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3D视频版Sora”来了
作者 | 香草 编辑 | 李水青 输入单个物体视频,就能获取任意拍摄视角的全视图3D动态视频了! 智东西7月25日消息,昨日晚间,AI独角兽Stability AI推出其首个视频生视频(video-to-video)模型Stable Video 4D(SV4D),该模型能够将单个物体的视频输入,转换为8个不同视角的多个新视频,用户可任意指定摄像机角度。 ▲输出全视图视频演示 目前,SV4D可以通过一次推理,在约40秒内生成8个视图的各5帧视频,整个4D优化需要20-25分钟。该模型已在Hugging Face上开源,适用于游戏开发、视频编辑、虚拟现实(VR)等场景的应用,可免费用于研究、非商业用途。 SV4D技术论文也同步发表,研究团队由Stability AI和东北大学学者组成,其中详细解读了该模型的框架结构、优化策略、测评结果等。 ▲SV4D论文 Stability AI从2019年成立起,就致力于研发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个领域的开源模型,其在2022年跻身独角兽行列。虽然从去年以来它就陷入寻求卖身、核心技术团队离职、CEO卸任等困境,但即便如此也没能打断其不断开源新模型的脚步。 今年6月,Stability AI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获得前Facebook总裁Sean Parker等投资者的8000万美元注资,并迎来了新任CEO——前Weta FX(维塔数码)负责人Prem Akkaraju。自Akkaraju上任以来,Stability AI在一个月内又接连发布聊天机器人Stable Assistant、音频生成模型Stable Audio Open以及此次发布的SV4D。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2407.17470 Hugging Face开源地址: https://huggingface.co/stabilityai/sv4d 一、基于SVD升级4D框架,40秒生成多视角视频 SV4D主要用在3D模型的多视角视频生成。其输入为单个物体的单视角视频,输出为同一物体8个不同角度的多视角视频。 据介绍,该模型以图生视频模型Stable Video Diffusion(SVD)为基础,实现了从图生视频到视频生视频的能力飞跃。 具体运行时,用户首先上传一段视频并指定所需的摄像机角度,SV4D会根据指定的摄像机视角生成8个新视角视频,从而提供拍摄对象的全面、多角度视频。生成的视频可用于优化拍摄对象的动态表示,适用于游戏开发、视频编辑、VR等场景的应用。 ▲SV4D输入输出 目前,SV4D仍处于研究阶段,可在40秒左右的时间内生成8个视角各5帧视频,整个4D优化流程约耗时20-25分钟。 以往用于多视角视频生成的方法,通常需要从图像扩散模型、视频扩散模型和多视图扩散模型的组合中进行采样,而SV4D能够同时生成多个新视图视频,大大提高了空间和时间轴的一致性。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实现更轻量的4D优化框架,而无需使用多个扩散模型进行繁琐的分数蒸馏采样。 ▲SV4D与其他方法对比 与其他方法相比,SV4D能够生成更多样的多视图视频,且更加细致、忠实于输入视频,在帧和视图之间保持一致。 SV4D是Stability AI推出的首个视频到视频生成模型,已在Hugging Face上开源发布。Stability AI称,团队仍在积极完善该模型,使其能够处理更广泛的现实世界视频,而不仅仅是用于训练的合成数据集。 二、混合采样保持时间一致,4D生成全面超基准线 SV4D的技术论文也同步发表,其中详细解读了该模型的框架结构。 总的来说,SV4D是一个用来生成动态3D对象新视图视频的统一扩散模型。给定一个单目参考视频,SV4D为每个视频帧生成在时间上一致的新视图,然后使用生成的新视图视频来有效地优化隐式4D表示,而不需要基于分数蒸馏采样的优化。 ▲SV4D框架概述及生成的4D资产 SV4D的模型结构如下图。基于相机条件,SV4D将相机视点的正弦嵌入传递给UNet中的卷积块,并在空间和视图注意力块中,使用输入视频进行交叉注意力条件设定。为了提高时间一致性,SV4D引入了一个额外的运动注意力块,并以第一帧的相应视图为交叉注意力条件。 ▲SV4D模型结构 为了在保持时间一致性的同时,扩展生成的多视图视频,研发团队在推理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混合采样策略。 首先,SV4D采样一组稀疏的锚定帧,然后将锚定帧作为新的条件图像,对中间帧进行密集采样/插值。为了确保连续生成之间的平滑过渡,SV4D在密集采样期间,交替使用时间窗口内的第一帧前向帧或最后一帧后向帧进行条件设置。 ▲SV4D模型采样 在框架的优化上,SV4D使用参考多视图图像的第一帧,优化由多分辨率哈希网格以及密度和颜色多层感知机(MLP)表示的静态NeRF,然后解冻时间变形MLP,并使用随机采样的视图和帧来优化动态NeRF。 ▲优化框架概述 为了训练统一的新视图视频生成模型,SV4D研发团队从现有的Objaverse数据集中整理了一个动态3D对象数据集。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和用户研究表明,与之前的工作相比,SV4D在新视图视频合成以及4D生成方面具有最先进的性能。 ▲ObjaverseDy数据集上4D输出的评估 在ObjaverseDy数据集上的4D输出评估中,SV4D在所有指标方面优于基线,在视觉质量(LPIPS和CLIP-S)、视频帧一致性(FVD-F)、多视图一致性(FVD-V)和多视图视频一致性(FVD-Diag和FV4D)方面都击败了此前的模型。 结语:Stability AI多模态再添新布局 Stability AI以文生图开源模型起家,在文本、视频、3D等多个模态上都有所布局。此次开源SV4D,是其在3D+视频生成两个方向上的共同进展。 尽管该模型目前仍处于前期研究阶段,但它在各指标表现出的优秀能力和模型架构上的创新思路,为未来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随着模型的迭代和优化,SV4D有望在游戏、VR等更多领域的应用发挥重要作用。
一手体验电脑版豆包后,我删除了购物车里的AI PC
