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公司发展历程 - - - 从五金加工到插座开关成品及线束加工定制
 公司发展历程:浙江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金:2100万 人民币。 是一家拥有现代化设备的电源开关、插座专业制造商。公司引进美国、日本生产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研发、生产、管理人员经验丰富,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我司开关插座产品广泛应用于电脑、彩电、显示器、音响、咖啡壶、厨卫设备、电子仪器等家电行业和电子测试设备行业,先后获得UL、VDE、ENEC、CSA、NEMKO、SAA、KC、DEMKO、FIMKO、SEMKO、TUV、CE和欧共体CB十三项国际认证和CQC,CCC认证,年产销量上亿只,约20%出口海外。    东莞市金佳电子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500万 人民币。东莞金佳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公司引进插座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同时为珠江三角洲的客户建立沟通平台。形成以东莞和浙江为生产基地,在品质、价格、交期、服务方面满足珠三角和长三角一带客户的需求。  广西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 成立于2022年,致力于线束线材加工。为提高品质,于2004年耗资百万建立开关、插座ORT实验室,实验室依据UL标准建造,每年均通过UL认可,测试标准依据IEC 标准进行。2005年导入环保制程,建立了危害环境物质管理系统,所有产品均可满足业界环保要求。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开关插座专业制造商,贝尔佳电子有限公司愿与中外客商进行合作交流,与世界同步,与您共创辉煌!  
红薯烘干机工艺流程介绍及烘干时间 温度 新型省电地瓜烘干机多少钱一套 红薯烘干机什么牌子好?
红薯又称地瓜、甘薯、番薯、红苕等。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红薯干既可当零食吃又可充饥,既美味又方便携带,更能储存长久。下面介绍下空气能红薯干烘干过程和工艺参考:  1、选择表皮光滑细嫩、无虫孔、无破烂、无异味的鲜薯为原料。  2、将选好的红薯用水将表面泥土清洗干净。可选用毛辊清洗机对地瓜进行清洗。  3、蒸煮剥皮:将清洗干净的地瓜分大小分批放到蒸笼里蒸煮。蒸煮时间长短的确定以地瓜刚过心为宜,因为刚过心的地瓜才便于加工,不过心,加工成的地瓜条颜色发黑,有异味;但蒸煮过分,无粘连性,变得稀烂,不利切条。蒸好后及时出笼冷却。将蒸煮好、冷却的地瓜进行剥皮,剥皮以剥净表皮为宜。   4、切条(片)烘干:将蒸煮好、冷却的地瓜进行剥皮,剥皮以剥净表皮为宜。将剥了皮的地瓜用刀切成长条。切条时,要根据地瓜的形状,以切成薄长条为宜,其厚度要保证致,尽量不让地瓜条的规格相差太大。  装车:将切好的熟地瓜条分别摆放在盘子里面,做到厚度均匀、摆放整齐再按照次序将盘子摆到每个烘干车上面,摆满,依次推到红薯干烘干房里面,等待烘干。  5、烘干:先将烘房温度升至大约30℃时,将烘车推入烘干房内,关好烘干房的门。温度设定为40℃,烘干时间为1-2小时,温度设定为55℃,烘干时间为2小时,温度设定为65℃,烘干时间为3小时,温度设定为70℃,烘干时间为1小时。烘干完成后,关闭主机电源,取出地瓜条,需待红薯片完全冷却,即可包装入袋。排湿时间根据地瓜条的湿度适当调制即可,操作简单,节省时间,节省能耗,烘干,提高生产量,受热均匀,烘干过程无需翻料,一次性烘干,省时省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区气候环境不同,地瓜切片、切条的大小厚度,摆放方式不同,烘干时间有差异,上述烘干工艺仅供参考。    
宇宙级快递!中国将实现火星取样返回、探测木星
原标题:宇宙级快递!我国将实现火星取样返回、探测木星 在“天问一号”成功实现火星探测之后,中国航天下一步的计划也公开了,不仅是小行星、火星,未来木星也将是中国航天人的目标,而且不乏采样取回,实现宇宙级快递的梦想。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师张荣桥透露,天问二号已进入初样研制阶段,预计2025年发射,进行小行星取样返回;预计2028年天问三号将进行火星取样返回;天问四号将探测木星系。 在此之前,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采访中提到,我国天问一号已经成功登陆火星,一次任务完成了“绕、落、巡”,创下了我国多项记录: 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 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 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 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 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 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同时,他还透露:天问二号是从小行星取样返回,天问三号是从火星取样返回,天问四号是去木星系,所以我们是叫行星探测(工程)。 据介绍,我国的行星探测工程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完成。 此外,目前我国还在进行中长远发展战略规划的论证,比如太阳系边际的探测等等。面向更深更远的太空,包括重型火箭在内的多型运载火箭也正在研制阶段,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完成首飞。
“咬牙认证”来了,安全性“吊打”指纹识别?
