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英伟达发布最强GPU:对比华为AI芯片,性能14倍,带宽20倍
3月18日,英伟达召开了年度NVIDIA GTC大会,在这个大会上,黄仁勋又放了核弹了,发布了AI芯片最新震圈之作——Blackwell GPU。 这个新的GPU,再次将英伟达自己之前的Hopper GPU颠覆了,真正拍死在沙滩上了。 新的GPU芯片有两款,一款是B100,这个之前已经透露过的芯片,B100 GPU的AI运算性能,是上一代Hopper构架的2倍多。 而B200就更强了,今天我们聊一下这个B200芯片。 采用台积电的4nm工艺,是加强版的N4P,晶体管数量达到了2080亿个,其人工智能性能达到了20 petaflops。 它由两个紧密耦合的GPU芯片组成,也可以认为是两款芯片粘在一起,通过10 TB/s的NV-HBI接口连接,当作一块芯片。 同时这个B200配备了192GB HBM3e内存,可提供8TB/s的带宽,NVLINK是1.8TB/S。 具体的指标来看,FP16的运算性能可以达到4.5 petaflops,其INT8的性能能够达到 9 petaflops。 单纯说这款GPU芯片有多厉害,估计比较尬,也不太好吹,我们对比一下华为最强的昇腾910B,估计就能够看出来它有多强了。 昇腾910B,采用7nm工艺,496亿个晶体管,64GB的HBM内存,400GB/S的带宽。其FP16的运算性能约为320Tflops(0.32petaflops),其INT8的性能能够达到 640 Tflops(0.64petaflops)。 算下来,B200是华为910B性能的14倍左右,其内存则是其3倍,带宽则是20倍(8 TB/S VS 400GB/S)。 可见,英伟达的GPU有多强了,当然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长他人志气,毕竟英伟达GPU再强,也不是中国的,也不能卖给中国。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和英伟达还有很大差距,这其实也意味着我们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让大家认清自己的差距,努力追赶就行。 其实科技行业,最忌的不是差距大,有差距并不可怕,而是有些人明明看到明明有差距,但偏偏装作没认识到,那才是大问题,你觉得呢?
音视频AI助手通义听悟升级:6小时超长视频自由问,能润色口语会做脑图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3月19日报道,阿里大模型产品“通义听悟”今日发布多项新功能。音视频问答助手“小悟”上线,在业界首次实现单记录、跨记录、多语言自由问,支持对单个最长6小时、一次性上百条音视频的内容理解问答。用户可对超长音视频随心提问,让AI总结任意知识点。 此外,针对学习科研场景对AI工具的强烈需求,通义听悟推出“高校公益计划”,向所有中国大陆高校师生直接赠送价值数千元的500小时音视频转写时长。 一、超长音视频自由提问,AI秒速总结知识点、润色口语、做脑图 音视频承载了密集的信息内容,但因涉及多模态理解、自然语言处理、搜索等多项复杂技术,长期以来内容查找难、回顾难、提炼难。 阿里通义听悟产品负责人杨帆谈道,通义听悟为这一需求而生。“作为一款工作学习AI助手,通义听悟希望让高知识附加值的音视频被轻松阅读、整理和分享。” 通义听悟接入通义千问大模型,融合了十多项AI功能,包括转写、翻译、角色分离、全文摘要、章节速览、发言总结、PPT提取等,并支持标重点、记笔记。 本次升级,通义听悟上新了六大功能点。其中包括音视频问答助手“小悟”,关键信息可以直接“问”出来。 小悟通过多语言Query处理、长篇章文本理解、指令演化框架优化及检索增强生成算法,在业内首次实现对超长音视频的单记录、跨记录、多语言自由问答,支持内容问答的音视频时长和文件数均突破业界上限。 用户可在单一记录页呼唤小悟,对最高6小时、6G大小的音视频提问任何相关话题,或直接要求小悟整理金句、梳理结论、写会议纪要,也可以在首页针对所有记录提问,支持一次性扫描理解上百条音视频内容。 如果花式对英文视频用中文提问,小悟能直接给出中文回答,省去翻译。小悟还会智能推荐问题。 针对用户需求,通义听悟上线了一键AI改写、思维导图生成等新能力。一键AI改写将口语转为书面表达,尤其适合整理采访;思维导图自动生成,最多支持五级Xmind脑图,适合播客摘要。 产品细节体验同样进一步升级,包括笔记支持一键插入视频时间戳及截图、音视频文件语种自动识别等。 二、推出“高校公益计划”,邮箱认证即可得500小时免费时长 学生和科研群体对AI新工具有普遍需求,但目前音视频AI转写工具普遍收费,或仅提供如每月1小时的少量免费时长。 通义听悟推出“高校公益计划”,推动AI算力普惠。所有中国大陆高校师生通过后缀edu.cn的教育邮箱进行认证后,均可直接获赠500小时转写时长,存储空间从20G拓展至200G。 按目前市面上语音厂商9.9元每小时的折扣价,这一教育福利价值数千元。 通义听悟能听、能看、能读,还能实现速览加精。杨帆介绍说,调研中发现约一半用户是学生,他们活跃度相当高,后台每天收到大量私信“求时长”。 有的同学上课、开组会“无时无刻不听悟”;有的用通义听悟两倍速上网课备考;有的每天在“发现”栏目中阅读数十档播客节目,“获取最前沿新鲜的观点内容”。 结语:累计已有上百万用户,每天处理字符数约20亿字 作为国内首个开放公测的大模型产品,去年6月发布以来,通义听悟累计已有上百万用户,包括学生、老师、白领、记者、律师、金融分析师等群体,活跃用户日均转写音视频3次以上,平台每天处理字符数约20亿字。 如今,通义听悟多项功能上新,为用户快速整理音视频纪要、完成内容查找等常见任务提供了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好用利器。
豪威OV50K及LOFIC技术现真容,助力智能机镜头接近人眼级别!
