于20w,而同批进入互联网大厂的同学们,年薪最低的也超过了25w。 但从肖月入职的第二年开始,各种福利补助不是腰斩就是取消名目,肖月大概计算了下,自己每月福利至少减少了3000元。而作为年薪大头的年终奖,更是因为公司效益不佳,全员缩减。更糟糕的是,作为新员工的肖月,还得“扛”起部门最低绩效的指标。 受上述因素影响,除了第一年,肖月把所有福利折现计算后勉强拿到了20w,此后工资一路下滑。“基本上降了40%。”工资降了,肖月的活儿却越来越多。 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厂的同学们也抱怨每天卷得要命,但各种项目提成拿到手软,不少人年薪超过了30w。“人家加班还报销打车费,30w还没算上加班费呢。”这让肖月跳槽的心变得越来越坚定。 对于自降薪资“上岸”国企的大东而言,福利待遇的“缩水”是他可以预见的,但能力的断崖式下跌却使他倍感焦虑。 刚进国企时,大东感受到了久违的松弛感,曾经在大厂一个月完成的工作,在国企能干上半年。每天晚上7点就下班陪老婆孩子,甲方身份的转换也使他在工作中更受尊重,这些都是大东之前在互联网大厂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但大东并不想“躺平”,进入国企的他,仍然想做出一番事业。“当初招我进来的领导是个实干派,想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我的技术能力和互联网背景正是对方所看重的。”但随着领导的调离,大东的话语权越来越低。 “经常会为了迎合政策而做一些不具备市场价值的产品。”在大东看来,不同于互联网公司由市场导向研发产品,国企更易受政策导向。“比如市面上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产品,但我们依然花钱去研发,供下属单位使用。但实际上,产品完全没有市场价值,也竞争不过原有产品。” 在国企“束手束脚”的大东,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还停留在三年前,反观比他晚进入大厂的师弟师妹,有些如今已经成了公司核心项目的操盘手。 身处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AI行业,感受到自己核心竞争力正在消失的大东,变得越来越焦虑。尤其是得知当初跟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同事已经开始创业,大东想回大厂的心越来越迫切。 再次回到互联网大厂,大东又有了掌控自己人生的自信。不同于在国企看不到来自一线市场的直接反馈,如今直面市场的他,一点点数值的变动都成了他优化产品和了解用户的标尺。 基于对市场的了解,大东也开始探索副业。不久前,他和朋友一起开发了一个小应用,投入市场后也赚了点钱。“项目和35+红线的压力仍在,但未来同样宽广。”在大东看来,互联网公司即便不是职场终点,也是自己通向下一站的更好跳板。 刚进入大厂两个月的肖月,也正在努力不去想“能不能过试用期”,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这两个月学到的恨不得比我在国企一年学到的都多,就算过不了试用期,这些收获也值得我勇敢迈出这一步。” 快速失业的木易,在经过长达一个月东奔西走地面试后,也终于找到了一份互联网教育的相关工作。对于逃离国企的决定,木易并不后悔。“还是要趁年轻出来闯一闯,与其在国企‘温水煮青蛙’,不如早点出来摔打。” 不过,在大东们选择离开“国企”跳回大厂之余,“上岸”国企仍然是不少打工人的就业偏好。 近期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4届求职毕业生中,有47.7%的人希望进入国企工作,占比排名各类型企业之首。期望进入国企的毕业生比例,已经连续5年呈上升态势,从2020年的36%持续上升至2024年的47.7%。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视频编导的阿萌,近期成了备考“上岸”国企大军中的新成员。32岁的阿萌,在经常熬夜加班的压力下,时不时开始有心跳过速的症状,“我真的怕自己哪天突然之间心梗或猝死。” 工作稳定、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对于每天被无休止的加班、OKR绑定,还要恐慌35+红线和裁员的阿萌而言,充满了诱惑。 为了尽快“上岸”,半年来她已经参加了10多场面试和笔试,“国企招聘也是有年龄红线的,员工社招年龄通常在35岁以下,我的年龄和双非硕士的学历都不太占优势。”上个月,阿萌在生日时许下了新的愿望,“今年成功上岸。”
未来的芯片是什么样子?
