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注册 / 登录
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26.98万元起,比亚迪方程豹豹5长续航版、豹8大五座版发布
IT 之家 10 月 20 日消息,比亚迪方程豹豹 5 长续航版、豹 8 大五座版汽车今日正式发布,IT之家汇总价格如下: 豹 5 长续航版售价 26.98 万元起: 210km 天神 Ultra 版 26.98 万元 210km 云辇天神 Ultra 版 27.98 万元 210km 乾崑 Ultra 版 29.48 万元 210km 云辇乾崑 Ultra+ 版 32.98 万元 豹 8 大五座版售价 37.98 万元: 智勇豪华五座版 37.98 万元 智勇旗舰五座版 39.98 万元 方程豹豹 5 长续航版、豹 8 大五座版升级的高速爆胎辅助稳停系统、DMO+、比亚迪智慧物联均面向老车主 OTA 或线下升级。 两款车型新增生态接口,支持连接 BYD PAD 转轴支架;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版本升级到 ADS 4。 豹 5 长续航版 豹 5 长宽高为 4890(含备胎)*1970*1920mm,轴距 2800mm;长续航版可选新的外观、内饰、轮毂设计;车内配备一块 15.6 英寸 2.5K 高清中控多媒体屏,主驾采用 12.3 英寸仪表屏,副驾位置搭载 12.3 英寸多媒体娱乐屏,同时又配备了大量的实体按键。此外,豹 5 还与法国高端音响品牌帝瓦雷合作为新车配备了帝瓦雷扬声器。 该车搭载比亚迪混动平台 DMO 及云辇-P 智能车身控制系统,采用 1.5T + 双电机动力,综合最大输出可达 505 千瓦,峰值扭矩 760N・m,零百加速时间 4.8s。 豹 5 长续航版迎来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 2.0 版本重大升级,配有 47.8kWh 电池,CLTC 纯电续航可达 210km(长续航模式,原版为 125km),综合续航可达 1310km。 此外,该版本的底盘护板覆盖范围扩大,降低风阻,并提升了底盘性能和大梁工艺,标配“远端安全气囊”。 豹 5 长续航版可选天神版,搭载云辇-P 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 新车的座椅迎来升级,支持一键开启前排大床模式,还有智能防晕车模式。 豹 5 长续航版首搭比亚迪智能空调 2.0 系统,支持实时感知环境,智能调节空调状态;帝瓦雷音响系统也迎来升级,增加 2 个前门中音扬声器,升级 24 音频通道,还新增可拆卸“帝瓦雷联名便携音箱”。 豹 8 大五座版 豹 8 长宽高 5195x1994x1905mm,轴距 2920mm,原版为 6 座或 7 座,搭载全新升级的 DMO 平台,实现路面感知控制技术,支持“暴力模式”,在该模式下可全面控制地面附着力。 豹 8 大五座版新增湖光绿外观、雪隐灰内饰,以及新的多幅轮毂。 该车的五座版整体内部置物空间更大,官方宣称能放 33 个 20 英寸行李箱,后备箱储物空间提升到 955L。 豹 8 大五座版的副驾和后排均配备四向可调节腿托,还搭载了双开门冰箱。 该车采用越野专用纵置高功率 2.0T 发动机,最高功率 180kW;前桥驱动电机最大功率 200kW、发电机最大功率 150kW,后桥驱动电机最大功率 300kW;整车综合输出功率 550kW,综合扭矩 760 n・m,0-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 4.8 秒。 此外,该车采用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还应用热泵直冷直热技术;搭载容量为 36.864kWh 的电池组,纯电续航 125km。
这组数据,揭开了中国汽车召回的冰山一角
本文字数:2239,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武子晔 一组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披露的数据,揭开了中国汽车召回的冰山一角。一是不足半数的车辆是企业主动召回,二是辅助驾驶系统相关召回呈现上升趋势。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副主任王乃铝,截至2025年9月,中国共实施汽车召回3230次,涉及车辆1.2亿辆。其中,受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影响召回的有652次,涉及车辆6378.86万辆,占召回车辆总数的53.18%。同时,2024年因辅助驾驶系统问题召回的车辆达255.61万辆,占全年召回数量的23%。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关于智能驾驶宣传和安全、产品一致性监管政策频繁出台。行业从智能化竞速转为质量为先,筑牢安全底线已成为监管部门的核心课题。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经历技术爆发式增长与商业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L2级辅助驾驶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形态,其安全合规水平直接关系千万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质量强国战略的根基。”王乃铝在上述大会上表示。 安全性能改进61项 新能源汽车在产品设计和理念打造上较传统燃油车具有更开放和前卫特征的同时,问题也有所增加。