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疏通高原铁路物流大通道
  青藏铁路物流中心是全国40个铁路物流中心之一,主要承担国内集装箱货物运输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装卸搬运,普通货物仓储服务,运输设备租赁服务等,中心自2024年1月成立以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原则,多措并举,不断深化铁路货运改革,创新物流发展模式,努力疏通高原铁路的物流大通道。   依托铁路运输大动能、全天候、绿色环保的天然优势,青藏铁路物流中心抽调精干力量,对青藏两省区大型厂矿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排摸梳理,精准掌握企业运量、销售流向和物流组织模式,量体裁衣,为企业推介物流配送、仓储、装卸、运输、接取送达等一站式全程服务。   秉持“总对总”战略合作方案,在物流总包项目基础上,青藏铁路物流中心转变固有营销模式,积极探索新方向,拓展新服务。他们对西藏白银物流等14家稳定大客户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物流运输服务,加强合作,将厂矿运输业务扩大到水泥熟料、石灰石等建材货物,并签订年计划发运20万吨的总包合同,变被动为主动式营销,进一步提高物流总包服务项目的竞争力。   为精准服务企业,青藏铁路物流中心严格落实首问首诉负责制,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推进全程追踪服务、精准预测到达时间,他们以创建“天路格桑花”高原铁路服务品牌为契机,成立货运服务小组,每日进行现场巡视,协助客户办理相关货运手续,坚持有问必答、有惑必解,及时解决客户问讯投诉,以客户满意和信任为基准,为客户提供贴心温馨的货运服务,确保服务质量和生产经营双丰收。
万千气象看中国|网络名人行走山西,揽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侯津刚 孙宇佳)4月22日至2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山西省委网信办共同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山西行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中,2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名人,10余家中央及省内媒体记者,共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重大主题,对太原、运城、临汾、晋中等地进行考察调研,体验山西之变,捕捉三晋之美,用心用情去感受山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脉络与宏伟景象。   从国家先进计算到新能源汽车,从云商产业到人工智能科技……活动中,网络名人、媒体记者们相继走进了国家先进计算太原中心、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风行测控股份公司、讯飞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尧都云商产业园、山西吉利汽车等企业和园区,了解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等工作;走进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汾河太原晋阳桥段、运城盐湖、运城博物馆、临汾汾河生态公园、平遥古城、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园、晋祠博物馆等点位,了解山西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山西等情况。   一周时间里,网络名人们用“网媒的视野、网红的视角、网友的视界”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的万千气象,“发展先机”“新质生产力”“新赛道”“绿色低碳”“山西速度”“悠久历史”……一个个高频词流转在热搜榜单,折射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AI智能、先进计算……新质生产力很“火”!   “大家好,我是科大讯飞虚拟主播,欢迎大家来到山西讯飞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考察调研……”在山西讯飞人工智能体验馆,虚拟主播“小颜”不间断地用中文、英语、韩语、日语等语言为网络名人们播报信息。   在体验馆内,网络名人们详细了解科大讯飞公司企业文化、发展历程、核心技术及产品,现场体验了星火认知大模型,深入体验科大讯飞公司产品在智慧教育、语音合成、办公辅助、医疗诊断、司法数据等领域的深度应用,进一步了解语音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图为网络名人与科大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互动。钱龙 摄   自2022年落户以来,山西讯飞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致力推动产业生态构建,搭建创新之台。在太原率先启动“科大讯飞AI星火营生态计划”,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乃至更多源头技术能力与平台服务,开放给太原的开发者及生态合作伙伴,加速推动太原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生态建设。 图为网络名人体验科大讯飞智能产品。钱龙 摄   “科大讯飞作为亚太地区知名的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企业,落地太原既是山西落实数字经济转型的卓越成果,也是晋皖之间‘双向奔赴’的结果。”网络博主“@-四分三十三秒-”说出自己的见解。   “@韩如柒”则更关注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她表示:“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驱动力,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对于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人工智能赋能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高效、便捷的美好未来。” 图为国家先进计算太原中心。钱龙 摄   在国家先进计算太原中心,网络名人一行参访了中心展厅、运行调度中心、“太行一号”主机机房,了解中心建设发展情况。依托自身算力优势,太原中心立足山西,面向全国输出特色服务。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中微子能谱、国产双通道大型客机翼型优化等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在这里部署运行。   其打造“算力+算法+算据”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根据超算应用行业特点,联合成熟生态伙伴共同建设行业专属的先进计算服务平台,已经建设完善地球科学、工业仿真、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生命科学、智能情报工程(山西平台)等先进计算服务平台。   在网络博主“@小满”看来,先进计算太原中心是山西转型发展的典型和缩影:“国家先进计算太原中心从破土动工到通电试运行只用了六个半月的时间,既体现了山西转型发展的‘山西速度’,也在数字经济领域奠定了‘山西地位’。” 图为国家先进计算太原中心主机“太行一号”。钱龙 摄   数字经济、低碳经济……经济转型很“赞”!   “在4年时间里,园区落地、孵化了201家企业,其中‘四上’企业59家,规上工业企业11家;去年园区总营收突破100亿元,数字经济企业达到65家,数字经济产值达到34亿元,成为数字经济和信创产业发展当之无愧的领跑者和新高地。”在临汾尧都云商产业园,尧都高新区工作人员向网络名人们介绍道。   通过先后探访尧都区尧商聚惠乡村e镇、华汉云极信创产业中心、百度智能云(山西·临汾)人工智能基础数据基地、阿里云(临汾)双碳数字产业园、电商直播基地等地,网络名人们零距离感受着临汾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等方面的澎湃动力。 图为尧都云商产业园园区。钱龙 摄   尧都云商产业园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电子信息、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及应用产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数字经济“智汇”新高地。园区把“以智助造”定为发展方向,以信息化、智能化、新型化的智慧赋能为依托,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空间载体组合模式,以“空间+孵化+基金+服务+生态”为双创全链条服务,以“科技研发+项目孵化+中试转化+批量生产+产业集群”为孵化培育路径,实现创新源头到成果转化应用的无缝衔接。 