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如本科技首次亮相上海轨道展,机器视觉赋能轨交智慧运营
 近日,ARTS 2021上海国际先进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隆重举办,数百家轨道相关上下游企业齐聚一堂,揭示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最新科技和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智能手眼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如本科技首次亮相,并带来了基于先进人工智能3D视觉感知技术的「智能测量分析员」——VDA位移分析仪和RVC X mini 3D智能相机,推动轨道运营、养护工作的智能化升级,将过去以「人工为主、机器为辅」为主的低效工作模式,转变为基于机器视觉感知的自动化工作模式,实现效率、精度双重提升,保障轨道交通的长期安全运作。 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无论是水土流失、列车动荷载等导致的路基沉降,列车高速经过导致的轨道周期性起伏,还是轨道、列车在长期应用下出现的零件松动,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严重威胁行车安全。「随着轨交行业里程数量和运营时长的高速增长,列车和轨道的运营和养护工作愈发举足轻重,亟待自动化升级。」如本科技CTO邱强表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感知技术,已成为驱动轨道交通运营和养护工作自动化操作、高精化测量、数字化分析的全新引擎。希望通过本次展览会,与行业分享如本科技在机器视觉领域的技术积淀和对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我们期待携手更多的合作伙伴,用智能化产品助力解决行业的核心痛点,引领轨道交通的先进技术趋势,加快落地应用。」 VDA视觉位移分析仪,无接触式监测轨道位移 轨道结构的高稳定性、高平顺性、高可靠性,是列车安全高速运行的基本保证。为保障轨道系统的安全运营,日常的监测和测量必不可少。传统上,检测轨道细小的位移、振动、缺陷,通常采取多人协助操作主导、仪器测量辅助的工作模式,无法快速应对轨交行业高速发展。一方面,测量人员需要全程长时间盯守测量仪器和辅助仪器,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现因疲劳导致的测量错误,影响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传统测量方法产生的数据结果通常无法回溯、复查,很难进行综合分析和后期核对,不便整体评估运营和养护的工作效果。 凭借先进的3D视觉感知技术,此次亮相的如本科技VDA位移分析仪可以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实现无接触式安全测量。基于如本科技自主研发的超高精度图像插值、位移跟踪、近距和远距高精度视觉标定、振动分析等核心算法,它可对轨道形貌、位移、变形、应变、振动、速度、加速度等信息进行实时、高精度监测。同时,VDA位移分析仪还实现了单人快速部署、24小时不间断地非接触式精准测量,且自动生成可回溯的数据报告,保证了监测的效率、安全性和科学性,可高效助力轨道沉降幅度、动态位移、分岔口尖轨对位吻合度的监控和测量。 RVC X mini 3D智能相机,高精度检测轨道缺陷 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列车车身、轨道产生的细小裂缝、裂痕,往往成为重大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故而定期检测轨道异常和列车零部件缺陷检是轨交运营的重要一环。但是,随着轨交里程的不断增长,仅靠「人眼」检测,在效率和质量上远远无法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营需求。 如本科技旗下的RVC X mini3D智能相机具备极高的点云精度,Z轴测量精度和重复精度最高分别可达0.01毫米和0.003毫米,拍摄速度可达1.5秒/帧。得益于3D视觉感知精度高等优势,其可以稳定、高效、高质量地对地铁、火车、高铁车轮上的螺母等零件松动、掉落等缺陷情况进行自动化检测,输出检测报告,不仅可节省90%以上的人力,还能有效避免传统人工检测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助力工作人员「把关」轨道、列车的健康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规划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在「十四五」期间,轨交行业规模化发展将加速扩大,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从「十三五」期间的14.63万公里增长至17万公里左右,其中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新增5000公里,总里程达1.3万公里。在此趋势下,城轨行业也面临着从高速发展迈向以安全高效的自动化、标准化、绿色化与智能化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运营里程增长」为民生幸福「加码」,「智能手眼技术」则为轨交运营和养护「加码」。如本科技将坚持「以科技之手眼,解放人之手眼」理念,与行业伙伴共同挖掘和探索更多运营和养护工作的自动化升级,推动智能手眼技术触及更多业务链条,实现更多场景的提质降本增效,以科技创新为本,为「十四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关于如本科技 深圳市如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研发顶尖的机器人运动规划技术与3D视觉产品。公司核心手眼专家团队在领域里有十年以上的研发积累和实践经验。目前公司已经推出了多款手眼产品,并与汽车、3C、精密制造、物流等行业的头部客户达成合作。公司期望通过提供高水平技术、高性价比的产品,助力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升级,推动生产力水平的长足发展。
鸿蒙开启规模商用 能否跨越“生死线”
中国商报(记者 焦立坤)鸿蒙来了!6月2日晚间,对华为而言是一个重要时刻,对中国的信息通信产业也将是一个重要节点: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以下简称鸿蒙)进入规模推送的新征程。对华为而言,这场没有退路的实战“闯关赛”必然前路艰难,鸿蒙生态建设需要与时间赛跑。 开启规模商用的鸿蒙独特在哪儿 6月2日晚间,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宣布HarmonyOS 2面向市场正式发布。这意味着,经过数年的开发、磨合,鸿蒙进入至关重要的市场实战阶段,陆续会有上百款设备尝鲜。 尽管此前外界对鸿蒙的关注度很高,但鸿蒙究竟是什么,很多人依然不清楚。据介绍,它是一种“通吃”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种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既能用在智能手表、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智能台灯上,也能用在车机和电脑上。余承东将其称之为支持面最广泛的操作系统,它的出现,打破了各种设备之间的割裂现状。“在鸿蒙的加持下,所有的设备都会更智能化,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也能上一个新的台阶。”余承东说。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带来了很多创新的玩法。他表示,鸿蒙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统一的控制中心,通过它可以控制连接进来的所有设备,也可随意将几个设备组成一个新的“超级终端”,根据需求自由调用。他一直强调鸿蒙的创新、便捷与高效,并举出很多实例。 市场研究机构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希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消费者的一项 “底层需求” 永远是更方便,所以无论是鸿蒙主打的“快速联动分享,无需下载和学习App”概念,还是UI(桌面)上新的“文件夹逻辑”和“信息卡片”,都在试图让消费者减少触达核心信息的操作步骤和层级。“从这个方面讲,一旦消费者形成习惯,将被牢牢抓在鸿蒙生态中。”在其看来,不同于之前,本次华为拿出了多个实例场景去向消费者介绍鸿蒙,这些场景都很常见且切中使用痛点,让人很难不期待鸿蒙打通各种设备后带来的用户体验。 鸿蒙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最初业界认为,鸿蒙的目标是填补安卓系统的空缺,不过,目前来看鸿蒙有更大的野心,其瞄准的不是当下的手机生态,而是未来更广阔的万物互联生态。 在前年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鸿蒙1.0版本首次亮相,当时余承东表示,鸿蒙原本是给物联网设备开发的,但由于美国封杀,华为不能再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统,鸿蒙只能提前亮相,并被赋予了更多使命。去年,鸿蒙升级到2.0版本,依然面向开发者和生态合作伙伴。当时华为承诺将核心技术、软硬件能力全面开放。今年4月以来,鸿蒙在部分华为机型上陆续进行了两轮公测。现在,鸿蒙开始向消费者规模推送。 众诚智库高级分析师张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鸿蒙系统的正式推出,首先意味着中国在手机甚至智能设备操作系统领域已实现了自主可控的突破,从此国外对中国“卡脖子”的技术少了一项。其次,它将为全球移动操作系统领域带来一轮更新。在鸿蒙发布前,谷歌发布了其新的操作系统Fuchsia OS,其主要特点和鸿蒙一样,也是囊括了手机、平板等各种智能设备,同样聚焦万物互联。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鸿蒙的发布意味着万物互联时代华为软件生态战略的“基座”建设已经完成。该机构认为,谷歌对华为的断供是重大冲击,但不致命,主要原因是5G万物互联的时代来了。万物互联正在接替消费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成为IT市场的主要方向,而鸿蒙瞄准的就是这个领域。该机构认为,华为在这个新的时代有望依托“鸿蒙”作为基座,成功打造软件生态圈。 手机厂商谨慎观望 据悉,华为将陆续向华为手机、平板、智慧屏等智能终端设备推送升级,明年上半年计划实现近百款设备升级到鸿蒙。在6月2日发布会上,华为发布了包括华为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等首批搭载鸿蒙的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很多老机型也在升级之列。并且,为了消费者能有好的体验,华为还支持电池、内存等硬件升级。“华为认识到,每一个曾经的用户,对鸿蒙的未来都很重要。”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说。 有业内人士表示,现阶段手机是普通消费者所处的智能生态体系的核心终端,但因为美国的制裁,华为目前恰恰在这一环节处于弱势。尽管鸿蒙已经可以支持手机了,但目前的玩家只有华为自己,其他手机厂商并未对此表现出积极的态度。5月31日,魅族公开表示,旗下Lipro智能家居产品将接入鸿蒙,不过,其手机、手表仍然采用安卓系统。 张扬表示,其他手机厂商,尤其是头部大厂必然不会率先采用鸿蒙,因为其中的潜在风险巨大。“一旦某大厂采用了鸿蒙,可能会面临安卓最新授权的停止、关键零部件被限制等风险,而且很多大厂都在建设自己的生态体系,一旦采用鸿蒙,其自身所构建的生态体系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华为+荣耀合起来在中国有超过3亿的手机保有量,这些算是鸿蒙启动的‘本钱’。”王希认为,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更多的伙伴加入,这两个因素可以组合成一个正反馈循环,一旦其中一个形成规模或者先迈出一步,这个循环就能转起来,但是目前的核心问题就是,谁来先迈出第一步。 生态建设要与时间赛跑 对于华为来说,开启规模推送意味着真正的市场考验才刚刚开始。在今年5月举行的华为鸿蒙伙伴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曾表示,一个操作系统被开发出来时,完成度只能算是达到了1%,剩下99%的进度能完成多少,取决于多少产业伙伴愿意采用你的平台。 从历史发展来看,很多科技巨头曾在操作系统领域“折戟沉沙”。诺基亚的塞班、微软的Windows Phone、三星的Tizen都惨遭淘汰。平安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鸿蒙生态建设需要与时间赛跑,短期内要上规模求生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同以前不一样,华为角色出现重要变化,不再是其他体系的参与者,而是主导者。“操作系统好用是前提,但如何让合作伙伴在这个系统中获得收益是最重要的。” 鸿蒙的生态圈正在迅速扩大。据悉,目前已有300个以上的应用和服务伙伴、1000个以上的硬件伙伴、50万以上的开发者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中。但是对于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生态来说,这还远远不够。王成录在今年1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分析了过去二十年电脑产业和移动产业的生态发展,发现16%的市场占有量是一个分水岭,超过16%的生态基本就成功了。”“所以今年我的工作目标是让鸿蒙生态的市场份额达到16%,这道坎一定要跨过去……” 王希也表示,为了实现最理想的体验,华为需要拉更多的伙伴进入鸿蒙生态。同时,与家居家电相关的健康、娱乐等内容提供方,也需要被拉入鸿蒙生态,届时华为及鸿蒙将成为连结各个方面的桥梁,华为"1+8+N"的智慧生活战略或将被执行到极致。 “我们处在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希望与更多合作伙伴、开发者共同繁荣鸿蒙生态。”余承东在发布会的最后说,“无论经历多大的困难、多大的打击,我们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的决心不会改变。”