由于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芯片世界正处于巨大潮流转变的风口浪尖。人们对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芯片可以更快地训练人工智能模型,并从智能手机和卫星等设备上对它们进行操作,使我们能够在不泄露私人数据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模型。各国政府、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都竞相在不断增长的半导体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以下是未来一年需要关注的四个趋势,它们将定义未来的芯片是什么样子、谁将制造它们以及它们将解锁哪些新技术。 CHIPS 在世界各地开展活动 全球最大的两家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和英特尔正在竞相在沙漠中建设园区,他们希望这些园区能够成为美国芯片制造实力的所在地。这些努力的一个共同点是资金:3 月份,乔·拜登总统宣布为英特尔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张提供 85 亿美元的直接联邦资金和 110 亿美元的贷款。几周后,台积电又宣布获得 66 亿美元的投资。 这些奖项只是美国通过 2022 年签署的 2800 亿美元芯片和科学法案涌入芯片行业的补贴的一部分。这笔资金意味着任何涉足半导体生态系统的公司都在分析如何重组其供应链以受益。虽然大部分资金旨在促进美国芯片制造,但其他参与者仍有申请的空间。 美国并不是唯一一个试图将部分芯片制造供应链本土化的国家。日本自己花费了 130 亿美元,相当于《芯片法案》,欧洲将花费超过 470 亿美元,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宣布斥资 150 亿美元建设本地芯片工厂。塔夫茨大学教授、 《芯片战争:争夺世界最关键技术之战》一书的作者 Chris Miller 表示,这一趋势的根源可以追溯到 2014 年。从那时起,中国开始向其芯片制造商提供巨额补贴。 “这造成了一种动态,其他政府得出结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提供激励措施或看到企业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他说。这种威胁,加上人工智能的激增,导致西方政府为替代方案提供资金。 Miller表示,这笔资金不太可能催生全新的芯片竞争对手,也不太可能通过重组成为最大的芯片厂商。相反,它将主要激励像台积电这样的主导企业在多个国家扎根。但光靠资金还不足以迅速做到这一点——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厂的努力陷入了错过最后期限和劳资纠纷的泥潭,而英特尔也同样未能满足其承诺的最后期限。目前尚不清楚,无论何时这些工厂投产,其设备和劳动力是否能够达到这些公司在国外的先进芯片制造水平。 Miller表示:“供应链只会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内缓慢转变。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更多边缘人工智能 目前,我们与 ChatGPT 等 AI 模型的大部分交互都是通过云完成的。依赖云有一些缺点:一方面,它需要互联网访问,而且还意味着您的一些数据会与模型制作者共享。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和投资,其中人工智能模型的过程直接发生在您的设备上,例如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随着行业越来越致力于人工智能模型,帮助我们了解很多的未来,而这一切需要更快的“边缘”芯片,使得可以在不共享私人数据的情况下运行模型。这些芯片面临着与数据中心芯片不同的限制:它们通常必须更小、更便宜、更节能。 美国国防部正在资助大量针对快速、私有边缘计算的研究。今年 3 月,其研究部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宣布与芯片制造商 EnCharge AI 合作,打造一款用于人工智能推理的超强大边缘计算芯片。EnCharge AI 正在致力于制造一款能够增强隐私性但运行功耗极低的芯片。这将使其适用于卫星和离网监视设备等军事应用。该公司预计将于 2025 年发货这些芯片。 人工智能模型将始终依赖云来实现某些应用程序,但新的投资和对改进边缘计算的兴趣可以为我们的日常设备带来更快的芯片,从而带来更多的人工智能。如果边缘芯片变得足够小且足够便宜,我们可能会在家庭和工作场所看到更多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设备”。如今,人工智能模型主要局限于数据中心。 EnCharge AI 联合创始人 Naveen Verma 表示:“我们在数据中心遇到的许多挑战都将得到克服。我预计人们会重点关注边缘领域。我认为这对于大规模实现人工智能至关重要。” 大型科技公司加入芯片制造领域 公司正在支付高昂的计算成本来为其业务创建和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例如,员工可以用来扫描和汇总文档的模型,以及虚拟代理等面向外部的技术。这意味着对云计算来训练这些模型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 提供大部分计算能力的公司是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多年来,这些科技巨头一直梦想通过为自己的数据中心制造芯片来提高利润率,而不是从像英伟达这样的公司购买芯片。亚马逊于 2015 年开始努力,收购了初创公司 Annapurna Labs。谷歌在 2018 年推出了自己的芯片 TPU。微软于 11 月推出了首款人工智能芯片,Meta 于 4 月推出了新版本的自家人工智能训练芯片。 这种趋势可能会让英伟达失去优势。但在大型科技公司眼中,英伟达不仅扮演着竞争对手的角色:无论云巨头自己的内部努力如何,他们的数据中心仍然需要其芯片。部分原因是他们自己的芯片制造工作无法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但也是因为他们的客户希望能够使用顶级的 Nvidia 芯片。 “这实际上是为了给客户提供选择,”微软 Azure 硬件工作负责人 Rani Borkar 说。她表示,她无法想象微软为其云服务提供所有芯片的未来:“我们将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并部署来自与我们合作的所有芯片合作伙伴的芯片。” 当云计算巨头试图从芯片制造商手中夺取一些市场份额时,英伟达也在尝试相反的做法。去年,该公司推出了自己的云服务,这样客户就可以绕过亚马逊、谷歌或微软。随着市场份额争夺战的展开,未来的一年将关乎客户是否将大型科技公司的芯片视为类似于英伟达最先进的芯片。 英伟达与初创公司的较量 尽管英伟达占据主导地位,但仍有一波投资流向初创公司,这些初创公司旨在未来芯片市场的某些领域超越英伟达。