站长之家(ChinaZ.com)5月13日 消息:指纹认证、人脸认证等生物认证方式已经被广泛采用,那你听过“咬牙认证”吗? 最近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两篇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牙齿的身份验证的新解决方案:只需磨牙或咬一下牙齿,以及一个耳戴式设备(一种“耳戴式”,也可以兼作普通音频设备),可以识别经过牙齿结构(咬合的类型、力度等)和耳道,会形成独一无二的声波,被耳机接收到,从而验证身份。 先前的牙齿鉴定方法(即针对活人)需要用户“露齿而笑”,以便牙齿识别系统可以确认他们的牙齿与生物特征记录相匹配。 最新研究的两种牙齿认证系统包括:ToothSonic和TeethPass,其中,ToothSonic来自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美国罗格斯大学的学术合作;TeethPass则是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与费城天普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的共同研究的结果。 美国的ToothSonic系统已经在相关论文中提出,“ToothSonic用户通过牙齿结构产生的牙印声波效应来验证耳朵。”特别是,研究人员设计了具有代表性的牙齿机构,可以产生有效的声波,携带牙印的信息。 为了可靠地捕捉牙印产生的声音,系统利用耳机提取多层次的声学特征,从而获取牙印信息并进行身份验证。 基于牙印的识别显然比原有需要“露齿而笑”的认证方式更为方便和安全,还能在一定场合上避免尴尬情况的发生。 另外,该方法对许多有运动障碍的人也更为友好,比如将该系统应用到耳机中,就不需要开启专用的独立身份验证设备或者打开APP。 从安全度来看,ToothSonic系统显然也比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方式更为安全。毕竟想要复制一个人的完整且复杂牙齿结构的难度更高。就算获得了牙齿结构,但磨牙发出的声音的独特性,也能消除了牙齿结构被复制的安全隐患。 研究ToothSonic系统的论文概述了用户牙列中的许多独特特征,包括咬合类别(例如咬合)、牙釉质密度和共振、拔牙中缺失的听觉信息等独特特征。作者指出: “牙印引起的声波是通过用户的私人牙耳通道捕获的。因此,我们的系统可以抵抗高级模仿和重放攻击,因为用户的私人齿耳通道可以保护声波,而这些声波不太可能被攻击者发现。” TeethPass的运作原理与“ToothSonic”基本相同,大量实验表明,TeethPass 的平均认证准确率为98.6%,并且可以抵抗98.9% 的欺骗攻击。 简单的说,这种咬牙认证使用更便捷,安全系数更高,即使还原了用户的牙印也很难破解。
比特币大跌 特斯拉100亿投资面临重大损失
比特币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3日消息,2021年2月,特斯拉宣布对比特币进行了15亿美元(约合102亿元)的投资,引发轰动,毕竟大多数公司都不会投资这种不稳定的加密货币。 然而,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大跌,抹去了投资者近年来因加密货币飙升而获得的数千亿美元收益,特斯拉的这一10位数押注现在可能面临重大损失。截至当地时间周四上午,比特币价格自上周日以来已暴跌17%至大约2.9万美元,较去年11月近6.8万美元的高点下跌大约55%。与此同时,更广泛的金融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下滑,投资者几乎没有藏身之处,只能等待风暴结束。 特斯拉在2021年1月至2月初积累了这些比特币股份,当时比特币的交易价格在2.9万美元至4万美元之间。特斯拉购买比特币的平均价格估计在3.5万美元左右。但在经历了几个月的下跌后,比特币现在的价值远远低于特斯拉可能买下它的价格。 2021年3月时,特斯拉表示已经出售了大约10%的数字资产,从中获得2.72亿美元收入。截至今年3月31日,特斯拉表示拥有12.6亿美元的数字资产。再加上之前的2.72亿美元销售额,特斯拉的收益略高于15亿美元,这意味着在比特币再次暴跌30%之前,特斯拉的投资刚刚实现收支平衡。不过,特斯拉也有可能在恰当的时机将比特币抛售兑现。如果真的有损失,外界也要等到特斯拉发布下一个季度财报时才会知道。(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ifeng_tech)。
