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我替你们去看了看Cybertruck,这车真的是大到离谱
这两天,应该很多人都刷到特斯拉的 Cybertruck 来中国的消息了吧。 从明天开始,Cybertruck 会在下图这八个城市开始巡展,对这台车感兴趣的小伙伴有机会一睹真容了。 温馨提示一下,据我们了解,这次巡展是需要预约的,想去的话记得先问下店里工作人员哦。 那这么大的热闹,脖子哥可不能不凑啊。在昨天,我也是提前见到了杭州第一辆 Cybertruck 。 虽然之前在网上看过一堆关于它的照片和视频,但在亲眼见到实车后,它浓浓的赛博风还是给了我一点小小的震撼。 这次来了中国,特斯拉顺带给 Cybertruck 取了个中文名,原来咱都叫它赛博皮卡,现在官方叫法是 “ 赛博越野旅行车 ” 。 诶,又是越野车又是旅行车,就是不说自己是个皮卡车。 其实这也好理解,毕竟在中国,皮卡常年不受待见,很多城市对皮卡限行,还要 15 年强制报废,说自己是个皮卡没见着有啥好处。 再说了,这车和一般的皮卡,也确实长得太不一样。 看这外观,首先没有 logo ,前挡上一个长达 1.27m 的雨刮器,跟杆枪似的,可能是横着放风阻太大吧,干脆竖着放了。 然后车身全都是折线,有棱有角的。 整个车身侧面,呈现出一个巨大的三角形。 为了迎合这个风格, Cybertruck 在很多元素细节上,也做成了棱角分明的设计。比如外后视镜,就是个三角形。 轮眉也是咔咔几条线完事,以至于让我有种 “ 错觉 ”,会不会那天轮眉的设计师正好想早点下班,随便来两笔就交稿了。 就连车屁股上的后摄像头,也给你来个小三角。 加上这车还很大,车长干到了 5.68 米,比理想最大的车 MEGA (长 5.35 米 )还要长一截,所以看起来宛如一个超大号的玩具。 脖子哥身高也有 1 米 75,在它面前,还是显得我小小的。。。 而它的车宽也达到了 2.2 米,什么概念呢?一般标准停车位的宽度 2.5 米,如果停得正中,左右也就 15cm 的空隙。就是说如果旁边车停的稍微歪了一点,你都打不开车门。 至于宽度更窄的立体车位,别想了,指定没戏。 所以这么个大家伙其实也不适合在城市里开,还是越野、旅行更舒服。 说完尺寸,咱再来看看它的不锈钢车身。 这个乍一看上去和家里不锈钢碗差不太多的表面,其实是特斯拉把 SpaceX 星舰上的不锈钢拿来魔改,做成了名叫 30X 的新型不锈钢。 是的,就叫 30X ,老马是真的喜欢 X 这个字母。 30X 不锈钢的特点就是非常硬,拿大锤抡,拿手枪打,甚至撞到别的车都没啥事。也是因为 30X 太厚太硬,就没办法像普通车身钣金那样加工成曲面,只能做一些简单的焊接和弯折,这也是 Cybertruck 全身尖尖角角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个车身还是少碰为妙,不为别的,只因为它是一个指纹收集器。我轻轻一碰,指纹就留那了。 而这个撞不坏的不锈钢和各种尖角,也是 Cybertruck 很难进国内的 “ 罪魁祸首 ” 。 去年 12 月,特斯拉的首席工程师曾表示,Cybertruck 很难在欧洲获得批准,因为它的外部突起难以通过欧盟关于行人保护的安全规定。 欧盟的法规要求车辆的保险杠和引擎盖必须能吸收能量,保护行人。但 Cybertruck 前后都是硬邦邦的不锈钢,只怕会给行人造成加倍损伤。 而我国的碰撞法规很大程度借鉴了欧盟的标准,因此,马斯克才在 X 上说 “Cybertruck 在中国合法上路会非常困难 ” 。 但它是不是引进中国就彻底没戏,咱也不好下定论。 说不准,这次特斯拉费这老大劲,把 Cybertruck 专门空运到中国来,就是想先看看大伙儿兴趣有多大,再规划后头的事儿。 毕竟当年 Cybertruck 发布的时候,国内也有不少人花了 1000 元激情下单。 现在是没法上路,说不定后头通过特种车辆的方式,没准也能在国内跑起来。或者干脆回去稍加改动,就能通过法规了呢。 再来看看 Cybertruck 作为一辆皮卡,啊不,一辆赛博越野旅行车的精髓,这个巨大的后斗。 后斗上面有电动卷帘上盖,按键在旁边,短按一键打开,长按慢慢开启。 后斗纵深超过 1.8 米,横向大概是 1.2 米。常见的单人床就是这个尺寸,你想想有多大。 当然,作为一辆电车,外接供电是必须的。里头还有两条很长的灯带,以及导轨、固定锚点等各种配件。 Cybertruck 甚至还自带了开瓶器,可以,这很美利坚。 这个后斗还可以通过各种拓展配件,解锁更多玩法。搭个帐篷,拉个摩托车啥的,都能整。 到这,基本上就是脖子哥关于这次 Cybertruck 的体验分享了。 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拍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特斯拉也只是让我们在外头看看,车里没让进去。 我知道大家肯定没看爽,别着急。 Cybertruck 除了唬人的外观,其实它里头有很多稀罕的技术,比如线控转向、 48V 平台都是新玩意儿,甚至可以说这是特斯拉一款革命性的产品。 撰文:白日梦 编辑:脖子右拧