数字化转型新浪潮开启 数据安全生态成数博会热议话题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同样重要的基础生产要素。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及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关注的焦点,数据集聚开发应用背后的隐私泄露、数据泄露等问题亟待解决。在贵阳市举行的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网络大数据安全保障、数据保护法律制度建设、数据安全生态等话题成为分论坛中与会专家、企业家们讨论的焦点。 “十四五” 期间开启数字化转型新浪潮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数十次提到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与“数字”相关的关键词,并将“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作为一项重要指导方针,数字化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和地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 在“‘数据安全’高端对话——共谋网络大数据安全,拥抱产业数字化浪潮”分论坛中,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拥抱产业数字化浪潮正成为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政府、企业加速布局实施的重点,是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在发言中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逐步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以数据为核心,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业态发展的重要路径。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劳动、资木、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提出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要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释放底层数据价值,加快数据资产化进程,加速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诞生。 今年两会上批准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关于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有专章专节的论述。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网民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强,我国已是数据大国。 在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大背景下,全国多个省市也在积极推动地方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在“围绕数字经济创新· 共建数据安全生态”分论坛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在致辞中表示,贵阳市、贵安新区作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是大数据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和创新试验田。近年来,贵阳市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了从“风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势”的精彩“三级跳”。 当前,贵阳市正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打造数据中心集聚区、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以赴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为实施“强省会”行动注入强大动能。 大数据时代依法加强数据安全治理 大数据时代,在数字经济持续创造出更大效益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数据安全形势更为严峻,互联网数据生态治理在数字化时代已成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程,并将为数字经济安全稳健发展提供更多安全技术支撑。 张苏军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交汇融合,各类数据迅猛增长、海量集聚,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而产生的诸如数据基础软件被勒索攻击、数据违规收集、数据恶意滥用、数据非法获取、数据恶意散播、数据过度留存等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上海科勒卫浴、宝马等商家被发现在门店中装有特别为人脸识别使用的摄像头,用于消费者管理。而顾客进店后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采集了人脸数据,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数据泄露问题受到大量关注。实际上,除了对个人产生影响,数据信息的泄露甚至会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海量数据的流动和汇聚可能涉及个人信息、企业秘密、社会经济运行等敏感信息,数据收集分析等技术使用不当,将直接威胁用户隐私安全、企业经济利益,甚至对国家安全形成威胁。”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杜广达表示,“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据某研究机构统计,2020年全年数据泄露总条数约为360亿条,数据泄露事件给企业造成的平均损失达386万美元,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相生相伴,是当前关系到数据经济健康发展乃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表示,数据安全技术产业的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国际上,各国纷纷强化数据安全监管,发达国家着手争夺国际数据资源。在我国,数据价值持续提升,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整体而言,由传统网络安全衍生的数据安全技术,已远远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数据安全的多层需求,亟需凝聚政企学研多方力量,推动数据安全技术弯道超车,为数据安全的发展保驾护航。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在演讲中透露,仅2020年一年,360公司就接到并处理了3800多起勒索软件攻击事件。根据360安全大脑的监测,数字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是勒索软件攻击的重灾区,其中,广东省、浙江省、江苏排省在前三位。在周鸿祎看来,这正说明勒索软件攻击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程度成正比,数字化程度越高,被勒索软件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 各方如何应对网络安全新挑战 当前,对于数据信息安全问题的监管仍然任重道远,面对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新挑战,各方又该如何应对? 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副处长刁毅刚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大数据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运用政策、法律、技术等综合手段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深入开展数据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扎实做好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要依法加强数据安全治理,科学构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要坚持促进发展和依法管理相统一,推进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张苏军就数据安全保护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认为,首先应通过立法统筹保障数据安全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其次要坚持政府主管,协同多方参与,确保法治实施有效推进;再次要加强重要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切实维护国家数据主权;最后加强科技和法律工作者合作交流,推动繁荣数据安全法学研究。 如今,国家各部门已经连续出台多条政策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优化网络环境。张苏军提及,2020年6月,按照中央部署和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安排,法工委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十次会议上提请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今年4月份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关于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进行了二审,二审在一审的基础上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在《数据安全法(草案)》中,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保护等数据安全管理的基本制度、明确了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及其安全监管的组织和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规定了支持促进数据安全与发展的措施以及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和推动政务数据开放的制度措施。结合同样正在审议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国家网信部门出台的管理办法,国家部委、标准委出台的安全规范,系统构成了我国数据安全法治保障的基本框架,实现了数据管理安全有序,稳固了数字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围绕工业互联网的信息安全进行演讲。他认为,工业互联网要应对数据安全,应对复杂的攻击检测溯源,要用人工智能的办法对虚拟机的异常进行监控,并且要跟核心网的流量异常检测结合,来协同实现整个网络安全管理。企业网络安全覆盖了现场设备与控制级、过程监控与生产管理级、网络业务与应用级等等,每一级的网络安全问题都值得重视,每一级之间都需要有安全防护措施。网络安全需要技术创新和管理并重,需要有产业链上下游共享威胁情报和协同联动的机制,要着力完善网络安全的生态。 周鸿祎则表示,面对数字时代网络安全新挑战,必须以底线思维、对抗思维,建立能够深度防御、协同联防的新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个单位还是各自为战,自己装一点网络安全软件,对付小的流氓软件和木马软件没有问题,但肯定无法对付高级别的APT攻击。”周鸿祎呼吁,要从更高层面出发,在国家一级、行业一级、城市和区域一级都要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控体系。以更强大的安全能力,赋能各个单位,帮助各个单位做好安全防护。
“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已超1500个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在产业各方共同努力下,目前“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已超过1500个,覆盖20余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在实体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5G+工业互联网”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产业各界探索“5G+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热情高涨,基础电信业、工业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合作,5G应用正由生产外围生产现场监测、厂区智能物流等场景应用向产品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等各环节深层次延伸。 为系统总结发展成效,向更多行业和企业应用“5G+工业互联网”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和经验,工信部发布了第一批“5G+工业互联网”10个典型应用场景和5个重点行业实践,包括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在内的十大典型应用场景,覆盖了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故障运维、物流运输、安全管理等核心环节。 “这些典型应用场景在电子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钢铁行业、采矿行业、电力行业等5大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形成了规模复制推广的良好基础和巨大应用潜力。”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将持续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拟于年内再发布一批“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和重点行业。(韩 鑫)
像气泡沸腾 首张恒星诞生时高清照片发布
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创建了第一张韦斯特伦德2号星团周围不断膨胀的恒星风气泡的3D视图。这张高分辨率图像清晰展示了银河系“托儿所”——恒星诞生的地方的情景:由热等离子体和电离气体组成的气泡在膨胀沸腾。研究人员使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平流层红外天文台(SOFIA)望远镜收集的数据来分析银河系中最明亮、最大质量的恒星形成区域之一。分析显示,韦斯特伦德2号星团周围环绕着一个不断膨胀的热气体气泡,这推翻了早先关于该星团周围可能存在两个气泡的研究。研究人员还确定了气泡的来源和推动其膨胀的能量。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日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韦斯特伦德2号星团位于2万光年外,是研究恒星演化过程的独特实验室,因为它相对较近,相当年轻,并且包含大量的恒星。据研究人员介绍,与太阳相比,当大质量恒星形成时,它们喷射出质子、电子和重金属原子要强得多,这些粒子流被称为恒星风,极端的恒星风能够在周围冷而稠密的气体云中吹出气泡。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以韦斯特伦德2号星团最亮区域为中心的气泡,并且能够测量它的半径、质量和膨胀速度。 这些膨胀的气泡表面由致密的电离碳气体构成,它们在气泡周围形成一种外壳。科学家认为新的恒星是在这些壳内形成的。但就像沸腾大锅里的汤一样,包围这些星团的气泡与周围的气体云重叠并混合在一起,因此很难区分单个气泡的表面。 研究人员测量了星团中发出的辐射,涵盖从高能X射线到低能无线电波整个电磁谱中,创建了更清晰的韦斯特伦德2号星团周围的气泡图。 除了在韦斯特伦德2号附近发现了一个由风驱动的单个恒星气泡外,他们还发现了在这个气泡的壳层区域形成新恒星的证据。大约100万年前,当气泡膨胀时,它在一侧破裂,释放出热等离子体,减缓了壳的膨胀。但是,大约在20万或30万年前,韦斯特伦德2号中的另一颗明亮的恒星不断演化,它的能量重新激活了韦斯特伦德2号外壳的膨胀。UMD天文学系博士后助理、该研究主要作者迈特拉伊·蒂瓦里说:“我们看到韦斯特伦德2号周围气泡的膨胀被另一颗非常大质量恒星的风再次加速,这导致新的膨胀和恒星形成的过程。”这表明恒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在这个壳层中诞生,但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新恒星的质量将会越来越小。(张佳欣)
