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CounterPoint:AI手机不到2年全球累计出货量破5亿台
IT之家 11 月 1 日消息,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昨日(10 月 31 日)发布博文,报告称 2025 年第 3 季度,全球生成式 AI 手机在不到 2 年时间内,累计出货量已突破 5 亿部。 IT之家注:该机构对生成式 AI 手机的定义为,内置了能够独立生成文本、图像、代码等新内容人工智能模型(通常是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手机。 该机构指出生成式 AI 手机于 2023 年年末首次亮相,截至 2025 年第 3 季度,其全球累计出货量已正式突破 5 亿部。市场初期的快速增长主要由售价超过 600 美元的高端智能手机驱动,其中苹果和三星凭借其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地位,合计占据了超过 70% 的出货份额,让生成式 AI 功能成为高端机型的标准配置。 生成式 AI 手机的增长重心如今正从高端市场下沉至中高端市场,而中国厂商是这一转变的主要推动力。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差异化,中国厂商正积极将轻量化的大语言模型(LLMs)和多模态 AI 助手集成到手机中,让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能够接触并使用生成式 AI。 高通骁龙 6 和 7 Gen 系列以及联发科 8000 系列等中端芯片的推出,为这一市场扩张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 除了新设备销售,存量用户也在逐步体验 AI 功能。报告显示,已有超过 2.5 亿智能手机用户通过操作系统(OS)更新,获得了写作辅助、照片编辑和内容摘要等核心 AI 工具。 其中,“圈选即搜”(Circle to Search)功能因其强大的推广力度,已成为升级设备中普及度最广的功能。不过,完整的生成式 AI 功能套件仍仅限于最新发布的高端手机,因为先进的端侧处理能力依然依赖于为大语言模型优化的 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和更高的内存配置。 消费者对生成式 AI 手机的认知度已达到新高。Counterpoint 的调研数据显示,得益于各大厂商的强力营销和功能快速集成,已有九成受访者对这类设备有所了解。 行业目前正致力于开发具有明确用户价值的突破性应用场景,以驱动新一轮的换机潮。在现有功能中,写作相关任务已成为最主要的用例,反映出用户对提升生产力和沟通效率工具的偏好。 展望未来,Counterpoint Research 预测,生成式 AI 手机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累计出货量有望在 2026 年第三季度突破 10 亿部大关,这意味着第二个 5 亿出货量所需的时间将是第一个的一半。
OpenAI,3个月亏了818亿
编译 | ZeR0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0月31日消息,据The Register报道,微软最新公布的季度财报,有几段文字暗示OpenAI本季度净亏损1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8亿元)。 在其官方收益报告第9页,包含以下段落: 我们对OpenAI Global, LLC(“OpenAI”)进行了投资,并已承诺投资130亿美元,截至2025年 9月30日,已投入116亿美元。该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我们在OpenAI的收入或亏损中所占份额计入其他收入(支出)净额。 第二句话很重要。这不是按市值计价的会计方法。按市值计价的会计方法是根据市场当前估值(高达1350亿美元)计算投资的假定价值,并在初始投资的基础上增减估值。这是权益会计,OpenAI的收益或亏损会直接影响微软损益表中的净利润。 接下来,在第33页,出现了以下内容: 本年度净利润和摊薄后每股收益受对OpenAI投资净亏损的负面影响,分别导致净利润和摊薄后每股收益减少31亿美元和0.41美元。上年度净利润和摊薄后每股收益也受对OpenAI投资净亏损的负面影响,分别导致净利润和摊薄后每股收益减少5.23亿美元和0.07美元。 最后,还有一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其中包含周二OpenAI宣布完成向营利性公司转型的相关信息,其中透露微软现在拥有OpenAI 27%的股份。