苹果首次开放测试版侧载,LoL或将在抖音直播,大众目标2030中国前三,赛力斯申请注册问界商标,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今天是1月27日 农历腊月十七 今天在家值班呢 突然小区停电了 把我急的 赶紧收拾电脑去咖啡店 结果刚穿好衣服 电就来了 。。。 下面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苹果在欧盟首次开放测试版第三方下载 ( 快科技 )为遵守欧盟《数字市场法》,苹果上线了 iOS 17.4 Beta版,开放从 App Store 以外的其他 App 市场下载功能,开发者还将能够使用非 WebKit 浏览器引擎,该功能仅限欧盟用户使用。 同时,欧盟地区 iOS App 将为开发者降低手续费(抽成比例),从原先的30%降至17%,或从折扣后的15%降至10%。 :啥时候同步到中国啊。。。 # 消息称《英雄联盟》即将登陆抖音直播 ( 雪豹财经社 )据 “ 雪豹财经社 ” 今日报道,继《王者荣耀》后,腾讯《英雄联盟》端游(含《云顶之弈》)直播版权也将在抖音开放:最快将在 2 月第一周正式开放,具体时间《英雄联盟》官方将于近日宣布。 :打不过就加入? # 到2030年,大众将在华发布30款纯电车,目标中国前三 ( 快科技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正式发布了 2030 年目标:到2030 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至少 30 款纯电动车型;其中 2024 年将推出超过 10 款纯电动车型,到 2027 年将推出超过 20 款纯电动车型。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我们的 2030 愿景是成为中国市场排名前三的汽车制造商。” :曾几何时,大众就没掉出过前三。 # 赛力斯申请注册问界商标 ( 财联社 )天眼查 App 显示,近日,赛力斯申请注册“赛力斯问界”商标,国际分类为运输工具,当前商标状态为等待实质审查。 此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多枚“问界”商标,部分商标已成功注册。 :两个问界?
“机器人正在接管旧金山”
一批人形机器人在美国旧金山街头出没,引得过往行人驻足留观: 可能还去上了个课,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门大摇大摆走出: 路线不对,踩着小碎步,稳步调头: 或者不装了,调什么头,直接倒着走: 在各种场景下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于是乎,网友传出了“机器人正在接管旧金山”的消息🤣: 要不是视频中还有人类出镜,网友都要怀疑这是不是真的在旧金山: 这就是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形机器人成果。研究人员提出了使用序列建模和动作预测的Causal Transformer模型。 使得人形机器人可以在室内外各种环境中稳健行走,应对不同地形,甚至还能背个书包,提袋垃圾: 怎么做到的? 此前,尽管一些人形机器人在特定环境下表现良好,但广泛存在泛化和适应新环境方面的问题。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运用Causal Transformer的方法。 这是一种Transformer模型,通过自回归从观察-动作历史信息中预测下一个动作,也就是模型的输出(预测的动作)只依赖于其输入(观察-动作历史信息)中的先前信息。 具体来说,在处理“观察-动作对”时,模型会将每个“观察-动作对”作为一个token,并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来学习这些token之间的关系。在自注意力计算中,模型会为每个token分配权重,这些权重反映了在预测当前动作时,序列中其他token的重要性。 由于Causal Transformer限制了自注意力只能考虑前面的token,它能够捕捉到序列中的因果依赖,即当前动作的决策是基于之前观察-动作的历史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Causal Transformer能够使机器人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在没有未来信息的情况下做出适应性更强的决策。 训练阶段,研究人员使用强化学习方法,在Isaac Gym模拟器进行大规模并行训练,模拟了机器人的刚体和接触动力学。 为了模拟机器人的闭链动力学,引入了“虚拟弹簧”模型。