作者 | 香草 编辑 | 漠影 临近期末,结课作业的汇报PPT还无从下手;下班前,客户丢来一堆材料并要求当天整理成文字稿……在校园和职场中,你是否常常遇到这些棘手的难题? 大模型时代,五花八门的AI工具使这些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包括网页端、手机App端、浏览器插件等多样的产品形态,为用户带来了丰富的使用体验。 然而,这些产品形态都存在一定的短板:网页端用起来不够方便,浏览器插件无法触及浏览器外部,手机端更不必说——毕竟大多数时候,PC才是我们的主要生产力工具。 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在PC端提供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实现在任意应用端都能方便快速地召唤AI助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豆包电脑版应运而生。它突破了现有产品形态的困境,能够跨应用一键划词搜索,或是通过启动器随时唤醒,在桌面端提供跨应用的全方位AI能力。 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办公软件中处理文档、制作图表,还是在多个文档中进行信息搜索和整理,豆包电脑版都能“随时随地”提供高效且精准的帮助。 豆包电脑版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能为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带来多大提升?带着这些问题,智东西深入体验了豆包电脑版,试图找到桌面端AI产品的新形态定位。 一、能跨应用的AI助理,随时随地“问问豆包” 打开豆包电脑版后,其首先呈现出的主页面与网页版相同。整个应用的UI设计类似浏览器,顶端是一行标签栏,其中与传统浏览器的新建标签页位置对应的功能,变成了“问问豆包或AI搜索”。 ▲豆包桌面版主页面 将它用作浏览器的时候,顶端会显示一个切换按钮,可以直接对页面进行AI总结;右边有一个悬浮的豆包头像,点击会打开一个侧边栏,并对网页中的内容进行提炼或提问。 ▲豆包桌面版打开网页 如果只停留在应用内,它就和一款普通的AI浏览器或浏览器插件没什么区别。豆包电脑版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强大的跨应用能力,不仅能随时随地划词唤醒,还能通过启动器按下快捷键随时吊起。 例如,在Word等软件中处理文档时,文档边缘会出现一个悬浮按钮,点击就可以使用写作、翻译等AI功能。 ▲AI写作悬浮按钮 如果划选部分文字,则会显示一个工具栏,可直接对选中文字进行搜索、翻译、总结等;点击右端的小三角还可以使用更多功能,包括扩写、改写等。 ▲跨应用划词功能 点击“发现更多技能”,可以在工具栏中添加更多的AI能力,从扩写缩写、语法修正等修饰技能,到代码补全、生成文案等写作技能应有尽有。 ▲AI划词技能 第二种唤醒豆包的方式是使用启动器。无论是在桌面还是在任何应用中,只要按下快捷键就能随时在画面中央召唤出对话框,进行提问、AI搜索或使用更多功能。 ▲使用启动器唤醒豆包 无论是文字编辑中的写作帮助,还是阅读中出现不理解的词汇需要获取更多信息,抑或是任何工作学习中想要“问问豆包”的时刻,随叫随到的唤醒功能都十分便捷,带来了创新的跨应用体验。 二、上手实测四大能力,一键写文案、读文献、画素材 在当下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我们常常面临着诸多痛点需求。 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让有效的搜集变得困难,海量的文献和视频需要快速理解消化,文案创作和邮件回复耗费大量时间,而优质的设计素材也不易获取。 带着这些需求,让我们来实测一下豆包电脑版的四大能力,看看它如何为工作学习生活排忧解难。 1、疑难内容一划便搜,最新资讯手到擒来 在传统搜索中,我们不仅需要对搜索引擎呈现出的信息进行筛选,还经常需要从多个链接中提炼出各方面的有效信息,如何快速获取全面的信息是一个很考验信息检索能力的问题。 现在,在豆包电脑版的帮助下,只需要轻轻一划,就能迅速获取所需要的内容。例如,当我在微信公众号中阅读文章时,遇到一个想要深入了解的项目,只需划词点击AI搜索,豆包就会将相关信息呈现出来。 ▲划词搜索 获取所在领域最新的消息也是常见的痛点需求,尤其是日新月异的科技领域,源源不断的新技术、新产品让人应接不暇。在许多AI助手类应用中,无法联网获取实时信息、对时间的判断有误差等都让这一需求难以被解决,那么豆包电脑版表现如何呢? 以“6月以来新发布的AI视频生成产品为例”,我使用豆包电脑版进行AI搜索,它很快就给出了Runway Gen-3 Alpha、Luma AI Dream Machine等回答,且准确给出了它们发布的时间以及更多信息。 ▲实时搜索 2、AI伴读化身文献助手,数小时视频一秒总结 阅读是工作学习中的一大需求。无论是学生党、科研工作者还是从事研发工作的打工人,都时常需要接触长篇论文。 过去,想要精心研读一篇论文往往费时费力,而在豆包电脑版的加持下,你不仅可以让它总结全文,迅速概览重要信息,还可以基于AI伴读功能随圈随问,让豆包帮你解读每一个细节。 就以上文搜到的PixelDance论文为例,在豆包电脑版打开论文主页后,点击顶端的“AI总结”按钮,就可以迅速获取论文的主要信息。 ▲论文AI总结 如果想要精读论文,也可以点击右端的“AI伴读”按钮。 ▲AI伴读按钮 在AI伴读模式中,我可以一键将论文翻译成中文,也可以在论文中选择某一特定的段落或文字让豆包解读。 ▲AI伴读模式 除了论文之外,长视频内容的提取和总结也是常见的“阅读”需求。动辄几小时、几十小时的视频中,有效的信息可能并不多,分散在视频的各个片段中。 例如,我想知道雷军在2024年度演讲中有哪些干货信息,但完整版的演讲长达3个小时,即使是官方剪辑后的纯净版,也有1个多小时的时长。要看视频并从中提取信息,怎么说也要花费数个小时。 而在豆包电脑版的帮助下,我只需要点击“总结视频”,带有时间戳的亮点提炼几乎在1秒内就呈现出来,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绘制脑图。 ▲视频总结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间戳是可以点击的。当我在豆包总结出的亮点中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直接点击文字,视频就会跳转到对应的位置。 ▲时间戳跳转 3、左右分屏回邮件,Word里也能AI写作 工作中,各种公文邮件的回复是否让你头疼过?不仅要注意邮件格式,还有措辞上的各种要求,去网上找相应的模板又费时费力。 当我在豆包电脑版中打开邮件,唤醒侧边栏后点击“写作”并选择邮件回复,只需简单输入自己的回复需求,就可以迅速生成符合格式要求的回复邮件,还能调整语气、长度以及语言。 ▲使用豆包电脑版回邮件 当然,回邮件只是写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在工作和学习中还有更多需要写作的场景,文案、提纲、报告、PPT大纲等,其撰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豆包电脑版的加持下,在Word、记事本或是任何输入框中,都可以一键召唤AI提供帮助,其提供了小红书文案、日周月报、PPT大纲、营销文案等多种提示词模板,只需填写关键词就可以进行对应的写作。 ▲在记事本中唤醒AI写作 我可以让它帮我写营销广告,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营销文案写作 也可以让它帮我就某个主题进行头脑风暴,并随时将生成的内容插入输入框。 ▲头脑风暴 4、画素材、做插图,化身全能设计师 对设计师来说,要找一个合适的素材图像可能没那么容易,而全部都自己绘制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概念和草图阶段,AI工具可以大幅提效。 例如3D风格的图像,传统制作流程需要涉及建模、纹理、灯光、渲染等多个步骤,而使用豆包电脑版,只需简单的提示词就可以在几秒内生成多组图像。 ▲豆包生成3D风格图像 不瞒你说,这篇文章的头图就是我用豆包电脑版先生成提示词文本,再利用绘图能力生成的(doge)。 总的来说,豆包电脑版在解决信息获取、阅读、写作和设计素材生成等方面,都在AI能力的基础上,带来了比其他产品形式更高的便捷性,能够迅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对学生来说,可以利用豆包电脑版迅速搜索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快速总结多篇参考文献,节省阅读时间,获取或创意和灵感;对于科研工作者,在追踪前沿技术时,能够通过豆包电脑版实时获取最新资讯,并对复杂的论文进行快速解读。 对工作党而言,办公人员在回复大量邮件时,借助其生成规范且符合需求的回复内容,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设计师等艺术工作者在创意构思阶段,利用豆包电脑版生成的素材和插图,能够更快地将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方案。 结语:豆包助力电脑零成本升级“AI PC” 在当下大模型开卷落地应用的时代,豆包电脑版突破了以往产品形态的瓶颈,以随时随地唤醒的方式,为传统电脑带来了零成本升级“AI PC”的绝佳机会。 同时凭借底层大模型的强大性能,豆包电脑版能够在丰富的应用场景中,化身随时待命的全能小助手。无论是解决棘手的作业难题,还是应对紧张的工作任务,它都能迅速响应,给出精准且有效的帮助。 未来,我们也期待有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形式出现,为大模型能力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带来更多可能。
华为鸿蒙全家桶强势出圈:被广大明星们种草了
七月不止迎来了黄色预警,就连“热门”综艺也接续上线,其中《十天之后回到现实》的开播更是为酷暑高温添了一把火,作为一档沉浸式生存闯关真人秀,对于我而言颇像“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开热闹”,节目播出前的预告就暴露了我的“职业病”。 作为一个泛科技领域的编辑,对于影剧或综艺中出现的科技产品十分敏感,不得不说《十天之后回到现实》与华为的深度绑定可谓珠联璧合。 这档综艺无疑成为华为全场景产品智慧生态体验的展示舞台,并且成为对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态战略的一次“检阅”。 节目场景中,除华为手机设备以外,交通工具也随之成为了拥有鸿蒙血统的问界M5、M9。 熟悉汽车领域的朋友们都知道,问界系列车型属于鸿蒙智行,而正是由于搭载了鸿蒙座舱,问界M5、M9才能够将车内空间整体“智慧”起来,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与华为手机的无缝连接,都让节目的推进变得更加流畅。 值得一提的是,吴奇隆在节目播出前还发博表示,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自己被华为鸿蒙的全场景产品种草了。 晒出自己的鸿蒙全家桶之余,还不忘参与挑战华为官方#谁是鸿蒙最强王者#话题,此外节目播出当日,更是在微博晒发问界M5遥控泊车,同期间作为节目的闯关者之一,沈月也相继加入了此次最强王者的挑战赛局,众多网友粉丝跟风挑战,#谁是鸿蒙最强王者#话题挑战热度登顶热搜,广受关注。 实际上,能够实现如此丰富的硬件生态,离不开底层的软件架构——而华为正是具备这一能力的厂商。鸿蒙生态不仅能够覆盖到包括手机、平板、PC、可穿戴设备以及汽车在内的全场景设备,同时还具备难能可贵的互联互通能力。 在技术上,鸿蒙具有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以及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等优势。鸿蒙系统将硬件设备的能力进行整合,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分布式能力接口。 通过分布式技术,鸿蒙不仅可以让用户在手机、平板、电脑、智慧屏、车机等多设备之间自由切换,还能实现多设备之间的资源共享,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以超级终端功能为例,用户只需简单地拖拽或碰一碰操作,就能实现手机与其他设备的无缝连接。 同时,也正是在分布式系统的加持下,鸿蒙帮助华为设备实现了出色的跨设备协同,手机、平板、电视、手表等设备无缝连接,用户可以在任意设备上接续工作、娱乐,享受便捷的跨设备体验。 十年铸剑终辉煌!鸿蒙生态优势由起初的艰难起步、韬光养晦才有了今天的厚积薄发。历经1778天,在今年6月举行的华为HDC 2024开发者大会上,HarmonyOS NEXT正式发布,这一系统完全抛去了安卓底层,实现了底层内核的完全自研,成为独立于安卓、iOS之外的第三大操作系统。 HarmonyOS NEXT延续了华为“不同设备一个系统”的特性,“One as All,All as One”,将使用一个系统打通数字设备的边界,智慧体验和性能方面再次实现跨越。 《十天之后回到现实》实际上已经成为鸿蒙全场景智慧生态的一次精彩展示。无论是华为Mate 60 Pro、Pocket 2还是问界M5、M9车型等华为全场景产品,鸿蒙生态的全场景覆盖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尤其当吴奇隆等明星公开表达对华为产品的喜爱,更是激发了大众对鸿蒙生态的兴趣,掀起了一股“谁是鸿蒙最强王者”的网络热潮。 华为鸿蒙系统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如今的成熟稳健,其发展历程堪称一部技术创新的编年史,HarmonyOS NEXT的发布不仅是华为在科技领域的一次华丽转身,也预示着未来智慧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随着鸿蒙系统不断完善,未来的华为生态将进一步完善、扩大边界,最终深刻地融入并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由鸿蒙引领的全场景智慧生态时代正在到来。