那么根据权益法,微软理应承担OpenAI 27%的亏损。 微软称,为了弥补其在OpenAI亏损中所占的份额,它从净利润中扣除了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这意味着OpenAI当季亏损约1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8亿元)。 微软拒绝就此置评,仅确认这31亿美元的“今年”亏损指的是微软始于7月1日的当前财年,而非自然年。这是季度亏损,而非9个月的亏损。 对于OpenAI来说,亏损115亿美元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因为据报道,OpenAI上半年的收入仅为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6亿元)。 不过考虑到微软仅在上季度就获得了2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70亿元)的净利润,这笔钱对微软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OpenAI尚未立即回复置评请求。
深圳机器人独角兽正式冲刺IPO,腾讯、深创投都投了
作者 | 江宇 编辑 | 漠影 机器人前瞻10月31日报道,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披露,乐聚机器人母公司乐聚智能已于昨日在深圳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IPO流程,辅导机构为东方证券。 乐聚智能成立于2016年3月,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冷晓琨。据披露,该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冷晓琨、常琳、安子威三位自然人,分别直接持有15.92%、6.01%、4.15%的股份,此外冷晓琨还通过深圳市乐跃智能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控制公司7.64%股份,三人合计控制公司33.72%的股权。 三位创始人均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1、冷晓琨:现任乐聚董事长兼CTO,哈工大计算机博士、研究员,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过36项研发项目,拥有130余项发明专利、26项软件著作权。 2、常琳:联合创始人兼CEO,哈工大博士,早年曾任校内智能机器人俱乐部队长,曾获得FIRA机器人锦标赛一等奖,并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中美青年高峰论坛,受到美国前总统卡特接见。 3、安子威:联合创始人兼COO,哈工大管理专业毕业,曾任大型投资公司投资经理,专注机器人与高端制造方向,现负责乐聚的运营与商业拓展。 目前,乐聚已推出多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包括Kuavo(中文名:夸父)、Aelos、Roban等。这些产品覆盖工业智造、商业服务、科研教育等多个场景。其中,Kuavo是国内首款具备跳跃能力、可适应多地形行走并实现量产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前瞻此前报道,乐聚智能已于10月22日完成Pre-IPO轮融资,融资金额近15亿元。 此轮融资由深投控资本、深圳龙华资本、前海基础投资、石景山产业基金、东方精工、拓普集团、中信金石、中证投资、道禾长期投资、盛奕资本、联新资本、探针创投、合肥产投、玖兆投资及中美绿色基金联合投资。 在此之前,乐聚也已完成多轮融资,过往投资者还包括青橙资本、深创投、腾讯、洪泰基金等。 根据辅导备案报告,乐聚计划于2026年3月至2026年6月期间完成辅导工作,考核评估辅导结果,并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准备工作。
苹果iPhone 18 Pro前瞻 外媒:八大升级理由值得等待