图为尧都云商产业园电商直播基地。钱龙 摄   结束参观后,网络博主“@小满”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出自己的看法:“尧都云商产业园的建成、发展,集中展示了临汾在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产才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园区提供的线上产业宣传、线下创业辅助支持凸显出了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彰显出了临汾在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蓬勃态势。” 图为甲醇重卡生产车间人员在进行组装工作。钱龙 摄   机械手臂挥舞、智造机器轰鸣,在吉利汽车晋中基地的甲醇重卡生产车间,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全速运行。网络名人们通过观摩配件组装、试驾甲醇重卡等深入了解以低碳、绿色、可再生甲醇燃料为动力的晋中甲醇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感受着山西在绿色低碳建设上做出的努力。   作为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吉利汽车晋中基地是全省汽车产量最大、链条最长、资质最全的汽车生产企业,全省95%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在这里生产,吉利汽车晋中基地坚持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全力打造山西汽车产业链,本着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集群化发展的思路,高效拉动山西汽车产业的迅速成长。 图为网络名人试驾甲醇重卡。钱龙 摄   “目睹甲醇重卡生产线之壮观,不禁为‘中国版擎天柱’的磅礴气势所震撼。镜头下,重卡如钢铁巨兽般傲然挺立,车身线条硬朗,力量感呼之欲出。每一颗铆钉、每一道焊缝,都镌刻着精密制造的匠心独运。”山西本地网络博主“@小警之家”在社交平台上记录着自己的感受:“甲醇动力心脏蕴藏着绿色能源的澎湃动能,昭示着我国在新能源领域自主创新的坚实步伐。它不仅是道路运输的主力军,更是我国工业实力与环保决心的生动写照。”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新型高速擦窗机器人洒拖派0 Pro的各项功能。钱龙 摄   走进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擦窗机器人刚一亮相就吸引了网络名人们所有的注意力。“感觉和真人擦拭的效果很接近了!”“产品市场怎么样?都销往了哪些国家?”“效率好高,这是解放双手的黑科技吧。”通过了解擦窗机器人工作原理,看大数据算法与智能制造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网络名人们深入了解了山西擦窗“小巨人”如何擦亮“世界窗”。   嘉世达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领域以家用服务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及整机的研发、设计、生产为主营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嘉世达已经跻身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主要市场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自创立至今所生产出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全部是自主研发,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获得各类授权专利共117项。 图为山西嘉世达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产业园区。钱龙 摄   “中国擦窗机器人来了,原来就在山西。一个小小的擦窗机器人,里面包含250个精密零部件,需要在核心的芯片上写入关键的算法,通过大大小小的不同传感器,在玻璃上感知采集信息、构建清洁地图同步完成,这个难度挑战简直达到了‘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高度。”网络博主“@凯雷”第一次近距离了解擦窗机器人就被深深种草,了解了企业的创业背景后,他为山西竖起了大拇指:“其实可以说是山西的创新营商环境成就了嘉世达,中国的科技应用名片‘新十大发明’的擦窗机器人大写了一个新‘晋’字。”   博物馆、壁画、古城……悠久文化很“撩”!   “五千年不断流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博物馆里陈列展示的,有中华文明发祥地的源远流长,有地域特色浓厚的重要文物,也有一个城市从古至今发展的完整体系。”结束了运城博物馆的参观后,网络博主“@-四分三十三秒-”在社交平台上写下这样的感触。   运城博物馆位于运城盐湖区,基本陈列以“大河之东”为主题,由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地灵人杰、土木华章、条山风云等6个历史专题展和运城农业、工业、城建和文化等4个特色主题展组成,总分馆藏品共计138914件,其中文物藏品136188件,文物藏品中珍贵文物共计2033件,涵盖了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及当代印证河东历史文化发展的各类实物。这些文物年代跨度从百万年以前的远古时期到清末近代,为深入进行文物研究阐释、文物活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为运城博物馆。钱龙 摄   站在北齐墓葬封土堆旁,戴上4K分辨率的VR眼镜,“穿越”到北齐徐显秀墓遗址中,1400余年前北齐贵族的奢华生活仿佛可触可感。 图为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第一展厅壁画展示。钱龙 摄   2023年底向群众开放的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保存着330余平方米壁画,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南北朝时期壁画墓,被评为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博物馆依托徐显秀墓原址而建,是我国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一个经典案例,也是山西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一个积极尝试。   “在这里真正感受到了‘人在画中游’!”此次山西之行,网络博主“@凯雷”最期待的就是北齐壁画博物馆。他还注意到,“很多博物馆里,文物的玻璃罩在拍照时都会反光,在这里却没有,从这里能看出山西在博物馆建设中超前的服务意识。” 图为北齐徐显秀墓道图。钱龙 摄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这里是明清古城的活样板、古建筑的博览地,是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并以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著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平遥古城“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为更好地让古城与现代文化接轨,平遥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国际雕塑节、平遥“中国年”等活动接连举办,平遥古城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图为平遥古城墙。钱龙 摄   “平遥古城巍峨耸立的城墙犹如一部石刻史书,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千年的沧桑记忆。漫步其上,不禁被这坚固壁垒所象征的坚韧不屈与和谐共生的精神深深打动,每一寸斑驳痕迹都在低语诉说着岁月流转中的家国情怀与人间温情。”登上平遥古城墙,网络博主“@小警之家”记录下自己即刻的感受。   “这里是每个文化爱好者都不容错过的打卡圣地。”行走在古城内,“@学霸课长”向粉丝们安利起了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漫步在古城的街巷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平遥古城的文化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建筑和美食上,更在于它所承载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 图为平遥古城。