万达电影: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不低于6.2亿元
6月29日晚间,万达电影(002739.SZ)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6.2亿元-6.8亿元,而2020年同期亏损15.67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万达电影称,2021年上半年,随着国内疫情管控常态化和全球疫情趋势向好,中国电影市场继续稳健复苏,全球电影行业也在逐渐回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异业合作和跨平台联合营销,加强成本管控,同时坚持轻重并举发展策略,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截至2021年6月27日,全国实现总票房249.1亿元(不含服务费),观影人次6.8亿,公司实现票房35.3亿元,观影人次9125万,增长幅度均高于国内大盘水平。公司旗下影院(含特许经营加盟)1-6月累计市场占有率为15%,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国内下属影院自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7月20日暂停营业,经营业绩出现较大亏损,因此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影院业绩扭亏为盈。另外,2021年上半年,由子公司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主投主控的电影《唐人街探案3》在春节档上映,国内累计实现总票房45.2亿元;同时,由子公司浙江东阳新媒诚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制作的剧集《号手就位》《妈妈在等你》《雁归西窗月》先后播出,因此报告期内公司影视投资制作与发行业绩较2020年同期大幅增长。海外院线方面,万达电影称,2021年上半年,虽然下属澳大利亚院线依然亏损,但随着好莱坞影片的陆续上映,其亏损幅度已明显收窄,经营业绩稳健恢复。其中,澳大利亚院线2021年4月当月已实现盈利,票房收入恢复至往年同期的80%。截至6月29日收盘,万达电影报15.01元/股,跌幅0.6%,总市值334.83亿元。
日本“富岳”在四项超级计算机世界排名中实现“三连冠”
日本的“富岳”(富士山的别称)在超级计算机“TOP500”、“HPCG”、“HPL-AI”、“Graph500”榜单中连续三期排名世界第一。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通常是体量巨大、造价高昂的设备,拥有数以万计的处理器,旨在执行专业性强、计算密集型的任务,可完成极端尺度的宇宙模拟、为药物反应预测寻找新途径、发现可用于制造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新材料等任务,应用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智慧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TOP500”、“HPCG”、“HPL-AI”、“Graph500”都是用来判断超级计算机性能的评价指标,每年更新两次(6月与11月)。但没有一个指标能够完全反映计算机系统的全部性能,每一个都只是代表性能的一个方面,比如数据处理性能、系统软件性能、浮点性能,或者科学工程计算的性能等。“HPCG”、“HPL-AI”和“TOP500”的排名结果已于6月28日在2021ISC高性能计算大会上公布。据富士通官方网站消息,“Graph500”将于7月1日公布。“HPL-AI”由“TOP500”榜单发起人、美国工程院院士Jack Dongarra发起,该标准使用混合精度的LU分解评估智能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是一种AI超算基准测试方法,可以更好展现超算的AI性能。 HPCG(High Performance Conjugate Gradient)由Jack Dongarra等发起,是关于高性能共轭梯度处理速度的排名,主要用来衡量超级计算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能力。它使用更复杂的微分方程计算方式,来全面衡量超级计算机的性能。与Linpack基准测试相比,HPCG的测试原理更加接近真实的工程场景与行业应用,除关注运算速度之外,它还会在计算性能、内存性能以及网络延迟等多个元素之间进行综合考量。“Graph500”由美国圣地亚国家实验室发起,主要评估超算系统遍历超大规模数据结构的能力。在2020年11月公布的榜单中,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为“Graph500”排行榜单第二名。“TOP500”由国际TOP500组织发布,是世界超级计算机最权威的排名机构之一。榜单以LINPACK的执行性能为指标,对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系统500强进行排名和评估。其通过对超级计算机采用高斯消元法求解一元N次稠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测试,评价高性能计算机的浮点计算性能,根据测试值高低排名。在此基准测试中获高分需要长时间进行大规模的测试,因此,LINPACK通常被认为是计算能力和可靠性的综合指标。在最新发布的“TOP500”榜单中,富岳每秒可以计算44.201 TFlop,是排名第二的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超算“Summit”(14.86 TFlop)的约3倍。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位列第四,每秒可以计算9.30146 TFlop。TOP500榜单中,中国超级计算机共192台(上一次221台),美国为122台(上一次113台)。“富岳”超算系统基于富士通定制的ARM A64FX处理器,拥有158976个节点,4.85PB总内存,163PB/s内存带宽,15.9PBNVMeL1存储。“富岳”超级计算机是2019年退役的超算“京”的后续机型,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富士通公司共同开发,已用于新冠病毒飞沫飞散模拟和治疗药探索等。此外,“富岳”也应用于提高气象预报和全球变暖预测精确度的研究。日本科研人员就曾使用“富岳”,将传染性较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Delta)与原始毒株的传播风险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比较。日本科研人员发现,最早在印度被分离出的德尔塔(Delta)毒株传染性为原始毒株的2.5倍。
京沪高铁十年|1318公里“经济大动脉”重构沿线城市版图
“银龙出京一路奔,转瞬之间入津门。齐鲁皖豫须臾过,品茗到沪尚存温。”这首诗描绘的主角是京沪高铁。6月30日,京沪高铁迎来开通运营的“10岁生日”,十年间,京沪高铁年发送旅客2.1亿人次、累计运送旅客13.5亿人次,累计行程15.8亿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跑了近4万圈。京沪高铁列车从北京南站开出,驶向上海。 资料图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京沪高铁,601816)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洪润表示,京沪高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的重大战略性交通工程,创新了我国高铁技术发展模式,推动建立了我国高铁技术标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赢得了“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京沪”的美誉。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铁对于沿线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崛起和增长,有巨大的直接推动作用。“京沪高铁的开通,不仅包括江苏,赋予了沿线城市由高铁经济带所形成的城市新板块核心区域,推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京沪高铁加速了地区之间商务往来,让多个地方共用科创资源或者是稀缺资源的作用非常明显。1318公里3年建成通车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建设里程长、投资大、标准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建设决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京沪高速铁路最初的设想可以追溯至1991年6月,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2020年前在特别繁忙干线建成高速客运专线。1994年11月7日,铁道部专题会议讨论京沪高速预可行性研究的有关问题,确定成立“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领导小组”,并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这次会议标志着京沪高速铁路预可研工作全面展开。1996年5月3日,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铁道部以铁办〔1996〕31号文向国务院正式提出了“关于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情况的报告”。1999年10月8日,铁道部以铁劳卫〔1999〕128号文成立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为铁道部研究和组织高速铁路建设的机构,主要负责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2000年4月3日,“250 公里/小时等级高速列车产业化”专家论证会在北京中车公司召开。2006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26次常务会议批准京沪高速铁路立项。2007年12月27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创立。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全线开工。2010年12月3日,“ 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枣庄至蚌埠先导段创造了486.1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2011年6月30日15时,京沪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2013年2月25日通过国家验收,2016年1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研究中国铁路史的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张雪永在《由京沪高铁再回顾看重大项目如何决策》一文中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围绕京沪高铁的论证均以时速250公里为前提。依照那时中国铁路发展水平,250公里时速已经是惊人的、充满想象的速度了。回到那个时代,即使最大胆的人也无法预计,实际建设的京沪高铁基础设施设计时速为380公里,运行时速为350公里。京沪高铁官网显示,京沪高铁纵贯京、津、冀、鲁、皖、苏、沪7省市,全长1318公里,其中正线桥梁1060公里,隧道16公里,路基242公里,设24个车站, 设计、运营时速350公里。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是贯通东北、华北、华东的高铁大动脉。2020年1月16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高铁第一股”。截至6月29日收盘,报5.29元,市值2600亿元。6月22日,刘洪润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上市以来有)非常大的变化。第一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第二是为社会投资进入铁路树立了非常好的形象。第三是自身管理和经营方面都比以前有了巨大的提升。无论是对铁路发展,还是对社会投资铁路,应该说都是一个飞跃。”京沪高铁公司总会计师温伟明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刚上市就受到疫情的巨大影响,但在国铁集团支持下,公司充分发挥京沪高铁路网主骨架作用,及时调整运能运力,实现营收252.38亿元,体现出强劲的收入韧性和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京沪高铁实现营收252.38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下降27.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9亿元,同比下降70.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33.29亿元,同比下降72.0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6.02亿元,同比下降30.19%;基本每股收益0.0665元/股,同比下降75.37%。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36.28个百分点至30.22%。高铁经济走廊带动沿线腾飞时速350公里的京沪高铁,不仅让“千里京沪一日还”成为了可能,更为沿途各省市带来了高铁经济走廊的辐射效应,共享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有序流动,与此同时一批“高铁新城”、“高铁新区”应运而生,重构了京沪沿线的“城市版图”。京沪高铁无疑已经成为了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曾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高铁对于城市新中心的拓展,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转变,高铁起了一个核心的关键作用,“高铁其实对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拓展了长三角地区核心区之间的联系交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林仲洪在研究中指出,京沪高铁重塑了京沪交通经济带、提高了沿线地区经济活动效率、改善了沿线地区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和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京沪高铁的建设与运营对沿线城市经济的拉动效应极为明显,高铁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林仲洪认为,在交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时,各经济圈主要在其内部扩张,而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物流、人流和资金流等要素流动更为便捷,能够实现多个经济圈之间的联动发展。