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新经济财富家族崛起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  中国新经济行业正迎来上市潮。6月30日晚,滴滴(NYSE:DIDI)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上市首日开盘涨近19%,按照当日最高估价计算,滴滴市值一度升到800亿美金。截至收盘,滴滴报14.2美元,上涨1.43%,市值达680亿美元。近期,已有多家新经济企业成功IPO,如满帮(NYSE:YMM)、叮咚买菜(NYSE:DDL)、奈雪的茶(2150.HK)等,另外,小鹏汽车也已启动港股IPO。上述企业上市背后,更是一大波新经济财富家族的崛起。“一大波新经济公司正接踵而来。”近日,惠裕全球家族智库联合华港财富集团发布的《2021中国新经济家族办公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随着越来越多新经济类企业纷纷赶赴美股、港股和科创板上市,一大批新经济财富家族跃然而出,追逐新经济的家族办公室轨迹成了行业研究的触点。从综合报告样本数据来看,新经济家族财富管理画像有着非常独特的鲜明特征,他们正在改变旧的家族办公室理念和策略;他们颠覆了传统的银行式投资方式;他们更注重开发并推动新的资本运作方向;他们更愿意像经营企业一样管理财富;他们更注重家族办公室具备卓越的数字化技能等。进击的新经济家族过去十个月,惠裕全球家族智库携手华港财富集团深入8个城市走访了66位受益于新经济崛起而获得较多财富的富裕人群及家族,其中平均资产规模在1亿-10亿美金之间的占了半数,而其平均净财富仍处于上升期;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所在地主要为内地和香港。在调研的新经济财富家族中,25-34岁占比38.89%,45-54岁占比50%。《2021中国家族财富与家族办公室调研报告》中所描述的传统家族实控人平均年龄54岁,因此,新经济财富家族实控人平均比传统家族实控人年轻近10岁左右;问卷数据同时反馈,25-34岁之间的年轻富豪越来越多,有可能凭借对新经济模式的认知,更多年轻创业者将迈入新经济财富人群行列。《白皮书》中的问卷数据显示,新经济财富家族的财富主要来源于IT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一代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服务、电子核心、人工智能和智能工程)、 高端装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其中共享经济占了调研数据的半壁江山,另外,新能源、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网红经济等领域造富能力也很强。6月29日,长城战略咨询、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报告发布会上发布的《2021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42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创新药与器械、数字医疗、人工智能等32个赛道。其中,创新药与器械、数字医疗、人工智能、企业数字服务、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的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分列前五,合计占比44.7%。42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中前沿科技企业为260家,占比为61.2%。“未来5年内,中国将涌现更多成功的新经济企业及新经济财富人群。”6月30日,惠裕全球家族智库创始人范晓曼在接受经济观察网采访时表示,66位的调研数据在超高净值家族办公室人群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常创始人级别的新经济类家族,在公司上市或者股权套现后,会考虑再连续创业或者成立创始人基金,大多数创始人基金成立之后,会继续沿着创始人之前的投资惯性,寻找赛道里其他创始人。这种带有显性创始人标签的投资基金具备很大的优势,不仅可以为被投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在行业经验与资源等方面具有稀缺优势,也可以从被投企业中寻找合适标的,与其原有企业形成协同效应。“新经济的创始人不会把大部的钱放在房地产,而是会投资到周围的创始人以及债券,包括同行业的股票、小盘股、大盘股的配置。换言之,新富人群更注重生态,把未来最大的收益率放在人身上,用自己的生态扶持一 大批企业,造就一大批富豪。”一位联合家族办公室CIO称。《白皮书》显示,新经济财富家族在创业路上,几乎无一没得到VC/PE的扶持,一路成长并走上IPO敲钟的舞台。这些成功的企业家在见识到创投的力量后,又开始反哺机构。国内造车新势力典型的三剑客:小鹏汽车的何小鹏,蔚来汽车的李斌,理想汽车的李想不仅是创业新锐,更是多家创投资本的LP,并在创始人基金的设立上异常果断。如上海宾阖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的发起人为何小鹏和陈锦仪,其中何小鹏持股90%,为最终受益人。通过上海宾阖,何小鹏成为了非凡母基金、亦联资本、晨兴资本、昆仲资本、变量资本等的LP。作为新经济巨头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对外投资版图一部分是通过字节跳动旗下公司进行,另一部分则是他自己直接担当LP。字节跳动入股了一家创投机构——黑蚁资本。黑蚁资本专注于消费领域,投资过包括泡泡玛特、简爱酸奶、生鲜传奇、喜茶、很久以前羊肉串等企业。而在字节跳动的对外投资中,有不少是通过旗下公司量子跃动进行的,如互动百科、懒熊火锅、泰洋川禾、机器之心、晓羊教育等。高学历背景“本科生或许可以创业做互联网公司,但人工智能领域注定需要博士创业。”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称。《白皮书》将新经济行业分为十大行业类别,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与环保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和法律服务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新经济企业的迅速崛起,伴随着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两项转变:资本相对过剩,回报率下降,市场出清压力升高;以及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本上升。”华港财富集团创始人、总裁孙越君表示,我国未来快速增长的行业必然要放弃粗放的资本积累和低端人力资本投入,转向高人力资本投入和高科技投入。新经济通常定义为,高人力资本投入、高科技投入、轻资产;可持续的较快增长;以及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在白皮书调研的66个新经济财富家族里,高学历背景占了70%左右,其中有大约55.56%学历背景是硕士,博士及以上所占的比例是11.11%,本科仅占33.33%。其行业大多集中在金融科技、汽车交通、高端装备、医疗健康领域,人工智能企业则由更高级别科学家组成。当然,上述结构一定程度上受到所选样本的局限性。“第一桶金的获得,毫无疑问是来源于股权激励,有少数直接来源于家族继承。”在《白皮书》研究的家族背景中,有77.78%的财富直接来源于所在企业的股权激励,16.67%的成员是由父辈继承并正从事新经济行业的少壮派家族。因固定薪酬获得一定财富的新经济行业高管仅仅占了5.56%。“这类人群中少数新经济财富得益于家族传承,更多则来自于自身创富。目前新经济财富人群在中国才刚是第一代,他们更多依靠股权激励或连续创业获得财富自由,与高学历有必然联系,也充分说明中国教育体系中的211、985重点学科的培养机制是完全得到印证的。”范晓曼称。更值得关注的是,《白皮书》显示,占比88.89%的新经济财富家族财富积累都经历了约5年时间,1-3年以及3-5年的,共占了约12%左右。这说明新经济企业的确能使得家族个人财富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扩张,究其原因,VC/PE资本的确是一种助力,另外,这些家族赶上新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让创始人们有了更快接触资本市场的机会,而且许多是连续创业者, 在精准赛道上拥有更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从他们公司融资,IPO到退居二线,转型做投资,社会公益以及回归家庭。身为家办行业的从业者,我们看到的并不仅是他们账面上的一亿或者两亿美金,而是商业模式的变迁,技 术的迭代,以及他们身上的企业家精神。”孙越君称,作为个人,他们勤奋敬业,朴实谦逊,勇于接受新事物;作为家庭的一分子,他们思考未来,关注教育和年轻一代的成长;作为投资者,他们讲究成体系的投资方法论,更着眼于长期趋势,关注产品但更关注产品背后的人;作为客户,他们看重效率和用户体验,敞开心扉倾听顾问的意见。
无锡市政公用产业集团下属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 计划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6月30日,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市政公用产业集团”)公告表示,子公司江苏昌润城建开发有限公司和无锡鑫连鑫物资有限公司存在债务逾期。无锡市政公用产业集团披露,此次未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主债务人为江苏昌润城建开发有限公司和无锡鑫连鑫物资有限公司,上述公司分别为无锡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二级子公司和一级子公司。2017年12月14日,江苏昌润城建开发有限公司与华夏银行无锡分行签订了流动资金借款合同:2017年5月17日江苏昌润城建开发有限公司与浦发银行无锡分行签订了流动资金借款合同;2017年12月29日无锡鑫连鑫物资有限公司与江苏银行扬名支行签订了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无锡市政公用产业集团的子公司无锡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对上述三笔借款均提供了担保。公告显示,关于上述违约债务情况为:华夏银行无锡分行借款金额3500万元,借款利率为6.09%,浦发银行无锡分行借款金额2000万元,借款利率为6.1%,江苏银行扬名支行借款500万元。后因江苏昌润城建开发有限公司、无锡鑫连鑫物资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偿还,无锡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按合同约定承担代偿责任。截至2020年12月31日,江苏昌润城建开发有限公司、无锡鑫连鑫物资有限公司违约金额为6976.47万元。其中担保人无锡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代偿金额为374.42万元,该部分目前已由市政建设清偿完毕。主债务人江苏昌润城建开发有限公司、无锡鑫连鑫物资有限公司目前无继续经营的价值,计划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此外,无锡市政公用产业集团表示,以上两家企业的债务违约,对本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均无重大不利影响,不影响本公司的偿债能力及到期兑付能力。据记者了解,2021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21〕5号,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意见第二十一条明确指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对失去清偿能力的要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此外,2018年9月13日《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的指导意见》第五条中也曾明确指出,“对严重资不抵债失去清偿能力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坚决防止‘大而不能倒’,坚决防止风险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对此,联合资信评级总监丁继平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对失去清偿能力的要依法实施破产重整或清算。有助于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鼓励债务人、债权人协商处置存量债务,切实防范恶意逃废债,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坚决防止风险累积形成系统性风险。加强督查审计问责,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上海新世纪评级6月24日对无锡市政公用产业集团跟踪评级报告显示,维持公司AAA主体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认为公司存续债券还本付息安全性极强,并维持上述债券AAA信用等级。据无锡市政公用产业集团官网介绍,无锡市市政公用产业集团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3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109.42亿元,为国有独资集团公司。 集团主要从事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专业从事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以及经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的其它业务。
