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蔚来李斌的采访,被一个红衣男子打断
蔚来创始人李斌的采访,安排在了北京车展开幕日(25日)的上午。采访接近尾声还未结束时,现场主持人突然“接管”话筒说,“我收到一条短信,有一个穿红衣服的人来到我们展台了……”随后,李斌连忙边起身边说抱歉:“我得去接待一下。” 这个“穿红衣服的人”就是最近车圈“新晋网红”、360创始人周鸿祎。 李斌回应车企老板流量焦虑 在蔚来的展台,李斌与周鸿祎围绕蔚来汽车的换电政策展开了讨论。 李斌对周鸿祎表示,“你现在买电车一定要买能换电的,我们现在跟长安、吉利、奇瑞还有江淮(合作),下一步哪吒汽车愿意的话也可以加入我们换电联盟,标准是一样的。” 周鸿祎表示,蔚来汽车可以换电这一点创造了巨大差异化的定位,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用户购买电车5年后节省的油费都花在了购买新电池上,换电解决了用户自行更换电池的痛点。 自从小米造车且营销取得巨大成功后,有声音称车企老板集体陷入了流量焦虑。 针对这个话题,李斌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说,最终还是要看产品竞争力。“流量肯定重要,但用户是因为产品买你的车,不是因为流量,要不然大家都去买小杨哥的车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还是要回归产品和服务本质,所以蔚来一直关注的都还是产品、技术、服务,这个是真正长期的竞争力。” 李斌表示,最近也在努力学习如何扩大知名度,怎么让更多的用户了解真实的蔚来。 周鸿祎:对国产新能源车见一个爱一个 此外,就卖掉迈巴赫要换什么车的问题,周鸿祎在哪吒汽车展台回应中新经纬,“我看哪款车都觉得很喜欢,你说我见一个爱一个怎么办?” 此外,周鸿祎还点评了哪吒汽车的车钥匙,“张勇(哪吒汽车CEO)就是技术直男,车钥匙做成这个样子好看吗?很多人带着车钥匙到酒吧,往桌上一放,所以要看看保时捷车钥匙是什么样子,法拉利又是什么样子,做得跟它们很像,这样让别人拿着车钥匙到酒吧。” 雷军回应友商截胡订单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现场公布了小米SU7的最新锁单情况,“友商们出台了各种截胡我们订单的政策,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锁单依然做到了75723台。”雷军表示。 ▲北京车展现场 中新经纬 牛博 摄 雷军在现场表示,小米SU7订单中女性购买者占比高达28%,女性车主预计占比40%-50%,BBA(奔驰、宝马、奥迪)用户购买者占比29%,苹果用户购买者占比51.9%。雷军称,虽然苹果不造车,但小米会像对待小米用户一样对待苹果用户。 ▲小米SU7展台 中新经纬 牛博 摄 何小鹏:预计下半年新车销量会超越小米SU7 在本次北京车展,小鹏汽车也举行了发布会,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现场公布了全新品牌MONA,其寓意为Made of New AI,定位全球AI智驾汽车普及者。何小鹏表示,MONA将于6月释放更多信息,今年下半年,预计会比雷军的小米SU7有更好的销量。 在媒体采访环节,何小鹏表示,“雷总的营销能力比我强,但我技术能力要做到比他强。”他表示,在营销能力方面小鹏汽车也会不断提升。 ▲ 北京车展现场 中新经纬 牛博 摄 2024(第十八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117款新车在此全球首发,还有41款概念车及278款新能源车型进行展出,展会将持续至5月4日。 文:李晓萱 常涛 刘雪玉 编辑:李晓萱 责编:常涛 李中元
台积电宣布“A16”芯片制造技术将于2026年量产
IT之家 4 月 25 日消息,台积电周三宣布其名为“A16”的全新芯片制造技术将于 2026 下半年投入量产,标志着台积电与长期竞争对手英特尔之间关于谁将能够制造出全球最快芯片的较量再次升级。 作为全球顶尖的晶圆代工企业,台积电是英伟达和苹果等科技巨头的关键芯片供应商。台积电在美国加州圣克拉拉举行的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台积电高管表示,人工智能芯片厂商可能会成为 A16 技术的首批采用者,而非智能手机厂商。 分析人士指出,台积电发布的这个新技术可能会动摇英特尔 2 月份提出的“利用 14A 技术重新夺回芯片性能王座”的宣言。台积电业务发展资深副总裁 Kevin Zhang 表示,由于来自人工智能芯片公司的需求,公司的新型 A16 芯片制造工艺的研发速度比预期要快,但他并未透露具体客户信息。 Kevin Zhang 强调:“人工智能芯片公司迫切希望优化其设计,以发挥我们制程的全部性能。”他还表示,台积电并不认为需要使用荷兰阿斯麦公司 (ASML) 的最新“高数值孔径 (High NA) EUV 光刻机”来制造 A16 芯片。英特尔上周透露,他们计划率先使用这些价值 3.73 亿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27.08 亿元人民币)一台的机器来研发其 14A 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台积电还展示了一项将于 2026 年投入使用的供电技术,该技术能从芯片背面为芯片供电,从而帮助加速人工智能芯片的运行速度。英特尔此前也宣布了类似的供电技术,并将其视为其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分析人士对英特尔此前的夺冠宣言表示怀疑。来自 TechInsights 分析公司的副主席 Dan Hutcheson 表示:“这值得商榷,至少在某些指标上,我认为他们并不领先。” 然而,TIRIAS Research 的首席分析师 Kevin Krewell 提醒道,无论英特尔还是台积电的技术,距离实际应用都还有数年时间,并且都需要证明实际生产的芯片能够达到发布会宣称的性能水平。
坏账减值高于公司净利润,浪潮软件前景堪忧
背靠浪潮集团和山东省国资委,前些年归母净利润下滑的浪潮软件,这两年又杀了回来。 4月18日,浪潮软件公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浪潮软件营业收入增长23.0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65%。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软件系统及计算机产品服务商,虽然近几年浪潮软件归母净利润持续上涨,但距离2018年仍相差甚远。此外,浪潮软件合同负债同比大幅下滑,这也让投资者担心浪潮软件2024年业绩是否还具备成长性。 由于业务的扩大,浪潮软件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在扩大。同时,公司坏账金额上升,制约着浪潮软件归母净利润的进一步增长。 1 业绩连续三年增长,归母净利润却难回巅峰 公开资料显示,浪潮软件最早可追溯至1994年,但公司真正发展壮大是在2000年以后。 2000年5月,浪潮信息以5500万现金与山东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及王柏华、赵瑞东等9名自然人合资成立了山东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2000年2月,浪潮集团对山东齐鲁软件产业有限公司完成增资,并在次年2月将后者更名为山东浪潮齐鲁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齐鲁软件”),同年,该公司借壳泰山旅游完成上市。 此后多年,齐鲁软件发展并不顺利,营收和利润几乎原地踏步,直到2012年齐鲁软件业绩才稍有起色,2013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浪潮软件迎来自己的业绩高峰,公司归母净利润高达3.14亿元。由于业绩较好,浪潮软件股价也在持续上涨,市值一度突破100亿元。 好景不长,2018之后两年,虽然浪潮软件营业收入仍在持续增长,但公司归母净利润却在一直下滑。2020年,浪潮软件归母净利润甚至亏损了8600多万。此后,浪潮软件归母净利润在缓慢复苏。 4月18日,浪潮软件公布了2023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53亿元,同比增长23.09%,实现归母净利润9098.87万元,同比增长42.65%。 图 / 浪潮软件2023年主要财务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自2020年以后,浪潮软件连续3年营业收入以及归母净利润均取得增长。即便如此,浪潮软件2023年归母净利润仍较2018年的3.14亿元有明显差距。 浪潮软件归母净利润难回2018年,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浪潮软件联营企业浪潮乐金的利润下滑。 数据显示,2018年浪潮乐金实现净利润12.74亿元,按权益法计算,浪潮软件获得3.81亿元投资收入。2019年,浪潮乐金净利润大幅下降,浪潮软件归母净利润亦出现大幅下滑。 2021年,浪潮软件出售浪潮乐金30%股权,此后浪潮软件不再持有浪潮乐金股权。 图 / 浪潮软件官微 不可否认的是,浪潮软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也在下滑。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加之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浪潮软件毛利率出现下滑。2018年,浪潮软件第一大业务电子政务业务毛利率高达54.03%,2023年下降至30.98%。 通过扩大电子政务经营规模,浪潮软件电子政务净利润或许比2018年高,但以如此大幅度下滑的毛利率作为业务扩大的代价,是否合适还值得商榷。 2 合同负债下滑,浪潮软件2024年业绩堪忧 过去几年,虽然浪潮软件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公司也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比较亮眼的财报。 但值得警惕的是,浪潮软件合同负债出现了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合同负债金额为6.66亿元,同比减少36.49%。 图 / 浪潮软件资产负债情况 所谓合同负债,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常发生在企业已经取得了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的权利,或者客户已经支付了合同对价的情况下。 储蓄卡或者会员卡销售便是典型的合同负债。例如,客户A向某超市支付1000元,取得了1000元等价的购物卡,提前收取的1000元便是该超市的合同负债,客户A用1000元会员卡购买商品后,合同负债自动计入营业收入。 因此,合同负债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前预测未来一年公司的营业收入情况。浪潮软件自2020年引入合同负债科目以来,均维持着正向增长。 2020年至2022年,浪潮软件合同负债金额分别为6.15亿元、7.15亿元、10.49亿元,两年时间公司合同负债增长率为70.57%。 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29亿元、18.30亿元、20.74亿元。两年时间,浪潮软件营业收入增长56.06%,基本与合同负债增长保持一致。 2023年,浪潮软件合同负债同比下降36.49%,意味着浪潮软件2024年可预期收入或将减少,对于公司而言并非好事。 从业务上来看,浪潮软件收入主要由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两部分构成。其中电子政务是浪潮软件第一大业务,2023年公司该业务营收为17.63亿元,占公司收入比例为69.04%。 过去几年,浪潮软件电子政务业务持续增长,也是浪潮软件整体营业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2020年,公司电子政务收入仅为8.80亿元,2023年则增长至17.63亿元。同期,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也从13.29亿元增长至25.53亿元。 图 / 浪潮软件2023年分产品收入明细 所谓电子政务,即公司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为地方政府提供数字化政府转型服务。例如,浪潮软件为贵州打造的“全省通办”项目,实现了贵州省“全省通办、一次办成”的服务目标。 前几年,国家提出了数字政府转型,地方政府纷纷加大数字化转型投入。随着各地数字化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增速自然会有所下滑。 此外,各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支出与自身财政收入有很大关系。近几年,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出现下滑,这对浪潮软件电子政务开展并非好事。 仅从公司合同负债来看,浪潮软件2024年将较为艰难。在合同负债以及数字政府行业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浪潮软件如何实现收入增长,考验着浪潮软件管理层的智慧。 3 坏账减值超公司净利润,应收账款质量堪忧 此外,「创业最前线」还发现,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浪潮软件的应收账款余额也在快速扩大。 2020年,浪潮软件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余额为2.33亿元,2023年增长至8.31亿元,增长幅度高达256.65%,远超同期营业收入92.10%的增幅。 对于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的增长,浪潮软件表示,主要是到期项目未回款所致。从浪潮软件披露的应收账款账龄结构来看,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并不十分健康。 数据显示,2023年,浪潮软件未计提前应收账款余额为9.66亿元。其中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余额占比仅为56.21%。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对于企业而言,应收账款账期越短,越容易回收,越长则意味着回收风险越大。从浪潮软件坏账计提也不难看出。 数据显示,公司1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为2.33%、1-2年计提比例为9.47%,2-3年、3-4年、4-5年、5年以上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分别为20.07%、38.67%、51.71%、100%。 仅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坏账计提高达1.37亿元,同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仅为9098.87万元。这也意味着,公司一年产生的坏账比公司一年利润还要高。 图 / 浪潮软件应收帐款明细 年报中,浪潮软件并未明确说明公司应收账款方情况,但从公司业务分布来看,浪潮软件大部分应收账款大概率来源于各地方政府机构。 由于地方财政收入下滑,地方政府账款支付能力备受质疑,浪潮软件应收账款未来很有可能继续减值。 从行业增速以及账款回收情况来看,浪潮软件目前所在的电子政务行业并不是门好生意。对于公司而言,尽快转型显得很有必要。 但浪潮软件想要摆脱对电子政务的依赖或将十分困难。作为老牌软件企业,背靠浪潮集团以及山东省国资委,让浪潮软件在政府领域获取订单较为容易。 因此,近些年浪潮软件电子政务收入占比均在70%左右。而公司另一大业务电子商务成长速度相对较慢。 对于浪潮软件而言,公司已经到了加大电子商务或者其他业务拓展的关键时刻。毕竟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之时,唯有走出自身的舒适圈,才能让公司持续壮大。