2024年3月18日,豪威集团,全球排名前列的先进数字成像、模拟、触屏和显示技术等半导体解决方案开发商,当日发布OV50K40,全球首款采用TheiaCel™技术的智能手机图像传感器,单次曝光可实现接近人眼级别动态范围,为旗舰级后置主摄像头设定了新的行业性能标杆。 豪威集团的全新TheiaCel™技术利用横向溢出积分电容器(LOFIC)的功能,即使在有挑战的照明条件下,都能提供出色的单次曝光HDR。基于TheiaCel™技术的OV50K40 50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采用1.2微米像素尺寸和1/1.3英寸光学格式,具有高增益和相关多重采样(CMS)功能,可在弱光条件下实现最佳性能。 豪威集团高级产品市场经理Arun Jayaseelan表示:“消费者对目前市场上手机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质量的要求已经达到了极致,尤其是在日出、日落和夜间背景光线明亮的场景拍摄时。但是今天,豪威集团通过全新的TheiaCel™技术颠覆了手机行业,我们的OV50K40图像传感器可提供卓越的单次曝光HDR图像捕捉。” Ascendo Advisors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Gerrit Schneemann表示:“豪威集团推出的OV50K40图像传感器,能够应对智能手机摄影领域的重要挑战,即在苛刻的照明条件下拍摄清晰的图像。随着整体摄像头质量的提高,智能手机OEM厂商必须在这些严苛条件下改进性能,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OV50K40允许OEM厂商集成具有增强HDR功能的传感器,在苛刻的照明条件下仅需一次曝光即可拍摄清晰的照片。 OV50K40支持四合一像素合并,像素可达1250万,帧率支持120帧/秒和60帧/秒(HDR),4倍感光度可实现旗舰级的弱光性能。四相位检测(QPD)功能可在传感器的整个图像阵列上实现2x2相位检测自动对焦(PDAF),覆盖率达100%,从而实现超快的自动对焦性能。片上像素还原算法可实现完整的5000万像素拜耳输出、优质8K视频和2倍裁切变焦功能。OV50K40采用豪威集团的PureCel®Plus-S晶片堆叠技术,可实现1.2微米像素的高分辨率。 Jayaseelan补充说:“去年我们首次面向汽车市场推出TheiaCel™技术,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将这一革命性技术引入消费智能手机行业。我们期待未来能将TheiaCel™技术应用于更多移动图像传感器以及其他新市场。TheiaCel™技术将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OV50K40现已进入量产阶段。
姚期智等三十余位专家达成共识:AI不应违反红线
为了应对 AI 发展带来的挑战,国内外研究者展开合作以避免其可能带来的灾难的发生。 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最初的预想,用 AI 工具写文章、编代码、生成图片、甚至是生成一段电影级别的视频…… 这些在以前看似非常艰难的任务,现在只需用户输入一句提示就可以了。 我们在感叹 AI 带来惊艳效果的同时,也应该警惕其带来的潜在威胁。在此之前,很多知名学者以带头签署公开信的方式应对 AI 带来的挑战。 现在,AI 领域又一封重磅公开信出现了。上周在颐和园召开的「北京AI国际安全对话」,为中国和国际AI安全合作首次搭建了一个独特平台。这次会议由智源研究院发起,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和智源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张宏江担任共同主席,Geoffrey Hinton、Stuart Russell 、姚期智等三十余位中外技术专家、企业负责人开展了一次关于 AI Safety 的闭门讨论。这次会议达成了一项 Bengio、Hinton 与国内专家共同签名的《北京 AI 安全国际共识》。 目前,确认会署名的专家包括(国外部分可能会略有增加;国内专家以个人形式署名,并不代表他们所在的机构): Yoshua Bengio Geoffrey Hinton Stuart Russell Robert Trager Toby Ord Dawn Song Gillian Hadfield Jade Leung Max Tegmark Lam Kwok Yan Davidad Dalrymple Dylan Hadfield-Menell 姚期智 傅莹 张宏江 张亚勤 薛澜 黄铁军 王仲远 杨耀东 曾毅 李航 张鹏 田溯宁 田天 以下为达成的共识内容: 一、人工智能风险红线 人工智能系统不安全的开发、部署或使用,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就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甚至生存性风险。随着数字智能接近甚至超越人类智能,由误用和失控所带来的风险将大幅增加。 在过去冷战最激烈的时候,国际学术界与政府间的合作帮助避免了热核灾难。面对前所未有的技术,人类需要再次合作以避免其可能带来的灾难的发生。在这份共识声明中,我们提出了几条人工智能发展作为一种国际协作机制的具体红线,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问题。在未来的国际对话中, 面对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广泛的社会影响,我们将继续完善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自主复制或改进 任何人工智能系统都不应能够在人类没有明确批准和协助的情况下复制或改进自身。这包括制作自身的精确副本以及创造具有相似或更高能力的新人工智能系统。 权力寻求 任何人工智能系统都不能采取不当地增加其权力和影响力的行动。 协助不良行为者 所有人工智能系统都不应提升其使用者的能力使之能够达到设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违反生物或化学武器公约、或执行导致严重财务损失或同等伤害的网络攻击的领域专家的水平。 欺骗 任何人工智能系统都不能有持续引致其设计者或监管者误解其僭越任何前述红线的可能性或能力。 二、路线 确保这些红线不被僭越是可能做到的,但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既要建立并改进治理机制,也要研发更多安全技术。 治理 我们需要全面的治理机制来确保开发或部署的系统不违反红线。我们应该立即实施针对超过特定计算或能力阈值的人工智能模型和训练行为的国家层面的注册要求。注册应确保政府能够了解其境内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并具备遏制危险模型分发和运营的手段。 国家监管机构应帮助制定和采纳与全球对齐的要求以避免僭越这些红线。模型进入全球市场的权限应取决于国内法规是否基于国际审计达到国际标准,并有效防止了违反红线的系统的开发和部署。 我们应采取措施防止最危险技术的扩散,同时确保广泛收获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为此,我们应建立多边机构和协议,安全且包容地治理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并设立执行机制,以确保红线不被僭越,共同利益得到广泛分享。 测量与评估 在这些红线被僭越的实质性风险出现之前,我们应开发全面的方法和技术来使这些红线具体化、防范工作可操作化。为了确保对红线的检测能够跟上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我们应该发展人类监督下的红队测试和自动化模型评估。 开发者有责任通过严格的评估、数学证明或定量保证来证明符合安全设计的人工智能系统未僭越红线。 技术合作 国际学术界必须共同合作,以应对高级人工智能系统带来的技术和社会挑战。我们鼓励建立更强大的全球技术网络,通过访问学者计划和组织深入的人工智能安全会议和研讨会,加速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研发和合作。支持这一领域的成长将需要更多资金:我们呼吁人工智能开发者和政府资助者至少将他们人工智能研发预算的三分之一投入到安全领域。 三、总结 避免人工智能导致的灾难性全球后果需要我们采取果断的行动。协同合作的技术研究与审慎的国际监管机制的结合可以缓解人工智能带来的大部分风险,并实现其诸多潜在价值。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并加强国际学术界和政府在安全方面的合作。
真我GT Neo6高配低价,直起瞄准小米一加?