钱龙 摄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也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祠堂式园林建筑。面对恢弘壮丽的千年古建明珠,网络名人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晋祠之美。   “@天空菌”对照着网上的旅游攻略,在圣母殿、鱼沼飞梁、金人台几个86年《西游记》取景地拍照打卡;“@开水族馆的生物男”举起手机,用快门捕捉春日晋祠的一个个美丽瞬间;“@小凡好摄”和“@学霸课长”飞起无人机,一览千年古建的古朴全貌;“@杨孝文”则向远方的朋友拨通了视频电话:“快看看,这里就是晋祠!”…… 图为山西晋祠博物馆。钱龙 摄   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长、保存最为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祠庙式古典园林,晋祠是一部记载着三晋历史的线装书,浓缩了从西周到明清时代的文化精髓。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中国古代十字形桥梁的孤例鱼沼飞梁、结构轻盈的金代建筑献殿、雕刻精巧的明代建筑水镜台是晋祠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更是闻名于世的三大国宝级建筑。   近年来,晋祠博物馆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三晋文化内涵,在创新中传承,形成连接遗产精神与当代价值、传统文化与现代功能相融合的综合“体验式”旅游体系,赋能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山西晋祠圣母殿木质雕龙。钱龙 摄   万千气象看中国,万千气象看山西。从低碳能源到数字经济,从人工智能到文化传承,一个个新领域、新赛道、新成果浓缩着山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万千气象。#万千气象看山西##万千气象看中国#是本次活动在新浪微博开设的主话题,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两个话题阅读量分别达到3.8亿次、4297.3万次。活动中,#万千气象看山西#占据微博热搜榜第3位达14个小时。网络名人、省内外媒体、广大网民同频共振,活动全网全平台阅读量超过20亿次。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今日之山西,转型态势强劲,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未来,山西也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以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奏响中国式现代化山西新乐章。
成都世园会迎首批游客 家门口的盛会人气旺
4月27日,成都世园会重要配套项目鲜花巴士在主会场一号门广场完成搭建,正式对公众开放。 游客在充满成都特色的鲜花巴士前开心合影。(受访者供图)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倢 蒋君芳   “家门口的盛会,我也来欣赏世园会美景。”“快来世园会拍照打卡!”……4月27日,成都市民的朋友圈出现一个热词——世园会。当天,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向公众开放,迎来第一批游客。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距成都世园会主会场较近,不少游客直接拖着行李箱来游玩。来自浙江的游客王锐与妻子,原计划于当日离开成都前往其他城市。得知成都世园会面向公众开放后,他们临时改变行程,前往主会场参观。“上百个展园里,成都园的自然山水和北京园的皇家园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王锐说。   争奇斗艳的珍稀植物和花卉创新品种,让游客目不暇接。展园里,游客一边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花卉植物和园林园艺精品,一边纷纷举起手机、相机打卡留影。  成都世园会在会场各处设置了植物介绍牌,让游客在欣赏之余,还能了解相关知识。展览期间,有60余种当地植物和500余种展园特色植物集中呈现。   4月27日至10月28日,世园会主会场还将举行城市推介、川剧表演、音乐快闪、水幕瀑布光影秀、研学、文创展演等各类活动共2000多场次。   主会场热闹非凡,分会场人气丝毫不减。当天,郫都分会场展区高峰时段游客量约1400人次,全天游客量约2万人次。   11时10分,郫都分会场的花魔方展馆门口,不少游客排队等候入场。五六分钟后,来自青海的俞东升和家人进入场内,“看到了很多平时没怎么见过的植物,尤其是灵芝做的‘龙凤呈祥’盆景特别有创意。”
17支中外帆船队逐浪防城港 上演海上“速度与激情”
  4月26日至27日,2024第二届北部湾城市帆船邀请赛(Hobie16级别)在防城港市激情开赛,来自中国北部湾城市及越南河内、德国汉堡等地的17支帆船运动队的近百名选手,在美丽的西湾扬帆逐浪,上演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   帆船赛鸣笛起航 摄影 林姗婷   本次赛事是2024“浪漫北部湾 潮派嘉年华”欢乐周系列活动之一,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和防城港市人民政府主办,防城港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承办,同时邀请广东、海南省地市相关部门参加,旨在促进北部湾城市之间帆船运动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帆船城市名片,全面展示北部湾体育文化旅游魅力,助力北部湾一体化发展,提振文旅市场信心、扩大文旅消费、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北部湾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建设。   17支参赛队伍合影留念 摄影 林姗婷   帆船在沙滩上整装待发 摄影 林姗婷   “我在防城港待了2年了,这是我第四次在中国参加帆船比赛,我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海上运动的感觉,感觉很放松。”德国汉堡队队员卢恩卡说。   经过激烈角逐,防城港—下龙联队获得本次赛事第一名,德国汉堡队、上海浪花队分获第二名、第三名。   运动员们在海上逐浪竞技 供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防城港作为北部湾畔唯一的全海景生态海湾城市,拥有长达58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广阔的海域、众多的海滩与海岛,发展风帆运动条件极佳。2019年8月,防城港市获得首批中国帆船发展联盟城市授牌,标志着防城港市正式成为广西首个帆船发展联盟城市。(文 林姗婷)
以赛营城 西安都“赢”了啥
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资料图片) 市民在西安奥体中心羽毛球馆内锻炼。(资料图片)   4月19日至21日,2024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在西安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精彩上演,这是西安第二次举办跳水世界杯比赛,由于是总决赛,并且是巴黎奥运会前最后一项世界跳水大赛,因而比起去年举办的分站赛来说,无论是赛事受关注程度还是参赛选手实力均“提档升级”。   赛场内外同样精彩,完善的赛事服务保障、热情的观赛市民群众、丰富精彩的城市展示,无不给参与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西安,参赛选手“跳向”巴黎,从西安,赛事所激起的“涟漪”波及全球。在大步迈向“赛事名城”的道路上,西安无疑也是“再下一城”。   展示城市“精气神”   跳水世界杯与奥运会、世锦赛齐名,被誉为跳水“三大赛”之一,而项目的极具观赏性也使得国内外拥趸无数。今年的总决赛由于是巴黎奥运会的“预演”,共有15个国家的80多名顶尖选手参加,全红婵、王宗源、戴利、拉夫尔,中国跳水“梦之队”成员加上多位国外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加持”,赛事受关注程度不言而喻,赛事精彩程度可以预见。来自德国的Anja Zeindl是多年的跳水迷,得知今年的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在西安举办,他提前几个月就预订了来西安的机票和酒店,并且购买了全部场次的比赛门票,“坐在我身边的观众与我一样热情洋溢。”Anja Zeindl在比赛现场接受采访时说道。   短短3天的比赛,共吸引了14260人次观看。接受采访的每一名参赛选手,都对现场氛围感到惊叹,尤其是国外选手,他们在西安得到了太多来自看台上的鼓励与支持,给了他们比赛的信心与勇气。世界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主席巴沙尔·阿尔·萨法尔也为此感到自豪和开心,“西安对于跳水这项运动以及各国运动员的支持非常棒。