“京沪高铁建成后,以更快的速度、更少的沿途停留、更小的发车间隔高效地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极大提升了区域可达性,有效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林仲洪谈道,“环渤海”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之间加速形成融合互补的良性合作关系,大大强化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及其向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辐射与带动效应。此外,沿线城市之间同步打造了“同城”高铁公交化通道,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资源分配和利用范围拓展到城市群范围,改变了人们活动空间和对城市边界的认识。林仲洪谈道,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出现了“1小时生活圈”、“2小时高质量服务圈”,尤其是对济南、徐州、德州等沿线的二、三线城市居民来说变化更为明显。山东大学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振宇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京沪高铁对其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他指出,研究发现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发展同时具有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虹吸效应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极化发展,溢出效应则表现为沿线一线城市第二产业明显地向沿线其他城市的溢出。胡小武表示,京沪高铁,叠加沪宁城际列车,以及多条沪宁高速公路,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紧密联系、高效率互动、要素全方位的双向流动,势必会提升苏南地区与上海在经济、文化、人员、商务上的交流和互动,“总体来说苏南地区是有承接一些上海发展效益外溢的能力。”京沪高铁运能有望不断增加十年来,京沪高铁在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服务也在不断改进。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邵长虹表示,京沪高铁长期以来都在努力改进服务,保证服务品质不断提升,服务方式推陈出新。邵长虹表示,在速度方面,整个京沪高铁所有列车的平均速度每年都是在提升的。特别是2017年9月复兴号列车先投入运营后,北京到上海最短的运行时间压缩到4小时18分钟。随着新的列车运行图实施,所有列车的运行速度又将有新的提升。在票价方面,2020年12月23日,京沪高铁实施了新定价方案,时速300~350公里高铁动车组列车票价提升,不再执行固定票价,区分季节、时段、席别、区段等,实行优质优价、有升有降。按实际执行价格计算,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二等座的票价变动比例为-10%至+8.13%。京沪高铁董事会秘书赵非在2020年度业绩会上曾表示,后续将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探索科学合理的浮动票价机制。邵长虹还谈道,在其他服务方面,相继推出了网上购票、手机购票、电子客票,推行空铁连乘、网上选座、特色候车等服务,上车以后有网上订餐、静音车厢等服务,新型智能化复兴号列车上又有一些新的功能。“京沪高铁会持续加大投入、积极研发和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保证运输全过程安全。会持续的改进服务,不断优化站车功能,推出新的服务,让旅客更多的需求得到满足。我们未来还会持续的优化运力,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和停站方案,开行更多点好、速度快的列车。”邵长虹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京沪高铁作为南北大通道、大干线,沿途很多高铁接入了京沪高铁,起到了聚流作用。京沪高铁可以说是中国高铁行车密度最高、客流量最大、效益最好的。邵长虹还指出,未来随着科技进步,京沪高铁的运能是可以不断增加的。
31岁的哈勃望远镜停运已十多天,计算机故障原因仍然未知
已“服役”31年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自6月13日停止工作,截至25日,科学家尚未完全查明停运原因。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消息,哈勃望远镜的有效载荷计算机在美国东部时间6月13日16时许停止运行,计算机停止接收表明一切正常的“保持运行”(keep-alive)信号。之后,计算机自动将所有科学仪器切换到安全模式中。有效载荷计算机是1980年代建造的NASA标准航天器计算机-1(NSSC-1)系统,它作用关键:不仅能够控制和协调科学仪器、监控其健康和安全,也能分析和操作它收集的数据。哈勃望远镜6月14日,美国宇航局的戈达德航天中心的控制中心人员重新启动了有效载荷计算机,但很快就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而望远镜本身及其科学仪器仍然保持良好的状态。初步迹象表明,计算机停运的原因是其内存模块性能下降,然而,当运营团队尝试切换到备用内存模块时,启动备用模块的指令未能完成。有效载荷计算机位于科学仪器控制和数据处理(Science Instrument Command and Data Handling,简称SI C&DH) 单元上,该单元能使所有科学仪器系统保持同步,它与DMU一起处理、格式化和临时存储数据记录器上的信息,以及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目前的装置是在2009年5月由宇航员在航天飞机任务STS-125中安装的替代装置,因为原始装置在2008年发生了故障。替换装置有一个CPU和四个独立的内存模块。哈勃太空望远镜上有两台有效载荷计算机,其中一台备用。当一台计算机出现问题,就可以切换到备用计算机。两台计算机都可以访问和使用任一内存模块。(有效载荷计算机一次仅使用一个内存模块,其他三个内存模块备用。)两台有效载荷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协调和控制科学仪器的命令的中央处理模块(CPM);在计算机的CPM和其他组件之间架起通信桥梁作用的标准接口(STINT);含有在硬件之间传递信号和数据的线路的通信总线;一个用于存储仪器的操作命令的有源内存模块,以及三个备用的内存模块。根据6月22日的消息,在对计算机的内存模块进行多次测试后,调查人员发现内存错误只是症状,而真正的原因可能在于计算机硬件。运营团队开始调查是否为STINT硬件或CPM本身的原因。如果该计算机的问题无法解决,运营团队将准备切换到备用计算机上的STINT和CPM硬件。6月23日和24日进行了额外测试,包括首次在太空中打开备用计算机。该计算机自2009年被安装到航天器上以来则一直未通电,但它在地面上、在安装之前有过测试。额外测试的结果表明,来自主要和备份有效载荷计算机的这些硬件的许多组合都遇到了相同的错误——写入或读取内存的指令不成功。由于所有单个硬件元素都不太可能有问题,因此该团队现在正在将SI C&DH 上的其他硬件视为可能的罪魁祸首,包括控制单元(control unit,简称CU)、科学数据格式器(science data formatter units,简称SDF)。CU用于将命令和数据格式化,并发到科学仪器等特定目的地,SDF能把来自科学仪器的科学数据格式化,再传输到地面。该团队也在查看功率调节器来判断电压供给是否正常。功率调节器能够确保稳定的恒定电压供应。如果电压超出限制,就可能会造成所观察到的问题。美国宇航局6月25日消息称,在接下来的一周内(编者注:也就是本周),该团队将继续评估SI C&DH单元上的硬件,以确定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导致了问题。如果运营团队确定CU、SDF或电源调节器是可能的原因,他们将建议切换到备用CU、SDF模块和备用电源调节器。哈勃太空望远镜以天文学家爱德温·哈勃命名,是一个大型天基天文台。自1990 年在“发现”号航天飞机上发射以来,它彻底改变了天文学。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地球表面上方340英里(约547千米)的轨道上运行,远高于雨云、光污染和大气层扭曲,这使其拥有特别清晰的视线。哈勃的视野范围也很广,从紫外线延伸到可见光(人们肉眼可见的)和近红外线。哈勃望远镜观察了一些至今为止所见的最遥远的恒星和星系,它在观测在发现和描述宇宙中神秘的暗能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到目前为止,哈勃望远镜进行了超过140万次观测。已经发表了超过18000篇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论文得益于五次宇航员的维修工作,哈勃望远镜中不断获得新的尖端科学仪器,其工作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同时,维修工作也会更换和升级老化部件,从而大大延长了望远镜的使用寿命。第一次维修是为了纠正导致图像模糊的“球差”问题。1993年12月,宇航员首次在轨道上拜访这台望远镜。1997年进行了第二次维修。不仅更换了故障和退化的部件,还安装了新仪器,将哈勃的波长范围扩展到近红外成像和光谱学,使科学家能够探测宇宙的最遥远之处。比如,太空望远镜成像光谱仪(STIS)。光谱仪能够将望远镜收集的光分成光谱成分,以便分析其成分、温度、运动状况等化学或物理特性。而STIS能够收集比哈勃以前的光谱仪多30倍的光谱数据和500倍的空间数据。STIS的最主要优势之一是研究超大质量黑洞,它能够通过研究星系中心周围的恒星和气体动力学来寻找大质量黑洞。1999年11月,由于哈勃望远镜六个陀螺仪中的第四个出现故障(哈勃望远镜至少需要三个稳定陀螺仪来进行科学研究),原本认为的预防性维修的任务变得更加紧迫。第三次维修任务分为两次,第一次提供了新的陀螺仪等设备;第二次的维修中,宇航员更换了哈勃的太阳能电池板并安装了高级勘测相机(ACS)。ACS能看到的波长范围从可见光到远紫外线,它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它所取代的相机10倍的科学成果。最后一次维修在2009年5月进行,宇航员安装了两种新的科学仪器——宇宙起源光谱仪(COS)和宽视场相机3(WFC3)。为了延长哈勃望远镜的寿命,还安装了新电池、新陀螺仪、新科学计算机等。此外,还在望远镜底座上安装了一个让望远镜在退役时离轨的装置。
滴滴上市在即 700亿美元估值 谁的财富盛宴?
创业九年,滴滴上市已是箭在弦上。 “如果不出意外,滴滴将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30日在纽交所上市”。此前,滴滴于北京时间6月11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招股书,股票代码为“DIDI”,由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 北京时间6月30日凌晨,据外媒最新消息,滴滴将美国IPO定价设在14美元/ADS,位于定价区间上限,IPO规模可能也会扩大。而在最近更新的招股书中,滴滴预计将发行2.88亿股ADS,市场预测上市后估值可能超过700亿美元,将成为年内至今最大的IPO事件。 谁的财富盛宴? 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约车出行平台,滴滴自递交招股书以来便大获资本青睐。原计划40亿美元的筹资目标目前已获得10倍超额认购。 预估700亿美元的高估值下,滴滴创始人、CEO程维的身价亦备受关注。据招股书显示,成立九年来,滴滴合计融资21次。此次IPO之前,程维在滴滴持股仅有7%,而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比例也仅有1.7%。但在公司管理层面,根据中概股常规的同股不同权的安排,程维、柳青合计拥有超过48%的投票权,包括程维、柳青在内的滴滴管理层拥有超过50%的投票权。 相比其他已上市互联网大佬,程维仅拥有的7%股权似乎略显寒酸。公开资料显示,拼多多上市前黄峥持股比例为51%;小米上市前夕雷军持股31%;京东上市前夕刘强东持股16%;而同为互联网三小巨头之一的美团在IPO前,王兴个人持股也有11%。 即使具体到财富值,按滴滴目前的700亿美元估值预期测算,程维7%股权价值约为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7亿元),仅相当于黄峥如今450亿美元净资产值的11%,以及王兴255亿美元净资产值的20%左右。 但作为领跑者的程维,长跑九年最终为投资人们奉上了一场财富盛宴。根据滴滴历史上多轮融资,以及同快的、Uber合并时与投资人签订的权益新规,滴滴天使轮投资人王刚当年投资的70万元人民币,上市后即可获得7000倍投资收益,合计11.2亿美元;其余如A轮进入的金沙江创投、B轮进入的腾讯、经纬中国等,上市后账面收益也至少超过60倍,远超以程维为代表的滴滴管理层们。 九年长跑 此次顺利赴美IPO,无疑是滴滴九年长跑之后迎来的高光时刻。 2012年6月,在中关村e世界的嘈杂角落里,一家叫做小桔科技的公司诞生时,它的创始人程维可能想不到,九年后的今天,滴滴打车改变了近5亿人的交通出行方式,千万名司机通过开滴滴获得体面的工作和收入。 创立滴滴之前,程维就职于阿里,因为经常遭遇出差打不到车以致耽误航班的经历,所以他心心念念想做一件能够改变交通出行质量的事情。 可惜他的想法没人支持,更没有资金支持,做出来的软件BUG频出,叫十次车能成功六七次就不错了,后来到处求人把软件搞定以后,如何说服司机们使用软件又成了一大难题。 多少年以来,出租车司机都是收入相对不菲的职业,习惯了路边跑活的司机,根本不会相信一个软件能接单载客,以至于滴滴创立时,北京共有的189家出租车公司,四个月时间无一家与滴滴合作。为了推广软件,滴滴全员出动发传单,如果你在2012年夏天发现北京西站炎热无比的地下停车场里不停跟司机推销搭话的人,那多半就是早期的滴滴员工。 好不容易被说服的司机安装软件后发现,白白开着流量却没有生意,司机怀疑“这不是骗子是什么?”程维出了一招,花400块一天请人专门打车,通过这种方法给司机建立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冬天,滴滴订单历史性地突破了1000单,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金沙创投的300万美元A轮融资也随之到位。 一切还只是开始,滴滴随后面临着与各种竞争对手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先是摇摇专车、打车助手、打车小蜜这些小玩家,再是轰动一时的“快的滴滴之战”,好在腾讯出手相助,程维得以“生还”。继而Uber杀入中国摆出气吞河山的气势,结果是它将中国业务全部出售给了滴滴,滴滴的地位才得以稳固。 滴滴站稳之后,程维并没有满足于市场地位,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障司机利益、保障乘客安全、如何合理规划运营、如何提升使用体验……而所有这些,滴滴没有前车之鉴,只能一点点探索和解决。 出行不像其它互联网业务。每天在各个城市中穿梭的出租车有成千上万辆,每辆车都是人来开,人来坐,程维曾讲到,“滴滴是一家运送生命的公司”。 