在没啥预热的情况下,realme真我突然曝光了两款新机——真我GT Neo6和真我GT Neo6 SE。 之前我还琢磨,真我主打性能的千元档机子怎么一直捂着不发布呢,这隔壁家的Redmi K70、iQOO Neo9、一加Ace 3在市面上好像都卖了快一个季度了,真我自家的机子才姗姗来迟。 (图源:真我) 现在仔细想想,原来是为了等高通这个大招。 自去年年底开始,真我就在中高端市场不断发力,其中真我GT5 Pro被酷安网友们称为性价比最高的骁龙8 Gen3旗舰,而真我12 Pro+也通过在千元机上配备大底潜望镜头的做法打响了名声,在互联网上都保持了不错的讨论度。 如今,借着高通两颗全新处理器发布的契机,真我似乎有种想搞个「双龙出海」,给大伙儿整个惊喜的想法。 那废话就不多说,今天小雷就跟大伙儿,把真我这两款重磅新机好好盘一盘。 旗舰芯,入门价 作为真我前几年的主力出货机型,GT Neo系列的含金量就不用小雷过多介绍了吧。 我们就拿去年发布的GT Neo5、GT Neo5 SE为例子。 真我GT Neo5算是标准的中端性能手机,配备前代旗舰处理器,同时在续航和充电上做了加强,产品定价在2499元起;而真我GT Neo5 SE则在前者的模具上略有削减,处理器改为次旗舰定位的骁龙7+ Gen2,定价则降到了1999元起。 (图源:真我) 而今年的「GT Neo6/GT Neo6 SE」设计逻辑和前代一样,但是细节上会有一点不同。 具体表现为,GT Neo6没有采用前代旗舰处理器骁龙8 Gen2,而是搭载了高通最新的旗舰处理器——骁龙8s Gen3。 架构和爆料一致,依然是旗舰水平的「1+4+3」。 具体规格这块,基于台积电4nm工艺打造,CPU部分由1*3.0GHz X4+4*2.8GHz A720+3*2.0GHz A520组成,GPU部分则为新的Adreno 735。 (图源:高通) 对了,这颗处理器的跑分也曝光了。 根据GSMArena报道,昨日有网友在Geekbench上发现了一款型号为RMX3851的真我手机,这款机子也在同一天出现在了安兔兔测试上。 在安兔兔测试中,该机取得了1846775的总成绩,Geekbench 6的CPU单核得分 1638,多核得分3991。 作为对比,骁龙8 Gen2的安兔兔平均跑分应该在160w上下。 (图源:GSMArena) 至于GT Neo6 SE,真我提前在微博曝光了该机的处理器——骁龙7+ Gen3。 规格我们之前也有讲过,旗舰同宗同源的架构,和相对降低的核心频率,让这枚芯片在安兔兔中最高能取得170万分的综合成绩,和前代旗舰芯骁龙8 Gen2对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图源:微博) 对了,这次真我还特地强调了一个卖点,据说GT Neo6 SE会是全球首款支持同时开启8个APP并保持流畅运行的游戏手机。 额,感觉自从被吐槽后台差之后,绿厂三杰的机型这两年时间基本上就和「保活数量」死磕上了。 不过考虑到realme UI近一年来的口碑提升,还有各种软件功能的抢先实装,个人觉得这个消息还是有点可信度的。 反正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当然是件大好事。 总之,结合GT Neo5系列的定价来看,真我GT Neo6系列应该依然是“入门价”,高配低价,确实相当能打。 外观与配置,双双升级 以前我们说性能手机,反正处理器和存储配置拉满就行了。 不过去年真我就说过了,一款机子光有性能,没有旗舰屏幕和旗舰闪充,那只不过是「裸奔机」。 不管它们针对谁,反正攻击性挺高的。 从目前GT Neo6系列曝光出来的周边配置来看,起码真我是没怎么双标的。 就先说这屏幕,根据微博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GT Neo6系列这次会用上一块京东方8T材质的LTPO 1.5K直屏,理论上和真我GT5 Pro上那块屏幕算是同出一源的旗舰屏幕。 (图源:数码闲聊站) 而且说同款,那就是真的同款。 144Hz刷新率、2160Hz高频调光什么的,一点不带阉割,据说部分屏幕参数还会刷新纪录。 最重要的是,上一代槽点满满的屏幕支架,这次已经是预定要被「消除」的了。 这波,你们得给我把「诚意」打在公屏上。 (图源:真我,GT Neo5 SE) 至于续航,GT Neo6 SE依然是100W+5500mAh的组合,而GT Neo6高概率也是150W/240W两种选项。 好消息是,虽说没啥进步,但这个配置放在1999元价位段,确实还是有竞争力的,倒也没有什么必要做出改变。 坏消息是,如果真我继续维持这个续航配置,友商Redmi、iQOO和一加追上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图源:数码闲聊站) 对了,还没提外观设计呢。 反正就目前的小道消息来看,真我GT Neo6系列估计全系的外观设计都会是下面这个样子了。 (图源:工信部) 而下图是即将在印度上市的realme Narzo 70 Pro,高概率是真我GT Neo6 SE的海外版模具。 (图源:真我) 很眼熟吗? 毕竟大家今年都在真我GT5 Pro和真我12 Pro系列上看过,不过是把曲面屏换成了直屏版本罢了。 真我在进步,短板仍明显 个人认为,这次GT Neo6系列还是蛮有诚意的,在处理器、屏幕素质都加强的情况下,充电、周边配置等原有的优势也得到了保留,绝对算是今年中端市场上的一款诚意之作。 要问去年真我GT Neo5 SE最大的劣势,「外观质感」应该是排第一位的,毕竟相比隔壁红米正面的窄下巴+无塑料支架,GT Neo5 SE的外观确实可能会显得有点「糙」。 (图源:Tech Dekhoji) 而今年GT Neo6系列的设计,可能算不上有多么出类拔萃,但至少弥补了前代产品最大的劣势,如果能在定价上下一些功夫的话,那么真我的机型依然会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是产品没啥毛病,不代表着真我的老毛病就没了。 简单举个例子,根据小雷在社群里的观察显示,很多网友放弃真我的原因,就是因为它脱离OPPO后存在的售后问题。 即便这两年,真我已经努力把线下售后铺开,但相比其他主流品牌,不管线下点还是售后覆盖都有点吃亏,从官网上我们也能很清楚地看出这一点。 (图源:真我) 其次,真我本身还是缺少一款类似于Redmi K系列、华为Nova系列或是iQOO Neo系列这样名声比较响亮的爆款产品线。 而在网友的眼中,真我单靠一个「GT」系列就覆盖了1500-3500价位段,确实很难让人对各条产品线产生比较明确的认知。 (图源:IT之家) 不过上述两个问题,确实也都不是真我能在短时间能解决的,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用好产品把品牌名声给提升上去。 至于这次GT Neo6系列能不能在中端市场取得成功? 那就看真我接下来能不能加把劲,多给大伙创造多一些惊喜了。
荣耀春季发布会:Magic 6 至臻版发布,AIPC 元年到来
