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理想汽车:对MEGA节奏判断失误 后续不会降价
快科技3月21日消息,今日晚间,有博主曝光了一份理想汽车沟通纪要。 根据纪要内容显示,理想汽车将一季度交付指引下调至76000—78000辆,主要原因是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对MEGA节奏判断失误,导致大量的销售投入分配失误。 尽管如此,MEGA后期也不会进行价格调整,此次判断失误,更多的是阶段错误,理想现在会围绕第一批用户运营展开。 对于理想MEGA遭遇的舆论问题,理想方面表示,舆论压力最高峰已过,后续会加强营销,事态会向好发展。 而理想MEGA遇到上市初期订单量未达预期,当年理想ONE也有类似挑战,但理想汽车组织的DNA很强,遇到问题能够快速反思和处理,去实现提升用户的价值。 理想汽车每款车发布后或多或少都遇到过问题,复盘会已经覆盖了上百个人,对于此次理想MEGA问题,理想总结了三点经验: 1、充电桩是刚需,是理想最大的错误; 2、如何找到和抓住MEGA的核心用户群体; 3、别的类型也有重新起势的车型;(问界M7是代表车型之一) 不过,MEGA问题的核心还是预期管理出了问题,理想需要脚踏实地的解决问题,对于组织是个好的警示和机会。 据悉,理想MEGA当前售价55.98万元,理想方面未公布交付情况,但有机构发布的单周销量榜显示,MEGA自3月11日交付后,单周交付量为1100辆左右,仅次于小鹏X9,位居中国纯电MPV销量榜第二。
“70系列”再曝新动态,鸿蒙生态新机惊现旗舰级设计
就在昨日,科技界又被一则关于“70系列”的新动态掀起了一阵热议,不过,此“70系列”不是华为P系列,而是鸿蒙生态手机-Hi畅想的70系列。“P70”迟迟不发布,难道机圈也要上演“替身文学”?无论如何,鸿蒙生态“70系列”新机成功地引起了业界对鸿蒙操作系统的广泛猜测。 鸿蒙生态千帆启航计划后“首款鸿蒙新机” 综合爆料信息,这款新机型号为“Hi畅享70 Pro 5G”,作为鸿蒙生态千帆启航计划后,鸿蒙生态首款新机,新机“HarmonyOS”标识不仅是其身份的象征,更是对鸿蒙生态深度认可的体现,预计将在系统安全性和流畅度上实现质的飞跃,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深入的鸿蒙体验。得益于Pocket2新品上市以及Mate60 Pro等高端产品的份额提升,在华为品牌高速增长的背景下,Hi畅享系列有望补齐鸿蒙生态中低端市场空挡,成为生态互联中的关键力量。 (截图来源:WIKO官网) 酷似“Mate”系列的星环设计,有继承有探索 作为法国品牌,WIKO在美学上一直有着自己的独特追求,综合此次曝光图片,星环摄像头设计格外引人注目,而这一设计元素其实源自华为Mate系列,采用这一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外观质感,延续60系列在摄影性能上的优良表现,也预示着新品在影像技术方面或许有重大突破。 (截图来源:WIKO官网) 一代更比一代强,“70系列”新品拉满期待 短短两年时间,WIKO先后推出 Hi畅享60 5G, Hi畅享60 Pro 5G和Hi畅享60s 5G,销量一路走高,并在2023年跻身中国市场手机品牌排行榜第七名。以“生态破局”,通过差异化竞争,凸显产品在鸿蒙生态中的独特价值和技术优势,如今的WIKO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截图来源:WIKO官网) 此次“70系列”的发布,必将刷新大众对鸿蒙生态手机的使用体验,从深度融合的HarmonyOS到旗舰级的星环设计,再到对影像技术的全新期待,可以预见,这款新机的推出将进一步巩固WIKO在鸿蒙生态中的地位,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增添筹码。
小鹏北美再挖大牛搞智驾:主管AI团队,曾任美国智驾巨头高管
小鹏2024发力智驾。 作者 | Janson 编辑 | 志豪 小鹏汽车挖来硅谷自动驾驶明星创企Cruise工程师担任AI团队负责人。 车东西3月21日消息,通用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公司前资深机器学习工程师Liu Xianming正式加盟小鹏汽车,担任小鹏汽车AI团队的负责人。 Liu Xianming(来源:LinkedIn) Liu Xianming在LinkedIn个人页面上确认了自己在2月9日离开Cruise,并于3月初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同时发布了招聘启事,寻找加入其团队的新成员。 Liu Xianming工作经历(来源:LinkedIn) 早在2023年8月,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经历了一次较为明显人事变动。 该公司自动驾驶中心副总裁吴新宙离职并加入了技术公司英伟达随后,小鹏智驾北美团队的相关人员也相继离职,Patrick在短暂加盟安克后跟随吴新宙前往英伟达,随后,2024年1月小鹏汽车原北美团队视觉感知负责人王弢离职,前往机器人创企。 王弢的离职以及原AI负责人刘兰个川接任者Liu Xianming的加入可以看作是小鹏汽车智驾团队变动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该公司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调整。 Cruise则是美国知名的自动驾驶公司,为通用的自动驾驶子公司,也是目前美国仅次于谷歌Waymo的自动驾驶公司,曾经和Waymo首批拿下旧金山全无人车的运营资格。 但最近几个月,由于旗下无人车陷入到了一起伤人事故中,随后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高层变动。 2023年11月20日,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ye Vogt宣布离职,随后DanielKan也宣布辞去首席产品官职务。目前该公司还处在技术整改阶段,内部也有不少工程师流失。 回到这件事情本身,小鹏汽车一直将自动驾驶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何小鹏也在今年年初表示今年要投入35亿元继续搞智驾,现在在北美挖技术大牛,并且持续招聘也可以被视为正在兑现年初的承诺。 小鹏汽车还计划在今年将智驾系统下放到15万级别的车型上,更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因此,小鹏汽车接下来还可能会进一步引入更多的智驾人才。 本文福利:小鹏引入外部智驾人才,继续打磨产品。分享报告《智能驾驶成核心竞争点,小鹏力保领先优势不丧失》,对话框回复【车东西0612】下载报告。 01 . 前Cruise感知负责人加盟小鹏 深耕智驾8年 目前XNGP正处于向下游模型化转型以及远期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他的加入旨在推进XNGP自动驾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Liu Xianming的专业背景和经验被视为对小鹏汽车在这一转型中的重要助力。 Liu Xianming工作经历 Liu Xianming毕业于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并在毕业后留校担任研究助理和研究员,时间为2012年8月至2016年6月,为期三年半。 在加入小鹏汽车之前,Liu Xianming曾在Cruise工作近四年时间。在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期间,他作为高级专家机器学习工程师,在感知方面领导了检测、分割和新传感器方面的工作。 此前他也曾担任过他担任高级应用研究科学家、技术领队经理,致力于感知技术的创新方法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通用子公司Cruise作为美国仅次于Waymo的自动驾驶公司,最近几个月陷入到了伤人事故麻烦中,随后也经历了一系列的高层变动。 2023年11月20日,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yle Vogt宣布离职,随后Daniel Kan也宣布辞去首席产品官职务。目前该公司还处在技术整改阶段,内部也有不少工程师流失。 更早之前,Liu Xianming在地平线机器人公司的应用人工智能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研发领导。 最早前,Liu Xianming在Facebook的从事研究科学家工作长达两年半,期间专注于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他曾经参与构建大规模个性化排名系统,推动Marketplace Tab、BSG等频道的增长,并在Connectivity Lab工作,解决大规模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问题,挑战卫星图像分析和空间计算的难题。 Liu Xianming的丰富经历和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无疑将为小鹏汽车的AI研发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02 . 小鹏北美人事变化频繁 要投35亿全力研发智驾 小鹏北美研发部门曾有一波密集的人员流失。 去年8月,小鹏汽车自动驾驶中心副总裁吴新宙转投英伟达,引发不小的震荡。 小鹏智驾北美多名高层骨干包括软件负责人Parixit Aghera、自动驾驶AI负责人刘兰个川也相继离职。 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这俩人都是吴新宙的心腹,后来都跟着新宙去了英伟达。”此外,有消息称还有数十名中层员工也已经离开。 而在今年1月,北美团队视觉感知负责人王弢离职,则可能是小鹏重建感知团队的缩影。 小鹏截止到2023年末的研发投入 今年2月何小鹏在对员工发出一封信中提到,电动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公司将投资35亿元人民币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智能驾驶领域的研发投入,并计划招聘4000名新员工。力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并推动公司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发展。 这一点也从Liu Xianming在LinkedIn的招聘启事中从侧面体现出来了。 Liu Xianming的“转职自述”与招聘信息 据Liu Xianming的LinkedIn信息来看,小鹏正在招聘“探索我们的高级深度学习工程师和高级员工深度学习工程师职位空缺,成为一个致力于使未来出行更安全、更舒适的动态团队的一部分。” 此外,在3月19日的小鹏汽车业绩发布会上,公司董事长何小鹏向公众宣布,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将正式推出AI智驾大模型并实现量产。 何小鹏还对智驾团队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在核心区域提供的出行体验应当能够与Waymo在旧金山运营的Robotaxi服务相媲美。 此外,何小鹏还透露,小鹏汽车计划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新车型开始,采用一项新的技术方案,这将使得小鹏汽车自研的XNGP的硬件成本减少50%。 这一成本的大幅降低预计将进一步加快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市场的普及速度。 小鹏汽车2023年度财务业绩 在3月19日小鹏披露的财报信息显示,小鹏汽车2023年营收再创新高,总营收达到130.5亿元。但是有报道指出,当前小鹏汽车整车毛利率转负,然而,智能驾驶是小鹏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也可能是小鹏急于降低智驾硬件成本的因素之一。 可以说,目前小鹏已经从人力物力上全盘投入智驾业务,力争能够继续突破相关技术瓶颈。 03 . 结语:小鹏全力开发智驾 随着吴新宙出走英伟达,小鹏北美团队的人员流失问题进一步凸显。然而小鹏积极的态度和坚决完成开发的决心也为其XNGP的普及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支持。 2024年也是智驾技术竞争白热化的一年,无论是极限性能还是整体性价比都会有越来越多的方案出现,当然也会有不适应发展的方案出局。 小鹏在智驾领域深耕多年,处于第一梯队的小鹏在之后会交出什么样的新方案,还是要用产品来说话。