2017年对经历残酷战争之后的滴滴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年初,公司便发布全员邮件宣布把“修炼内功”设定为战略关键词。 公开信息称,在修炼内功的前一年,滴滴日单量从百万冲到千万,滴滴高管每周一早上九点钟的第一个早会,关注的不是增长,而是思考复盘是否服务好了用户。尔后,滴滴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和技术资源,不断建设完备了科技安全体系,使得安全事故率大幅下降。 在此期间,程维还带领滴滴团队不断改进技术,先后上线了“一键报警”功能、“全程录音”功能、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等等。业内流传一则故事,某天程维微信里的一名用户好友,打到滴滴体验不好发了朋友圈被程维看到,程维立刻召集同事跟进解决。 程维不仅是滴滴001号员工,也是001号客服。与团队一起创业的日子里,程维大多亲力亲为,因此被互联网内戏称为最累CEO。从有种意义而言,这也成就了今天的滴滴。 平台司机3年收入6000亿 招股书显示,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滴滴在中国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年活跃司机。目前,滴滴出行已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货运等多项业务。 如此庞大的群体,涉及到的利益方自然不少,滴滴每一个小运作都有可能牵扯到一个个微小个体的神经。 也正因为如此,在滴滴不断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滴滴司机们每天都在问,每接一单,滴滴抽走多少? 对此,滴滴做出了公开回应: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 公开抽成说明的同时滴滴自我揭底了真实的盈利情况:2020年滴滴网约车最后留给滴滴的利润是3.1%。也即一笔100块钱的单子,滴滴只能拿到3块钱。滴滴在安全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才使得部分核心业务扭亏为盈,2020年滴滴网约车盈利3.1%。 程维和柳青曾在发布的创始人信中表示:“我们平台永远都需要司机,司机是滴滴的基石。” 有数据显示,滴滴网约车司机中有一半以上是进城务工人员,2019年滴滴平台司机中,已婚网约车司机占比达84.1%,其中超过八成需要抚养未成年子女,有21.1%的司机是家中唯一就业人员,开网约车成为他们维持家庭生计的主要收入来源。 而招股书中,滴滴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的3年时间内,平台司机总收入约6000亿元人民币。网上有一句话,“失业了,就去开滴滴”,滴滴在一部分人群中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活的依靠。 滴滴的新故事 2018-2020年滴滴出行分别实现收入1353亿元、1548亿元和1417亿元,尽管在盈利表现上,滴滴总体仍处于亏损状态,但若排除2020年疫情影响,滴滴的亏损在持续收窄,且自2021年第一季度剥离橙心优选后,滴滴的财务数据将有望进一步改善,未来也不排除推动橙心优选业务单独上市的可能。 对于上市后的打算,滴滴在招股书中披露称,此次IPO募资中30%将用于扩大国际市场业务,30%用于提升自动驾驶技术能力,以及20%用于扩展现有产品品类,剩余部分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战略投资。 尽管自2018年以来滴滴便有布局国际业务,但公司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平台收入数据中,国际业务占比仍不到其总营收的10%。 与国内业务的巨大差距,也打开了滴滴拓展国际业务的空间。据公开信息显示,滴滴正在进一步加码国际业务,包括不久前成立的国际化顺风车事业部,在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招聘市场分析团队,以及近期将进入欧洲、中东、非洲市场等动作。 滴滴自身也在招股书中提到,2020年全球出行市场规模仅有6.7万亿美元(约人民币42.8万亿元),共享出行和电动车在全球渗透率分别为2%和1%。而到2023年,中国网约车市场价值可能会从2019年的535亿美元增至995亿美元。 自动驾驶技术能力的布局,也进一步强化着滴滴成为一家全球化科技公司的愿景。据悉,滴滴自动驾驶业务在A轮融资结束后,估值已达到34亿美元,且因为连续参与滴滴自动驾驶早期的多笔融资,滴滴至今占股滴滴自动驾驶公司70.4%,掌握绝对控制权。未来自动驾驶将成为滴滴的核心竞争力。
“卡脖子”技术被攻克!北航研发磁性芯片高精度检测设备将投入商用
集微网消息,我国科学家在磁性芯片高精度检测领域取得新突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科研人员在5个原子层厚的纳米磁性薄膜上写下“100年”、“中国芯”几个字。 据新华网报道,磁性芯片可作为高可靠的信息存储模块和高灵敏的磁信号传感模块,应用于飞机、卫星的控制系统,以及手机电子罗盘、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 磁性芯片生产过程中,需将纳米磁性薄膜均匀铺在晶圆(制作硅半导体集成电路所用的衬底)上。难点在于薄膜的平整度,“相当于在北京的海淀区地面上均匀铺满5层厚的小米粒,且须完全平整”。在磁性芯片生产过程中的磁性薄膜检测这一关键技术,属于我国长期被“卡脖子”的技术。 北航集成电路学院工艺与装备系教师张学莹表示,利用团队研发的晶圆级磁光克尔测试仪,通过微小的磁性针尖在薄膜上写字,若字的颜色对比度一致、字迹清晰,则表明薄膜有良好的均匀性。完成平整度检测后,将纳米薄膜制成器件,封装后形成芯片。 北航集成电路学院工艺与装备系主任王新河表示,对比国外同类设备,这台仪器在测试精度和速度等方面进行了技术革新,实现了自主创新突破。目前该仪器现已应用于科研领域,且预计于今年10月在产业领域投入商用。这台晶圆级磁光克尔测试仪,将为具有百亿元市场规模的磁性芯片产业提供设备支撑。(校对/nanana)
中国花了几千亿建5G 到底有什么用?
本篇聊一下5G的问题,中国的5G牌照是在2019年6月6日颁发的,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5G网络规模最大,用户数最多的国家。 根据三大运营商5月份发布的4月运营数据报告: 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累计3.5782亿户,5G套餐用户数累计1.1777亿户; 中国移动移动用户总数达到9.41759亿户,其中5G套餐客户数累计达到2.05299亿户; 中国联通移动用户累计达3.09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累计达到9856.5万户; 也就是说,到2021年4月底,三家算下来5G用户渗透率已经达到26%了。这个建设速度,目前来说是领先欧美的。欧美的5G网络建设进度和规模目前明显落后于我国。 但是关于5G网络,国内一直有着质疑的声音,最大的质疑就是目前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非5G不可的应用。 我们日常刷短视频、玩游戏、在线看电影,4G和WI-FI也已经足够快了,下载东西的速度显然是提升了,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下载1G以上级别数据的需求。即使说“先有路,再有车”,也是要考虑投资节奏和投资规模的问题,否则闲置的网络资源会造成资金上的浪费。 相信读者里面也已经有大量5G套餐用户了,而大家的确没有感受到日常生活中5G有带来多大的改变,爆款应用的出现似乎也还有点远,那么问题来了。 我国为什么要抢先在全球大力推动5G网络建设呢? 原因很简单,网络技术越是先进,涉及的点越多,则应用落地的复杂性越高,相应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简单地说,更先进的网络则会对应更先进更复杂的应用,这就像普通的铁路轨道对应普速列车,高铁轨道对应的350公里乃至400公里高速列车一样,而很显然高速列车在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性上,都比绿皮火车先进复杂的多,而落地也要难的多。最简单的,全球100多个国家都有普通铁路,但是有高铁的国家却非常少。 因此在5G网络上产生的应用,一定比4G/3G/2G时代先进的多,也复杂的多,因此应用的落地涉及的面也会更广,所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就以游戏为例子,AR/VR之类沉浸式的游戏,5G的低时延可以帮助降低人的眩晕感,同时大带宽使得体验更真实,但是这种比之前更高级的游戏形式在技术上也更为复杂,要达到让人激动人心的体验,必然需要时间,需要游戏产业界包括硬件厂家也一起努力。因此5G网络建的越早,则开始这些工作的时间越早,则越可能在和其他国家竞争中取得抢先的位置。 5G网络由于有了万物互联的特性,其应用可以分为两大赛道: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to C业务,另一个是面向产业领域的to B业务。 在前者我们的日常感受,的确还不太明显,但是在后者面向千行百业的to B业务中,5G已经在中国有相当多的应用了。 千行百业不只是制造业,但就以制造业为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们2020年的制造业产值等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和,在制造业企业部署5G,将会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个听起来有点抽象,不就是部署网络吗怎么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呢?本文后面会用实际的案例介绍。 由于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全球最大,相应的5G部署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也是全世界最高,因此对于我国而言,我们抢在欧美之前,率先建成大规模的5G网络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当然对于美国而言,他们不只是看到了5G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了5G通信技术对于军事作战和情报的重要性。 2020年12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5G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Plan(5G战略实施计划),就提到了5G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其中明确的提到:“5G网络将使更多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从而加速已经在制造业、运输业、医疗保健和政府部门展开的数字化转型。” 该报告给了5G一个很高的评论:“5G是一项关键的战略技术,那些掌握了先进通信技术、广泛连接的国家将拥有长期经济和军事优势。” 我们也可以从工信部今年发布的一系列政策看出国家在5G领域的导向,2020年12月22日,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里面明确提出:“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互联互通工程,推动IT与OT网络深度融合,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再建设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这个看起来又很抽象了。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 举个例子,目前制造业先进工厂的规模越来越大,一个车间往往有几十台上百台设备,而一个工厂的设备数量更大,如果让这些设备协同起来工作,则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比如说设备工作需要进料,而AGV机器人可以送料,如果互联互通多机协同,则可以精准的预测设备物料消耗时间,进行路径规划及时送达。 再比如质量检测,现场的人眼检测形式替代为高清摄像头检测形式,再使用AI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质量检测,准确率可以比人眼大大提高。一个工厂,所有的设备最终都要走向智能化,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以上都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流动的,而5G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2021年4月30日,工信部发布《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征求意见稿,里面提出“大力推动 5G 全面协同发展,深入推进 5G 赋能千行百业,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的高水平发展模式”。 里面设置的2023年5G发展目标,除了要求“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 40%,用户数超过5.6 亿”之外,还明确提出到2023年,“垂直行业领域,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 35%,电力、采矿等领域 5G 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5G+车联网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提升农业水利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社会民生领域,打造一批5G+智慧教育、5G+智慧医疗的样板项目,利用5G智慧城市等管理水平。每个重点行业打造 100个以上的5G 示范应用标杆。” 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只是网络本身需要是5G网络,千行百业使用的设备也要支持5G,这就跟我们4G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在4G时代所说的4G设备,一般就是智能手机。 工信部在“5G扬帆计划”中很细致的列出了赋能5G应用的重点行业,包括三大领域: 第一个领域是新型信息消费,包括5G+信息消费,5G+融合媒体。前者要求发展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云AR/VR头显、4K 摄像机、全景VR相机等。后者则要求背包、超高清摄像机、转播车等都要支持5G技术。 第二个领域是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这个听起来感觉有点学术化,其中包括: 5G+工业互联网:推进 5G模组与AR/VR、远程操控设备、机器视觉、AGV等工业终端融合; 5G+车联网:简单的说电动汽车也要能支持5G; 5G+智慧物流:无人车快递运输、智能分拣设备、无人仓储设备、智能佩戴、智能识别全部要支持5G; 5G+智慧港口:推广5G 在无人巡检、远程塔吊、自动导引运输、集卡自动驾驶、智能理货等场景的应用,没错你在港口看到的塔吊,还有卡车也要支持5G传输和通信; 5G+智能采矿:加快可适应采矿环境具有防爆等要求的5G通信设备研制和认证,推进井上井下5G 网络系统、推进井下重点岗位机器人作业、 露天矿区实现智能连续作业和无人化运输; 5G+智慧电力:搭建融合5G的电力通信管理支撑系统和边缘计算平台。开展基于5G 的工业控制与监测网络升级改造,实现发电环节生产的可视化、配电环节控制的智能化、输变电环节监控的无人化、用电环节采集的实时化; 5G+智能油气:开展适应油田油井复杂环境的5G 特种终端设备的研发。