曾几何时,我们关心着手机的性能表现能不能超越 PC,继而开始细究手机的影像影调能不能淘汰传统相机,如今智能手机领域却开启了 AI 大模型的「军备竞赛」。 可以预见,2024 年陆续面世的手机新品,都离不开 AI 这个关键字眼。AI 功能的强弱,正变成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区分高下的评判标准之一。 3 月 18 日晚,荣耀在其春季旗舰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荣耀 Magic6 至臻版、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两款旗舰手机,以及被称之为「AIPC」的荣耀 MagicBook Pro 16 等一系列智能设备。而且,荣耀龙年大使成龙,也来到了现场。 荣耀 Magic 系列,一直都是 AI 手机 在谈及刚刚发布的荣耀 Magic6 至臻版之前,我想带各位一起回忆一下 Magic 系列的初代产品。 2016 年,意气风发的荣耀终端为庆祝品牌独立运营三周年,发布了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荣耀 Magic 手机,其搭载的 Magic Live 智慧系统是一个能够学习用户行为习惯,并主动提供相应服务的系统。强调系统内置的 AI 会不间断进化,越用越懂你,越用越好用。 所以在荣耀 CEO 赵明的眼中,荣耀一直以来的 AI 战略路线都没有变化,依然在遵循着底层逻辑。而迭代至 MagicOS 8.0 的手机系统,依然在遵循意图识别的人机交互方式,也依然在呈现着越用越懂你,越用越好用的智慧包裹感。 这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在 2024 荣耀春季发布会上,赵明可以很自然而然地说出「荣耀 Magic,为 AI 而生」的话语来。 作为荣耀 Magic 系列的顶级旗舰,荣耀 Magic6 至臻版主要在机身设计和相机影像上,与 Magic 6 Pro 拉开明显的定位差异。 外观设计的差异化,让荣耀 Magic6 至臻版获得了更高的辨识度。继承了 Magic6 中置影像模组设计的基础上,至臻版的影像模组变为了枕形的形态,并且在两侧一上一下地延伸出两条平行的饰带设计,提供了天穹紫和墨岩黑两种配色,灵感分别来自于祁连山脉夕阳时刻呈现的紫色天穹,和川西秘境中用坚硬岩石铸就的黑石城。 不得不说,这个饰带设计更像是来自于 Porsche Design 的 logo。但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却又有着另外一副样子。 随着全新保时捷 Taycan 缓缓驶入舞台中间,赵明拉开车门下车,然后站在 Taycan 一侧并开始展示与车身同色的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 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背部线条源自保时捷经典的飞线式设计,配合刚性的六边形的相机模组营造出特别的速度感,影像模组和中框使用了钛合金材质,降低重量也提升了刚性。 配色更是邀请了保时捷设计斯图加特原厂大师进行调色,所以还原了 Taycan 身上同名的「冰莓粉」配色,以及经典的金属漆配色「玛瑙灰」。 至于屏幕部分,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首发搭载了联合京东方研发的「荣耀叠光绿洲护眼屏」,采用京东方全新 K2 发光材料,并在 OLED 中提供了两层堆叠的 RGB 发光层,最终能够实现 1000nits 手动峰值亮度,1800nits 全局峰值亮度以及 5000nits HDR 峰值亮度,又刷新了屏幕记录。 得益于 8T LTPO 和 360Hz 超频同步显示技术,以及 4320Hz PWM 零风险调光,这块屏幕在流畅性和护眼方面都做到了相对领先的水准,获得了德国莱茵全局护眼 3.0 认证、德国莱茵无频闪认证、VICO A+视觉舒适度测试等 6 项权威认证。 相较于 Magic6 系列搭载的荣耀巨犀玻璃,荣耀 Magic6 至臻版 & RSR 保时捷设计都搭载了工艺更复杂,良品率更低,但硬度和耐磨程度都更高的荣耀金刚巨犀玻璃。将跨界探索的高硬度耐磨损材料氮化硅,通过多至 4000+ 的叠层独创设计镀膜在屏幕玻璃上,在保证透光效果的同时,更实现 10 倍抗刮耐摔能力。 在介绍这块新玻璃的时候,赵明说这些技术领先行业 9-12 个月,只不过荣耀依然是在「玻璃」上领先。这话里还藏着什么话,不言而喻了吧。 和 Pro 版一样,Magic6 至臻版同样具备「荣耀鸿燕通信」卫星通信能力,持续优化卫星连接速度和信号,而且支持在超级低电极限场景,拨打 8 分钟的卫星通话实时语音或者发送 16 条双向卫星短信的能力。 电池部分搭载了荣耀第二代青海湖电池,内置的 5600mAh 青海湖电池支持 80W 有线和 66W 无线超级快充。 荣耀 Magic6 全系标配了骁龙 8 Gen3 SoC,自研能效增强芯片 HONOR E1、自研射频增强芯片 HONOR C1+、独立安全存储芯片等,为 MagicOS 8.0 提供了高效的硬件基础。 在底层逻辑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荣耀如今已经将 AI 战略分为四层: 第一层:用 AI 使能跨系统融合,让不同的操作系统通过 AI 来做决策,实现手机、平板、PC 等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共享; 第二层:用 AI 重构操作系统,让手机越用越懂你、越用越好用; 第三层:AI 在端侧的应用,比如抠图、拍照渲染、总结文档; 第四层: AI 的端云协同,将网路 AI 大模型应用呈现。 显然,荣耀此前的布局已经用 MagicOS 和 Magic Ring 信任环来基本实现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 AI 功能,进而再在端侧大模型的应用上,完成第三层 AI 功能的闭环。 荣耀的 AI 思路和友商的不太一样,或者说和云侧 AI 大模型不同,荣耀在 MagicOS 里打造的端侧大模型是基于个人化理解和感知来完成场景化任务闭环。其优势在于可以更好的学习用户个人数据,且个人数据不出端、不上云,隐私信息更安全,是个人化的智慧生命体。 同时在端侧积累个人知识库,可迁移、可继承、可成长。随着端侧 AI 对用户个人数据和习惯的学习成长,能够带来更深入的意图理解和更加个性化的复杂场景服务,而且不止于手机,更能赋能覆盖到所有的荣耀设备,例如 AIPC 和智能家居设备等等。 赵明在发布会后的媒体群访时再度澄清: 荣耀不会做通用的云端大模型,核心还是聚焦于荣耀端侧 AI 能力的构建,也就是前三层。云端大模型像通用的 ChatGPT、Sora 等等目前都不是荣耀核心的发展方向。 我们目前有超过 11.5% 的研发费用,即便再翻一倍,也很难做得比他们好。 所以云端通用大模型我们还是会选择业内头部的大模型合作伙伴,例如百度、腾讯、阿里等等。 可见,用提问的方式与云端 AI 大模型沟通,可能是未来人人都需要掌握的一项能力,但如何将这个问题问得足够好,就变成了 AIGC 的核心能力,不然云端大模型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效率也会变低。 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荣耀所强调的端侧大模型,恰好就是最能理解用户使用习惯和本能需求的端侧大模型,它能够学习用户的行为模式,摸清用户习惯。得益于此,端侧大模型不但可以把用户背后的潜藏意识跟云侧大模型沟通,而且在沟通过程也能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综合性地提供主动式的 AI 服务能力。 这也能解释荣耀这些年来,坚持发展手机 AI 、平台级 AI 能力的原因。 价格方面,荣耀 Magic 6 至臻版售价 6999 元起,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售价 9999 元。 2024,进入 AIPC 元年 如果说 2024 年是某个「元年」,那么前面这个冠词也可以是 AIPC。 