据外媒最新报道,苹果正在为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 Pro系列进行多项重大技术升级,这些改进可能让等待变得物有所值。CNMO了解到,以下是目前已披露的八大升级亮点: 设计语言延续与微调 iPhone 18 Pro系列预计将延续iPhone 17 Pro的设计语言,后置摄像头系统保持相同的"横条"式凸起设计,三镜头呈三角形排列。显示屏尺寸也将保持不变,Pro版为6.3英寸,Pro Max版为6.9英寸。值得注意的是,MagSafe充电区域的陶瓷屏蔽层可能采用"半透明"设计,具体效果尚待明确。 iPhone 18 Pro假想图 灵动岛的演变 关于屏幕下Face ID技术的传闻仍然存在分歧。有消息称iPhone 18 Pro将取消灵动岛,改用屏幕左上角的单孔摄像头;而显示分析师Ross Young则认为可能会保留缩小版的动态岛屿;彭博社的Mark Gurman也支持这一观点,表示新机型将采用瘦身版的灵动岛而非完全移除。 芯片工艺的精细化 A20 Pro芯片将采用台积电第三代3nm工艺制造,与iPhone 17 Pro的A19 Pro芯片为相同节点,这意味着CPU和GPU的原始性能提升可能较为有限。不过,该芯片将采用更先进的CoWoS(晶圆上芯片基板)封装技术,实现处理器、统一内存和神经网络引擎的更紧密集成,有望显著提升AI相关任务的性能。 自研调制解调器突破 iPhone 18 Pro将搭载苹果第二代自研C2调制解调器,取代高通解决方案。C2预计将带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能效以及对美国mmWave 5G的支持——这是C1和C1X芯片所缺乏的功能。这一举措是苹果减少对高通依赖长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机传感器革新 三星正在为iPhone 18系列开发新型三层堆叠图像传感器(PD-TR-Logic),该技术通过集成三层电路来提高相机响应速度、降低噪点并增加动态范围。如果成真,这将是索尼长期独占供应后,三星首次进入iPhone相机供应链。 专业级可变光圈 iPhone 18 Pro的主摄像头有望首次引入可变光圈系统,允许用户手动调节光圈大小,就像专业DSLR相机一样。这将提供对景深的更好控制,实现更清晰的主体对焦或更柔和的背景虚化效果。郭明錤早在2024年11月就预测了这一功能。 5G卫星互联网突破 苹果计划最早在明年为iPhone添加通过卫星而非地面基站的5G网络支持。这一升级将使未来的iPhone能够通过卫星获得完整的互联网连接,而不仅仅是有限的紧急功能。如果苹果达成2026年目标,首批支持设备很可能就是iPhone 18 Pro系列和传闻已久的折叠iPhone。 相机控制按钮简化 苹果正计划简化iPhone 18系列机型的相机控制按钮设计以降低成本。当前版本同时使用电容和压力传感器,而新设计将移除电容感应层,仅保留压力感应识别。这一改变不是为了减少功能,而是为了节约成本,因为现有解决方案被认为非常昂贵且产生了高成本的售后维修。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还计划明年改变iPhone发布周期,采用两阶段推出策略:iPhone 18 Pro、iPhone 18 Pro Max和折叠iPhone将于2026年9月发布,而iPhone 18和iPhone 18e则要等到2027年春季。
Figma IPO后首笔收购落地,10余人团队被纳入麾下,谷歌英伟达都是客户
智东西 编译 | 王欣逸 编辑 | 程茜 10月31日消息,10月30日,设计巨头企业Figma宣布收购仅成立1年的以色列AI创企Weavy,要将其整合进新品牌Figma Weave,做一个涵盖界面设计、创意白板、演示文稿制作、人工智能辅助编程等多个领域的设计生态平台。 这是自7月Figma首次公开募股后的首次收购。 随着公司的收购,Weavy的10余名员工将加入Figma公司,其中包括联合创始人利奥·阿尔贝克(Lior Albeck),乔纳森·阿卢莫特(Jonathan Alumot),乔纳森·古尔·泽夫(Jonathan Gur-Zeev)和伊泰·希夫(Itay Schiff)。 Weavy成立于2024年,业界称其为“艺术智能”。2024年6月,Weavy宣布获得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44万元)的种子轮融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该公司就已经拿下谷歌、英伟达、丰田、戴森、松下和惠普等客户。 Weavy平台将图像与视频模型和专业的编辑工具都整合进开放画布,设计师可以在画布上调用各种AI模型,利用节点创建出类似于流程图的输入输出系统。 用户可以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模型搭建工作流,比如Seedance、Sora和Veo可以用于电影级视频,Flux和Ideogram用于逼真效果,Nano-Banana或Seedream可以用于精准拍摄。 此外,用户还可以介入工作流中。当AI生成结果后,设计师可以再用专业编辑工具手动编辑,比如调整亮度、遮罩对象、调色等。 从选择模型生成到利用强大的编辑工具编辑修改,所有操作都在同一个平台完成,设计师不仅能够在同一画布中调用、组合、甚至比较多种AI模型的输出结果,还能和AI共同参与内容创作。 