宋紫薇谈Type-C接口:叫华为口的认知是怎么形成的
快科技7月25日消息,如今的智能手机基本都是Type-C充电口,Micro USB基本只有在部分低端机上才能看到,Type-C好处很明显,一个是正反都可以插,另一个就是数据传输快、充电功率更高。 日前,原iQOO产品经理、现理想汽车产品策略主管宋紫薇微博发文谈到了Type-C接口:“你敢相信吗,几乎全天下的安卓手机都是C口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管type-C口还叫华为口。” 宋紫薇表示,特别是我每次打车,师傅问我要什么线,为了他能懂,我也只能说华为口(毕竟苹果现在有了lightning和C两种端口,少数的电子产品依旧用落后时代的MicroUSB,说苹果说安卓都不对,解释起来真的麻烦)。 “那这种认知是怎么形成的,竟然还持续了这么多年。要说华为是第一个用C口的厂商吗?其实不是,但8年前的P9和Mate 9,却是早期那批C口产品的销量霸王,大多数用户看到的第一个C口手机就是华为手机,说的人多了记的人也就自然多了。”宋紫薇说。 据了解,首款使用Type-C口的手机是乐视超级手机1,于2015年4月发布,首款C口平板则是2015年1月发布的诺基亚N1,首款C口笔记本是苹果12英寸MacBook,发布于2015年3月。 有网友表示:“最早乐视用的,叫乐视口吧”“可以理解乐视口,但不理解华为口”“这种就属于是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我出去也是说华为口,懒得解释那么多”。 值得一提的是,Type-C是指接口的物理形状,同样的C口外观下,搭配不同的传输协议,就形成了具有不同功能的Type-C。 比如便宜的Type-C线可能仅搭配PD协议,也就是只能用于充电,没有数据功能,而价格更贵的双C线则可能支持雷电4、USB4等协议,并且充电功率超100W,传输带宽超40Gbps。
告别“视频流”,小米MIX Flip手机外屏微博已更改为信息流模式
IT之家 7 月 25 日消息,小米手机产品经理 @Cici_老魏 今日透露,小米 MIX Flip 外屏微博适配已更改为信息流模式,无需系统升级,重启 App 即可。 IT之家注意到,此前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小米 MIX Flip 的外屏微博为类似抖音的视频流模式,无法像手机端一样正常浏览微博。不过,随着这款折叠屏新机的首销,小米已经解决这一问题。 据IT之家此前报道,该机搭载了高通骁龙 8 Gen 3 处理器,内屏采用 6.86 英寸华星光电 C8+ OLED 屏,拥有 2912×1224 分辨率、120Hz(LTPO)刷新率,全局峰值亮度 1600nit、局部激发亮度 3000nit,支持 2160Hz 高频 PWM 调光 + 类 DC 调光,覆盖 UTG 超薄柔性玻璃。 此外,其外屏采用了类似的 4.01 英寸华星 C8+ 屏,拥有 1392×1208 分辨率、120Hz(LTPS)刷新率,全局峰值亮度 1600nit、局部激发亮度 3000nit,采用全局类 DC 调光,覆盖小米龙晶玻璃。 ▲ IT之家图赏:小米 MIX Flip 影像部分,该机前置 32MP,后置 50MP 主摄(光影猎人 800,1/1.55"、1G+6P,F1.7,OIS)+ 50MP 人像直立长焦(豪威 OV60A40,OIS,浮动对焦),通过徕卡 Summilux 认证。 续航方面,该机采用了 4780mAh 金沙江电池,搭载两颗小米澎湃 G1 电池管理芯片 + 澎湃 R1 均流芯片,支持 67W 快充,15 分钟充电 45%,42 分钟充满。
小折叠不如大折叠畅销?女性市场是增量,小米、荣耀、苹果都来了
①市场数据表明小折叠屏销量下滑,不如大折叠屏畅销,但多家厂商仍然加码该细分市场; ②折叠屏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苹果有望在2026年发布首款折叠屏,华为在今年可能推出三折屏手机。 财联社7月25日讯(记者 唐植潇),近期手机厂商接连更新了旗下大小折叠屏产品,其中小米发布了旗下第一款小折叠手机。 雷军在发布会上称,很多人都说小折叠是“美丽小废物”,希望小米此次产品能逆转这一印象。“小米的技术已经可以满足需求,希望大家用过后叫它‘美丽小可爱’。” 财联社记者走访线下门店了解到,小米小折叠屏MIX Flip虽然定位女性用户,但线下体验者以男性居多。此外也有销售坦言,相比而言,大折叠屏更畅销。 当下,主流手机厂商中基本都已经推出了大小两种尺寸的折叠屏手机。近日有消息传出,本处于观望状态的苹果终于结束实验阶段,预计最早将于2026年推出。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折叠屏的核心零部件成本已经降低,技术趋于成熟,苹果若此时发布量产机也是合理的时机。 小折叠不如大折叠手机畅销?增量在女性市场 “还有人在用iPhone Mini吗?小屏爱好者在评论区聊聊?”在小米发布会前雷军在微博上与网友互动时询问道。 随后小米第一款小折叠屏手机MIX Flip在发布会上亮相,答案随之揭晓:该款产品的外屏尺寸为3.5英寸,与一代经典iPhone 4系列尺寸相当。雷军称,小米为该块外屏适配了输入法和多款应用,硬件上甚至额外增添了麦克风,以便于用户能够在屏幕折叠状态下使用。 小折叠最初只是将屏幕折叠节省尺寸,但每次要查看消息,用户都需要翻开屏幕,这样促使厂商开始在后盖上再开一块屏幕。之后外屏越来越大,由此前的显示通知,变成了展示个性,处理简单任务。 不过,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在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8%,其中翻折式大折叠机型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91%,而纵向小折叠机型的出货量则同比下降了1% 。 IDC的数据同样也显示,竖折叠产品的市场欢迎度在下降。2023年全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同比增长114.5%。据了解,自2019年首款折叠屏产品上市以来,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已经连续4年同比增速超过100%。这其中2022年竖折产品在中国折叠屏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42.3%,而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下降10.4个百分点。IDC分析师指出,竖折产品依然缺乏必需的使用场景,同等价位下使用体验与直板机也有明显差距,并且产品质量还有更大提升空间。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也曾在报告中透露,OPPO与vivo已停止原本预计在2024年发售的新款上下折机型的计划,因为该机型销售利润较低。 