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华为Pura X重磅升级全新小艺智能体:像人类一样交流
快科技4月12日消息,华为Pura X迎来了重磅升级,在发布上就介绍的全新小艺智能体登场。 全新小艺可以通过外屏右滑快捷开启沉浸式对话交互,拥有呼吸感视效,用户可以通过AI外屏与小艺进行沉浸式对话交互。 小艺语音交互更拟人,能够基于上下文自适应感知用户情绪,调整音调匹配不同语境。 最关键的是还可以随时打断插话,体验更加自然流畅,更像是在和真人对话。 基于盘古大模型与DeepSeek双模型,小艺拥有全新智慧大脑,能够根据用户问题的复杂程度自适应开启深度思考并简练表达,流畅且高效的完成服务闭环。 小艺会先尝试理解用户需求,拆解问题逻辑链,分步预判可能的路径,最终综合所有可能性得出最优答案和内容,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思考能力。 同时,小艺私语唤醒和耳语询问场景的使用体验进一步优化。 全新小艺还能调用各种系统工具及应用完成更多复杂任务,不仅懂用户的情绪,还能根据日程、天气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用户行程,实用技能更丰富。 比如提前设定小艺帮接的场景及应答语,在忙碌时让小艺接听电话,有效处理骚扰电话的同时,避免漏接重要来电等。 持有Pura X的用户,可通过【应用市场-搜索小艺-点击右边“更新”按钮】或【小艺APP-右上角头像我的-设置-关于-小艺-版本信息】手动升级。
2025款问界M9上市21天大定超36000台
快科技4月12日消息,鸿蒙智行官宣,问界品牌旗舰SUV车型2025款问界M9上市21天累计大定超36000台。 这个数据相当恐怖,尤其是对比2024款M9之后(37天大定破4万),新M9也用自身实力捍卫了50万级销冠的尊严和地位。 新车于上月20日上市,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其中前者售价46.98-54.98万元;后者售价47.98-56.98万元,提供5座和6座两种版本。 问界M9长宽高5230*1999*1800毫米,轴距3110毫米,定位大型SUV,外观采用家族化设计,新增金瑞红全新配色、21英寸星耀轮毂、智能迎宾踏板,首创隔空开门功能,强化趣味性和仪式感。 车内座椅也同步升级,五座车型配备零重力座椅套装,六座二排同样提供双零重力座椅。 后排的激光投影升级巨幕系统2.0,分辨率提升200%,亮度提升63%,并且首创车载悬浮窗功能,可显示车辆的导航、音乐、日期、天气等信息。 更为重磅的是,车辆后排采用波音787同款智能隐私车窗,完全阻挡来自车外的窥视,最大程度上强化隐私性。 智驾方面,问界M9全车四激光雷达,新增3颗侧向、后向固态激光雷达,同时配备了4D毫米波雷达,目前已升级为华为乾崑高阶智驾系统升级为ADS 3.3,无需事先记忆就能车位到车位智驾。 动力方面,增程版换装了赛力斯最新研发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至118千瓦,热效率达44.8%,百公里亏电油耗6.9升,增程版标配52度电池包,CLTC纯电续航达到290km,综合续航高达1474km。
预售13.98万起 比亚迪方程豹钛3上市定档:年轻人第一台硬派系纯电SUV
快科技4月12日消息,方程豹汽车官宣,品牌旗下纯电SUV钛3将于本月16日上市,日前该车已经开启预售,价格为13.98-20.38万元。 钛3采用“星战前脸”,配备了封闭式熏黑中网、越野风格的前保险杠,两侧类似獠牙的造型让车头看起来多了几分狠劲。 其长宽高分别为4605/1900/1720mm,得益于纯电平台,轴距长达2745mm,整体造型采用了更多的斜面设计,能够带来更大的接近角。 车尾来看,新车配备了一个后尾工具箱,容积28L,内部可作为额外的储物空间使用,车尾配备了横向布局的双线切割尾灯,后包围的三角形设计与车头相呼应。 此外,该车还拥有无人机版,车顶配备DJI AIR 3S定制车载无人机,具体态起降、收纳快充、随动跟拍、地空双摄等,还有一键成片功能,30套拍摄模版及智能算法。 内饰方面,新车配备全液晶仪表盘和15.6英寸中控屏,方向盘采用四辐平底设计,整体风格前卫而富有科技感。 好评的是,该车沿用了大量的物理按键,造型十分精致,方便常用功能操作,还配备帝瓦雷音响、车载KTV麦克风、车载手电筒,而压缩机冷暖冰箱没有缺席,支持-6C-50°C调节。 新车搭载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配备高快领航和智能泊车,还搭载智能扭矩控制系统iTAC、一键漂移模式、iATS智能全地形识别系统、能够实现最高140km/h的爆胎稳停。 动力部分,钛3搭载双电机四驱动力,最大可输出422马力,0-100km/h加速时间4.9秒,最高车速201km/h。 配备磷酸铁锂刀片电池,CLTC续航501km,支持快充,30%-80%充电速度18分钟,80%-100%充电时间18分钟,还搭载全球首创的全域智能快充技术集群,让车辆在低温环境下也可实现快速充电。
