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秦歌音乐剧《白居易在渭南》首演
8月3日,原创秦歌音乐剧《白居易在渭南》在渭南大剧院首演。   8月3日,由渭南市委宣传部、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出品的秦歌音乐剧《白居易在渭南》在渭南大剧院首演。   据了解,该剧主要选取白居易初入长安满怀理想和母亲去世后回到渭南下邽丁忧这两段历史故事作为主线,聚焦他从理想满怀到人生转折的关键历程,生动展现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与担当精神。   该剧由渭南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创排。全剧分为三幕,第一幕“临风少年”,展现白居易早年的抱负与理想;第二幕“嵯峨岁月”,描绘其人生历程中的重要阶段;第三幕“躬耕渭上”,聚焦他在渭南的生活与创作。该剧入选2024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2025年度陕西省艺术创作资助项目。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柏峰表示:“《白居易在渭南》剧情内容清晰、虚实相间,人物形象丰富饱满,把白居易在下邽丁忧期间的思想转变演绎得淋漓尽致。”   《白居易在渭南》总导演李俊强介绍,白居易在下邽的3年,是其人生蜕变的3年。渭南人民坚强乐观的精神影响了白居易,让他转变了创作方向,写就大量反映百姓疾苦的诗作。本剧采用“秦腔戏歌”的通俗化演唱方法,既保留传统秦腔的风韵,又融入大众易于接受的现代音乐元素,配合“秦音秦韵”的方言之美,在诗意与写实的交互中呈现白居易心境变化历程。(陕西日报记者 耿杨洋文/图)
湖北竹山:中外学子领略庸文化 圣水湖畔篝火铁花迎客
  近日,夜幕下的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上庸镇圣水湖旅游度假区篝火燃起、鱼灯摇曳、雄狮舞动,热闹沸腾。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中外学子在篝火中围圈拉手起舞,一场融合青春活力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交融在熊熊篝火中火热上演。   熊熊篝火燃起,中外学子围圈载舞,手拉手中交流分享民俗故事,数盏造型灵动的鱼灯在中外学子手中“游”动,时而模拟鱼儿摆尾,时而展现群鱼嬉戏的场景,栩栩如生的姿态引得众人连连喝彩。外籍学子舞起“雄狮”,时而腾跃翻滚,时而摇头摆尾,灵活的动作中透着威武气势。令人震撼的是非遗文化艺术“打铁花”,当1600℃的铁水被奋力洒向夜空,瞬间化作漫天璀璨的“火花”,现场观众无不惊叹非遗技艺的神奇魅力。   “我们近距离了解庸文化,手拉手谈民俗,体验非遗,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一位来自国外的留学生说。   竹山县上庸镇是古庸国所在地,该镇以“远古寻踪、庸国兴衰、千年沧桑、革故鼎新”打造上庸文化博览园,把“上庸滚龙,打铁花”等非遗项目融合园区体验互动,吸引国内陕西、河南等省外旅游团参观游玩。同时,该镇以“庸”文化和“庸国故都”为载体吸引全国各大高校来竹山开展研学,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竹山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近年来,该镇累计接待12所高校学子300余人次开展研学。(许海涛、章伟、张成焕)
重庆问鼎“消费第一城”背后的“烟火气”与“创新力”
  原标题:重报观察|重庆问鼎“消费第一城”背后的“烟火气”与“创新力”   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重庆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00.37亿元的成绩,超过上海(8260.41亿元),成为国内“消费第一城”。 5月1日,渝中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游人如织,千厮门嘉陵江大桥再次封桥让路。“五一”假期,重庆文旅市场人气十足。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重庆如何通过差异化路径取得突破,拿下了“消费第一城”?其消费能级跃升折射出哪些经济信号?未来如何持续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提振消费?围绕这些问题,记者展开了采访。   密集活动   掀起全域全季消费潮   消费的爆发并非偶然。打开2025年重庆的“消费日历”可以看到,一系列高密度、强联动的消费活动持续点燃市场热情。   4月29日启动的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以“爱尚重庆·乐购全球”为主题,联动全市所有区县、开放平台及重点商贸企业,打造为期一个月的全域消费热潮。活动整合商文旅体资源,推出超200场系列促消费活动,汇聚全球名品资源开展首发、首展、首秀。   观音桥步行街华为折叠屏手机等新品首发吸引大量市民驻足;龙湖时代天街“数码宝贝·永远的青春”西南首展带动周边餐饮娱乐消费同比增长35%。数据显示,活动期间全市实现销售总额超97亿元,其中观音桥商圈通过“首发经济+地标联动”模式,日均人流量突破百万,直接拉动区域消费超20亿元。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4月底启动的重庆6·18电商节以“全域联动 全链协同”为主题,整合700余家品牌企业、3000余款特色产品,联合百家头部MCN机构、200余位主播及50位私域团长,构建起立体化消费生态。两江新区汽车直播狂欢节创新“线上导购+线下体验”模式,问界市场经理陈城表示:直播让消费者提前了解车型信息,试驾体验更高效。 两江新区汽车直播狂欢节上,问界汽车体验顾问正在进行线上直播。受访单位供图   据了解,重庆市为期两个月的电商节实现网络零售额534.2亿元,同比增长12.9%,有力释放了消费潜力。   