宁德时代220亿元分红背后的底气
作者:车行运 技术推动下,全球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今年3月,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频繁吸引市场注目。 首先是3月10日摩根士丹利上调宁德时代评级至超配,3月11日-3月13日,北上资金连续三天净买入,分别为16.20亿元、15.87亿元、12.41亿元。 达到4009亿元,历史首次突破4000亿整数关口,同比增长22.01%;归母净利润为441亿元,同比增长43.58%。 2023年,公司实现电池销量为390GWh,同比+35.0%,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21GWh,同比+32.6%;储能电池系统销量69GWh,同比+46.8%,已然成为公司业绩第二增长引擎。 强劲业绩表现下,宁德时代将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50.2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分红220.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50%,股息率达2.8%;是公司未分配利润的20%,分红比例空前。 上市公司大额分红的背后,通常意味着企业对未来经营产生的现金流稳定性信心十足,从经营数据上来看,宁德时代具备这个实力,同时也从侧面证明,我国新能源车产业链远没有到产能过剩阶段,且有较为宽裕的增量空间。 01 出海,稳步提升全球市占率 宁德时代海外布局之初,市场充斥着质疑的声音,认为海外建厂周期是国内的两倍,需要3-4年才能落地,产能还不保证满产,对于习惯“中国速度”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时间的变化,企业经营策略更要随之变化。 以宁德时代2018年在德国建设的首座海外电池厂为例,14GWh的年产能只能算作中等规模,但直到去年年底才实现满负荷生产,这也导致其他厂商海外布局时,大多选择直接收购现有厂房,再进行出产线改造升级适配。 即便如此,生产设备依旧需要从国内运输至海外工厂组装调试,需要国内员工入场工作,就涉及签证和时限等问题,如果实在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厂商出海就只能采取“技术出海”的策略,即为海外合作厂商提供技术支持,不涉及直接投资,宁德时代和福特汽车的合作就是如此。 只收技术授权费和服务费,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2023年9月,美国就有3个议员致信福特汽车,认为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可能导致美国政府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补贴资金回流到宁德时代。迫于压力,福特汽车不得不暂停项目两个月,并在复工后降低产能规划至原定目标的6成。 虽然困难重重,但海外厂商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电池企业,尤其是技术实力较强的宁德时代。相比其他竞争企业,中国电池企业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及其技术,比日韩竞争企业提供的三元锂电池安全,正在获得欧美车企的青睐。 根据SNE Research,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装机量达705.5GWh,同比增加38.6%,公司市占率为36.8%,较去年增加0.6个百分点,宁德时代海外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为27.5%,较去年增加4.7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宁德时代境外营收1309.9亿元,同比增加70.3%,占总营收比重32.7%,同比增加9.3个百分点;储能电池方面,2023年公司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为40%,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一。 02 储能电池带来新增量 在全球储能市场,宁德时代具有非常明显的先发优势。 2011年,宁德时代参与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张北储能项目,2018年设立储能事业部并重点发展该业务,2019年与星云、科士达成立合资公司,与美国PowinEnergy签订1.85GW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供货合同。 2022年,宁德时代独资1.2亿元成立了储能公司,还与阳光电源、协鑫集团达成重磅战略合作,携手开拓全球光储一体化市场,并成功获得FlexGen(10GWh)、Primergy(1.416GWh)订单。 自2018年重点发展储能业务起,公司储能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2022年实现储能电池系统业务收入449.8亿元,同比增长230.15%,五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90%,2023年该业务营收再创新高,盈利能力也继续稳步提升,2023年毛利率已经高于动力电池产品1.5个百分点,而且在政策面推动下,未来储能业务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拉动收入增长。 宁德时代储能业务具备从电芯至整体系统集成的完备供应能力,电力储能方面,公司提供新能源发电侧储能集装箱系统、电网及微电网储能电池簇,工商业储能产品包括家用或工商业小型储能电柜及光储一体化系统,通信储能方面有数据中心配套电池、5G及常规基站备电电池。除电芯、电池系统外,公司业务还涉足储能整体集成领域。 目前,宁德时代多个大储项目已投运,包括张北风光储示范项目、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储能电站等。 由于使用场景为固定地点且空间较为宽裕,相较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对对循环寿命要求更高,通常要求电芯循环次数达5000次以上,系统日历寿命在10年以上,远远高于动力电池。宁德时代生产的储能电芯,循环次数最高可达15000次,长循环带来高经济性。 公开资料显示,当储能电池循环寿命提升到10000次,储能成本将降至1000元/kWh以下,扣除充放电损耗和折旧,度电成本将低于0.16元。电池使用寿命的增加,可以带来储能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的降低。若实现长循环18000次,一天两次循环的情况下可用25年,与光伏同寿命。 这种使用场景下,大储系统对于电池一致性要求更高。集中式储能单元由大量单体电芯串并联而成,由于短板效应存在,单元内电芯数量越多,对于电池组集成的技术要求越高,簇内电池的一致性和簇间环流会影响储能系统寿命与安全性,因此产品安全性构筑高技术壁垒。 宁德时代为顺应市场要求,公司研制的EnterC储能柜共有4160颗电芯(10P52S*8),由10颗电芯为一组并联,52组串联,一共有8组,液冷系统可将单簇电芯温差控制在 3℃以内,高一致性提升使用寿命。 2023年5月,宁德时代在SNEC 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发布全球首个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一举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首先是实现光与储实时联动,实现毫秒级功率控制,保障电力平滑输出,同时充放电效率提升10%;另外在储能电柜模块,宁德时代配备了业内首款长寿命高温电芯,系统循环寿命可达15000次,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同时首创本地能量管理系统(Local EMS),搭载于每一个组串式光储变流器中,一方面可实时与上层管理系统通讯,另一方面可实时识别储能电池能量分配需求,实现毫秒级响应,输出功率“零”偏差;最后使用高温石墨负极材料和特制电解液,摆脱了传统储能系统对于冷却系统(特别是液冷)及其辅助电源的依赖,优化系统运行性能及效率,实现免维护。 在此技术保障下,公司储能产品已通过欧盟 CE、联合国 UN38.3 以及多个美国UL的安全认证,可在欧美市场直接开拓客户。 03 动力电池市场远没有触及天花板 宁德时代储能电池在技术保障下一路开疆拓土,而最初起家的业务,动力电池板块却屡屡遭受市场质疑。 其中声浪最大的莫过于动力电池市场已经遇到了天花板,尤其是宝马副总裁在汽车百人会上表示聚焦氢能电池后,这种声音更是甚嚣尘上。实际上,动力电池触及不到的地方,氢能电池更无法触达。 首先是以宝马为例,姑且当做其氢燃料电池已经量产,且聚焦动力电池无法触达的市场,可在充电桩愈发普及的今天,无法支撑锂电池车型的地区,当地消费水平是否能支撑“宝马”品牌带来的高溢价,或者宝马能否主动降价至可与使用动力电池车型一战的低价。 目前市场上使用锂电池的主流车型,起跳价格已经来到2万元了,从品牌建设角度来看,而宝马一旦降价至该区间内,无异于饮鸩止渴,其整个品牌体系和用户口碑将荡然无存。 