零跑C16推出限时一口价,叠加国补后11.8701万元起
IT之家 4月12日消息,零跑今日宣布,即日起至2025年4月26日24点,通过零跑官方渠道下定C16车系且在2025年6月30日(含)前交付的用户,限时一口价低至118701元起。 IT之家从官方海报获悉,此价格为C16 200智享版-官方指导价(155800元),亭受春日出游礼(5000 元)、门店限时优惠(5000 元)、抽奖礼(2099元,如用户参与抽奖活动但获奖金额低于2099元,请及时与门店联系)、国家报废补贴(如有,至高20000元)及零跑本品增换购(如有,至高5000元)权益后,测算而得,详细权益及政策请咨询零跑汽车官方授权门店。 零跑C16六座SUV去年于6月28日晚上市,提供增程/纯电双动力版本,售价15.58万元起。该车尺寸为4915*1905*1770mm,轴距为2825mm,搭载英伟达Orin-X芯片+激光雷达。座舱采用2+2+2座椅布局,配备14.6英寸2.5K超清中控屏、15.6英寸高清后排娱乐屏、高通骁龙 SA8295P 智能座舱、21扬声器豪华音响、超大全景天幕、三温区独立空调、电动后尾门等。 动力方面,该车提供增程、纯电双动力版本,其中纯电标配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30%-80%最快15分钟。该车纯电版提供215kW驱动电机,匹配67.7kWh 电池,CLTC纯电续航 520km;增程版则搭载28.4kWh 电池,CLTC纯电续航200km,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1095km。
填补中国技术空白,中科宇航力箭二号捆绑联合静力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IT之家 4月12日消息,据中科宇航消息,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近日圆满完成捆绑联合静力试验,成功攻克捆绑火箭地面模拟验证技术难关。作为我国首个实施“最大内压 + 最大过载”双极限工况验证的CBC构型火箭,此次试验填补了我国捆绑火箭地面试验验证的技术空白。 试验过程中,主承力结构采用“真实捆绑机构 + 专用短贮箱”的配置,模拟真实飞行状态下的受载环境,经历从最大内压工况到最大过载工况的严苛考验。分级加载的方式确保了试验过程的精确控制,试验结束后,结构状态保持良好,捆绑机构与煤油贮箱均无损伤,充分验证了试验目标的圆满达成。 另外,此次试验中的位移与应变数据与仿真预示结果高度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捆绑设计方案的精准无误,及其在真实环境下的性能。 基于CBC构型,捆绑联合静力试验作为关键试验环节,其验证了力箭二号结构设计的高可靠性。目前,力箭二号首飞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正在有序快速推进,计划于今年 9 月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轻舟货运飞船的初样试飞船,未来也将成为我国大规模星座组网和空间站低成本货运的主力火箭。 IT之家附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简介如下: 力箭二号是中科宇航自主研制的一款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通过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三化”设计,是面向未来我国大规模星座组网建设和响应低成本货物运输需求而打造的一款大运力、高可靠、低成本的液体运载火箭,采用CBC构型,通用芯级直径 3.35 米,总长52米,起飞重量625吨,起飞推力766吨。 SSO运载能力8吨,LEO运载能力12吨,具备太阳同步轨道、近地轨道、转移轨道发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低成本大规模进入空间的能力,推动我国商业航天快步迈向 3.0 时代。目前,力箭二号液体运载火箭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的大型地面试验验证期,计划于 2025 年首飞。