事实上,今年二季度以来,重庆以“全域全季消费潮”为战略主线,通过文旅融合、场景创新与政策联动,构建起覆盖全域全季的消费生态。其间,涪陵美心红酒小镇2025水上音浪季,融合音乐、水景、灯光与沉浸式演出,为观众营造出沉浸式的视听享受,日均吸引游客超5000人次,有效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消费热潮。 涪陵美心红酒小镇举行2025水上音浪季,带动周边消费火热。受访单位供图   周周有大促、天天有活动的矩阵式布局,让消费热情从春季延续至盛夏。数据显示,4至6月全域700余场消费活动直接拉动销售70亿元,持续热度营造策略保持市场旺盛活力。   以旧换新   3C数码点燃消费新引擎   2025年上半年,重庆还通过政策工具精准发力,创新性将3C数码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有效激活消费市场。   今年1月20日,重庆在全国率先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春节期间即显现成效。   垫江市民刘玲玲购买一款高端手机,原价5999元的512G机型,经企业优惠150元和国家补贴500元后,实际支付5349元。这一政策红利背后,是重庆首创的“1+4+N”服务生态支撑——自主研发5大数字化申报平台,依托1360个服务网点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政策执行无缝衔接。   政策创新还体现在“政银企”的密切协同上。通过12场专题对接会形成“政府补贴+企业让利+金融支持”组合拳,撬动市场资金投入达政府补贴的3倍。配合春季惠民博览会等23场大型活动及“汽车下乡”等217场特色促销,有效激活县域消费潜力。 两江新区京东超级体验店,消费者选购商品后排队结账。受访单位供图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家电、手机数码累计涉补交易326.82万单,涉及补贴资金17.01亿元。真金白银的补贴直接降低消费者换新成本,充分释放潜在需求,为消费市场持续增长提供关键支撑。   场景创新   山城地貌催生特色消费   重庆问鼎“消费第一城”,还离不开对城市基因的极致挖掘。   两江环抱、群山切割的特殊地貌,非但未成为发展阻碍,反而被塑造为“8D魔幻”城市的独特标签。   通过构建“江崖街洞天”消费空间体系,全市建成286处“山城步道+特色街区+滨江经济带”复合场景,带动沿线商铺租金上涨15%-20%,印证特色化商业的强劲生命力。   渝中区戴家巷崖壁后街堪称典范。悬崖边,九个巨型橙色集装箱错落堆叠,形成长江之滨的青年聚集地。游客在悬挑观景平台拍照打卡,既能俯瞰奔流长江与跨江索道,又可品尝冠军咖啡师特调饮品。这种“上天入地”的立体消费体验,正是重庆地形优势的具象化呈现。   戴家巷运营方、渝中区长翔公司负责人介绍,戴家巷凭借独特的临江崖壁地形优势,在不足200米的街巷空间内,成功聚集了40余家特色店铺,形成一条极具山城特色的崖壁消费后街。   如今,这样的特色创新场景在山城遍地开花,世贸大厦打造重庆首个策展式天台“城市空中乐园”,山城巷利用防空洞纵深空间构建沉浸式奇幻场景,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枇杷山后街等老巷持续焕新。从洞穴经济到云端消费,8D魔幻地形正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消费符号。 南岸区龙门浩老街·下浩里景区,游客在景观台拍摄对面临崖而建的层层叠叠的建筑。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市商务委运行促进处处长王顺辉介绍,接下来,将打造更多特色消费新场景,增加首发经济、“渝伴礼”等品质消费新供给,持续做靓“不夜重庆”等特色消费新名片,着力优化入境支付、离境退税等国际消费新环境,不断提升入境消费便利化水平,促进消费潜力有效释放。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建议,重庆应推动产业深度转型,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消费市场”体系,提升现代服务业占比,实现从规模领先向能级领先的跨越。   “创新消费业态与场景。通过多元业态的引进丰富消费新业态,延长消费时段与空间,激发消费活力。”莫远明表示,重庆应稳住消费基本盘,把常住人口红利转化为消费红利,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入境游,接待好国外、市外游客,提升消费品质,带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记者 周盈)
浩吉铁路累计发运货物列车突破8万列
8月5日,满载3614吨煤炭的83277次列车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靖边东站缓缓驶出,一路向南开往湖北省襄州北站。受访单位供图    8月5日,满载3614吨煤炭的83277次列车从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靖边东站缓缓驶出,开往湖北省襄州北站,标志着浩吉铁路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发运货物列车突破8万列。   作为我国“北煤南运”最长煤炭运输战略大通道,这条2019年建成通车的重载铁路在“十四五”期间货运量超4亿吨,已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完善能源保供体系的重要力量。   浩吉铁路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南站,南至江西吉安站,全长1813.5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的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也是国家“北煤南运”战略布局的重要通道。   “十四五”期间,为充分释放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大通道效能,西安铁路局深化与靖神铁路、榆靖、华泰等各大装车点的运输计划对接,动态挖掘市场活力;同步推进靖边东站扩能改造工程,通过增设2条机待线、4组中岔,缓解站场拥堵,并在靖边北华泰专用线增加2条股道和1条装车环线,持续提升运输能力。   浩吉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建设运营管理主体,加快推进“联网、补网、强链”重点工程,张家湾、闫玉、子陵联络线相继建成投用,推动浩吉铁路成功接入包西、陇海、京九等10余条铁路干线,加速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浩吉铁路运输效能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平均每日开行运煤专列47列,单日最高运量突破37万吨。   “相较传统运输方式,浩吉铁路平均缩短运时约25天,助力‘两湖一江’地区电煤库存天数从平均15天提升至30天。”西安铁路局延安运营维修靖边东站负责人表示,在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他们优化运输组织方案,压缩列车在站停留时间,全力保障电煤运输高效畅通。截至8月4日,浩吉铁路累计运输货物4.35亿吨,为鄂湘赣等地区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强保障。(陕西日报记者 杨光)
新品种迭出,新科技加持……江苏出海产品含“新”量不断提升
  新品种迭出,新科技加持……“江苏制造”外贸出口产品的含“新”量不断提升。   集装箱制造企业出口正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集装箱出口的“含新量”不断走高。苏州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环节引入智能化技术和高端制造工艺,提高集装箱产品的附加值。“我们出口的产品为储能集装箱、集装箱实验室、污水处理集装箱等特殊种类集装箱,与普通集装箱有所区别。”该公司关务负责人杨雪莲说,“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便利的通关,我们拓展全球业务更有信心了。今年上半年,公司集装箱出口货值已近1500万元。”   在太仓中集冷藏物流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焊接箱体,自动喷涂系统高效作业,堆场上整齐排列的冷藏集装箱即将发往海外。“目前公司的在手订单较多,生产线也一直在运转。上半年公司出口冷藏集装箱2.2万标箱,同比增长56%。”该公司副总经理顾小敏介绍,面对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公司加强创新研发,在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方面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太仓集装箱制造公司生产堆场上一批冷藏集装箱即将出口   计海新/摄   在体育用品出口赛场上,常州企业表现亮眼,将人工智能应用与体育产品结合,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体育“智造”出口赛道。日前,常州新智益科技有限公司400台机器人网球发球机出口海外。这家企业以机器人控制算法为核心技术,聚焦乒乓球、网球等运动场景开展产品的智能化革新。“这是我们公司首次开展出口业务。出口的这种新产品具有AI动态交互系统、多模态控制以及发球回收一体化等多种功能,给消费者带来‘替代教练’的训练体验。”该公司经理周兴荣介绍。   “对此,我们安排了专人提前对接,针对企业出口的网球发球机含弱磁(电机有磁铁)内置蓄电锂电池,提前制定检验方案,保障包装的适用性和使用方法符合技术性标准要求,在提升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出口检验模式。”常州海关相关人士说。据统计,今年1—6月,常州市出口体育用品货值2.4亿元,同比增长6.3%。   美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覆盖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发球机,以及智能球拍拉线机。围绕企业出口锂电池技贸措施风险监测,以及企业对主要出口目的国市场准入、标准法规等不了解的情况,常州海关依托全国首家新能源电池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优势,指导企业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助力出口企业积极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提升出口竞争力。今年1—6月,该企业已累计出口发球机512台。   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百余台全自动机械手臂精准配合,定位抓取、流畅运转。这家企业专业从事固态锂电池生产,今年1—6月,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两倍。“我们的主要产品固态锂电池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了液体电解液和隔膜,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具有能量密度更高、电池容量更大等优势。”该企业外贸经理郭浩说。   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江苏制造的含新量也在不断提升。南京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6月,江苏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5985.3亿元,同比增长5.6%。