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前百度糯米CEO傅海波加入智慧图 出任COO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 | 贾宁宇 Tech星球独家获悉,前百度糯米CEO傅海波(Bill Fu)已于近期正式加入智慧图,成为公司联合创始人,并担任首席运营官(COO)一职。 智慧图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创业公司,专注于帮助传统零售向智慧零售数字化转型,目前已经完成D轮融资,背后股东包括腾讯、美团等。目前,这家300人的公司已服务全国300多个城市、 超1000个综合实体商业项目。 过去10年,傅海波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即如何服务好本地生活领域的商户。2011年,傅海波创办的黑米科技离线宝业务被百度收购后,他随即加入了百度。在百度,傅海波做了两件事:负责原百度搜索公司现百度移动事业生态群组的直销业务以及百度糯米。 傅海波主导搭建了百度糯米业务运营体系、销售体系的整体框架。2017年上半年,他带领团队超额完成了百度糯米盈亏目标,这让他从百度糯米业务的副总经理直接升任为总经理。 一个典型的购物中心涵盖餐饮、影院、服饰、鞋履、箱包、化妆品门店等品类,这和本地生活覆盖的丽人、亲子、健康、家装服务、鲜花、结婚、汽车服务、演出赛事、运动健身、足疗按摩、养生保健等品类虽略微存在差异,但是其背后的商户运营和管理能力却存在复用的可能性。 同时,在百度糯米期间,傅海波就曾跟大悦城、万达进行探讨,如何通过大数据让商业机构可以有更大的价值,比如根据用户年龄层、消费偏好等数据帮助Shopping Mall在定制营销方案、招商时提供解决方案等。 因此,加入智慧图,对傅海波来说是顺理成章。
中国高校首例克隆猫征婚 网友纷纷发自家猫照片相亲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明辉博士在朋友圈公开给学校的克隆猫“平安”征婚,引发网友关注。 赵博士在朋友圈写到:“关于我:年方8月,出生即接受高等教育,从事胚胎工程、体细胞克隆等的志愿者工作。住农大一品大别墅。关于你:英国长毛猫,银渐层。绿色眼球,操纯正伦敦腔优先。无病无藓。我们可以一起研究克隆猫的繁育相关话题。欢迎为科学做出贡献。” 据了解,“平安”是一只雌性英国长毛猫,2020年12月24日在青岛农业大学诞生,是国内高校首只健康存活的克隆猫。 2019年,该校科研人员从一只成年雌性森林猫皮肤组织中分离培养得到成纤维细胞,利用中华田园猫卵子作为细胞核受体,通过细胞核置换和人工激活,制作出多枚体细胞克隆胚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猫后,经过62天孕育,科研团队成功得到一只森林猫体细胞克隆后代,也就是这只克隆猫。 其如今8个月大,已经进入发情期。赵明辉博士表示,“我们也希望给它找一只长毛猫,但是身边的人养这个品种的太少,没有办法了,只能从网上给它征婚。” 征婚条件:①英国长毛猫;②无遗传病、传染病;③公猫。 团队负责人说,很多热心网友发来自家猫照片“相亲”,像是一场晒猫大会。目前一名农大校友家里养的一只猫比较符合条件。下一步,科研团队将带其进行体检,不能有遗传病和传染病,合格后才能配种。
继莫德纳疫苗后!日本发现辉瑞疫苗竟漂浮异物
继日本发现美国莫德纳(Moderna)疫苗瓶中发现异物后,辉瑞(Pfizer)疫苗也中招了。 据媒体报道,日前,日本一新冠疫苗接种会场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时发现,正在使用的一瓶美国辉瑞疫苗发现了黑色异物。 报道中指出,这瓶出现问题的辉瑞疫苗是日本冲绳县一处集体接种会场的护士发现的。当时她正在为民众接种疫苗,但发现一瓶辉瑞疫苗中漂浮着长黑色线状异物。 不过,此次出现异物的辉瑞疫苗并未像此前的莫德纳疫苗一样,只有一瓶发现异物。但已有304人接种了同一批次产品编号的疫苗,幸运的是尚未发现接种者健康出现异常,当地政府已停用相同批次的辉瑞疫苗。 对此,辉瑞公司方面表示,异物有可能是医务人员在将针头插入疫苗瓶时带入的橡胶屑。因为如果将针头倾斜插入瓶中的时候,可能将瓶盖中的橡胶屑带入疫苗瓶中,应当垂直插入。 据悉,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此前的说法,8月16号以来,陆续接到东京都、埼玉县、岐阜县等地8个疫苗接种点报告,称未使用的莫德纳疫苗出现异物。 这些疫苗已经被分发到日本全国800多个疫苗接种点,疫苗的数量大概有163万剂。日本厚生劳动省求各机构不要使用这些疫苗,并将依次联系调换。 原标题:继莫德纳疫苗后!日本发现辉瑞疫苗也有问题:漂着黑色线状异物
SpaceX货运龙飞船成功完成跟国际空间站的对接任务