在模拟中随机化机器人的动态属性、控制参数和环境物理属性,以及添加噪声和延迟到观察中。 从模拟到现实的转移方面,研究人员在机器人初创公司Agility Robotics提供的高保真度模拟器中验证策略,该模拟器准确模拟了Digit机器人的动态和物理属性。 经过实验,Digit机器人能够在多种环境中可靠行走,展现出对外部干扰的鲁棒性: 以及在不同地形和载荷条件下的适应性: △ 左,脚被绊住;右,下坡 顺带保持手臂摆动协调有力,不顺拐: Digit人形机器人 再来介绍一下demo中的这款人形机器人——Digit。 背后公司Agility Robotics,前身为俄勒冈州立大学的Dynamic Robotics Laboratory。2022年,获亚马逊投资。 Agility Robotics的主要产品是以鸵鸟等鸟类为发想的双足步行机器人,主要研发成果包含Cassie、Digit两个机型。 其中Cassie是只有下半身的双足机器人: 至于Digit,像是下面这个,已经成为亚马逊75万机器人员工中的一员,不过还处于测试阶段,负责搬运亚马逊标志性的黄箱子: Agility Robotics表示,将在今年向合作伙伴交付第一批Digit,Digit的初步应用包括仓库和配送中心内的散装材料处理,预计2025年全面上市。 他们最近还宣布开设了一家新机器人制造工厂RoboFab™,声称第一年预计生产数百台机器人,之后每年产能最多可达10000台。Digit也将在新工厂中上岗,进行搬运、装载等工作。
ROG出的新手机,把游戏手机做得比旗舰机还好看?
现在如果聊起游戏手机,差友们眼前浮现出的第一个画面会是怎样的? 要素过多的外观、厚重的 VC 均热板、可弹出的物理肩键、内置的物理 RGB 小风扇、可有可无的拍照。。。 在托尼的刻板印象里,纯血的游戏手机就应该长着一副筋肉满满、粗犷奔放的野性之美。 它们是绝对的稳帧战士,讲究堆料优先,如果不把处理器性能榨干,才是对手机游戏的真正不体面。 不过托尼最近发现,最近发布的游戏手机,也开始在外观上动小心思了。 比如我们上次介绍过的红魔 9 Pro,破天荒的把摄像头给抹了平,能做到放在桌子上不翘头。。。 而今天要聊的这款 ROG Phone 8 Pro,则是把游戏手机往精致了做,在设计上开始有了些 “ 西装暴徒 ” 的味道。 外观方面,这一代 ROG Phone 8 Pro 放弃了前代眼花缭乱的背板,回归了和大部分旗舰手机一样的整体性设计。 以往 ROG 的游戏手机上,能和 ROG 笔记本神光同步的灯效,在这一代是遭到了 “ 光污染处理办事处 ” 的取缔。 取而代之的,是把和幻系列笔记本同款的 “ 光显矩阵屏 ” 给移植到了手机背面。 这玩意儿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开启不同的动画特效,比如拍照、来电、播放音乐、打开游戏等等,并且是可以选择开启和关闭的。 不过可能是因为面积太小的原因,它并不能像幻笔记本那样的自定义图案,只有固定的开关选项。 ROG 还在包装盒里,还专门给这个功能设计了一个展示位,可以把手机放进去欣赏矩阵屏的变化。 Emmm,强烈建议华硕把下一代 ROG Phone 改名为 “ 幻 Phone ” 。 ROG Phone 8 Pro 在机身三围上的优化,其实是给到了一定精致感的。 在游戏手机上聊 “ 精致感 ” 虽然有些奇怪,但这台手机确实有。 比如像是摄像头模组右下角斜切一刀的设计,让不管是单手竖握还是双手打游戏,都能明显的感到握持变得更贴手了。 除此之外,磨砂质感的背板相比其他游戏手机或玻璃、或金属的材质,更能保障握持时候的摩擦力,像托尼这样的汗手用户应该懂我的意思。 裸机 227.6g 的重量在一众 200g 出头的旗舰手机里还是偏大的,对比上一代的又大又厚的分量,ROG 8 Pro 会重的更有质感一些。 ROG 这这一代机器上,还是保留了双 C 口的好文明,让边充边玩这个场景,不再因为充电线的位置而影响游戏操作。 游戏手机的标志性肩键,在 ROG 8 Pro 上也得到了保留,打 FPS 手游的时候开个镜啥的,比戳玻璃板要潇洒不少。 而让托尼没想到的是,ROG 8 Pro 还支持 IP68 认证, 这下可以躺在浴缸里边泡澡边玩手机了。 配置这块,8 Gen 3+ 满血版 LPDDR5X + UFS 4.0 在性能这块是能拉满的都拉满了。 在手机开启 X 模式的情况下,安兔兔室内环境能轻松飙上 218W 分,冬天室外上到 225W+ 分不成问题,屠榜毫无压力。 如此跑分性能带来的游戏体验,是几乎挑不出短板的帧率表现。 测《原神》已经测不出什么帧数波动了, 测就是一条比尺画出来还挺阔的直线,想要给这台 8 Pro 上压力,只能期待米子后续官方出 120 帧给压力了。 其实今年 8 Gen 3 处理器的表现,就算不做调校,畅玩 60 帧原神也基本不是什么问题,主要拉开性能差距的游戏,还得是《崩坏:星穹铁道》。 让托尼有点意外的是,拿 ROG 8 Pro 跑星铁,几乎得到了和原神一样的答案,星槎海中枢的 30 分钟跑图,最后跑完钉在了 61 帧。。。 