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胎死腹中的谷歌“Project Ara”模块化手机原型曝光:骁龙810芯片,模块可用SIM卡针插拔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据科技媒体 9To5Google 昨天报道,谷歌胎死腹中的模块化智能手机“Project Ara”最近现身网络,让科技爱好者在如今再次一窥谷歌当年的幻想,见识到这款号称“改变手机行业”的设备。 结合IT之家此前报道,“Project Ara”计划由谷歌和摩托罗拉联合打造,最初亮相于 2014 年的 Google I/O 大会,当时两家公司提出了“模块化手机”概念,将手机的相机、电池、扬声器部件变成可拆装形式,使用户可以自由更换。 不过这个项目的进展并非顺风顺水,最终历经多次跳票、延期后,谷歌将其放弃,最终这款手机胎死腹中。 在这个项目被谷歌放弃八九年后,电子设备收藏家 Racoondetectionsquad 于 TikTok 平台发布视频,曝光了三台“Project Ara”原型机及多个模块,让世人再次看见谷歌当年的狂想。 根据他发布的视频和图片可以看到,他手上原型机的“Ara”Logo 是比较新的版本,其外观与 2016 年流传出的工程机不同,因此可能是晚期版本,这些手机的后盖均可以装配电池、摄像头、扬声器等模块。 同时根据实机演示可以察觉到,这些原型机搭载高通骁龙 810 芯片,配备安卓系统,不过手机内装有许多工程软件,属于内部测试机,相机、扬声器模块边角都带有一个小洞,可通过 SIM 卡针按下后插拔。 9To5Google 对此表示,虽然 Project Ara 的概念令人怀念,但在当今时代,这种手机几乎不可能再次面世,从各大厂家的商业策略和技术结构来看,这种“能随便拆装核心组件”设计理念都与当代的封闭生态策略背道而驰。 因此这款手机更像是理想主义的演绎,如今回头看依然令人感叹。
小岛秀夫辟谣:科乐美曾拒《黑客帝国》游戏邀约?假的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小岛秀夫今天在 X 平台发文,辟谣“1999 年科乐美拒绝《黑客帝国》导演邀约制作游戏”事件。 IT之家在此援引小岛秀夫,他在社媒上看到这则消息时非常惊讶,他在过去 26 年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也没有人对他传过这种话。 他透露,20 世纪 90 年代的时候他和《黑客帝国》导演沃卓斯基姐妹都是朋友,彼此间都是对方的粉丝,会通过电子邮件交流,《黑客帝国》还没在日本上映的时候他就去美国看过这部电影,并在沃卓斯基姐妹来日本为电影宣传造势时与她们见过三次面。 某天早上的时候他在东京新宿接受了游戏媒体《Fami 通》采访,当时《黑客帝国》的概念设计师 Geof Darrow 也在现场参加访谈,同时沃卓斯基姐妹在下午受邀前往科乐美 CS 事业部总部,当时小岛秀夫担任的是科乐美子公司 KCE JAPAN 副总裁。 当小岛秀夫结束媒体采访回到公司时,沃卓斯基姐妹刚刚与 CS 部门主管北上一三结束会面,之后小岛加入了她们的行程,在没有翻译在场的情况下用英语交谈了一小时,电影的视效总监 John Gaeta 当时也在场。 而在当天晚上,小岛秀夫参加了《黑客帝国》的日本首映特别活动及派对,但沃卓斯基姐妹在上述任何场合都没有向他邀约过制作游戏。 小岛秀夫还表示,他当时正在全力制作《合金装备》游戏,忙得不可开交,就算沃卓斯基姐妹真的给他发这种邀请,他也可能没法立刻答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则传闻的源头是科乐美前副总裁克里斯托弗・伯格斯特雷瑟,他在接受《Time Extension》采访时表示,他本人推动了小岛秀夫与沃卓斯基姐妹会面。 按照他的说法,那天下午小岛、沃卓斯基姐妹与北上一三一行会面时,沃卓斯基姐妹对小岛秀夫说:“我真的希望你能制作《黑客帝国》改编游戏,你能接手吗?”,当翻译将这句话翻译成日语后,北上一三直接插嘴回复道:“不行”。 不过按照小岛秀夫的说法,他在那天下午压根没有参与这场三人会面。
18K小金表升级!OPPO Watch X2 Mini新增支持高血压风险评估研究
快科技10月29日消息,OPPO Watch X2 Mini今天官宣升级高血压风险评估研究功能,可以通过数据检测来评估高血压风险。 据介绍,用户连续佩戴手表7天以上即可可评估高血压风险(非出值),降低查门槛帮助潜在人群及早识别高血压风险,提升知晓率。 此功能适用于未确诊高血压用户,目的并不是测量具体数值,而是通过各项指标来预估,有风险提前报警,避免确诊即重症,并及时应对。 除了血压之外,OPPO Watch X2 Mini还支持直连动态血糖仪血糖仪实时显示,可连接硅基、雅培、欧态动态血糖仪M8,通过手表实时提醒。 OPPO Watch X2 Mini发布于今年4月,补后的价格是1529.15元起,提供皓月银、明日金和星野黑三种配色。 表壳采用18K真金镀膜工艺,搭配高定珠宝同款抛光工艺,配备18K金精钢表冠,设计灵感源自古罗马万神殿的锥形穹顶,表冠太阳纹由钻石刀雕刻而成,流光溢彩,表冠可旋可按,交互便利,带来“金来运转”的美好寓意。 支持50米防水,内置高精度健康传感器,带来媲美金标的准确率。当心率、血氧异常时,手表会实时提醒,预警健康风险。 此外,收到还接入DeepSeek-R1满血版,抬腕就能问,出门跑步无需手机,手表一键即可为你深度解读运动数据。