据外媒报道,美国东部时间8月30日周一上午10点30分,当国际空间站(ISS)在西澳大利亚州上空飞行约260英里时,SpaceX的“龙(Dragon)”货运飞船自动完成了跟轨道实验室的和谐号(Harmony)节点舱前方接口的对接。NASA的飞行工程师Shane Kimbrough和Megan McArthur负责监控飞行。 SpaceX第23次的NASA飞行任务向ISS运送了超4800磅的科学、研究、机组人员用品和运载工具硬件,供轨道实验室和机组人员使用。这是SpaceX跟NASA签订的商业再补给服务2号(Commercial Resupply Service-2)合同下的第三次任务。原定于8月28日(美国东部夏时令时间)凌晨3点37分发射,但由于天气原因取消。相反,它是在美国东部时间8月29日凌晨3点14分发射的。 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将把该公司的“龙”飞船送往空间站。 以下为该次任务用到的主要硬件盘点: 发射: 氧发生器系统(OGS)机架重定位工具包、清洗泵和分离器组件(PPSA)硬件、盐水处理器组件(BPA)过滤器组件、氢传感器、CO2样品容器相对湿度、啮齿动物研究栖息地和运输者。 返回: 水分离器、尿液处理组件(UPA)蒸馏组件、航空电子空气组件(AAA)风扇-、分离器管道组件(SPA)、国际空间站柔性太阳能阵列(IROSA)安装硬件、氮气/氧气补给系统(NORS)补给罐组件。
LG砸14亿美元提升OLED产能,越南要承接韩国屏幕产业转移?
编译 | 贞逸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9月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越南已向韩国LG Display(LGD)颁发了一份许可证,允许其在越南的当地(海防市)工厂增加14亿美元的投资。届时,其投资的总金额将达到46.5亿美元。 该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投资将使该公司在海防工厂的OLED显示器的产能从每月的960万~1010万台,提升到每月1300万~1400万台。 一、OLED市场复合年增长率13.6%,LGD获得最高季度利润率 根据GlobeNewswire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OLED显示器市场价值384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728亿美元,并且预测在预测期内OLED显示器市场价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3.6%。这显示出市场对OLED显示器的需求在不断上升,这带动了LGD的业绩增长。 LGD在今年7月8日公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中显示,LG显示器业务本季度净利润为4240亿韩元,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7.7亿韩元,EBITDA的利润率为25.4%,是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高利润率。 LGD首席财务官兼高级副总裁Dong-hee Suh表示:“尽管预计未来市场的波动仍将持续,但我们将加大力度改善OLED业务表现,并不断巩固业务运营,以保持在LCD领域的稳定表现。” 二、韩国疫情促使OLED产业转向越南 在2020年2月,韩国龟尾市曾出现新冠疫情爆发,而该地点附近有一片消费电子制造基地并波及到了三星和LG以及其他厂商的员工。三星当时曾累计有7名员工被感染,这导致其不得不暂时关闭生产线。与此同时,越南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少,这有可能是韩国电子制造商将目光转向越南的原因之一。 据外媒报道,三星显示器公司曾计划在2020年3月末,通过韩亚航空公司航班向越南北部的北宁派出180名工程师。当时,工程师们被要求安置在三星工厂附近专为三星员工设立的隔离设施中,该计划派遣总计约700名工程师。 另一巨头LG也做出了相似的选择,在同一时间用韩亚航空的包机向越南海丰派遣总计250名工程师。另外,越南政府在3月末免除韩国员工为期两周的强制自我隔离政策,这使得两家公司都更有意愿将产业转向越南。 结语:疫情或成OLED产业关键变量 LG加大对越南的投入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市场对OLED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另一个是因为越南受到的疫情影响较小。这个选择可能可以帮助LGD在OLED的技术产品市场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在新冠疫情仍在持续的环境下,社会对电子消费的需求仍在上升,但疫情对产业生产的不定时打击也仍旧存在。企业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并提高产能,是其业务增长绕不开的因素。
这届老外,终于知道拔罐的秘密了?