风暴眼中的特斯拉,被特朗普“背刺”
特朗普搬起了石头,却砸了马斯克的脚。 4月1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两款进口纯电车型Model S和Model X已经无法订购。 一位特斯拉一线销售员工向字母榜(ID: wujicaijing)确认了这一消息。她表示,目前进口两款车会被征收高额关税,导致零售价格过高,因此特斯拉下架了Model S/X的车辆定制服务,消费者只能购买已经完成进口清关的现车。 上述人士透露,目前Model S/X的现车极为紧俏。截至4月11日上午,Model X全国仅有的7辆现车已被预订一空;Model S同样车源紧张,红色版本全国仅有5辆,很可能一天内全部售罄。 按照特斯拉的政策,消费者购买Model S/X现车,适用此前的15%税率,即额外支付车价的15%。而截至4月11日,中国针对美国商品的关税税率高达125%,以回击美国对华加征的145%税率。 Model S/X暂别中国市场,是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战后,马斯克遭遇的又一次“背刺”。 目前,Model S/X仅在特斯拉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工厂生产。按照最新税率,在出口至中国时,这两款车将被加征高额关税,终端售价高达150万至180万元,远远超出实际价值,已经没有正常销售的可能。在此情况下,特斯拉不得不宣布停止订车。 不过,这两款车在中国的销量一直很小,不及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Y的零头,被国内进口关税挡住的中国消费者并不多,特斯拉受到的实际影响也很有限。 真正问题是,特斯拉美国工厂大规模使用其他国家供应商的零部件,S3XY、Cybertruck等车型均不例外;特朗普政府挥出的关税重拳,结结实实打在了马斯克和特斯拉身上。 与中国工厂相比,特斯拉美国工厂的供应链本土化程度低得多。美国越筑越高的关税壁垒,不可避免地推升特斯拉美国工厂的生产成本,并反映在终端售价上,进而拖累特斯拉在美国这一全球最大市场的销量。 除了汽车,特斯拉的储能、机器人业务对于中国供应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特朗普试图把中国产品挡在门外,离不开“T链”的马斯克不得不为之买单。 此前,马斯克全力支持特朗普,公开为之站台、背书,甚至不惜领衔DOGE、在大西洋两岸舞枪弄棒,如今却因为这一选择而遭遇反噬。 过去几个月,他的商业帝国已经步入风暴中心——个人声誉受损、多个市场销量大跌、门店被砸、欧美消费者抵制。特朗普政府不仅没有给予实际支持,反而不顾马斯克反对,强打关税牌,试图以自伤八百的方式逼迫他国让步。 图源:AI制作 结果,特朗普政府没能取得“战果”,马斯克和特斯拉也在泥坑中越陷越深。美国不肯放弃关税战,导致包括特斯拉在内的美国制造企业的成本飙升,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重压之下,马斯克不得不呼吁特朗普改弦更张,却无人理会。特朗普甚至在内阁会议上当着马斯克的面说,“我不需要埃隆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欢他而已。” 在这一危局中,马斯克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在多年前就推动特斯拉在中国建设工厂,并基本完成供应链的本土化。这让特斯拉在关税战中保住了一块宝贵的“根据地”,成为继续发展中国乃至更多海外市场业务的避风港。 对于特斯拉来说,在这场特朗普当局掀起的关税战中,美国业务受到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中国业务。 目前,特斯拉在全球设有六座工厂,其中加州工厂建成于2010年,生产所有的Model S/X,以及一部分Model 3/Y,主要供应美国本土市场。虽然建厂已有十余年,这座工厂的供应链本土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间。 