从氢燃料电池系统发展来看,2024年1月,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35.08MW,同比增加120.2%,全部为商用车装机,本月装机多为轻型货车和重型货车,国际证券预计在FCV放量加速阶段,全年上险量也只在12000-18000辆,同比增长60%-140%。 反观使用动力电池系统的车型,根据Marklines,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中,中国、西欧、北美、亚太(除中国)分别占比59.8%、23.3%、11.3%、4.1%;从渗透率来看,23年,全球主要新能源市场中的中国、美国、西欧渗透率分别为32.9%、11.5%、27.4%,分别增长6.8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2.3个百分点。 目前低渗透率地区中,亚太(除中国)、东欧、中欧、非洲、中东、南美的合计汽车销量在23年达2541.7万辆,但新能源车渗透率均低于5%,据swsresearch预测,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有望达到1076GWh,同比增长32%。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当前市场环境下,氢燃料电池无论是增速还是增量,都无法和动力电池系统匹敌,即使宝马量产了氢燃料电池车型,也无法撼动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且家用乘用车由于空间限制,很难大范围使用氢燃料电池系统。 在此我们大胆预测,不久的未来,以宝马为首的各家致力于研发氢燃料电池家用乘用车,很快会重回动力电池系统。毕竟这两年市场对“BBA”频繁打脸的情况,早就见怪不怪了。
瘫痪8年后,马斯克的首个脑机接口人类植入者,正在用念力玩文明6
一名因潜水事故导致肩部以下瘫痪八年的 29 岁男子,正在借助脑机接口设备重温在线国际象棋和杀时间大作游戏《文明 6》。 这是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最新一场直播的内容,迅速吸引了五百万多人围观。 在九分钟的简短直播中,Neuralink 首位人体受试者 Noland Arbaugh 先是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表示自己可以使用 Neuralink 设备玩在线国际象棋和视频游戏《文明》。 Arbaugh 使用一把特制的椅子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当他试图控制一盘棋时,双手仍然放在椅子的扶手上: 「这并不完美。我想说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不想让人们认为这是旅程的终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Arbaugh 在 Neuralink 工程师 Bliss Chapman 旁边说道。但脑机接口已经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改善,比如终于不用依赖家人就能玩几个小时的视频游戏了。 原本的身体情况限制了他参与最喜欢的电子游戏《文明 6》的能力,因为每次只能玩几个小时,然后需要家人的帮助来重新调整坐姿。 「我基本上已经放弃玩那个游戏了,」他补充说这是一个「大型游戏」,需要很多时间坐着不动。 有了脑机芯片之后,躺在床上玩几小时的视频游戏不成问题。如果说仍有限制,那就是在连续玩 8 个小时的视频游戏后,必须再次为设备充电。这对于经常「一局到天亮」的《文明 6》来说,确实还不太够。 在直播中,Arbaugh 描述了学习如何使用脑机接口的过程:「我会尝试移动,比如说,我的右手向左、向右、向前、向后移动,从那时起,我觉得开始想象光标移动变得很直观。」 他说:「如果你们能看到光标在屏幕上移动,那或许就是我。」 虽然直播中包含的细节相对较少,但 Neuralink 工程师在视频中表示,未来几天公司会发布更多信息。 脑机接口研究的重要一步 Neuralink 由马斯克在 2016 年创立,目前正在开发一种被称为脑机接口的系统,它可以从大脑信号中解码运动意图。该公司的初步目标是让瘫痪者只用意念就能控制光标或键盘。 此次直播,使 Neuralink 成为了真正发布人脑植入证据的公司之一。另外发布过证据的两家公司 Blackrock Neurotech 和 Synchron 领先多年,三家公司各有不同的做法,同时这一赛道也涌入了不少初创公司。 比如,Neuralink 的一位联合创始人于 2021 年离开公司,创办了竞争对手 Precision Neuroscience,去年 6 月开始了一项人体临床研究。 而 Neuralink 遭遇了严格的审查,部分原因是其创始人马斯克也是特斯拉和 SpaceX 的首席执行官,且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Neuralink 去年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绿灯,可以继续进行初步人体试验,并在秋季开始招募瘫痪者来测试该设备。 但到目前为止,Neuralink 公司几乎没有透露这项研究进展的细节。 马斯克在 1 月份的一篇 X 帖子中宣布,第一个人体试验对象已经接受了 Neuralink 的植入物,并且「恢复良好」。 2 月 19 日,马斯克在 X 上的 Spaces 音频对话中回答了有关参与者情况的问题:「进展良好,患者似乎已完全康复,没有出现我们所知的不良影响。患者只需通过思考就能在屏幕上移动鼠标。」 Neuralink 的设备通过该公司开发的手术机器人植入大脑;一旦植入成功,它在外观上是不可见的。为了分析大脑信号并将其转化为输出命令来控制外部设备,Neuralink 还设计了专门的软件。 Arbaugh 的此次直播似乎打消了人们对设备安全的顾虑:「我想,没什么好害怕的。手术非常简单,一天后我就真的出院了。」他还表示手术后没有认知障碍。 争议中前行的脑机接口 一些神经科学家和伦理学家批评 Neuralink 之前的试验缺乏透明度。2021 年,Neuralink 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一只植入其设备的猴子通过心灵感应玩电子游戏,引起巨大轰动。美国动物保护组织 PCRM 曾对 Neuralink 提起诉讼,指控其「虐待」试验中使用的猴子。 Neuralink 回应称:「多只猴子在参加试验之前健康状况就已经不佳,即将被实施安乐死。所有新的医疗设备都必须先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然后再在人体上进行测试。这是 Neuralink 无法逃避的规则。但我们绝对致力于以尽可能人道和道德的方式与动物合作。」 相比于动物,人类受试者参与试验在伦理方面会带来更大的挑战。Neuralink 尚未透露将参加此次初步人体试验的受试者数量、试验地点或将进行的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Neuralink 尚未在 ClinicalTrials.gov (一个包含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信息的政府存储库)上注册。 据专家称,即使脑机接口设备被证明可安全用于人体,Neuralink 仍可能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获得商业使用许可。 除了 Neuralink,其他几家公司也在竞相将脑机接口商业化。例如,Synchron 正在开发一种类似支架的装置,试图将其插入颈静脉并向上移动,使其紧贴大脑。相比之下,Synchron 的血管介入方式有着比 Neuralink 更高的安全性,Neuralink 需要切入人体颅骨进行设备植入。 Synchron 曾为 ALS 患者植入其脑机接口设备 ——Stentrode。接受 Stentrode 植入物后,参与者可以使用计算机通过文本进行交流并完成日常任务,比如在线购物和办理银行业务。 Synchron 的临床参与者通过使用他的思想以数字方式控制他的计算机来进行交流。 然而,FDA 尚未批准任何脑机接口设备,它们都还处于实验阶段。
哪吒汽车再融1.8亿 累计融资超224亿,一边促销一边冲击IPO
哪吒汽车持续屯粮。 作者 | 迩言 编辑 | 志豪 哪吒汽车又搞到钱了!获得香港政府超1.8亿元人民币注资。 车东西3月21日消息,日前,哪吒汽车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约成为重点企业伙伴。按照协议,香港政府将为哪吒汽车提供2亿港币(约合人民币1.84亿)补贴,并协助基石轮投资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 活动现场,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代表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协议,并感谢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等官员的支持。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和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 此前,哪吒汽车已在香港设立海外中心,正按计划建立海外智能研发中心和大数据中心,围绕海外用户特征开发本地化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并计划在香港建设生产工厂,协助香港与内地产业链接轨。 而在此融资之前,根据企查查数据,哪吒汽车的主体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经历了10轮融资,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已超过222.5亿元,投资方包括深创投、中车资本、宁德时代、360等。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融资记录 今年2月底,有相关媒体报道,哪吒汽车已在去年Q4启动赴港IPO的准备工作,目前签约的基石投资金额已超20亿元。 结合香港政府的这次基石轮投资,哪吒汽车公开披露融资金额已超过224亿元,基石轮投资已超过34.4亿元。 基石轮投资指的就是在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时,在IPO招股书中透露的投资者会与发行人约定的认购股票金额。基石投资被视为对公司基本面和发展前景的肯定,旨在为市场带来信心。 由此看,哪吒汽车赴港IPO的弹药越发充足。 01 . 平均周销量或不足千台 CEO亲自上阵预告新车 哪吒汽车近两年,日子不好过摆在了明面上。 2022年可谓是哪吒汽车的高光时刻,2022年全年,哪吒汽车达成了15.2万辆的销售成绩,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但来到2023 年,哪吒汽车全年销量约12.74万辆,仅达到目标销量的一半。特别是在去年12月,哪吒汽车销量“腰斩”,仅售出5135辆车。 2024年前3个月,寒风依旧持续。尽管今年1月,哪吒汽车销量再次回归万辆,达到10032辆,但到了2月份,交付量暴跌至6085台,同比、环比都双双下滑近40%。 