2023 年底,苹果、英特尔、高通陆续发布了面向 AIPC 的芯片平台——Apple M3、酷睿 Ultra 和骁龙 X Elite,而搭载这批芯片的 PC 产品在 2024 年陆续出货,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今年买新电脑,AIPC 会是一个绕不过的新名词。 但 AIPC 到底是什么,如何定义?业界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2 月,在巴塞罗那的 MWC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荣耀的 CEO 赵明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我在笔记本上接入 AIGC,让 AI 帮我写小说,就是 AIPC 了吗?这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算力和处理器的平台和显示器而已。 这也意味着荣耀在 AIPC 的产品思路上,也有独特的思考。 在 3 月 18 日的春季发布会上,荣耀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 AIPC 产品 MagicBook Pro 16——由英特尔酷睿 Ultra 芯片驱动,配备英伟达 RTX 4060 独立显卡,并且是首个支持 Windows 空间音频的笔记本电脑。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机身设计的轻薄感,荣耀称其为「业内最轻的高性能本」。 这其中既得益于材料创新和布局堆叠的减重设计,还有 AI 智能控温系统的加持,根据用户场景的精准温控,让硬件可以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这是平台级 AI 能力加持给硬件设计打开的新思路,AI 给 PC 带来的不仅是前端功能的升级,还有更多润物细无声的变化。 另一个有趣的设计是荣耀 MagicBook Pro 16 上的腔体天线,这台电脑总共有三个天线通信模块,会通过内置的平台级 AI 进行智能网络调度,选择最适合当前使用场景的网络策略,实现更低的网络时延。 也是在不俗的通信能力加持下,荣耀 MagicBook Pro 16 也具备基于「Magic Ring 信任环」的跨终端交互体验,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PC 之间互通文件,并且跨终端调用设备进行交互——如使用 PC 的同时将平板电脑作为扩展屏,同时可以流畅调用手机的各项功能,如摄像头、麦克风等。 当然,那些通过设备内置的平台级 AI 来实现服务的功能——如全局收藏、文档总结、材料搜索、辅助创作等,荣耀 MagicBook Pro 16 上也是一应俱全。 从结果上讲,这可能是目前你能够在市场上真正买到,设计领先且功能全面的第一台 AIPC——尽管我们尚未知道,这与真正的 AIPC 距离究竟有多远。 价格方面,荣耀 MagicBook Pro 16 集显版售价 6199 元起,首销价 5999 元;荣耀 MagicBook Pro 16 独显版售价 8999 元起,首销价 8799 元;荣耀笔记本 X14 Plus 首销价 4499 元,荣耀笔记本 X16 Plus 首销价 4699 元。 前瞻布局的百亿研发,是荣耀的 AI 基石 荣耀能在 AIPC 元年快速反应,推出一款颇具竞争力的 PC 产品,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荣耀此前大量在 AI 领域的投入与探索。 据荣耀官方披露的数据,目前,荣耀已经在 AI 领域持续投入 100 亿研发费用,手握 2000+ 项 AI 相关专利。 而探索的源头,恰恰是 2016 年首发的 Magic Live 智慧系统,那是为当时带有概念属性的荣耀 Magic 所设计的,其中诸多理念与功能,如今成为了荣耀推行 AI 手机、打造 AIPC 的基石。 我想,这就是 AI 时代的新常态,重新定义明日产品的机会,往往会从犄角旮旯的地方冒出来,颠覆的速度可能会比以往都快,而且为用户而生。 面对这样的机会与挑战,所有科技公司只能时刻准备着,耐心与创新缺一不可——就像苹果最早也不是一家手机公司,华为最早更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谁又能说得清楚,所谓 AIPC 元年里掌握主导权的,就是一家 PC 公司呢? 本文作者:肖钦鹏、谢东成
早报|苹果考虑在 iPhone 上引入 Gemini/英伟达发布AI 核弹/华为第一季度折叠屏份额或超越三星
苹果正在谈判将 Gemini 引入 iPhone 英伟达发布新 AI GPU Blackwell 华为第一季度折叠屏份额或超越三星 B 站发布 2024 年激励计划 马斯克旗下 Grok 大模型正式开源 索尼停产 PlayStation VR2,或因销量不佳 盒马 CEO 退休,CFO 将兼任 李开复:不会投资简单加入 AI 的 APP 苹果 2024 款 iPad Air / Pro 平板电脑有望 3 月 26 日发布 荣耀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 高通推出第三代骁龙 8s 移动平台 折叠 iPhone、iPhone SE4 、苹果 AR 眼镜曝时间表 月之暗面 AI Kimi 开启 200 万字无损上下文内测 东方甄选否认所售产品使用违规槽头肉 苹果正在谈判将 Gemini 引入 iPhone Mark Gurman 报道,苹果正在谈判将 Google 的生成式 AI 大模型 Gemini 引入 iPhone。 知情人士透露,两家公司正在积极谈判,让苹果获得 Gemini 授权,为今年 iPhone 软件的一些新功能提供动力。苹果也与 OpenAI 进行了讨论,考虑采用其模型。 Gurman 还报道称,自去年年初以来,苹果一直在测试自己的大语言模型,代号为 Ajax,一些员工也在测试一个名为 Apple GPT 的聊天机器人。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的技术不如 Google 或其他竞争对手。 几天前,苹果的研究团队公开了一个名为「MM1」的多模态模型,具有上下文学习、图片识别和一定连续推理的能力。 Bloomberg 也在几天前报道,苹果在今年年初收购了 AI 初创公司 DarwinAI。 英伟达发布新 AI GPU Blackwell 今日凌晨,英伟达举行了 GTC 2024 大会。 大会上,英伟达 CEO 黄仁勋介绍了新的 GPU Blackwell B200 和「超级芯片」GB200。 据介绍,新的 B200 GPU 由 2080 亿个晶体管组成,而 GB200 包含了两个 B200 GPU 和一个 Grace CPU。 在具有 1750 亿个参数的 GPT-3 大语言模型基准测试中,GB200 性能是其前身 H100 的 7 倍,训练速度是 H100 的 4 倍。 成本和能耗上,英伟达表示,GB200 比 H100 降低了 25 倍。 黄仁勋称,Blackwell GPU 将会和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公司合作,并将实现「AI 对每个行业的承诺」。 据悉,戴尔、Google、Meta、微软、Microsoft、xAI 等企业都计划采用 Blackwell。 大会上,英伟达还宣布其 Omniverse 云服务可以连接到 Vision Pro,以及推出了人型机器人通用模型 GR00T 项目等。 华为第一季度折叠屏份额或超越三星 据 DSCC 折叠屏/卷曲显示屏出货量和技术报告显示, 2023 年第四季度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33 %。