面对明显需求不振的品类,仍然有厂商在加码,甚至将原本高昂的小折叠手机售价“打”了下来。 其中,荣耀上个月推出的Magic V Flip的售价4999元起,相比其他头部手机厂商最新同类产品低1000元-3000元。今年4月份努比亚发布的nubia Flip,更是第一次将折叠屏带进3000元大关。 荣耀CEO赵明透露,这个定价对荣耀“极其艰难”,Magic V Flip至少要卖到100万台才能够实现盈亏平衡。 钉科技创始人、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则认为:“荣耀、小米挤进小折叠屏市场,首先是看到了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特别是对‘旗舰级’配置和体验的期待。先做出小折叠旗舰,荣耀和小米在后续就会掌握一些先手优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统计数据,小米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仅仅只有0.9%。 另有手机行业从业者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一方面,发布会上,雷军提到了小折叠屏项目早在5年前就开始预研,3年前立项,此时发布并不仓促;另一方面,小米折叠屏品类整体市占率并不高,MIX Flip所面向的女性用户,也是小米一直想要寻求的增量。“发布会上,雷军也强调过小米SU7女性购买者占比达28%,预计女性车主占比将为40%-50%。” 此前有腾讯旗下的企鹅智库发布的《智能手机&智能硬件:中国网民购买力报告》数据显示,小米手机有75%的用户都是男性,女性用户的占比只有25%。 财联社记者走访了深圳地区的多家小米之家,在小米新品折叠屏展区驻足的消费者以男性居多,少部分则是携女性伴侣的男性。门店销售告诉财联社记者:“第一批货大小折叠屏都卖出了30台了,基本都是买给自己对象的,很少有女生单独来看。比起手机,她们好像更在意随身拍套装。” 该名销售补充道,购买MIX Flip自用的男性用户也不少。“之前的小折叠屏配置都不行,现在MIX Flip的硬件性能上来了,很多男性也会倾向于买黑色款的自用。” 折叠屏产业链日渐成熟,苹果也来了 尽管小米和荣耀都押注高端小折叠屏的细分赛道,但大折叠屏比小折叠屏更畅销,在线下销售门店中似乎是普遍共识。 荣耀线下门店销售告诉财联社记者:“我们店里最畅销的机型是Magic V3s,它和Magic V Flip的差价真的不算大,况且它的配置要高很多。买给您对象,屏幕更大,刷小红书更爽,而且也兼顾商务属性。” 日前,三星Galaxy Z系列第六代折叠屏产品上市,财联社记者观察到三星门店内在大折叠屏Galaxy Z Fold6站台前体验的消费者也要比小折叠屏更多。 门店销售告诉财联社记者:“老顾客中,回购Galaxy Z Fold的用户比例要高一些,其中还有不少之前用Galaxy Z Flip的用户转过来的,大折叠屏的续航力要强很多。” 一位手机维修从业者对财联社记者坦言:“以OPPO的Find N3和 Find Flip3为例,大折叠屏和小折叠的屏幕总成拿货价格相差不到一千块,但是两者新机价格却相差快一倍了。”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对于一款折叠屏手机产品而言,主要成本集中在屏幕和铰链上。若单纯从零件角度来看,大折叠屏的利润率显然更高,并且随着零部件整体成本的下降,利润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此前,日本经济新闻与东京专业拆解机构 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对三星Galaxy Z Fold4进行拆解,零部件成本预估在670美元,不到销售价的 40%,作为对比,同期发布的iPhone 14 Pro Max硬件成本为销售价的46%。 Trend Force集邦咨询指出,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的未来发展与成本优化的步伐密切相关。UTG和铰链等关键部件可以在标准化后实现大规模生产,从而显著降低成本。此外,与韩国供应商相比,中国面板制造商的可折叠面板出货量增加,预计将进一步降低可折叠手机的成本。 随着折叠屏供应链的日渐成熟,苹果的折叠手机或许也将面世。根据The Information的最新报道,苹果秘密研发多年的折叠屏iPhone终于结束实验阶段,预计最早将于2026年推出。 根据信息显示,苹果在今年早春获批了大量关于折叠屏的专利,其中包括折叠屏的核心铰链部分、减轻折叠屏压力的弹簧层设计等等。这些专利显示,苹果将重点解决折痕与轻薄的痛点。 除了常见的小折叠和大折叠之外,苹果还申请了一项关于折叠设备的“继续专利”(continuation patent),该专利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 据悉,继续专利是基于一个先前提交的专利申请,并且通常用于保护原始申请中未涵盖的某些方面或发明。如果原始申请被拒绝或部分拒绝,申请人可能会提交一个继续申请来保护那些未被接受的发明内容。 从专利图展示电子设备的横截面侧视图可以看到,该电子设备拥有两个或多个转轴,以允许该设备向多个方向折叠。该专利未来将可能构成苹果三折屏或者多折屏设备研发的基础。 近期供应链也有消息传出华为将会在今年第三、四季度发布三折屏设备。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日前也在直播时透露,华为下一代折叠屏历经5年研发,即将面世。 财联社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检索华为相关专利后发现,华为确实在2022年3月份和7月份注册了两件与三折屏相关的专利。专利描述中清楚地提及到了电子设备具有三个壳体和两处连接件。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与东京专业拆解机构此前对华为Mate Xs拆解的结论,其成本与零售价格之比约为30%,这意味着华为在其可折叠手机上的利润率高于三星。 有产业链人士预估,从技术储备、品牌定位及产品定价来看,华为和三星是最有可能率先挑战三折屏手机的厂商。“近两年国产安卓系厂商新发布的折叠屏产品集中在万元以下。华为的三折屏产品定价至少在1.5-2万元间。”
Canalys:2024年Q2中国本土厂商首次包揽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席,vivo夺冠、苹果跌至第6