2月新能源车企销量 更糟糕的是,从理想汽车公布的3月1日到3月17日的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单来看,哪吒并没有进入前十名,排名第十名的方程豹品牌交付量在1900台左右。若无特殊情况,3月份前17天,哪吒汽车的销量或许还不到1900台。 3月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数据 虽然如此,哪吒汽车也在加快出牌。在亲自挂帅营销队伍后,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哪吒汽车首席执行官CEO张勇也预告,哪吒L将于4月开始交付。 张勇介绍哪吒L进展 张勇也曾表示,计划对哪吒L增程车型只上宁德时代40.27度大电池,配置直接拉到顶。 哪吒L 02 . 结语:哪吒汽车粮仓加码 伴随着价格战和市场出清,今年对大多数新势力车企都是严峻的考验,新造车企发展如逆水行舟,每一步行差踏错都可能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但正所谓有危就有机,这也是每一个新造车企的机会。 哪吒想要留下牌桌上,销量是最关键一关,但通关并不容易,距离哪吒L上市越来越近,哪吒汽车能不能绝地反击,我们将持续关注。 此外,哪吒汽车同样要融资找钱,化解资金压力,才能让哪吒汽车不至于步威马、高合的后尘。此前,在负面消息频传的情况下,哪吒汽车的资本故事并不好讲。但现阶段,香港政府的融资到账,将为哪吒汽车的加速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李想为50万的“公路高铁”认错
面对多番恶搞和用户退订,李想3月11日曾在朋友圈发文称,理想是被某些人有组织地恶意攻击,要用光明反击黑暗。3月21日下午,他通过一封内部信再次发声,这次把理想MEGA出师不利的本质原因归结到了公司自身。 作者 | 刘冬雪 编辑 | 田晏林 李想的“检讨书” 要说年初至今,谁是最具流量和热搜体质的车型,大概只有两款车能一较高下。 一个是小米SU7,雷军三年磨一剑,从技术发布会,到致敬友商,再到引发全网猜定价……为新车上市做足了预热。另一个,就是理想的纯电MPV车型——MEGA了。 这个被网友称为“公路高铁”的MPV,从出生前就充满争议。虽然它被视为理想汽车打入纯电市场的第一枪,却没能像高铁一般,带着理想的销量驶入高速发展的车道。 网友讨论激烈,真正下单者寥寥,在理想汽车CEO李想的流量加持下,MEGA差点儿成了一款“光打雷不下雨”的网红产品。 距离理想MEGA发布会已经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但官方仅公布了一次数据:3月11日开启交付后,首个完整交付周交付量破千。直到3月21日,李想拿出一封全员信,算是给MEGA开局不利的猜测“实锤”了。 在信中,李想复盘了这个3月发生在MEGA身上的问题。“这是我们对于纯电战略节奏的误判。”他写道。 李想坦言,MEGA本身是一个从0到1的阶段,却被当成了从1到10阶段经营。以至于,销售团队对公司主力的L系列用户服务质量都下降了,甚至连店面摆放的位置都要为MEGA让位。 其次,整个公司从上到下过于关注MEGA的销量和竞争,反而忽略了产品价值,没有发挥出自己最擅长的用户价值和经营效率。“对于欲望的追求,让我们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李想说。 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李想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先把MEGA按照从0到1的节奏去经营,聚焦核心用户群体,集中在头部城市的大型零售中心进行产品体验和试驾,并加速这些地区的超充站建设,先完成从0到1,再寻求全面开花。 其实在这封全员信发布之前,全网就已经感受到了李想的低气压。 自从MEGA 3月1日发布以来,便引发了用户的热烈讨论,其中充斥着用户大量的失望情绪以及对MEGA外形的批评。 据《晚点 Auto》消息,理想对于MEGA在24小时内的预期订单原本是3000台左右,实际只达成一半。新车发布半个月内也只有4000台订单,没能达到本月工厂5000台产能的基准线。 面对多番恶搞和用户退订,擅长口舌之战的李想,没有选择在微博反黑,而是3月11日在朋友圈发文称,理想是被某些人有组织地恶意攻击,决心要以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当时他说“经过深思熟虑后,我们决定开始反击,用光明反击黑暗”,但痛定思痛了十几天,李想选择把问题指向自己。 “检讨书”被公布后,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由于销售订单不及预期,公司现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7.6万~7.8万辆。而此前该公司的展望是完成10万~10.3万辆的交付量预期。 最牛“产品经理”翻车背后 作为理想汽车打入纯电市场的首款产品,不仅公司内部对MEGA寄予厚望,市场也充满期待,至于MEGA为何没有一鸣惊人,用户和业内基本已有共识。 众多对MEGA的攻击中最让人眼前一黑的无非是说其像“灵车”,但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人觉得MEGA外形不吉利,可在有些用户眼中,却不失未来感和独特性,外形反而是加分项。MEGA出师不利,外形并不是致命弱点。 一个明显的例子,至今全国各地的殡仪馆还会使用经过特殊改装的别克GL8作为灵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其在MPV市场的地位。据懂车帝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别克GL8终端销量达到118906辆,连续23年稳坐MPV销量第一宝座。 一位业内人士也对「市界」表达了类似看法:“什么灵车,大家也只是调侃而已,核心问题还是来自产品本身。” 而市场对于售价55.98万元的MEGA,反馈最多的就是看不懂它的定位。已知MEGA身长约5.35米,但这么大的一辆车,放弃了后轮转向功能。 要知道,后轮转向能让汽车的后轮如前轮一般实现一定角度的转向,从而减小转弯半径,方便转弯或掉头。一般来说,后轮转向在大尺寸的MPV上是刚需配置,比MEGA便宜了将近20万元且尺寸相对更小的小鹏X9都有。 对此,理想汽车L系列产品负责人侯越曾解释称,产研团队在项目初期就对后轮转向进行过论证,当时主要考虑到三排的乘坐空间、前后电机选型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他们认为后轮转向对驾驶员有利,但对第三排乘客却不友好。 虽然设计者有自己的考量,但却成为MEGA被吐槽最多的点。 在内部设计上,MEGA的第三排设计有点类似别克GL8,座椅只能翻折不能隐藏在后地板内,说白了就是第三排放不平,这样一来车内的空间灵活性和利用率就不如第三排可放平的车。 再说豪华车必备的豪华氛围之内饰,MEGA也有些“偷懒”了。见过MEGA实车的人很容易恍惚,仿佛看到了理想L9,内饰差别不大。并且,一些看过实车和试驾过的博主也有反馈,MEGA内饰细节处理得不够细腻,比如座椅缝线、空调出风口、座椅平整度等。尤其是在同价位豪华车对比下,显得有些质朴了。 用上述业内人士的话总结,MEGA的使用场景不够清晰。 但在此基础上,MEGA的零售价55.98万元,加上购置税落地差不多60万元,即便是理想汽车的忠实粉丝也很难做到无脑冲。 50万级的高端纯电MPV的出路在哪儿?这个市场到底能不能做出爆款?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MPV市场出现了扎堆现象,不少车企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整个市场也因此迎来扩容。2022年,国内MPV销量达到历史新低,仅有96万辆。而到了2023年,国内MPV销量达到109.3万辆,同比增长15.9%,增速跑赢大盘。 不过,从动力结构的角度看,插混MPV更受欢迎。2023年,国内插混MPV车型的销量为16.4万辆,同比增长430%。而纯电MPV车型的销量只有8.1万辆,同比增长40.9%,销量与增速均不及插混车型。 根据杰兰路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开票价50万元以上新车的总销量559039辆(不包括宾利等部分小众品牌),其中MPV有52401辆,占比约9.3%。 如果划分得再细一些,之前有媒体报道,售价50万元以上的国产品牌纯电MPV一共4054辆,这么一算占比更小了。 MEGA想要在芝麻大点的市场中打造出爆款、做到50万元以上汽车市场销量第一,难度可想而知。希望这次回归用户价值后,理想能够给市场带来惊喜。 过去几年,理想汽车因为增程式路线、准确的家庭市场定位成了首家扭亏为盈的新势力车企,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他的技术路线和“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行业标配给市场上了一课。 在MEGA身上,理想也想成为50万元以上纯电MPV的拓荒者,但没想到一面世就遭遇惊涛骇浪。
一家车企,为啥非要放卫星?
作者丨周到 北京时间3月14日,美国SpaceX公司的举行火箭“星舰”完成了第三次试飞。这一次测试中火箭完成了第一级和第二级的升空燃烧,并在太空中重新点燃发动机使星舰在受控状态下再入大气层。 只不过,星舰在重返地球时没有幸存下来,与地面失去了联络。不过该公司声称,这次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尽管SpaceX登陆火星还需等待星舰火箭的成熟,但该公司在近地轨道卫星通信网络Starlink方面的努力,已经开始收获商业化成果。 而在我国,吉利控股集团的卫星公司时空道宇也在最近两年搭建起了卫星通信网络,并在吉利多款车上实现了连接。作为中国汽车市场上布局最为广泛的大型集团,吉利为何要布局卫星,显然值得聊一聊。 那么今天我们聊聊,近地轨道卫星,究竟能给汽车带来哪些变化。 近地轨道卫星,有什么用? 一般来说,人造卫星和航天器基于距离地球的轨道高度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高低轨道卫星(距地表约35786公里)、中地轨道卫星(距地表约2000 ~ 35786公里)、近地轨道(距地表约为200 ~ 2000公里)。 首先,高地轨道卫星,也称地球同步轨道。因为其轨道高度较高,因此能够实现最广地表面积的覆盖,并能够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但坏处是,这里的卫星因为距离地球较远所以通信时延较高,约为600毫秒。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最大的优势,在于“站得高,看得远”,有3到4颗卫星就足以覆盖全球范围。同时,由于卫星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地面接收站只需指向固定的微型位置,就能接受连续的数据和信号,因此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多数负责广播电视、气象监测和长距离电话等业务。 其次,中地轨道卫星。