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韦神辟谣帮博士团队解决难题,马斯克称暂时搁置收购推特,消息称三星成功突破低良率,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今天是5月13日 农历四月十三 今天下午 编辑部组团参观了之江实验室 体验了一把无人驾驶车 参观了全消声室、混响室 还有芯片制造的各种流程 两个字总结就是——过瘾 下面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市场监管总局对知网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知网回应 ( 快科技 ) 5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下午 16 时, 同方知网 ( 北京 ) 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回应称将 “ 坚决支持,全力配合 ”,“ 以此次调查为契机,深刻自省,全面自查,彻底整改,依法合规经营,创新发展模式,承担起中国知识基础设施的社会责任 ”。 :赚钱不要紧,你别阻碍大伙搞科研啊。 # 北大 “ 韦神 ” 韦东奕:帮博士团队解决数学问题的传闻是假的,哈佛也没找过我 ( IT之家 )5 月 13 日消息,本月早些时候,科普博主 @贼叉 爆出一则聊天记录。上面显示,“ 韦神 ” 韦东奕帮助 6 个博士团队解决了他们四个月都没完全解决的问题。“ 韦神 ” 一词也登顶了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今日下午,媒体 “ 南风窗 ” 发布了与韦东奕的访谈,韦东奕回应了关于最近帮博士团队解决数学问题的传闻。韦东奕明确表示:“ 确实没有这回事,这是假新闻。” 此外,韦东奕也否认了 “ 哈佛破格免试英语邀请入学 ” 的传闻,称 “ 网上有些消息是假的。关于哈佛那个,可能有些人这么认为,但没有明确这么说过,哈佛没找过我。” 韦东奕表示,“ 上热搜 ” 这事还是别人告诉他才知道的。他很少上网,因此这不会给他工作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这种谣言只有发生在韦神这样的学神身上才会让人相信了吧。 # 推特盘前暴跌超 25%,马斯克称暂时搁置交易 ( 新浪财经 ) 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称,收购 Twitter ( TWTR.US ) 的交易暂时搁置,因为他正在等待有关推特垃圾邮件/虚假账户的相关数据。 截 至发稿,Twitter 周五盘前大跌超 25%,特斯拉则涨超 6%。 此前几天,马斯克还在 Twitter 上表示,他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将 “ 垃圾邮件机器人 ” 从 平台上删除。 Twitter 股价周二一度跌至 46.75 美元。按照马斯克提出的每股 54.20 美元收购价以及 Twitter 在 4 月 1 日的 39.31 美元收盘价计算,这暗示着,马斯克以 440 亿美元完成收购 Twitter 的可能性已经低于 50%。 :之前马斯克还说要解封特朗普来着,这是逗他玩呢 ? # 消息称三星成功突破低良率难关,3nm GAA 制程如期量产 ( IT之家 )5 月 13 日消息,三星电子此前表示,将在本季度 ( 即这几周 ) 开始使用 3GAE ( 早期 3nm 级栅极全能 ) 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不过,先前业界传出三星 3nm 良率仅 20~30%,可能拖累量产进程,引起业界担忧。 据电子时报,业界传出消息称三星 3nm 良率问题已解决,3nm GAA 制程将如期量产。 三星电子正努力打消股东对于代工部门产率出现问题的担忧。三星表示:“ 通过改善 3nm 制程的节点开发体系,三星现在对每个开发阶段都有一个验证流程 ”,这将有助于缩短产量爬坡期,提高盈利能力,并确保更稳定的供应。 :看来前段时间抓了内鬼对提升良率真的有帮助啊。
藻类系统“变身”光伏电池:仅需光和水 可至少发电一年
财联社上海5月13日讯(编辑 黄君芝)据报道,英国研究人员近期利用一种分布广泛的蓝藻为微处理器持续供电了一年,而且持续工作时间还在不断增加,在这过程中只使用周围的光和水。该系统具有通过可靠和可再生方式为小型设备供电的潜力。 据悉,这个系统的大小相当于一个AA电池(5号电池),它含有一种无毒的藻类,叫做Synechocystis,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然地从太阳获取能量。它产生的微小电流与一个铝电极相互作用,并用于驱动微处理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系统是由普通的、廉价的、大部分用可回收的材料制成的。这意味着它可以很容易地被复制数十万次,作为物联网的一部分,为大量的小型设备供电。 研究人员表示,它在处于离网情况下或在偏远地区最为有用,在这些地方有少量电力就可能产生很大益处。 “不断发展的物联网需要越来越多的能量,我们认为这将必须来自能够产生能量的系统,而不是像电池那样简单地存储能量,”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Christopher Howe说,他是该论文的联合资深作者。 “我们的光合装置不像电池那样耗电,因为它持续使用光作为能量来源。”他补充说。这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能源与环境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解释称,藻类不需要投喂,因为它在光合作用中自己创造了食物。尽管光合作用需要光,但该设备甚至可以在黑暗时期继续发电。他们认为,这是因为藻类在没有光的情况下会继续处理一些食物,这继续产生电流。 在实验中,该设备被证实可广泛用于为物联网设备的微处理器供电。 物联网是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电子设备网络,每个设备只使用少量电力,通过互联网收集和共享实时数据。使用低成本的计算机芯片和无线网络,数十亿台设备成为该网络的一部分,从智能手表到发电站的温度传感器。到2035年,设备数量预计将增长到一万亿台设备,需要大量的便携式能源。 研究人员最后强调称,用锂离子电池为数万亿物联网设备供电是不切实际的:它每年需要的锂是全球产量的三倍。此外,传统的光伏设备是用有害的材料制造的,对环境有不良影响。
鼎桥手机真是华为“亲儿子”?这家一脸山寨相的公司什么来头?
看到这篇图文的时候,有些差友应该已经知道了今天有一款手机正悄咪咪地开售。 是的,它就是被大家戏称为 “ 华为亲儿子 ” 的鼎桥 TD Tech M40。 托尼前两天按着惯例打开网站刷点信息的时候,看到有一条资讯直接蹦了出来: “ 鼎桥 M40 正式开启预售,神似华为。” 当时我点进去就发现这长相哪儿是神似华为,这明明就是华为 Mate 40 啊?! 确定不是一个妈生的?你别说,这里头还真有点玄机。 左:华为Mate40 右:鼎桥 M40 ▼ 向左滑动 从这海报还有京东的商品详情页上看,外观上除了后盖部分变成了 「 TD Tech 」的图标外。。。根本看不出什么区别。 有同事在旁边就说了:“ 咱们给它换个华为的壳,是不是就无懈可击了?” 咱们这不得好好看看这款鼎桥 M40 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所以托尼当场决定,买!