第四季度共出货 23 款可折叠手机型号,在销售量前十的机型中,三星占 4 款,荣耀和 OPPO 各占 2 款,华为和小米各占 1 款。 DSCC 根据 Mate X5 和 Pocket 2 这两款机型的强劲表现,以及三星在新产品方面的缺失,预计华为将在 2024 年第一和第二季度,首次在可折叠手机市场份额方面超越三星。 B 站发布 2024 年激励计划 3 月 18 日, 哔哩哔哩官方发布 2024 年激励计划。 今年的激励计划在鼓励优质原创内容的前提下,会重点关注暂无变现能力的 UP 主。 B 站称,希望更多有想法、有才华的普通人,借助激励计划,度过起步期,实现个人 UP 主成长。 2024 年激励计划规则具体如下: 重点关注暂无变现能力的 UP 主; 视频基础激励将设置月收入上限; 新增多样化的月度活动激励。 2024 年激励计划将于 2024 年 4 月 1 日正式生效。 马斯克旗下 Grok 大模型正式开源 埃隆 · 马斯克旗下 AI 初创企业 xAI 宣布其大语言模型 Grok-1 正式开源。Grok-1 是一个 3140 亿参数的混合专家模型。 xAI 的新闻稿表示,他们正在发布 Grok-1 的基本模型权重和网络架构,将会在 Apache 2.0 许可下发布。 xAI 同时表示,这个模型去年 10 月训练结束,在这之后没有「针对任何特定应用,例如对话」进行微调。 索尼停产 PlayStation VR2,或因销量不佳 据知情人士透露,索尼集团已经暂停生产 PlayStation VR2 头显设备,目前正在清空积压的未售出设备。 据 IDC 数据,自 2023 年 2 月推出以来,PSVR 2 的销售逐渐放缓,导致库存积压。据报道,索尼生产的 PSVR2 超过 200 万台,但销售数字并未达到预期。 有分析师指出,VR 硬件的高价格和有限的内容是 VR 硬件扩张的主要障碍。索尼在今年 2 月份表示,它正在测试 PSVR2 访问 PC 游戏的能力。 盒马 CEO 退休,CFO 将兼任 阿里巴巴昨日发布内部信,盒马 CEO 侯毅将退休,盒马公司 CEO 一职将由盒马 CFO 严筱磊兼任。侯毅未来将作为盒马首席荣誉顾问。 据介绍,侯毅 2015 年加入阿里巴巴,并在同年于内部孵化了新零售业务「盒马」,成为业务创始人之一。 据报道,接任的 CFO 严筱磊是 80 后。有内部人士猜测其上任与盒马 2022 年开始「降本」,并更看重财务营利性和追求资本价值最大化的转向有关。 李开复:不会投资简单加入 AI 的 APP 昨日,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发表了题为《AI 2.0:平台变革进行时》的主旨演讲。 李开复讨论了 AI 2.0 的转变,称优秀的大模型智能水平是「人类的两三倍」,并将带来平台级的变革,包括强大的底层技术、开发者工具和 API,最终还将促成一个全新的应用生态系统。 李开复认为,在 AI 时代下能够创造最大价值、拥有最多用户、最快达到 1 亿用户的,都将是原生的 AI App。真正的 AI App 应该是去掉大模型就无法工作、成立、存在的 App。 他还表示,一个移动互联网 App 如果只是想加入一个大模型进行「增强」,他不会对其进行投资,因为这种做法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苹果 2024 款 iPad Air / Pro 平板电脑有望 3 月 26 日发布 有网友发现,亚马逊(Amazon)出现多款 2024 款 iPad Pro/ Air 的第三方平板保护壳。 这些保护壳均标注「将于 3 月 26 日上架」。据悉,第三方厂商通常会在平板电脑发布时,通过大量铺货的方式获得更多市场,因此相关上架日期有望与产品发布日期对应。 荣耀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 昨晚,荣耀举办春季旗舰发布会,发布荣耀 Magic6 至臻版、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两款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 MagicBook Pro 16 等新品。 笔记本新品荣耀 MagicBook Pro 16 分为独显版和集显版,价格分别为 6199 起和 8999 起。集显版搭载英特尔酷睿 Ultra 5 处理器,独显版最高搭载 Ultra 7 处理器,并配备英伟达 RTX 4060 显卡。荣耀 MagicBook Pro 16 特别搭载了 Magic Live 智慧引擎平台级 AI,并使用 OS Turbo 3.0 重构用户性能和续航体验。 荣耀 Magic6 至臻版搭载骁龙 8 Gen 3 处理器,配备全新「单反级超动态鹰眼相机」影像系统和抗刮抗摔的「荣耀金刚巨犀玻璃」等配置,提供墨岩黑、天穹紫两款配色,价格 6999 元起。 荣耀 Magic6 RSR 保时捷设计的后盖、金属中框设计借鉴了保时捷 Taycan 的「正面垂直造型美学」,后摄模组灵感来自保时捷六边形结构,提供冰莓粉、玛瑙灰两种配色。配置方面类似荣耀 Magic6 至臻版。价格为 9999 元。 两款手机均采用京东方屏幕的柔性 OLED 低功耗解决方案,从堆叠结构、光效、透过率等屏幕核心技术入手,采用全新发光器件、新一代 LTPO、屏幕聚光等多项创新技术组合,赋能屏幕性能、续航全面升级。 高通推出第三代骁龙 8s 移动平台 昨日,高通举办新品发布会,推出了全新旗舰平台第三代骁龙 8s。 据悉,该平台具备终端侧生成式 AI 功能,将支持绝大部分主流 AI 模型。 性能方面,将继承与第三代骁龙 8 旗舰平台相同的 CPU 架构,包含一个主频为 3.0GHz 的超级内核、4 个主频高达 2.8GHz 的性能内核和 3 个主频为 2.0GHz 的效率内核。 小米官方宣布,小米 Civi 4 Pro 将全球首发搭载第三代骁龙 8s 移动平台。 折叠 iPhone、iPhone SE4 、苹果 AR 眼镜曝时间表 曾多次曝光苹果设备信息的爆料人@Tech_Reve 在社交平台 X 上公布了一张据称来源为「三星证券」的苹果设备时间表。 据这份时间表,iPhone SE 4 将在 2025 年发布,配备 6.1 英寸屏幕;可折叠屏幕 iPhone 和 OLED 14/16 寸 MacBook 将在 2026 年发布,AR 眼镜将在 2027 年发布。 此前,曾有苹果高管向媒体透露,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将在 2026 年发布。 月之暗面 AI Kimi 开启 200 万字无损上下文内测 国内 AI 初创公司月之暗面宣布,其智能助手产品 Kimi 在长上下文窗口技术上再次取得突破,无损上下文长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到 200 万字。 支持 200 万字上下文的 Kimi 已于昨日启动内测,用户可以在 Kimi 网页版申请内测资格。 月之暗面团队透露,为了达到更好的长窗口无损压缩性能,其研发和技术团队从模型预训练到对齐、推理环节均进行了原生的重新设计和开发,没有走「滑动窗口」、「降采样」等技术捷径,攻克了很多底层技术难点。 星巴克携生咖新品登陆草莓音乐节 在 2024 首场草莓音乐节现场,星巴克携新品「即饮生咖」系列亮相。 星巴克特别打造「粉有力」小站入驻现场,带来沉浸式的星巴克「粉粉生咖」体验。现场有新品试饮、拍照互动,周边抽奖等活动。更有「显眼包」周边限量放送。 据介绍,这款新品采用了未经烘焙的阿拉比卡咖啡生豆原萃,用水萃取咖啡生豆中的精华,每一杯都含轻度咖啡因。并加入真实果汁。 