这里距离地面高度适中,适用于对地面覆盖范围面积相对广泛但时延要求不算特别严格的应用。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日常导航定位使用的GPS和北斗系统的部分卫星就在这个轨道上。 最后,则是开头提到的近地轨道卫星。这类卫星因为距离地球最近,能够实现20 ~ 40毫秒的通信时延。这不仅显著快于4G网络30 ~ 100毫秒的通信时延,甚至已经接近于5G网络10 ~ 30毫秒的水平。同时,更低的轨道高度也有利于提升数据传送的带宽,减少流量资费,因此近地轨道卫星能够实现视频通话、在线游戏和实时数据传输应用。 最厉害的是,近地轨道卫星网络不像5G网络一样需要密集布置的地面基站,因此对于荒原、丛林、海洋和极地等人口稀疏乃至无人区而言更加合适。事实上,当前许多国家在南北极的科考站,以及众多航运公司的远洋船舶,都选择近地轨道卫星网络进行管理和数据传输。 不过,单颗近地轨道卫星覆盖范围十分有限,理论覆盖地表面积的直径仅有1000到4000公里之间。当轨道高度为200公里时,卫星覆盖面积仅为314万平方公里,比新疆加西藏两个自治区略大。别看这个数字貌似还是很大,但若想建立一个覆盖全球范围,能够供地面海量用户使用且足够稳定的通信网络,要部署的卫星数量显然不能仅仅满足于“刚好覆盖地球面积”。 因此,目前已经宣布提供提供卫星宽带服务的公司都有着庞大的卫星发射计划。例如SpaceX的Starlink,就已经发射了5988颗卫星,未来还将会把总数提升至上万颗。和特斯拉类似的是,SpaceX采用了自研自产火箭、卫星,自行组织发射的方式实现了对卫星网络的快速搭建。在今年的3月11日,该公司就在5个小时之内进行了2次发射,每次都将23颗Starlink卫星送上了天。 相比之下,我国的民营航天公司在近地轨道卫星方面虽然出发较晚,但也在奋起直追。例如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时空道宇,也已经完成了2次卫星发射任务,累计拥有20颗卫星在轨运行。其中最近的一次在今年的2月3日,该公司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一发火箭将11颗卫星送入太空。 这是暗信号团队,尽可能最接近到火箭发射场拍摄的画面 目前,时空道宇已经规划了名为“吉利未来出行”的星座网络,一期工程为72颗卫星,二期将达到168颗。按照计划,时空道宇将在2025年完成一期工程,建立覆盖全国的卫星网络。 不过相比较其他专注于通信业务的公司,拥有车企背景的时空道宇主要目标显然不是成为一家网络服务运营商。如何让卫星技术在汽车领域赋能,才是吉利建立时空道宇的深层原因。 汽车企业造卫星,有什么用? 对于智能汽车来说,网络连接的连接性和可靠性是影响产品功能安全的核心指标。由于当前车载导航需要连接4G或5G的蜂窝移动数据,一旦车辆行驶到信号不佳的地段或无人区,都没法进行精准导航或获得地图数据。而此时若车辆遇险,更无法求救。 显然,对于与车辆安全相关的问题,车企往往是最重视的,这也是用户相对而言更乐于为车辆付出的溢价。因此,吉利率先在极氪001 FR、吉利银河E8等高档或重点车型上搭载了卫星通信技术。用户可以通过车机系统向任意手机的联系人发送短信,分享自己的位置或发送求救信息。 如图所示,当车辆端发送一条“报平安”短信后,手机端就能收获一条包含车辆精确位置的信息。通过点击短信内的链接,用户还可以对车主回信,或查看精准位置。 显然,这对于行驶在无人区或偏远地区的驾驶员而言非常有用。但在笔者看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目前发挥的作用还比较有限。毕竟,无论极氪001 FR还是银河E8都是电动车。在有限的续航和里程焦虑下,这两款车开到无人区的可能性实在不大。 其次,如果仅用于位置共享和发短信,对于近地轨道卫星网络来说就有点大材小用了。如果时空道宇的卫星通信能够在分享位置的同时,发送车辆受困的周遭环境信息,对于救援而言就有更大的帮助了。对于融合了遥感功能模块的时空道宇卫星而言,这个要求其实谈不上过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套卫星通信网络最应该为车主提供的,其实是远程数据传输服务,以便让用户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实现互联互通。车上乘员的设备如果也能通过热点与卫星连接,显然能构成相比较其他汽车产品独一无二的体验。 暗信号团队认为,这才是真正能够帮助吉利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的浪潮中胜出的关键应用。 当然了,鉴于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还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的应用开发还需要假以时日。不过其在高精定位方面提供的服务水平,已经在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上得到了验证。在这次大型活动中,吉利向组委会交付了近2000辆官方用车。这些车都经过了改装,能够保持实时卫星定位,以便进行准确管理。 例如在保障重要来宾行程的过程中,车辆行驶在杭州市区内时往往会通过多个隧道。如果使用传统的导航信息,定位容易漂移。而场馆等地由于参加活动人数众多,蜂窝网络往往也会陷入阻塞。此时,近地轨道卫星网络也能及时对每辆车进行精准定位,并实时上传车辆行驶路线和影像等数据。 显然,近地轨道卫星已经在互联互通方面展现出了自身的独特价值。而在智能汽车领域,车企能够借助卫星给用户带来哪些体验提升,还是一个有待开拓的蓝海。 毕竟,如果只是发短信求助报平安,还不足以让用户为某款车辆支付更高的价格。
对标SpaceX,天龙三号一子级九台发动机成功交付:7月份首飞
快科技3月21日消息,据“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官微发文称,天兵科技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天龙三号一子级9台“天火十二“(简称TH-12) 发动机全部圆满完成校准热试车并交付首飞。 该发动机的交付为天龙三号7月份首飞发射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也标志着天兵科技为卫星互联网量身定制的大型液体火箭,在研制进程上再度突破稳上台阶。 据介绍,在校准试车中,发动机在额定工况和额定混合比下,模拟首飞推进剂入口条件,每台试车时长达50秒。 试车过程中,发动机起动迅速,工作平稳,关机正常,性能和混合比调节精度均优于±1.5%,且一次调整校准成功,充分证明了发动机在额定工况下工作稳定性,批次生产质量合格受控,完全满足天龙三号火箭飞行的质量和性能要求。 作为国内商业航天首款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天火十二(TH-12)首飞批次全系统高工况热试车的圆满成功,标志着天兵科技大型液体火箭及液体火箭发动机进入批产化交付阶段,我国商业航天大运力液体火箭取得核心突破。 资料显示,天兵科技天龙三号火箭直径3.8米,总长71米,起飞质量590t,起飞推力770t,近地轨道运力17t,太阳同步轨道运力14t。 火箭采用不锈钢3D打印发动机、液氮汽化增压、注气式蓄压器、三冗余计算机、九机并联、全碳纤维整流罩、单层共底贮箱、非火工分离等50余项新技术,性价比大幅提升,同时天龙三号一子级具备重复使用,可自主返回的能力。 继首飞即成的天龙二号之后,天兵科技完全自主研发了国内商业航天首型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天龙三号,直接对标SpaceX的猎鹰9号,2025年起将逐步具备每年超30发的商业发射能力,为卫星互联网建设提供坚实运力保障。
GTC对话黄仁勋:老黄眼中的“GPU”,和别人有很大差别
气氛突然严肃了起来。 「有媒体认为你要么是 AI 时代的达芬奇,要么是 AI 时代的奥本海默,你怎么看?」 「奥本海默是造炸弹的,我们(英伟达)不干这个。」面对这个多少有点戏谑的问题,英伟达创始人、CEO 黄仁勋迟疑片刻,非常认真地回答了出来。 当地时间 3 月 19 日,以堪比流行巨星的热度完成了 GTC 2024 的开场演讲后第二天,黄仁勋接受了全球媒体采访。 黄仁勋给在场媒体重新解释了一遍「演唱会」上的要点|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无论是宏大问题例如「AGI 何时到来」、「英伟达如何看待中国市场」,或者是具体到新推出的 NIM 软件如何应用,这位全球市值第三公司的掌舵人,都能将问题分解并抽象成更容易理解的层次,用简单的比喻回答出来,虽然其中可能不乏「太极」的嫌疑,但至少令人难以怀疑回答者的诚恳。 两万亿的市值新高度下,老黄认为,GPU 芯片市场,不是英伟达的追求——「英伟达不造芯片,英伟达造数据中心」,为此,英伟达搭建了所有:硬件、软件、服务,让客户决定怎么购买自己的数据中心。 GTC 2024 Keynote 演讲中,老黄展示的 5 个要点: 新工业革命(加速计算和生成式 AI)下,英伟达的新基建包括:Blackwell 平台;NIMS;NEMO 和 NVIDIA AI Foundry;Omniverse 和 ISAAC 机器人。|图片来源:Nvidia 01 GTC 新品的中国市场计划 问:新的网络和技术计划向中国销售多少?有任何中国特定SKU的信息可以披露吗?是否为该市场做出了任何考虑或改变? 黄仁勋:我还没有向你宣布这一点,你很贪婪(哈哈),这就是全部答案。现在对于中国,我们有 L20 和 H20 芯片符合出口要求,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为中国市场组织调配资源。 02 AI Foundry 的目标 问:你在主题演讲里提到AI Foudry 正在许多企业起作用,这个计划的总体战略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黄仁勋:AI Foundry 的目标是构建软件。这不是指软件作为工具,任何人都有这样的软件。很久以前创建的两个最重要的软件,一个叫做 Office,它让软件变得 RTS(Real-Time Software,实时软件)。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软件叫做 cuDNN(CUDA 深度神经网络库)。我们有 AI 所有这些不同的。未来的库是一个微服务,因为未来的库不仅仅用数学来描述,还用 AI 来描述。未来,它们都将变成 NIMs(微服务)。 这些 NIMs 是超级复杂的软件,你所要做的就是来到我们的网站。你可以选择用户在那里,或者下载它、在另一个云端运行它,或者下载在你的本地计算机上运行。当运行你的工作站、你的数据中心时,这项服务将使它们非常高效,所以这是一种在环境中使用的新方式。现在,当你作为一个企业运行这些库时,我们有一个软件许可(Liscence)的授权操作系统可用,你可以以 4500 美元/GPU/年的价格使用这些服务。 03 Blackwell 定价 问:你之前说最新一代AI芯片 Blackwell 的定价在 3 万至 4 万美元,有更精确的信息吗? 黄仁勋:这很难说,我也只是试图让大家对我们产品的定价有一定体感,并不打算给出具体报价。 Blackwell 系统的定价非常不同,因为每个人要的配置不同。如果不仅使用 Blackwell,Blackwell 系统通常包括 NV-Link 在里面,所以不同系统的定价不同。像往常一样,定价范围通常视 TCO(总体拥有成本)而定。 