一直以来,许多工具都通过工作流的模式帮助用户实现编程式的功能,如苹果的快捷指令。Figma Weave的概念也类似于一个侧重于AI和图像处理的工作流建构器。 Figma Weave(图源:Figma) Figma联合创始人兼CEO迪伦·菲尔德(Dylan Field)回忆称,他在中学时期曾使用过另一款名为LabVIEW的工具。Weavy对该理念的独特实现方式引发了不同寻常的热议,这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 在与Weavy创始人的会面中,菲尔德对他们平衡强大功能与上手体验的做法深感共鸣。 Figma联合创始人兼CEO迪伦·菲尔德(Dylan Field)(图源:Figma) Weavy产品的特点也深深吸引了菲尔德,他们不致力于生成能直接使用的AI图像和视频,而是让人类创作者更轻松地进行后期剪辑、分割和重新再加工。 “直接使用AI生成的结果确实很省力,但这并非正确的思维方式,”菲尔德称,“它们只是一个全新的创意起点。你可以像使用黏土一样利用、转化它们。Figma Weave在这方面有非常大的潜力。” Weavy联合创始人兼CEO利奥·阿尔贝克(Lior Albeck)(图源:Figma) 对于此次收购的具体条款,Figma尚未披露。 结语:收购Weavy后,Figma要打造一站式创意平台 Figma被誉为设计界的“水电煤”,截至今年3月底,Figma全球付费客户已达45万。 目前,Figma正计划通过扩招以加快Figma Weave的后续开发。菲尔德称:“对Figma来说,向外界证明我们会成为团队和平台的优秀管理者,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正在尽一切努力帮助Weavy去发展。” 在生成式AI浪潮之下,Figma重新定义了设计平台的竞争模式:不卷创意工具,要做一个AI创意平台,将AI、创意、编辑工具和人共同置于这一空间内。
谷歌公布首支AI广告:Veo 3制作,火鸡用AI规划“胜利大逃亡”
IT之家 11 月 1 日消息,科技媒体 Phone Arena 昨日(10 月 31 日)发布博文,公布了首支完全由生成式 AI 制作的电视广告《计划快速开溜?》,讲述了火鸡为逃离感恩节,利用谷歌搜索的 AI 模式成功规划并前往安全地点的故事。 该公司确认,这支广告短片目的是展现 AI 技术在商业广告制作领域的巨大潜力,制作全程使用了其自研的视频生成模型 Veo 3 以及相关 AI 工具,从创意构思到最终画面均由 AI 主导完成。 该广告主角是一只名叫汤姆的火鸡。在广告中,汤姆为了避免成为感恩节大餐,利用一部普通安卓手机上的谷歌搜索 AI 模式,寻找逃离农场的方法。最终,借助 AI 提供的精准路线和航班信息,它成功地将自己送往一个没有感恩节、且带有泳池的度假胜地。 该广告是谷歌“Just Ask Google”系列营销活动的一部分,已开始在电视台播出,并将陆续登陆数字媒体和电影院。谷歌方面还透露,一部以圣诞节为主题的续集也正在筹备中。 然而,一个细节引发了关注:这支广告并未标注其由 AI 生成。谷歌 Creative Lab 的副总裁罗伯特・王(Robert Wong)解释称,团队认为消费者更关心广告的趣味性,而非其制作方式。 罗伯特・王进一步补充,广告的创意构思在先,使用 AI 制作是后续的技术选择。虽然谷歌此前曾利用 AI 辅助构思广告,但发布完全由 AI 生成、且主角是动态角色的广告尚属首次。
苹果第五款AirPods有望2026年登场,内置摄像头
IT之家 11 月 1 日消息,科技媒体 9to5Mac 昨日(10 月 3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有望在 2026 年扩充 AirPods 产品线,在现有标准版、Pro 版基础上,再推出“AI 版”,会配备内置摄像头。 苹果近年来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群,持续扩大其产品阵容。与过去史蒂夫・乔布斯时代“2x2 产品矩阵”的精简策略不同,如今的苹果更倾向于为 iPhone 等核心产品提供多种版本选择。而最新消息称这一“机海战术”似乎正延伸至 AirPods 系列。 IT之家注:该矩阵的两个坐标轴分别是用户类型(横轴:“消费级”与“专业级”)和产品形态(纵轴:“桌面”与“便携”)。通过这个简单的框架,乔布斯将苹果未来所有的产品开发都清晰地归入了四个明确的象限中,彻底终结了过去那种漫无目的、机型泛滥的混乱局面。 最新消息称苹果内部正研发内置红外摄像头的新款 AirPods 耳机,并非用于取代刚发布的 AirPods Pro 3,而是作为一个全新的高端型号独立销售。 有爆料者称,新增的摄像头主要服务于 AI 相关功能,例如实现“视觉智能”应用。这与此前苹果推出两款不同版本(带主动降噪与不带主动降噪)的 AirPods 4 策略相似,旨在通过功能差异化来细分市场。 若该传闻属实,苹果 AirPods 产品线将在 2026 年扩展至史无前例的五款型号。届时,消费者将面临丰富的选择,阵容预计包括: 配备摄像头的 AirPods Pro 3(或命名为“AI 版”) 标准版 AirPods Pro 3 带主动降噪功能的 AirPods 4 标准版 AirPods 4 AirPods Max 由五款产品构成的庞大阵容,清晰地表明苹果希望在不同价位上全面布局,以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赛力斯第三代蓝电E5 PLUS插混SUV预售:13.98万元,230公里纯电续航