预约下单! 等实机到手,我再给大家搞一波详细的评测和解读。 怎么说呢,看起来好像是 Mate 40 的换标产品,只是没有鸿蒙、没有麒麟芯片、没有徕卡。。。但是它有 5G 啊! 从目前的介绍来看,M40 的定位是 5G 旗舰性能手机,一共提供了白、银、黑三种配色 ( 连配色名称都一样 )。 芯片搭载的是联发科天玑 1000+,这个性能大致上和高通骁龙 860 差不多,而 Mate 40 用的可是麒麟 9000E。。。这中间的差距是不是也有点太大了?! 如果换成 Mate 40E 的麒麟 990E 的话,相比之下鼎桥这款手机芯片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提升的。 再看看这款手机其他的配置: 6.5 英寸 60 Hz ( 最高支持 90Hz )的 OLED 曲面屏、双扬声器、4200 mAh 电池以及 40 W 快充,后置三摄镜头模组的规格都和 Mate 40 几乎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目前,鼎桥 M40 有 8+128G 和 8+256G 两种版本,起售价京东商城是 3999 元。 怎么说呢?作为 2020 年的手机配置( 大概 ),如今在闲鱼上有大把 4000 元价位更高级的 Mate 40 可以选。。。哪怕咱就是想买 40 Pro 呢,也不贵。 相比之下,这东西又贵又不前沿,托尼觉得鼎桥 M40 大概率又要扑街了。 看来看去,好像这款手机真的和华为超级像对吧?是不是有人觉得,这又是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国产 “ 山寨 ” 厂商? 其实鼎桥还真的和华为有着 “ 血缘关系 ”。。。 去年 11 月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推出过一款叫做 TD Tech N8 Pro 的手机,和华为的 Nova 8 系列非常相似。 破案了差友们,Mate40 = M40、Nova 8 = N8。。。我猜鼎桥的第三款手机应该叫 「 TD Tech P5 」。 话说回来,当时鼎桥没过多久就把 N8 Pro 下架了,按照他们的说法是这款手机面向的是大批量的企业采购订单,而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零售业务。 他们的官方人员也承认过自家的产品元器件都是从华为采购的。 那么问题来了,鼎桥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这个名字之前听都没听过,怎么突然就和华为搭上关系了。 根据天眼查的数据显示,鼎桥是由一个 2003 年就在中国香港注册成立,名叫「 TD TECH HOLDING LIMITED 」的公司全资控股。 而这家公司目前的法人代表是徐直军。。。同时这个人也是华为的副董事长之一。 托尼再查了一下,鼎桥的前身其实是西门子和华为的合资公司,当时西门子股份占比 51%,华为股份占比 49%。后来西门子把自己在鼎桥中的股份卖给了诺基亚,于是诺基亚就成了最大的股东。。。 所以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实际上是诺基亚和华为的合资公司。 根据双方一开始达成的协议,西门子和华为分别投入一部分员工组建新公司,同时公司的 CEO 和 CFO 由诺西那边指派,COO 则由华为方面负责。 他们将当时诺西在欧洲的所有 TD-CDMA ( 3G 移动通信 )技术研发搬到了这个公司里,也奠定了鼎桥早期的业务发展方向。 当然这个模式也不是很顺利,虽然大家在一起合作共事,但相对有些核心的技术专利该藏着掖着的也没耽误。 股东之间也是竞争对手嘛,我懂。 可这种不坦诚的合作方式就影响到了公司当时的业务发展,眼看着投入的资金没有获得足够的回报,华为坐不住了。 2008 年的时候他们和诺西商量了下,决定独立接管鼎桥的一应事务。为此还专门把诺西那边指派的管理层由上到下,大部分都换成了华为内部人员,开始主攻 3G 下的无线网络通讯技术。 