英伟达不造芯片,英伟达造数据中心,为此我们搭建了所有任务,引入所有软件,调整它使数据中心系统尽可能地运转良好。然后,疯狂的部分来了,我们将数据中心聚合成更小的部分,允许客户根据自己的特定需求对其进行修改,这包括网络、存储、控制平面、安全和管理模块,想办法把数据中心整合到客户的系统中,最终,客户决定如何购买它,所以跟过去销售芯片不同,Blackwell 的定价不是芯片的事,我们的商业模式也反映了这一点。 英伟达的机会不是 GPU 芯片,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正在快速走向加速,这是每年 2500 亿美元的市场,并以每年 20% 至 25% 的速度增长,这主要是由于 AI 方面的需求。其中,英伟达会占据重要的份额,从 1 万亿美元升至 2 万亿美元,我认为是合理的。 黄仁勋:你说的 GPU,和我说的 GPU,脑海中想象的差距非常大|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04 Sam Altman 要扩张到芯片行业 问:Sam Altman 一直在与芯片业的人们谈论扩大AI芯片的规模。他和你谈过这个问题吗? 黄仁勋:我不知道他的意图。他认为生成式AI会变得很大,在这一点我很认同。 今天计算机产生像素的方式是从数据集中检索数据,处理数据,然后传递数据。在整个过程中,人们认为需要消耗的能源非常少,但这恰恰相反。原因是每次你触摸手机、每个提示,需要与数据集赛跑并返回。从数据集中检索数据,使用 CPU 收集所有必要的部分,然后以一种从推荐系统的角度看有意义的方式组合信息,然后将结果信息发送回用户,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计算。 这就像每次问我一个问题,我都需要跑回办公室检索信息,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未来,越来越多的计算将是生成的,而不是基于检索的。当然,这个生成过程必须是智能的、与上下文相关的。我相信,未来人们电脑上的几乎每一个像素、每一次交互都将通过生成过程产生,我相信 Sam 也这么认为。希望通过 Blackwell 新一代架构能为生成式 AI 这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现在大多数体验还是基于检索的,但是如果未来每个人的人机交互都是生成式的体验,我会很惊讶。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05 个人大模型会是什么样子? 问:我完全同意你对未来软件的定义,我们的生活也在通过LLM发生很大变化。在基础模型方面,你认为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黄仁勋:核心是,我们如何拥有个人的大模型?有一些方式可以做到。开始,我们认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微调(fine tuning),在持续的使用过程中,持续微调。 但是,正如你所知,微调是相当耗时的。然后我们发现了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发现了上下文学习(context learning),发现了工作环境(working environment)等等。 我认为答案将是所有这些的组合。在未来,你可以通过只微调一层叫 Lora 的权重(weights),锁定其他部分不必微调,从而低成本地做微调,你可以做提示词共创、上下文学习、增加模型记忆,所有这些成就了你独特的大模型,可以在云端运行,也可以在你的本地电脑上运行。 06 对 AI 芯片初创公司的看法 问:昨天在你的主题演讲后,芯片公司 Groq 发推文说自家芯片跑得仍然更快,你怎么看AI芯片初创公司的评论? 黄仁勋:我还没了解那么多(哈哈),不评论了。 任何以 token 方式做生成的模型都需要其独特的方式,因为 Transformer 不是任何一个模型的名称。 这些模型总体基于 Transformer 技术,都利用了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但模型与模型之间存在巨大差别。有的模型用了混合专家模型(Mixture of Experts),混合模型里有的是两个专家模型,有的是四个专家模型,这些模型等待消息,以及路由分发,里面的一切步骤都不同,模型中的每一个都需要特殊优化。 此时,如果计算单元被设计成只能以特定的方式、做特定的事情,它就是一个可配置的电脑,而不是可编程配置的计算机,就无法受益于软件创新的速度和潜力。 就像 CPU 的奇迹不可低估一样,这么多年,CPU 一直是 CPU 的原因,是它克服了这些年来设置在 PC 主板上的可配置硬件,软件工程师的才能可以通过 CPU 来实现。相反,如果你把它固定在芯片上,你就断了软件工程师能带给芯片的聪颖智慧。 这就是英伟达芯片能够在不同的 AI 模型架构(从 AlexNet 一直到 Transformer)下,都能表现出色的原因,英伟达找到了一种方法,从一种非常专业的计算形式中受益。芯片在这里被用来促进软件,而英伟达的工作是促进发明,促进像ChatGPT的发明。 07 机器人空间模拟如何利用语言模型? 问:你讲述了使用生成式AI和模拟/仿真(simulation)来大规模训练机器人,但是有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如何很好地模拟,特别是当涉及到结构性的环境,如何突破限制继续训练机器人? 黄仁勋:有多种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首先,你可以在我们的语言模型上下文中构建你的问题或观点。 大型语言模型以不受约束和非结构化的方式运行,这同时也是它的潜力之一。它从文本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可能不适合泛化。它们如何在空间泛化是一种「魔力」,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可能就在眼前。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你可以指定上下文和问题,例如告诉它处在特定条件的厨房中。通过应用 ChatGPT 的魔力,机器人可以有效地泛化并生成对软件有意义的 token。一旦你的计算机感官识别了这些 token,机器人可以根据这些例子进行归纳。 08 预判下一个 ChatGPT 时刻 问:你提到一些行业先迎来 ChatGPT 时刻。哪些行业会率先变化?可以分享你看到的突破,尤其让你激动人心的案例吗? 黄仁勋:有很多例子。我对Sora非常兴奋,去年在 wayve 上看到了同样的能力,这是关于文生视频的例子。 为了生成一个这样的视频,模型必须对物理规律有感知,比如把放在桌子上,而不是中间;走路的人是在地面上。不能违背物理规律。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用 Earth-2 来预测极端天气影响。这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因为极端天气事件会对当地社区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利用 Earth-2,可以在 3 公里尺度上预测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这是对现有方法的重大改进,现有方法需要的超级计算机要大 2.5 万倍。 生成新药物和蛋白质是另一个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潜在用例。这是通过像 Alphago 这样的强化学习循环来实现的,它允许在不消耗纯物质的情况下探索大分子空间,这有可能彻底改变药物发现。 这些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东西,机器人技术也是如此。 在 3 月 18 日的 GTC 开场演讲中,老黄注视着最新的 Blackwell 架构产品|图片来源:极客公园 09 芯片出口管制如何影响英伟达 问:对芯片的出口管制,以及地缘政治,会对英伟达产生什么影响? 黄仁勋:有两件事我们必须马上去做。第一,了解所有政策,以确保其合规;第二,也要提高供应链韧性。 关于后者,我举个例子。当我们把Blackwell 芯片配置成 DGX处理器时,其中有 60 万个零件来自世界各地,很多来自中国。就像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复杂性一样,供应链的全球化很难被打破。 10 和台积电的关系 问:你能谈谈与台积电的关系吗?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不断芯片封装的复杂性,台积电如何帮助英伟达实现目标的? 黄仁勋:与台积电的合作是我们最紧密的合作之一,因为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难,而他们能做得非常好。 我们从台积电得到了计算单元,CPU、GPU 裸芯片,良率很好。存储器是来自美光、海力士、三星,并且这些组装必须在台湾完成。所以,供应链并非易事,需要公司之间的协调。这些大公司与我们一起合作,也逐渐意识到,更加密切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从各家公司获取部件,然后组装,第三家公司测试,第四家公司组成系统,当然这个大系统最后是为了建成一个超级计算机,再进行测试。最终,我们建立了数据中心。想象下,所有的加工制造就是为了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中心。整个供应链从上到下复杂度非常高,因为我们不仅仅是组装,除了芯片本身是个奇迹外,我们做成了巨大而庞杂的系统。 所以,当人们问我对GPU是什么感受时,可能一部分觉得它有点像Soc(集成芯片)而已,而我看到的是架子、线缆、交换机等等。这才是我心中 GPU 和软件的模型。台积电真的很重要。 11 云业务的战略 问:英伟达正在向云业务转型,其他云厂商则在做自己的芯片。他们会影响你的定价策略吗?英伟达云业务的策略是什么?会向中国客户销售 DGX 云业务吗? 黄仁勋:英伟达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将其硬件和软件放入他们的云中,这样做的目标是将客户带到他们的云中。 英伟达是一家计算平台公司,我们开发软件,我们有一批追随英伟达的开发者,因而,我们为使用英伟达 DGX 的云服务供应商(CSP)创造需求、带去客户。 12「当代达芬奇」,还是「奥本海默」? 问:你曾说 AGI 将在 5 年内到来,这个时间预测有发生变化吗?AGI 的加速到来会让你感到害怕吗?有人说你是当代达芬奇(多才多艺、做出如此贡献),也有人说你是当代的奥本海默,你怎么看? 黄仁勋:奥本海默是造炸弹的,我们(英伟达)不干这个。 先具体定义 AGI,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什么程度才算到达 AGI、什么时候到达。如果 AGI 意味着在大量的测试集上,数学测试、阅读测试、逻辑测试、医学考试、法律考试、GMAT、SAT 等等,软件程序可以做到比大多数人类都更好,甚至比所有人都好,那么计算机在 5 年内可以实现 AGI。
可载百人的星舰升空后失联,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何时实现?