IT之家 7 月 25 日消息,Canalys 报告显示,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上一季度的回暖拐点后实现进一步复苏,出货量同比增长 10%,重回 7000 万台水平。此外,中国本土厂商首次包揽前五席。 IT之家附报告排名信息如下: 1、vivo 出货同比增长 15%,重回中国市场榜首,凭借其稳固的线下渠道以及对“618”电商需求的捕捉,出货量达 1310 万台,市场份额达 19%。 2、OPPO 凭借 Reno 12 系列新品的发布,以 1130 万台的出货量稳坐第二席位。 3、荣耀发布新品 200 系列,以 1070 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三,同比增长 4%。 4、华为在经历了上季度的亮眼表现后,增速略有放缓,以 1060 万台的出货量,位居第四。 5、小米通过 SU7 汽车的发布拉动了品牌曝光度,其 Redmi K70 系列和小米 14 系列继续保持强劲的势头,以 1000 万台的出货量以及 17% 的同比增长重回前五。 6、苹果出货排名退至第六,市场份额同比略微下降 2%,占据 14% 的市场份额。 Canalys 研究经理刘艺璇(Amber Liu)表示:“本季度,中国市场喜迎久违的双位数反弹,复苏步伐在本季度逐步接近全球 12% 的水平。然而,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前整体消费环境仍面临压力,厂商正通过更多刺激手段来催化市场需求。今年的‘618’电商购物节成为一大亮点,厂商协同电商平台相较往年提前启动了促销周期,并加大了促销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需求的回暖。线下渠道方面,华为、小米等具备生态系统优势的厂商正持续深化线下渠道布局,拓展更广泛的渠道合作伙伴网络,以提升其包括手机、生态设备及汽车等产品的销售附加率。” Canalys 研究分析师钟晓磊(Lucas Zhong)补充道:“本土厂商展现出市场领导地位,有史以来首次包揽中国大陆市场前五的席位。近年来,中国厂商对于高端化战略的坚定执行,以及与本土供应链伙伴深度协同,已逐步在软硬件均取得成效。荣耀最新推出 Magic V3 利用 AI 赋能,提升了折叠屏形态的实用性,并将会把产品推向国际舞台。另一方面,苹果面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压力,正积极着力于优化渠道管理,在实现库存健康化后,力求确保零售价格的稳定,同时保障渠道伙伴的利润空间。从中长期视角下,中国高端市场机遇充沛,OPPO,荣耀,vivo 等中国品牌在生成式 AI 的消费者教育及应用落地处于领先,苹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 服务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落地将成为关键。” Canalys 高级分析师朱嘉弢(Toby Zhu)评论道:“虽然第二季度的增长表明市场正在逐步回归常态,我们对今年中国市场的表现仍维持单位数温和复苏的预期。面临愈发激烈的竞争结构,健康经营及突破创新将成为厂商下半年的主旋律。三大趋势将影响下半年的市场格局。首先华为即将为消费者带来 HarmonyOS Next 下的鸿蒙原生应用生态,打造除安卓与 iOS 以外的手机操作系统。其次,各厂商正加速构建自身的 AI 基础设施,自研模型和应用生态,以此作为未来竞争的核心驱动力。最后本土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也凸显了厂商寻求海外扩张的迫切性,预期 2024 年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将取得新突破。”
“果链”企业为iPhone 16系列生产加速招兵买马,工价飙升
【CNMO科技消息】随着七月底的悄然临近,九月“手机圈”的旗舰机大战已隐约可闻,iPhone 16系列即将率先吹响冲锋号。而近期,CNMO注意到,有媒体报道称,深圳龙华汽车站招工市场的景象引人关注,立讯精密、富士康、蓝思科技、伯恩光学等苹果产业链上的领军企业自七月份以来纷纷加大招聘力度,招工信息密集覆盖了招工市场的广告板。更有甚者,部分厂商通过提高工价来争夺劳动力资源,一位富士康的劳务中介透露:“今年的招工旺季提前了,而且工价比去年更高。” 这一现象背后,是AI技术推动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回暖的积极信号,而苹果产业链企业作为先头部队,率先感受到了市场的暖意。多家受访的果链企业表示,随着下半年消费电子传统旺季的到来,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回暖迹象。 图源水印 另外,关于iPhone 16系列的订单动态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有消息称,部分原计划在印度生产的iPhone 16系列订单将回流至国内果链企业,这无疑为国内相关企业带来了更多订单的希望。业内人士分析,若此消息属实,立讯精密和比亚迪电子或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然而,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则对iPhone 16的订单量持保守态度。他指出,尽管市场上有增加订单的传言,但苹果在2024年下半年预订的iPhone 16数量实际上约为8700万部,略低于2023年的9100万部iPhone 15订单量。他同时表示,某些供应商生产量的增加可能是基于个别行业或组件的特定需求。 相比之下,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则对iPhone 16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他认为,鉴于iPhone 13系列曾达到的销售顶峰,部分用户现已进入换机周期,这将对iPhone 16的销售形成一定的推动作用。
比苹果更早用上三星M14面板,谷歌Pixel 9系列手机屏幕规格曝光:亮度更高