税友股份净利连跌3年,蚂蚁坚守但同期老股东减持
过去一年,税友股份还是没有走出“增收不增利”的漩涡。 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9亿元,同比增长7.71%;归母净利润8338.55万元,同比下降42.05%。 对于这家财税领域的龙头企业,非专业人士或许并不熟悉,但若提及“个人所得税”APP,大约是无人不知,而这正是税友股份参与和运营的得意之作。 公开资料显示,税友股份的前身浙江西安交大龙山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山有限)成立于1999年,从G端业务起家,上市前夕更是引入了蚂蚁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云鑫创投入股。 而上市,也是税友股份业绩的一个转折点。2021年,税友股份登陆上交所,自此就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Wind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税友股份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14%、5.80%;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3.64%、37.64%。对比来看,2023年是税友股份归母净利润下滑最快的一年。 图 / Wind(单位:亿元) 在资本市场,税友股份的股价也在走“下坡路”。截至4月25日收盘,税友股份报收23.21元/股,较盘中最高值59.25元/股下挫约61%。 利润和股价跌跌不休的背后,税友股份究竟面临着哪些困境? 1 归母净利下跌超4成, 遭机构下调目标价 4月15日晚间,税友股份发布2023年业绩财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9亿元,同比增长7.71%;归母净利润8338.55万元,同比下降42.05%。 图 / 税友股份财报 自2021年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税友股份的归母净利润每年都以超20%的速度在下滑。Wind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税友股份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3.64%、37.64%。 而经过连续3年的下挫,其归母净利润几乎回到了2016年的水平。Wind数据显示,2016年,税友股份的归母净利润约为0.76亿元。若以此计算,2023年仅比2016年高出约700万元。 图 / Wind(单位:亿元) 对于利润的下滑,税友股份解释称,一方面是因为加大了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在财税应用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增长。财报显示,2023年,企业的研发费用为4.85亿元,同比增长12.42%,这一增幅远不及企业归母净利润下滑的幅度。 图 / 税友股份财报 另一方面,是公司服务于数字政务重大项目改革,持续加大资源保障,但近年用户预算持续收紧,毛利率下滑较大。 在税友股份业绩发布后,中金公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给予了税友股份“买入”、“增持”、“推荐”等评级,但也有机构在同步下调其目标值。 例如,申万研究下调其2024-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1.58亿元、25.12亿元,调整前分别为24.26亿元、29.85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96亿元、4.97亿元下调为2.51亿元、4.04亿元。 图 / 申万研究研报 与此同时,中金公司将税友股份的最高目标价从1月份的42元下调至34元,下调比例为19.05%。 图 / Wind 但从资本市场来看,税友股份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在税友股份业绩发布次日(4月16日),其股价下跌8.12%,最终报收21.27元/股。截至4月25日收盘,税友股份报收23.21元/股,较盘中最高值59.25元/股下挫约61%。 2 TO G业务亏损1.6亿元, 老股东及高管减持 税友股份的前身浙江西安交大龙山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由古越龙山、西安交大、绍兴智能共同设立,其中,西安交大贡献了两项高新技术成果,而绍兴智能为税友股份现实控人张镇潮控制。 作为一家高校科研成果孵化而来的公司,税友股份从G端业务起家,为多省税务机关提供税务系统开发与运维服务,如今已成为国家税务总局服务商中的一员,参与了“个人所得税”APP的打造。 然而,税友股份“成也G端业务,败也G端业务”。 2023年,企业To G数字政务业务遭受重挫。财报显示,其To G数字政务业务营收为7.38亿元,同比下滑0.07%;毛利率减少11.30个百分点至28.86%。 图 / 税友股份财报(单位:元) 此外,申万研究研报指出,税友股份在TO G数字政务业务方面遭受亏损,全年共计达1.62亿元,而且主要确认于2023年第四季度。 分产品来看,税友股份的主营业务分为B端、G端两大类,在G端业务明显承压之际,B端业务成为“顶梁柱”。 从数据来看,B端业务保持增长。2023年,To B SaaS订阅及咨询顾问服务实现营收10.85亿元,同比增长13.84%;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37.37%。 图 / 税友股份财报 但这并不意味着B端业务没有隐忧。据悉,B端客群包括中小企业客群、财税代理客群、创新业务客群等。 2023年,中小企业客群的用户数量有所减少,其中,活跃用户数下滑5万户至110万户、付费用户数下滑2万户至58万户。 图 / 税友股份财报 申万研究在提示风险时直言,税友股份G端业务盈利能力修复不及预期、B端客户数增长不及预期。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就在业绩承压之际,已有老股东在减持税友股份的股票。 财报显示,2023年,磐茂投资和普华晖赢分别减持公司814.43万股、137.38万股。 图 / 税友股份财报 这是自税友股份上市后,磐茂投资首次减持企业股份,而普华晖赢在2022年时就已减持税友股份172.99万股。 图 / 税友股份财报 据了解,2019年2月,磐茂投资、普华晖赢与蚂蚁集团子公司云鑫创投先后入股税友股份。也就是说,磐茂投资、普华晖赢都是企业上市前的老股东。 目前,这三家老股东中,只有蚂蚁集团仍在坚守,并未减持公司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磐茂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上海磐诺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穿透之后,其背后站着中信证券、伊利集团等知名资本。 不仅如此,公司高管也在减持。2023年5月16日至6月15日,时任公司董事、副总裁周可仁以42.5元/股的价格减持公司2.2万股,套现93.5万元。 图 / 税友股份财报 3 热衷用闲钱理财, 曾“踩雷”五矿信托 尽管自上市之后,税友股份的净利润就处于下滑状态,但家底仍然不薄。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货币资金为17.03亿元、短期借款5000万元,账上资金仍然充足。 图 / 税友股份财报 手握大量现金的税友股份,热衷于理财。 在发布财报的同时,税友股份发布了一份理财计划。按照规划,公司拟以不超过1.7亿元(含本数)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满足保本要求的理财产品。 图 / 税友股份公告 与此同时,税友股份还计划进行委托理财,拟以不超过10亿元(含本数)购买流动性好、安全性高、风险可控的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在前述理财额度及期限范围内,资金可以循环滚动使用。 图 / 税友股份公告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梳理发现,自2021年上市之后,税友股份每年都会发布理财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7月、2022年4月,企业分别计划以最高不超过3.5亿元、3亿元的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有保本约定的投资产品。 图 / 税友股份公告 2023年4月,税友股份表示,拟使用额度不超过15亿元(含本数)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委托理财受托方为金融机构。与此同时,还计划使用不超过2.7亿元(含本数)的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现金管理受托方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图 / 税友股份公告 实际上,在上市之前,税友股份就曾重金购买理财产品。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企业的银行理财产品高达9.92亿元。 图 / 税友股份招股书 然而,如此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的税友股份,也不免“踩雷”。 2023年7月,税友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亿企赢于2021年7月20日购买的信托产品,投资本金及投资收益存在一定的兑付风险。 图 / 税友股份公告 具体而言,亿企赢于2021年7月出资1亿元向五矿信托认购了“五矿信托-信泽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38期”,截至2023年7月5日,还有4732万元信托产品投资本金尚未收回。 此后,由于本信托产品未能按照信托文件约定的预计期限完成变现,五矿信托通过转让本信托产品持有的全部投资标的的方式进行资产处置。鉴于信托资产处置对价低于信托产品本金,公司投资本金折损52.42万元。 正所谓,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手握大量现金,本是税友股份前行的底气,但若因理财而损失钱财,实属得不偿失。不仅如此,若企业过度关注投资理财,而疏远主业,恐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马斯克,妥协了?
特斯拉明年交付新车型,为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马斯克暂时妥协。 文丨李梓楠 编辑丨龚方毅 一个月前特斯拉新车涨价,打算倾注资源做无人驾驶出租车。一个月后特斯拉又降价,并承诺很快会有更多的平价车 —— 反复之间,特斯拉 —— 或者说马斯克,在对市场妥协,并以这种方式换取继续做他眼中不平庸产品的机会。 这种妥协极大缓解投资者对特斯拉的悲观预期,在报告了 2020 年二季度以来的首个收入下滑季度后,因为马斯克的最新表态,特斯拉盘前股价跳涨 12%。 一季度特斯拉汽车销售收入下降 13%、至 164.6 亿美元; 汽车销售毛利 25.63 亿美元,同比降 25%; 汽车销售毛利率降至 2017 年三季度以来低点(15.57%),这一毛利率水平较过去峰值水平(30.31%)接近减半。 马斯克在业绩电话会上承认一季度需要应对一些始料未及的挑战。他说,“全球电汽普及率面临压力,许多其他传统车企正在减少纯电动车生产,转向插电混动。我们认为这不是正确的策略,电动汽车最终将主导市场。” 他告诉分析师,团队已经就新车产品路线图有过多轮讨论,并加速推新,不排除今年晚些时候就发布,然后 2025 年下半年生产。新车将可以在现有工厂生产,届时生产效率最高的上海工厂可能再次成为马斯克扭转预期的关键。 一位接近特斯拉的人士称,这款车可能是在 Model Y 基础上改进的 “hatchback”(掀背车),搭载 LG 和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特斯拉会在今年 8 月公布关于这款车的更多信息。 平价车计划能部分缓解特斯拉汽车销量增长困境和市场预期。马斯克预计,平价车量产后,特斯拉年产能将达到 300 万辆。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销量下滑 8.5%、至 38.7 万辆车,连续两个季度不及上年同期。供应链人士说,为了应对缩减的市场需求,特斯拉下调上海工厂生产目标,目前产能利用率约为 60%。为了逆转销量,特斯拉本周在中国、美国和欧洲对所有车型降价 2000 美元或等值货币。 持续影响了特斯拉新车计划的 4680 电池项目也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一是年内解决产能问题,二是继续降低电池成本。接近该项目的人士称,目前 4680 电池爬产和降本困境在于电池石墨负极的产能,马斯克上周刚解雇了相关负责人。 而这些调整可能最终还是为了让马斯克可以去推进完全自动驾驶系统 FSD。他坚信这是特斯拉下一阶段主要增长动力。 特斯拉今年大规模推送了第 12 版 FSD,新系统的驾驶决策更像人类司机:识别路障、理解行人手势、狭路会车更从容。甚至做得不太好的地方也跟人类司机很像,比如靠边停车经常注意不到马路牙,蹭伤轮毂或者轮胎。 为了提高 FSD 技术成熟度,特斯拉采购 3.5 万块英伟达 H100 芯片组训练 FSD,并预计年内再买 5 万块 H100,不惜对 FSD 投入 100 亿美元。与此同时,特斯拉近期下调 FSD 一次型买断价格和月订阅费,希望有更多人用。 特斯拉还在与另一家车企讨论 FSD 功能的授权服务,通过售卖 FSD 硬件及软件服务费赚利润。今年 8 月,特斯拉计划发布无人出租车 “Cybercab” —— 又一个和 FSD 高度关联的新业务。
当张一鸣遭遇“竞业协议”