在我看来,西安是一座热爱体育、支持体育的城市,不仅是对跳水运动,对所有体育运动都是如此,这里有无数喜欢体育、喜欢跳水运动的粉丝。”   如此多的观众,除了项目受追捧之外,也是因为西安已经多次举办国际国内跳水大赛,让许多人喜爱上了跳水项目,也让市民张倩这样的“老粉丝”过足了瘾。张倩告诉记者:“我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喜欢上了跳水,后来在国内举办的大赛也会去看,那时候就想着什么时候西安能有‘高大上’的场馆,能够举办‘高大上’的比赛,现在这些都实现了。”   一项大型赛事,不仅能给市民种下体育的“种子”,也是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标配”。   提升城市“能见度”   去年4月的跳水世界杯分站赛之后,西安又相继举办了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奥运会男排资格赛、奥运会女篮资格赛等一系列重磅赛事,大赛纷纷落户西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场地设施有保障。筹办十四运会期间,多座设施条件一流的场馆在西安破土并顺利完工。也正是在筹办十四运会期间,西安市出台了《西安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中提到,把“办赛”与“营城”充分融合,以赛事举办提升城市传播力、影响力。   无疑,体育赛事作为城市形象的有效载体,在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和影响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场,也是“城市会客厅”。   此次比赛对于参赛选手来说,就深切感受到了西安的城市魅力与文化底蕴。开赛前,一场盛大的仿古入城仪式《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令各国健儿大为震撼。4月19日的开赛秀上,极具本土特色的演出也令大家如痴如醉。还有比赛吉祥物“唐妞”,令获奖选手爱不释手,澳大利亚选手基尼称这是她获得的最棒的吉祥物之一。在参赛选手以及技术官员驻地,非遗文化集市也成为了大家了解中国、了解西安的“窗口”。另据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与比赛相关的信息连续7天位居热搜榜头部位置,全网“流量”更是突破20亿。   将“流量”变为“增量”   在去年12月发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年度报告(2023)》中,西安跻身“体育赛事竞争力”榜单前5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教授去年参加西安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大会时曾表示,西安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镇,西安体育产业发展具备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区位等诸多优势,其建议应该加快体育表演业发展,特别是把体育表演业和大文旅产业融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发展空间。   此次跳水世界杯总决赛恰逢“五一”假期前,赛事所引来的“流量”,势必会让西安的热度持续下去。另外,除了可观的门票收入之外,比赛现场设置的体育产业展示区也十分火爆。展示区邀请了多家优秀企业参展,旨在丰富群众观赛体验,带动文体周边产品销售,扩大赛事影响力。3天的比赛期间,展示区累计吸引近万人次,销售金额近30万元。这是一次全新尝试,是贯彻落实《西安市促进文化旅游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具体实践。   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上,对于赛事名城建设、体育产业发展也“划出了重点”。其中提到,持续推动体育赛事经济发展,激发西安赛事经济潜力,使其成为西安促消费、稳增长的新载体和新路径。坚持赛事引领,在加快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上求突破,用赛事经济驱动产业联动。在西安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以赛营城、以赛名城,就是要让赛事“流量”变成城市发展的“增量”,推动西安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西安经济发展。(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闫斌)
重庆桥梁总数超2万座 跨越长江、嘉陵江的特大桥梁达105座
春日里的朝天门大桥。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新华网重庆4月27日电(韩梦霖)有“桥都”美誉的重庆到底有多少座桥?4月26日,在“这就是重庆”——中国桥都记者见面会上,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副主任席红介绍,经初步统计,重庆大大小小的桥梁目前已经超过了2万座,其中跨越长江、嘉陵江的特大桥梁有105座,特大桥梁的密度在全国少见。   “桥梁有拱桥、梁桥,还有斜拉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梁五类结构,这五类结构的桥在重庆都能找到。”席红表示,比如朝天门大桥是拱桥结构,长江大桥复线桥是梁桥结构,鹅公岩长江大桥是悬索桥结构,大佛寺长江大桥是斜拉桥结构,礼嘉大桥又是组合型桥梁,所以重庆又被称为现实版的“桥梁博物馆”。   席红介绍,重庆曾经创造过17项世界桥梁纪录,曾创造了梁桥、拱桥世界跨度纪录,为世界桥梁建设贡献了重庆经验。目前,全市现有9座桥梁保持着同类桥型跨度“世界第一”的纪录,长江大桥复线桥为世界已知最大跨度的梁桥,朝天门大桥是已知最大跨度的钢拱桥,在建的黄桷沱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跨径公轨两用悬索桥。   据介绍,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维护,重庆拥有桥梁专业高校、桥梁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一流的桥梁勘察设计机构、桥梁施工企业,以及专业的桥梁维护机构等,构建起了桥梁“全产业链”。   桥梁,也成为了重庆开放发展的重要枢纽。重庆中心城区手挽两江、坐拥四山,空间尺度大,桥梁的建设连通两江四岸、融通三大槽谷,让重庆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格局。比如,郭家沱长江大桥的修建,提升了东部“生态之城”与北部“智慧之城”互联互通水平,有力带动了龙兴片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协同发展。   席红表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重庆加大了立交桥、人行天桥这些过街设施的建设,既方便了市民出行,又缓解了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桥的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市桥梁对“灰空间”改造升级,重庆在完善慢行交通系统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与桥“零距离”接触的机会。特别是千厮门大桥两侧拓展的“城市阳台”,每逢节假日“封桥”后,能让市民、游客更好地欣赏山城、江景。   今年春节前后,白居寺长江大桥因其独特的水滴设计、“星际穿越”的科幻感在网上一夜“出圈”。巴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功峰介绍,针对市民和游客提出的需求,巴南区迅速修建了4条观景步道、2个观景台、1个便民服务点、5座公厕和安全防护栏等基础设施,增设垃圾桶、路标指引牌、饮水设施等,配齐志愿服务点和医疗服务点,开通“星际巴士”,联动滨江片区,从“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升级消费体验。   “今年以来,白居寺长江大桥已吸引90余万人次前来打卡,带动旅游收入超过2.7亿元。”刘功峰表示。   重庆城市摄影师张坤琨介绍,千厮门大桥的修建给重庆城市景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了大家非常热衷打卡的一个景点,这座桥会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特殊的美景,因此他会在不同的季节去拍摄。   “我们用镜头记录桥梁的美,更希望能够用镜头去展现桥梁背后重庆人的精神,通过自己的画面展现给大家、展现给世界。”张坤琨说。 夜色中的重庆千厮门大桥。新华网发(耿骏宇 摄) 摄影师拍摄的重庆“云海列车”景色。新华网发(周能 摄)   今年,白居寺长江大桥因其独特的水滴造型、雄伟的桥墩设计、宛如科幻电影的造型,在多个短视频和社交平台上走红。新华网发(黄祖伟 摄) 重庆中心城区,多座跨江大桥连接起两江四岸。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图为游客在观景平台上拍摄菜园坝长江大桥的风光。新华网发(耿骏宇 摄)