一方面,核心的电池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使软件问题日益暴露,软件缺陷成为安全隐患的重要来源。 今年9月份,小米汽车宣布召回11.7万辆标准版SU7,原因是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10月17日,比亚迪和吉利分别宣布召回11.6万、4.6万辆汽车。据召回编号,前者的原因是S安全缺陷,后者则是E环保缺陷。 王乃铝表示,近两年组织实施电动汽车、超充电力电池、汽车芯片质量提升等质量强链项目,有效提升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汽车安全沙盒深度测试,目前已累计发现并完成相关安全预防和安全性能改进61项,有效避免新技术规模化应用带来的风险外溢;建立缺陷召回和技术标准研制工作机制,将召回监管中发现的共性缺陷问题及时研究转化为标准要求,从源头上控制创新设计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目前已发布汽车产品安全和召回管理相关国家标准19项,包含汽车信息缺陷、OTA等多项新技术安全与召回关键技术标准。 早在今年6月份,工信部就发布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该通知称,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等车型的抽查力度;组织相关检验检测机构对送检样车开展国家标准符合性检验检测,重点核查整车结构参数、整车正面碰撞、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项目。 王乃铝表示,随着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形势越发复杂,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持续挑战,叠加产业的非理性竞争,对安全监管升级和监管手段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质量监管总局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引领,强化汽车产品质量服务供给,创新安全监管,助力企业把好质量关、创新关。 “保障安全归根结底要靠企业” 智能驾驶功能软件层面的开发复杂度远超传统汽车技术,而市场端对智能化功能的旺盛需求与消费者对智能体验的期待升级,持续倒逼车企提速创新迭代进程。业内认为,多种因素叠加之下,智能化功能开发阶段出现软件故障的风险难以避免。 “随着智能新能源车进入产品快速迭代期,部分企业可能出于抢占市场等目的,将未经充分验证的不成熟技术投入应用,甚至试图通过消费者‘上路实测’推动技术改进。这一过程中,首批用户往往需承担较高风险。”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 过去燃油车时代,汽车行业内基本不存在拿消费者当试验品的问题,但随着技术加速升级,这一情况已逐步显现,尤其在L2/L3级辅助驾驶辅助功能等需要大量数据支撑测试的领域更为突出。部分个别企业为抢占市场,在相关技术尚未经过充分验证完善的前提下,便将其投入应用,而此类创新功能的监管难度相对较高,进而衍生出风险隐患。 王乃铝强调,提升质量、保障安全归根结底要依靠企业。“企业要做技术的攀登者,更要做安全底线的守护者,将安全优先原则嵌入研发全流程,杜绝牺牲安全性换取上市速度的短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智能汽车时代的来临,OTA召回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汽车召回手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其共收到企业报告的OTA升级活动4047份,涉及车辆4.86亿辆次。2024年,汽车企业实施OTA召回19次,涉及车辆406.8万辆,比上年增长246.8%。 国家对OTA召回管理持续强化。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指出,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组织实施,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汽车产品。若消除缺陷的措施涉及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变更,企业应当在取得产品变更许可后,方可恢复相应汽车产品的生产。 王乃铝也表示,创新召回监管体系。建立并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汽车远程升级报告制度,试点开展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近期正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规范宣传的通知》,将进一步规范虚假、夸大宣传和非理性竞争等问题的监管。
拉布拉多狗开车上路遭质疑 狗主人 “有争议我面对” 交警:不允许狗开车上路