日前,在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一批电极箔在完成发孔、扩孔及化成等流程处理后,下产线打包运往马来西亚。该公司在全球电极箔市场占有率超7%,今年上半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67.23%。“电极箔是电子储能材料的关键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5G通信等领域。”该公司关务负责人金文慧说,“我们企业专注于技术研发,目前已拥有260余项专利,研发人员占比超20%。”   苏州天孚光通信作为业界领先的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引入新设备、调整生产线,开拓了光纤适配器和光收发组件等多条产品线齐头并进的综合布局,公司已拥有专利数高达272项。“光电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从产品生产到出口订单交付各环节都在与时间赛跑。”该企业关务朱勉介绍,“通过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我们现在遇到急需生产料件的情况,可从集团下游企业快速调拨,提高生产效率。上半年,公司进出口额共计26.44亿元,同比增长101.6%。”(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 宋晓华)
黔西南州民族歌舞剧《锦·蓝》精彩上演
  8月3日,2025黔西南州民族歌舞剧《锦·蓝》巡演在安龙县招堤景区星空草坪上演,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视听盛宴。   演出现场,演员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服饰,以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歌声,将艺术元素与民族特色、非遗相结合,用多种表现形式展示了各民族儿女心手相牵、守望相助、团结协作,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场景。不仅让现场观众近距离领略地方民族文化的魅力和风韵,体现各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与深厚情谊,也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认同。   该剧以黔西南州各族绣娘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大桥共绣《锦蓝图》为主线,生动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感人故事。剧情围绕布依族、苗族、彝族三位绣娘响应驻村第一书记“黔哥”号召,共织贺礼庆祝花江峡谷大桥通车而展开。剧中不仅有老一辈人深沉的家国情怀,还结合了年轻一代的爱情故事,剧情跌宕起伏,感人肺腑,通过多维度演绎了从“小家”和睦到民族“大家”团结奋进的新时代壮丽画卷。   据介绍,此次巡演以“文旅融合,让热度更热——《锦·蓝》带你畅游黔西南”为主题,7月至12月,将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巡演,并参加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
陕西高尔夫女将 世界排名蹿升
  原标题:陕西高尔夫女将 世界排名蹿升 刘艳逼近“前百” 刘依一提升12位 刘艳在十五运会资格赛中夺得女子个人冠军。(陕西省高尔夫击剑运动管理中心供图)   北京时间8月5日,随着高尔夫大满贯赛事英国女子公开赛的落幕,女子高尔夫世界排名也迎来更新。陕西省高尔夫球队的两位女将刘艳与刘依一凭借赛事中的稳定发挥,排名双双提升,其中刘艳更是逼近世界前100位,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26岁的刘艳早在2019年就收获职业生涯首冠——香港公开赛冠军。2021年陕西全运会,她获得女子个人赛第5名。进入2025年后,刘艳的竞技状态愈发稳定。今年4月的全国高尔夫球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运会资格赛上,她以总成绩-22杆勇夺女子个人冠军,助力陕西女队以总成绩-44杆斩获女子团体亚军。根据十五运会竞赛规程,陕西高尔夫球男、女队均拿到团体决赛入场券,刘艳、刘依一与男队的金子豪、王首谦则锁定了个人决赛资格。谈及团体赛,刘艳难掩喜爱:“关键时刻,全队都在为我欢呼,这种氛围太燃了。团体赛里大家相互支持、为共同目标拼搏,和个人赛的感受完全不同,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团体赛。”   在刚刚结束的英国女子公开赛中,刘艳以并列第19名的成绩斩获6.75个世界积分,世界排名升至第104位,距离前100仅一步之遥。她的队友、西安姑娘刘依一最终以并列第58名完赛,世界排名从188位跃升至176位。四年前的全运会上,刘依一曾与田红、潘艳红、赵志萌组成陕西女队,以总成绩低于标准杆19杆夺得女子团体亚军。如今,这位西安姑娘期待能在十五运会上再创佳绩。   对于今年11月在中国香港举行的十五运会高尔夫球项目决赛,刘艳自然也充满了期待,“全运会资格赛的胜利和世界排名的提升给了我很大信心,我的目标不只是成为中国最优秀的选手,更要努力跻身世界最高水平选手的行列。”(西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靳鹏)