海思详解 HDR Vivid 为什么重要:打破高端 HDR 标准被国外主导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海思技术有限公司今日发布“芯闻速递”,介绍了 UHD(Ultra High Definition,超高清)时代 HDR 为何成为各家竞争焦点的原因,并解答了 HDR Vivid 为什么重要这一问题。 海思技术有限公司表示,UHD 时代不是单纯提高像素点的数量,而是对画面的每一个维度进行革命性升级。在这个全球产业转向的节点上,我们也推出了自己的 HDR 标准 ——HDR Vivid,其已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纳入行业标准,在各大终端平台落地。UHD 真正的核心包括四个维度: 更高分辨率:4K、8K 只是基础; 更广色域:呈现人眼可见的更多颜色,避免画面“失真”; 更高位深:颜色过渡更细腻,避免海面或天空出现“色阶断层”; 高动态范围(HDR):让亮的地方有层次,暗的地方有细节,接近真实人眼对世界的感知能力。 海思称目前全球视频技术路径非常清晰:在分辨率普及之后,HDR 成为所有内容制作、终端显示、直播平台重点优化的方向。其中,Netflix、Disney+ 等流媒体平台将 HDR 内容作为核心卖点;国际消费电子展 CES 连续多年把超高清与 HDR 作为核心展示主题;电视、投影、手机厂家也推出“原生 HDR 芯片”和“AI 画质增强算法”。 然而 HDR 不是单一技术,而是一套完整的制作-传输-显示标准。只有当内容在制作端就按照 HDR 格式采集、编码,并在终端设备上被正确解码呈现时,用户才能看到 HDR 画面应有的效果。 图源:海思技术有限公司公众号 | HDR Vivid 升级效果 海思解释,高端 HDR 标准在过去几乎被国外主导,这些标准通常需要付费授权,在设备适配、内容制作上都有门槛。为了打破这一局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牵头,联合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海信、康佳等多方力量共同研发,推出了 HDR Vivid。 HDR Vivid 的出现这意味着我们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超高清标准,而且不是“自娱自乐”,而是能够参与竞争的开放标准。IT之家附 HDR Vivid 的关键特点如下: 国家标准:已被纳入广电行业标准,获得国家级认证; 全链路开放:从制作、传输到终端解码; 智能适配:不同品牌的电视、手机屏幕显示能力不同,HDR Vivid 可以通过动态元数据自动适配,实现“每一台设备都能显示出自己最好的效果”; 真实感更强:亮度层次、色彩还原接近人眼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而不是单纯追求艳丽或高亮。 目前,HDR Vivid 已经在手机、电视、OTT 盒子、影院放映系统中大规模落地;包括海信、创维等品牌已率先支持,B站、腾讯视频、央视频等平台也开始提供 HDR Vivid 内容。海思表示,超高清不是一个终端卖点,而是一场产业升级。它影响的是整个影视、直播、体育、游戏、通信产业链,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 另据IT之家此前报道,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8 月 29 日批准发布了三项数字媒体领域关键技术国家标准,包括: 《GB/T 46269.1-2025 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第 1 部分:元数据及适配》 《GB/T 46269.2-2025 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第 2 部分:应用指南》 《GB/T 46271-2025 信息技术三维声技术编码、分发与呈现》 此次发布的三项标准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 TC 242)等单位牵头起草,于 2025 年 8 月 29 日正式发布,并将于 2026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将对广播电视、互联网视听、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产生影响。