10月20日消息,近日,一只黑色拉布拉多狗坐在一辆疑似老头乐的车上,在道路上“边开边吠”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不少网友表示新奇,然而也有网友质疑涉及道路安全。“我大概是熬夜熬出幻觉了”,“不止会开车,还学会骂街”…… 对此,狗主人回应媒体称,视频中的这只拉布拉多狗是他从小养训,今年已经5岁了。 他解释称,“我们这个狗驾驶,在有人看护的情况下,安全范围之内应该是说可以控制的。” 据狗主人介绍,平时训练这只狗是在自己的训犬基地,属于封闭场地。 对于让狗开车上路的行为也不是特意的,因为狗开车出名后,有人提出让狗学开叉车,而训练狗学叉车的地方离自己的训狗基地大约5公里。 在前往训狗基地途中,狗主人称不想浪费这段时间和路程,就想着不如让它开车。 他表示这段路车辆比较少,加上自己是坐在旁边指挥它,看到前后方辅道没人的时候,自己才尝试让它自己开。 对于网友质疑狗开车上路的声音,狗主人说“有争议我面对,如果说我犯法,我愿意承担。我也感到很憋屈很委屈,为什么大家不认可呢?以前也有马拉车、牛拉车,都是为人服务。” 后来,媒体还联系了当地公安局交管直属三大队。 工作人员表示“这个事情我们还是第一次遇到,(狗开车上路)肯定是不行的,肯定是不允许的。如果是封闭道路的话,我们会找派出所和他说这个,只能在场地里。”
通用汽车总裁马克·鲁斯后悔停产凯迪拉克CT6:当年都是迫不得已
IT之家 10 月 20 日消息,通用汽车总裁马克・鲁斯在接受外媒 motor1 采访时坦言,凯迪拉克 CT6 当初不该被砍掉。然而在当时,此举却是不得不作出的“艰难抉择”。 2020 年,底特律的亨姆特拉米克工厂被改造成 Factory Zero,用于生产电动皮卡和 SUV。然而这场转型并未如预期般顺利,由于 GMC 悍马 EV 和凯迪拉克凯雷德 IQ 的市场需求疲弱,约有 280 名员工在今年年底之前处于“休假”状态。 CT6 在北美于 2020 年停产,在中国市场则继续销售,并在 2023 年迎来了第二代车型。与此同时,CT4、现款 CT5 正逐步退市,搭载燃油发动机的新一代 CT5 已经正式启动研发。 鲁斯还透露,他同样后悔雪佛兰早早停产初代 Bolt。Bolt 系列将在 2027 年回归,不过新车型将不再是掀背车,而是取代跨界版 Bolt EUV,拥有更快的充电速度、更高的续航里程,定价 29990 美元(现汇率约合 21.3 万元人民币),将成为美国市场上最便宜的电动汽车。 鲁斯回顾更早的往事时表示,EV1(IT之家注:通用 1996-1999 年生产的一款电动汽车)也不该被取消,但他强调自己当时并未在通用任职:“EV1 时期我不在公司,那确实是通用不该犯的错误之一。取消那款车实在太可惜了,那真是一款出色的电动汽车。” 该媒体今天的报道提到,鲁斯认为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未达通用当初的预期,但“进程仍在推进”。不过,从批准开发新款燃油 CT5 这一举动来看,凯迪拉克显然正在收回原定于本十年末实现全面电动化的计划。
REDMI K90 Pro Max搭载6.9英寸超级像素屏幕:小米17 Pro Max同款
快科技10月20日消息,REDMI官微今天宣布,K90 Pro Max搭载6.9英寸超级像素屏幕,采用全RGB排列,与小米17 Pro Max同款。 此外还升级了小米青山护眼3.0,支持1nit极暗光护眼+全亮度DC+圆偏振光2.0。 超级像素排列(Real RGB)技术经由全RGB像素独立排布,在OLED领域首次克服了高ppi与低良率之间的难题,彻底告别“像素公摊”问题,每一颗子像素都能精准发光。 每颗像素都拥有独立的红、绿、蓝三色子像素,相比传统OLED,不需要一直借用相邻子像素。 表面上看,屏幕的分辨率数值没有2K高,但子像素数量却达到938万,与2K同一水准。 这样既保证了媲美传统2K屏的总子像素数量与超清晰显示效果,又使功耗较传统方案降低26%,实现显示精度与能效表现的双重突破。 此前小米曾用小米17 Pro Max与iPhone 17 Pro Max对比,两者差距非常明显,小米17 Pro Max的字体清晰度更高,每个字的笔画更加清晰锐利。 除了屏幕之外,REDMI K90 Pro Max还官宣搭载小米17同款高动态传感器——光影猎人950,这是REDMI迄今最强1/1.31英寸超大底主摄。 拥有13.5EV高动态范围,支持DXG高动态技术,逐片镀膜1G+6P玻塑混合镜片,可大幅减弱眩光。 此外,该机还将配备潜望长焦镜头,这是REDMI K系列第一款拥有潜望镜头的旗舰,堪称史诗级大升级。
限首任非营运车主,东风本田推“伴终身”动力总成终身质保产品
IT之家 10 月 20 日消息,东风本田今日在包括深圳、广州、天津、太原、西安、贵阳等在内的多座城市同步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了一项全新的服务产品 ——“伴终身”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服务。 据发布会现场公示的《“伴终身”动力总成终身质保服务清单》显示,该服务的保障范围主要聚焦于动力总成的关键部件,具体包括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以及混动专属部件三大类别,且覆盖燃油与混动车型。其中,发动机系统的保障内容涵盖了缸体、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气门、正时链条(或皮带)、机油泵、水泵等核心机械部件,但不包括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等易损耗件。变速箱系统则包括手动 / 自动变速箱的壳体、齿轮组、换挡机构、液压控制单元(TCU)等,混动车型的电子离合器、动力分配单元也在保障范围内。此外,针对搭载 i-MMD 混动系统的车型,如 CR-V 混动、艾力绅混动等,还额外提供动力电池包、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的保障,并且明确指出“无使用年限与里程限制”,只需车主定期按照手册要求进行检测即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伴终身”服务仅限首任非营运车主享受。一旦车辆发生过户、转籍至第二任及以上车主,或者车辆的使用性质变更为营运用途,如网约车、租赁等,质保权益将自动终止。此外,服务清单中还明确排除了一些特定情形,如“人为损坏”“未按规定保养”“事故维修后故障”等。例如,如果车主未在东风本田授权的 4S 店进行定期保养,或者使用了非原厂机油导致发动机磨损,将无法享受质保服务。 据IT之家了解,对于消费者而言,获取“伴终身”服务的途径较为灵活。除了购买新款本田 CR-V 的用户可以免费获赠该服务外,符合条件的用户还可以通过续保 2 年的方式获得,或者单独前往线下经销商门店进行购买。一旦持有“伴终身”产品,若车辆的动力总成部分出现故障,车主可以前往东风本田授权经销商进行预约,并享受免费维修服务。