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披露,截至2025年,特斯拉S3XY、CyberTruck等车型大约60~75%的零部件产自美国或加拿大;墨西哥是最大的进口零部件来源地,占比20~25%。 过去数十年间,特斯拉作为全球车企依赖全球供应链,并不是一个大问题,甚至是企业效率和利润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而与其他美国车企相比,特斯拉供应链的本土化程度并不算低。 但随着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关税战的开打,特斯拉的供应链成为软肋。倘若特朗普当局坚持对其他国家征收高关税,特斯拉将需要为上游供给付出额外成本,进而导致全系车型上涨,并传导至美国消费者身上。 《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称,一位分析师测算,按照104%的关税计算,特斯拉在美国的汽车成本将上涨20%~30%。 与此同时,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击,特斯拉的进口税同样大涨。 此前,中国车主购买进口Model S/Y,需要支付15%的进口税;以起售价68.49万元的Model S为例,进口税约为10万元。如今,这一税率提升至145%,进口税高达99万元。这两款车在中国的潜在买家被进一步压缩,并被其他品牌分流。 此前,在不少海外市场,特斯拉主动收缩了Model S/X的销售。特斯拉日本宣布将从3月31日起停止接受新的S/X订单;在欧洲多个国家,特斯拉也宣布了类似决定。如今,Model S/X也要暂别中国了。 与压力山大的美国市场相比,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暂时未受影响。 六年前,特斯拉在上海建设超级工厂,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相比美国加州工厂,上海工厂起步之初就提出要全面本土化;如今国产版Model 3/Y的供应链本土化程度接近100%,基本不需要从美国进口零部件。 这也意味着,中国针对美国加征的关税,并不会导致国产版Model 3/涨价。此外,特斯拉FSD在推出国内版本后,也没有出现调价迹象。 另一方面,上海工厂的一部分产能用于出口,但主要面向欧洲、亚太、澳新等市场,暂时也不会被关税战波及。 除了现有车型,特斯拉计划今年年中发布更便宜的入门车型。综合多方信息,这款新车有可能在美国、中国和德国的工厂同时生产;届时,倘若关税战仍在持续,美国消费者有可能面临更高的售价;而对于中国、欧洲等市场的消费者而言,即便关税没有回落,也不需要太过担心。 关税阴影下,特斯拉在美国遇到的挑战,甚至存在传导至中国的可能。 在第一大市场美国,特斯拉如果长期顶着关税造车、卖车,财务业绩有可能受到拖累。届时,特斯拉在第二大市场中国的表现就更加重要。 更何况,中国本土竞争对手正在快马加鞭追赶,特别是小米SU7,去年底已经反超Model 3成为单月销冠;特斯拉在中国少了Model S/X压阵,只靠二三十万的Model 3/Y打天下,竞争压力也会变大。 除了汽车,特斯拉还有储能、机器人等业务板块,同样逃不过关税战的影响。这些业务面向全球市场,但在当前阶段,依然是特斯拉和美国消费者最受伤。 特斯拉2015年推出家用储能产品Powerpack,2019年推出容量更大的商用储能产品Megapack。如今,储能业务已成为特斯拉的重要增长引擎,2024年这一板块的营收同比增速高达67%,电动车板块则下滑6%。 不过,这块业务长期面临产能瓶颈;特别是Megapack,推出后一直供不应求。2021年9月,特斯拉在美国加州建设首座超级储能工厂,依然无法满足所有需求,订单交付时间动辄长达一两年。 为此,特斯拉再度将目光转向中国。2024年5月,特斯拉在上海开建第二座超级储能工厂,今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0个月。 按照规划,这座工厂将主要面向国内和亚太市场,首批Megapack已经发往澳大利亚。这些市场的企业用户理论上不会被美国对华关税壁垒所拖累。 但对于特斯拉而言,上海超级储能工厂原本是为了缓解加州工厂的产能压力而建设。倘若这座工厂的Megapack因为关税无法销往美国,其长期战略价值就大打折扣。 而对于设在美国的超级储能工厂而言,特朗普关税同样是一个巨大障碍。 根据《晚点LatePost》,这座工厂建成后,长期从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中国供应商采购电芯,用于组装Megapack。