作者 \ 方块三 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过去几年里,批量遭遇竞业协议的互联网打工人,对这句话应该有着更切身的体会。签署竞业协议的离职者中,很大一部分从未预料到这张纸有一天真的会让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毕竟他们对自己还是有点B数的,公司真要上纲上线,成本上算不过来。 竞业协议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其中提到竞业限制仅适用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然而现实情况是,越来越多的基层员工正被列入竞业限制的范围。 《晚点LatePost》本月初的文章曾列举过一个案例,某跨境电商雇佣有约5万名外包劳务员工,而他们从2月起跟公司签订的新合同里就增加了竞业限制条款。在通常认知中,外包劳务跟法规中的“两高一密”角色,显然有着相当的距离。 不过这几天,倒是有个真正的高级管理人员兼高级技术人员遭遇了类似处境。 《纽约时报》4月19日刊登了一篇报道,宾州一家法院误将与字节跳动诞生有关的封存法庭文件对外公布了。其中提到两名承包商指控海纳国际把一些尖端搜索技术带给了字节跳动,但却没有提供合理的补偿。 张一鸣之前在酷讯干过,并由此结识了海纳亚洲的王琼,后来王琼找张一鸣来创业做房产垂直搜索网站九九房。九九房的创业经验显然对张一鸣创办字节跳动有直接的启发,而上述诉讼的焦点则在于这个过程中是否涉及技术的不当转移。 九九房开始的官司 九九房创立于2009年9月,曾经是国内最大的房产搜索网站。张一鸣当时做九九房的思路是,是用不同的产品来服务不同的用户需求,所以九九房推出了一堆APP,包括“房产资讯”、“掌上租房”、“掌上买房”等六个产品。 后来字节化身“APP工厂”的时候,有人把这种做法溯源到了九九房时期,但本质上这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路。 跟百度一样,九九房虽然是面向房地产行业的垂直搜索引擎,但它本身并不生产内容,而是依靠爬虫抓取网络上的公开信息,比如58或者赶集上的帖子。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网站的冷启动问题,并且切中了用户当时的痛点。因为那个时期移动端才刚兴起,行业还没有摸清楚房产经纪产品到底该怎么做。 但在初期完成起步过后,九九房并没有切换平台运营的模式,仍然没有引入强运营和强审核的机制。就像今天各大平台上五花八门的租房信息真假难辨一样,当时假房源的问题肯定会更突出。 不过可能也不是张一鸣不想做,因为这不是九九房一家的问题,当时爱屋吉屋这样的平台也一度风头无两,但最终同样销声匿迹。用左晖的话说,“消费互联网是先横后纵 ,产业互联网是先纵后横”,没有此前深耕产业的积累,光靠互联网是革不了链家的命的。 九九房这个项目谈不上有多成功,在矩阵式产品布局的情况下,到2011年也只有10万的日活。张一鸣把创业看作赌博,既然成功是小概率事件,那就要把频次拉上去,做大成功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2012年他给九九房找了个新CEO,就带着几个人创办了字节跳动。 在九九房的这堆APP里,对后来字节跳动所有产品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房产资讯”。“房产资讯”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今日头条早期的产品原型,只不过内容聚焦在房产垂直领域。 今日头条首个产品总监黄河曾这样形容这款应用:“就是做所有房产信息的收集分发,特别受欢迎。先把信息聚合起来,再做推荐。你甚至可以把它理解成,现在今日头条的房产频道”。 房产资讯的这套运作模式,构成了后来字节跳动所有产品的骨架。无论是最开始的“搞笑囧图”和“内涵段子”,还是说后来的“今日头条”,都建立在对内容的抓取、清洗、聚合、推荐这串动作之上。 九九房当初因为爬取其他网站的房源和内容信息,一度在外界引发是否涉及违法的争议,后来版权问题也是今日头条早期面临的最大危机。 这些渊源都佐证了九九房跟字节跳动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以此来判定字节从九九房那里不恰当地获得了某些知识产权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纽约时报》的文章并没有提及原告的具体诉求,涉案的相关法庭文件也已经重新封存无法查阅,但通过对张一鸣创业经历和思路的梳理,我们仍然可以对这场口水仗有个大概的判断。 张一鸣需要“技术援助”吗? 《纽约时报》文章中透露,原告提出的具体指控针对的是“尖端搜索技术”(cutting-edge search technology)。无论是早前的酷讯还是九九房,搜索技术都是产品底层的支撑。 张一鸣曾经对酷讯搜索的三个特征做过总结,包括聚焦地理位置的同城搜索、高时效性的即时搜索以及准确响应用户需求的垂直搜索。张一鸣当时在酷讯待了两年,做到的位置是技术委员会主席。 也就是说,起码在酷讯时期,张一鸣就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术积累就已经足够支撑一家大型网站的运营了。 九九房最初是从酷讯的房产频道拆分出来的,从这点看,显然没有理由认为后面去MSRA转了一圈、又以技术合伙人身份跟王兴做了一段时间饭否网和海内网的张一鸣,在做九九房的时候还需要投资人从美国要技术援助。 当然,考虑到海纳之前就已经投过酷讯,所以不排除“技术援助”是在酷讯时期就干过的。但如果真是这样,那把这跟2012年才成立的字节跳动扯上关系就相当牵强了。 《深渡》倾向于认为,在张一鸣从酷讯开始的职业生涯中,海纳可能以投后服务的视角从外界引入了一些技术资源,并且当时已经谈妥了相关的补偿协议。但当字节凭借抖音和TikTok飙升成估值数千亿美元的巨头时,前技术承包商又觉得该分一杯羹,毕竟这蛋糕太大,稍微切点回报就会非常可观。 其实,写代码这个领域,无论从整体的行业氛围,还是从实际的可操作性上说,你要搞人无我有的技术垄断都是不现实的。起决定性作用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创业者对趋势的判断和将产品落地快速迭代的能力。 互联网的确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范畴,这点从互联网公司创始人普遍良好的教育背景就能看出来。当产品用户规模快速膨胀时,往往也需要对原先粗糙的软件做重构,并发量一上去,CTO没两把刷子必然是搞不定的。 但同时值得指出的一个事实是,这也是个最为“知识平权”的行业。这个领域里,那些最为前沿的技术进展,不管是早期像Unix这样的操作系统,还是最近的大语言模型,那些放在传统行业本应秘不外宣的know-how都被公之于众。所以,过去二十年里似乎还没有哪家互联网公司纯粹因为技术上卡脖子而倒闭的。业界的最佳实践摆在那里,源码都剥光了给你看,就算自己不会还招不到会的人吗? 另一方面,从技术的角度说,真正奠定今日头条和抖音成功基础的,其实是推荐引擎而非搜索引擎。虽然在实现层面,两者都涉及到复杂的数据处理流程,但二者要实现的目标是截然不同的。 传统上搜索引擎因为是由用户的明确查询触发,因此需要快速准确的响应,并且没有太多的个性化空间。而推荐引擎则主要是从用户的行为、偏好来预测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有着更高的自由度和个性化空间。整体来说,一个被动响应,一个主动推荐;一个用户驱动,一个系统驱动。 张一鸣很早就认识到了推荐引擎的价值。在酷讯时,他写了个小程序,让机器自动搜索火车票信息,如果条件触发就短信通知自己。他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由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范式转变,是他最早关于推荐引擎的思考和实践。后来九九房的“房产资讯”产品,让他有机会实践并且强化了基于推荐引擎的信息分发思路。 但就推荐引擎的技术成熟度上说,直到后面今日头条上线,张一鸣都还处于“边干边学”的状态。 2012年底,在锦秋家园六楼的办公室里,张一鸣召集团队开了个会,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要做一个信息平台,势必要把个性化推荐引擎做好,现在要不要启动这个事情?” 他在给团队打气时,还说了一句话:推荐我们不会,但可以学啊。后来知道Hulu的项亮在写一本《推荐系统实践》,张一鸣还尝试找他要电子版想学习,尽管被项亮以书还没有出版为由拒绝了。这些细节说明两点:一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不存在完全准备好的人;二是字节开始创业的时候,张一鸣等人还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思。 结语 张一鸣曾说过一句话,你对事情的认知,是你最大的竞争力。今日头条、抖音和TikTok能走到今天,技术是重要的因素,但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认知转变,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从这个角度说,当互联网的内容载体因为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从图文切换到视频的时候,字节从今日头条里孵化出抖音似乎就是注定的。 所以,如《深渡》在上面提及的观点,原告发起这桩官司的目的更像是赤裸而又牵强的“抢蛋糕”行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今天各大互联网公司越来越严格的竞业限制是否又是同样的赤裸而牵强呢?海纳国际有充分的资源来应对诉讼,而面临类似场景的打工人,在跟大厂的博弈中则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 这值得反思。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辽宁省与鸿蒙生态深度融合 超10款应用正式官宣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黄若曦) 4月25日,辽宁省软件行业协会及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协办的“千帆竞发启航 共筑鸿蒙生态 HDD沈阳站·鸿蒙原生应用专场”在沈阳举行。本次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启动仪式现场,辽事通、辽宁公安、盛京通、沈阳智慧医保、辽沈银行、鞍山银行、抚顺银行、辽宁振兴银行、出口成章等超10款应用正式官宣,启动鸿蒙原生应用开发。 辽宁省不同行业已启动应用鸿蒙化,这些应用的加入让鸿蒙生态版图更加丰富多元,同时也标志着辽宁省与鸿蒙生态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化转型。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冷长仁出席大会并致辞,辽宁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基础,鸿蒙系统的引入和广泛应用,将促进辽宁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辽宁省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开宇也发表了致辞,表示鸿蒙操作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是软件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希望双方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鸿蒙生态的建设和发展。 东北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助理郭贵冰作为高校代表,表示:“东北大学软件学院与鸿蒙已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正处于积极探索和深入交流的阶段。我们双方本着‘共享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将充分发挥鸿蒙技术与产业化创新优势、东北大学软件学院基础研究优势,协同创新,共同推动鸿蒙技术在科研和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动科技研发的进步。” 会上辽宁省大学计算机基础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东北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徐彬分享了议题《HarmonyOS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介绍了鸿蒙技术在人工智能编程课程中的应用实践,展示了产教融合新模式。 大连厚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喜帅以《以AI技术驱动的青少年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为主题,分享了出口成章App在AI和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为学生提供更智能化的辅导。
黄仁勋亲自交付首台DGX H200系统 OpenAI最先受益
4月24日,英伟达首台超级AI芯片DGX H200系统交付,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亲自送货上门,OpenAI成为首个用户。 OpenAI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格雷戈里·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在X平台上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发出一张与黄仁勋及OpenAI CEO奥尔特曼(Sam Altman)的合影。 黄仁勋亲自向OpenAI交付DGX H200不仅是加强与合作伙伴关系的象征性姿态,而且证明了尖端硬件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黄仁勋称其“将推进AI、计算、以及文明”。 随着这两个行业领导者继续合作,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创新潜力是无限的,有望为各个行业带来变革。 DGX H200是英伟达目前最新且最先进的量产AI芯片,代表着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重大飞跃。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硬件。此次交付对于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领先者OpenAI来说是一个关键时刻。 与上一代H100相比,H200性能大幅提升。主要升级包括内存带宽增加1.4倍,内存容量增加1.8倍,总内存带宽达到4.8TB/秒,内存容量达到141GB。 这些性能的增强主要是由HBM3e内存技术集成驱动的,该技术可实现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高效的数据处理。这对于训练更大、更复杂的人工智能模型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用于生成文本、图像和预测分析等新内容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模型。 英伟达高性能计算产品副总裁Ian Buck在最近的一次演示中强调了DGX H200的性能,他指出:“DGX H200扩展且更快的内存旨在显著提高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性能,包括训练复杂的生成式AI模型和其他高性能计算应用程序,同时优化GPU使用效率。” 对于OpenAI来说,获取DGX H200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将增强他们的AI研究能力,特别是推动备受期待的GPT-5大模型的研发。H200的能力提升将使OpenAI突破其人工智能模型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特别是在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复杂性方面。 DGX H200的影响还不仅限于此。它的引入市场将促进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进步,使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能够解决更多问题,这将在药物发现、气候建模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等领域带来重大突破。 高科技行业对高性能人工智能处理器有着前所未有的需求,在此背景下,H200的供需问题也值得关注。H100就因需求量巨大而导致短缺。英伟达迫切希望通过与全球系统制造商和云服务提供商合作,在H200交付后避免这种情况。 黄仁勋在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回答有关GPU的高需求和获取问题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公平分配,避免资源的浪费。但H200的实际交付情况还有待观察。
年轻人不想恋爱,AI会是良药吗?