龙芯中科遭遇仲裁纠纷,国产CPU第一股成色几何?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邹永勤  龙芯中科的自主创新首推其发布了龙芯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但正是因为这套指令系统,却在其拟IPO过程中遭遇了来自芯联芯公司的仲裁申请。6月28日,深沪两市共49家企业提交了IPO申报,其中国产芯片领域的明星公司——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龙芯中科)赫然在列。资料显示,龙芯中科本次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4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该公司将募资35.12亿用于先进制程芯片、高性能图形芯片等项目。其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拟上市地点则是上交所科创板。发布龙芯自主指令系统,国产CPU第一股呼之欲出作为国产CPU的一线企业,技术水平无疑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招股说明书显示,龙芯中科是自主研发处理器的代表企业,基于龙芯CPU的电脑产品使用体验已经达到市场主流水平,产品在电子政务、能源、交通、金融、电信、教育等行业被广泛应用。当前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化领域主要有6家国产CPU厂商参与竞争,包括:龙芯中科、电科申泰、华为海思、飞腾信息、海光信息、上海兆芯等。而在工控系统自主化市场和信息系统自主化市场,龙芯中科均处于市场前列。龙芯中科研制的芯片包括龙芯1号、龙芯2号、龙芯3号三大系列处理器芯片及桥片等配套芯片。其中,龙芯1号系列、龙芯2号系列主要面向工控类应用;龙芯3号系列主要面向信息化应用,其中工业级产品面向高端工控类应用。在指令系统方面,龙芯中科发布了龙芯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从而实现了这一领域的自主创新。指令系统是计算机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产权,承载着软件生态的发展创新。目前,市场主流的指令系统包括X86指令系统和ARM指令系统。龙芯中科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走自主研发道路,推出了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龙芯架构),并已通过国内权威第三方机构的知识产权评估。LoongArch是一款充分考虑兼容需求的自主指令系统,在定义时充分考虑了MIPS、X86、ARM、RISC-V等主要指令系统的特征,具有较好的自主性、先进性与兼容性。LoongArch将通过“指令系统创新+二进制翻译”的方式,高效运行MIPS、X86、ARM等平台上的二进制应用程序,从而达到融合生态的目的。龙芯中科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我国CPU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正在快速逼近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赶超的可能。技术授权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但招股说明书同时暴露了该公司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19%、67.92%、70.23%,存在下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的风险。但最让投资者关注的,则是在招股说明书第四章“风险因素”第一节“技术风险”中提及龙芯中科存在“技术授权的风险”。内容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向部分EDA工具供应商采购EDA设计工具许可。EDA工具为芯片设计所需的自动化软件工具。公司从事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业务,在经营和技术研发过程中,需视需求获取第三方供应商的EDA软件工具使用许可。虽然公司与EDA工具供应商已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如果对外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技术限制范围进一步扩大,公司存在无法取得部分EDA软件升级版本使用许可的风险,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资料显示,EDA一般指电子设计自动化,它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基础支柱之一,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常被称为“芯片之母”。据赛迪智库统计,2020年国际三大EDA巨头新思科技(Synopsys)、楷登电子(Cadence)和西门子(Mentor Graphics)合计占领了约80%的中国市场。对此,一位长期专注芯片领域的私募基金研究员指出,其实龙芯中科这个技术授权风险是处于可控范围的,只要其采用国产EDA软件替代即可。虽然国际三大EDA巨头占据一定优势,但近年来以华大九天为代表的本土EDA企业亦在迅速追赶,差距正在缩减当中。随着“卡脖子”事件发生后,近年来国内一些芯片公司亦开始陆续采用本土EDA,比如华大九天6月21日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上海兆芯、上海华虹以及京东方A(000725.SZ)等均是其重大客户。龙芯中科号称“国内自主CPU的引领者、自主生态的构建者”,它采用本土EDA应是理所当然之事,也就不存在技术授权风险一说了。而且,除了华大九天,概伦电子等本土EDA企业亦可圈可点,龙芯中科只要肯国产替代,便大有可选择余地。不得不防的仲裁风险如果说龙芯中科可能存在的“技术授权风险”是可控的,那么其即将面对的仲裁风险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招股说明书第四章“风险因素”第五节“法律风险”中指出公司存在仲裁风险,“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销售的CPU芯片产品采用MIPS指令系统进行设计开发。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本公司存在1起与MIPS技术许可合同相关的仲裁事项”;“如裁决结果不利于本公司,可能对本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那么,这是一起什么样的仲裁?仲裁的对手又是谁?根据招股说明书,该起仲裁的申请人是上海芯联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联芯),地点为中国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该案件已经受理。龙芯中科表示,对于申请人提出的各项仲裁请求,香港律师行核验了公司提供的与该仲裁相关的全部资料和信息,认为目前未发现足以实质性支持对方指控的事实或证据;并强调,该仲裁不构成对公司持续经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同时,公司已向法院提起针对芯联芯的诉讼,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行中。芯联芯提起的仲裁请求以及龙芯中科提起的诉讼,会否对龙芯中科的IPO产生影响?“这个必然有影响的,起码过会的时候要严格审核;此前我们就曾处理过相类似的案例。”广东某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回答。该律师表示,这是有法律依据的,因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发行人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而第三十条“发行人不得有下列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形”的第5项是“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现在龙芯中科的情形,适应于上述两条。该律师进一步指出,虽然龙芯中科表示“该仲裁不构成对公司持续经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但具体影响如何取决于这个案件是否有证据支持起诉方(芯联芯)的诉求,以及最终的仲裁结果。就现在公开的资料来看,无论芯联芯的动机如何、证据是否充足,它既然提出了对龙芯中科指令集(LoongISA和LoongArch)的怀疑,并且在中国香港启动仲裁程序,那么龙芯中科就需要积极面对;而且案件处理得越快,对IPO的影响越少。那么,仲裁双方又是如何看待这次仲裁的?经济观察网记者首先以投资者身份拨打了龙芯中科招股说明书上的联系电话(010-62546668)试图就此问题咨询该公司信息披露负责人李晓钰;但龙芯中科接电话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员工通讯录中并未查找到李晓钰这个人,并匆匆挂断电话。记者为确定龙芯中科招股说明书的资料是否出现错误,再次拨打了上述电话,并第一时间亮明了记者身份,指出如果李晓钰不是公司员工,那么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就存在错误需要修改。对此,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具体情形不清楚,但他们确实没有李晓钰这个人的联系方法,然后就挂断电话。既然龙芯中科的采访无果,那么芯联芯方面又如何呢?芯联芯公司的陈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感谢媒体的客观报道,芯联芯跟龙芯中科的事情,详细资料在芯联芯官网都有详细披露,至于谁对谁错,都应该交给仲裁结果来决定。至于为何选择在中国香港提起仲裁,陈经理表示,这是根据此前的合约来确定的。芯联芯官网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主营业务为中央处理器(CPU)及各种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的自主可控、国产替代解决方案,及从芯片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服务。自2019年,芯联芯已取得MIPS公司在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独家、永久和不可撤销的经营权,承接其在中国的所有授权合约(包括上述龙芯中科),以及其全部技术与可衍生的研究开发权,是MIPS技术在中国唯一可合规实现自主可控的权利方。而MIPS技术,正是此次仲裁的诱因所在。芯联芯6月2日在官网发布声明称,自2011年以来,龙芯中科与MIPS公司签署过若干技术授权协议,所获授权仅限于MIPS架构的某一版本或其部分单元,且不可修改、增减、非授权使用。自该公司取得MIPS技术在中国独家经营权后,发现多年来龙芯中科并未依约履行,包括未依约按时足额向我司支付技术授权的权利金。为此,芯联芯依约于2020年开始要求龙芯中科进行审查,但龙芯中科未能配合解决争议。今年第一季度,芯联芯依据协议约定之争议解决机制对龙芯中科在香港启动了仲裁程序,目前已进入审理阶段。对此,龙芯中科立即于当天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声明进行回应称“龙芯中科发现芯联芯公司向龙芯中科的合作伙伴、社会公众不断发布各种恶意中伤、诽谤龙芯中科,龙芯产品及自主知识产权的函件和信息,严重侵害了龙芯中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龙芯中科已经采取法律行动,将追究芯联芯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而针对龙芯中科的回应声明,芯联芯于6月3日在官网进行回应,指出龙芯中科作为中国CPU界的模范,更应合法合规、信守合约。为此建议龙芯中科遵守行业惯例,立即发布“LoongISA”和“LoongArch”手册的完整内容(后者至2021年6月3日只公布了封面以及《卷一:基础架构》);并适时公布所有“LoongArch”研发人员名单。(图表:芯联芯的声明回应)但龙芯中科对此并未进行回应;而从招股说明书来看,它已向法院提起针对芯联芯的诉讼。
抖音起诉腾讯不正当竞争案撤诉:整个事件走向终点?