360推出“智能体管家”,一站式平台打通构建、管理、运营全流程
作者|江宇 编辑|漠影 智东西10月28日报道,今日,360正式发布面向政企的企业级智能体构建与运营平台。该平台支持私有化部署,并已适配信创软硬件环境,可接入本地大模型运行。 在智能体能力上,平台提供L2到L4多个层级的构建方案,涵盖流程编排、推理执行、多智能体协同等复杂任务。 整个平台围绕“构建、使用、管理”三大环节设计,同时配套权限控制、模型适配、评测与运行观测机制,专为解决政企常见的系统复杂、权限多级、协作效率低等问题。 一、用“建—用—管”架构,搭出L2到L4多层级智能体 此次发布的平台落点于政企机构这一典型B端场景。相较ToC侧重交互体验,政企用户在部署智能体过程中更强调任务正确性、权限分级、流程稳定性与数据安全。 当前的技术基础包括两大关键演进:一是大模型“慢思考”能力逐步增强,推理与判断成为可能;二是MCP协议推动工具生态繁荣,使模型具备真实操作能力。 在此基础上,360将智能体定义为模型与任务之间的中介层,通过引入平台级的角色权限分工与生命周期管理机制,让智能体得以嵌入政企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系统中。 该平台采用“建—用—管”架构,将开发、使用、管理分离,满足政企用户“权责明确、协同分层”的内部组织需求。同时也支持异构智能体管理能力,兼容合并子公司或外部平台所建的已有智能体资源。 此外,该平台提供从L2到L4的三类智能体能力: 1、L2流程型智能体适用于标准化任务,支持大模型、脚本、音视频、循环等节点的编排; 2、L3推理型智能体具备自主任务规划能力,可通过提示词模板、工具挂载完成复杂任务; 3、L4多智能体协作模式引入蜂群式架构,每个节点为独立“数字员工”,支持上下文共享、任务并行执行,适用于高复杂度场景。 360官方披露的执行表现显示,L3级别智能体可连续执行100步、调用100个MCP工具。而L4蜂群智能体则支持1000步连续运行,任务成功率达95.4%。 此外,该平台还配备GUI可视化设计器,可将智能体逻辑封装于页面、列表与按钮背后,适配“自然语言不易描述”的结构化操作任务。 同时,该平台还提供“超级智能体”机制,用户一句话即可由系统自动路由调度工具链,支持混合调用与任务记录。 二、支持私有部署,附带可评测、可观测、可运营能力 安全与部署能力方面,GIA平台支持本地私有化部署,最低两台服务器可运行核心服务与知识库,支持私有API转MCP网关、连接本地大模型、接入信创软硬件体系,包括CPU、数据库、浏览器等。 同时,该平台集成“人在回路”能力,通过零代码GUI组件让人工确认参与关键环节,规避模型误判。权限体系支持组织与人员级别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所有工具调用、知识库调取、模型输出都可监管。 此外,该平台构建了完整的评测、观测与运营体系:上线前可通过数据集进行任务准确性与稳定性评估,不符合要求的智能体不得部署;运行中可实时观测参数表现、定位异常、优化流程;运营阶段支持全生命周期跟踪与管理。 目前,该平台已在公安、政务、金融、交通等多个行业落地。 结语:多智能体能否统一接入、稳定执行、持续管控,成为关键一环 对政企来说,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系统之间也要打通配合,智能体如果只是单打独斗,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它不仅要能完成任务,还得接得进原有系统,听得懂指令,也要方便管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台化”成为不少团队探索的方向:把多个智能体统一纳入一套机制里,集中接入、协同运行、持续管控,尽可能降低部署和管理的难度。 多智能体是否能跑进真正的业务流程,其关键或许就在于这套机制能否完成。
专为日本市场开发!比亚迪T35电动货车发布:能拉货还能当桑拿房
快科技10月29日消息,在今日开幕的2025东京车展上,比亚迪正式发布了T35(T-Sango)电动货车。 该货车提供铝制厢式和平板两种车身,为日本市场专属设计,可使用普通驾照驾驶,新车计划于明年春季发售,包括改装费用在内,售价预计在800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37.3万元)。 据介绍,该车不仅适用于货物配送、商业用途,还能广泛用于休闲、旅游等生活方式场景。 车内配置与比亚迪乘用车类似,搭载12.8英寸的中控显示屏和液晶仪表,座椅配备通风加热功能,中控台还有手机无线充电功能,舒适性比肩小车。 并且,比亚迪T35还搭载有ADAS驾驶辅助功能,标配前方碰撞预警(FCW)、主动巡航控制(ACC)、车道偏离预警(LDW)等。 同时,车辆还具有自动识别路面并优化行驶的自适应路面识别系统。例如,平地模式下,无载重时平滑控制动力输出,防止急加速或空转,控制电量消耗。在爬坡模式下,满载时进行扭矩校正强化,发挥最佳爬坡性能。 动力及续航上,车辆采用62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WLTC续航250km;后置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50kW,峰值扭矩340N·m。 此外,新车还配备V2L对外放电功能(最大输出功率10kW),能够对外供电,可用于露营场、活动场地等作为电源。 在今日的东京车展上,比亚迪除了展示T35厢式和平板车身外,还展示了平板车身作为V2L应用案例的移动式桑拿房,使用车辆电池带动桑拿炉和热水浴加热器,提供全新的移动出行体验,用技术赢得日本市场。