第九届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开幕
演出现场。   4月27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演艺集团主办,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承办的“第九届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开幕式在西安广电大剧院举办。   西安儿艺原创儿童剧《摘星星的孩子》作为开幕式剧目,拉开了“童话西安”的大幕。当大幕拉开,一个关于“瑰丽宇宙与航天梦想”的有趣故事,向小观众们娓娓道来。它将航天、科技和梦想主题融合一处,采用充满科技感的舞台呈现和唯美动听的舞台旋律,引导青少年追逐科技梦想。演出凭借新颖的题材,充满想象力的舞台风格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大观众与小观众们沉浸在这绚丽多彩的故事中,和主人公一起“触摸”宇宙,感受梦想的力量。本届戏剧展演的剧目就和该剧一样,用充满童真与童趣的舞台唤醒孩子们的想象力,通过戏剧点亮每个人的梦想,让他们感受到坚持梦想的美好人生。   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已经连续举办九届,累计演出626场,观看人数875.9万人次。线下演出599场,观看人数近28万人次。线上演出27场,观看人数847.9万人。   本届西安国际儿童戏剧展演邀请到青岛市话剧院海尔儿童艺术剧团、济南儿童艺术剧院、法国马塔拜斯特剧团、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广西木偶剧团、浙演·浙江儿童艺术剧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等14家国内外知名艺术院团的25部剧目参与线上线下演出。   文/图 三秦都市报记者 夏明勤 实习生 赵贝贝 
“重庆园”亮相2024成都世园会
  原标题:构建山顶瞰、半山游、江滩汇三层游憩空间 “重庆园”亮相2024成都世园会 “重庆园”景观。记者 崔曜 摄\视觉重庆   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以“多彩山城,花满人居”为主题、占地3500平方米的“重庆园”随之亮相。   作为本次世园会113个主题展园之一,“重庆园”有何特色?记者就此进行了打探。   “站起来”的风景演绎山城特色   走进“重庆园”,一个迷你版“山城”映入眼帘。   “重庆园”依山而建,走势蜿蜒向上,整体形成约7米的高差,五彩台地、林下雾溪、山水盆景、花漫人居等景观多角度还原了重庆的特色地貌。   “重庆园”总设计师陶丽说,“重庆园”在设计时构建了山顶瞰、半山游、江滩汇三层游憩空间,呈现“站起来”的风景,生动演绎“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本土特色及城市园林园艺发展成就。   “园内最高点巴山楼以重庆脊梁鹅岭公园瞰胜楼为原型,取名巴山是结合了巴山渝水的概念。”陶丽说,巴山楼园艺设计与传统巴渝山水特色融合,通过模拟最高点,与其他区域产生不同高差的叠加,从而形成“站起来”的视觉效果。   乡土和特色植物同步亮相   “前方开蓝紫色花的植物是重庆鸢尾,它的叶非常宽,覆盖效果好。”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田中表示,重庆鸢尾是特意带给世园会的重庆特色乡土植物。   “重庆园”共栽植异龄乔木25种,灌木38种,花卉215种,充分利用20余种乡土植物进行地域景观营造,如重庆鸢尾、大百合、垂序马兰等。此外,“重庆园”还展示了多种独特地域品种,包括珍稀(濒危、极危)植物如荷叶铁线蕨、川东灯台报春、南川木波罗等;芳香植物如忠县柑橘、北碚蜡梅等;药用可食用植物如石柱黄连、彭水苏麻、秀山金银花等。   园区尽显“科技范”   “重庆园”还有许多“黑科技”。   “大门口进来看到的是海绵体空间。”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院长艾丽皎介绍,“重庆园”模拟江岸的景观效果,让一处处滩、溪、涧、塘、泉、瀑等水体形态,通过园体地形高差,汇聚到收水口,沿着绿地慢慢渗透,展示巴渝山水特色与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不仅如此,园区还采用物联网技术,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精准控制。   “比如说干燥时开启系统,除了有水雾景观,还可以给植物补水,增加空气湿度。”艾丽皎演示了园区内的智能化水管理系统,连接手机能异地监控水体情况,打造各种水景效果。   此外,“重庆园”还利用三维信息化模拟技术,总结长江消落带生境关键参数,复刻江滩消落带生境;利用山地脆弱生境下植物营建技术,提高林下弱光区域植物的花期等。(记者 崔曜 实习生 张铭麟)
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开幕 “京西科幻之城”加速崛起
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在石景山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开幕。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4月27日,石景山区首钢园一高炉内,一场融合声光电技术的人屏互动科幻短剧《探梦未来》拉开了2024第八届中国科幻大会的大幕。本届大会以“科学梦想、创造未来”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论坛会议、产业促进活动和科幻电影周4个板块18场活动。   开幕式内容丰富,先后发布了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科幻产业发展倡议和科幻新片,启动了高校科幻联盟、科幻影视产业研究所建设工作,向第二届科幻星球奖获奖代表颁奖。其中,备受瞩目的科幻短片《地球大炮》《生命之歌》首次亮相。这两部作品分别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和王晋康的短片合集,不仅在视觉上震撼人心,更在思想深度上引领观众探索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   《地球大炮》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人类利用科技在地球内部建造巨大通道的场景,让大众感叹科技的震撼。这部短片并非仅仅停留在对科技的赞美上,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让人们重新审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生命之歌》则以更为细腻的视角,讲述了生命在科技影响下的种种变化,短片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展现了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生命观念。   活动上,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科幻产业正在加速增长。2023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132.9亿元,同比增长29.1%;中国科幻影视产业总营收115.9亿元,同比增长38.8%;中国科幻游戏产业总营收651.9亿元,同比增长15.4%;中国科幻文旅产业总营收310.6亿元,同比增长106.7%。   今年是中国科幻大会第四次在石景山区举办,大会现已成为推动科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国际交流平台和引领全国科幻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石景山区瞄准科幻产业发展新赛道,出政策、建平台、搭场景、育企业,持续深耕产业链建设,构建产业发展生态,推动科幻产业从“先发优势”升级为“领先优势”,一座蕴含科学幻想魅力与科技创新前景的“京西科幻之城”正加速崛起。(记者 孙云柯)
第十届鼓浪屿诗歌节开幕晚会举行