值得一提的是,ROG 这次也为 8 Pro 配套了一款配件风扇——酷冷风扇 X,这个小风扇厉害的地方在于,它能脱离接线,直接用手机机身供电就能运行。 不过要想开启手机的急冻散热模式,还是需要外接电源才行。 托尼测试了一下在急冻模式下ROG 8 Pro 的星铁表现,帧数还是没啥变化,不过微小卡顿的次数实打实的变少了。 只能说这个风扇肯定是有用的,但手机本身已经足够强大了。。。 缺点方面,酷冷风扇 X 上的两个物理按键在功能上,和机身自带的肩键有所重复,而且用中指并不是很好按,这部分的操作交互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但是挡不住这散热背夹真的很帅。 影像拍照这块的发力,算是这次 ROG 8 Pro 的一个发力点,都说游戏手机不卷拍照,但这次 ROG 带来的样张表现,要高于传统游戏手机的水准。 参数上来说,ROG 8 Pro 采用了一块 5000W 像素的索尼 IMX890 传感器作为主摄,配合一枚1300W 的广角镜头以及一枚 3200W 的直立长焦镜头,组成了它的影像系统。 样张不管是在调色的功力还是细节的表现力上,直出审美都是很在线的,暗光表现稍稍差点意思,容易拍糊,但整体相机的可用性确实可以比肩旗舰机。 向左滑动观看 总的来说,ROG 8 Pro 这台游戏旗舰,给托尼带来的惊喜还挺大的。 随着黑鲨的退场,这两年市场上的做纯血游戏手机的,也就剩下了红魔、ROG 两家。 它们不仅需要适应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要求,还需要顶住其他家主打 “ 电竞旗舰 ” 为卖点的友商产品的围剿。 如果它们不再寻求突破,那可能下一步,也要像黑鲨那样去卖能力饮料了。。。 ROG 的数码硬件品类众多,虽然不会因为手机卖的不好而影响到存亡的问题。 但 ROG 把游戏手机做的更偏向 “ 高端旗舰机 ” 的这波操作,确实能圈到不少产品线内的其他用户。 试问,哪个男生不想左手一台幻笔记本,右手一台 ROG Phone,带去学校里走路生风呢(bushi ______之眼的力量,瞪谁谁怀孕。 撰文:布拿拿 编辑:面线 & 米罗 美编:富贵 & 焕妍
已修复,苹果App Store等服务短暂中断:导致无法购买应用
IT之家 1 月 27 日消息,苹果公司系统状态报告今天发布更新,表示今天上午 7 点 29 分开始,App Store、Mac App Store、Apple Music 以及设备上的 AppleCare 服务出现中端情况。 Apple Music - 已解决的服务中断 今天 上午 7:29 - 上午 8:42 所有用户均曾受影响 用户在使用此服务时可能遇到过间歇性问题。 App Store - 已解决的服务中断 今天 上午 7:29 - 上午 8:42 所有用户均曾受影响 用户可能曾无法在 iTunes 商店、Mac App 商店以及 App 商店内进行购买。 Mac App Store - 已解决的服务中断 今天 上午 7:29 - 上午 8:42 所有用户均曾受影响 用户可能曾无法在 iTunes 商店、Mac App 商店以及 App 商店内进行购买。 设备上的 AppleCare - 已解决的服务中断 今天 上午 7:30 - 上午 9:00 部分用户曾受影响 曾暂时无法提供 AppleCare 购买服务。 受影响的用户可能无法在 iTunes Store、Mac App Store 和 App Store 中进行购买,Apple Music 也会出现间歇性问题,苹果公司于 8 点 42 分已经修复上述问题。 IT之家还注意到系统状态页面,苹果预告明天下午 2 点到下午 3 点 55 分,维护 Apple Pay: Apple Pay 与“钱包” - 即将进行的维护 明天 下午 2:00 - 下午 3:55 部分用户将受影响 中国工商银行持卡人将无法使用 Apple Pay 添加、停用、移除卡片或购物。
Spotify CEO痛批苹果欧洲新规:获客成本飙升10倍,完全沦为一场闹剧
IT之家 1 月 27 日消息,Spotify 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埃克(Daniel EK)近日撰写博文,痛批苹果欧洲市场新规,指责新规是苹果应付《数字市场法案》的“幌子”,是一场“彻彻底底的闹剧”。 埃克明确强调苹果欧洲新规并不适用于 Spotify,且认为大多数开发商都无法接受,也不会采用苹果的新条款。 埃克认为核心技术费是赤裸裸的“敲诈”行为,对于安装量超过 100 万次的应用,加收每年每“首次安装” 0.5 欧元的费用,对于热门应用来说,需要向苹果“纳贡”此前佣金方案更多的费用。 埃克声称,由于即使是非订阅用户也需要支付费用,替代应用商店提供的服务可能会使用户获取成本增加十倍,IT之家翻译相关内容如下: 如果我们设法从 App Store 中删除我们的应用程序,只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城方式分发,这种方案依然行不通。 欧盟苹果公司的安装用户数量在 1 亿左右,对下载和更新征收新税,可能会让我们的客户获取成本飙升,有可能增加十倍。 即使有用户不再使用我们的服务,我们必须为免费或付费应用程序的每次安装或更新,向苹果支付费用。 埃克认为,苹果新规就是“迫使开发者维持现状”,这完全和 DMA 新规的初衷背道而驰。 埃克认为,Spotify 本周早些时候概述的未来 "不太明确",Spotify 承诺为欧盟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他呼吁欧盟委员拒绝苹果 "公然无视"DMA 的做法。