被华为这样强行 “ 修正 ” 了一波之后,鼎桥当时的市场份额有了一部分提升,但仍然没达到第一梯队,比如中兴这种龙头的水平。 问题就在于没过几年,3G 网络开始被 4G 取代,鼎桥眼看没得玩了,只好转换业务方向。 好在凭借 3G 网络下的技术积累,鼎桥开始面向政府、企业等机构和单位提供行业专网通信业务。 也就是说,人家玩 B 端的,和一般手机厂商玩 C 端的是两码事。 而且咱们也不能说鼎桥,完全没有技术实力。 除了把战略重点从 3G 标准转移到行业专网之外,他们还搞了个宽带多媒体数字集群解决方案 Witen,以及一种建立在 LTE ( 3G到4G之间的一个过渡技术 ) 上的商业定制版终端方案。 而这个叫做 Witen 的方案,简单来说其实有点类似现在的物联网。它就是一种能远程指挥调度、控制机器正常工作、支持视频和语音通话,以及应急安防的移动通信系统。 或者你可以当它是专业定制版公司内部物联网。。。 鼎桥的这些业务一般在重工业、大型企业或者政府部门里应用比较广泛。比如电厂、石油化工、公安部门、机场和港口之类的地方。 2019 年的时候他们还在行业专网以及宽带数字集群的领域中,率先发布应用了 5G 技术。 但毕竟鼎桥不是由华为单方面控股的公司,他只是拥有相对话语权。别忘了,诺基亚本身也和华为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些竞争,所以鼎桥的股东内部实际上似乎处于一种比较 “ 别扭 ” 的状态。 这也让他们的业务总是处于一种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的情况。看起来技术背景非常厉害,可提起国内的通讯终端、宽带数字集群业务公司,「 海能达 」 的知名度反而更高一些。 知乎上有几位自称是鼎桥员工的大佬,就说他们目前能够利用的技术和营销渠道主要依靠华为,而另一个大股东诺基亚似乎并没有和鼎桥共享技术的打算。 这也从侧面能看出,鼎桥这些年已经和华为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今不止徐直军,还有阎力大、何海鹏等多个来自华为的总裁级高管成为了鼎桥的董事。 包括鼎桥目前的 CEO 邓飚,虽然现在看上去和华为没什么关系,实质上他也是不折不扣的华为元老级人物。 邓飚从 1996 年就加入了华为,一直在不同的部门担任各种总裁职务,2012 年还成为了华为的高级副总裁。。。又过了四年后,才调任到鼎桥做了 CEO。 之后他们就开始全面进军物联网市场,还在成都设立了研发基地,专门研究这个领域的产品解决方案。 不过还需要注意一点,鼎桥的董事长目前还是诺基亚在国内的法人代表呢~ 所以,说他是华为亲儿子不恰当,半个儿子比较准确。 也正因如此,鼎桥才能名正言顺地使用华为的芯片和技术,同时推出套壳 Mate 40 的 “ 山寨机 ”。 换句话说,从股份上看鼎桥其实应该算做是诺基亚旗下的产业,也就因此没有受到华为被制裁的直接影响。 你可以当作这是华为的又一次 “ 曲线救国 ”。毕竟通过近似 “ 外包 ” 的方式发布自己的 “ 5G手机 ”,只能说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不过,他们之前也干过用华为的旧机型,搭载着自己家主打的安全和定制化的行业终端系统,然后找政府、企业和运营商批量采购的操作。 咱就是说,华为新机型看来是没鼎桥的份儿。不过,消费者虽然不认,但鼎桥也不缺人买单。 托尼还想到的一个问题是:M40 会使用天玑芯片是不是也恰恰说明,即使通过鼎桥来操作,华为的供应链困扰暂时还是无法解决? 单纯就产品而言,大家或许可以接受外观 “ 套娃 ”,但大概率不会接受 M40 这种配置和售价完全不匹配的产品。 何况国内手机行业本就内卷,OV、小米各种厂商在 4000 元这个区间内,哪个不是性能看上去能碾压鼎桥 M40 的产品? 总而言之,鼎桥就算真的是华为亲儿子,单凭这一个 “ 5G ” 的名头就想着让消费者买单?也不现实。 你连华为标志的鸿蒙系统都没有。。。如果定位中低端的话可能还不错,但一上来就认准了旗舰系列。 不觉得步子迈太大了,就容易吃亏嘛? 撰文: 世宇 编辑:面线 封面:萱萱
物理学博士跑去当美妆博主,结果一年卖了6000万?