IT之家 7 月 25 日消息,科技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今天(7 月 25 日)发布博文,分享了谷歌 Pixel 9、Pixel 9 Pro、Pixel 9 Pro XL 三款手机的屏幕规格参数。 比苹果 iPhone 16 Pro 系列更早用上三星 M14 OLED 面板 IT之家今年 7 月报道,谷歌 Pixel 9 系列将会和苹果的 iPhone 16 Pro、iPhone 16 Pro Max 一样,采用三星先进的 M14 OLED 面板。 “M”代表三星 OLED 显示屏所使用的材料系列,数字则代表材料等级,数值越高,显示面板的整体亮度和使用寿命等性能表现就越好。 报道还指出,谷歌在即将推出的 Pixel 9 系列全线产品中会采用相同的 M14 面板,包括 Pixel 9、Pixel 9 Pro 和 Pixel 9 Pro XL;至于 iPhone 16 和 iPhone 16 Plus,苹果则可能继续使用上一代的 M12 面板,以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的三星 Galaxy S24 使用的是上一代的 M13。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M14 OLED 面板代表着什么? 其中最直观的变化是更亮的显示屏。Pixel 9 系列上市之后,可能成为市场上最亮的设备之一。 Pixel 8 系列已经提升了屏幕亮度,Pixel 8 的 HDR 全屏亮度可以达到 1400 尼特,而 Pixel 8 Pro 可以达到 1600 尼特。 而最新消息称 Pixel 9 标准版的 HDR 全屏亮度可以达到 1800 尼特,而 Pixel 9 Pro 和 Pixel 9 Pro XL 可以达到 2050 尼特,局部峰值亮度值将会更高。 尺寸规格 IT之家基于媒体报道,附上谷歌 Pixel 9 系列三款手机的屏幕规格参数如下: Pixel 8 Pixel 9 Pixel 9 Pro Pixel 9 Pro XL Pixel 8 Pro 屏幕尺寸 6.2-inch (64x143mm) 6.24-inch (64x145mm) 6.34-inch (66x147mm) 6.73-inch (70x155mm) 6.71-inch (70x155mm) 分辨率 1,080 x 2,400 1,080 x 2,424 1,280 x 2,856 1,344 x 2,992 1,344 x 2,992 刷新率 120 Hz 120 Hz 120 Hz 120 Hz 120 Hz PPI 428 425 494 487 489 HDR 全屏亮度 1,400 nits 1,800 nits 2,050 nits 2,050 nits 1,600 nits R 角半径 102 px 132 px 157 px 153 px 115 px
保时捷做“两手准备”,将在2030年后继续销售燃油版Cayenne
IT之家 7 月 25 日消息,保时捷宣布,其最畅销车型 Cayenne 将在 2030 年之后继续提供燃油版和混合动力版车型。这意味着这款 SUV 将在下一个十年提供三种不同的动力系统。 保时捷表示,将对目前第三代 Cayenne 进行进一步升级,并与明年上市的纯电和第四代车型并行销售,一直持续到下一个十年。 此次升级将重点放在提高 4.0 升 V8 发动机的效率,该发动机被应用于 Cayenne S 和 GT 车型。此外,保时捷还将推出性能更强、效率更高的 Turbo S E-Hybrid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具体上市时间尚未公布。 保时捷表示,将通过广泛的技术措施确保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符合未来的法规要求。目前还不确定是否会继续升级搭载 3.0 升 V6 发动机的车型。 当然,未来的销售情况也将取决于各个市场的法规要求。例如,英国将于 2030 年禁止销售新的纯汽油和柴油汽车。 这一决定是在保时捷下调电动汽车销售目标(到 2030 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 80%)几天后做出的。该公司表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兴趣正在减弱。 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在 2024 年上半年仅增长了 2%,而去年同期增长了 28%。这一增长放缓可能促使保时捷延长了其最畅销车型燃油版车型的生命周期,以防电动版 Cayenne 未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导致销量大幅下滑,尽管该公司并未明确这样表示。 去年,保时捷全球销量为 320221 辆,其中 Cayenne 销量为 87553 辆,紧随其后的是 Macan(87355 辆)。考虑到燃油版 Macan 的受欢迎程度,保时捷是否会对这款小型 SUV 采取类似的策略尚不清楚。该公司已经确认 Macan 将于 2025 年全面电动化。电动版 Macan 已于上周上市,起售价为 67200 英镑(IT之家备注:当前约 63.1 万元人民币),最大续航里程为 398 英里(约 640.52 公里)。
14.99万起 深蓝S07正式上市:20万内唯一华为高阶智驾SUV
快科技7月25日消息,深蓝S07正式上市,推出10款车型,分为增程、纯电两种版本,售价区间为14.99-21.29万元,其中高配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系统,号称“20万以内唯一华为高阶智驾”。 S07实际上就是现款S7的改款车型,该车已经申报,其依旧采用了家族化的设计语言,整体多使用硬朗的线条,非常具有机甲风,还将配备智能交互灯组,可实现行人礼让、行车状态提醒、特殊场景动画等效果。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00mm,依旧为中型SUV,侧面和尾部的设计和现款相比变化不大,拥有贯穿式尾灯,造型非常具有辨识度。 车内设计非常简约,同时也取消了仪表盘,使用AR-HUD替代之,配有双辐式多功能方向盘、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内置Deepal OS智能操作系统),并配备高通8155座舱芯片。 配置方面,该车提供电吸门、后排隐私玻璃、云感悬浮舱、14扬声器、主驾沉浸式头枕音响、1.9平米揽星全景天幕等。 申报信息显示,新车将会提供纯电、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增程版搭载一台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70千瓦,用来驱动车辆的电机最大功率170千瓦,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215km和285km,综合续航分别为1130km和1200km。 而纯电版配备一台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160千瓦,CLTC续航里程520km,支持3C快充,15分钟内可将车辆电量从30%充至80%。 此次深蓝S07将使用的华为乾坤ADS SE高阶智驾此前已于智界S7基础版首发,采用纯视觉方案,标配了高速、城区快速路NCA功能,可识别高速的交通标志、水马、锥桶等等障碍物,号称比特斯拉FSD更好用。