遭美国网攻的国家授时中心有多重要 偏差10万亿分之一秒都不行
快科技10月2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国家安全机关近期成功破获一起美国针对我国国家授时中心发起的重大网络攻击案件,全面掌握了美方入侵攻击的确凿证据,有效挫败其通过网络实施窃密与渗透破坏的企图。 案件披露,自2022年起,美国利用某境外品牌手机短信服务漏洞,秘密攻击并控制国家授时中心多名工作人员的手机终端,非法获取其中存储的敏感信息。 至2023年4月,美方进一步利用窃取的身份凭证,多次入侵国家授时中心内部计算机系统,持续刺探网络建设与系统架构。 更为严重的是,在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期间,美方动用42款专用网络攻击武器,以国家级攻击力度对我国家授时中心发起多轮高强度渗透,试图进一步入侵我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国家授时中心之所以成为攻击目标,源于其在我国时间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该中心承担着“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与发播任务。尽管我们日常使用的“北京时间”以东八区区时为基准,但其实际发播源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回溯历史,我国标准时间的传递曾长期受制于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时间于1949年9月28日首次通过广播电台发播。随着国家建设发展,1966年在陕西蒲城开工建设专用授时台,1971年正式启用短波授时,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全国覆盖的陆基无线电授时能力。1980年,陕西天文台迁至临潼,并于2001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成为我国唯一专业从事时间频率研究的国家级机构。 “授时”即通过北斗卫星、长短波、网络等多种技术手段,将国家标准时间精准传递至通信、电力、交通、金融、国防及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确保各系统时钟同步运行。 随着1967年国际“秒”定义变更为原子时制,原子钟成为国家时间体系的核心战略装备。物理学家王义遒曾指出:“在精确打击时代,原子钟的作用不亚于原子弹。”2005年,张首刚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从零起步,历经15年攻关,于2020年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铯原子喷泉基准钟,使我国具备了独立校准北京时间的能力。 目前,我国已建立由40多台守时型原子钟组成的连续运行系统,并利用基准钟进行校准,形成既稳定又精准的国家标准时间。自2024年1月起,我国标准时间准确度已跃居全球首位。 精密计时关乎国计民生。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魏栋指出,微小的时间偏差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毫秒级误差可致电网时序混乱、大面积停电;微秒级偏差可能引发国际股市千亿级交易波动;纳秒误差将使北斗定位偏差达30厘米;皮秒误差更可能导致航天器定位偏差数公里,影响深空探测任务安全。 一旦授时系统遭受破坏,将直接影响“北京时间”的安全稳定运行,可能导致通信中断、金融紊乱、电力瘫痪、交通停滞乃至航天任务失败,其危害不可估量。 目前,国家授时中心正在推进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这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融合光纤与长波授时技术,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新一代授时体系。该系统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授时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精准度,为国家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更坚实支撑。
保护宇航员免受轨道垃圾侵害,初创公司Atomic-6推出“太空盔甲”