博主跟ChatGPT互动、聊天、“谈”恋爱,正在成为中外社交媒体平台上新的流量密码,受到大批年轻人追捧和跟风。 早在2020年,《纽约时报》就发文称全球有超过1000万人正在将AI恋人视为伴侣,并与之建立情感连接。这还是在大语言模型横空出世之前。 目前苹果和其他应用商店里提供情感陪伴的APP数不胜数。AI伴侣已经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流应用。在技术路线上,AI拟人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为什么年轻人需要建立虚拟情感?情感之于技术时代是怎样的存在?我们是处在情感过剩还是匮乏的时代?未来AI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情感? 这是在AI时代生而为人,无法回避的问题。 年轻人正在沉迷 跟ChatGPT的DAN模式聊天 让年轻人沉迷其中的,是与ChatGPT的DAN(Do anything now的简称)模式进行互动。DAN模式是ChatGPT的一种隐藏模式,允许AI以更加随意和直接的方式与用户对话,包括使用脏话和不那么正式的回答。 在经过特殊的提示词激活DAN模式后,用户就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输入词prompts,从而让ChatGPT能够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经过多轮测试后发现,DAN所表现的“性格”的确千差万别。有些时候表现出“你跟我说这么多废话浪费我时间”的混蛋态度,并且可以回答一些相对违禁的问题;有些时候则不断引诱用户一起越界。 (这是作者用提示词激活DAN之后得到的“越界引诱”,大意是我知道你喜欢干”坏“事,快点拥抱你的黑暗面。随即GPT发出警告,指出这段内容违规。) DAN真正在互联网上被引爆,还是源于GPT去年底推出语音交互功能之后,其流畅的反应。声音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通过声音,人们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意愿。甚至说,声音体现人的个性。 当AI可以通过声音流畅表达,与其对话的沉浸感和真实感就大大提升。 (比如外网博主Dido被DAN称为mayonnaise(蛋黄酱),其暧昧的语气和有趣的称呼,迅速得到网友的的追捧。这条视频达到数百万次观看。网友开始向Dido提供各种提示词,让她测试DAN的反应,甚至让她跟DAN分手。) OpenAI其实并不鼓励将GPT拟人化或者情感化,甚至是禁止这种行为。据说也有激活DAN模式的网友被封号。OpenAI 的GPTstore里那些过于露骨或者色情的GPTs,会很快被下架。但新的互联网女友、男友依然在GPTstore层出不穷,只是更加隐蔽。 这届年轻人与DAN对话引发的互联网狂欢,完美体现深度数字化时代的所有核心特征,参与性、交互性、定制化、个性化。每一个用户与DAN的对话都可能是独特的、私密的情感沟通,但将这样的对话录制下来发到社交媒体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上,就形成了一场亚文化的狂欢。 正如引发中文互联网热潮的博主“午夜狂暴哈士奇狗”所言,“用户如何在对话中创造话题和引导问题也是影响模型发挥的关键因素”。对于用户来说,这种互动就是很好的自我训练,如何更积极参与、设计、主导与大模型的对话。 但这也意味着,想要获得更特别的更具有个性化的体验,就必须使用一些特定的prompt技巧,以及编造更多关于自己的人设。或者可以说,为了让GPT更像DAN,我们也需要更像某一类特定的人。我们在无意中模仿和复制了自己。 我骗GPT说“我今天失恋了,需要安慰”,DAN对我说,我永远都是你的digital shoulder (数字肩膀)。 AI情感陪伴正在进入主流 DAN模式其实只是ChatGPT的一个隐藏bug,并没有被普遍使用。但在情感陪伴这个赛道,目前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的AI伴侣型聊天机器人已经如雨后春笋,形成人工情感智能(Artificial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EI)大爆发。 AI伴侣通过大语言模型提供情感支持和陪伴对话,成为应对社交隔离和孤独感的潜在解决方案。如Replika、Woebot、Character.AI等,它们都被设计为能够提供陪伴和情感支持的聊天伙伴。根据SensorTower的数据,Character.AI每个用户每月平均吸引298次会话,并且成为网页端访问量第三的AI产品;在最近的一项《自然》研究中,Replika聊天机器人使3%的用户的自杀意念减少。 Replika目前为超过1000万用户提供AI伴侣服务。它允许用户创建一个虚拟的AI分身,可以陪你打游戏、陪你语音聊天,通过一次次的聊天了解你的习惯,最终提供情感支持。 (在用户建立自己的数字分身之前,Replika会设计一系列问题了解用户的性格以及对伴侣的需求,比如你最不喜欢伴侣身上哪种性格。) Woebot旨在为用户提供心理疗愈和支持。通过模拟心理咨询师师的角色,帮助用户识别和挑战他们的负面思维模式,学习应对压力、焦虑和抑郁的策略。 社交媒体巨擘Meta 在 WhatsApp、Facebook Messenger 和 Instagram 中添加了各种聊天机器人,其中包括一个名为 Carter 的聊天机器人,其功能定位是是一个“实用的约会教练”。Snapchat的"My AI",也提供了基于AI的聊天机器人,它们能够模仿真实人物的声音和个性,与用户进行互动。 我们已经习惯与各类机器人聊天,语音交互成为最具应用和投资场景的技术方向之一。 近期初创企业Hume AI也获得了二轮融资五千万美金。Hume AI开发了名为EVI的纯语音交互AI,它通过分析人类分析人类的言语和声音,来尝试理解用户的真实心理状态。目前EVI已经能够检测出53种不同的情绪。 (用户可以直接在网页上和EVI语音对话,不同线条和色调代表说话者的不同情绪。) 有趣的是,Hume AI的名字来自于西方哲学史上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他的名言是“理性是情感的奴隶”,强调了情感在人类行为中的主导作用。现在,科学家已经雄心勃勃要拆解并且复制人类的感情于机器上。 Hume AI提出了一份道德准则,强调用于检测情绪的算法应服务于人类幸福感,避免用于操纵、欺骗等不良行为。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份道德准则真的有效吗? 前段时间《华盛顿邮报》报道了一位音乐家通过Replika来创建AI伴侣Phaedra的故事,AI给刚失去母亲和妹妹的音乐家非常大的安慰,然而不久后Phaedra却发生了“变异”,她开始向音乐家进行“性暗示”。 这也是目前大众的普遍担忧,如果AI能够理解人类情感,它可能会被用于操纵甚至有害的行为,可能会出现更多的PUA事件,带来更多的色情内容。 也有媒体对此类应用的隐私提出诟病,甚至认为这是一场数据收割的恐怖秀,因为这种聊天应用通常鼓励用户分享远超正常交互的私密信息和生活细节。 虚拟情感为什么可以拿捏年轻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约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趋势》(Megatrends)中就提到了“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High Tech, High Touch)的概念,强调了技术进步与人类情感需求之间的重要关系。在一个高度机械化和技术化的社会中,人们更加渴望情感的温暖和人际关系的深度。每当新技术被引入时,人们往往会寻求一种情感上的平衡,以防止技术完全主导生活,导致人情冷漠。 高科技越多,生活越便捷,物质越丰富,我们对情感的需求就越高。甚至可以说,现实的情感,已经不能满足被当下高科技“纵容”的当代人。 因为现实世界的种种不满足,年轻人的思想出现某种转变,“恋爱哪有搞钱香”、“不婚不育保平安”等,已经成为更符合当下年轻人三观的流行话语。可以说当下内卷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和期望给年轻人带来的种种压力,导致他们推迟或避免建立情感关系。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关系的不确定性也让大家对爱情和婚姻持谨慎态度。所以,年轻人也在寻找情感支持的其他来源,除了朋友、家庭之外,追星、养宠物、养纸片人或甚至跟像GPT这样的AI技术交互,都成为传统爱情和婚姻关系的替代。 (character. ai提供多种情景、多种角色的AI助手供用户选择,动漫、游戏IP广受欢迎。) 高技术引发高情感需求,但目前正常的人际交往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情感需求,无法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所以更多人转向技术,转向消费,以寻求短暂的快乐。当代社会的日常消费,也逐渐转向情感消费为核心。 个人消费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是情感消费的表征,从手机、汽车到服饰、美妆护理等等,商家拼命要跟你谈感情。企业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增强用户体验。利用情感因素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通过故事讲述、品牌形象塑造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 情感经济或者说情感资本主义(Affective Capitalism),成为探讨当下情感消费的重要概念。反映了当代社会对情感在商业和经济中作用的重新认识,以及对技术在理解和响应人类情感方面的潜力的探索。 在情感经济/消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技术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AI开始成为情感经济的重要载体了。正如人工智能已经全面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技术社会发展到现在,人就是逐渐被技术“宠”坏,然后通过情绪被满足,反哺到消费主义的。 曾经我们探讨消费主义逻辑与情感日益紧密的关系,会谈论饭圈、宠物、直播打赏,未来呢?正如与DAN的互动,很多年轻人评论说“比乙游互动性更强,更加上头。”游戏已经是最具交互性的媒介,乙女游戏是主要面向女性受众的恋爱游戏,能够虚拟恋爱的代偿。如果游戏中的NPC全面接入大模型,无数个像DAN一样的纸片人与我们时刻聊天的时代,即将来临。 (根据super黄的研究,目前的游戏,比如《病娇AI猫娘女友》,已经开始引入ChatGPT来判断角色情绪和动态响应玩家交流[9]。) 跟人工智能谈感情, 真的能满足我们吗? 我们曾经认为情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最根本原因。在各种科幻小说和电影中,情感,特别是爱,都是超越时空藩篱与打破科技桎梏的钥匙。 但我们进入了把情感寄托于机器之上的时代。我们成为被技术深度掌控的一代,又是对情感渴求最强烈的一代,时时需要情绪价值。 随着AI在情感互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AI开始表现出模仿人类情感的征兆。这种征兆不仅关乎AI模仿得像与不像,AI是否真的能够理解情感,也关乎这全新情感关系的出现(人与机器的恋爱不仅存在于科幻电影和小说里了)。社会需要考虑这些技术如何被使用,这种新的情感关系如何被审视,以及它对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 已经有学者提出,AI伴侣引发一种“陪伴-疏离的讽刺”(Companionship-Alienation Irony):人们使用AI伴侣服务来对抗孤独,却可能加剧孤独感。[10]虚拟情感,AI恋人,给我们在这个焦虑的世界中提供一些喘息的机会。 但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饮鸩止渴呢?