iPhone Air续航:日常使用撑一天,高强度场景是短板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科技媒体 CNET 昨日(10 月 28 日)发布博文,详细评测了苹果 iPhone 17 系列和 iPhone Air 的续航表现,表示主打超薄设计的 iPhone Air 也能满足全天使用,续航表现甚至优于三星 Galaxy S25 系列。 在 CNET 进行的标准化实验室测试中,iPhone Air 的续航表现喜忧参半。其中一项测试模拟了严苛的视频播放场景:在屏幕最高亮度下,通过 Wi-Fi 连续播放三小时视频。 结果显示 iPhone Air 能效控制得相当不错,电量仅下降了 15%,这一成绩与价格更高的 iPhone 17 Pro 以及上一代 iPhone 15 完全相同。IT之家附上相关截图如下: 然而,在另一项旨在模拟高强度使用的 45 分钟耐力测试中,iPhone Air 的短板便显现出来。该测试包含了游戏、视频流播放和视频通话等高功耗活动。测试结果显示,iPhone 17 Pro Max 仅掉电 1%,而 iPhone Air 掉电 5%,差距明显。 这说明,对于经常玩大型游戏或长时间进行视频会议的重度用户而言,iPhone Air 的续航可能会面临挑战。 回归到更具参考价值的日常使用场景,iPhone Air 的表现则令人满意。据 CNET 高级科技记者 Abrar Al-Heeti 反馈,在她作为主力机使用的数周内,iPhone Air 在一天常规使用结束后,电量通常能剩余 20% 左右。她表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iPhone Air 的续航始终能坚持一整天。” 除了续航,充电速度也是用户关心的重点。测试数据显示,iPhone Air 的充电效率同样可圈可点。使用 20W 充电头进行 30 分钟的有线充电测试,其电量可以从零恢复到 49%。
中国主导的全球首个快充标准发布,华为、OPPO、vivo参与制定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29日,据中国信通院消息,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牵头,联合华为、OPPO、vivo共同制定的《移动终端通用快速充电解决方案》(标准号:ITU-T L.1004)已通过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审议,并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国际电信联盟史上首个为移动终端制定的全球性通用快速充电标准。 该标准的出台,旨在解决长期困扰全球消费者的充电协议不统一、充电器无法通用的行业痛点。过去,不同品牌的手机、平板等设备往往需要专属的快充充电器,不仅给用户带来不便,也造成了大量的电子垃圾。新标准的核心在于推动一套融合性的快速充电方案,未来消费者有望使用一个充电器,即可为不同厂商的多种移动设备进行高效快充,这将极大简化用户体验并顺应全球环保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国际标准的“方案的最佳实践”部分,我国自主创新的快速充电技术方案被作为全球唯一的案例进行推荐。同时,标准参考文献中也引用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和电信终端产业协会(TAF)联合发布的两项团体标准([T/CCSA 668|T/TAF 266-2025] 与 [T/CCSA 394|T/TAF 092-2024]),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在移动充电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影响力已经获得国际认可。 此次由中国机构和企业主导推动的国际标准获得通过,标志着中国在消费电子充电技术领域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引领的关键转变。该标准的全球推广,预计将有效规范全球充电市场,降低产业链的生产和研发成本,并为构建一个跨品牌、跨设备、统一高效的全球充电新生态奠定基础。