抖音诉腾讯不正当竞争案迎来最新进展。3月29日,记者获悉,根据福州中院民事裁定书,抖音已撤诉。此前,在腾讯提出管辖权异议申请后,法院裁定将该案移送深圳法院审理。此前,腾讯向法院提出,该案管辖权应按照微信、QQ开发者协议约定,归属协议签署地所在法院。根据此案标的,法院裁定将本案移送至深圳市中院审理。2019年9月17日,抖音相关运营公司对腾讯相关公司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抖音方面认为,腾讯运营的微信和QQ平台,通过技术手段限制了用户在微信、微信朋友圈、QQ及QQ空间上自由分享抖音的行为。而其他同类产品,如微视、腾讯视频、快手等,均未遭遇腾讯限制,因此该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抖音要求腾讯解除限制、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9000万元。但腾讯方面对此案提出了管辖权异议。腾讯方面认为,该案实际上是“抖音”短视频产品使用微信、QQ开放平台时,产生的合同纠纷。因此,该案应在合同约定的管辖地,即深圳市相关法院进行审理。法院认可腾讯的这一看法。裁定中写到:“根据微信、QQ开放平台开发者协议约定,于腾讯公司之间发生任何纠纷或争议,双方均同意提交协议签订地有管辖权的法院解决”,“本案应以开发者协议约定的合同签署地确定管辖”。抖音并不认同该裁定。根据此前抖音的上诉状,抖音认为本案为不正当竞争纠纷,抖音主张的侵权行为与微信、QQ开放平台开发者协议的履行无关,腾讯开发者协议约定管辖不适用于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之诉,该协议不能成为确定本案管辖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此案并非此前备受关注的抖音诉腾讯垄断案。2021年2月2日,抖音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提交诉状,起诉腾讯垄断。该案是2020年底《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公布以来,国内首例发生在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反垄断诉讼,目前尚在审理中。不过,腾讯在该案中也以同样的理由提出了管辖异议。
罗锡文院士:让铁牛下田,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建党100周年·党员科技工作者风采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让铁牛下田,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本报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方玮 陈芃辰 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试验田已开始使用“无人农场”作业。从耕整、种植到田间管理、收获,均由无人设备完成。这个智能化无人农场的牵头人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田。”日前,罗锡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畅谈自己心爱的农机事业。“把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实现机械化”,这是中共党员罗锡文的初心。“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这是罗锡文的使命,更是广大农机人的使命。 不忘初心,矢志农机永不悔 为什么要研发农机?罗锡文讲起了自己儿时的故事,无论是早起跟随母亲下田插秧的劳累,还是自己拉着耕牛耙田时遇到的危险,亦或在收水稻时被镰刀割下一小节指尖的疼痛,都在他的心里埋下了长大后发明“不需要人下地干活的机器”的种子。 提及与农机结缘,罗锡文特别感激三位好老师“农村、工厂和学校”。在农村,他用牛耙田、拔秧、车水、割禾、打禾、晒谷,深刻体会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和靠天吃饭的农业风险性;在工厂,在挑铁块上冲天炉、抬铁水的体力工作中他偶然寻得与农机接触的契机;在学校,受“中国喷雾机之父”高良润指导走向农机科学研究之路、拜“中国第一个将拖拉机开进水田”的著名农机专家邵耀坚教授为师。从此,罗锡文与农机事业结下不解之缘。 罗锡文有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进行水稻直播推广试验,都要赤脚到田里感受当地泥土的特性。他说机器是否适应土壤特性、作业性能怎样,仅靠计算机模拟或者站在田间地头观察是无法得知的。“什么是脚踏实地?就是要两只脚踩在泥土里去感受农机具作业的状况。另外还要多到农民中走一走,多听听农民的意见,才能有所启发,研发出农民需要的机器。” 罗锡文的微信名字叫“开直播机的老头”,头像正是他自己在田间地头挽起裤脚站在直播机旁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里的直播机是我国第一台水稻直播机,对我国农业影响非常大。 数十载,罗锡文坚持在农机领域耕耘。罗锡文带领其团队研制成功的“同步开沟起垄精量穴播”、“同步开沟起垄施肥精量穴播”和“同步开沟起垄喷药/膜精量穴播”的 “三同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和水田激光平地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功的农业机械导航与自动作业系统突破了十大关键技术,取得了三项创新成果;他率先提出“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业航空”的思路,牵头成立了全国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无人农场,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 罗锡文探索农机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在农业演进过程中,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式,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 在采访现场,罗锡文给大家展示了在水稻无人农场中耕、种、管、收环节的视频。视频中无人驾驶的旋耕机自动从机库走到田中按照设置规划路线完成整个地块的作业,之后播种机把水稻种子精准地、成行成线地播在地里面,随后喷雾机自己开到地里面将喷杆转开进行喷雾。而当粮食丰收时收获机上场进行收割当粮仓满了以后,收获机马上通知运粮车过来卸粮,卸粮车再把稻谷接到卡车上去,最后还能够自动开机库。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什么是无人农场?罗锡文强调说,无人驾驶不等于无人农场,这是两个不同概念。无人农场是在人不进入农场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所有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的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 罗锡文介绍说,无人农场有五个特点,一是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即覆盖农作物生产中的耕整、种植、田间管理(水、肥、药)和收获的各个环节;二是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即农机自动从机库转移到田间,完成田间作业后自动回到机库;三是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即在农机转移和作业过程中能实现自动避障,遇到异常情况能自动停车,以确保安全;四是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即能对作物生产过程中的长势和病虫草害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五是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即能根据作物的长势和病虫草害情况及时作出决策并自动进行精准作业,包括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和精准施药等。 无人农场主要依托三大技术的支持: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主要为无人农场生产提供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栽培模式;智能农机主要为无人农场生产提供智能感知、智能导航、智能作业(精准作业)和智能管理;信息技术主要为无人农场生产的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农机导航与自动作业,农机远程运维管理提供支持。 “无人农场”是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对此,罗锡文认为,无人农场大范围推广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地块较大、机耕道和灌排设施较好、卫星信号和网络信号好等。关键还要适合当地的农业生产需求,不能脱离实际、一哄而上。现阶段还是以试验示范为主,之后再逐步推广。 “3-2-3”战略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虽然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产品可靠性和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我国还有很大差距。罗锡文通过例子、数据“找差距”。 为进一步缩小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我国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地发展,罗锡文率先提出了凝结他多年研究心血的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3-2-3”战略构想,即明确“三步走”战略目标,坚持“两项”发展原则,落实“三项”重点任务。 “三步走”战略目标:一是到2025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突破农机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和“从有到全”。二是到2035年,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机科技创新能力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重点以信息技术提升农机化水平,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全到好”。三是到2050年,农业机械化达到更高水平,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并跑”,部分领域“领跑”,重点以智能技术引领农机发展,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从好到强”。 “两项”发展原则:一是全程全面机械化同步推进。