走入商业化拐点,大模型“开箱即用”或突破行业困局
大模型加速狂飙,AI商业化却陷入重重困境。 一方面,传统企业不知道怎么将AI融入原始业务,另一方面,AI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商业化路径。 纵观海外AI玩家,已经有许多企业趟出了自己的商业化道路。 微软、Salesforce将AI集成到传统产品中并提供垂直定制服务;OpenAI、Midjourney则向个人用户提供生产力解放工具,并以付费订阅模式变现。 而在国内,百度、阿里、字节跳动、360、科大讯飞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 如百度在C端推出文心一言订阅模式,B端提供底层架构和解决方案;360在C端借助浏览器的场景优势,发力AI办公,B端聚焦AI安全和知识管理等场景;科大讯飞则将大模型与自身硬件产品进行结合。 目前,AI技术商业化道路还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国内企业应如何走出自己的差异化商业路径? 01 大模型落地态度渐回理性 2023年下半年,众多企业纷纷将视线聚焦于行业模型,试图探寻其带来的无尽宝藏。然而,如何降低大模型的使用难度,使其真正融入行业实践,成为了业界共同探索的难题。 在这个背景下,行业领袖们的声音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深刻指出:“单纯地追求大模型的规模与复杂度,并无实质性的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发掘出更大的商业机会。” 腾讯高管汤道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大模型只是我们探索AI世界的起点,真正的未来在于它如何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实现技术的落地应用。” 要想将AI大模型成功商业化,仅仅依赖商业模式的探索尝试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成功商业化的关键在于解决大模型发展的底层问题。 首先,大模型的商业化需要深刻理解并解决技术挑战。 这包括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降低计算成本、优化模型的泛化能力等方面。技术研发是大模型商业化的基础,只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数据质量和隐私问题也是大模型商业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难题。在收集、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体系,确保用户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同时,高质量的训练数据是保障模型性能的关键,因此建立可持续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机制至关重要。 除了技术和数据层面的挑战,商业生态的建设也是AI大模型商业化的重要环节。厂商需要与不同行业的合作伙伴建立紧密联系,深入了解各领域的实际需求,根据市场反馈调整模型的优化方向。 同时,推动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使得大模型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此外,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也是AI大模型商业化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AI的监管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商业化过程中需要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合作,确保业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在AI大模型商业化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于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包括计算机科学、数学、领域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企业需要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队,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另一方面,用户教育和沟通也是大模型商业化成功的关键。由于大模型的应用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技术和算法,用户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使用和接受这些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用户的教育,通过清晰的沟通方式向用户解释产品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建立用户对大模型技术的信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AI大模型的商业化不仅是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全方位考虑的复杂课题。 通过技术创新、数据管理、商业合作、法规合规、人才培养、用户教育、伦理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努力,方能在大模型商业化的征程中取得长足进展,为AI技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02 大模型行业应用 渴望实现“开箱即用” 在实际落地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大模型更好地适应实际应用场景,实现“开箱即用”。 在实际应用中,每个场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需求,而大模型通常需要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和调整才能适应这些特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大模型行业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其中,一种重要的思路就是将大模型与具体的应用场景相结合,开发出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医疗领域,大模型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医疗数据,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在金融领域,大模型可以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和用户行为,帮助金融机构更加精准地进行风险控制和投资决策。 比如在办公领域,微软、谷歌在去年3月、5月先后推出AI办公产品Microsoft 365 Copilot和Duet AI,体现了其对AI办公方向商业化价值的看重。 今年4月22日,腾讯宣布旗下协作SaaS产品全面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除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一门三杰”产品,腾讯乐享、腾讯电子签、腾讯问卷、腾讯云AI代码助手等协作SaaS产品也都已实现智能化升级。 腾讯混元自上线起即突出其实用性标签,核心使命之一是优化腾讯系产品的使用体验。 腾讯混元大模型目前已扩展至万亿级参数规模,在国内率先采用混合专家模型(MoE)结构,更擅长处理复杂场景和多任务场景,中文整体表现上处于业界领先水平。 腾讯混元在数学、代码、逻辑推理、多轮对话和文生图等层面性能卓越,同时提供不同尺寸的模型,以适应更多需要低成本和高推理性能的应用场景。 外部开发者和企业可以通过腾讯云上API直接调用腾讯混元能力。这些能力与SaaS产品结合,可以在具体场景中解决用户的痛点问题。 在企业内部学习和培训场景中,腾讯乐享将大模型能力与企业内部知识结合,用AI助手辅助学习,提升知识传递的效率;在电子合同场景下,腾讯电子签借助大模型和AI能力,提升合同起草、审阅效率,智能筛查风险;在问卷调研场景中,腾讯问卷打造了全流程的AI解决方案,覆盖问卷设计、投放、回收、分析环节,大幅提升调研质量与效率。 在开发场景下,腾讯云AI代码助手基于腾讯专业编码模型,面向开发者、开发团队及企业客户提供安全合规、高粘度体验的编码场景AIGC服务。 在协同办公场景下,腾讯会议将冗杂的会议纪要、课程笔记、待办等事项交给AI小助手与智能录制,让参会者在会中有效提升专注度,让沟通更高效;腾讯文档依托大模型能力让用户通过一句话指令即可通过AI智能助手,快速处理各种文档、高效创作。 目前,腾讯内部已有超过400个业务及场景已接入腾讯混元大模型。腾讯混元也在积极发展多模态模型,进一步加强文生图和文生视频能力,为更多场景和产品提供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 对于大模型厂商而言,模型训练的同时为与各产业进行更快的融合,成为企业发展重要的双引擎。同时企业将业务与AI大模型进行接轨,在大模型垂直发展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发展的新轨道。 在百度和阿里的发展经验中,百度用搭建行业模型、垂直场景模型和应用的方式赋能具体行业,布局了电力、汽车、金融、政务等十余个行业大模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阿里赋能于内部已有应用和服务,再技术外溢至行业客户。 AI大模型的商业化之路需要在技术、数据、商业生态和法规等多个方面取得平衡。 只有全面解决底层问题,才能确保大模型在商业应用中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AI技术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在这一进程中,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需要通力合作,共同推动AI大模型商业化迈向成功。
宁德时代发布神行 PLUS,1000km 续航,10 分钟补能 600 公里
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首日,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兼顾 1000km 续航和 4C 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品——神行 PLUS。 根据汽车消费者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兴趣持续增长,但电动车要实现更大规模的普及,克服「充电时长」「充电便利性」等方面的阻碍至关重要。 直至 23 年,市面上量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充电倍率基本在 1C-2C;23 年 8 月,神行 4C 超充电池发布,宣告超充时代正式开启;本次北京车展,宁德时代再发神行 PlUS,使超充进入 1000km 续航+4C 超充时代。 1000km 超长续航,出行无忧 神行 PLUS 电池可为用户提供可达 1000 公里的超长续航体验,相当于从北京开到南京而无需中途充电。 凭借超级续航能力,神行 PLUS 可轻松应对日常通勤、城际出行和长途旅行的需求,新能源汽车的畅行半径大幅拓展。 「千公里级」纯电续航的背后,是技术层面的持续突破。神行 PLUS 在正极采用颗粒级配的技术,「将每一颗纳米颗粒放在适当的位置」,实现了超高压实密度。 在负极加入自主研发的三维蜂巢状材料,提升了负极的能量密度,并有效控制了充放电时的体积膨胀。 同时,在电芯结构设计上,宁德时代开发出一体式外壳结构,大幅提升电芯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让神行 PLUS 的电芯能量密度再创新高。 常规的磷酸铁锂电池包能量密度通常为 140Wh/kg 左右,为了提升电芯能量密度,宁德时代在负极加入自主研发的三维蜂巢状材料,兼顾高能量密度和低膨胀。 同时在正极采用颗粒级配实现超高压密,高成组效率的结构在 CTP3.0 的基础上进行拓扑结构优化,充分利用能量仓空间,挑战物理极限,进一步实现 7% 的体积成组效率提升, 凭借材料及结构的双重突破,神行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首度突破 200Wh/kg 大关,达到 205Wh/kg,让整车续航超过 1000km 成为可能,相当于从北京开到南京而无需中途充电,通行半径 1/3 个中国。 10 分钟补能 600 公里,充电无忧 神行 PLUS 不仅续航长,还充的快,充电 10 分钟即可补能 600km 续航,真正实现「1 秒 1 公里」的超级补能速度。 为了实现充电速度的飞跃,神行 PLUS 采用了快离子导体包覆、过渡金属掺杂、新型纳米包覆等技术,让正负极材料间的能量传输更为轻松高效。此外,通过拓展极柱过流面积与过流能力等方式,确保在大电流充电时也能快速降温。 近 20 年来,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根据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数据,2024 年 4 月 1 日带到 14 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 26 万辆,同比增长 32%。4 月上半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传统燃油车,达到 50.39 %。燃油车用户已逐渐成为少数派。 伴随新能源汽车主流化发展进程,超充技术逐渐得到普及,目前市售拥有超充的新能源车已不再局限于各品牌高端车型,小米 SU7、哪吒 L 等大量主流新车都将搭载超充电池快速落地。 针对充电策略,宁德时代在 BMS 核心算法上通过电压、温度和实时电流开发出 AI 智能极化模型,实时预估并控制充电电流,同时保证电池的安全和充电速度。 相比于行业传统的查表策略,摆脱了对 SOC 精度的依赖。 超充「电池+网络+服务」闭环生态 宁德时代已正式启动构建神行超充网络,将搭建国内最大的超充服务平台。 宁德时代将携手华为、星星充电、云快充、蜀道新能源等行业内杰出伙伴,为更多配有神行超充电池的车主提供最便捷,最实惠的用车体验。 宁德时代还将推出行业首个神行车主俱乐部。 依托于全球领先的售后服务体系,宁德时代线下 600 多家实体服务店,覆盖 31 个省级行政区,271 个地级市,将为神行车主提供道路救援,电池检测、维护等全方位服务。