其中,宁德时代是特斯拉储能业务的最大供应商。 特斯拉美国储能工厂依赖中国生产的电芯,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成本考虑。如今,宁德时代等公司被课以高昂的进口税,Megapack生产成本预计将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上海储能工厂能够利用中国本土供应链,成本较为稳定,原本有机会返销美国,却被特朗普关税挡在门外。特斯拉储能业务有可能承受内外夹击的压力。 特斯拉的机器人业务,同样有可能被特朗普关税暴击。 图源:AI制作 马斯克把机器人视为下一个重要机会,计划今年投产Optimus人形机器人,2025年计划试产5000台,2026年目标产量达5万台。他表示,“擎天柱”量产后,单台成本有望降至2万~3万美元,低于多数新能源汽车价格。 然而,“擎天柱”机器人要想以合理成本量产,从内到外都离不开中国厂商来支撑,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绿的谐波、骏创科技、浙江荣泰等。如果这些厂商全都要背上特朗普关税,Optimus的成本又要上升一大截,马斯克的机器人梦想将难上加难。 无论是造车、造电池等成熟业务,还是机器人这样的尖端项目,特斯拉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支撑。中国厂商依靠强大工业能力形成“T链”,已经成为马斯克无法舍弃的底层能力之一。 同时,美国工业体系并不完整,技术工人匮乏,马斯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T链”的替代品。就算美国进口关税高企,中国供应商也不太可能马上丢掉马斯克的订单;特斯拉要想继续做这些业务,就不得不承担特朗普关税。特朗普关税表面上打击了“T链”,实际上回旋镖砸在马斯克脸上。 面对风雨欲来的关税危机,马斯克很早就嗅到了危险,并开始多方布局,却效果寥寥。 对于中国供应商,马斯克此前与他们“共克时艰”。此前,美国每一次针对中国加税,特斯拉都会和供应商商讨应对之策,并共担成本。 2019年至今,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屡次对中国加税,特斯拉需要的汽车零部件、锂电池等均被列入清单。但这几波加税分散在较长时间跨度内,特斯拉和中国供应商的应对空间相对充裕,最终分别承担一部分,并通过涨价转嫁给消费者。 从过去几年的财报来看,特斯拉受到不小的负面影响,但仍然通过与供应链分摊成本等手法,较为成功地消化了这些关税成本,毛利润率处于高位。 2018~2024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毛利润率大体在20%~30%之间波动,其中2021和2022年逼近30%,2023和2024年跌破20%。这一持续盈利能力,与基本不受关税战影响的“新能源一哥”比亚迪相当。 然而,过去几天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远远超出任何企业的承受能力,特斯拉及其背后的中国供应商也不例外。“共克时艰”这条路很难再走通。 把中国工厂搬到美国或其邻国,是破局手段之一。马斯克早在2022年就鼓动中国供应商去墨西哥设厂,但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这一动议最终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马斯克施展芊芊妙手,试图影响美国政府的关税决策。 3月底,当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汽车和某些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时,马斯克就表示,此举将对特斯拉产生“重大”影响。 4月初,眼看关税战不断升级,马斯克直接向特朗普发出了撤销新关税政策的呼吁。此外,马斯克在意大利的一场活动上表示,欧美应该走向零关税。 马斯克甚至与特朗普关税操盘手、美国总统首席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陷入口水战:纳瓦罗暗示马斯克的关税政策主张是出于商业目的,想获得“便宜的外国汽车配件”,马斯克旋即回怼纳瓦罗“比一袋砖头还蠢”。 马斯克的一系列举动,没有让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产生丝毫动摇。 