实施 5G在油田油井、管线、加油站等环节高清视频监控、管道泄露监测、机器人智能巡检、危化品运输监控等业务场景的深度应用; 5G+智慧农业:重点推进面向广覆盖低成本场景的 5G 技术和应用。加快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在无人农业作业试验等农业生产环节中的 5G 应用创新,发展 5G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商直播等领域应用; 5G+智慧水利。推进 5G 技术与水利行业的深度融合, 提高水利要素感知水平。 注意,以上的行业融合应用,非常多都提到了“无人化”,例如无人农业作业,港口无人巡检,矿区无人运输,输变电环节监控无人化,无人车快递运输,其实这些的背后都涉及到对相关硬件的智能化和5G改造。 就跟目前智能手机市场5G手机逐渐成为标配一样,面向千行百业的设备,从拖拉机到塔吊,从矿区卡车到无人机,从无人车快递到工业互联网的机器视觉设备,支持5G也将逐渐成为标配,各行业的企业越是抢先进入这个市场,则对在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中掌握更大话语权更有利。 第三个领域是社会民生服务普惠行动。包括: 5G+智慧教育:加快 5G 教学终端设备及 AR/VR 教学数字内容的研发,结合 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实现场景化交互教学,打造沉浸式课堂。 5G+智慧医疗:开展 5G 医用机器人、5G急救车、智能医疗设备等产品的研发。打造面向院内医疗和远程医疗的5G网络。 5G+文化旅游:开发适配5G网络的AR/VR 沉浸式内容、4K/8K 视频等应用。打造 AR/VR 业务支撑平台和云化内容聚合分发平台。推动景区、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 5G+智慧城市:加大超高清视频监控、巡逻机器人、智慧警用终端、智慧应急终端等产品在城市安防、应急管理方面的应用,建设实时精准的安全防控体系。加快智慧表计等产品在市政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部署,提高城市感知能力。加快推广基于 5G 技术的智慧政务服务。 以上也很清楚,不管是政府、学校、医院,还是景区、博物馆,数字化都将向5G领域转型,再次强调,工信部列出的以上15个重点行业,不只是说类似中国移动为首的三大运营商,以及以华为为首的国内网络通信设备厂家需要设计和部署针对行业应用的5G网络和控制算法,也要求各行各业的设备要5G化和智能化,否则无法接入5G网络。 比如说要搞远程手术,那医疗机器人就必须要支持5G,同样的如果要搞远程驾驶,那也需要矿山的矿车支持5G,不然怎么用5G特有的低时延来支持远程操作呢?所以不管是油田、矿山,还是电力、港口、电视转播、家电、机器人等等,所有的设备都需要经过改造支持5G。 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寒冷,炎热,高湿度,粉尘环境,这就要求设备的5G模块要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持续工作,这比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都处于较为舒适的环境有所不同。以上还是有点抽象。 5G具体能够给各个行业带来什么价值? 我们就以GSMA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表的《中国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2021》为例子,该报告汇集了21个在中国发生的优秀5G行业应用,看下5G对各个行业带来的改变。 以智能制造为例子,A股市值最高的家电电子类企业是美的集团,其2019年开始就和华为合作,在其生产微波炉等厨房电器的产线进行5G+工业互联网改造。 5G+工业互联网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由于电器的个性化生产制造的需求是发展趋势,这使得产线不可能长期的大量生产单一型号,而是需要频繁的调整产线,而设备一动,则有线网络部署也要随之改动,我们都知道美的产线大量使用自家的库卡机器人,但该机器人和PLC通信都是基于有线网络部署,每年光是重新部署网络的费用就高达600万人民币。而使用5G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2:在使用WI-FI的过程中,面临WI-FI稳定性不够这个天然性问题,AGV运输车WI-FI干扰严重,仓库WI-FI漫游闪断,而且不同的AGV车辆使用同一个WI-FI,则面临无法定位的问题,没有办法实现就近向最近的车辆分发任务。 产线的扫码枪使用WI-FI,由于WI-FI传输距离短,经常面临被干扰和扫码失败的问题。而5G的稳定性,定位精度,传输距离都优于WI-FI。 3:质量检查依赖人工,速度慢,准确率依赖于工人素质,而且每个质检点需要一台电脑。例如产线生产的微波炉面板冲压件有机器视觉质检要求,需对冲压件的外观进行检查,人工周期抽检只能每半小时一次、而且不良返修率高(日均返修300- 500个冲压件,成本2万人民币)、报废率高(抽检期间发现的冲压问题往往是批量出问题报废)、工控机贵(本地 AI 计算机贵,一个质检点的工控计算机需要1.5万人民币)。 而改成了5个高清相机进行质检的形式,数据上传到云端处理,通过人工智能判断是否合格,而显然对这种大带宽的高清图片传输,带宽是4G的10倍以上的5G更有优势,而且本地一个质检点一个的AI计算机也省掉了。用美的副总裁的话来说,经过5G+工业互联网+AI改造后,综合可运维效率提升17%,成本降低10% 5G是如何让人有着更体面的工作? 以煤矿为例子,全国首座5G智慧煤矿2020年,山西阳煤集团和中国移动,华为联合建立的,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5G就让煤矿变得智慧了呢? 对煤矿工人和工程师们来说,煤矿井下作业非常艰苦,没有空调,同时还有地下水,工人需要在高湿高热的环境下工作,从井下上来之后整个衣服和人都是黑的,同时井下作业还具备危险性。 在井下部署了5G网络,第一期总共放了14个5G基站,每个基站可以回传20路高清视频,实现了井下所有作业面的远程实时监控;同时实现了井下采煤机的无人化,人是坐在地面的操作室里面进行远程操控的,操作员不需要下井去操控采煤机,彻底的摆脱了高温高湿的恶劣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大大提升了人员安全性。 现在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做危险和艰苦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讲,工作条件和安全性的改善也有利于人员招聘。 同时通过传感器实现了对关键量例如一些有害气体像是瓦斯含量的巡检和监控,再通过5G网络回传可以减少巡检人员的数量,降低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也可以减少下井的次数。 通过5G网络改造的煤矿从成本,安全性到工作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可以大大地减少人员的数量,降低人力成本,为煤矿从业人员获得更体面的工作和更高收入创造了条件。 当然有朋友会问了,不就是5G网络回传吗?那我用光纤可不可以,4G可不可以,用WI-FI可不可以? 是这样的,首先光纤我们就可以排除了,井下到处是地下水,并且温度极高的环境,光纤很容易损坏,同时井下作业面到地面的距离动辄几百米甚至更长,同时光纤还要连接所有的设备,整个下来光纤距离很长,成本会非常惊人。并且随着煤的采掘,井下作业面还是不断移动的,同时井下设备往往是不断扭动的,用光纤可能会面临损坏的问题,光纤有线方案显然不如无线方案。 而4G的带宽和速率都不如5G,煤矿现场除了传感器还需要使用大量的高清视频回传,一路高清视频就需要几兆到十几兆的带宽,这就对上行带宽有很高的要求,上行带宽更大可以达到100Mbps的5G一定是更适合的。 而WI-FI稳定性很差,信号容易受干扰,覆盖距离也短,接入设备一多速度就很慢,你在自己家里面,即使基站距离你家有几百米,也一般还是有4G或者5G网络信号的,但是用WI-FI的话,即使只是在隔壁房间距离十几米,隔着墙信号也会衰减严重。 在井下随着采煤机的不断前进,作业面是在不断变化的,WI-FI的覆盖距离短意味着需要不断的下井去部署新的WI-FI设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使用5G部署十几个到几十个基站就可以搞定。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5G具备4G和WI-FI都不具备的低时延特性,在远程操控无人采煤机的过程中如果时延过大,将使得远程操控无法进行,或者操作体验感非常差,低时延是远程无人操作的刚需。 像是这种高温高湿的恶劣工作环境绝不仅仅是这种井下煤矿,对于露天的煤矿,还有各种露天的金属矿场,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的矿场,冬天的时候温度可以低到零下十几度甚至几十度,同时到处是粉尘,现场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也无法吃上热腾腾的饭菜,通过5G技术实现现场的无人化,远程的操控采矿机械和矿卡,可以大大的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现场人员的安全性,同时也提升了人员效率。 我们再看第三个例子,5G和港口有什么关系?这是华为的轮值CEO 胡厚崑在央视的《对话》栏目中讲的例子。 我经常在抖音上面有各行各业的人在晒自己的工作状态,其中就有港口的龙门吊司机,他们需要爬到很高的塔吊上去,然后每天弯腰看着下面的集装箱工作,时间长了腰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一般四十岁之后就得转到其他岗位,不仅是职业病,在塔吊上面上厕所都是一个难题,所以胡厚崑去港口的时候,港口领导告诉他有很多40岁的保安,因为长期从事塔吊工作,腰都不太好,港口只能让其从事轻松点的工作。 除了塔吊司机本身工作不易之外,还有一个塔吊的利用效率问题,一个港口是有大量的塔吊的,一个塔吊就需要一个司机,即使这个塔吊现在是空闲的,他也没有办法说下来,然后爬到另外一个塔吊上面工作。而对于港口来说,比拼的就是货物吞吐的速度,可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浙江舟山港进行了5G智慧港口的建设,通过5G网络改造之后,龙门吊也成为可以远程操控的机械了,操控员通过高清摄像头,坐在操控室里面进行远程操控,不仅是工作条件改善,而且对于港口来说,整个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因为每个操控员他只需要远程操控抓和卸两个动作,其他动作都可以由机器完成,而且操控员不仅仅是可以操控一个龙门吊。 同时港口现场的集装箱卡车,在龙门吊装上和卸下货物之后,可以通过路径规划加上远程5G监控,实现无人化高效率运行,整个港口的运行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成本还得到了降低。 为什么港口也需要5G?除了低时延用于远程操控之外,现场同时工作的集装箱卡车就有几十台,要实现自动化驾驶,需要路端感知、车路协同、车车协同、实时视频等,需要并发上传大量的数据,而5G的大带宽则是最为合适的方案。 最后我们还可以看下钢铁行业,其实目前中国的钢铁厂已经高度自动化了,但是在进一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另外钢铁厂也面临着招人难的问题,高温高危的环境难以吸引年轻人进入工厂工作。 华菱湘钢是湖南省最大的单体国有企业,2020年他们对车间进行了以下的5G智能化改造: 第一个是智慧天车,天车集装卸、搬运、运输功能于一身,是钢铁生产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天车经常运行在厂房内的高空,过去需靠人工在天车操作室里操作,不但效率低,且工作环境恶劣、危险。 车间对天车进行了无人化改造,操作人员通过天车上安装的 3D 扫描仪、测距仪、编解码器和多个高清摄像头,进行远程操控,跟港口使用的无人塔吊一样,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个是工业数据采集,钢铁厂需要在工厂各关键设备布放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实时监控震动、温度、湿度、气液体流量等关键信息。 由于上行数据量大,并且不同的传感器采用不同的工业协议,网络传输方式和架构也不一致,很难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为此,采用5G方案,硬件接口类型丰富的5G边缘计算网关接入不同类型传感器,再使用5G信号统一回传,解决了大量数据并发通信上传和统一处理的问题。 第三个5G+AI视觉,钢材表面质量检测是钢铁厂的必备工作,例如汽车面板的的表面缺陷不能大于 2 处,家电钢板更要求表面“0”缺陷。不管是传统的人工检测手段,还是稍微先进点的对比法,既将待检测产品与预定缺陷类型库进行比较,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均较低。而使用5G高清摄像头+AI视觉质检,可以实现微米级的目标检测,获得的信息量是全面且可追溯的,从而大幅提升产品质检的效率和准确率。 再比如在钢厂的生产环节中,需要把钢板水平旋转,进行多次轧制以确保达到要求的厚度,之前是采用人工24小时值守的形式,时间到了人工来旋转,人员容易误操作,工作强度也大,而采用5G+AI机器视觉后,该环节可以实现自动化。 在2021年这个时间点来看,中国5G的to B应用已经逐渐走过从0-1的阶段,逐渐在各行各业建立起了一些标杆,正在逐渐走向从1-N的阶段,我们理解的通信网络将不仅是给我们作为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改变,而且也会给我们作为劳动者和千行百业也带来巨大的改变。 由于各行各业上5G都需要学习成本,同时也是构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因此需要抓住这波从1-N的浪潮,以避免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落后。从工信部的5G扬帆计划也可以看出来,到2023年,“要在垂直行业领域,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 35%,每个重点行业打造 100个以上的5G 示范应用标杆。” 由于我国政府强大的执行力,在时间表上几乎总是能够按时完成,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两年多,5G将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各个行业渗透,从1-N这个阶段,由于要强调可复制性,因此各个行业势必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硬件和软件技术规范和标准,这也是各个企业在自己行业强化话语权和优势的一个机遇。 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由于我国在5G网络建设方面领先欧美国家,再加上我国庞大的产业规模,因此目前我们在行业的5G应用方面也已经在逐渐呈现领先的态势,未来如果我们顺利完成1-N的规模复制,不仅对我国各产业带来巨大的增量,而且在各行各业还可以走出国门,在国外5G网络逐渐部署后,把中国的成熟行业应用经验,标准和规范输出到全球各国。 请注意,在这里并不是说5G无所不能,比如说我们熟知的芯片行业,没有半导体生产设备,材料,工艺的突破,怎么可能打破封锁呢,而是说5G作为新基建的一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其万物互联这个特性会波及到几乎所有的行业,给各行各业带来增量收益。 一件事情,只有做了才有可能领先。实际上除了在确定性的to B行业应用之外,在未来两年只要有一款面向个人消费者的to C 5G应用爆红,其蕴藏的巨大市场机遇,将会导致各家互联网公司迅速的大量跟进,那么5G网络将会在一夜之间在消费者层面成为必需品。实际上从以往微信,抖音等现象级应用的爆发来看,一旦起势这个时间是非常快的。 以上是我对5G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一杯“咖啡”存储全人类数据?MIT团队把数据存到DNA里,靠谱吗?