差评君作为一个网上冲浪老用户,这十几年来深切地感受到了互联网在不断地刷新着我们的认知。 就拿男性美妆博主来说,放几年前还是个很新鲜很特别的存在,现在大家都司空见惯了。 曾经我们都以为 “ 美妆博主 ” 这个职业相对来说更适合女生,毕竟护肤品的消费主力就是她们,她们也更有发言权。 知名美妆博主蕾哈娜 ▼ 但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男性美妆博主出现了,并且做的还都不赖。 比如油管上的 J effre e Star、James Charles、Wayne Goss 等等知名博主都有几百上千万的粉丝。 这些男性美妆博主能收获那么多的粉丝,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他们的视频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 比如 Jeffree 的化妆风格夸张大胆,点评辛辣毒舌,化妆技术高超,深受女性用户喜爱。 James 除了一般的化妆品评测之外,还会时常 “ 整活 ”,比如用全网风评最差的一些化妆品来化妆,节目效果都很好。 Goss 大叔则会经常教授网友一些自己独特的化妆技巧,解说风格也更加温和儒雅。 他们在有了大量粉丝基础后,往往还会推出自己的品牌,这算是美妆博主圈子里的一种潮流趋势了。 因为这些人都拥有丰富的护肤品使用经验,哪怕是年纪最小的 James,也是从 7 岁开始就学着妈妈开始化妆了。 再加上在粉丝群体里强大的影响力,很快就能打出品牌效应,以及稳定的销量。 国内男性美妆博主这块起步稍微晚一点,但是现在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大多数还是走国外前辈的老路,以产品评测为主。 随手打开一个短视频平台,你都可以搜到大量的男性博主在自己脸上测试各种护肤品。 这些博主的视频中,要么就是化妆前后的对比,要么就是各种护肤产品的介绍。 在这些博主之中,我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例子,他叫做小虫。 经常西装革履出镜的小虫和其他美妆博主画风很不一样,他的外形并不算是特别出众的那类,视频内容也是以科普居多。 进入他的直播间,我发现观众一进来问他的问题不是关于产品的,而是问自己儿子脸上长痘了该怎么办,俨然是把他当做了一名皮肤科医生。 他先是问了家长孩子是不是总是侧边睡,还给出了让家长帮孩子洗洗枕巾、多换洗毛巾之类的建议。 说着说着他觉得有点不对劲,顺口就问了一句 “ 您儿子多少岁了?”,答曰:22 岁了。 小虫当场无语了,结果后面和弹幕的互动俨然成了德云社快手分社现场表演。 “ 22 岁了是该注意点儿个人卫生了,您就别操心了,随他去吧 ” “ 22 岁我孩子都有了,怎么还孩子呢 ” “ 什么?还在读大二?22 岁怎么还在读大二啊?” “ 哦,虚岁啊,我说大姐您能不能别给孩子乱加岁数了 ” “ 也不对劲啊,大二应该才 20 岁啊,您是怀了两年孩子吗? ” 没过一会儿,又有观众说 “ 你长得好像我们化学课代表 ”。 换成我肯定就不知道该说啥了,但小虫想都没想就回复了一句 “ 那他一定长得挺帅的吧,我们学化学的都挺帅的 ”。 他的直播就是这么个风格,介绍产品时聊着聊着就会跑题,段子信手拈来,和观众互动也很频繁。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太 “ 正经 ” 的美妆主播,创办了自己的护肤品牌 “ 莱润 ”,并且成为了快手电商百大快品牌之一。 对此我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找到小虫聊了聊,他也给我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小虫大学时去了美国俄亥俄大学留学,认识了就读于犹他大学的理科博士穆春。 那会儿好多留学生都会选择做跨境电商,他俩自然也不例外。 一开始,他们主要卖数码产品,生产、销售都是自己做的,由于处于风口,生意做得挺红火。 后来他们发现好多留学生都在做美国护肤品代购,需求量很大,就留意到了这个领域。 他俩本身就算是学霸,很快就把市面上流行的那些美国大牌护肤品 从配方到成分都研究了个遍。 国外护肤品之中有个 “ 抗老三巨头 ” 的说法,它们分别是视黄醇、胜肽、玻色因。 