从植物和动物的生产环节考虑,全程机械化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的生产机械化;全面机械化指机械化在农业生产领域横向的拓展,包括“作物”全面化、“产业”全面化和“区域”全面化。二是农机1.0至农机4.0并行发展。农机1.0指“从无到有”,特点是以机器代替人力和畜力;农机2.0指“从有到全”,特点是全程全面机械化;农机3.0指“从全到好”,特点是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4.0指“从好到强”,特点是实现农机自动化和智能化。 “三项”重点任务:一是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补短板”),包括应用基础研究,粮食作物生产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研究,经济作物和饲草料薄弱环节关键技术研发,健康设施养殖工程关键技术研发,区域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水果蔬菜、饲草料与畜禽水产养殖加工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以及农村生活废弃物(固、液)处理与综合利用7个方面。二是现代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攻核心”),包括共性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基础零部件,以及材料和制造工艺四个方面。三是农机装备智能化科技创新(“强智能”),以智能农机为载体,以大田规模化种植、设施农业、果园和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为重点,开展智能农机装备传感器、农机导航、精准作业和运维管理四方面的研究。
今年长三角内高层互访超24次 自贸区、智慧城市成调研重点
2021年以来,长三角各地区间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长三角内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或市长(含副职)带队互相走访学习经验已经至少24次。其中,各地最热衷去调研的是浙江省,今年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或市长(含副职)带队调研区域内城市的次数已经超过10次。苏州、杭州则成为其他城市的重点调研对象。在调研交流的内容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自贸区合作交流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成为关注焦点。  四地探索交流自贸区建设经验自贸区经验交流在长三角地市走访调研中成为热点话题。2020年9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的通知》,安徽补上了自贸试验区的空白。自此,沪苏浙皖实现了自贸区全覆盖。3天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运营。安徽省指出,要力争实现一个月内基本成型、两个月内步入轨道、三个月内形成阶段性成果。安徽省副省长章曦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安徽要发挥后发优势,做到后来者居上。在建设自贸试验区中,要充分发挥安徽的科创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探索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机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新模式及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3月15日,浙江与上海自贸办围绕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开展座谈。上海自贸办副主任朱民指出,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四地自贸试验区的特色优势,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3月11日,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率队到安徽芜湖调研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及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了解芜湖片区规划建设、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产业能级等方面进展。朱从玖还前往合肥、苏州,实地考察了当地自贸试验区建设。朱从玖表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合作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希望双方在前期合作互动的良好基础上,围绕产业、贸易、物流等方面进一步深化联动,建立健全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谋划打造一批合作项目。安徽省副省长章曦一行则是来到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考察,听取了有关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在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安徽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则前往浙江省金华市和杭州市考察自贸区建设有关经验做法,深化双方交流合作,为推动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前,安徽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戴传裕指出,安徽自贸试验区自获批建设以来,积极对接上海、江苏、浙江自贸试验区,推动长三角地区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下一步,安徽自贸试验区将继续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持续深化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合作交流,促进产业、行业、企业、项目对接,协同推进开放合作。不仅如此,浙江省内,金华市委书记陈龙也赴杭州学习考察。其间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表示,两地要加强交流互鉴,承担好自贸区新片区试点任务。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受关注不仅是长三角自贸区联动合作,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智慧城市建设也备受关注。其中,杭州成为其他城市在这一领域的重点学习对象。2016年,杭州在全国首创“城市大脑”,这些年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去年10月,《杭州城市大脑赋能城市治理促进条例》发布,这是国内“城市大脑”领域内的首部地方性法规,鼓励个人、组织和企业参与“城市大脑”的建设。杭州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在去年召开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政府部门联合华为以及合作伙伴,共同对长三角地区的智慧城市群建设进行未来规划。从各区域之间的交流来看,智慧城市群建设成为各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点工作内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都市圈内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功能复合、智慧互联、绿色低碳、开放包容的未来城市。3月11日,安徽省副省长章曦到访杭州盘石集团参观考察。章曦表示要学习浙江省在数字资源管理和数字经济发展等工作上的先进经验。盘石集团董事局主席田宁建议,盘石与安徽省合作建立数字经济产业园,并通过智慧城市云帮助安徽各城市打造城市大脑,加速智慧城市建设。同日,蚌埠市委书记黄晓武也前往杭州市“城市大脑”运营智慧中心、智慧e谷、海康威视等处学习智慧城市管理经验。据了解,杭州市“城市大脑”2050厅是全球首个数据即时、系统在线、应用交互的城市大脑体验中心,考察团一行来到展厅,详细了解杭州市以“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应用过程,对数字治堵、数字治城等表现出浓厚兴趣。此前,衢州市长汤飞帆和金华市委书记陈龙先后来到杭州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公司视频监控、存储、显控等系列化智能产品生产情况,听取了公司服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做法。
黑洞像“吃豆人”一样吞噬中子星
黑洞与中子星并合(艺术概念图)图片来源: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据《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29日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论文,国际研究团队证实了2020年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意大利的处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测到的两个引力波事件,确实来自黑洞—中子星并合的过程。这一发现记录了来自约10亿年前的宇宙中两个最极端、最神秘的物体的碰撞。如果把宇宙看作一个湖面,每个有质量的物体都是“宇宙湖面”中的“船”,当“船”移动或相撞时,即物质和能量发生剧烈运动和变化时,就会导致“湖面”产生“涟漪”,这个“涟漪”便是引力波。论文合著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苏珊·斯科特表示,中子星与黑洞的“死亡螺旋”碰撞发生在大约10亿年前,由于二者质量如此之大,所以直至今天,他们还能探测到碰撞在宇宙中产生的“涟漪”。“每一次碰撞都不仅仅是两个巨大而致密的物体聚集在一起。黑洞吞噬了它的伴星中子星,这场面真的就像‘吃豆人’一样。”斯科特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引力天体物理中心的约翰尼斯·艾希霍尔茨说,这两次探测最初是在2020年1月5日和15日进行的。当月,研究团队探测到GW200105和GW200115(以探测日期命名)两个引力波事件,显示存在一种“混合型”新系统——每个对都由一颗中子星和一个黑洞组成。艾希霍尔茨称,虽然这种对黑洞吞噬中子星的探测非常罕见,但他们10天之内探测到了两次。其中一次(GW200105)是一个质量是太阳9倍的黑洞和一颗质量是太阳2倍的中子星;另一次(GW200115)是一个质量大约是太阳6倍的黑洞和一个质量是太阳1.5倍的中子星。而在2019年探测到的两个引力波事件(GW1900814和GW190426),尚不能确定是由黑洞—中子星并合产生的。斯科特表示,团队之前捕捉到了许多涉及两个黑洞碰撞和两颗中子星相撞的事件。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拼图的最后一块”,即首次确认观测到来自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的引力波。研究人员说,他们的观察将有助于揭开宇宙中“最复杂的奥秘”,包括物质的构成、空间和时间的运作等。