说到拔火罐,相信大伙都不陌生。 无需太多言语,光是看到皮肤上那些个熟悉的红圈,就立马能明白对方刚受过这门中国古老技艺的洗礼。 拔罐的妙处,让这门手艺早就在海外流传开,当年奥运会上,菲尔普斯身上的神秘印记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今年年初,巨石强森还在 Ins 发了图,不但又引起了一波大家对于拔罐的讨论,也让网友明白了,无论你是的肤色是深是浅,在火罐面前都一律平等。 不过因为大多数人对拔罐不甚了解,所以一直以来,拔罐的出圈,更多是在国外的体育界和健身界。 但在最近,鲫鱼却发现拔罐在国外又“ 文艺复兴起来 ”,而且这一次,火到了普通人身上。 在油管上搜索关键词 “ cupping ”,你就会发现不少的拔罐视频播放量都到达了百万。 在看了不少视频之后,鲫鱼发现现在老外网友们对拔罐的热爱,似乎并不比咱们弱。 他们有人往竟然脸上拔,想靠拔火罐美容。 只是脸上的红印子,应该要好久才能消掉吧。 也有人在头顶拔,想借此来治疗脱发。。。 有不有效咱不知道,但这画面还有些惊悚的,像是某种精神控制现场。 甚至还有人靠拔罐,来加速新冠患者的康复。 只能说但愿有用吧。。。 另外,拔罐的复兴也带动了相关拔罐器材的热卖。 在速卖通上光关于拔罐器材的商品页就有 60 多页,销量也相当喜人,不少商家近期的单品销量就有四五千套。 不少老外觉得相见恨晚,一用就成为了忠实粉丝。 然而说起来大伙们可能不信,拔罐只是一个缩影。 它爆火的背后,是刮痧片、铁锅、保温杯等等的 “ 中国神器 ” 正在国外大受欢迎,甚至是整个中国养生文化的成功出海。 看到这儿,相信不少差友就会问了,这些东西凭啥能火起来? 鲫鱼觉得背后答案很简单:一是养生文化够吸引人,而且神器确实实用,二是近些年各种视频和社交平台的火爆,又为这些中国宝贝的爆红推了一把力。 就拿烹饪神器中国铁锅为例,很多国外大厨都赞叹它设计的巧妙。 大厨把这件事拍成视频一发,外国网友一试,果然爱不释手,还立马给大家安利这个来自于东方神秘国度的烹饪利器。 不仅如此,还有博主在油管上自发教大家如何挑选好锅的视频,播放量居然达到了 40 万! 而且,不少老外还真不是单纯的图一乐,人家的厨艺也是毫不逊色,从各种角度看,作为一个常常吃外卖的中国人,爱用铁锅下厨的他们似乎比我 “ 地道 ” 多了。 教你挑锅这哥们做的蛋炒饭,愣是给鲫鱼看馋了: 再看另一位的这颠锅技术,鲫鱼觉得自己这辈子是学不会了: 正因为相关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和有趣,网友们也被吸引纷纷种草,也为中国神器们创造了更好的带货条件。 前不久在 TikTok 上爆火的刮痧视频也是个典型例子。 TikTok 的刮痧风潮中,一些关于如何正确刮痧、刮痧的功效具体咋样的视频,播放量也都达到了百万千万级别。 与此同时,刮痧必备的刮痧板,也在海外又热卖了一波。 除此之外,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太极服装、艾灸器具,甚至是中国大爷常用的保定铁球,也有着各自的粉丝。 但话说回来,文化出海,还得是要中国产品中国造。 不然就像泰式按摩火了,但国内的泰式按摩却大概率不是泰国人开的,世界各地的文化周边也大多是义乌生产,本国文化出海成功,但商机却留给了别国。 特别是短视频时代,热点来得快去得也快,出海更需要讲究一个“ 快 ”字! 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还是不错的,文化出海背后的两个要素:供应链和电商玩法,咱都非常擅长。 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 唯一的短板就在于物流,尤其是跨境物流。 因为传统的跨境物流其实很拉垮,说白了就是:要么特贵、要么特慢。 简单打几个比方,价格实惠一些的万国邮联,大概要 40 天左右才能把货物从中国送到西欧,要是给女朋友买了个礼物,可能货还没到,人都分手了。。。 像 Fedex、UPS、DHL 这类速度快呢,一个指甲钳、一个刮痧板,可能就要花掉你 100 元的运费。 ‍‍‍‍‍‍‍‍‍‍‍‍‍‍ 所以啊,要想做到真正的文化出海,咱们需要一个普惠又快速的跨境物流。 好在这方面,国内也有内力深厚的老师傅。 就拿菜鸟为例吧,单个国际快递的物流是贵,但是咱们可以 “ 智能合单 ”。 你在不同店铺买到的商品,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地合成一个单子发出。 在便利的同时,提升了物流时效,让商家免费升级物流产品,让消费者能够 “ 买得多,到得快 ”。 这还不够,菜鸟还在合适的国家与地区建海外仓,所以有些单子就不用跟着飞机满世界飞了,直接进海外仓发货,在有效降低成本同时,大大加快了物流效率。 而且还让海外消费者体验到了自提柜提货这样的中国特色。 以全球包裹网络为基础,菜鸟还在西班牙、法国、荷兰等欧洲国家,还推出了 “ 5 美元 10 日达 ” 服务。 用一杯咖啡的钱送全球,让更多中国商品跨洋过海。 物流一方便,跨境电商自然就好做了。 就像跨境电商的 CHAINHO 公司负责人徐凌说的:方便的物流让消费者的体验好了、而且销量也好了、公司的库存和资金周准率也好了。 背靠着强大的跨境物流,也难怪咱们中国的神器们能顺利出海,并且赶上短视频上的一波波的热点了。 所以总的来说,从养生、美食等文化火爆海外,再到中国神器让老外爱不释手的背后,其实是视频社交平台的崛起、生产和跨境物流的硬实力等等相结合的结果。 喝着开水、拔着火罐、学着中国话。 相信未来,全球数十亿消费者在享受着 “ 中国制造 ” 的同时,也会慢慢爱上这片东方国度的奇妙文化。 也希望在供应链、跨境物流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神器能出海成功。
荣耀发隐私保护白皮书 Magic3将获隐私风险报告功能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贾楠)9月1日消息,荣耀今日发布了《荣耀隐私保护与安全技术白皮书》,阐述了荣耀在隐私保护当面的举措和解决方案,同时在官网上线了隐私保护主页。Magic3系列将会首先带来包括隐私风险报告等在内的隐私保护功能。 据了解,荣耀在业界主流的隐私保护框架GAPP基础上,融入了欧盟的GDPR个人信息保护法隐私保护原则,并结合了各国本地的法律进行适配,来构建荣耀全球的隐私合规框架。 若用户对个人数据的处理存在疑问,可在荣耀的隐私官网上提交,将会有专职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处理用户提交的疑问,保证用户作为数据主体提出的各项请求在法定时间内被处理。 在系统层面,荣耀在Magic3系列中使用了双可信执行环境(TEE)系统,通过“主芯片厂商TEE+荣耀HTEE”的方式来建立一个可靠的系统环境,用于保护用户的锁屏密码、生物信息、支付数据等敏感信息。并从手机的“开箱配置”、“数据迁移”、“隐私管理”等11个手机使用过程提供隐私防护。 荣耀在白皮书中提出了“最小化”、“透明可控”、“端侧处理”、“身份匿名”和“安全保护”五大隐私保护原则,并以此为依据带来了APP权限最小化推荐、维修模式、模糊定位、投屏信息隐藏等功能。 在Magic3系列上,荣耀还将会推出隐私风险报告功能。该功能将会针对后台频繁使用权限行为以及未授权使用权限行为进行记录,并为用户提供权限优化建议,针对长时间未使用的应用,系统还将自动收回权限。 此次荣耀的隐私保护举措获得了英国标准协会BSI颁发的ISO/IEC 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荣耀表示将会持续构建安全生态,与“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信办”、“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 BSI”等多个组织携手,构建全维度隐私安全生态,让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心。
霸榜11个月 神车MINI EV进退两难!