中国造的日系车返销日本!东风日产N7东京车展完成海外首秀
快科技10月29日消息,东风日产销售公司新能源品牌总经理王骞今日发文称,东风日产N7今天在日本移动出行展(东京车展)完成海外首秀。 现场照片显示,有不少日本媒体和车迷朋友,在展台上围观日产N7。 据了解,和其它日产车型不同,日产N7是日产汽车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日产携本地开发的新能源架构下首款纯电车型。 该车基于东风汽车主导研发的“天演架构”平台打造,由中方团队主导设计,产品高度依赖中国本土供应链和研发团队。 其关键部件如电池、智能系统(如Momenta辅助驾驶)均来自国内供应商,这也是该车成本与性能优化显著的关键原因。 对此,有网友表示:“中国造的日系车返销日本,多少有点现实魔幻了”、“时代真变了,现在中国车开始反向合资了”。 “东风日产也算是开了个好头,以后会有更多的合资品牌模仿的”。 据悉,日产N7于今年4月底在国内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99-14.99万元。 而日产N7作为一款货真价实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起售价只有11.99万元,相当于比亚迪汉的定位,只卖比亚迪秦的价格。超高的性价比也让N7一炮打响,上市一小时,累计订单就破万台,成为东风日产在国内新能源市场难得一见的爆款车型。 核心配置上,日产N7车内为15.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以及液晶仪表盘,顶配版车机采用高通骁龙8295P芯片,搭载了NISSAN OS车机系统,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 智驾部分,日产N7采用Momenta端到端驾驶辅助系统及英伟达Orin智驾芯片,可实现高速领航NOA、城市记忆领航NOA、全场景泊车等功能。 动力方面,日产N7提供160kW和200kW两款电机,配备58千瓦时和73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有510公里、525公里、540公里、625公里及635公里可选。30%-80%快充只要14分钟,对外放电6.6kW。
各大车企购置税补贴汇总:最高1.5万元 小米、奇瑞、长安全系车型都补
快科技10月29日消息,根据官方文件,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在保持税收优惠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技术门槛。 而国内多家新能源品牌,为引导用户尽早下定锁单,相继推出了购置税退坡的补贴政策。 今日,汽车博主“电动星球”制作了国内各大车企购置税补贴最新政策汇总。 具体来看,小米汽车、奇瑞、长安汽车,针对旗下全系符合2026年减税标准的车型,均给出了购置税减免的补贴政策,最高补贴金额为1.5万元;且均要求锁单截止日期在11月30日24点前。 蔚来只针对全新ES8这一款车型,进行购置税差额补贴政策,最高可抵扣1.5万元尾款。但蔚来补贴的时间最长,只要在12月31日24点前锁单,均可享受。 理想针对理想i6实施购置税补贴;极氪对焕新极氪7X(需11月30日前锁单);极氪9X、焕新001(10月31日前锁单)进行购置税补贴。 鸿蒙智行则对问界M7、智界R7/S7、尊界S800等车型进行购置税减免或现金补贴,锁单时间截止在11月3日24点前。 据了解,此次购置税补贴政策,要求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新能源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由现行10%税率减半征收(即按5%税率缴纳),但设置单车最高减免限额1.5万元,并且对补贴车型的技术和性能标准也同步提高。 其中,纯电车型的百公里能耗要求更为严苛,整车质量<1090kg,要求百公里电耗小于10.1kWh;整车质量为1090~2710kg,百公里能耗需在10.1~19.01kWh之间;而整车质量≥2710kg的,百公里电耗需≤19.1kWh。 而混动车型最大的变化,就是W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由此前的≥43km,大幅提升到了100km。 而在新规的要求下,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新能源车型已经不符合明年购置税减免要求,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应该会有多家厂商进行降价清库存的动作。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