第十届鼓浪屿诗歌节于4月27日至5月4日举办。图为开幕晚会上的精彩演出。(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江毅 摄)   4月27日晚,“世遗生活 诗意琴岛” 第十届鼓浪屿诗歌节开幕晚会在鼓浪屿音乐厅举行,众多著名学者、诗人和艺术大咖参加。市政协主席魏克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子东出席。   晚会共分为“听古”“承载”“焕新”“添彩”四个篇章,通过诗歌与音乐的交融,展开一幅壮丽、唯美的诗歌画卷。“听古”篇章中,解放军文工团(原总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刘纪宏朗诵了李白的千古名篇《将进酒》。古风合唱《诗经·小雅·鹿鸣》、诗琴朗诵《国之瑰宝》等十多个节目轮番上演,带领观众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开幕晚会正式拉开本届诗歌节序幕。鼓浪屿诗歌节活动持续至5月4日,通过一系列活动展现鼓浪屿文化底蕴,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推进厦门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诗歌节还将举办主题音乐会、诗歌沙龙、近邻斗诗会、诗歌市集、现代诗人快闪表演等配套活动。   据悉,本届诗歌节由中国作家协会、厦门市人民政府指导,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厦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主办,厦门日报社承办,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协办。(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道衡)
2024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颁奖典礼举行
“鲲鹏奖”颁奖典礼现场。   4月27日晚,2024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颁奖典礼举行。国内外知名设计师、设计组织负责人、世界“设计之都”代表、知名设计院校代表共同见证奖项揭晓。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出席活动。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设计之都”建设,着眼于打造高品质创意设计活动孵化平台和“设计之都”建设的核心平台,对深圳设计周的定位和运作模式进行重塑、重构、重建。在此背景下,今年环球设计大奖全面焕新,首次以“鲲鹏奖”命名,倡议从历史文明中汲取设计力量,寄望深圳设计“鹏程万里”。本次大奖还新增AI专项,拓宽数字设计边界。深圳将通过“鲲鹏奖”继续联结世界一流设计师与设计作品,推动设计前沿革新,创造更优质的设计产业环境,大力吸引和推进获奖作品落地。   据了解,2024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鲲鹏奖”是由深圳发起、设立的国际化专业设计奖项,由深圳设计周暨深圳环球设计大奖组委会主办,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承办。自3月初开启征集,在一个多月内共收到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4876件作品报名参赛。经过25位国内外评委的专业遴选,在城市、工业、时尚、数字、视觉传达五大设计门类评出331个奖项,总奖金500万元。   同时,为引导设计师更加关注社会公益与未来发展,推动设计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的深度融合,“鲲鹏奖”设立了“可持续发展特别奖”。大城小村团队的“麓湖瓶子银行”零废弃艺术社区计划获得该奖项。   本届大奖还首次在五大设计门类中新增相应AI专项,既传达出深圳设计周对未来设计趋势的前瞻探索,也显示了深圳在数字设计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颁奖典礼现场也重点向全球特别是深圳产业界推介获奖作品,促进设计赋能产业和设计作品产业化发展。(记者 关炜瀛 郑铭/文 胡蕾/图)
五一走起!去湖南郴州感受不一样的假期
资兴市小东江景区,晨雾美景如画卷。曹正平 摄(湖南图片库) 资兴市小东江景区,云蒸霞蔚,朦胧缥缈,仿佛仙境一般,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雾游玩。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资兴市小东江景区,云蒸霞蔚,朦胧缥缈,仿佛仙境一般,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雾游玩。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游客在资兴市东江湖景区欣赏“雾漫小东江”美景。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游客在资兴市东江湖景区欣赏渔夫撒网表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资兴市小东江景区,云蒸霞蔚,朦胧缥缈,仿佛仙境一般,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雾游玩。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资兴市小东江景区,云蒸霞蔚,朦胧缥缈,仿佛仙境一般,吸引许多游客前来观雾游玩。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游客在资兴市东江湖景区欣赏渔夫撒网表演。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资兴市东江湖旅游区,游客乘船观赏雾漫小东江美景。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游客在资兴市东江湖景区游览观光。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资兴市东江湖旅游区,游客乘船观赏雾漫小东江美景。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资兴市东江湖,湖水碧蓝,风景怡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资兴市小东江景区,游客在赏景拍照。邓仁湘 摄(湖南图片库) 资兴市小东江景区,游客在赏景拍照。邓仁湘 摄(湖南图片库) 游客乘船游览东江湖,在绿水青山中畅享夏日清凉。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资兴市东江湖环湖公路沿线,竞相盛开的桃花与碧江的东江湖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山水画卷。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全线双盾构机首发
  原标题:加速串联主城区和起步区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全线双盾构机首发   4月25日,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路桥集团”)“黄河一号”盾构机与中建八局“将军号”盾构机,在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双盾构机始发(右图),标志着7号线全线正式进入盾构施工阶段,加速了地铁线路穿越黄河南北、串联济南主城区和起步区的步伐。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全长约30km,是山东首条穿越黄河的地铁线路,线路总体呈南北向纵穿济南主城区,串联了济南国际金融城、洪楼片区、起步区等,对加强济南市主城区与起步区之间的联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快速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同步始发的两台盾构机分别位于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科创中心站和二环北路站。其中科创中心站由黄河路桥集团施工建设,盾构机由科创中心站向南始发至大桥站,盾构作业区间全长约595米,盾构机名为“黄河一号”。二环北路站由中建八局施工建设,盾构机由二环北路站向南始发至翻译学院站,盾构作业区间全长约1262米,盾构机名为“将军号”。两台盾构机均为土压平衡盾构机,重量约500吨,是名副其实的“大家伙”。   为了让“大家伙”尽快“就位”,盾构始发前,施工团队对吊装场地条件及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编制了详细的盾构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历时五天半就高质量完成了盾构机下井任务,实现了“整装待发”。   党建赋能提升,助力项目建设“加速跑”。黄河路桥集团秉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党员冲在一线上、组织关爱在心上”的工作理念,成立项目党支部、划分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先锋队、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项目党支部的一线引领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克服工程体量大、组织协调难度大、征拆工作量大、工期压力大、安全质量控制要求高等困难,实现大桥站、科创中心站及济北站三车站同时进场施工,有效推进项目整体施工进展,成为7号线一期工程全线第一个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标段,同时也是全线首个进入盾构施工阶段的单位。   科技赋能管理,助力项目建设“智慧化”。作为山东省首条、国内第二条跨黄河的地铁路线,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黄河北段地层以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局部为细沙、粉沙、淤泥质土等软弱土质地层,为此,施工团队多次组织召开方案讨论会、专家论证会及专家咨询会,最终确定采用双轴搅拌桩对地连墙两侧槽壁进行加固处理及端头井中板逆作方案,确保地连墙成槽质量及基坑开挖过程风险可控。同时打造“VR体验馆”和“智慧工地”云平台,设置安全积分超市,推行“职工夜校”等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安全教育全覆盖,把牢安全生产关;成立质量创新领导小组,党员带头开展“金点子”系列专题研究,利用无人机对施工场地进行全景扫描及建模,采用BIM技术和三维技术进行可视化交底,深化“四新”技术应用,申报、形成近30项科技创新成果。   据介绍,目前济南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共19处站点已实现全部进场施工,7处站点正在土方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8处站点正在进行围护结构施工,4处站点局部围挡进行绿迁、管迁等市政前期施工,刷新了济南地铁建设的新速度。(大众日报 记者 戚加绚 吴荣欣 通讯员 安慧婷)