上市14个月,霸榜11个月,豪掷千亿造车的资本傻眼了。当新势力还挣扎在生死存亡之际,宏光MINI EV已经冲上了神坛。 在乘联会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中,微型电车宏光MINI EV以30,706辆的成绩稳坐销冠宝座,与第二名比亚迪秦PLUS DM-i出现了断层式销量差;同属微型电车细分市场的奔奔,虽然极力追赶着榜单霸主的脚步,但份额上的落差只能让其继续保持仰望者的姿态。 也正是宏光MINI EV一骑绝尘的销量,撑起了上汽新能源版块的半边天。 据五菱汽车母公司上汽集团上半年产销数据显示,集团1-6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为28万辆,同比猛增412.6%,其中,“头号功臣”宏光MINI EV上半年销售15.8万辆,为集团贡献了近6成的销量。 这份让其他角逐者眼馋的份额比重,成为了宏光MINI EV被市场高高捧起的傲人资本,但在欢呼声中,这位傲视群雄的市场霸主,却正在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尴尬一:斩断后路的双面刃 风头无两的背后,是让人跌破眼镜的事实,卖了30万辆的宏光MINI EV,真的不赚钱。 曾有业内媒体根据企业供应商数据估算,一台宏光MINI EV的成本造价在1.5-2.3万区间内,再加上研发、人工、运输等额外支出,2.88万的售价显然没什么盈利空间,更有甚者用“卖一辆亏一辆”来形容宏光MINI EV。 那么明知产品不赚钱的上汽通用五菱,为什么要做赔本赚吆喝的生意? 醉翁之意不在酒。对于企业而言,没有赔本的买卖,用宏光MINI EV走量赚积分,远比其盈利要迫切得多。 所谓的积分,指的是首发于2017年的“双积分”政策,车企在生产燃油车时产生负积分,而生产新能源车时产生正积分,如积分不达标,则会罚款甚至停产,此举旨在加速汽车能源结构转型。 在2020年6月,该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新版双积分政策中明确了2021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并于今年年初正式施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此次修订赋予新能源汽车积分一定条件下50%的结转比例功能,解决了上一版内容中新能源汽车积分有效期较短的难题。” 为对应双积分政策,外型小巧的宏光MINI EV,扛起了“挣分养家”的大任。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告》中显示,2020年上汽通用五菱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494334,可交易新能源汽车积分443141,继2019年双积分出现8万分缺口后,上汽通用五菱双积分首度达标。 称赞宏光MINI EV带来的“附加价值”时,难以盈利的硬伤同样不容忽视。车主之家数据显示,宏光MINI EV的最高优惠幅度为0.2万,折后参考价2.68-4.16万,而竞品奔奔E-Star的最高优惠却达到了宏光MINI EV的10倍,优惠后约2.98-5.48万;此外,部分配置的欧拉黑猫在折后直接下探到了5万级电车市场。 同类竞争对手的放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换取消费者的好感,反观售价低无可低的宏光MINI EV,引以为傲的低价优势正在快速缩水。 当低价沦为底价,无从下探的宏光MINI EV就少了一根可以救命的稻草。 尴尬二:被“锁死”的舒适圈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高呼国民生态的五菱,誓要将“接地气”进行到底。 在曾经那个一众品牌主推高端燃油车的时代,醉心低端的五菱充耳不闻,当高端智能电车成为新的聚焦点,深谙神车密码的五菱,继续发力低端市场。 月销超8万的“秋名山神车”让五菱尝到到了甜头,而将这套“下沉式”打法直接复制到新能源市场后,再见成效。五菱低端王者的光环再得延续,两大封神之作后,五菱横跨燃油、纯电市场,一览众山小。 从“现象级”电车宏光MINI EV的视角来看,五菱能够神话不灭的重要原因,就是它为宏光MINI EV界定出了一个“定价舒适圈”,5万以下的微型电车,还无人能与其匹敌。 没安全气囊、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低,在“便宜”二字面前统统不是问题,如果你吐槽宏光MINI EV产品力不行,那么大概率得到的回答是“3万块钱还要什么自行车”。 