让更多“黔货”走出国门 贵州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8%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加密国际货运航线,民营企业首单出口打开新市场,跨境电商9810模式助力特色产品出海……今年上半年,贵州外贸交出亮眼成绩单,进出口总额413.85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出口总额269.05亿元,增长14.0%。   据了解,由贵州“一局四中心”平台国际货运中心保障的贵阳—仰光、贵阳—达卡、贵阳—曼谷3条国际货运航线进出港货量达3030.16吨,同比增长141.85%。作为外贸主力军,民营企业表现抢眼。7月27日,贵州众磷山生物肥料有限公司首批115.5吨大量元素水溶肥启程运往伊朗阿巴斯,实现公司首单出口突破。“这批订单让我们对拓展海外市场信心倍增。”公司主要负责人何江海表示,产品此前主要覆盖西南市场,去年总产值超2300万元。   跨境电商作为连接全球生产与消费的“数字桥梁”,是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的重要趋势。7月24日,调味品、民族手工艺品等10余类“黔货”在贵阳综合保税区集拼后,通过跨境电商9810模式发往澳大利亚。“该模式能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助力规模化拓展,助推更多‘黔货’走出国门。”保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贵阳海关创新实施的“出口锂电池包装智慧检验模式”成效显著,推动锂电池出口连续9个月增长,今年前5月同比增幅达628.8%。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比提升,今年上半年贵州外贸在规模、结构、主体等方面均呈现积极变化。”贵阳海关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半年仍面临诸多挑战,抓住贸易伙伴多元化、出口结构升级、新业态发展等机遇,将是推动外贸持续增长的关键,贵阳海关将全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助推外贸“质升量稳”,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支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交互式沉浸戏剧游—《溯·长河》在洛阳上线
  沉浸式戏剧游,洛阳文旅全新“打开方式”!8月4日,记者从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近日,交互式沉浸戏剧游——“汉魏奇幻游-《溯·长河》”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开启。   据悉,《溯•长河》以汉魏文化、文物探秘为主线,讲述了一名考古学实习生在博物馆中意外卷入时空漩涡,在神秘引路仙的指引下,最终成功修复时空错位的故事。   《溯·长河》在正式上线前已完成内部测试。测试期间,参与者佩戴专属身份标识,手持解密手册,根据手机小程序发布任务指引,内测着在各展厅中,通过解读青铜器铭文、观察陶俑造型特征、分析瓦当纹饰图案等方式完成解谜任务。   洛阳城东,汉魏故城遗址之上,沉睡千年的王朝脉搏重新跃动。穿越千年,体验者化身历史“探秘者”,手握专属解谜手册,每一道谜题,都暗藏展厅文物的千年密码:青铜器上的铭文、陶俑的姿态、瓦当的纹饰……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跨越千年时光,找寻被掩埋的故事的钥匙,在真实的遗址氛围中抽丝剥茧,完成实景解谜;与君同行,共演历史“名场面”,“昭君出塞”王昭君怀抱着琵琶;“文姬归汉”蔡文姬的琴声幽咽;“一代雄主”曹丕的目光如炬;“建安之杰”曹植的挥毫泼墨……四位传奇人物走出史册,诉说他们的悲欢离合、家国情怀。   根据体验设计,完整参与该项目约需2-4小时。体验过程中,由专业演员扮演的曹植、蔡文姬、王昭君等历史人物将随机与游客互动。例如,曹植会在吟诵《洛神赋》后向游客递送任务道具;王昭君则会在表演间隙邀请游客协助完成特定任务。   《溯·长河》项目负责人介绍,这种创新的互动体验模式获得了测试者的高度认可,普遍反馈体验感强、参与度高。该戏剧游创新性地融合了专业戏剧表演、实景解谜任务、历史人物NPC互动以及数字交互技术等体验模块。这种多元化的体验设计突破了传统博物馆“静态观展”的模式,通过沉浸式场景营造,为参观者打造身临其境的历史文化体验。(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李雅娟)
项目投资总额近15亿元 攀枝花攀果(芒果)产业发展大会在盐边举行
  8月5日,攀枝花攀果(芒果)产业发展大会在攀枝花市盐边县举行。大会现场签约额23.26亿元,其中,协议类67份,签约金额8.78亿元;项目类24个,投资总额14.5亿元,为攀枝花攀果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盐边现代农业园 摄影 周钰焓   大会深入分析全国芒果产业创新发展趋势,分享全国水果市场趋势,为参会者提供行业前沿信息,此外,还围绕攀果产业发展相关主题进行探讨,并为5家企业颁发授权使用“攀@果”品牌证书。   “攀枝花芒果品质出众,市场认可度非常高。此次签约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助力攀枝花芒果销往更广阔的市场。”成都三联花木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在签署出口合作协议时,对攀果外销市场充满信心。 签约现场 摄影 周钰焓   攀枝花作为中国四大芒果集中种植区域,其雄厚的产业基础为大会成果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目前,全市芒果种植面积已达103万亩,年产量60万吨,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三。尤为亮眼的是,攀枝花晚熟芒果产量占全国下半年市场的70%以上,位居全国首位。凭借卓越的品质和上佳的口感,攀枝花芒果深受消费者喜爱,85%以上的鲜果畅销全国各大市场,并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泰国、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攀枝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攀枝花攀果产业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搭建了产业高端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展示了攀枝花芒果产业的实力与潜力。下一步,攀枝花市将通过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和品牌价值提升,推动攀枝花芒果产业迈上新台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文 杨盼 韩嘉伟 彭莉 周钰焓)