IT之家 10 月 20 日消息,据外媒 Futurism 19 日报道,一家名为 Atomic-6 的美国航天制造公司研发出一种能为卫星和宇航员提供保护的新材料。 这种材料被称为“太空盔甲”,采用复合材料与树脂结合工艺制成。根据 Atomic-6 的资料,太空盔甲由“轻质瓷砖”构成,可抵御所有直径小于 3mm 的不可追踪碎片,并能防护近地轨道上约九成的碎片。 Atomic-6 表示:轨道上存在数百万个无法追踪、以超高速飞行的微粒,随时可能像路上的小石子击中挡风玻璃一样,对航天器造成严重损害。 公司指出,传统的防护罩虽能吸收撞击、提供短期防护,却容易在受击后脱落碎屑,反而制造更多垃圾。太空盔甲则避免了这种“二次污染”,是一种更可持续的防护方式。 Atomic-6 首席执行官特雷弗・史密斯说:“我们花了大约 18 个月把太空盔甲从概念变成成品,并在地面通过了多项弹丸撞击测试。目前我们提供标准的六边形盔甲瓷砖,也能按需求定制成各种形状。” 据史密斯透露,首批搭载“太空盔甲”的卫星预计将在 2026 年升空,为飞行器提供防护。 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截至目前,太空中约有 25000 件可追踪的太空垃圾。研究人员估计,尚有多达 1.7 亿个体积过小、无法追踪的微型碎片,它们同样可能摧毁关键设备。随着太空愈发拥挤,碰撞风险也在急剧上升。到 2024 年底,太空交通管理部门每天要发出约 1000 次碰撞警告。
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称打造“第四代大学”
IT之家 10 月 20 日消息,第一届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圆桌论坛于 10 月 19 日下午在深圳理工大学举行。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致辞。 王树国校长在论坛上指出,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催生一种新的大学形态,进而引发教育的变革。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不是再建一个“985”、“211”或“双一流”大学,而在于打造真正顺应并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未来产业需求的“第四代大学”,使教育能主动服务并驱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在大学阶段将每位学生的兴趣与未来发展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与热爱,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王树国校长在论坛上指出,即便同属一个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也因个人兴趣与志向的差异而各不相同。 福耀科技大学是由曹德旺发起、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资、福州市人民政府支持举办的民办公助、非营利、公益性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层次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学校于 2025 年 2 月 21 日获批设立(教发函 [2025] 14 号),教育部批复函中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 据IT之家今年 7 月报道,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今年首届招生,面向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广西五个地区招收 50 名本科生,学校的师生配比为 6 比 1,即“6 个老师服务 1 个学生”。
突破技术瓶颈!中国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
快科技10月2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人员,在温和条件下利用激光辐照激发等离激元光热与热电子效应,成功创制出亚纳米尺度的高熵合金。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材料》。 将五种或更多不同金属“融合”为结构均匀的高熵合金,一直以来是极具挑战的科学难题,尤其在将其尺寸控制在亚纳米级别时难度更为显著。传统高熵合金合成依赖高温环境,对金属种类限制较多,且产物尺寸通常较大。熊宇杰形象地比喻:“这就像把多个性格迥异的人聚在一起,还要让他们和谐共处。” 研究团队创新采用激光辐照技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多种金属的均匀混合,成功制备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颗粒。纳秒脉冲激光可在极短时间内将颗粒表面温度迅速提升至2000摄氏度以上,再以每秒超过十亿度的速率冷却。这一“快热快冷”过程不仅突破了传统合成方法的局限,更实现了对合金颗粒尺寸的亚纳米级控制。 高熵合金因其独特结构与性能,被视为新能源领域极具潜力的理想催化剂材料。“高熵合金如同一个高效团队,每种金属各司其职,既发挥自身优势,又能协同完成单一材料难以实现的任务,”熊宇杰表示。 研究团队制备的由金、铂、钌、铑、铱五种金属组成的亚纳米高熵合金,在电解水产氢反应中表现出卓越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中,其性能显著优于目前商用的铂碳催化剂与二氧化钌催化剂。 这项激光合成新方法极大拓展了高熵合金的材料体系与应用范围,有望推动其在能源、催化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为新材料研发提供全新路径。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