与宏光MINI EV专注5万以下电车市场不同的是,奔奔E-Star将价格划定在2.98万-7.48万之间,因此不免陷入了既要与5万以下的宏光MINI EV拉扯,又要与7万上下的欧拉黑猫、白猫争夺份额的窘境。 横在5万这座大桥上的奔奔E-Star,显得有些高不成低不就,业界频频将其与宏光MINI EV进行对比,虽然其价格上限更高,但在大多数消费者的认知里,二者的产品定位及差别其实并不大。 从产品力方面来看,奔奔E-Star确实比宏光MINI EV更胜一筹。对比宏光MINI EV2.88万的车型和奔奔E-Star2.98万的车型,奔奔E-Star比前者的续航里程多30KM,充电时长也更短。 性能上取胜的奔奔E-Star,却在市场份额面前败给了宏光MINI EV。 先发优势与定价体系的双重加持下,宏光MINI EV占领了细分市场的大部,但抱紧低端市场后,迎面而来的是难以上探的尴尬。 5万元以内的纯电市场,是宏光MINI EV的舒适圈,舒适圈内它可以是绝对的Plan A,但随着低端化标签的形成,消费者恐难为定价提高的宏光MINI EV买单。 在一个行业网站的宏光MINI EV产品论坛中,网友们对于“涨价”格外敏感,“涨两千就影响销量”、“(涨价后)对比奔奔没太大优势”。超高性价比的背后,是不值更高价格的刻板印象,一口气沉到底的宏光MINI EV也时常因过低的定价,被质疑产品力不足。 死守低端市场的打法,让宏光MINI EV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利润太低无法下探,低端标签形成难以冲高,面对5万元这条定价红线,宏光MINI EV很难迈开腿。 外面的人进得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定价体系俨然成为了困住宏光MINI EV的围城。 尴尬三:多方狙击还有降维打击? “这些年低价系能源电动车是市场的空白。”业内分析人士这样描述。 当特斯拉和新势力在中高端电车市场打得不可开交时,还处在增量阶段的微型电车市场,俨然呈现出蓝海之势。 乘联会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在今年上半年迎来了井喷式增长,1-6月累计销售120.6万辆,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份额总量。其中,微型纯电动车增势最为强劲,累计销量35.10万辆,同比激增599%。 微型燃油车热度降温,市场对微型电车的需求持续扩大,人口结构的变化为微型电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向媒体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微型车作为年轻人第一辆车和中老年人第二辆车的市场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其产品“老头乐”的属性将更为显著,微型电动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资本的眼睛是雪亮的,为分割这块蓝海市场的肥肉,聚焦下沉市场的微型电车相继涌现。目前宏光MINI EV在市场上的竞品,有奔奔E-Star、雷丁芒果、科莱威CLEVER等车型,而近期亮相的奇瑞QQ冰淇淋,也将竞争对手直指宏光MINI EV。 由于微型电车的市场门槛不高,对产品技术的要求远不如其他细分市场,因此,同样拥有微型电车产品的长城欧拉和北汽新能源亦大有持续下探的可能性。 除贵价者的下探、同级别的争夺,比宏光MINI EV价格还要低的“老头乐”,正在成为其称霸细分市场的潜在威胁。 6月17日,工信部发布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将四轮低速电车纳入纯电乘用车的子类,并命名为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有关“老头乐”新规的即将出台,这也意味着在国内发展了近十年的低速电车将会迎来首次规范化管理,届时“老头乐”的法外特权将不复存在。 在《一点财经》调研的一些消费者眼中,宏光MINI EV就是合法上路的“老头乐”。在得知“老头乐”未来有望上牌后,这部分消费者则表示相比之下,宏光MINI EV更好,因为大厂生产的更靠谱。 与“老头乐”转正不同的是,宏光MINI EV正在面临着上牌难的压力。 5月初时,宏光MINI EV曾因申请上海绿牌受限而被推上风口浪尖,曾有消息称,上海等地将逐步收紧廉价电动车的上牌,但目前暂无相关政策出台的进展。