“丝路海运”集装箱航线开行突破2万艘次
  原标题:“丝路海运”集装箱航线开行突破2万艘次 经厦门港出口的热门商品从服装鞋帽到电线电缆、新能源产品,覆盖范围广 “丝路海运”已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记者 黄嵘 摄)   8月5日,在厦门海天码头,“地中海阿努莎三号”货轮满载着中国制造的服装鞋服等鸣笛启航。这艘年轻的“丝路海运”命名航线船舶,见证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往来的蓬勃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丝路海运”命名集装箱航线累计开行突破2万艘次。   作为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平台,“丝路海运”自2018年开行以来,构建起强大的航线网络及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深受全球外贸企业信赖。“丝路海运”平台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开通石材等特色散杂货航线,实现多元化物流服务。截至7月底,散杂货航线已开行476艘次、高效装卸货2793.64万吨,实现港口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丝路海运’已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表示:“经厦门港‘丝路海运’航线出口的热门商品,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从常见的服装鞋帽,到近年来热销的电线电缆及新能源产品,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向世界。”   为了丰富“丝路海运”出海网络,厦门海关深度应用数字口岸平台,动态掌握船名、靠泊泊位、抵离港时间等通关信息,优化船舶登临作业模式,实行365天24小时船舶通关服务。(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余明霞 康程皓)
武汉立体物流降成本通全球 “新三样”出海再提速
一辆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武汉)即将发往波兰马拉舍维奇。受访单位供图   8月5日,一列满载液晶显示器、光伏板等55大柜货品的中欧班列(武汉),从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始发,将运往德国汉堡、杜伊斯堡。   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需求持续攀升,武汉已成为中国出口新能源车的重要基地,东风、小鹏、小米等多个知名品牌新能源汽车年出口量6万余台。湖北还是重要的锂电池生产基地,荆门亿纬、宜昌宁德时代等是锂电池出口重要企业。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共拥有58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和地区、120个城市,为湖北进出口企业搭建起更加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   东风汽车零部件、冠捷电子产品、美的家电等“湖北制造”,搭乘班列直抵俄罗斯、中亚腹地。今年上半年,“东风号”专列承运量同比激增95.69%,湖北新能源车、光伏板等“新三样”加速嵌入欧亚产业链,高附加值、高科技商品占比逐年提升。 中欧班列(武汉)首趟进口农产品运贸专列抵达。受访单位供图   7月24日,汽笛长鸣,武汉市长江新区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二期码头,一批“武汉造”新能源汽车搭乘货运列车装箱启运,经厦门港出口海外。   “武汉—厦门”“新三样”货物铁海联运新通道开通后,从出厂到出海环节缩短了5-7天,每箱节约物流费用600元左右,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上亿元。   今年3月25日,获批临时开放的汉南港帮助本地企业把“出海口”搬到了“家门口”,“车谷号”滚装船在汉南港起航,将650辆汽车运往比利时安特卫普港。一个月后,花山港首开至日本航线,一船汽车座椅骨架7天可直达日本门司港。 “华航汉亚5”轮停泊在阳逻港。受访单位供图   目前,武汉港依托枢纽优势,在阳逻港开辟了中欧班列(武汉)、中亚班列(武汉)第二始发站,实现了水陆两大丝绸之路的无缝对接,货物“下船即上车”直通亚欧大陆。   6月6日,鄂州花湖国际机场首个海外仓——米兰海外仓,在意大利马尔彭萨国际机场物流园区揭牌投运。未来还将在阿联酋迪拜、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等国际航空枢纽拓展花湖海外仓。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2025年上半年国际货邮吞吐量22万吨,已是2024年全年货邮量的90%,增速领跑全国,上半年货运航班量闯入全国前四,仅次于香港、浦东、深圳机场,成为中部开放“空中出海口”的核心引擎。   水、陆、空等黄金通道的延伸,使得武汉从传统地理意义上的“中心”,跃升为辐射全球的“枢纽”。   盛夏时节,中铁联集武汉中心站一派繁忙。一条条铁轨如巨龙般延伸到远方,一辆辆货运车辆往来穿梭,巨大的龙门吊犹如巨臂擎天,精准操控着集装箱。   “公司将锚定全年目标,围绕高效运输、多元通道、创新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助推湖北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的新前沿。”汉欧国际总经理助理夏泽豪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徐晨)