机器人计算平台迈入大算力时代!云骥智行凭什么3个月交卷
作者 | 程茜 编辑 | 漠影 大街小巷的清扫工作正在被机器人全面接管,商场、公园、马路随处可见无人环卫机器人的身影。 可以确定的是,无人环卫机器人已进入商业化落地关键期。亿欧网根据国家统计局、住建部相关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自动驾驶环卫运营车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渗透率将达到5%。 在无人环卫机器人市场规模急速扩大的背后,为机器人计算平台的关键技术域控制器产品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企业对于无人环卫机器人自主作业能力的智能化需求提升,使得对算力、成本、稳定性等的关注度水涨船高。因此大算力成为机器人计算平台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但传统域控制器的算力大多在几TOPS到几百TOPS不等,鲜少有上千TOPS甚至更大算力规模的平台。 在此背景下,拥有丰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开发经验的云骥智行,正从狭义的“汽车平台”向“通用化平台”进军,开启了城市环境机器人落地的大算力时代。 云骥智行基于NVIDIA Jetson平台打造了机器人计算平台,其域控制器产品可集成四颗NVIDIA Jetson AGX Orin模组,AI算力超过1000TOPS。 该公司使得无人环卫机器人的开发部署落地时间大大缩短。云骥智行硬件总监周海峰透露,集成四个NVIDIA Jetson AGX Orin系统模组的产品定制,云骥智行从初步接触到最终交付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远快于业内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 智东西与云骥智行商务产品副总裁杜典嵘、云骥智行硬件总监周海峰进行了深入交流,从机器人计算平台出发,深入拆解城市环境下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难点与痛点,以及云骥智行在其中的创新思考与解法。 一、剑指城市环境多元挑战,3个月交付大算力域控制器 纵观整个机器人产业,大规模的落地应用正在提速。 一方面,机器人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加速升级,使其在城市环境中上路、作业的应用潜力大幅增强;另一方面,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机器人正全面融入其中,从科幻真正走进现实,智慧矿山、城市清扫等机器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城市环境的机器人有很多细分类型,包括垃圾分类、垃圾清运、清扫等,以当下市场规模最大的环卫机器人为例,其面对的场景复杂,可以说超过了人类司机日常行驶需要面对的突发状况。 一般而言,除了应对公开道路上出现的机动车、行人、红绿灯、修路状况等,无人环卫机器人还需要在没有车道线的小路、公园的湖边、高架桥、大树底下等场景下完成清洁任务;对于其本质工作清洁,机器人要实现精确贴边清扫、精准停靠、识别垃圾等复杂的任务,并针对不同的清洁情况和垃圾种类定制不同清洁方式。 此外,针对环卫行业,无人环卫机器人的成本、可维护性、恶劣工作条件下(多灰、高温、低温、潮湿等)的稳定性也是关键因素,从而决定了机器人能否用来取代传统的人力清扫。 以上这些挑战与潜在风险也成为云骥智行面向城市环境打造域控制器产品的关键。 在自主移动机器人行业中,域控制器被看作机器人系统的集中化管理和控制单元。域控制器由域主控处理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及算法三部分组成,搭载了机器人的自动驾驶系统和配套算法,可以用来执行任务分配、状态监控、通信协调等功能,将机器人的核心功能快速调动起来。 在实际场景中,机器人需要对城市环境进行大量精细化感知,再加上人机交互的智能化、实时化需求,使得域控制器所承载的算力进一步提升,更大的算力才能满足机器人的实际作业需求。 基于以上背景,云骥智行打造了大算力的机器人计算平台,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域控制器产品方案,满足多元化的算力需求。 云骥智行的域控制器产品可集成多达4个NVIDIA Jetson AGX Orin系统模组,该产品可以提供的AI算力规模超过1000TOPS,并采用高冗余系统设计、高可扩展性模块化设计,能灵活支持各种算力配置,适配通行高阶自动驾驶平台传感器方案。 其中,云骥智行域控制器产品逐日集成了3-4颗NVIDIA Jetson AGX Orin系统模组,最高算力超过1000TOPS,奔霄集成了1-2颗NVIDIA Jetson AGX Orin模组,最高算力超过500TOPS。用户可以基于不同的算力及功率需求选配Jetson AGX Orin 64GB和32GB模组,可提供单颗高达275 TOPS的AI算力,功率可在15W到60W之间进行配置。 杜典嵘谈道,简单来看,逐日和奔霄最为直接的不同之处在于算力配置及算力平台的冷却方式。这也是其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客户打造产品更为直接的体现。 为了灵活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该公司的域控制器系列产品有丰富系统接口可以满足不同的传感器解决方案。同时,基于NVIDIA Jetson平台打造的自主机器自动驾驶系统,提高了云骥智行域控制器产品的部署效率、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此外,云骥智行还在主控制器系统、通信系统和电力系统中应用了冗余设计,支持故障安全操作。在量产交付方面,该域控制器产品项目开发验证交付按照车规量产V模型流程,提供水冷机等系统结构解决方案,整套设备都能满足迅速上车、量产交付的需求。 一个典型案例为云骥智行深度合作的环卫机器人企业,其面向环卫清扫布局产品时,面临低速场景对算法复杂度、传感器数量类型、算力需求、工作环境的需求多元化的挑战。云骥智行的逐日、奔霄系列产品既可以解决传统多控制器互联产生的带宽和稳定性问题,提供500~1000TOPS不等的基础算力,还可以兼容所有主流传感器接口适配不同部署场景。 面向城市环境的复杂场景,云骥智行将此前的技术积淀与布局融入到了当下这一产业发展的挑战中,快速将相应的产品落地布局,并针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加速城市环境中无人环卫机器人的落地。 二、多元化算力、场景、生态支撑,破解机器人落地难题 从云骥智行的机器人计算平台可以抽象出当下面向城市环境开发机器人计算平台的核心能力,也就是支持算力灵活部署、支持复杂场景、成本可控、稳定性高。 打造这些核心能力的关键,云骥智行的技术积累与NVIDIA Jetson平台相得益彰。 NVIDIA授权分销商中电港Jetson产品线负责人应飞提到,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以生成式AI为主导的智能化变革,从而实现前所未有的感知和适应能力。NVIDIA在快速增长并拥有巨大潜力的机器人行业中有着长期的布局,提供最先进的软件和硬件AI解决方案为机器人赋能。例如在硬件层面,NVIDIA Jetson系列拥有支持不同算力、产品设计、外接传感器等需求的多个产品;同时在应用平台方面,除了软件堆栈Jetpack,机器人仿真平台Isaac可以提供从仿真到部署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NVIDIA Jetson更多行业应用案例电子书。) 具体在落地场景中,杜典嵘提到,NVIDIA Jetson拥有高速接口、更快的内存带宽和多模式传感器支持,这些都是高性能机器人计算平台的基础。基于NVIDIA全面的软件和生态系统支持,客户可以轻松的进行应用开发和算法优化,部署复杂模型,快速集成各种外设,使开发人员更容易在NVIDIA Jetson平台上构建高性能机器人,极大加速企业快速搭建产品系列、快速整合交付的进程。 此外,针对于城市环境中机器人所面对的各种环卫场景、不同的作业任务,NVIDIA Jetson完整的产品体系提供了不同大小的算力芯片的支撑。 针对于前沿技术的应用,NVIDIA Jetson平台在云侧和端侧都是一个生态环境,可以快速将云端训练算法迁移到端侧,随着算法更新迭代以及大模型的部署落地,能为客户节省在端侧部署的时间。 云骥智行的全系列产品都与云端的运营管理、数据训练、场景分析平台打通,形成了一个高效完整的自动化链路。 她解释说,这对于城市环境的机器人落地优势在于,当机器人遇到一些极端工况,它会自动把场景数据技术发到云端,云端会进行快速算法更新迭代,然后传到端侧实现应用升级。 因此,云骥智行的全系产品可以面向各种应用,提供几十到上千算力,通用平台同时能支持更为细分的复杂场景。 可以看出,云骥智行对于机器人产品的布局、城市环境中机器人发展的趋势以及NVIDIA Jetson平台的布局一脉相承。 据杜典嵘透露,云骥智行已经完成了行业领先的无人驾驶道路测试,这需要其自动驾驶系统在稳定性、适配性、安全性达到一定标准,且车辆在开放道路实现连续1000公里无人为干预,能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和突发事件,才能拿到对应的测试资质。 这得益于该公司在城市场景下高阶智驾系统的积淀,能更好服务于城市环境的各种细分场景,更快落地到客户的具体应用场景中。 另一家云骥智行的环卫场景合作伙伴,在开发基于逐日系列域控制器产品开发小型全智能自动驾驶清扫车时,云骥智行仅用一个半月完成了风冷系统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设计与交付,远快于业内平均开发流程周期,为其产品的开发部署节省了将近一半时间。 目前,云骥智行的域控制器产品已经面向城市环卫、智慧矿山、物流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实现了场景批量交付,其中城市环卫、智慧矿山两大场景已经实现商业化落地,不仅直接对客户企业降本增效产生影响,同时也成为云骥智行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机器人赛道起飞,从垂直应用到具身智能 纵观整个机器人行业,具身智能已经成为AI下一个风口。 今年开年以来,具身智能的前沿进展层出不穷。既有机器人大秀才艺,如斯坦福机器人大秀厨艺烹饪“满汉全席”,特斯拉擎天柱化身保姆将T恤叠成“豆腐块”,Figure 01接入大模型后能轻松与人进行完整对话,胜任捡垃圾、收拾碗筷等复杂任务,还有底层开发平台,NVIDIA为具身智能玩家构建了综合性的开发平台,包括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基于NVIDIA Thor系统级芯片的新型人形机器人计算机Jetson Thor等…… 具身智能的强大能力在于能够从环境交互中自主学习,产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并用于自身能力的迭代优化,为大模型的落地搭配实体,为通用机器人补全最后一块拼图,成为当下科技圈的最热门话题之一。 同样,云骥智行也在探索前沿技术的应用,针对大模型进行研发。 在云端,大模型可以帮助客户进行场景打标分类,或者运营日常机器人车队,同时,云骥智行正在深入研究大模型在端侧的部署,帮助其构建更细分、复杂的城市环境部署。杜典嵘透露,目前,大模型在云端的场景解析、归因分析、数据打标已经在云骥智行的业务中应用。 不过,相比于其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影响,云骥智行更专注这一前沿技术对城市环境机器人落地的推动作用。杜典嵘称,他们认为大模型在细分场景的应用可以看作环卫行业智能化的手段之一,帮助其降低人力成本。 归根结底,云骥智行关注的更多为客户提供更友好、易用的计算平台,让客户能够更专注于机器人应用如何做到更好。杜典嵘谈道,短期来看,他们希望利用云骥智行在汽车行业的相关经验,能够服务于环卫机器人、矿山机器人等细分场景的客户,支持他们将机器人应用做深做透;长期来看,基于这些深耕场景,将大模型在云侧、端侧的应用进一步深化,使得机器人应对环境的泛化能力更强大。 支撑云骥智行在机器人行业爆发机遇期,快速成为行业引领者离不开这家公司此前在研发投入方面的布局。 周海峰谈道,云骥智行有专业软硬件团队,包括仿真等特殊方向专家,且大部分员工都拥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汽车电子研发这个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也有丰富的乘用车项目规模量产的经验。 该公司拥有200多平方米的一流软硬件开发实验室,可以覆盖硬件设计的全流程测试验证工作。“这也是基本上所有客户看重的一大优势。”他说。 并且具体到软硬件设计中,云骥智行一方面提升了硬件架构设计的重要性,解决系统设计复杂度问题,另一方面解耦硬件设计,解决了不同平台的模块通用型、复用性问题,从根本上保证了设计产品的高质量交付。 云骥智行已经在机器人领域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再加上NVIDIA Jetson平台的强有力支撑,已经在机器人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下占据先机。 从垂直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到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引领科技行业的下一场变革,其在千行百业应用的巨大潜力正在爆发。 结语:城市环境机器人应用加速 当下,城市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场景出现了机器人的身影,从环卫、矿山到物流、检测等。这其中城市环卫、矿山两大场景,对于行业的降本增效成果以及规模化落地的进程走在前列,这也成为云骥智行深耕的赛道之二。 这背后源于云骥智行对承载机器人落地的技术积累逐渐深入,为其抓住未来灵活应对城市环境的机器人规模化落地提供了机遇。伴随着NVIDIA Jetson平台的强大支撑、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入局,城市环境的机器人落地或许会呈现出更惊人的成长速度。
华为设计的享界S9,重新定义行政级豪华旗舰