IT之家 11 月 1 日消息,赛力斯第三代蓝电 E5 PLUS 插混 SUV 今日开启预售,新车推出 230km 超长续航版 Ultra 与标准续航四驱性能版 Ultra 两款车型,预售指导价均为 13.98 万元,限时厂家置换价 11.98 万元。 即日起至 2025 年 11 月 30 日,下定用户另享价值 1.5 万元限时权益包,还享国家及地方至高 2 万元补贴,更可享“购置税兜底保障”政策。 IT之家从官方介绍获悉,第三代蓝电 E5 PLUS 是 12 万元内唯一实现 230 公里纯电续航的插混车型,新车搭载赛力斯超级电混系统,拥有 35.95kWh 电池,采用双充电口设计。 新车提供赛力斯智能电混全时四驱系统,采用同级领先的 P1+P3+P4 三电机架构,前后电机输出总功率 270kW,总扭矩 470N・m,实现 6 秒级零百加速,号称“强劲动力表现媲美传统 3.0T 车型”。在安全性方面,该全时四驱系统可精准分配前后轴扭矩,显著提升雨雪湿滑等低附着力路面上的操控稳定性和安全性。即便在馈电状态下,依然能稳定实现全时四驱。 官方推出“影院舒享露营包”和“全景旗舰露营包”两款选装方案,包括豪华主卧、阳光露台、多功能客厅、四季茶室、山野厨房五大场景。影院舒享露营包,选装价 3999 元,包含豪华主卧、阳光露台、多功能客厅,五座 / 七座可选。全景旗舰露营包,选装价 6999 元,五大场景全包含,五座可选。 第三代蓝电 E5 PLUS 搭载豆包大模型,支持连续可间断指令识别,具备模糊语义理解、上下文记忆及复杂车控联动能力,使用户与车机的对话更加自然流畅。 生态体验方面,新车已实现抖音、头条等字节跳动生态内容的无缝接入,并集成官方认证的 CarPlay、酷狗音乐、高德地图 7.0 等高频应用。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采用地平线 J3 辅助驾驶域控方案,配合 22 个高精度感知硬件,搭载拨杆变道与 APA 自动泊车功能。
淘宝以旧换新被指恶意压价 客服回应:规则不完善正整改
自动播放 凤凰网科技讯 (作者/杨睿琪)11月1日,针对博主反映淘宝“以旧换新”服务恶意压价一事,淘宝客服专员回应称,平台在处置纠纷时存在规则不完善的问题,已约谈服务商要求整改。该客服人员坦言当前处理方式“像菜市场讨价还价”,并代表平台向消费者致歉。 此前,一博主在淘宝苹果旗舰店以“以旧换新”购买iPhone 17 Pro Max时,其iPhone 15 Pro Max的预估回收价从4488元被砍至3017元,差价达1471元,缩水32.7%。回收商“同城帮”在检测报告中新增“机身成色:外观有明显划痕/磕碰/掉漆”项目,但博主提供的照片显示手机并无明显使用痕迹。 值得注意的是,提供服务的“同城帮”系360旗下提供手机、数码产品回收、以旧换新服务的平台,主要与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合作。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针对该公司的投诉量已达1317条,多数涉及恶意压价问题。 在申诉过程中,博主质疑检测流程的专业性。他发现,同城帮提供的检测照片中,检测人员工作时未佩戴手套操作,且平台未能提供完整的开箱视频证据。经过9天内21次沟通,回收价经历从3017元、4200元到最终维持4488元预估价的戏剧性变化,被当事人称为“地狱般的体验”。淘宝88VIP客服专员称,二手回收没有明确标准。 客服经理在回应中承认,价格差额超过30%属于异常情况,平台将完善以旧换新规则中的处置细则,并要求服务商签订相关协议。目前淘宝平台已介入处理此次纠纷。
丰田发布纯电赛道怪兽:bZ Time Attack概念车亮相,超400马力