全球数据都能存在一个咖啡杯中?一杯星巴克中杯是 354 毫升,世界人口目前七十多亿,这能存的下吗?答案是:理论上可以。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 DNA 存储技术,该技术可从大规模数据库中检索和标记 DNA 数据文件,实现了将数据存储为 DNA 形式的可能。图 | 相关论文(来源:Nature Materials )当地时间 6 月 10 日,相关论文发表在 Nature Materials 上,通讯作者是 MIT 生物工程学教授马克·巴斯(Mark Bathe)。论文题为《在档案文件存储系统中使用布尔搜索的随机存取 DNA 存储器》(Random access DNA memory using Boolean search in an archival file storage system)。这项研究意味着照片、音频、文档和其他文件都可存储为 DNA 的形式,有望彻底改变人类存储数据的方式。据了解,当前全球大约有 10 万亿字节的数据,大部分数据存储在占地面积庞大的数据中心里。这些数据中心比足球场还大,光是建设和维护成本就得 10 亿美元。以 DNA 形式储存数据的灵感来自于包含遗传信息的 DNA 分子,该团队认为 DNA 分子有望以极高密度去存储大量数据信息。马克·巴斯表示,理论上一个咖啡杯即可存储全球所有的数据。据悉,DNA 的密度是闪存的 1000 倍,一旦制造出 DNA 聚合物,它就不会消耗任何能量,把 DNA 写下来之后,即可进行永久存储。图 | 以 DNA 形式存储数据文件的方法(来源:MIT)该团队表示,他们可将图像和文本页面编码为 DNA,但是要突破从众多 DNA 片段的混合物中挑选出所需文件,即检索功能的技术壁垒。据悉,研究人员以 DNA 形式存储数据需要一种约 6 微米大的二氧化硅颗粒,然后把数据文件固定在二氧化硅颗粒中,接下来用短 DNA 序列对文件进行标记。其中,每个颗粒都标有与文件内容相对应的单链 DNA “条形码”。用这种方法能从最多 1020 张图像中准确提取出单个图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博士生导师、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默告诉 DeepTech,这带来的好处非常显著,应用潜力也很巨大。包括提高大规模数据存储的效率、节省公共资源、极大提升信息运输与流通速度等,还包括对诸多专业领域的促进,如以核酸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在交叉学科的应用、机密信息的安全储备、以及环境保护等。以 DNA 形式存储的数据,可以放在手掌里在数字化时代, 文本、照片或任何其他形式的信息,都是由 0 和 1 通过二进制编码而成的。类似的,我们也可将这些信息用四种核苷酸 A、T、C、G 编码为 DNA,例如把 G 和 C 表示为 0,A 和 T 表示为 1。作为一种存储介质,DNA 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密度的优点,高稳定性意味着 DNA 的合成和测序比较容易,高密度指的是每个核苷酸只有两个比特大小,即大约 1 立方纳米。因此以 DNA 形式存储的数据,其体积之小甚至能放在手掌中。但是,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郭天南告诉 DeepTech,目前 DNA 存储数据的访问速度尚远不及硬盘,数据读写成本较高,该成果的优势在于数据存储的稳定性,因此较适合于冷数据。为了考察新方法的读取速度,MIT 团队将 20 个不同的图片编码到大约 3000 个核苷酸长的 DNA 片段中,大小相当于大约 100 个字节。(图源:Nature Materials )这些图片包含猫、老虎、飞机和人物照等,因此研究人员给每张图都设置了相对应的条形码。当提取特定图像时,首先需要移除 DNA 样本,然后添加与一定的标签,比如老虎照片对应的标签是 “猫科动物”“橘色” 和 “野生”,猫照片对应的标签是 “猫”“橘色” 和 “家养”。图 | 测试用使用的图片(来源:Nature Materials )研究人员用荧光、或磁性颗粒来标记这些引物(primer),为的是方便从样本中取出、并识别对应的匹配物。这时,需要的文件就可以被删除,而剩下的 DNA 文件毫无损伤,并能被完整地放回原处。该检索过程还支持布尔逻辑(Boolean algebra)搜索查询,比如从 “总统和 18 世纪” 可以搜出乔治?华盛顿的结果,和我们日常使用的百度搜索、谷歌搜索很相似。在概念验证阶段,搜索速度是每秒 1KB,搜索速度由每个胶囊的数据大小决定。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博士、助理研究员李雷告诉 DeepTech,事实上这等于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的检索策略,使得我们在查找信息的时候,可以更加容易找到具体的信息点,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通过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反应)来在全 DNA 上进行搜索。换句话,这种新策略使得数据定位更加容易,可以针对性地提取信息。另据悉,该团队使用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遗传学和医学教授史蒂芬?埃利奇(Stephen Elledge)开发的 10 万个序列中的单链 DNA 序列作为条形码,如果在每个文件上放置两个这样的标签,就可以唯一地标记 10^10 个不同的文件,也就是 100 亿。这意味着,每个文件上有 4 个标签,就可以唯一地标记 10^20  个文件。故此,哈佛医学院遗传学教授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将该成果描述为 “知识管理和搜索技术的巨大飞跃”。目前,该团队已成立一家名为 Cache DNA 的初创公司,该公司目前正在开发 DNA 长期存储技术,届时相关技术既能用于数据的长期存储,也可用于短期存储。但是,该成果仍有可优化的空间。比如,这种新技术成本非常高昂,写 1PB 数据(100 万 GB)需要花费 1 万亿美元。如果想比普通用于存储数据的磁带更具竞争力,该团队认为成本还需要降低约 6 个数量级。他们认为,这预计能在 10 年或 20 年内实现,因为过去几十年存储信息的成本一直在大幅下降。另一个主要瓶颈,是这种技术难以从其他文件中挑选出想要的文件。假设成本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就能在 DNA 中写入 1EB 甚至 1ZB 数据,然而这时就有无数的文件、图像或电影和其他东西,要想找到目标文件简直就像大海捞针。当下,人们通常使用 PCR 来检索 DNA 文件,每个 DNA 数据文件都包含一个与特定 PCR 引物结合的序列。要想提取特定文件,就得把该引物添加到样本中以查找和扩增所需序列。然而,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引物和脱靶 DNA 序列之间可能存在串扰,导致不需要的文件被拉出。此外,PCR 检索过程需要酶,最终会消耗池中的大部分 DNA,因为所有其他 DNA 都没有被放大,这是能做的就是把它扔掉。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郭天南告诉 DeepTech,这种新方法的优势主要在于克服了传统方法对 PCR 扩增的依赖,减小了 PCR 扩增中可能产生的技术噪音。并且,这种方法尽量减小对未读取数据的损害,即未读取的 DNA 可以有效回收并且再次按需读取。针对 COVID-19 检测、人类基因组测序等,我们迫切需要低成本、大规模存储解决方案。如果 DNA 合成可以变得足够便宜,那么就能可以实现存储更大的文件。另据悉,该团队计划将这种 DNA 封装技术用于存储 “冷” 数据,即保存在档案中的不经常访问的数据。对此李雷认为这主要是因为 DNA 存储技术不成熟,具体地说是 DNA 保存技术。DNA 很容易发生降解,除了会受到温度影响,化学因素比如储存 DNA 的溶液等都会致其发生降解,而一旦降解,这些物质就彻底成为杂乱无章的信息。此外反复访问同样会对 DNA 进行处理,最终导致 DNA 自身的不稳定。李默认为,该技术的 “数据检索” 环节依赖于荧光激活分类,限制了数据检索及读取的速度与效率,因此该技术不适用于读取 “热数据”,即存储后被高频次访问的数据,并且读取速度较传统硬盘也不具备优势。但如日后能在这些环节有所突破,则将是另一次质的进步。
我国首台、世界最亮之一,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HEPS启动科研设备安装
▲HEPS电子枪在直线加速器隧道安装2021年6月28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来临之际,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支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首台科研设备安装,为其提供技术研发与测试支撑能力的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同期转入试运行。我国首台!世界亮度最高之一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HEPS建安工程已完成70%首台科研设备的安装标志着HEPS工程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首台安装的加速器设备——电子枪,位于HEPS直线加速器端头,是加速电子产生的源头,采用全国产技术,自主设计、国内加工。▲HEPS工程航拍图HEPS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是怀柔科学城的核心装置。该项目于2019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建设周期6.5年。建成时,HEPS将成为中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为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原创性、突破性创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平台。电子枪由枪体、陶瓷桶、防晕环、阴栅组件4大部件构成,其中阴栅组件是电子枪的关键卡脖子部件。中科院高能所提前布局,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克服诸多困难,解决了阴极发射以及微米级栅网编制、变形和焊接等难题,目前已基本实现阴栅组件的国产化。截至2021年6月底,HEPS建安工程约完成总工程量的70%,磁铁、电源等设备完成样机试制,进入批量加工阶段,束流位置测量电子学、像素阵列探测器研制取得阶段性进展。预计2022年初,各建筑单体全部交付使用,HEPS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创新“双主体”模式建设PAPS1.3GHz 9腔室超导腔研制国际领先同天,PAPS项目启动试运行,超导高频及低温、精密磁铁测量、X射线光学检测等设备开机运转。该项目标志着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由建设为主转向了建设与运行并重的关键阶段。PAPS项目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立项支持,项目位于HEPS装置对面,于2017年5月启动建设,用地面积为426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295平方米,建设周期为4年。该项目创新采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怀柔科学城公司“双主体”建设模式,开展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解决HEPS建设所需的超导高频及低温、精密磁铁测量、探测器技术研发测试、X射线光学检测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为先进光源建设、运行及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PAPS项目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尤其是在1.3GHz 9腔室(9-cell)超导腔研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3GHz 9腔室超导腔该项目于2021年6月18日通过工艺测试验收,项目各系统工艺性能指标全部达到、部分优于验收指标,高质量地实现了该项目的建设目标。