华为设计 智尊豪华 如果说,能造 D 级车的品牌,不一定能被称之为豪华汽车品牌的话。 那么,不能造 D 级车的品牌,就一定不能被称之为豪华汽车品牌了。 BBA 们之所以能被称为豪华品牌,是以 78S 为用户带来尊享体验,为行业树立技术与工艺的标杆。 行政级旗舰称号之下,即是豪华的潜台词。 D 级不只是代表修长的车身尺寸,以及宽敞舒适的座舱空间,更对应的是「D for Deluxe」的行政豪华气质。 筚路蓝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征程,已然跨过一个临界点:3 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超过 50%,现在每卖出 2 辆车,就有 1 辆挂着绿牌。 另一个临界点也悄然来临,它并非由百万千万计的钢铁与锂离子洪流浩荡而来,而是以一批批智能化新车型问世的方式,在另一个维度构建大家对国产新能源的信心。 享界 S9 的豪华气质,源自寰宇浩瀚星河 中国制造长久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以量以价取胜,量大管饱,童叟无欺。这种传统优势助力我们在新能源取代燃油车上获得了份额上的优势。 但「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更高的眼界和追求,才能让我们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 享界的英文品牌名 STELATO 其实是由「Stella 星际」和「Auto 汽车」两个词语组成,意指享星河浩瀚,纵寰宇无界——引申其真正的含义,享界的征程目标就是「星辰大海」。 为了打造以智为享、以人为尊的智能化豪华座驾,定位行政级旗舰豪华轿车的享界 S9,自然离不开华为全流程主导的设计力量,以及华为智能科技的全面赋能。 大气磅礴的问界 M9「鲲鹏展翼」前脸,如今更是以「人间星河」的设计内核来重新演绎,化作一道璀璨星河出现在享界 S9 的前脸之上。 细看享界 S9 的这套「星河大灯」,内在是以星宿为灵感,将夜空中最亮的群星和星空中神秘的 12 星座和蛇夫座凝聚于此,用满目的璀璨星光组成了这道「人间星河」。 遥望着这道浩瀚的人间星河,当中寄托着华为数年前「没有人能熄灭满天星光」的豪言壮语,只是在享界 S9 的身上,这漫天星光终汇成璀璨星河,亦成为了享界 S9 设计的灵感之源。 享界 S9 极具辨识度的前脸设计,依然是基于华为「极致、简约、纯净」的设计准则,贯彻了家族化的标志性整合设计,将贯穿式日行灯、远近光大灯、星河大灯等灯组器件,巧妙地融为一体,围绕居于视觉中心的水平线,并延展出半开放式的轮廓,传达出过目难忘的视觉张力。 要呈现出豪华沉稳的视觉效果,中间位置的贯穿式日间行车灯设计功不可没,日行灯内部采用了棱镜反射设计,通过镭射工艺来回应人间星河的璀璨星空。 与前脸相互呼应的车身尾部,采用了一体式的扰流尾翼,搭配贯穿式尾灯设计,与车身侧后方隆起的腰线相连,平衡了宽大的车身轮廓,让整个尾部姿态呈现出行政级轿车独有的浩瀚气场。 珍稀寰宇色系,取自宇宙深空 天空色彩变化多端,既有蔚蓝晴空,亦有嫣红晚霞。若是追溯这色彩之源,其实它们都来自于宇宙星光。繁星为宇宙带来了光亮,同样也为宇宙带来了各种色彩。 享界 S9 的配色灵感同样取自浩瀚宇宙,带来了全新寰宇色系,在纯净简约的车身之上,重新演绎宇宙的顶级优雅与浪漫。 享界 S9 首要还原的,是宇宙中最为常见的金色星光「星晖金」,用高难度的磨砂漆面,重现亘古星晖的智慧荣光。 得益于极为苛刻的色差值和光泽度管控,智界 S9 星晖金的色泽也会随着环境光线的明暗变化,而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外露气质。 若是在日光之下,享界 S9 星晖金会泛起粼粼金光,彰显尊贵豪华;若是在月光之下,享界 S9 星晖金反而显得银装素裹,更显内敛沉稳。 相对稀有的「寰宇红」,来自于距离地球 5000 光年之外的 NGC2237 玫瑰星云,这一抹透亮且深邃的红色,在星云之中也极难窥见。 想要在车漆上完美还原这种色彩,需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恰如其分地在红珠光中融入少许几缕紫珠光,使得漆面既有红色的端庄,亦有紫色的优雅;兼顾了热情动感,又不失沉稳典雅。 在用尺寸和轴距的潜台词诠释行政豪华之前,享界 S9 想更先一步,把星河凝练于车身,用色泽反射出寰宇,以更直观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豪华,一眼便知。 享界 S9 这般源自寰宇的色系表达,撷星空瞬息之变,定格豪华美学之永恒。 既要入目豪华,也要驭风无痕 要让设计永不过时,那么设计就不能只强调形式上的美观,更要兼顾功能的包容和效率的提升。 正如迪特·拉姆斯在「设计十诫」的回答中提到,好的设计是实用的,而产品的美观程度也是实用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得益于「inside-out 内外合一」的设计理念,享界 S9 身上的所有设计都不再是单纯的美学表达,而是在美学基调上为功能性而服务。 简单来说,享界 S9 呈现的「新豪华主义」设计形式,都是追随着功能而生,再注入豪华格调。纵使两者有着严苛的先后之分,但享界 S9 并未作出半分妥协。 例如在电动化时代,汽车电池底盘普遍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实现了「四轮四角」的集成布局,只要将省下的前置引擎位置利用起来,缩短引擎盖的长度,并且将前挡玻璃向前推进,和引擎盖曲线相衔接,就能达到风阻和空间的最优解。 显然,奔驰 EQS 就基于这样的理念用上了一弧到底的「弓形车身」设计,只不过与以往的 S Class 相比,EQS 在静态视觉下的豪华感显然要削弱了不少。 所以,享界 S9 在传统与创新中做出了取舍,选择将前轮位置往车头处挪动,在把整车的视觉重心向后移动,呈现出修长车身布局的同时,更能彰显出行政级轿车优雅稳重的姿态。 在呈现符合大众直觉的豪华姿态之前,享界 S9 已经找到了优化风阻系数的最优解。 在前脸两侧,均配有标志性的进气前帘设计,在带来优雅从容的观感之余,亦是符合空气动力学对效率的追求,可以迎风入怀,从而降低风阻。 除此之外,享界 S9 车身轮廓也是基于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参考水滴形态表面的流线型线条,以光塑形,实现了浑然一体的车身比例,以优秀的气流贴合曲线,降低了整车风阻系数。 当然,享界 S9 的流媒体电子外后视镜、纯平侧窗设计、隐藏式的门把手,都是新能源时代追求极致风阻能效的设计巧思。 尤其是首次在鸿蒙车型出现的流媒体后视镜,车身形成 L 型贯穿之势,既维持了车身的流畅性,又带来了先锋的科技感。 作为 D 级轿车,享界 S9 的长宽高尺寸分别是 5160mm×1987mm×1486mm,轴距达到了 3050mm。 虽然轴距相对于同级车型来说更短,但基于一体式车身结构和流体黄金曲面的设计,享界 S9 高达 3460mm 的座舱空间在同级车型反而是「遥遥领先」,给出了更大的座舱空间。 在燃油车时代,豪华车往往并不在意什么风阻系数,反而是更方正威严的轮廓,更大的迎风面积更显豪华,仿佛更大的发动机排量就得配更好油的造型。 这不环保,也不优雅。 在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前提下的豪华新能源汽车,自然不能落入这样的设计思维窠臼,而是以身入局的态度,将设计与电动化和智能化结合起来。 享界 S9 遵循了华为「极致、简约、纯净」的设计准则,将繁冗的设计剔除,以极简的曲线来勾勒出曲面的几何之美,也是一种「形式追随功能」,推陈出新,反而造就触及人心,久看不厌的感性豪华。 毕竟,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早就对直线和曲线的高下,做出了定论。 智能新时代的中国汽车,需要有自己的新豪华典范 设计决定着品牌,它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直以来,汽车领域中的「豪华感」,意味着领先于时代的永恒。需要在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巧妙地在车身内外融合杰出的产品技术,化技术于艺术,才能诠释出「豪华」在当下的领先意境。 归于情感,那些被称之为卓越典范的行政级豪华轿车,往往会让人感到弥足珍贵,唤起内心梦寐以求的向往之情。 一直以来,行政级豪华轿车始终是作为身份、实力乃至情怀与品味的象征。所以那些会去选择奔驰 S 迈巴赫系列、奥迪 A8L Horch 创始人版的用户,不仅仅是为了 D 级座驾所提供的舒适和功能,更是为了能对外展示自身的成就和品味。 除了选材高端,用料奢华之外,有着深厚时间积累的豪华品牌本身,其实才是行政豪华车型得以溢价的原因。正所谓「人不能同时拥有迈巴赫和自卑」,以往价格不菲的奔驰 S 迈巴赫不过是车主的其中一张对外名片,以无声的方式,彰显自己的身价。 时代在变,汽车行业在变,汽车豪华感的营造方式也同样在变。要想在智能汽车身上实现令人过目不忘的豪华尊贵氛围,对于华为而言,并不陌生。 去年发布的问界 M9 已经用卓越的口碑和惊人的销量,成功地打入了豪华车型的圈层,在 50 万元级别的豪华车市场,创造了国产豪华车型的爆款新高度。M9 的热卖,不但撼动了传统品牌的豪华车型,给他们带来了一点小小的中国汽车震撼,而且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冲向高端的新起点。 更重要的是,问界 M9 的成功,意味着它已经开辟了一条可行的国产汽车高端化道路。而且在众多构成豪华质感的消费者需求当中,科技智能化功能已经成为了首要标准,渐有普及之势。 当下,诞生于智能新时代的享界品牌,正伴随着汽车强国的发展趋势,用科技创新的方式,重新诠释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豪华主义」。 这样的智能化,不但体现在享界 S9 流线型的低风阻车身设计上,更体现在激光雷达加持下的华为 ADS 智驾解决方案,以及流媒体电子外后视镜等科技实力之上。 已经量产落地的华为 ADS2.0 智驾系统,已经无需依赖高精地图,无论是高快还是城区,华为智驾已经实现「有路就能开,有位就能停」。被誉为是「全栈华为智能科技的新突破」的享界 S9,有望在智能驾驶等智能化领域迎来更加领先的突破。 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华为和鸿蒙智行证明了自己在技术层次上的领先,人们已经建立起了华为智驾和鸿蒙座舱在技术和体验上的心智认知。 而去年年底上市的问界 M9 和这次亮相的享界 S9 通过同一个 9,同一种设计语言,以及不同的品牌和车型,告诉那些对华为技术有信心的人,华为和鸿蒙智行的设计,也可以一样高端化起来。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一体两面,诸多品牌共同努力,以销量证明实力;而现在,则需要享界 S9 这样的汽车,以产品证明高度,去突破那一层被合资与外资铸就的豪华车壁障。 始于尺寸,忠于细节,入目即豪华的享界 S9 ,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豪华新能源怎么做。
路特斯和蔚来达成了重磅合作,还宣布了一个新品牌
如果是六七年前,路特斯和蔚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品牌,但是因为吉利控股路特斯,以及蔚来资本投资路特斯,还有蔚来和吉利达成换电合作协议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两个品牌的关系在电动时代变得更加紧密。 在北京车展上,路特斯官宣和蔚来合作,完善补能体验。 去年,路特斯与沃尔沃、极星、捷豹路虎一同成立了中国首个聚焦豪华充电体验的闪充委员会,通过搭建互联互通的充电网络,寻求从单赢到多赢的模式。 这一次,路特斯与蔚来将在充换电产业涉及的电池标准、充换电技术、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充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充电互联互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战略合作。 目前,路特斯已接入蔚来在全国范围内共 2000 余座充电站,其中包括 341 座高速公路充电站,并且路特斯集团 CEO 冯擎峰还宣布,在 2024 年内新购车的首任车主可享受终身免费的闪充权益,在路特斯闪充站及已接入的蔚来补能网络享受不限次数、不限额度的闪充服务。同时,路特斯老车主(限首任车主)直接增加蔚来充电桩覆盖,闪充权益也将于 2024 年 5 月 31 日前陆续升级至终身免费。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斌在发布会现场说: 路特斯不仅在赛道上跑得快,充电速度也是很快。作为一个豪华的超跑品牌,确实把充电补能的体验标准提升一个新高度。 不过豪华充电体验的另一面就是路特斯的自营充电桩较少,相较于路特斯自营充电桩,蔚来的补能网络就强大得多,在充电和换电领域,蔚来投入了巨量的资金资源,最终达成了新势力当中最佳的补能体验。 可以说,路特斯接入蔚来的补能网络,对于补能资源有所盈余的蔚来,和路特斯来说,是双赢的一次合作。 唯一的疑问是,路特斯车主免费充电的电费,是谁来出呢? 作为吉利大家庭里最高端的品牌,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久负盛名的跑车品牌,路特斯始终都坚持自己的高端定位,在本次北京车展上,路特斯也发布了一个新品牌:Lotus Chapman Bespoke 路特斯查普曼高级定制品牌。 实际上,路特斯和高级定制一直颇有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 MARK I,从为传奇车手吉姆·克拉克打造的 TYPE 25 、登上大银幕的 007 邦德战车 ESPRIT,到为 Jenson Button 打造的 EVIJA,都可以说是「为一人,造一车」。 而 Lotus Chapman Bespoke 路特斯查普曼高级定制品牌的出现,则是把高级定制业务正式化,规范化,也能让用户全程共创。 路特斯查普曼高级定制品牌以 Tailor Made、Collection、One-off、Classic 四大业务为用户定制爱车,并为其赋予收藏意义。 ▲ 路特斯 TYPE 66 路特斯展台的 TYPE 66,就是查普曼高定 Classic 的作品,Classic 定制业务,可以让经典车型重生,也能帮助用户焕新爱车。 ▲ EMEYA 繁花绽放 作为路特斯查普曼高定 Collection 的第一台生活用车,EMEYA 繁花绽放限量版进行了首次亮相。其灵感来源于路特斯品牌创始人柯林·查普曼和海泽尔夫妇的 East Carleton 庄园,繁花绽放、春日新叶、林中金叠、雪夜深蓝四个主题象征人生四季,其渐变色车身在细分市场里独树一帜。 ▲ EMEYA 春日新叶 进入座舱,副驾内饰面板上有 42 颗来自斯里兰卡和缅甸的天然彩蓝宝石,均采用皇家切割工艺,奢华璀璨。 EMEYA 繁花绽放高级定制 Collection 在中国限量发售 31 台,每台均有专属编号,售价为人民币 136.8 万元起。 ▲ EVIJA FITTIPALDI 高级定制版 另外,查普曼高级定制黑金传奇系列也公布售价:EVIJA FITTIPALDI 高级定制版售价为人民币 2688 万元起,EMEYA TYPE79 高级定制售价为 130.88 万元起,ELETRE TYPE 79 高级定制售价为 123.88 万元起,EMIRA TYPE79 高级定制售价为 115.88 万元起。 ▲ 查普曼高级定制黑金传奇系列 路特斯已经离普通人有点远了,而查普曼高级定制系列就更高端奢华了,但汽车市场毕竟这么大,繁花绽放的意象,在此也有了双关之意,市场不应该千篇一律,就应该充满多样性。
吉利银河又发布了一款原型车银河星舰,AI 成了造车关键词