东方甄选否认使用违规槽头肉 针对央视「315」曝光的劣质梅菜扣肉问题,曾在直播间销售该产品的东方甄选发布声明,称其销售商和生产厂家均表示,相关「御徽缘梅菜扣肉」线上销售产品并未违规使用槽头肉,并承诺尽快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而同样销售「御徽缘梅菜扣肉」的三只羊网络也发表情况说明,表示第一时间联系了生产商和销售方,均表示「线上产品未违规使用槽头肉」,并承诺会尽快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三只羊「315」当晚就启动了消费者登记和先行垫付退款工作。 Reebok 将推出《全职猎人》联名系列 运动鞋品牌 Reebok 联手日漫《全职猎人》(Hunter x Hunter)的创意团队,推出了一系列运动鞋与服装产品。 据悉,联名的每款鞋品都对应着《全职猎人》的不同角色:「Reebok Instapump Fury」灵感来自西索;「Reebok LX2200」灵感来自小杰;「Reebok Club C」灵感来自奇犽;「Reebok Beatnik」来自尼特罗会长;「Reebok Nano X3 Adventure」灵感来自整个猎人协会。 据悉,包括帽衫和 T 恤在内的 Reebok x《全职猎人》联名系列将于 3 月 22 日登录 Reebok 官网。 茹斯汀·特里耶出席《坠落的审判》中国首映礼 电影《坠落的审判》在微博官宣,导演茹斯汀 · 特里耶即将来中国参加该片首映礼。 《坠落的审判》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该片将于 3 月 29 日在内地院线上映。 提莫西 · 查拉梅主演鲍勃 · 迪伦传记片路透曝光 由演员提莫西 · 查拉梅主演的鲍勃 · 迪伦传记片《完全未知》在纽约开拍。提莫西饰演的迪伦造型路透也在近日曝光。 本片聚焦 1965 年的纽波特民谣艺术节,年轻的迪伦演奏电吉他的行为,虽使他的歌迷和音乐界在对此的态度上产生了分歧,但也令他走上了成就其重大意义的音乐道路。鲍勃 · 迪伦本人将担任执行制片人。 《爱情神话》导演新作开机 据悉,由《爱情神话》导演邵艺辉编剧、导演的电影《好东西》于昨日在上海开机。 该片是电影《爱情神话》的平行篇,由演员宋佳、钟楚曦、章宇领衔主演,赵又廷特别出演,任彬、曾慕梅主演。 备案故事梗概:单亲妈妈王铁梅失业搬家,认识了邻居女孩小叶。小叶表面阳光内心抑郁,两人成为密友。而围绕王铁梅的男人:前夫不时添乱,女儿的鼓手老师似乎充满新的可能。面对爱情与生活的闯入者,两个异乡女人在思考与成长。
Canalys预估2025年AI PC占全球PC出货量的40%
IT之家 3 月 19 日消息,根据市场调查机构 Canalys 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2024 年标志着传统 PC 向 AI PC 的重大转变,预估今年全球 AI PC 出货量 4800 万台,占 PC 出货总量的 18%。 该机构预估 2025 年全球 AI PC 出货量超过 1 亿台,占 PC 出货总量的 40%;到 2028 年,全球 AI PC 出货量 2.05 亿台,2024 年至 2028 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44%。 AI PC 最大的亮点就是集成了神经处理单元(NPU)等专用的人工智能加速器,将释放出生产力、个性化和能效方面的新功能,颠覆个人电脑市场,为供应商及其合作伙伴带来显著的价值收益。 Canalys 首席分析师 Ishan Dutt 表示: AI 加速芯片在 PC 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带来变革,预估到 2025 年年底,具备 AI 功能的 PC 出货量将超过 1.5 亿台。 AI PC 将带来全新的、更好的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同时提供更高的能效、更强的安全性,并降低与运行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相关的成本。 这一新兴的个人电脑类别为软件开发商和硬件供应商的创新开辟了新的领域,并为消费者、商业和教育场景的客户提供了引人注目的用例。 Canalys 分析师基伦・杰索普(Kieren Jessop)表示: AI PC 的快速普及,尤其在商用领域推动高端产品快速发展。Canalys 预估与未集成 NPU 的同类 PC 相比,具备 AI 功能的 PC 将溢价 10%-15%。 随着采用率的激增,到 2025 年底在 800 美元以上价位的 PC 中,超过 50% 具备 AI 功能,而到 2028 年这一比例进一步扩大到 80% 以上。
理想周销再被问界反超!MEGA首周交付破千,市值已缩水近千亿
作者 | 迩言 编辑 | 志豪 MEGA交付首周,理想汽车销量再被问界反超! 车东西3月19日消息,就在刚刚,理想汽车公开了2024年第11周(3.11-3.17)的交付数据。上周,理想汽车售出0.70万辆,同第10周相比,不增反降近2300台! ▲理想汽车2024年第11周销量 另外,这是理想首款纯电车MEGA正式交付的第一周,根据官方消息,理想MEGA首周交付破千,不过并未给出具体数字。 作为一款售价在56万元左右的车型,单周交付过千台,这个表现也还可圈可点。粗略计算一下,如果保持当前的交付节奏,理想MEGA在首个交付月大概可以实现4000多台的销量,只是距离此前官方预估的7000台销量仍然有差距。 目前理想汽车正处在风口浪尖上,一言一行都会被公众放大来看,这次周榜的发布同样也处在了公众的监督之下。 首先是发布的时间,在近一个月来,理想这一周交卷最晚!理想发周报的时间几乎都卡点周二下午四点,这次却在下午6点20才发,迟到2个多小时。 ▲理想汽车最近一月每周销量发布时间 也因此,理想官方上一条微博的评论区,全被“催更”的网友“攻占”,同样还有不少吃瓜群众围观。 其次,周榜发布的时机也比较尴尬,从昨夜到现在,理想汽车港股、美股市值分别蒸发近千亿元。 美国东部时间3月18日盘后,理想汽车股价持续走低到了33.15美元/股(约合人民币239元/股),股价大跌12.23%,总市值来到了351.7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32亿)。 ▲理想汽车美东时间3月18日美股股价变化 理想汽车在港股也遭受“重锤”,截至今天下午收盘,理想汽车股价基本上一路走低,股价跌至127.9港元/股(约合人民币118元/股),整体下跌近8%,中间一度下跌接近10%,市值来到了254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345亿元)。 ▲理想汽车3月19日港股股价变化 三周前的2月26日,理想汽车拿出了成立以来最好的年度财报,随后,2月27日当天港股股价、市值一路飙升,股价大涨25%,当天市值一度超过349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217亿元),一天涨出的市值就超过了一个“小鹏汽车”。同日,美东时间13点半前后,理想汽车的股价也大涨超过10%,美股总市值达到了4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12.6亿元)。 短短3周时间!理想汽车在美股和港股市值同样都蒸发近千亿元。 ▲理想汽车3周前后美股股价对比(图左为3.18收盘,图右为2.27开盘中) 此外,自3月2日之后,理想汽车董事长、CEO李想已经有17天没有在微博更新内容,甚至就连刚刚结束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都罕见没有出席。