把河南的精彩与机遇讲给世界——全球政党媒体事务负责人研修班代表团走进河南
4月25日,研修班代表团人员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体验。 童林 摄   提到河南,你会想到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来自不同国家的政党媒体事务负责人给出了近乎相同的答案——现代、历史、活力……   春风送暖,绿柳扶风,中原大地迎来一批国际友人。4月24日至26日,由中联部组织的全球政党媒体事务负责人研修班代表团来豫参访。代表团先后走进郑州、洛阳等地,在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中原大地,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   追寻历史的足迹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位于河南洛阳的二里头遗址,距今约3800年至3500年,是文献与考古资料证实的夏代中晚期都城遗址。许多首次来到河南的政党媒体事务负责人对探寻“最早中国”之行期待已久。   文字符号承载人类早期文化记忆,传承绵延不断的历史文脉。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4F》党刊执行主任、全国代表大会议员古斯塔夫·比利亚波尔对馆内“夏”字的演变展现出浓厚兴趣,“难以想象在几千年前的夏朝,古人能创造出如此优美的符号”。三维特效展示下的夏文化也让他感到震撼,他告诉记者:“这是一段不朽的文明,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政党媒体事务负责人们还参观了龙门石窟等历史文化名胜。在卢舍那大佛的注视下,黎巴嫩未来阵线新闻书记阿卜杜勒·萨拉姆·穆萨不禁感叹:“龙门石窟名不虚传。”   触摸时代的节拍   “非常厉害!”“难以置信!”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楷林国际A座办公楼的UU跑腿总部,政党媒体事务负责人们的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展示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块“UU天眼”大屏,实时订单和实时交易额不停闪动,“跑男”(跑腿师傅)累计收入72亿元,注册用户累计达6162万人等数据令人振奋。   尼共(毛中心)加德满都谷地特别委员会副主席、尼共(毛中心)尼泊尔新闻中心副主席尼拉玛·贾瓦利告诉记者,UU跑腿让他感受到了中国的创新成果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给公众带来了更便捷、更智能的生活体验。   在位于洛阳市的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政党媒体事务负责人们听得仔细、看得认真,一些媒体负责人还登上拖拉机,体验模拟驾驶场景。   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国际部顾问、中央执行委员会信息和社会传播部调研员弗拉德连·阿列舍夫说,在中国一拖的生产车间,每隔3分钟就有1台东方红拖拉机下线,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让农机设备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有积极影响。   迈向共赢的未来   文物从静态到动态,生产从劳动密集到人工智能……河南的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加快形成,创新发展也在全面起势。   政党媒体事务负责人们对与河南一道共享中国机遇、共谋发展未来满怀信心。   “河南文旅深度融合为发展增添了新动力,马尔代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期待两地在文旅方面能有更多合作。”马尔代夫交通部副部长、人民国家大会党媒体事务协调人达乌·艾哈迈德说。   古巴共产党中央国际关系部调研员潘东·里昂则期待古巴与河南在经济、文旅等多个领域开展合作。他说:“中国和古巴长期友好,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希望能借鉴河南文旅发展经验,惠及两地更多人民。”   参访结束之际,政党媒体事务负责人们纷纷表示,会把河南的精彩与机遇讲给世界。(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童林 周金淼)
一季度河南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3% 制造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原标题:一季度我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3%(全力拼经济) 制造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机械手灵活翻飞,焊花飞溅迸射……4月27日,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郑州比亚迪工业园车间内,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陆续驶下生产线。今年一季度,该工业园用电量达16977.81万千瓦时。   “为保障郑州比亚迪开足马力生产,3座配套的110千伏变电站已建成投产。据测算,今年该工业园最大用电负荷将超过30万千瓦,高峰年用电量达到20亿千瓦时,相当于河南一座中等县城的用电规模。”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吴磊说。   电力数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飞转的电表体现的是经济活力增强。今年以来,全省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稳中向好。制造业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领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趋势明显。   记者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了解到,一季度,河南省全社会用电量达10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增速较去年全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带动相关产业链用电量较快增长。   全省用电量增加的同时,需求结构也在朝着环保高新的方向优化。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全省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0%,其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速度较快,用电量分别增长47.1%、8.4%;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增长有所提速,同比增长8.0%;用电“减法”则体现在建材和黑色金属冶炼等高载能行业上。   “工业经济增长和用电量的关系,受工业内部结构及其产品结构的影响。用电量的一‘加’一‘减’之间,是制造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上端移动的成果。”有关专家表示。   制造企业用电量大,对供电质量要求高。“我们停产一天就会损失上千万元的收入。”