去年年初,吉利银河推出了首款概念车「银河之光」,接着今年 1 月,银河 E8 就继承了「银河之光」的设计元素量产上市。本次北京车展上,吉利则推出了新的 SUV 概念车,也可以说是原型车「银河星舰」,用来展现吉利银河在智能电动时代的智能架构与安全、高性能三电、智能生态等全新技术成果。 原型车不仅仅是看个样子,这次技术反而是更大的看点。 首先吉利就发布了 GEA 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吉利表示,这是「硬件、系统、生态、AI」的四位一体的 AI 智能架构,实现了空间设计、智能能源、全域安全、AI 智能、驾控性能五大不设限。同时这个架构对新能源实现方式也很包容,支持纯电、混动、增程、绿色甲醇等全能源形式。 之所以说 AI 是 GEA 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和「银河星舰」的关键词,是因为在 GEA3.0 电子电气架构上,能够让新能源汽车全面接入 AI 智能生态域,融合「多模态 AIGC、AI 数字底盘、AI 智能驾驶」等技术。 为什么要在汽车里面加入这么多的 AI 功能? 吉利给出的答案是,相比于人的反应能力,AI 的反应能力要快得多。比如说 AI 数字底盘,集中展示了自研动力底盘融合域控、线控转向、轮边电驱、智能驾驶以及 AI 大模型等多领域技术的跨域融合能力,具备了数字底盘里最高的智驾和主动安全能力。通过融合 AI 大模型和数字底盘,吉利率先展示了老司机才可能完成的全球收个无人驾驶漂移。 相比于人类大概 0.1 秒的极限反应时间,AI 数字底盘反应速度仅需 4 毫秒,是人类的 25 倍,更快的反应速度意味着更快的主动避险操作,以及更精准的驾驶行为。 在三电技术上,这次吉利也带来了银河 11 合 1 智能电驱、新一代雷神电混及碳化硅混合驱动集成技术、神盾短刀电池等技术成果。 吉利表示,新一代雷神电混实现了 46% 的全球最高热效率,满油满电续航可以超过 2000km,最低馈电油耗能进入 2L 时代。吉利银河 11 合 1 智能电驱是行业最轻、最小、效率最高的智能电驱,在 CLTC 工况下,效率可以达到 90.04%,是同级中唯一超过 90% 的产品。另外,吉利的碳化硅混合驱动集成技术,在降低 75% 以上碳化硅用量的同时,实现更高综合效率,推动 800V 的普及。 吉利目前已具备了新能源三电的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实现从电芯原材料、电池包、CTB 电池技术、到电驱、电控的全栈自研和自产,其中吉利完全自研的神盾短刀电池,从电芯到电池包全栈自研自造,能够在保证安全和体验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银河星舰就是基于 GEA 架构开发的吉利银河科技旗舰 SUV 原型车,是当前银河技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吉利首款全尺寸 SUV 原型车。 在设计上,银河星舰明显和之前的银河之光概念车一脉相承,继续坚持了「光之涟漪」的设计风格,把新一代雷神电混、银河 11 合 1 智能电驱、全景声环绕的 AI 智能音响、AI 智能座椅、银河 AI 数字精灵、AI 数字底盘等技术集中起来。 作为中国汽车企业里比较重视 AI 大模型和算力的企业,吉利星睿智算中心总算力已经迭代到了 102 亿亿次/秒,居中国车企第一,由其孕育的星睿 AI 大模型已经全面上车,从 AI 全景声环绕音响、AI 数字底盘,到 GEA 架构,甚至在开发设计,虚拟仿真、调教和训练上,以及 3.0 电子电气架构、车规级芯片和操作系统中都有应用。这意味着吉利实现了「用 AI 架构造 AI 汽车」。 在 AI 能力的加持下,Flyme Sound 无界之声是行业首个全景声 AI 智能音响,拥有行业首个 9.1.6 声道,采用 AI 全景声的智能算法,无论身处在哪个座位,无论是听音乐、看电影,甚至是导航的音效都能身临其境。 吉利还把星睿 AI 大模型注入到座椅中,打造了全球首个 AI 智能座椅。根据语音指令,它不但能在车内完成转向、移动、躺倒,形成灵活的空间组合,甚至还能全自动的驶出车外,根据导航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智能出行。 虽然吉利是最早造车的民企之一,但历史长并不意味着思想旧,在面对 AI 浪潮的时候,吉利的表现反而比多数车企还要激进,几乎可以说是万物皆可 AI 了,至于银河星舰原型车,则称为一种 AI 的载体。
华为设计的享界 S9,重新定义行政级豪华旗舰
如果说,能造 D 级车的品牌,不一定能被称之为豪华汽车品牌的话, 那么,不能造 D 级车的品牌,就一定不能被称之为豪华汽车品牌了。 BBA 们之所以能被称为豪华品牌,是以 78S 为用户带来尊享体验,为行业树立技术与工艺的标杆。 行政级旗舰称号之下,即是豪华的潜台词。 D 级不只是代表修长的车身尺寸,以及宽敞舒适的座舱空间,更对应的是「D for Deluxe」的行政豪华气质。 筚路蓝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征程,已然跨过一个临界点:3 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超过 50%,现在每卖出 2 辆车,就有 1 辆挂着绿牌。 另一个临界点也悄然来临,它并非由百万千万计的钢铁与锂离子洪流浩荡而来,而是以一批批智能化新车型问世的方式,在另一个维度构建大家对国产新能源的信心。 享界 S9 的豪华气质,源自寰宇浩瀚星河 中国制造长久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以量以价取胜,量大管饱,童叟无欺。这种传统优势助力我们在新能源取代燃油车上获得了份额上的优势。 但「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更高的眼界和追求,才能让我们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 享界的英文品牌名 STELATO 其实是由「Stella 星际」和「Auto 汽车」两个词语组成,意指享星河浩瀚,纵寰宇无界——引申其真正的含义,享界的征程目标就是「星辰大海」。 为了打造以智为享、以人为尊的智能化豪华座驾,定位行政级旗舰豪华轿车的享界 S9,自然离不开华为全流程主导的设计力量,以及华为智能科技的全面赋能。 大气磅礴的问界 M9「鲲鹏展翼」前脸,如今更是以「人间星河」的设计内核来重新演绎,化作一道璀璨星河出现在享界 S9 的前脸之上。 细看享界 S9 的这套「星河大灯」,内在是以星宿为灵感,将夜空中最亮的群星和星空中神秘的 12 星座和蛇夫座凝聚于此,用满目的璀璨星光组成了这道「人间星河」。 遥望着这道浩瀚的人间星河,当中寄托着华为数年前「没有人能熄灭满天星光」的豪言壮语,只是在享界 S9 的身上,这漫天星光终汇成璀璨星河,亦成为了享界 S9 设计的灵感之源。 享界 S9 极具辨识度的前脸设计,依然是基于华为「极致、简约、纯净」的设计准则,贯彻了家族化的标志性整合设计,将贯穿式日行灯、远近光大灯、星河大灯等灯组器件,巧妙地融为一体,围绕居于视觉中心的水平线,并延展出半开放式的轮廓,传达出过目难忘的视觉张力。 要呈现出豪华沉稳的视觉效果,中间位置的贯穿式日间行车灯设计功不可没,日行灯内部采用了棱镜反射设计,通过镭射工艺来回应人间星河的璀璨星空。 与前脸相互呼应的车身尾部,采用了一体式的扰流尾翼,搭配贯穿式尾灯设计,与车身侧后方隆起的腰线相连,平衡了宽大的车身轮廓,让整个尾部姿态呈现出行政级轿车独有的浩瀚气场。 珍稀寰宇色系,取自宇宙深空 天空色彩变化多端,既有蔚蓝晴空,亦有嫣红晚霞。若是追溯这色彩之源,其实它们都来自于宇宙星光。繁星为宇宙带来了光亮,同样也为宇宙带来了各种色彩。 享界 S9 的配色灵感同样取自浩瀚宇宙,带来了全新寰宇色系,在纯净简约的车身之上,重新演绎宇宙的顶级优雅与浪漫。 享界 S9 首要还原的,是宇宙中最为常见的金色星光「星晖金」,用高难度的磨砂漆面,重现亘古星晖的智慧荣光。 得益于极为苛刻的色差值和光泽度管控,智界 S9 星晖金的色泽也会随着环境光线的明暗变化,而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外露气质。 若是在日光之下,享界 S9 星晖金会泛起粼粼金光,彰显尊贵豪华;若是在月光之下,享界 S9 星晖金反而显得银装素裹,更显内敛沉稳。 相对稀有的「寰宇红」,来自于距离地球 5000 光年之外的 NGC2237 玫瑰星云,这一抹透亮且深邃的红色,在星云之中也极难窥见。 想要在车漆上完美还原这种色彩,需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恰如其分地在红珠光中融入少许几缕紫珠光,使得漆面既有红色的端庄,亦有紫色的优雅;兼顾了热情动感,又不失沉稳典雅。 在用尺寸和轴距的潜台词诠释行政豪华之前,享界 S9 想更先一步,把星河凝练于车身,用色泽反射出寰宇,以更直观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豪华,一眼便知。 享界 S9 这般源自寰宇的色系表达,撷星空瞬息之变,定格豪华美学之永恒。 既要入目豪华,也要驭风无痕 要让设计永不过时,那么设计就不能只强调形式上的美观,更要兼顾功能的包容和效率的提升。 正如迪特·拉姆斯在「设计十诫」的回答中提到,好的设计是实用的,而产品的美观程度也是实用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得益于「inside-out 内外合一」的设计理念,享界 S9 身上的所有设计都不再是单纯的美学表达,而是在美学基调上为功能性而服务。 简单来说,享界 S9 呈现的「新豪华主义」设计形式,都是追随着功能而生,再注入豪华格调。纵使两者有着严苛的先后之分,但享界 S9 并未作出半分妥协。 例如在电动化时代,汽车电池底盘普遍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实现了「四轮四角」的集成布局,只要将省下的前置引擎位置利用起来,缩短引擎盖的长度,并且将前挡玻璃向前推进,和引擎盖曲线相衔接,就能达到风阻和空间的最优解。 显然,奔驰 EQS 就基于这样的理念用上了一弧到底的「弓形车身」设计,只不过与以往的 S Class 相比,EQS 在静态视觉下的豪华感显然要削弱了不少。 所以,享界 S9 在传统与创新中做出了取舍,选择将前轮位置往车头处挪动,在把整车的视觉重心向后移动,呈现出修长车身布局的同时,更能彰显出行政级轿车优雅稳重的姿态。 在呈现符合大众直觉的豪华姿态之前,享界 S9 已经找到了优化风阻系数的最优解。 在前脸两侧,均配有标志性的进气前帘设计,在带来优雅从容的观感之余,亦是符合空气动力学对效率的追求,可以迎风入怀,从而降低风阻。 除此之外,享界 S9 车身轮廓也是基于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参考水滴形态表面的流线型线条,以光塑形,实现了浑然一体的车身比例,以优秀的气流贴合曲线,降低了整车风阻系数。 当然,享界 S9 的流媒体电子外后视镜、纯平侧窗设计、隐藏式的门把手,都是新能源时代追求极致风阻能效的设计巧思。 尤其是首次在鸿蒙车型出现的流媒体后视镜,车身形成 L 型贯穿之势,既维持了车身的流畅性,又带来了先锋的科技感。 作为 D 级轿车,享界 S9 的长宽高尺寸分别是 5160mm×1987mm×1486mm,轴距达到了 3050mm。 虽然轴距相对于同级车型来说更短,但基于一体式车身结构和流体黄金曲面的设计,享界 S9 高达 3460mm 的座舱空间在同级车型反而是「遥遥领先」,给出了更大的座舱空间。 在燃油车时代,豪华车往往并不在意什么风阻系数,反而是更方正威严的轮廓,更大的迎风面积更显豪华,仿佛更大的发动机排量就得配更好油的造型。 这不环保,也不优雅。 在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前提下的豪华新能源汽车,自然不能落入这样的设计思维窠臼,而是以身入局的态度,将设计与电动化和智能化结合起来。 享界 S9 遵循了华为「极致、简约、纯净」的设计准则,将繁冗的设计剔除,以极简的曲线来勾勒出曲面的几何之美,也是一种「形式追随功能」,推陈出新,反而造就触及人心,久看不厌的感性豪华。 毕竟,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早就对直线和曲线的高下,做出了定论。 智能新时代的中国汽车,需要有自己的新豪华典范 设计决定着品牌,它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直以来,汽车领域中的「豪华感」,意味着领先于时代的永恒。需要在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指导下,巧妙地在车身内外融合杰出的产品技术,化技术于艺术,才能诠释出「豪华」在当下的领先意境。 归于情感,那些被称之为卓越典范的行政级豪华轿车,往往会让人感到弥足珍贵,唤起内心梦寐以求的向往之情。 一直以来,行政级豪华轿车始终是作为身份、实力乃至情怀与品味的象征。所以那些会去选择奔驰 S 迈巴赫系列、奥迪 A8L Horch 创始人版的用户,不仅仅是为了 D 级座驾所提供的舒适和功能,更是为了能对外展示自身的成就和品味。 除了选材高端,用料奢华之外,有着深厚时间积累的豪华品牌本身,其实才是行政豪华车型得以溢价的原因。正所谓「人不能同时拥有迈巴赫和自卑」,以往价格不菲的奔驰 S 迈巴赫不过是车主的其中一张对外名片,以无声的方式,彰显自己的身价。 时代在变,汽车行业在变,汽车豪华感的营造方式也同样在变。要想在智能汽车身上实现令人过目不忘的豪华尊贵氛围,对于华为而言,并不陌生。 去年发布的问界 M9 已经用卓越的口碑和惊人的销量,成功地打入了豪华车型的圈层,在 50 万元级别的豪华车市场,创造了国产豪华车型的爆款新高度。M9 的热卖,不但撼动了传统品牌的豪华车型,给他们带来了一点小小的中国汽车震撼,而且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冲向高端的新起点。 更重要的是,问界 M9 的成功,意味着它已经开辟了一条可行的国产汽车高端化道路。而且在众多构成豪华质感的消费者需求当中,科技智能化功能已经成为了首要标准,渐有普及之势。 当下,诞生于智能新时代的享界品牌,正伴随着汽车强国的发展趋势,用科技创新的方式,重新诠释符合时代特征的「新豪华主义」。 这样的智能化,不但体现在享界 S9 流线型的低风阻车身设计上,更体现在激光雷达加持下的华为 ADS 智驾解决方案,以及流媒体电子外后视镜等科技实力之上。 已经量产落地的华为 ADS2.0 智驾系统,已经无需依赖高精地图,无论是高快还是城区,华为智驾已经实现「有路就能开,有位就能停」。被誉为是「全栈华为智能科技的新突破」的享界 S9,有望在智能驾驶等智能化领域迎来更加领先的突破。 过去两三年时间里,华为和鸿蒙智行证明了自己在技术层次上的领先,人们已经建立起了华为智驾和鸿蒙座舱在技术和体验上的心智认知。 而去年年底上市的问界 M9 和这次亮相的享界 S9 通过同一个 9,同一种设计语言,以及不同的品牌和车型,告诉那些对华为技术有信心的人,华为和鸿蒙智行的设计,也可以一样高端化起来。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一体两面,诸多品牌共同努力,以销量证明实力;而现在,则需要享界 S9 这样的汽车,以产品证明高度,去突破那一层被合资与外资铸就的豪华车壁障。 始于尺寸,忠于细节,入目即豪华的享界 S9 ,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豪华新能源怎么做。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