飞机闯入禁飞区致发射推迟,马斯克批禁飞区“大到不合理”
飞机闯入火箭发射的禁飞区,SpaceX第二趟小卫星“拼车专列”推迟“发车”,马斯克在线抨击禁飞区“巨大到不合理”。SpaceX原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29日14时56分,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利用猎鹰9号火箭执行其第二次专门的小卫星“拼单”发射任务“运输者2号”(Transporter-2),将88颗卫星送入轨道。不过,由于一架飞机进入为火箭发射而划定的禁飞区,在距离发射还剩11秒时,“拼单”任务被取消。新的发射时间定为美东时间6月30日14时56分。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证实,发射推迟确实是因为这架飞机。“很不幸,今天的发射被取消了,因为一架飞机进入了巨大到不合理的禁飞区。”他甚至在线抨击监管部门,“如果不进行重大的监管改革,人类就不可能有太空文明。目前的监管系统是支离破碎的。”本次拼单发射计划将85颗商业和政府航天器以及3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使用的猎鹰9号火箭一子级曾执行过GPS III SV03卫星发射任务、土耳其通信卫星Turksat 5A发射任务,以及5次“星链”发射,本次发射计划着陆在太空军基地的着陆区。在第二趟小卫星“拼车专列”前,SpaceX首趟“拼车专列”于今年1月发射。“运输者1号”(Transporter-1)任务一箭143星创单次发射携带卫星数量的世界纪录,一举打破印度保持多年的一箭104星。尽管这次只计划携带88颗卫星上天,但SpaceX表示,这次任务实际上会为客户发射更重的质量。
剑桥:近半80岁以上老人辉瑞新冠mRNA疫苗两剂后才有效
眼下,疫苗仍是消除新冠全球大流行的主要希望。老年人群体、尤其是80岁以上人群该如何接种疫苗?接种后免疫效果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公开披露的证据甚少,推动疫苗开发的临床试验也很少招募80岁以上的志愿者。北京时间6月30日晚间,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称,约半数80岁以上人群在打了第二针辉瑞-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后,才能实现最优的病毒中和作用。该项研究由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格拉斯哥大学等团队联合完成,研究结果对于全球疫苗接种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项研究中,剑桥大学病毒学及临床微生物学教授、剑桥治疗免疫学和传染病学研究所核心研究人员Ravindra Gupta及其同事以辉瑞-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为例指出,尽管两剂mRNA疫苗针对新冠病毒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但80以上群体中的数据仍然很少,我们也不清楚在这一群体中疫苗对新冠变异毒株的效力如何。就在近日,苏黎世大学流行病学家、世卫组织顾问罗伯特·史蒂芬(Robert Steffen)表示,接种过一剂mRNA新冠疫苗的人可在长时间内得到保护,大概保护期为几年。但这一论断对老年人是否适用?需要打个问号。Gupta等人此次比较了80名老年人和60名年轻医护人员在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在接种第一剂辉瑞-BioNTech疫苗3-12周期间,研究人员检测发现,80岁以上的群体中大约有一半没有中和的证据。此外,相比年轻组,80岁以上老年组产生几何平均中和抗体滴定(GMT)的比例更低。研究强调,在这项针对140名志愿者的研究中,他们不仅表明血清中和和结合IgG/IgA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并且明确显示出在80岁以上群体中是显著下降的。根据这项研究的观察,80岁及以上的参与者在第一针接种后中和反应较低,研究人员假设这可能导致接种者对分别来自英国、南非和巴西的B.1.1.7、B.1.351和P.1变异毒株(VOC)的中和反应更弱。因此,他们检测了不同年龄组的血清对野生型假病毒(PV)和上述三种突变毒株S蛋白的中和作用。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80岁以上的受试者血清对B.1.1.7、B.1.351和P.1的中和能力显著降低。尤其是指接种一剂的情况下,对变异毒株几乎没有中和能力。研究认为,在病毒突变的不确定下,老年人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不过,研究同时提到,在第二剂接种后,尽管各年龄组间仍存在差异,但几乎所有年龄组的参与者在针对变异毒株时都能检测到中和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国,80岁以上群体是优先接种新冠疫苗群体。研究提醒,老年人是一个高风险人群,有必要采取具体措施来加强疫苗应答,尤其是在值得警惕的变异毒株大肆传播的地区。实际上,老年人群体在各国的新冠疫情防控中都是重中之重,许多国家也将老年人作为疫苗优先接种对象。而中国将60岁及以上人群定为特定人群,主要源于国内疫情总体防控形势与国外不同。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曾介绍,由于海外多国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公众感染风险大,而老年人不仅是易感人群,而且感染后死亡率较高,因此,许多国家将高龄人群确定为首批接种群体。相比之下,国内疫情防控总体平稳,普通民众感染风险较低,因此先将感染风险较高的从事进口冷链、口岸检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鲜市场、公共交通、医疗疾控等确定为重点接种人群。另一个原因则是,我国疫情控制得较好,国产新冠疫苗临床Ⅲ期只能到病例多的国家开展。境外试验中,入组老年人的数据量较少,国家药监局出于谨慎因素考虑,把第一阶段的接种人群限制在18至59岁。在6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也曾就“60岁以上老人能否打疫苗”问题表示,做好老年人群的健康防护,一直是我们在整个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点内容。按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们对各类人群的接种都作出了相应的详细的安排,这里其中包括60岁以上的老年人。前期,我们对于有接种需求,同时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老年人开展了接种工作。这个接种我们是参照对于重点人群的接种进行实施的。同时,我们根据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比如安全性、有效性的数据结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接种策略。为指导各地做好各类人群,包括60岁以上老年人的接种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接种工作协调组专门制定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对于60岁以上老人的接种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统一的接种建议和具体要求。崔钢表示,下一步,我们会继续指导各地有序地做好老年人的接种工作,切实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汕头大学郑怀平:把论文写在大海上,八年育成“南澳金贝”
★建党100周年•党员科技工作者风采 汕头市南澳岛盛产鱼虾贝类,这片如画的海域孕育着浑身金黄、名扬海内外的 “南澳金贝”。但这“南澳金贝”来之不易。贝类养殖与育种专家、汕头大学教授郑怀平持之以恒,用了8年时间带领团队才成功培育出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郑怀平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论文写在大海上,坚持为群众服务。在“南澳金贝”育成后,郑怀平致力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工作,助力企业发展和渔民脱贫致富。 急产业之所急,亟需华贵栉孔扇贝新品种 “南澳金贝”是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新品种的简称,它源自于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华贵栉孔扇贝。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人工养殖这种扇贝。郑怀平表示,华贵栉孔扇贝是一个非常好的海水贝类养殖品种,也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扇贝养殖品种。然而,经过长期的人工养殖,产量低、品质低、价格低、病害严重等问题日益严重,使得华贵栉孔扇贝养殖产业严重滑坡,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培育出高产、高值、抗逆的新品种。 急产业之所急。2007年底,郑怀平刚到汕头大学,还没来得及整顿休息,就赶到南澳岛准备开展华贵栉孔扇贝的育种工作。南澳当地扇贝养殖户,收获过天然的金色扇贝,但是数量很少。贝壳和贝柱都是金黄色的扇贝,更是少之又少,3-4‰左右。这些金贝体内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非常高,是培育新品种难得的好材料。 提及与“南澳金贝”结缘的历程,郑怀平说:“刚开始去现场考察的时候,在一堆扇贝里看到了几个颜色比较亮眼的扇贝。”金黄色外壳,吸引了他的注意,好奇心驱使下,他在现场打开了扇贝,由外到内的金黄色让郑怀平感叹不已,“好像金子般”。 这些金贝到底是怎么选育出来的呢?2008年春开始,郑怀平以纯化金黄色外观色泽、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为目标,开展华贵栉孔扇贝良种培育工作。由于才到汕头大学,研究生还很少,2008年有大半的时间,为了培育金贝,郑怀平事事亲为,并且吃住都在南澳岛。坐船出海观察“南澳金贝”的生长情况对于郑怀平来说已是家常便饭。▲郑怀平在海上观察研究“南澳金贝”。 攻坚克难,成功培育“南澳金贝”新品种 在“南澳金贝”的研究及培育过程中,曾遇到过许多困难。 刚开始尝试繁殖的时候便遇上了对单个扇贝进行催产的难题。华贵栉孔扇贝人工育苗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是日照催产方法对扇贝进行催产,但这种方法不但受到气候的影响,而且耗时长,非常不利于扇贝育种工作的开展。如何打破这个瓶颈,让科研工作得以继续?经查阅文献和多次试验,郑怀平带领团队终于探索了一种人工化学诱导催产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单个个体催产的难题,很快就建立了大量的扇贝家系,为“南澳金贝”的选育成功奠定了基础。 郑怀平回忆说,2010年3月,在准备培育第三代金贝时,海区培育的金贝莫名死亡地大量死亡;2013年9月13日的“天兔”17级台风造成大量的育种材料丢失等。