上汽通用五菱官方客服对《一点财经》表示,目前上海的新政还没有公布,宏光MINI EV提车后就可以进行上牌。 在绿牌收紧的风头下,有人按奈不住了。近日,立足中高端纯电市场的蔚来被传出“要造3万级微型电动车”的消息,蔚来内部人士虽对此回应“不予置评”,但从车企一贯“不予置评即默认”的操作来看,蔚来进军微型电车市场不无可能。 届时,五菱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 宏光MINI EV因接连霸榜被捧上神坛,其强劲的表现也令低端市场的潜力得以正名,然而面对“老头乐”之流及多方势力的轮番狙击,顺风顺水的宏光MINI EV或将迎来上市以来的首次危机。 没有永远的人,也没有永远的神。被锁死在定价体系中的宏光MINI EV,以不变应万变,好在现阶段其市场稳固程度还很深,至少在下一个“神车”降临前,它依然是细分市场的绝对王者。 结语 利好条件促使多方势力对微型电车市场伺机而动,宏光MINI EV一家独大的局面正在被动摇,上探无门、下探无路的价格体系与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无一不是其称霸之路上的制约因素,想要继续霸榜更久的宏光MINI EV,首先要做的,就是超越自己。
Canalys上半年电动车销售数据出炉:特斯拉市占率夺冠 五菱第三
IT之家 9 月 1 日消息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Canalys 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 2021 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总计为 260 万部,比 2020 年上半年增长 160%。 分析师认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强劲需求将持续到 2021 年,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和欧洲这两个主要市场。 据悉,2021 年上半年,中国大陆电动汽车销量为 110 万辆,占中国大陆乘用车销量的 12%;欧洲销量为 100 万辆,占新车的 15%。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合计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 87%,而美国仅占 3% 继续落后。 IT之家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特斯拉以市占率 15% 继续稳居榜首,第二三名分别是大众集团的 13% 和上汽通用五菱集团的 11%,第四五名为宝马及 Stellantis 集团,两者市占率均为 6%。 Canalys 汽车和电动汽车首席分析师兼副总裁 Chris Jones 表示,2020 年中国大陆销售的汽车中只有 6% 是电动汽车;特斯拉在中国大陆的成功促使其他厂商迅速跟进纯电车型,例如广汽埃安 Aion、比亚迪、理想、蔚来和小鹏等,但目前市场上销量碾压所有其他车型的是五菱 Mini EV。2021 年上半年最畅销的 10 款电动汽车中有四款是小型车。 以下是新能源汽车前五名厂商分析报告: 特斯拉 以 15% 的份额继续领先全球市场。随着第二年在中国大陆的生产,那里的销售仍然强劲,不过特斯拉在欧洲已经被超越,虽然在美国仍占据主导地位。 大众汽车集团 以 13%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大众在其 ID 系列电动汽车上取得了成功。但在向早期客户交付车辆后,大众与许多其他汽车制造商一样,由于芯片短缺而面临订单积压和客户交货时间长的问题。该集团的其他品牌也扩大了他们的电动汽车范围。 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和五菱的组合,摘获第三名的成绩,今年上半年拿到了 11%的市场份额。该集团的巨大成功主要是得益于中国的宏光 MINI EV。 宝马集团 在 2021 年上半年以 6% 的份额位居第四。宝马和 Mini 最近推出了几款电动汽车,并在其汽车细分市场推出了更多电动汽车。 Stellantis 以 6% 的份额排名第五。它将引入四个新的电动汽车平台,用于集团内 14 个品牌的车辆。菲亚特 500 EV 于 2021 年初成功推出,而来自前 PSA 集团的几款电动汽车对其销量有所帮助。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