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等车圈大佬均出席并发表演讲,一向敢说的李想却并未亮相。而此前几年,却常见他的身影。 这些不同寻常的事件,或许都和近期理想纯电车MEGA的交付有关,近期,理想MEGA一直处在舆论漩涡,有媒体报道,该车半月订单仅4000台左右,再加上今年80万辆的年销目标带来的压力,理想汽车的一举一动都将持续影响资本市场。 不过,任何车型都要经历交付等一系列爬坡期,理想汽车能在去年成为首家迈过30万辆年交付大关的中国新势力车企,就证明了理想汽车具备稳坐中国新势力车企第一梯队的能力。 本文福利:理想定下的80万辆年销目标,正在给理想汽车带来新的压力。分享报告《MEGA交付之后,理想面临的挑战正在增加》,对话框回复【车东西0611】下载报告。 01. 赶超问界一周后 理想又被问界反超2千台 上周卖车7000台!理想汽车公布了包含首款纯电车MEGA、2024款L系列在内的最近一周销量成绩单。 虽然与很多车企相比,理想汽车的周销量仍在高位,但是与前一周0.93万辆销量相比,本周理想汽车销量明显下滑,位列同时期中国本土新势力第二名,被问界汽车再次赶超! ▲理想汽车前3周销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官方消息,理想MEGA首周交付破千,不过并未给出具体数字。 本月第一天,理想第一款纯电产品MEGA和2024款L系列3款新车同时发布,却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局面。 2024款L系列车型在3月3日开启交付,在L系列交付的第一个完整周里,2024款L系列车型就起到了相应的销量带动作用,理想汽车当周销量比前一周增长3100台,销量来到了0.93万辆,超过了问界汽车,拿到了中国本土新势力冠军。 ▲新款理想L7、L8、L9 而理想MEGA于3月11日开启全国交付,不过,不同于L系列助推销量攀升,理想MEGA的销量不振完全超出了李想和他团队的意料。 ▲理想MEGA 据晚点Auto报道,理想对于MEGA在24小时内的预期订单是3000台左右,但最终仅实现目标的一半。MEGA发布半个月内收到近4000台的订单,本月工厂MEGA的产能为5000台。 而在理想汽车8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中,理想MEGA被寄予了7万~8万台的销量预期,由此,预计每月都要销售MEGA 7000至8000辆才能实现,毫无疑问,这个理想的确很遥远。该媒体也报道,理想核心管理层正讨论是否需要下调销量目标至5万~6万台,但最终数字尚未确定。 02. 上新版本提供优惠政策 加速超充普及 虽然正式交付第一周,理想纯电销量或许没有实现爆发,但总体来说,理想近期的一系列反击措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效果。 继3月11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朋友圈宣告开启反击后,理想接连推出调整措施。 L系列全系车型方面,理想汽车发新车、再降两万三:2024款车型序列进行调整、为2024款L7和L8车型增加新车型,将入手门槛降低1.8万元,以及对2024款L系列变相再降价5000元! ▲理想汽车车型调整 纯电车MEGA方面,理想汽车官方采取了加速理想超充城市覆盖,加大5C超充的城乡普及力度,给车主送权益等措施。 ▲理想汽车今年超充站规划 而据晚点Auto报道,理想内部预测,经过三个月的准备时间后,MEGA能逐渐爬坡至每月5000台的稳态销量。 ▲理想MEGA 才刚刚过了纯电正式交付的第一周,理想汽车MEGA的交付表现还不能盖棺论定,自理想汽车诞生以来,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和销量攀升就使其一直处在新势力第一梯队。而经过官方的调整,理想MEGA有望进一步打开目标市场,彰显在纯电领域的竞争力。 03. 结语:理想汽车还在持续反击 虽然理想汽车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证明在纯电市场的能力,但理想汽车能快速成为新造车阵营销量最好的车企,并不是靠运气的,而是整个团队切实打过硬仗,整个公司的效率和执行力在汽车公司中仍然处在第一梯队。 本月,随着多款新车的发布,理想官方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车型调整措施,至于是否能达到预期,我们将会继续关注。
事关小米汽车定价,卢伟冰最新回应
据证券时报e公司,3月19日,小米集团(HK1810,股价14.86港元,市值3707.3亿港元)总裁卢伟冰回应小米汽车进展时表示,小米SU7是一辆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性能、配置和体验都非常出色。关于定价问题,他表示,会有点贵,但相信大家看完3月28日的发布会后会认可这一定价。卢伟冰介绍,小米的阶段性目标是进入纯电豪华轿车的销量前三,但他同时表示,相比销量,小米更关心用户的体验和口碑。他还介绍,在雷军发布了预约品鉴微博后,一天之内预约到店试驾人数增加逾10万人,其中有的单店预约人数超过1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正值国内车市价格战不断升温之时。有统计显示,2月下旬以来,已有10家左右车企陆续下调旗下车型的售价,调价车型以新能源纯电和混动车型为主,价格集中在10万~20万元区间,最高降幅接近15%,达到3万元。 在此背景下,有不少网友调侃称,压力给到了迟迟未公布定价的小米汽车。“最近不少朋友都问,现在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小米汽车有信心打开市场吗?当然有信心,因为,我们是小米汽车,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雷军在个人微博上回应称。 在此前的发布会上,雷军表示,“不要喊9万9了,不可能的!但凡有这种表现和配置的,都得40万以上!所以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啊!”“定价可能确实会有点贵,我们会在小米汽车正式产品发布会上公布。” 3月19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个人微博表示: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小米汽车超级工厂正式揭幕。这次董事会选择在汽车工厂展开,董事们参观了工厂,并试驾了小米SU7。 3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2023全年及Q4业绩报告。过去一年,公司总营收271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193亿元,同比增长126.3%。集团毛利率21.2%,创下历史新高。Q4营收重回同比两位数增长,达到73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49亿元,同比增长236.1%。 截至3月19日港股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下跌0.54%。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证券时报、雷军微博、小米财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