“村BA”流量激活台江非遗工坊 订单涨20%
  8月1日,走进黔东南州台江县商贸城的国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遗工坊,台江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国祥锤起锤落间,一件精美的“村BA”银饰品制作完成。“现在是订单追着锤子跑,我家的订单激增20%,积压三年的银料库存全面清空。”他抹去汗水笑道,通过将银饰、刺绣等传统手艺与“村BA”IP融合发展,设计开发出的篮球主题文创产品备受游客青睐。 吴国祥打造的“村BA”银饰品   搭乘“村BA”流量东风,台江深入推进文体旅融合,搭建起11家非遗工坊,提供“资金帮扶+流量扶持”双重赋能。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王家黛介绍,通过在线上开通“村BA消费券”和线下增设“深山非遗集市”,“村BA”系列文创产品销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县注册的民族银饰刺绣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户已达219户和515户,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1200万元。 台江开设的“村BA”深山非遗集市   过去三年,“村BA”赛事吸引832万游客涌入,创造了千亿级的网络曝光,如今台江的非遗工坊被纳入“跟着村BA去旅行”精品路线,游客从观赛延伸至深度体验传统手工艺,“观赛-消费-体验”的良性循环已然形成。今年暑假,台江苗绣手艺人石传英的刺绣工坊已接待研学团队24批次;台江县施洞镇邰春花的苗绣工坊订单量同比增长50%。 石传英(右)在非遗工坊进行创作   这场文体旅融合的变革正释放长远效益。7月21日,“台盘乡村篮球文化景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传统技艺展示开辟永久舞台。台江以“村BA”为核心引擎,深度融合节庆与文旅资源,将瞬时流量沉淀为长效动能,为台江县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提供了活化路径。(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正海)
7418.6万千瓦!用电负荷四创新高 四川电网运行平稳
  8月5日21时22分,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攀升至7418.6万千瓦,这是今年入夏以来第四次刷新历史纪录,较去年最高负荷6929万千瓦增长约7%。目前,四川电网运行安全平稳,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8月4日,国网雅安供电公司员工在高温天气下处理设备故障 摄影 曹颀   连日来,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空调降温负荷超过3000万千瓦,成为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的主要原因。7月16日,四川电网负荷突破历史极值,达到7224万千瓦;次日再度攀升至7311.7万千瓦。进入8月,负荷继续走高,8月4日21时21分达到7356万千瓦;8月5日21时22分再创下7418.6万千瓦的新峰值。 高温天气下,国网乐山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值班员在500千伏辉山变电站开展迎峰度夏特殊巡视,对站内重点保电线路开展红外测温 摄影 肖力姝   国网四川电力坚决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存住水、发好电、保住网、错好峰”,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专班作用,统筹省内电源发起来、电力外购保起来、错峰负荷控起来、市场调节用起来,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8月1日深夜,国网成都供电公司紧急开展10千伏灯电线25号杆T接春熙园支1号杆隔离刀闸及线夹更换工作 摄影 严从俊   6月以来,四川盆地高温天气接连打破纪录,7月底至8月初,更是迎来本轮高温的“最强阶段”,高温范围和强度均创近期新高。为应对高温高负荷挑战,国网四川电力多措并举,提前建成投运23项迎峰度夏及世运会保供重点工程,夯实电网基础。目前,四川电网全网总装机1.5亿千瓦,水电、新能源、火电等各类电源实现应发尽发,省外购电能购尽购。 国网绵阳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员工头顶烈日,对位于涪城区塘汛镇的10千伏塘镇二线进行带电搭火作业 摄影 田海   同时,全省建立规模达900万千瓦的需求侧响应资源池,吸引超过4000户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此外,各类新型主体参与用电负荷精准调节,全省已建成虚拟电厂30座、储能项目295个,可调能力超100万千瓦,有效支撑度夏电力保供。   当前正值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国网四川电力持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大对重要输配电通道和设备的特巡维护力度。近8000人的抢修队伍、200余辆中低压发电车24小时待命,确保运维无盲区、抢修不过夜,全力以赴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文 成苏苏 毛雯卉)