特朗普对于马斯克请求撤销新关税不理不睬;针对马斯克与纳瓦罗的嘴仗,白宫方面只是不痛不痒的表示,“男人之间总会吵吵闹闹”,并不把马斯克的诉求当一回事。 事实上,过去一个多月,特朗普政府对于这位商业巨擘的热情正在迅速降温。 马斯克身为企业家,却自愿充当特朗普政府的“上书房行走”,过去几个月投入巨大精力带领DOGE整顿美国政坛,得罪大西洋两岸的政府和民众,导致自己挨骂、门店被砸、销量暴跌。马斯克此前在采访中感叹,“很艰难”。 忠实拥趸吃了亏,特朗普的反应却不温不火,仅仅是在白宫门口当众买下一辆Model S,外加口头表扬,作为对马斯克的“安抚”。至于马斯克反对特朗普关税,并没有对美国关税政策产生真正影响。 从特朗普到拜登,再到特朗普,白宫斌并不是第一次“坑”马斯克,但从未像过去一个月这么凶狠。自封DOGE大总管的马斯克,眼睁睁看着自家利益受损,却又无法可想。 反而是马斯克2019年之后推动本地化生产,先后在中国上海、德国柏林等地设厂,成为特斯拉在风暴中依然守住市场份额的关键。 在第二大市场中国,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Y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不久前推出的焕新版Model Y,3月售出4.3万辆,再度回到国内纯电车型销量榜首。 同时,上海工厂还向欧洲等市场大批供货,间接缓和了美欧关税壁垒对于特斯拉的影响。刚刚建成投产的上海超级储能工厂,也成为特斯拉储能业务提升产能、摊薄成本、平抑关税影响的筹码。 在逆全球化时代的关税战中,企业自身加速本地化,是唯一长期有效的应对之道。未来,如果马斯克能够将机器人等业务搬到中国,并效仿汽车、储能业务搭建本地化供应链,那么特斯拉应对全球关税挑战的空间将更加宽阔。 但对于马斯克而言,倘若继续把工厂从美国搬到中国,无异于公开与鼓吹MAGA的“特朗普路线”决裂,也意味着这位DOGE负责人在美国政坛走向终结。这是一个商业上更正确的决定,但也显然是一个更艰难、更需要勇气的决定。
深蓝S09中大型SUV旗舰新车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3,4月23日预售
IT之家 4月12日消息,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昨日晚发文称,深蓝S09中大型SUV旗舰新车“重庆道路八大怪”智驾挑战成功通关。同时他透露,新车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3。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表示,深蓝S09是深蓝首款搭载华为乾崑高阶智驾和鸿蒙座舱的车型,同时打造了新三大件(冰箱彩电大沙发)。 据IT之家此前报道,深蓝汽车全新中大型SUV“深蓝 S09”将于4月23日开启预售,此前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公布该车售价区间为30万-35万元,号称是“一款深蓝集全集团之力倾力打造的大六座市场旗舰级产品”。 该车整体轮廓圆润平滑,配备分体式前灯组、贯穿式LED日间行车灯,车身配备隐藏式门把手,车尾配备贯穿式LED尾灯,可选20/21英寸轮毂。 深蓝S09配备2.5K分辨率15.6英寸+15.6英寸双连屏(亮度至高1000nit),同时配备 43英寸AR-HUD及后排21.4英寸3K分辨率娱乐屏(16:9比例,支持0-75°可调角度)。 该车首搭专属定制HarmonySpace鸿蒙智能座舱,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同时配有后排吸顶屏娱乐中心解决方案、灵动全景声、儿童专属精灵、自定义场景积木、空间魔方等功能。 深蓝S09前排座椅支持8点式按摩、通风、加热、10层包覆。中排配备“行业唯一可横滑”双零重力按摩座椅”,中排座椅支持180mm双横滑、一体式云感腿托、8点式凸点按摩、通风、加热。第三排座椅同样支持座椅加热等功能。 规格方面,深蓝 S09尺寸为5205×1996×1800mm、轴距3105mm。采用深蓝EPA1全电数字平台高集成设计,基于深蓝超级增程2.0平台打造,使用与阿维塔07、深蓝 G318同款的 JL469ZQ1 1.5T涡轮增压增程器,提供单电机(231kW)与双电机(前131kW+后231kW)双版本,配备磷酸铁锂电池组。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