更好用了,苹果更新Shazam应用:用户佩戴耳机时也能识别音乐
IT之家 1 月 27 日消息,苹果近日更新了音乐神搜(Shazam)应用,用户佩戴有线 / 无线耳机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准确识别音乐。 苹果近日发布了 17.3 版本更新,在更新日志中写道: 现在,你可以在佩戴有线或无线耳机时,识别音乐了。只要打开 App,看到主屏幕出现耳机图标后,就可以开始聆听,并识别身边或其他 App 中正在播放的音乐。 IT之家附上官方介绍如下: 你是否也曾在使用抖音等 App 时,好奇背景音乐是哪一首歌?《Shazam》可以快速帮你识别。你还能在这里探索现场演出、歌词、视频等更多内容。截至目前,《Shazam》已累积安装超过 20 亿次。 爱上《Shazam》的理由: 即使设备离线,也能查找任意歌曲。这款 App 可以在设备离线时获取音频信息,并在设备连入网络后开始识别歌曲。 即使佩戴了耳机、应对多个任务时使用,也没问题。 立即识别歌曲!将“音乐识别”添加至控制中心,再启用锁定屏幕或主屏幕小组件。
根据艺人人气、推荐或搜索结果,探索现场音乐活动。

更多精彩功能 聆听歌曲并添加至 Apple Music 歌单。
查看实时歌词,跟唱喜爱的歌。
观看 Apple Music 上的音乐视频。
在《Shazam》排行榜上发现你所在国家或城市的热门音乐。 在 Apple Music 中直接打开任意歌曲。
乘联会崔东树:2023年我国汽车行业收入超10万亿,同比增长12%
IT之家 1 月 27 日消息,乘联会崔东树今日发文称,2023 年 1-12 月的汽车行业收入 100976 亿元,同比增 12%;成本 87627 亿元,增 13%;利润 5086 亿元,同比增 5.9%;汽车行业利润率 5.0%,相对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 5.8% 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 图源崔东树公众号,下同 其中,12 月汽车营业行业销售收入 10312 亿元,增 18%;成本 8804 亿元,增 20%;利润 597 亿元,同比增 36%。汽车行业利润率 5.8%,随着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 下行(生产价格指数),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车企利润总体稍有改善。 崔东树指出,由于燃油车盈利,但萎缩较快;新能源车高增长,但亏损较大,矛盾压力较大。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稳定汽车生产,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汽车行业总体形势稳中向好。 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汽车行业产业链的总体单车收入 33.5 万元,单车成本 29.1 万元,单车利润 1.69 万元,单车税费 2.74 万元。其中,12 月汽车行业产业链的总体单车收入 33.9 万,产业链单车利润 2 万。 据IT之家此前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016.1 万辆和 3009.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6% 和 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
传音年终奖全员多发30%!去年出货量全球第五,净利大涨121%