地铁解码城市出行新图景
地铁车站内的智能机器人。 进站乘车。 保驾护航。 检修地铁设备。    近日,哈尔滨迎来旅游热潮,八方游客涌入冰城,地铁凭借便捷高效的优势,成为游客出行的首选。随着客流持续攀升,哈尔滨地铁线网近日连续四天位列全国客流强度第二位,单日客流最高突破百万人次,沿江车站、换乘车站及重点景区周边车站客流增幅尤为显著。面对激增的出行需求,哈尔滨地铁迅速行动,以精细管理、暖心服务和高效调度积极应对,织密出行保障网,让“十字+环线”交通网络不仅成为市民通勤的“动脉”,更成为游客畅游冰城的“风景线”。   暑期客流激增 地铁出行“热力值”拉满   8月2日9时,哈尔滨西站地铁站内已是人声鼎沸。来自河北的游客刘璐拖着行李箱,跟着指引牌走向安检口,她举着手机里的攻略念叨:“从哈西站坐3号线到中华巴洛克,再换乘2号线去中央大街,全程不用出站,太方便了!”此时,就在她身旁,几位背着双肩包的年轻人正围着值班站长丁艺伟询问去太阳岛的路线,丁艺伟笑着递上一张地铁线路图:“您看,3号线换乘2号线,两站地就到太阳岛站,出站就是景区入口。”   作为高铁与地铁接驳的重要枢纽,哈尔滨西站地铁站的客流变化是冰城暑期旅游热度的“晴雨表”。“日常日均客流1.5万人次,6月末进入暑期后,外地乘客占比大幅提升,日均客流直接翻倍,达到3万人次。”丁艺伟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站台显示屏说,每天13时30分至19时30分是高峰时段,多趟高铁集中到站,出站客流像潮水般涌入地铁,“最忙的时候,我们一个小时要解答上百个咨询,嗓子都快喊哑了,但看到大家顺利乘车,就觉得值。”   不仅是哈西站,地铁3号线中华巴洛克站,2号线中央大街站、太阳岛站等景点周边车站同样“人气爆棚”。据地铁运营部门统计,进入7月,线网单日最高客流突破百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超过三成,“打卡地铁站、乘地铁游景点”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广东游客李先生一家住在中央大街附近,他告诉记者:“原本担心景点之间距离远,没想到地铁串起了所有想去的地方,昨天从中华巴洛克回来,出地铁就到酒店门口,比打车还方便。”   多维保障发力 筑牢顺畅出行防线   客流高峰之下,如何确保旅客“走得顺、走得快、走得安心”?哈尔滨地铁早已做好准备,从人员调度到设备维护,从流程优化到应急响应,打出一套“组合拳”。   在哈尔滨西站东广场的地铁进站口,一条“S”形的安检通道格外显眼。“这是我们创新的‘动态铁马矩阵’模式。”车站负责人介绍,通过可移动式隔离带设置迂回通道,配合“分级安检”,能科学调控客流速度,将排队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高峰时段,这里还会启动“潮汐通道”模式,车控室通过监控实时观察客流变化,一旦发现1.5层换乘通道出现拥堵,立刻引导乘客从其他出入口分流,专职疏导人员“定点+流动”配合,确保通道始终畅通。   设备“不掉线”是顺畅出行的基础。在哈西站站厅,维修人员正在对自动售票机进行巡检,他们手持记录表,仔细检查屏幕显示、纸币识别、找零功能等细节。“全站12台TVM自动售票机、41个AG自动闸机、4个BOM半自动售票机,实行‘两小时一巡检’,故障必须5分钟内响应、15分钟恢复。”维修班班长王师傅说,暑期以来,他们全员取消休假,24小时轮班值守,“游客来一次不容易,可不能因为设备故障耽误他们的行程。”   针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车站推出“一对一”贴心服务。在中央大街站,工作人员发现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独自乘车,随即全程陪同购票、进站、乘车,直到将老人安全送到目的地。“我们在每个车站都设置了便民服务台,提供爱心预约、行李暂存等服务,旅游团还能走绿色通道,尽量让大家少跑腿。”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此外,地铁运营部门还动态调整列车运行图,在高峰时段加开临时列车,缩短行车间隔。“3号线全线贯通后,环线运力提升了40%,我们准备了10列备用车,根据实时客流随时上线,最大程度满足出行需求。”地铁调度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   地铁串珠成链 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太惊艳了!这哪里是地铁站,分明是艺术品!”在太阳岛站,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车站内,高耸的柱面浮雕展现着松花江畔的四季风光,铁艺扶梯搭配蓝天白云的穹顶彩绘,仿佛将太阳岛的美景延伸到了地下。而在中央大街站,31块电子屏幕循环播放着百年老街的建筑故事,欧式拱窗造型的站台立柱与地面的面包石遥相呼应,让游客未出地铁就感受到了欧陆风情。   哈尔滨地铁的“颜值”与“内涵”,早已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每座车站都融入独特的文化元素:人民广场站的彩绘玻璃墙面、哈尔滨站的“火车头”主题壁画、中华巴洛克站的青砖灰瓦装饰……这些设计不仅让乘客在乘车时感受城市历史文化,更成了游客必打卡的“景点”。“本来是想坐地铁去太阳岛,结果在地铁站拍了20分钟照片,哈尔滨的细节太戳人了!”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笑着说。   更重要的是,“十字+环线”交通网络的形成,让哈尔滨的文旅资源真正“串珠成链”。过去,游客从中央大街到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需换乘两次公交,耗时近一小时;如今,乘地铁2号线转3号线,20分钟就能直达。冰雪大世界、太阳岛、索菲亚教堂、老道外……这些分散的景点,通过地铁连成一条便捷的旅游线路,游客“一键直达”的同时,也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文/摄 记者 邢汉夫)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