文 | 权怡 李皙寅 编辑 | 李皙寅 让人类能安全、便捷地移民其他星球。这是硅谷钢铁侠的终极目标,如今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 当地时间3月14日,迄今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进行了第三次试射。 此次试飞的火箭,是人类建造的最庞大的火箭。星舰由两级可重复使用的部分组成。其一,是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被称为超重型(Super Heavy)的第一级火箭助推器;其二,是被称为星舰(Starship)的50米高飞船。 发射升空,33台发动机均正常发动。但SpaceX星舰火箭在升空约一个小时后,出现了失联问题。这意味着星舰可能已经解体。而在此前,SpaceX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星舰’已达到环绕速度!” “虽然这次任务没有实现所有预定测试目标,但SpaceX认为这次发射任务是成功的。”在这份官方声明中,SpaceX公司表示,此次试射任务中,完成了几个重要的“首次”,取得了又一里程碑式的突破。 美国“星舰”火箭实施第三次试射 现场图源/IC 3月18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称,当前的星舰是针对太阳系而设计,而未来版本的星舰将在各星系之间穿梭。 回顾SpaceX的2023年,SpaceX共发射次数98次,创造了人类年度发射最高纪录;发射的猎鹰9号一级火箭刷新了纪录,是全世界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级火箭,一箭19次飞行19次回收。目前,Starlink的在轨卫星总数达到了惊人的5988颗…… SpaceX仍在不断地创造航天记录,带着人类朝着开启星辰大海之旅又近一步,让看似荒谬的人类移民太空逐渐成为现实。 近日,SpaceX总裁兼首席运营官Gwynne Shotwell在会议上表示,大约六周内能够再次发射“星舰”。团队仍在审查上次飞行的数据,且第四次试飞并不会搭载卫星。 01 屡战屡败,马斯克的“失败成功学” 在马斯克一直提到的移民火星之梦中,星舰也是决定成败的核心运载工具。 星舰是SpaceX公司研发的重型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系统,这个系统由一级助推器“超重”(Superheavy)和顶端的星舰(Starship)组成。可以运送货物或者宇航员至地球轨道、月球、火星甚至更远的太空,而它的载重能力预计可达100吨。而“超重”助推器能够在全力加速时产生1600万磅的推力,远远超过将“阿波罗”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土星”五号。 SpaceX星舰采用的是“快速迭代”和“以飞代试”火箭研制模式,业内也因此戏称:“史上最强”运载火箭是炸出来的。SpaceX坚信可以通过飞行与爆炸来学习如何更快更便宜地制造更好的火箭,而不是仅仅依靠地面测试和计算机建模。在不断的失败和爆炸中,似乎也看懂了马斯克的“失败成功学”。 回顾前两次的试飞,SpaceX在一年内不断递归改进、迭代更新,在“失败”中发现关键问题进行改进与验证。 民众围观“星舰”火箭发射 图源/IC 2023年4月20日,星舰首次试飞中星舰未能与其第一级助推器分离并开始翻滚,在升空四分钟内引爆了火箭。之后,SpaceX称,星舰设置了出现意外情况时自毁的机制,而在星舰发射后,其中一级有多台发动机工作不正常,出现故障,向飞船下达了终止飞行的指令;在对星舰进行了1000多次修改,尤其是改变级间热分离方式,即星舰的二级飞船在还未与一级超重助推器分离时点燃发动机,七个月后,SpaceX开始第二次试飞,星舰在飞行约2分钟40秒后成功与超级重型助推器分离,但随后其在空中发生巨大爆炸。随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确定了SpaceX在下一次飞行前要采取的17项纠正措施:星际飞船10项,超重型助推器7项。 于是SpaceX对超重-星舰进行大改:对助推级氧化剂贮箱进行硬件改造,并推动第二级的主贮箱和贮存着陆推进剂的小型头部贮箱之间转移推进剂,同时也将星舰飞船级将猛禽发动机的液压转向系统改为全电动系统,以提高可靠性。 SpaceX星舰测试有效载荷舱门的开启和关闭,确保将来能够顺利将卫星部署到轨道上。另根据SpaceX的初步报告,星舰还在其内部两个燃料仓之间完成了超低温液氧推进剂的从头部贮箱到主贮箱的转移,实施了“在轨燃料输送测试”,预示着未来几年计划进行的在轨加注燃料试验。 目前,星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完善和改进。例如星舰再入极限温度可以达到1350℃,在防热瓦脱落的情况下,星舰可能出现因热流穿透热防护系统导致结构失效的情况。而未来SpaceX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确保数量庞大的瓦片的可靠性和工艺一致性。 马斯克曾经公开表示,他的长远目标是把人类从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并保证这一过程足够安全、价格低廉。马斯克说:“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移居火星的成本控制在200万美元左右,就可以开创一个大市场。” 如果星舰能够正式服役,那它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强的运载火箭,并且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目前,国际航天的报价约为:货运1 万美元/千克、客运8000 万美元/人;如果成功,马斯克的价格则是:货运10美元/千克,客运1万美元/人。 畅想中的火星基地 图源/IC 这也就意味着将来人类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强适用地抵达火星,并建立可持续宇宙定居点,实现生命多行星化,而马斯克的“火星梦”也不再是梦。 02 移民火星还有多远? 从商业和经济的角度来说,太空移民可以创造大量的机会。太空探索和开发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据美国太空行业组织——太空基金会发布报告称,全球太空经济在2022年增长了8%,达到546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将再增长41%。另据欧洲咨询公司发布的《太空经济报告2022》显示,2022年全球太空经济总额达4640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8%。 “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 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建立太空城的幻想。美国科学家拟建的太空城,一种设计方案是一个旋转的圆筒,可容纳大约1万名居民。另一种设计方案是轮状的、供中心旋转的太空城,明亮且温暖如春。 太空移民可以为科学家提供一个独特的环境来进行研究。NASA认为,微重力环境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不仅如此,太空移民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以及生命的起源。例如NASA的太空探索计划,通过在太空中进行实验和观察,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宇宙。 然而,移民太空目前还只是人类寄托希望的风向标。《Science》指出,太空移民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题、经济成本、生物适应性问题和伦理问题等。 中国的商业航天也进步飞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近两年,中国民营航天公司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第二次飞行试验,有效测试了双曲线2Y火箭回收功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蓝箭航天用的天鹊-12改进型液氧甲烷燃料发动机实施了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垂直起降试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是目前我国起飞规模最大的垂直起降试验箭,而设计复用次数都是不低于20次。 中国民营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图源/IC 商业航天企业中人,对于SpaceX的发展经历如数家珍,在接受出行一客(ID: carcaijing)访谈时,他们普遍感慨马斯克的敢想敢干,以及NASA长期以来通过订单持续“投喂”,让SpaceX走出了早期技术验证的荒漠阶段;同时也羡慕于SpaceX所处的资本市场对于前瞻科技受挫失败的较高容忍度。 马斯克认为,任何特定的技术开发,都可以用迭代的次数,和每次迭代之间的间隔时间来衡量。每次发射或测试,都能获得经验。因此,要增加发射和测试的频率。
腾讯这一年:闷头搞钱,日赚4亿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走过了营收和利润首次双双下滑的2022年后,2023年,腾讯业绩开始反弹。 3月20日晚,腾讯控股发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是一份 “业务没有太大惊喜,但盈利不俗”的成绩单。 2023年,腾讯总收入6090亿元,其中Q4进账1552亿元。腾讯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0%的同时,毛利润的增速达到23%,可见,腾讯整体业务规模在扩张,对成本的把控也在继续。 这一年,腾讯依然很赚钱,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577亿元,增速达到36%。 先来看几个关键的用户数据:微信生态流量还在增长,微信月活涨到13.43亿;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翻番;收费增值服务用户数2.48亿,还有增长空间。 再来看腾讯三大业务的表现: 广告收入超过千亿,重回51%的高速增长,腾讯押注的视频号、小程序游戏广告分成,都是重要增量。有广告行业人士判断,随着互联网平台间生态墙被打破,电商平台竞争白热化,以及传统平台对流量的需求,拥有第一流量的腾讯广告将持续受益。 包括游戏在内的增值服务收入2984亿元,营收占比近半。最赚钱的游戏业务全年进账将近1800亿元,还有两个好消息值得关注:海外游戏占比达到三成,小游戏年流水增长超过50%。剩下的社交网络服务收入1185亿元,变化不大,这部分主要是腾讯音乐、阅文、腾讯视频、虎牙直播等的内容付费收入,其中腾讯音乐和阅文都有业务在主动调整,虎牙直播受行业环境影响也在转型中。 To B的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创收2038亿元,已经连续三年在腾讯大盘中占比超过三成。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收入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企业服务有视频号的电商佣金作为增量,也有云业务快速调整后恢复增长的拉动。 最让股东们兴奋的,还是腾讯开始“撒钱”的消息。在财报中,腾讯称计划2024年回购股份,至少回购1000亿港币。这在国内公司中是非常大的手笔了。 腾讯总裁刘炽平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股价被低估,通过回购可以提高股东回报。截至3月20日收盘,腾讯总市值2.72万亿港元,虽然经历了市值缩水,但依然是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市值一哥”。 01 视频号: 广告养家不难,电商赚钱不易 腾讯的核心是广告和游戏,这盘生意的本质是基于生态流量做商业变现。首先有必要关注腾讯的用户生态情况,这是它保持竞争力的基本盘。 微信、QQ是腾讯的两大王牌产品,2023年,前者保持稳定增长,后者在冲高后有所回落 ,整体表现都在意料之中。 微信月活2023年Q4增加了700万人,环比增速相较前三个季度还算稳定,到2023年年底,月活达到13.43亿。达到了这个体量,还能增长实在不易。 