但他不畏困难!在遭遇挫折后,更对育种材料的构建、维护及育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愈发重视。先后研发出“南澳金贝”培育的系列技术,涉及到亲本选择、单个种贝快速催产、单配授精建立家系、新品系筛选和纯化、类胡萝卜素含量快速检测、抗逆性快速定量检测、苗种扩繁、养殖示范等诸多技术环节。开展了许多创新性工作,申请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和实用新型专利1件。 经过8年的持之以恒、埋头苦干,郑怀平带领团队于2015年成功培育出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南澳金贝”是广东省首个国家级贝类新品种。由于新品种具有感官品质高、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养殖效益高等四大优点,“南澳金贝”育成后,广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很快就成为了我国南方海域广泛养殖的新品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扇贝养殖产业的发展。 不忘初心,助力企业发展和渔民脱贫致富 郑怀平经年累月穿梭于汕头大学和边远海岛之间,课堂、实验室、南澳试验基地、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构成了他主要生活轨迹。作为一名1996年入党的老党员,郑怀平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论文写在大海上,坚持为群众服务。他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培育贝类新品种,并通过养殖示范、技术培训和指导积极将科研成果在养殖户和养殖企业中进行无偿转化,助力企业发展和渔民脱贫致富。 在“南澳金贝”育成后,郑怀平更是致力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工作。他通过与地方水产技术推广站、扇贝养殖企业合作,开展“南澳金贝”养殖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将新品种不但在我省的南澳、饶平、汕尾、深圳、湛江等海域推广养殖,还在福建的漳州、石狮、莆田、霞浦,海南的三亚、广西的防城港等海域推广养殖。“南澳金贝”已在福建、广东、海南广泛养殖,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海域主养品种。▲郑怀平开展海水养殖技术培训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南澳金贝”的年养殖面积在8万亩左右、年产值近20亿,每年能够在育苗、养殖、收获、销售等环节为社会提供临时就业岗位2万多个,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2017年,郑怀平通过与婆罗洲扇贝公司合作,还将“南澳金贝”推广到马来西亚沙巴州养殖,成为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新品种,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建设。 作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郑怀平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另一方面,利用自己在贝类养殖、育苗、育种方面的专业所长,与一些贝类养殖企业、合作社紧密合作,助力企业发展。先后与南澳县海旺水产养殖基地有限公司、南澳县金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澳县栖湾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汕头市大顺实业有限公司、汕头市大发水产有限公司、饶平县隆源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在扇贝、牡蛎、鲍鱼的养殖、育苗、育种等方面通力合作,共申请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课题近20项,合作经费近千万元。通过项目的合作,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获得了显著提升,其中南澳县金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选汕头市高新企业、汕头市大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入选汕头市渔业龙头企业。通过项目合作,科研成果及时地在养殖企业得到转化,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如南澳县栖湾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有20多年的华贵栉孔扇贝养殖历史,是汕头市最大的扇贝养殖公司。此前由于养殖良种的缺乏,该公司养殖扇贝面积不断缩减,到2014年养殖面积已由原来的800多亩缩减到200多亩。2015年以来,该公司养殖了汕头大学培育的“南澳金贝”新品种,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养殖面积也在快速回升,目前年养殖扇贝面积已接近千亩。 郑怀平还带来团队一方面将“南澳金贝”种贝无偿地提供给育苗企业繁育苗种供给渔民养殖;另一方面多次在饶平县、南澳县为企业和渔民开展养殖技术和育苗技术培训,并在汕头大学南澳临海实验站每年多次为渔民提供现场观摩和技术指导。南澳县的扇贝养殖面积由2015年的1000亩左右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4000多亩,每亩产值也由1万元左右(每公斤5-6元)增加到3万元左右(每公斤20元左右),许多渔民通过养殖“南澳金贝”脱贫致富。 个人简介 郑怀平,196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贝类养殖与育种专家,汕头大学海洋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汕头综合试验站站长、广东省亚热带海水贝藻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特派员。中国贝类学会会员,广东水产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先后入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2)、广东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10年)、广东省“扬帆计划”培养高层次人才(2016年)、汕头大学优秀人才(2016年)和拔尖人才(2018年)等计划;先后荣获汕头市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汕头好人”(2013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 “南粤工匠”(2018年)等荣誉称号。 自1995年来,郑怀平一直从事海洋贝类养殖与育种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3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篇)、两人合著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主持和参与培育出国家级贝类新品种3个,获授权专利7件,制订农业地方标准1件,获国家海洋科技奖或成果奖二等奖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1项、广东省专利奖优秀奖1项、广东省动物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汕头市专利奖金奖和优秀专利发明人奖各1项、潮汕星河国瑞科技奖1项,指导学生获奖8项。因教学与科研工作成绩突出,连续3次荣获汕头大学感谢状和嘉奖状。
涨知识|探索微观世界的眼睛,同步辐射光源如何“发光发亮”
6月28日上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支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首台科研设备安装。这标志着这座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当天,为这座大光源提供技术研发与测试支撑能力的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同期转入试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之一,是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建怀柔科学城的核心装置。该项目于2019年6月29日开工建设,建设周期6.5年。建成时,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将成为中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为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原创性、突破性创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平台。什么是同步辐射光源根据电动力学,带电粒子做变速运动时,就会发出电磁波辐射,现实操作中通过使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使电子沿着圆周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发出X光波段的光子,就得到了同步辐射光。同步辐射光源具备亮度高、光谱宽等优异特性,它是用途最广的X射线源。自上个世纪70年代得到应用以来,已经成为世界上运行装置数目最多的大科学设施,为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平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粒子物理、核物理研究的发展和需要,出现了粒子加速器,为了将带电粒子“存储”起来方便实验,科学家们借助磁场使电子束在存储环中不停地做圆周运动。很早之前理论物理学家就预测带电粒子在偏转时能够发出电磁辐射,但很长时间没有观察到。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台同步电子加速器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这种辐射。因为工程师们怀疑加速器可能里面有短路打火,并且电子加速器都是一些钢制的结构,里面如果发生短路打火,发出的光外界是看不见的,于是工程师们特地在机器上装了一个观察窗,结果一装观察窗立刻就看见有光出来,他们以为是出现了短路,结果怎么查也查不到,后来想起来理论物理学家们之前所提到的带电粒子在偏转时能够发出电磁辐射。由于这种辐射第一次在同步电子加速器上被观察到,于是被叫做同步电子加速器的辐射,简称同步辐射。同为X射线,同步辐射光源和我们在医院中体检时CT所发出的X射线有哪些区别呢?常规的医用CT发出X射线,是利用高电压加速电子,然后让加速后的电子轰击金属靶材(如Cu、Mo、Cr等)来产生X射线,它的制取成本低,而且在医学成像上有非常好的应用。但由于这种方式获取的X射线分散在各个方向上,而各种实验往往只在一个方向上进行,问题出现了,这种X射线分散在很大角度范围内,实验所需要的固定方向上它的亮度不够。