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就是如何吃?别误读了“精准营养”!陈君石:须提防对营养学新概念的炒作
营养就是如何吃?精准营养就是个性化的饮食搭配和补充剂?经过多年发展,科学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人体代谢的不同层面,“精准营养”的定义已拓展为“对不同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和指导,从而能更有效地实现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在今天开幕的2020中国精准营养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科技总顾问陈君石提醒,尽管精准营养是营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应该清醒看到,精准营养要真正造福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目前,要避免滥用“精准营养”误导百姓健康。脱离体力活动,“营养”就是空谈怎么吃才健康?这个持续了几千年的古老命题,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有了全新内涵。“营养学已从单纯的营养素研究,向环境与营养素的交互作用发展。”陈君石在大会报告中,以身体活动为例,解释了营养学的发展趋势。“脱离体力活动谈营养,根本就是空谈。”陈君石说,人体的代谢状态会随体力活动状况而改变,而代谢特征正是现代营养学的重要考量因素。除了代谢特征,营养学还必须考虑年龄、性别、职业、气候、饮食习惯、食物供应、膳食模式和食物摄入量,以及生活方式、健康和疾病状况、遗传特征、肠道微生态等一系列因素。所以,“营养”早就不是“如何吃”那么简单,而是建立在对个人生活状态全面深入了解基础上,对健康作出精准评估、诊断、预测,并给出解决方案。陈君石说,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使精准营养成为可能——借助多组学、可穿戴、影像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理念,科学家可以为不同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膳食与生活方式的干预和指导,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作为一个诞生仅四五年的新兴概念,“精准营养”的实现还有赖于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陈君石提醒,目前需提防对这一营养学新概念的炒作,“为人群提供精准营养的商业化服务,除了扎实的科学研究,还包括大量伦理和行业规范的制定”。代谢“内稳态”决定人体健康“弹性”为何有些糖尿病患者明明严格遵照医嘱饮食,血糖控制效果仍然不佳?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学院执行院长吴家睿在报告中说,这可能真的就是源于个体差异。一位以色列科学家在分析了800名志愿者摄入不同食物后的血糖响应结果之后发现,哪种食物“升糖”效果更显著,还真是因人而异——同样食用香蕉和饼干,有人在食用香蕉后血糖迅速升高,吃饼干却升高缓慢,而有些人却恰恰相反。吴家睿说,这项个体化血糖指数研究表明,代谢性疾病的管理还应考虑更多个性化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每个人的代谢网络都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而这张网的健康程度并不是由单一指标决定的,而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制约的结果——当遭遇饮食、应激、疾病等外部环境刺激时,关键要看机体重获和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有多强。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学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林旭说,这就是营养学界近几年新提出的“内稳态”概念,“就好像一根橡皮筋,弹性越好,被拉伸扭曲后回弹速度就越快”。林旭介绍,目前中科院已启动战略先导专项“多维大数据驱动的中国人群精准健康研究”。该课题将通过整合提炼能精确评估营养和预测疾病的多组学新指标,建立“内稳态指数”体系;同时运用多种前沿技术和理念,以及先进的计算分析方法,建立基于代谢内稳态的精准营养健康评估、预测和干预体系。精准营养成研究热点,催生新消费趋势围绕“精准营养”的研究和转化,如今已成为国内外营养科学和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热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最新评价认为,精准营养回答了“如何吃和如何保持健康”的问题,“是催化营养科学及其相关领域,使之成为有意义的、与临床相关的膳食解决方案的最好策略”。论坛上,不少学者提及,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群体”为目标的公共营养已无法满足需求,而以“个体”健康状态为着眼点的“精准营养”将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和研究热点——精准营养为营养健康产业带来了新机遇。今天,不少为精准营养而研发的新技术在峰会上亮相。比如,患者只需将一滴血滴在试纸上,将干血斑寄到分析测试中心,就能知道自己缺乏哪些维生素、应该怎样补充。又如,科研人员已研发出一种直径仅2毫米的营养素微粒,可将所需微量元素注入其中——一粒普通的胶囊中可放入65颗微粒,理论上可以提供百万种以上的营养组合,为精准营养配方找到可能的给药途径。不过,林旭强调,精准营养首先应通过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调节来实现,如若不足再使用营养补充剂,毕竟“营养涉及人体日常健康,精准营养更需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