超薄脊柱植入物可助治疗顽固疼痛
腰酸背痛膝劳损,慢性疼痛难忍何时休?有了新技术,或许无需再担心。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论文,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结合软机器人制造技术、超薄电子学和微流体技术,开发出一种超薄充气设备,可以治疗最剧烈的肢体疼痛,如无法通过止痛药治愈的腿部和背部疼痛,而无需进行侵入性手术。该设备或成为治疗全球数百万人顽固性疼痛的有效、长期解决方案。每个人都会经历疼痛,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它是暂时的、可治疗的。而对一些人来说,疼痛会使他们变虚弱,对健康带来威胁。在英国,背部疼痛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每年造成约120亿英镑的经济损失。在美国,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每12名美国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顽固性背痛。非类固醇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或阿片类药物,如可卡因、吗啡等,对于这类疼痛的常规治疗是不起作用的。被称为“神经痛的终极治疗手段”的脊髓电刺激(SCS)是顽固性背痛或其他类型神经性疼痛的一种治疗选择,尽管有效,但使用受限。目前,全球每年只有约5万病例可进行SCS手术。因此,每天仍有数百万人在与慢性疼痛作斗争。此次研发的新装置非常薄,大约只有一根头发的厚度,约60微米,可卷成一个小圆柱插入针头中,然后植入脊柱的硬膜外间隙——与无痛分娩针打的是同一部位。一旦定位正确,由于微流体通道,该装置就会被水或空气充满,像一个小小的空气床垫一样展开,覆盖脊髓的大范围区域。当连接到脉冲发生器时,超薄电极开始向脊髓发送小电流,从而干扰疼痛信号。研究人员在设备中加入了一些铋颗粒,这样即使设备很薄,也可通过X射线观察到。他们在体外和人体模型上验证了这种设备。早期测试表明,它除了能有效治疗多种形式的疼痛之外,还可能被改造成一种针对潜在的瘫痪或帕金森氏症的治疗方法。该论文资深作者之一、剑桥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系的达米亚诺·巴隆博士说:“我们制造设备的方式意味着还可以增加更多的电极,或者把它做得更大,以便更精确地覆盖更大范围的脊柱。”研究人员表示,希望开展更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在两到三年内开始在患者身上测试该设备。
上海1/3检测实验室开启数字化转型,除了智能“接单”“发货”,最大改变出人意料
随着生态环境监测“风口”的到来,能为环境、食品等领域提供监测与评估服务的四川凯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迎来了业务爆发期,来找他们做检测的企业络绎不绝,业务量扶摇直上。业务量暴涨的同时也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压力”之下,该公司找到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在接入了“牵翼云”后,业务对接效率与设备综合效率显著提高。检验检测行业属于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是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关键一步。在日前举行的“云数赋智 共建共赢”——检验检测认证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上,专家表示,推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到了关键时期,高水平的检验检测能够助力企业研发、促进产业升级。智能定价化解实验室“接单”“发货”烦恼“客户太多了,忙不过来。”四川凯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向天云的话显示了当下生态环境检测的火爆程度。随着检测业务量的增长,对团队工作能效和质量的挑战也在持续增加。每年数以亿计的数据,需要一一填写入报告中去,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是个不小的挑战。数字实验室的一大核心功能,就是把员工从重复的录入、审核劳作中解放出来。据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慧伟表示,数字实验室能够实现检测报告编、审、签一条龙,即检测数据自动录入报告,由算法自动判定报告是否准确,并对生成的报告进行签发。检验检测关乎产品质量,其中涉及诸多“门道”。同一种样品的不同规格,或者不同标准,检测参数与报价都不同。一位经验丰富的金属材料检测员告诉记者,一种材料可以有800多种以上的参数组合,过去报价主要由经验丰富的员工自行决定,如果能像线上消费类网站一样,根据各种参数智能定价,将会极大提升效率。数字化实验室将彻底解决“接单”的烦恼,凭借大数据累积的定价经验,数字实验室能像网上消费平台一样,根据客户需求和实验室的闲忙程度,对检验检测服务自动报价。纸质报告或将成为历史,实验室与企业实时互动有了数字赋能,强过程轻结果,将是检验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某大型药企在提到实验室数字化时就表示,比起检测报告,欧美大型制药企业更看重过程控制。如果过程控制得非常好,相信结果也不会差。刘慧伟表示,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亮点在于可实现过程控制。也就是说,客户不需要拿到报告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是在检验过程中,就能知道哪方面出了问题,应该如何改进。目前,“牵翼云”已为全国400多家实验室提供数字化供应链,其中长三角实验室占一半以上。他们正通过强化实验室标准化流程,确保所有数据的产生都在监管之下,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将来,纸质报告或将成为历史,通过数字赋能,实验室人员可以和企业员工实时探讨产品问题。”刘慧伟说。需求旺盛,实验室数字化转型“蓝海”有待开拓“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正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去年,上海市认证协会联合国内20余家龙头检验检测机构率先推出了国内首个数字化实验室团体标准,致力于推动实验室的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数字化水平。今年5月,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近500家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的数字化转型调研显示,已经开展或者计划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机构占36.2%,20.6%的机构会在一年内启动数字化转型,一批龙头检验检测机构已经在数字化转型中尝到了甜头。上海拥有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的机构达1100多家,全国超过40000家,数字化将对实验室赋能巨大。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也需要一批专业的数字服务商,目前这样的企业全国不足5家,是一片有待开拓的“蓝海”。专家表示,实验室数字化转型将从局部规划设计向全局规划和顶层设计转变,逐步推动全业务数字化、全渠道数字化、全产业数字化。
小屏手机的宿命 iPhone 13 mini来了也救不了
毫无疑问,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消费电子历史上青史留名的人物。他知名度最高的作品就是众人皆知的iPhone系列了。他有多成功?即使继续带领苹果叱咤商场,现任苹果CEO蒂姆库克仍然会时不时被人们批判一番,吐槽他“不如”乔布斯的地方。 乔布斯和他的iPhone(图源:网络) 但即使是最伟大的人,偶尔也会犯错。乔布斯曾多次提到3.5英寸才是手机屏幕的黄金尺寸,放到如今这个言论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不仅是“3.5英寸”,连不超过6英寸的手机都几乎消失。 虽然苹果还在坚持做小屏手机,iPhone 13 mini已箭在弦上,iPhone SE第三代也传闻四起。但如果你想在更远的未来还能用上5点几英寸的新手机,千万别抱什么期望。小屏手机的生命已经走向了尽头,究其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第二代iPhone SE 01 小屏手机是落后于时代的复古产物 如果你对小屏手机的低销量不解,想一想其它领域就会豁然开朗。 比如汽车,历史上经典车型很多,不少车迷都会说:“复刻了我一定会买”,但真有厂商复刻后,会有几个人买?现代汽车在实用性方面完全胜过所谓的“经典车”。落后于时代的复古产物是无法在与现代产物的竞争下获得足够市场份额的。 小屏手机就像老爷车,是一种实用性落后的设计(图源:网络) 小屏手机其实也一样,它在功能与性能上的先进性几乎全方位落后于大屏手机。首先屏幕本身的尺寸就意味着显示沉浸感的落后。其次,小屏也意味着操作不便,比如在多任务处理或编辑文档这种需要精细操作的使用场景下。再者,由于整体机身尺寸的缩小,手机的其它硬件也会随之“缩水”,比如电池续航和摄像头配置等。 机身小,电池小(图源:网络) 小屏手机看似是一种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但其实它就是手机世界中的“老爷车”,牺牲了太多必要的热点能力。这样一来,小屏手机越来越低的存在感也就不足为奇了。 即使是在手机市场上呼风唤雨的iPhone系列也逃不掉这个规律。由于销量的惨淡,苹果iPhone 12 mini停产的消息已经被传得满天飞。会在今年秋季亮相的iPhone 13 mini,似乎也会是iPhone正代产品的小屏绝唱了。 iPhone 12 mini(右) 02 完全的单手使用从来都和手机无缘 很多人对于小屏手机的渴望都源于对“单手操作”的执着,认为大屏手机单手操作费劲,需要双手操作才能用。然而回看历史,我们会发现从手机诞生之初开始,不管尺寸多大,厂商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上都没有回避双手操作。 即使尺寸小,双手操作也有必要 手机本来就不是一种必须单手操作才好用的设备。相反,给翻盖手机翻盖,或者用实体按键打字,甚至是玩贪吃蛇时,双手效率都更高。不难看出,即使是在手机尺寸如此小巧的过去,我们也离不开双手操作。 用户对单手操作的渴望,和小屏手机能带来什么无关,而只是一种对大屏手机为数不多缺点的吐槽罢了。只要没大到双手都用不了的地步,“大屏”就一直会是更合理的尺寸。 03 小屏手机并不是软件的优化对象 第三个小屏手机生存空间被大屏手机挤压殆尽的原因,是软件层面围绕大屏手机的不断优化。 iPhone 6 Plus(左)标志着小屏主流时代的结束 2014年开始,苹果妥协,借助有着5.5英寸屏幕的iPhone 6 Plus加入了安卓机掀起的大屏潮流之中。同时在软件方面出现的就是单手模式:把系统界面缩小并放在一个角落,提高了单手操作的易用度。虽然手机本身就是一个双手操作效率更高的产品,但如果你非要执着于单手操作,单手模式加持的大屏手机也已经能够取代小屏手机了。 历史悠久的单手模式 如果说单手模式是大屏手机对自身缺点的弥补,那么接下来要说的“多窗口显示”就是对大屏理念的贯彻了。 从大屏手机初期(三星Galaxy Note系列)开始,多窗口显示就出现了,可以让用户在一个页面上操作多个APP。如今,类似功能更加成熟,分屏、悬浮窗应有尽有。 多任务在小屏手机上体验不如大屏 好不好用先不说,至少厂商们一直都在以大屏手机为平台,不断优化软件操作体验。iPhone SE这种小屏手机已经没有了这种待遇,小屏手机的路只能是越走越窄。 04 未来属于大屏 虽然近两年传统形态手机的尺寸极限有所降低,超过7英寸的产品已经消失殆尽,但手机追求大屏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只不是过换了个形态,在新的折叠屏分类中继续发扬罢了。只要大部分人还能在展开折叠屏手机后感受到大屏冲击带来的快感,小屏手机就没有翻身之日。现在仅有的疑问就是,小屏手机还能坚持多久?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