同步辐射光源不同,它的原理是电子在做圆周运动时沿着圆周运动的切线发出来X射线,同步辐射光源发光的角度范围是非常小的,它的角度有多小呢?常规实验室用X光机是180度发光,它的亮度数量级大概是109,而同步辐射光源发光角度只有几个角秒(1度=3600角秒),X射线集中在这样小的角度发出来,它的亮度数量级就可以提升到1021。“我们在怀柔要建的光源,它的亮度比1021还要高,它已经接近了1023,所以同步辐射它应该是特别的亮。第二个是它的范围特别的广,可以从可见光波段一直到非常高能的伽马射线的波段,那么它的波段特别宽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挑选,因为各种实验可能需要不同波长的光,你可以随意的挑选,那么就给我们的实验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常务副总董宇辉说。电磁辐射根据频率或波长分为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包括(波长从大到小):电力,无线电波,微波,太赫兹辐射(THz),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同步辐射光源是目前唯一能够覆盖从THz到伽马射线这样宽频谱范围又能得到高亮度的光源。为什么说它好用“同步辐射光的频谱范围特别的广,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挑选各种实验所需要的不同波长的光,那么就给我们的实验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特别是那些波长特别短的X光。”董宇辉说。董宇辉举了个例子,在1mm厚的铁片后面叠加一块1mm后的铁片,如果拿光子能量为10KeV的X光去做透视,这个X射线就会被一个铁片全部吸收,什么都看不到。如果把光子能量提高到十倍,达到100KeV,同时这个X射线的波长会缩短至十分之一,这个时候就可以透过第一块铁片看到第二块铁片的形态。“如果说我们要研究一个物体在某种环境中的变化,就需要有个容器来模拟环境,那么你要看到里面的样品,你就需要X光能够穿透容器,照到里面的样品上去。就好像我们去医院检查,我们需要透过肌肉看到骨头一样,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X光有一个比较高的能量,有比较好的穿透能力。”董宇辉说。总的来说,同步辐射光的优点包括:高偏振:从偏转磁铁引出的同步辐射光在电子轨道平面上是完全的线偏振光,此外,可以从特殊设计的插入件得到任意偏振状态的光。高纯净:同步辐射光是在超高真空中产生的,不存在任何由杂质带来的污染,是非常纯净的光。高亮度:同步辐射光源是高强度光源,有很高的辐射功率和功率密度,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X射线亮度是X光机的上千亿倍,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又比第三代提高100~1000倍。窄脉冲:同步辐射光是脉冲光,有优良的脉冲时间结构,其宽度在10-11~10-8秒(几十皮秒至几十纳秒)之间可调,脉冲之间的间隔为几十纳秒至微秒量级,这种特性对“变化过程”的研究非常有用,如化学反应过程、生命过程、材料结构变化过程和环境污染微观过程等。可精确预知:同步辐射光的光子通量、角分布和能谱等均可精确计算,因此它可以作为辐射计量(特别是真空紫外到 X射线波段计量)的标准光源。此外,同步辐射光还具有高度稳定性、高通量、微束径、准相干等独特而优异的性能。具体是用在哪里同步辐射光源是理想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在所有与微观结构有关的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材料科学和工程、能源科学和技术、地球和环境科学、纳米科技等,同步辐射光源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利用同步辐射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均远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冼鼎昌院通过合作为整个微体古生物领域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微体化石的三维无损成像研究,在古生物学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寒武纪大爆发理论一度被认为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严峻挑战,因为古生物学家并未在前寒武纪地层中找到确切的后生动物化石来证明寒武纪大爆发的源头。1998年2月,美国《科学》和英国《自然》杂志几乎同时报道了我国贵州晚前寒武纪(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瓮安陡山沱组“海绵动物”和“后生动物胚胎”化石的发现,瓮安的动物化石群比寒武纪早4000万年,被认为是20世纪古生物学界又一次伟大发现。如果能够判明在瓮安生物群存在的时代两侧对称动物已经出现,就能够进一步判明它们处于什么阶段,对了解早期生命发展是重大进展。由于瓮安动物化石以动物卵和胚胎为主,成体化石非常稀少。为了判断瓮安动物群存在的时代两侧对称动物是否已经出现,乃至进一步确定它们所处的演化阶段,陈均远经过不懈努力,在瓮安找到了10块大小线度只有0.2mm的“贵州小春虫”两侧对称动物成体化石。但这一发现并没有说服所有的学者。为寻找更有力的证据,陈均远将目光聚焦到占瓮安化石绝大多数的卵和胚胎上。由于这些成体化石每个大小线度只有零点二毫米,冼鼎昌提出了用同步辐射成像方法对古生物化石进行三维无损伤研究的设想:利用同步辐射产生的强度高、穿透性强的X光对化石拍立体照片可以避免传统化石研究方法要么只能观察外表,要么要进行切片的破坏性处理来观察内部的不可恢复性缺陷。而且利用独特的相位衬度成像技术,可以提高图像的反差和清晰度,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陈均远冼鼎昌合作团队先后在北京和台湾的同步辐射装置上做出聚极叶胚胎的三维成像,最后在欧洲同步辐射装置上得到了理想的图像。这不仅为前寒武纪两侧对称动物演化史提供了新的可靠证据,同时也证明了寒武纪之前生物已经进化的足够复杂,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在某些地质年代没有留下很多化石痕迹,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进化论的正确性。董宇辉介绍,由于高能短波的X光具备出色的穿透能力,同步辐射光源在工业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同步辐射光源不只能用来做实验室的研究,而是真的要解决工业生产中真正面临的问题。”董宇辉说。在高能光源的支持下,大量工业发展相关的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真实工况下物质的结构研究;材料研究(材料基因组、工业部件生产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服役过程的结构变化等);工程材料(发动机叶片生长工艺的原位观察和结构分析、结构材料的实时结构变化、焊缝的实时观察等);催化过程的实时研究……董宇辉介绍,在新材料研发上,以前的材料研发被称为炒菜式的研发,这种元素多加一点,温度再提高一点,氧气或者氮气再变化一点,就像炒菜中火候变一下,加点盐,加点酱油,但这种盲目尝试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借助同步辐射光源,使用高亮度的高通量的同步辐射光进行不断测试可以加快新材料研发的进程。董宇辉还对服役过程的结构变化研究进行了介绍:“无论是飞机发动机或者其它的各种工件,它们在服役的过程中,什么时候该换,这是个很严肃的事情,飞机发动机什么时候该换,换得太勤就会很贵,换得不勤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希望看到这些真实的工件,它真正在服役,在工作的时候,它的各种缺陷。比如裂纹是怎么产生的,这需要在模拟的环境下面去看它的结构变化,就需要一个很高端的X光来做这个事情,这些工作也不可能拿到国外去做,都牵涉到一些工业创新转型的核心机密,只能靠建设我们自己的同步辐射装置来做这件事情。”怎样建设实现最大效益同步辐射装置的体积非常巨大,一般实验室里x光机尺寸在一两米左右,而同步辐射装置的周长可以达到几百米甚至是一公里以上。一个同步辐射装置的造价高至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而且每年运行费用达到建设费用的10%,同步辐射装置的运行寿命很长,一般为30~50年,巨额的建设运营成本使得同步辐射装置往往只有国家投资才能建设。除了高额成本,同步辐射装置的建设的另一个难题是技术复杂。牵涉到加速器相关的磁铁、电源、微波、真空、机械、准直等;光束线站相关的X射线光学、探测器、精密机械、微弱信号测量、自动化、海量数据处理等;还有空调、水冷、压缩气体、低温甚至基建的微振动、沉降等各门各类的技术。而且又都是最尖端的技术,使得同步辐射装置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密切合作才可能建成并高效运行。“虽然这个东西又贵又复杂,运行起来又花钱,但它的用途实在是太广了,所以到今天,同步辐射装置是世界上运行数目最多的大型装置。”董宇辉说。董宇辉介绍,欧美四大同步辐射装置(ESRF、APS、ALS、NSLS) 每年的用户达到2万人,进行的相关实验达1万个,发表文章5千篇,每年在Science、Nature、PRL发表论文超过200篇,对众多用户具有巨大支撑能力。目前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包括:位于北京玉泉路园区的第一代光源BSRF,位于合肥的第二代光源HLS,位于上海的先进第三代光源SSRF;目前北京怀柔在建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是一台第四代的同步辐射光源。简单来说同步辐射光源分四代:第一代是寄生在高能物理装置上的兼用装置;第二代是专门设计,用于同步辐射应用的专用光源;第三代是优化低发射度、大量放置插入件的专用光源;第四代则是以行射极限储存环为发展方向的新一代光源,将进一步提高发射度和亮度,并实现光源的相干性。董宇辉介绍,由于北京的科研团队集中、科研实力最强,却只有一个第一代光源,目前北京怀柔在建的第四代光源HEPS,就是为了满足北京及周边地区强大的科研以及工业创新团队的研究需求。建成后HEPS将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同步辐射光源,将为国,家需求、前沿研究提供先进的平台,建设过程也将推动国内多个领域技术水平的发展。在建设标准选取上,相比于日本的Spring-8的存储环能量为8GeV,美国的APS-U为7GeV,北京怀柔在建的HEPS存储环能量为6GeV,也是出于最优经济效益的选择。董宇辉介绍,更高的能量意味着更宽的光谱范围,常用的波段的亮度也能有所提高,但是它带来另外一个代价,它的运行费变得特别高。“问题就变成了我们值不值得花那么多钱去追求那么一丁点的性能提高。”董宇辉说,“现在业界比较公认的一种看法,就是说6个GeV是在权衡建设难度、性能、价格之后,非常合适合理的能区。美国APS要升级,从7个GeV降到6个GeV,日本也准备升级,从8个GeV降到6个GeV。”HEPS建成后将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同步辐射光源,它将为国家需求、前沿研究提供先进的平台,建设过程也将推动国内多个领域技术水平的发展。“在建设这个光源的过程中,提升我们国家在精密机械、光学探测器等技术领域的设计和制造能力,这都是我们国家的卡脖子的地方。我们需要用项目来带动我们国家这些高精尖技术的实质性提高。”董宇辉说。
从三千万到零,中国何以完成“了不起的壮举”?