像视黄醇这个成分很多人都知道,有着很好的抗衰老抗皱的效果,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FDA )认证。 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对于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药监局公布的《 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录( 2021 版 ) 》规定,它在驻留类产品的最高历史使用浓度是 1%,在这个范围内是安全的。 所以护肤品不敢乱添加,万一消费者用了皮肤过敏了咋办? 那国外的护肤品为啥用了就没事呢? 因为外国人的肤质和国人不一样,另外他们加入了建立耐受的成分,能让皮肤产生一定的 “ 抗性 ”。 新手可以从最低浓度开始,建立耐受后,可以逐渐升高浓度。就和吃辣一样,从微辣开始,一步步地慢慢来,最后才去尝试重辣。 只不过这些东西,一般只有比较资深的 “ 成分党 ” 才会去了解,国内很多的用户并不清楚其中的关键,只是单纯觉得国外的牌子大,所以可靠。 小虫和穆春通过不断地改进,最终研究出了适合国人皮肤的配方,创立了自己的功效类护肤品牌 “ 莱润 ”。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小虫他们在原材料上下了大功夫,比如视黄醇是专门从荷兰进口的。 此外,他们会在原料环节和产品环节都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测,包括微生物检测、性态检测等等。 比如最近的一套产品,光是人体测试就花了十几万。 但是小虫觉得这钱花得值啊,通过了这个测试,才能显出自家产品的质量。 众所周知,在护肤品这一行,对于莱润这样的初创电商品牌来说,开头往往是史诗级难度。 因为不管你材料、产品效果有多好,消费者对于初创品牌的态度永远是:“ 不好意思,您哪位?” 再加上过去国货护肤品堪称是群魔乱舞,PTSD 的消费者们自然更愿意相信海外大品牌。 这时候,小虫选择电商直播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起码消费者进入直播间之后,可以直接看到产品实物,不用过于担心实物与宣传图不符的情况了嘛。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对于传统广告,消费者戒备心极强,但直播讲解产品,却能让用户更加深入的了解产品,甭管买不买,你听我给你讲讲再做决定? 只有让用户足够了解产品,才能让用户产生信任,产生购买产品的欲望。 而且作为品牌创始人,小虫经常亲自讲解产品以及护肤品的干货,听不了吃亏,听不了上当。 而且人家还经常讲段子,甚至还能针对每个用户提出的不同问题给出专门的建议。 这么平易近人,观众们就爱看这个,连带着对于品牌的好感度自然也是蹭蹭地往上涨。 除了这些,最关键的是快手的用户群体十分庞大,消费群体和这类国货初创品牌也更匹配,消费潜力强劲。 去年,快手直播电商去年全年的 GMV 达到了 6800 亿元,入驻的品牌多达上千个,处于直播电商行业前列。 在 5 月 13 日举办的 2022 快手电商引力大会上,快手电商又增加了新的战略重点 “ 快品牌 ”。 快手电商发现了很多像莱润这样,在快手上成长起来的、有潜力的优质商家,有成为国货初创品牌的潜力。 上个月,官方就宣布了一个「 快品牌扶持计划 」,拿出超过 230 亿的流量,来帮助快品牌成长。 快品牌能得到快手电商在流量红利、冷启动福利、产品特权、营销活动、专属服务等方面的各种帮助。 比如认证后的品牌就可以得到流量红利、快品牌享受和 S 级品牌同等产品权益、专属会场展示、定制标签等。 快品牌同样可以优先参与平台的 S 级大促、快品牌专场、快品牌盛典等活动。 试问,这么多的福利,哪个初创品牌能顶得住啊? 该说不说, 快手电商的一大波政策红利,确实让很多像小虫这样的新一代电商人能快速成长起来。 但是,机遇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在于看到机遇的时候,你能不能把握得住。 如今,快手电商已经为初创品牌们搭建好了平台,接下去,就要看那些创业者们的表演了。 撰文 :小发 编辑:莽山烙铁头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