QQ在2023年上半年用户量出现回流,但下半年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滑,到2023年年底的月活为5.54亿。有社交领域从业者告诉「定焦」,他对QQ用户大盘的判断是,会有季度性波动,比如,2023Q1,因为新功能上线,QQ月活涨到了5.97亿,但整体而言,因为年轻圈层群体减少,活跃度下滑趋势难以改变。 不过,微信稳定的流量大盘,是支撑微信生态商业化的关键。尤其是视频号,是整个微信生态里最受关注的产品。它首先关乎腾讯与字节跳动、快手的流量之争。从用户端的数据看,因为有微信13亿月活用户打底,视频号的月活只用3年时间就超过了抖音快手,不过相比对手,视频号的用户使用时长不占优势。 图源 / Pexels 本次财报,视频号出现的次数更多了,不过,腾讯没有披露其用户端的具体数据,包括使用时长的绝对值,只提到,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翻番。 微信承担着越来多“养家”的责任,那长在微信里的视频号,扛起了多少? 在视频号的商业闭环里,广告和电商相辅相成,它创造的收入分为两块:卖广告的钱,计入广告业务;视频号直播带货产生的收入(向商家收取的技术服务费,也即电商交易佣金),计入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 视频号很有“钱景”,不论是广告收入还是带货技术服务费,都和游戏一样,是典型的高毛利业务,不过,这两项收入,腾讯都没有公布具体数据。 对于视频号的直播带货部分,一位电商领域从业者表示,相比抖音、快手的电商体量,视频号必然还有很大差距,但从商家和消费者端的反馈来看,对比腾讯过去在电商上的成绩已经有了很大突破。 再来看视频号的广告收入,对此,腾讯曾在2023Q2时披露过,它贡献了30亿,在广告业务中占比12%。到了Q4,腾讯广告收入298亿,视频号贡献的比例未披露。 有互联网广告从业者告诉「定焦」,腾讯广告大盘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视频号的广告收入环比大概率是增加的。 从2020年1月21日正式公测算起,微信视频号已经推出3年时间,继2022年上线视频号小店、推出信息流广告后,2023年,腾讯一步步给视频号搭建了电商体系。 对于已经初步成型的视频号,关注腾讯的投资人林敬对「定焦」分析,视频号不是要做下一个抖音,它的策略是,在内容上做区隔,现在找到了职场、知识付费、母婴、汽车等一些比抖音占优的赛道,先强化内容生态,再做货币化。 但要想应对用户使用时长的难题,视频号还需要解决,做大内容池、优化推荐算法、提高“内容找人”能力、培养用户直播消费习惯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视频号的商业化前景,关注视频号的互联网人士张历称,视频号想赚广告的钱并不难,它背靠微信,有独特的社交推荐系统、信任度更高,还有大量不使用短视频独立App的低线城市用户、高净值人群,这是广告主需要的。 但视频号在电商上的挑战显而易见,商家侧需要的主播和服务商生态还不完善,这拦住了一些大体量的商家和MCN机构。“视频号要把故事讲得更大,还得赚电商的钱。”张历说。 02 腾讯游戏: 国内拖后腿,海外有惊喜 除了微信视频号这张牌之外,腾讯最受关注的业务还是游戏。虽然腾讯有意淡化游戏业务的重要性,但它作为“现金牛”业务,还是扛着集团的增长大旗。 过去一年,腾讯游戏的表现可以总结为,Q4拖后腿,全年保持增长;国内市场表现平淡,海外市场有惊喜。腾讯游戏的表现,与集团总收入Q4的个位数增长、全年10%的增速,相呼应。 2023年Q4,腾讯游戏没能延续前三个季度的回暖势头,单季收入同比下滑了2个百分点。环比去看,409亿的收入,不及游戏行业淡季Q2的表现,也比不上腾讯游戏过去单季近500亿的体量。 分市场看,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游戏,都没有明显增长。 当前全球游戏市场的寒气依然存在,腾讯Q4的海外游戏收入139亿,在上一年高基数的情况下,同比增速放缓到了1%,且收入依然来自老游戏《PUBG Mobile》、《Valorant》。 好消息是,腾讯游戏更加国际化了。Q4,海外游戏占腾讯游戏的比重升高到34%,139亿元的收入体量也不小。 腾讯越来越倚重海外游戏的同时,国内游戏的占比和增速继续降低,前三个季度都是正增长,到了Q4,收入同比下滑3%到270亿。 这与腾讯国内游戏处于新老交替阶段有关,“老游戏退居二线,新游戏还没顶上”,游戏行业从业者乔鑫表示。腾讯在财报中也解释称,《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的贡献减少了,部分由《无畏契约》《命运方舟》的贡献抵消了。 图源 / 王者荣耀官方微博 不过,拉到2023年全年去看,腾讯游戏进账1799亿元,完成了主打“增长”的目标。 这是因为,Q1腾讯游戏扛起了整个公司的增长大旗,国内游戏的增长创下历史新高;Q3游戏业务回暖。前几个季度的努力,给全年的游戏业务带来了好消息。 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都贡献了增长,其中海外市场是主力,同比增速达到14%,创收532亿。一位海外游戏运营人士称,这主要是老游戏《Valorant》《PUBG Mobile》的收入回升,以及新游戏《胜利女神:妮姬》带动的。 2023年底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之后,“游戏公司将增加合规成本已成行业共识”,关注游戏行业的投资人周冲称,游戏“出海”再次被一众游戏公司重视起来,腾讯游戏出海起步比较早,现在的成绩放在整个行业属于头部选手。 在业绩说明会上,刘炽平被问到了国内游戏行业面临的挑战,他认为,监管机构表达了行业增长的信心,是为行业提供健康的环境,而不是限制行业。 过去一年,腾讯游戏在国内市场比较平淡,这在不少从业者的预期之内。乔鑫对「定焦」表示,2023年并非腾讯国内游戏的产品大年,虽然Q1靠《王者荣耀》冲了一波流水,但Q2新品不多,新手游里只有《合金弹头:觉醒》流水不错;Q3上线的《无畏契约》《命运方舟》,虽是头部作品,热度也比较高,但作为端游,流水和手游不在一个等级。 虽然收入平平,不过,在最新财报中,腾讯罕见地披露了爆款游戏的数量:2023年国内市场年流水超过40亿元且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超过500万(手游)或200万(PC游戏)的腾讯游戏,从6款上升至8款。 腾讯游戏2024年的业绩依然值得期待。 在周冲看来,腾讯力推的派对游戏《元梦之星》是其国内游戏2024年上半年增长的希望,腾讯有其他公司比不了的社交流量优势和渠道优势;其他比较重磅的储备还有《地下城与勇士:起源》手游和几款精品射击类游戏。 03 腾讯这一年: 闷头赚钱,日入4亿 在利润端,腾讯依然展现出了“股王”的赚钱功力。 先来关注代表主业经营情况的核心经营利润(不包含其他收益净额的补贴、退税等)。2023年Q4,腾讯的核心经营利润为394亿,同比增长39%。增长的势头延续到了2023年全年,腾讯的核心经营利润达到1554亿,同比增长51%,可见,腾讯的经营杠杆撬动的利润依然惊人。这不只是“降本”换来的,还要归功于整体业务的增长,尤其是腾讯对不同毛利业务收入结构的调整。 从支出细项上来看,腾讯的销售费用(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恢复了增长。 整个2022年,腾讯将销售费用同比压缩了将近三分之一,腾讯称,组织内部在严格把控营销活动支出。2023年,腾讯的销售费用同比拉高了17%,一年花了342亿。 在林敬看来,腾讯在销售费用上舍得投入,和最终总收入能取得两位数的增速,密不可分,这也说明腾讯这一轮的主动控费基本接近尾声。 尤其是Q4,腾讯一个季度的销售费用就花了110亿,在上一年低基数的情况下近乎翻倍。腾讯这笔钱主要用来推广新游戏。结合多位受访者的观点,这主要是因为腾讯在2023年年底上线的《元梦之星》上花了重金投放,和网易的《蛋仔派对》争抢市场。 腾讯的员工薪酬变化情况也是外界非常关注的。2023年,腾讯的管理费用(一般及行政开支开支)同比下降3%至1035亿,整体变化不太大。其中员工总薪酬有小幅下降。到2023年末,整个腾讯集团员工规模10.54万人,过去一年减少了3000余人。 腾讯开始逐步恢复对扩张业务的投入,但和过去不同,现在的投入是基于整体的利润情况把控节奏,兼顾扩张和经营效率。 反映在毛利率上,腾讯的整体毛利率提高到了48%,三大业务版块的毛利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腾讯2023年三大业务毛利率 图源 / 腾讯财报 这要归功于,腾讯对各个业务的收入结构做了调整,从财报来看,大方向是加码高毛利的业务、压缩低毛利的业务。 例如,增值服务的毛利率改善,是因为高毛利的小游戏平台服务费的收入占比增加,低毛利的游戏直播服务的收入占比减少;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毛利率提升,则是因为,腾讯云重组后毛利率提升,以及引入了视频号带货技术服务费(视频号小店从2022年12月起开始向商家收取1%-5%的技术服务费)。 最终,再来看反映腾讯真实经营能力的数据——调整后归母净利润。2023年Q4,虽然营销费用高涨,但腾讯的调整后归母净利润还是加速增长到了427亿;2023年全年达到1577亿,同比增速高达36%,相当于一天就赚4.3亿。 谈到腾讯的收益版图,就不得不提它主业以外的投资收益。 继套现美团后,腾讯2023年没有大规模套现的动作,总投资亏损61亿左右,而2022年是盈利1163亿元。 腾讯过去一年的投资持仓变化不大。 截 至2023年年底,腾讯上市投资公司(不包括附属公司)权益的公允价值为5507亿元,比上一年缩水344亿;未上市公司的投资权益账面价值为3373亿元。 腾讯的收入和净利润均低于市场预期,为了打消市场的担忧,腾讯在财报中称,计划2024年加码回购股份,从2023年的490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超1000亿港元。 在随后的业绩说明会上,刘炽平表示,公司股价被低估,通过回购可以提高股东回报,去年底止在手总现金达570亿美元,有信心也有能力回购。 截至3月20日收盘,腾讯股价288.8港元,总市值2.72万亿港元。千亿港元回购相当于减少约3.7%的在外流通股份。
国产汽车芯片“卷”价格,国外芯片降价95%,还不好卖了
2020年下半年,全球大缺芯,特别是汽车芯片非常紧张,导致很多汽车减产、甚至停产等芯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汽车芯片也是大涨价。 比如电子稳定车身系统(ESP/ESC)芯片,从之前的15元左右,涨至1500元,还有一些核心芯片,甚至从20来元,涨至2500元,涨价100倍。 不过,仅3年时间,情况就完全变了,2023年的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能用白菜价来形容汽车芯片了,因为一颗白菜真的可能换到一颗进口芯片。 比如德州仪器的明星芯片TPS51200DRCR,从70元跌至1元了,ESP芯片从1500跌至12元了,降了95%以上,有些甚至是降价99%+了,还不太好卖,因为芯片太多了。 可以说,这三年时间,让国外芯片大厂,真正体验了一回中国震撼,那就是中国汽车芯片厂商,卷起来,太疯狂了。 按照日本媒体的报道称,在2020年的时候,中国汽车芯片自给率才5%左右,但到了2023年时,可能在15%左右了,也就是说三年时间,市场份额增长了300%。 虽然这个15%看起来,似乎也不高,但这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那就是中国汽车芯片国产替代,开始加速了,已经打破了欧美企业的垄断。 要知道一直以来,汽车芯片就是被欧美6大巨头垄断,这些巨头只要联合起来涨价,车企就逃不过被割韭菜的命运。 这也是为何2020年底,全球汽车芯片这么涨价的原因,因为汽车芯片紧张,于是6大巨头联手,搞了一波大涨价。 但如今,因为国产替代,这些欧美巨头怎么敢涨价,甚至就算价格降了90%,回到了涨价之前,甚至更低了,也没那么容易卖了。 毕竟大家都清楚,中国正在努力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更高,如果依赖国外芯片,那么未来很可能会被卡脖子,所以必须支持国产供应链,才能无后顾之忧。 事实上,国产汽车芯片的替代,相对于CPU、GPU这些也更容易一些,因为70%以上的汽车芯片都在用90nm以上的成熟制程,14nm以下的先进工艺占比只有6%。 目前在汽车上,基本也只有自动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要使用先进工艺,其它的成熟工艺即可,而这些国内完全能够制造。 所以汽车缺芯时,国产芯片上车的机会,被国内汽车芯片公司抓住了,就再也不会放手,接下来,只怕巨头们,要焦头烂额了。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