消息称Waymo已将一批极氪电动迷你面包车运到美国,将用于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IT之家 7 月 25 日消息,据 TechCrunch 报道,Alphabet 旗下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公司 Waymo 已经将一批中国制造的极氪电动迷你面包车运到了美国。目前,Waymo 在美国多个城市使用捷豹 I-Pace 电动跨界车提供无人驾驶服务。 IT之家注意到,这一消息恰逢通用汽车宣布放弃其 Cruise Origin 无人驾驶迷你面包车项目之时,由于缺乏方向盘和踏板,Cruise Origin 在监管方面遭遇了重重障碍,同时成本也是一个问题。 极氪是吉利汽车旗下品牌,这款电动迷你面包车于 2021 年发布,由瑞典团队设计研发,在中国工厂生产。车辆拥有五座布局和四扇滑动车门,上下车十分便捷。 不过 Waymo 强调,这款中国制造的自动驾驶汽车搭载了其第六代传感器套件,其中大部分由 Waymo 自主研发制造。车辆在出厂时不包含任何极氪提供的软件或传感器,相关硬件和软件在美国本土完成集成。 目前,Waymo 仅在旧金山拥有几辆极氪自动驾驶汽车,且尚未进行无人驾驶测试,而是由人类驾驶员进行测试。 Waymo 的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比现有的第五代系统更加简单,配备了性能更强的激光雷达、雷达、摄像头和麦克风,有助于公司未来拓展寒冷地区的业务。此外,该系统已经在死亡谷和拉斯维加斯等极端高温环境下进行了测试。 相比于命运多舛的 Cruise Origin,Waymo 的极氪迷你面包车配备了可拆卸方向盘,有望简化审批流程。此外,考虑到捷豹 I-Pace 已经停产,这款极氪电动汽车有望成为 Waymo 未来的主力车型。
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 本田计划关闭两家在华整车工厂
①东风本田方面称,“暂时没有对外发布的信息”;广汽本田则表示,“正在等待本田方面的官方说法”。截至发稿,本田中国尚未作出表态;②广汽本田在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设有三个厂区、四条整车生产线,基本年生产能力为77万辆;东风本田共有三个工厂,设计年产能为76.8万辆。 财联社7月25日讯(记者 张屹鹏)在华仍依赖于燃油车市场的日系合资品牌,如今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关键时刻。 7月25日,据外媒援引本田发言人的报道称,本田将把在中国的汽油车年产能由149万辆缩减至100万辆。具体方式为:关闭或停产在华7家汽油车工厂中的2家,位于广州、武汉的工厂将分别于10月、11月起关闭或停产,广州的另一家工厂也在“关停名单”之中。 对于上述消息,东风本田方面称,“暂时没有对外发布的信息”;广汽本田则表示,“正在等待本田方面的官方说法”。截至发稿,本田中国尚未作出表态。 燃油车供大于求,成为本田在华生产资源调整的根本原因。 官网信息显示,广汽本田在广州市黄埔区、增城区设有三个厂区、四条整车生产线,基本年生产能力为77万辆;东风本田共有三个工厂,设计年产能为76.8万辆。这意味着南北本田合计年产能逾150万辆。 与充盈产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田在华销量规模正在持续萎缩。今年6月,本田在华终端累计销量为68,966辆,环比上涨4.18%,同比下滑39.04%;1-6为415,906辆,同比下滑21.48%。 另据本田在华合作伙伴广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产销快报,今年上半年,广汽本田累计产量184,691辆、东风本田为251,046辆,同比分别下滑42.02%和6.6%。此外,据广汽集团2023年财报,2023年,广汽本田全年产量65.12万辆,产能利用率84.57%。今年前6个月,由于销量产量同比下滑超40%,其产能利用率无疑也将进一步下降。 “确实有这方面(关闭燃油车工厂)的动作。”对于前述传闻,有本田在华合资公司内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作为企业,肯定需要考虑效益。“我们将对新旧产能进行优化、置换,包括关闭传统燃油车工厂、启用新能源工厂等。” 根据计划,包含e:NP2极湃2在内,至2027年,广汽本田将全新推出6款纯电车型;东风本田将在2025年实现电动化比例达50%,2027年不再投放燃油车型,2030年推出10款以上纯电车型。 7月伊始,广汽本田曾发布名为“蕴新智远”的企业战略转型升级计划,对于生产效率的调整成为重点内容之一。广汽本田表示,车市竞争是一场持久战,更加考验企业的综合体系力与运营效率。新的阶段,广汽本田将继续推进生产线智能化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进一步提升人员效能,通过全链路的提质增效,强化企业竞争力。“全新电动车工厂建设项目正在推进,新工厂计划于2024年投产。” 除本田外,另一日系品牌日产已于上月完成对两家在华工厂的调整、关停。记者获悉,岚图旗下全新纯电家用SUV——知音将在东风日产云峰工厂生产,该工厂为东风日产纯电动车型Ariya的生产基地。“岚图汽车将充分整合及运用东风体系内现有工厂产能,能够高效完成岚图新车上市前的生产准备工作。”有知情人士透露。 同时,年产能13万辆、负责生产逍客的东风日产常州工厂由于产能利用率不高被关停。东风日产回应称,基于整体战略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东风日产对内部产能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更好适应企业转型发展,东风日产在确保现有燃油车型产能的前提下,加大对于新能源车型的产线布局和投入。 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89.3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37.1万辆,环比增长3.5%,同比下降29.3%。从新能源车渗透率来看,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48.4%,较去年同期34.9%的渗透率提升13.5个百分点。 燃油车市场的下行局面,直接导致日系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下滑。6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8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1%。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4.3%,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随着车市增长的结构性分化,部分企业传统燃油车产能充裕,燃油车市场萎缩压力下的去库存特征明显。”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