1月26日消息,根据一份网络上曝光的疑似传音控股“2023年年终奖发放办法的通知”的图片显示,由于2023年传音控股整体经营业绩超预算达成且同比由较高增长,因此所有员工的2023年年终奖将在正常核算的基础上多发30%年终奖。 对此传闻,传音控股内部人士回应称,网传“多发 30%”的文件并非公司内部发文,公司每年都有一个针对年终奖的系数,每年都会有调整。 传音控股作为一家主攻海外市场的智能手机品牌厂商,旗下拥有 TECNO、itel 和 Infinix 三大品牌手机,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机,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全球新兴市场国家。虽然203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遭遇了大幅的下滑,但是传音控股却实现了逆势大幅增长。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传音控股(包括Tecno、Infinix和iTel)智能手机出货量逆势大涨30.8%至9490万部,占据了8.1%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机厂商。 2023年上半年,传音已经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智能机市场的市占率方面拔得头筹,在印度智能机市场也排名第六。2023年三季度,传音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9%至860万部,市占率仍高达48%。IDC数据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传音在非洲、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智能机出货量排名第一。 根据传音控股2023年12月27日晚间发布的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 2023 年度实现营收约621.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155.26亿元,同比增长约33.32%;归母净利润约为54.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 30.09 亿元,同比大涨约121.15%;扣非净利润约为50.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28.00亿元,同比大涨约126.73%。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传音控股表示,公司持续开拓新兴市场及推进产品升级,整体出货量及销售收入有所增长;同时,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及成本优化,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相应毛利额增加。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华为手机单季销量暴涨47%!新麒麟芯片引爆国人购机热情 带动其它机型热销
快科技1月27日消息, Canaly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华为出货1040万台,同比暴涨47%,回归前五榜单,排名第四。 Canalys表示,华为成为了本季度最大的黑马,时隔10个季度重回中国市场出货前五榜单。Mate 60 Pro通过自研麒麟芯片以及卫星通话等创新功能,成为拉动华为出货复苏的领军机型。 整体市场也在华为的新旗舰机型拉动下出现结构性恢复,高端市场表现有进一步成长。此外,华为已着手将麒麟芯片拓展至nova系列,在未来也有助于其进一步拉动中端市场的需求。 Canalys认为,中国市场对华为新产品的热情在侧面展现了本土消费者对于软硬件创新的需求。 据此前报道,2024年第一周,华为手机重回中国市场销量第一,份额达19.2%。 近期上市的nova 12系列成为拉动华为手机销量的主力推手。在Mate 60系列供货不足的情况下,搭载麒麟芯片的华为nova 12系列实现了开售即现货。 华为nova 12系列提供了四款机型,分别为nova 12活力版、nova 12、nova 12 Pro和nova 12 Ultra,售价覆盖2499元-5499元。 其中,nova 12活力版搭载骁龙778G 4G处理器。 nova 12/nova 12 Pro和nova 12 Ultra分别搭载了麒麟8000、麒麟9000SL。麒麟9000SL是nova 12 Ultra独享,整体性能和体验都与Mate60系列的麒麟9000S非常接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麒麟芯片回归点燃了国内消费者购买华为手机的热情,进而带动非麒麟版本机型的热销。据博主@智慧芯片案内人 爆料,nova 12活力版首发出的货比标准版+Pro都要多。
没信号还能上网!华为Mate 60手机成功模拟测试卫星互联网:下行5Mbps