IT之家 11 月 1 日消息,丰田(Toyota)昨日(10 月 31 日)发布博文,宣布将参加 11 月 4~7 日召开的 2025 年 SEMA 改装车展,展示其纯电动概念赛车 bZ Time Attack Concept,是专为赛道打造的性能猛兽。 该概念车基于 2026 款丰田 bZ 四驱平台开发,原厂车型已拥有 338 马力,百公里加速仅需 4.9 秒。为了将一台家用多功能车转变为赛道利器,改装团队对车身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首先,车身高度被大幅降低了 6 英寸,轮距也加宽了 6 英寸,营造出贴地飞行的姿态。同时,车辆加装了一整套专业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巨大的尾翼、侧裙、前扰流板和后扩散器,这些设计能在高速行驶时提供强大的下压力,确保车辆的稳定性。 动力与操控是这款概念车的核心。工程师通过定制化的 ECU(电子控制单元)标定,将前后双电机的总输出功率提升至超过 400 马力。 虽然动力增幅不大,但团队通过拆除所有非必要的内饰,并焊装符合国际汽联(FIA)规格的 4130 铬钼钢防滚架,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底盘的抗扭刚性。 为了匹配强化的车身,该车换装了 TEIN 绞牙避震器、Alcon 刹车系统以及源自丰田赛车项目的 Hawk 刹车片。此外该车选用了 19 英寸的 BBS Unlimited 轮毂,搭配宽度达到 305 毫米的马牌高性能轮胎,为车辆提供强大的机械抓地力。 关于这款概念车的未来,丰田官方并未给出明确答复。丰田赛车技术中心的负责人表示,此次项目的目的是“探索未知领域”,展示丰田纯电平台的巨大潜力,意味着 bZ Time Attack 概念车可能不会直接量产。IT之家附上相关图片如下:
零跑SUV新车D19开启盲订,明年上半年交付
IT之家 11 月 1 日消息,今天上午,零跑汽车官微宣布,定位“科技豪华旗舰 SUV”的全新车型零跑 D19 正式开启盲订,支付 999 元意向金可享优先排产、限量 2000 份创始人签名 D19 车模、后续活动优先参与权 + 尊享服务等权益。 新车定位全尺寸 SUV,搭载高通骁龙双 8797 芯片,提供纯电及增程两种动力,其中增程版纯电续航 500km。据了解,零跑 D19 将于 2026 年上半年上市交付。 IT之家汇总新车主要配置信息如下(价格暂未公布): 零跑 D19 长度超 5.2 米、宽度近 2 米、轴距超 3.1 米,也是该品牌目前尺寸最大的车型。配色上,零跑 D19 将提供松谷绿、光电白、液态银、天幕灰、金属黑五种车漆选择。 动力方面,D19 提供纯电、增程两种版本,纯电版电池容量 115kWh,续航可达 720km。该车型基于 1000V 高压平台打造,充电 15 分钟补充 350km 续航,最大功率 540kW。 增程版采用发动机 + 双电机的布局,发电机既可发电也可驱动。得益于驱动、发电一体机,新车整体动力系统相较传统增程系统减重 60 公斤以上,综合续航提升 5%,综合功率为 540kW。新车搭载 80.3kWh 大电池,纯电续航 500km,辅以 40L 油箱。新车支持 800V 快充,标配宁德时代全新“超混体系电池”,号称全球首次实现把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装入同一个电芯。 性能上,纯电版零百加速 3 秒级,增程版则是 4 秒级。
理想高管:此前交付的140万台理想汽车从未本身原因自燃 这次大意了
快科技11月1日消息,针对10月23日上海一辆MEGA街头自燃的事件,理想汽车昨天进行了回应。 理想汽车决定实施主动召回,并表示“理想汽车希望今后确保所有车型不再发生自燃事故”。 当晚,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老汤哥Tango”公布了这次召回的更多内幕。 “老汤哥Tango”表示,此前理想汽车已经交付给用户超过140万台车辆,没有发生一辆车在没有受到外部原因的情况下电池发生热失控事故。 他补充道:这除了我们对我们电池供应商的生产质量管控有信心外,更因为我们自己有我们称为连山的云端AI质量预警系统,按道理,在车辆发生热失控前,就应该提前知道车辆有问题,从而提前处理,不应该会造成热失控的严重故障。 那这一台为什么会发生呢?“老汤哥Tango”直言就是大意了。 实际上,在事故发生前的4个多小时,云端就报了电池绝缘故障,客服也联系了车控人和司机,甚至车辆还因小电瓶馈电进入到了抛锚状态并叫了救援。但理想并没有采取更有效的紧急措施。 “虽然我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说法,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我个人还是觉得与之前我们140多万台车从未出现由于车辆本身异常导致电池热失控的情况有关,也许是因为一直没碰到类似的问题,有很多伙伴都大意了,也都掉以轻心了。” 所以这也导致了一个本来可以提前避免的故障因为允许了“带着严重的绝缘故障”行驶,从而被演化为一个重大的事故。 他颇为后悔:“要是知道哪怕是有一丝可能会有热失控风险,我们也早就会选择召回,而不是等到今天了……”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