作为河南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应急保障部动力科科长刘朝云说,去年公司新厂区需要报装用电,供电员工主动对接,帮忙协调厂区外线路施工,完善供电方案,让送电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月。   今年以来,全省居民外出就餐、购物、旅游、住宿明显增多,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服务业经济稳中向好,新模式、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带动第三产业用电量延续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河南省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0%,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服务业八大行业中,有七个行业用电量增速在两位数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庭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也显著提升。一季度,全省城乡居民用电2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   在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的带动下,绿色消费日趋火热。在京港澳高速新郑服务区充电站,北京牌照新能源汽车车主李先生插上充电枪后说:“现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越来越方便,充电桩多,大多还是快充,长途司机的‘里程焦虑’大大缓解。”中原智充平台显示,一季度,河南省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业用电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1%。(记者 宋敏)
车联天下高算力舱驾融合域控亮相北京车展
  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4月25日-5月4日举行,本届车展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汇聚了1500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制造商的热销产品与前沿科技,被誉为“汽车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的风向标,揭开了智能汽车迈向高算力时代的序幕。车联天下作为汽车行业智能化领军者,带来领先行业的舱驾融合产品及舱泊一体高端座舱产品,以及众多成熟度、市占率双高的智能座舱产品,此外,还展示车载智能显示系统。这些产品展现了车联天下的强大实力,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深度个性化和安全可靠的未来出行体验。   舱驾融合技术 创领智能时代   车联天下汽车智能网联化产品的研发一直保持着高速迭代和升级。此次最新发布的AL-A1 舱驾融合产品(高通SA8775P)及AL-C2 舱泊一体高端座舱产品(高通SA8255P)首次面向公众展示,驾乘者可在现场沉浸式感受到更加舒适、安全和个性化的娱乐和情境感知等体验。   AL-A1 舱驾融合产品(高通SA8775P)   AL-A1舱驾融合域控,基于高通骁龙(Snapdragon)Ride Flex SoC平台SA8775P打造 ,首颗单SOC集成中高端座舱和高阶智驾功能,为客户提供了面向未来EE架构的首创性产品。强大的AI计算能力、ASIL-D级别功能安全特性等优势,可以实现单车道L2级行车辅助功能,高速领航辅助(NOA)、城区记忆行车等在内的L2+智驾功能,泊车可实现APA融合泊车/RPA遥控泊车、HPA记忆泊车(跨层)在内的泊车功能。利用8775的高NPU算力,已经完成AI大模型在端侧的部署,为AI应用层提供丰富的模型输出,典型的应用包括AI智能语音助手,智能手册、智能桌面等。车联天下自研的舱内DMS/OMS感知算法、舱外AVM感知算法、电子外后视镜的集成,可对驾驶员/乘客的状态进行追踪,并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和驾驶安全性。   AL-C2 舱泊一体高端座舱产品(高通SA8255P)   搭载高通SA8255P芯片,提供了高性能计算、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媒体和高度直观的AI体验,可支持更多的屏幕接入,还可支持高达16路摄像头接入并达到了ASIL-B级别的功能安全水平。利用座舱4个AVM高清摄像头、PDC泊车雷达,可集成泊车算法,实现APA/RPA等泊车功能,从而实现舱泊一体。通过内置舱内舱外视觉算法构建的智能沉浸式空间,为用户提供在驾乘、娱乐、舒适、安全方面极致的智能体验。   2024上半年,车联天下有望落地多个全新平台以及舱驾融合新项目。目前在新平台基础上,又有一批全新客户正在洽谈,预计2025年业界即可看到最新经营成果。   智能座舱揭秘 见证爆款实力   展示新产品、新技术的同时,车联天下还在北京车展现场展示三款技术成熟、口碑优异且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产品。通过这些产品,车联天下已与国内主流主机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AL-C1智能座舱产品(高通SA8155P)   搭载高通SA8155P芯片,采用Hypervisor虚拟技术,一芯双系统,能够实现仪表、娱乐主机和抬头显示等多屏互动功能。配备全车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智能配置,随时随地为车内成员提供服务与关怀。目前,车联天下已向长城、广汽、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主流品牌的20多款主力车型提供了这款智能座舱产品,2023年在8155座舱域控市场约占据30%份额,稳居行业头部。   AL-N1国产化芯片智能座舱产品(X9)    搭载芯驰X9HP芯片,15.6英寸的中控屏与12.3英寸的仪表屏,为驾驶者提供了直观且便捷的界面,让车辆信息与功能尽在掌控之中。配备车联天下全案自研的Autosee座舱系统,丰富的应用服务,包括货运导航、娱乐、手机互联、应用商店及多种生态应用,不仅提升了实用性还满足了娱乐需求。目前已在吉利远程商用车实现量产(此平台设计兼容商用车、乘用车)。   AL-I1智能座舱产品 (QCM6125)   搭载高通6125芯片,采用了8核ARM架构的Kryo260处理器,最大主频可达2.0GHz,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确保座舱系统的流畅运行。它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性能稳定等特点,满足了经济型乘用车市场对主要硬件平台的需求。目前,车联天下已为哪吒汽车等品牌提供了该座舱域控产品。   拓展智能座舱业务 延伸车载显示系统   随着新四化的不断发展,汽车成为第三生活空间,车载显示屏做为智能座舱入口和用户体验的重要依托,其大屏化、多屏化、一体化、个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需求量正在大幅提升。车联天下顺应市场需求,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光学显示产品。和国内头部显示面板公司深度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涵盖光电显示产业一体化触控显示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汽车人机智能交互变革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将在现场展示OLED产品技术、以及以LTPS为代表的LCD显示屏等涵盖光电显示产业一体化触控显示解决方案。   车载OLED/LCD智能显示系统    OLED是一种利用多层有机膜结构产生电致发光的显示屏,具有更轻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清晰度高、柔性好、发光效率高的优点,能满足消费者对显示技术的新需求。   以LTPS为代表的LCD显示屏具有轻薄便携,重量约是传统显示屏的1/3;色彩丰富,拥有16.7百万的色彩,画面层次分明,颜色绚丽真实;分辨率大,清晰度高,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   车联天下整合国内主流显示面板,凭借在座舱领域多年深耕的技术积淀和产品洞察,已与多家主机厂达成了显示屏业务合作。   "智能化"驱动汽车产业链变革,车联天下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成绩斐然。2023年出货量达62万台,产销量双双创历史新高。2024年一季度延续去年良好的发展态势,产值同比增长200%。在保持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车联天下持续加强产品的创新与创造力。在此次北京车展上,车联天下展示的产品承载了其对智慧出行的全新思考、展示了最新的技术与成果。(资料来源:车联天下)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