快科技1月27日消息,华为从华为Mate 50首发北斗卫星消息至今,目前Mate 60系列甚至已经支持天通卫星通话。 不过华为还不满足于此,还在卫星通信领域继续探索,还要实现卫星互联网功能,让用户在没信号、Wi-Fi的情况下直连卫星上网。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公众号介绍,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产业合作伙伴面向星上再生模式,其中测试终端正是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 星上再生模式是3GPP R19 NTN标准的重要技术方向,本次测试表明星载核心网满足在轨飞行要求,实现了端到端全链路贯通及数据稳定传输。 验证了基于星上再生模式的手机直连低轨卫星技术可行性和星地核心网组网架构的正确性,对手机直连低轨卫星研究与应用推广、标准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星载核心网用于提供星上再生模式下的在轨数据转发服务,是低轨卫星互联网的重要设备之一。 面向卫星互联网低成本、高可靠要求,星载核心网为适应太空辐照、真空、冷热交变等空间环境,基于5G核心网SBA架构,设计基于国产工业级元器和国产linux操作系统的高可靠、柔性、在轨可重构的软、硬件系统,实现了星载核心网的自主可控。 面向低轨卫星移动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星载核心网对基本5G流程包括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QoS保障等能力进行优化,实现高效的星地组网。 目前,星载核心网已完成力学、高低温、热真空、电磁兼容、老炼等环境测试和无线环境下的性能测试,满足在轨运行条件。 模拟了550Km轨道高度卫星运行轨迹,与上海微小卫星、华为、爱浦路、融为科技等合作伙伴共同搭建了从测试终端、地面5G基站、地面信关站、星载无线收发信机到星载核心网的端到端链路,验证了有线和无线状态下低轨卫星通信在高动态、大时延、窄波束和IP over CCSDS传输环境下的适用性。 实测星上再生模式下,星载核心网下行速率可达5Mbps,上行速率可达1Mbps,星上转发速率达230Mbps,星上转发时延小于1ms,性能符合预期,且后续将进一步优化,并进行在轨验证,可为大众手机及行业终端提供宽带业务。
三星确认Galaxy AI不会下放到2023年以前发布的旧机型
IT之家 1 月 27 日消息,本月早些时候三星 Galaxy S24 系列手机发布,三星已经确认 Galaxy AI 将登陆一部分旧设备,包括 Galaxy S23 系列(S23 / S23+/S23 Ultra / S23 FE)手机、Galaxy Tab S9 系列(Tab S9 / S9+/S9 Ultra)平板以及 Galaxy Z Fold5 / Flip5 折叠手机。 上述设备具有一个共同点:都是 2023 年发布的机型。三星客户体验部门主管 Patrick Chomet 在接受外媒 TechRadar 采访时确认,Galaxy AI 将不会下放到 2023 年以前发布的旧机型,比如 Galaxy S22 系列手机等。 他解释说: 我们希望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 AI 体验能够得到(移动设备)性能的支持,这就需要 CPU 和 GPU 的能力。 …… 我们知道 Galaxy AI 在 Galaxy S24 系列上运行良好,我们也知道它将在 Galaxy S23 系列上运行良好。但我们不知道普通用户使用 AI 的强度会有多大,也不知道这种强度会对设备资源和云资源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确保所部署功能的质量和性能。然后,我们将了解人们如何使用这些功能,并调整性能。其次,我们将在第二批设备上部署 Galaxy AI,特别是 S23、S23 FE、Z Fold 5、Z Flip 5 和 Tab S9,以了解其运行情况。 报道提到,三星 Galaxy S23 FE 和部分地区 Galaxy S22 机型采用了相同的芯片组(IT之家注:Exynos 2200),但 Chomet 对此仅表示,“我们目前限制 Galaxy AI 在‘上一代’设备上运行。” 三星 Galaxy S22 Ultra,下同,图源三星 据IT之家1 月 18 日报道,三星电子移动体验部门负责人卢泰文在媒体会上宣布,三星电子率先将“Galaxy AI”应用于最新发布的 S24 系列,并计划在今年内通过软件升级,将“Galaxy AI”扩展到部分现有产品, 2024 年内将“Galaxy AI”部署到约 1 亿台 Galaxy 移动设备上。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