这些初创公司都承诺提供更快的人工智能训练,但对于哪种计算技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从量子到光子学再到可逆计算,他们有不同的想法。 许多公司,例如 SambaNova、Cerebras 和 Graphcore,都在尝试改变芯片的底层架构。想象一下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需要不断地在不同区域之间来回移动数据:一条信息存储在内存区域中,但必须移动到处理区域,在那里进行计算,然后存储回内存区进行保管。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提高这一过程的效率将为客户提供更快、更便宜的人工智能培训,但前提是芯片制造商拥有足够好的软件来允许人工智能培训公司无缝过渡到新芯片。如果软件转型过于笨拙,OpenAI、Anthropic 和 Mistral 等模型制造商可能会坚持使用大型芯片制造商。这意味着采用这种方法的公司(如 SambaNova)不仅将大量时间花在芯片设计上但在软件设计上也是如此。 芯片初创公司Eva创始人Onen 提议进行更深层次的改变。他没有使用传统晶体管,几十年来,传统晶体管通过变得越来越小而提供了更高的效率,而是使用了一种称为质子门控晶体管的新组件,他说 Eva 是专门为人工智能训练的需求而设计的。它允许设备在同一位置存储和处理数据,从而节省时间和计算能源。使用此类组件进行人工智能推理的想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但研究人员永远无法弄清楚如何将其用于人工智能训练,部分原因是材料障碍——它需要一种材料,除其他品质外,能够精确地控制室温下的电导率。 有一天,在实验室,“通过优化这些数字,并且非常幸运,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材料。” Onen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确认数据正确后,他创立了 Eva,该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但在这个领域,许多创始人都承诺要推翻领先芯片制造商的主导地位,但都失败了,Onen坦言,他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知道设计是否按预期工作以及制造商是否会同意生产它。
专家汇聚南京共同研讨网络安全
新华社客户端南京5月19日电(记者沈汝发)5月18日,“C3安全大会·2024”在南京举行。大会以“安全AI未来”为主题,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科研机构与行业领先企业的3000多位嘉宾,探索AI+时代的数字安全之道。 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二级巡视员张胜在开幕致辞中说,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重要制度以及数百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推动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深度融合,一是要加强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构建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良性生态;二是要重视数据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三是要强化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治理理念在国际社会深入人心。 南京市政府副市长吴炜在致辞中说,今年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安全、健康、规范地发展。南京作为全省目前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将进一步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既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也要加强风险研判与应对,统筹做好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可靠可控问题。 亚信联合创始人田溯宁在致辞中说:“在新的时代,数据正在成为重要的资产,卫星互联网和5G网络正在成为‘数据生产网络’:通感一体网络将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多样、多维的数据,大模型如同现代冶炼厂,在铸造出这个时代的‘钢铁’。操作系统、行业大模型与‘云网安’共同构成新时代数据的基础设施,应用开发者们在建造征服数据海洋的战舰,面向波涛汹涌的数据海洋,一道开启数字大航海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在演讲中强调,新的人工智能是信息智能、物理智能和生物智能的融合。AI大模型的能力极其强大,未来可能创造出很多发展机遇,但也蕴含着不少潜在风险,因此在推动大模型相关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应未雨绸缪地做好防范工作。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认为,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产权制度、加大数据要素供给、以数据流动带动数据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等措施,确保数据要素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出基础和关键作用。 智谱AI总裁王绍兰、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陆犇博士、亚信安全高级副总裁陈奋等也在大会上做了演讲。 另外,在大会期间,亚信安全正式发布了网络安全行业领域自研大模型——信立方。网络勒索响应与治理中心暨猎狐计划正式启动。大会还发布了东数西算安全联合创新中心成立一年的成果。本届大会还举行了两项签约仪式,一是亚信安全&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联合研发行动升级计划;二是鸿蒙合作签约仪式,亚信安全CEO马红军,华为终端云开发者服务与平台部总裁望岳共同签约。 C3安全大会创立于2016年,是我国重要的网络安全行业盛会,旨在推动产业进步、加速各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可信赖的沟通与分享平台。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