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世界卫生组织30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中国正式获得该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并做出上述评价。由此,中国成为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30多年来第一个获得此类认证的国家。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认证。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上世纪40年代的三千万减少到2017年的零并保持至今,殊为不易。这是中国数十年来精准防控的成果,也是全民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成功,更是中国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民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必然成效。疟疾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为了保障民众健康,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抗击疟疾。此后,随着中国扶贫工作的推进,民众的住房、生活条件、通信和就医服务等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中国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为消除疟疾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关键的是,中国一直走在抗击疟疾的创新前列。1967年中国启动一项旨在寻找疟疾新疗法的“523项目”,并最终在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青蒿素,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抗击疟疾过程中还制定了非常有效的“1-3-7”监测策略——1天内进行病理报告,3天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调,7天内开展疫点调查和处置。这一监测策略以快速响应的特点,有效完成病例处置并防止了疟疾进一步传播。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成功消除疟疾不仅体现了卫生水平的提升,也见证了人权事业的进步。这也是继消除绝对贫困之后,中国为人类健康和世界人权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以青蒿素疗法为例,这是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中医药专家屠呦呦团队研究发现的。青蒿素类抗疟药迄今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并被列为世卫组织首选抗疟药物。此外,中国探索总结出的“1-3-7”监测策略被正式写入世卫组织的技术文件,向全球推广应用……世卫组织全球疟疾规划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评价说,数十年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探索与创新加快了消除疟疾的步伐。在这背后,正是中国对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孜孜以求。事实上,不管是消除疟疾还是当下抗击新冠疫情,都在提醒国际社会: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面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团结合作是各国唯一正确的选择。此时,重温古罗马哲人塞涅卡的箴言“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想必更觉意味深长。
具备全球航行能力!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船“中山大学”号成功交付
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为中山大学研发设计的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在江南造船成功交付。“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2016年6月批复的重大建设项目。该船总长114.3米,型宽19.4米,设计吃水6米,设计排水量6848吨,是目前国内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船。作为国内科考船的顶尖设计院,第七〇八研究所在“科学”、“实验”、“海洋”、“向阳红”、“东方红”等系列科考船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与船东、船厂、船级社、监理、国内多个研究所和高校、国外知名供货商等有关各方一起,共同打造完成了一型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具备全球航行能力且能毗邻极地冰区作业的新一代大型海洋综合科考船。“中山大学”号12大设计亮点防气泡隐形球首一体化设计确保嵌入式声学换能器整体性能科考船首部设置有较多嵌入式声学设备,风浪中首部产生的气泡极易下泄至设备位置,对其测量性能和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船创造性的引入了防气泡隐形球首一体化设计,既可引导气泡按不影响换能器工作的路径向船后下泄,又兼顾了船舶航行快速性和经济性,确保船舶整体性能的实现和提高。轮缘永磁侧推技术提升科考作业条件和居住环境舒适度采用常规侧推技术的科考船在动力定位工况一直存在较难进一步降低噪声的问题,对科考作业的噪声环境和人员居住舒适度均产生较大影响。轮缘永磁侧推可有效减少振动、降低噪声、并简化维护保养工作,优化DP1工况下的科考作业条件和居住环境,满足中国船级社COMF(N2/V2)的高标准要求。隧道式侧推封盖实现曲面一体化技术换代采用的隧道式侧推封盖在关闭时与船体三维曲线完全一致,实现了曲面一体化的升级换代。该技术有效解决了侧推隧道内易产生涡旋和气泡对水下声学设备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保证了船体完整性,使得船体阻力更小,油耗更低。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提高作业海况的适应性本船布置有一对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综合了传统低速下被动可控式减摇水舱和有航速下固定减摇鳍的共同优点,极大提高了从零航速到机动航速下的全航速海况适应性,提高科考作业效率,降低晕船率,同时也增加了船舶的有效载重。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实现全电力推进中的超静音科考国内首次在科考船上采用“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的组合设计,该设计增加了科考船船舶电网的灵活性,通过削峰填谷减少燃油消耗,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不开启主电站,仅使用储能蓄电池组,可实现部分科考作业的超静音要求。集装箱专用储藏舱满足科考调查的迫切需求本船布置有700m3的集装箱专用储藏舱,内部可存放4个TEU的标准集装箱。通过专门设计的集装箱移运装置为不同科考任务提供多种模块化储存解决方案,满足科学家对科考存储空间的迫切要求。首次采用L型全回转低噪声推进器满足SILENT F 水下噪声要求本船为目前国际上采用全回转齿轮推进器水下辐射噪声最佳的科考船,获得挪威船级社颁发的证书,完全满足SILENT F(10kn)和SILENT A+S(14.5kn)水下噪声要求。直升机降落加强科考人员和物资转运能力船首部位布置有直升机热降平台,极大提高了本船科考人员的输送和物资转运能力,同时也从三维空间上加大了科考观测的范围。专用无人机库和无人艇集装箱初步实现无人装备集群式布放为适应未来无人装备的发展趋势,本船设有专用无人机库及无人艇集装箱,可满足多样化的无人科考需求。升降式尾滚筒提供缆绳保护和灵活运用甲板空间本船升降式尾滚筒可通过升降调整成为不同拖曳设备的防磨滚筒,大幅降低缆绳和船体结构的摩擦;该滚筒降低后可完全收藏于甲板之下,极大拓展了尾部作业甲板的空间。驾驶室顶部科考观察室辅助提高科考观测能力现代科考船对顶部科考空间和实现要求越来越高,本船在驾驶室顶部设置了专用的科考观察室,位置较高,且空间独立,为科学家在海上观测创造了较好的视线和观测条件。天气雷达安装专用平台满足气象调查高精度要求为满足气象调查学科的高要求,本船顶部布置有专业的天气雷达,安装精度要求高、难度大,对变形量、振动性能、谐波、电磁干扰均有较高要求,为此专门设计了门字型天气雷达安装平台,与船舶雷达主桅形成一体化设计,确保了该船在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全方位、高精度的气象调查作业。
央视锐评:“进博机遇”令“脱钩”谬论失去市场
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10日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人气旺,成交涨。事实再次证明,集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功能于一身的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成为疫情之下各国企业复苏发展的希望。这几天,一则“进博会最姗姗来迟参展商”的故事广为流传。58岁的日本铁壶工匠荒井干雄在经历3次核酸检测和14天隔离后,最终在进博会闭幕前一天进入了会场。用他的话说,进博会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重要机会”。像荒井干雄这样看重进博会的外国客商不胜枚举。根据中国官方消息,本届进博会,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连续参展比例近80%。美国参展商数量位列第三,展品数位列第一。这令美国一些政客鼓噪的所谓对华“脱钩”论愈发显得荒唐可笑。美国蔻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称,该公司在本届进博会收获了3.1亿美元订单,比去年还高。正如一些外媒指出的,“中国作为关键消费市场和供应链中心的地位目前仍保持稳固。”进博会这么受欢迎,经济规律在说话。726.2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背后,实际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从中国人在直播带货活动中展现出惊人购买力,到中国制造升级、服贸潜能激发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互动,中国市场魅力可见一斑。巴西淡水河谷全球铁矿石销售总监麦礼仕对《国际锐评》说,淡水河谷已经连续三年参加进博会,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让各国企业兴奋的是,创新正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9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大体与欧盟平均水平相当,创新能力指数排名15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此次进博会上共展示了41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外国企业看中的正是中国创新合作的机遇。法国米其林集团中国区总裁、首席执行官伟书杰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世界见证了中国在创新领域取得的进步,米其林期待加入到中国的创新合作中。更重要的是,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助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努力,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的诚意与担当。尽管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逆流冲击世界经济,但中国有着清醒的认知——“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本届进博会上,中方又宣布了四项全面扩大开放新举措,目的正是要将中国市场打造成世界的市场。扩大开放、共享市场——中国有诚意,也有行动。正因此,各国企业对中国发展理念的关注愈发深入。进博会上,“新发展格局”成为热词。各国企业家明确的共识是:中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展现了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必将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由此,人们不难理解,为何已有数百家企业报名、签约参展第四届进博会,甚至有近百家企业一口气预订了未来三届进博会展位了。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将会创造更多的“进博机遇”,而所谓“脱钩”只会成为一个笑话。
浪潮位列中国云计算市场厂商竞争力领导者象限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1922.5亿元,同比增长25.6%。《报告》还发布了“202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厂商竞争力象限”,浪潮凭借优异的市场地位和发展能力,进入领导者象限,位列第四。《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云厂商较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浪潮拥有较为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在企业级数据中心市场具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多年来在政府、电信等主要私有云应用领域深耕,已在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浪潮很早就认准云计算是大势所趋,率先向云计算转型。2010年,浪潮发布云计算战略1.0,并首提政务云;2014年,发布云计算战略2.0,并开创“上云三步曲”,通过业务上云-数据整合-应用创新,将云计算归为“从云到数据到应用”三位一体;2018年,将云计算战略升级为3.0,强调围绕云中心、云服务、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企业、云生态六大方向,持续巩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地位。经过多年对云计算的不断创新、深耕布局,浪潮拥有云数据中心产品、云平台、云应用等全栈云产品和服务能力,云计算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获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在云数据中心产品方面,浪潮服务器全球前三、增速全球第一,浪潮存储销量中国第二,浪潮云海OS斩获私有云领域首个“Leader”评级;在云服务方面,浪潮云连续7年蝉联政务云市场第一,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连续3年入选国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还打造了新一代云ERP平台,形成面向大中小微企业全覆盖的云服务。《报告》展望未来认为,“上云用数赋智”成为企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新基建”进程加快、大型企业变革IT架构等,为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三年中国云计算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670.5亿元。2021财年,浪潮提出“成为世界一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龙头企业,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优秀服务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骨干企业”的全新战略定位。立足新战略定位,浪潮将继续加大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和布局,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算力中枢”和“数字底座”。
华为与南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数智南钢样板点
6月25日,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南京签署数智南钢样板点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推动数字化南钢业务发展、共建智能生态为目标,携手打造数智南钢样板点,提升南钢智能制造技术水平与产业竞争力。 南京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南京钢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芳,南京钢铁数字应用研究院院长林锦斌,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华为中国智能制造业务部总经理王剑伟,华为江苏政企总经理付岩等出席签约仪式,南京钢铁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芳,华为中国智能制造业务部总经理王剑伟代表双方领导签约。 根据此次合作内容,南钢与华为将秉承互相尊重、自愿平等、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以及互利共赢的合作宗旨与原则,共建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标杆,推动数字化南钢业务发展,共建智能生态,提升南钢智能制造技术水平与产业竞争力。 华为将基于5G、云、AI、大数据等新ICT技术,帮助南钢建立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全国标杆样板点。同时,双方将联合孵化钢铁行业的创新解决方案,切实推动钢铁行业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进程,华为将充分发挥“懂行”优势,释放“懂行”价值,帮助南钢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本次签约不仅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深度、合作广度进一步提升,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进入全新赛道,也意味着双方将优势互补,更好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为国家数字化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