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近期高发!体温飙至42℃,抢救无效死亡…这个提醒一定要注意!
“三伏天”已到 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日子 高温炎热 是很多地方天气最近的“不二主角” 高温天气持续 “防暑降温”这个提醒一定要注意! 分分钟关乎性命! 惠州一男子户外活动3个多小时 不幸中暑身亡 日前,记者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急诊内科接诊了一名中暑病人,为中年男性,送院时体温已近42℃。由于辗转多地求医,被家属送到该院时,男子距离发病时间已近10小时,抢救多时仍回天乏术,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据了解,该男子曾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从下午14时30分活动到下午18时,因缺少水分、电解质补充及没有遮阳保护措施,中暑突然晕倒在地。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国华介绍,每年该院都会接诊不少中暑病人,一般以轻症中暑的病例为主。近一个多月来,该院接诊了2名重症患者,除上述患者以外,另一名患者送院及时,目前仍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病情已有所好转。 杨国华表示,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及无风环境中,病人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而出现相关临床表现的疾病。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重症中暑比较严重,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高热、无汗、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死亡率较高。一般情况,紧急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半个小时。 哪些人容易中暑? 医生指出,各种从事重体力或者在高温环境下(一般大气温度>32℃、湿度>60%及通风条件差),对高温环境不能适应及工作时间长、剧烈运动或军事训练,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极易发生中暑。 此外,在室温较高而无空调时,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和慢性疾病病人更易发生中暑。据统计,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可使中暑发生率增加10倍。 杨国华介绍,中暑紧急救助的黄金时间为半个小时,当遇到中暑时,身边的人应为患者提供以下紧急救助措施: 1、首先应立即将病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低温环境; 2、让病人平卧,解开衣扣甚至脱去衣服,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开电扇或空调等帮助患者降温; 3、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口服淡盐水或含盐清凉饮料; 4、拿出冰袋用于为患者冰敷按摩; 5、对有循环异常、高热 、痉挛、意识障碍等症状的患者,在帮患者快速降温的同时尽快将患者送有能力救助的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如何预防中暑? 这些核心信息一定要掌握! ↓↓↓
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冲科创板!供货中芯华虹长江存储,营收三年涨514%
作者 | 高歌 编辑 | 心缘 芯东西7月13日报道,昨日,半导体设备厂商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荆科技”)申报科创板IPO已获受理。拓荆科技主营业务为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和次常压化学气相沉积(SACVD)设备三个系列。 目前拓荆科技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的28/14nm逻辑芯片、19/17nm DRAM芯片和64/128层3D NAND FLASH晶圆制造产线,并开始了10nm及以下制程产品验证测试。 ▲拓荆科技产品(来源:拓荆科技官网) 在半导体制程中,为了对所使用的材料赋与某种特性,在材料表面上常以各种方法形成薄膜而加以使用,这种薄膜形成的过程一般称为薄膜沉积。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和光刻机、刻蚀机一样,是芯片制造的三大主设备。 2018年-2020年,拓荆科技营收增长较快,从7064.4万元增长至4.3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48.32%。 本次IPO拓荆科技计划募资10亿元,计划分别用于高端半导体设备扩产、先进半导体设备的技术研发与改进、ALD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和补充流动资金4个项目。 ▲拓荆科技募资方向与使用安排(来源:拓荆科技招股书) 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为拓荆科技第一大股东,所占股份比例为26.48%。由于最近2年内,拓荆科技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不足控股,其他股东持股比例相对分散,所以拓荆科技不存在控股股东。2019年1月1日至今,拓荆科技无实际控制人。 ▲拓荆科技股权结构(来源:拓荆科技招股书) 一、2019年营收增长255%,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为主要客户 报告期内,2018年-2020年拓荆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7064.40万元、2.51亿元和4.36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其营收为5774.10万元。2019年和2020年拓荆科技营收较上年同期增幅分别为255.66%和73.38%。 净利润方面,拓荆科技至今仍在持续亏损,但亏损金额有所减少。2018年-2020年拓荆科技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936.64万元和-1087.57万元,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944.59万元。 报告期内,拓荆科技2018年-2021年第一季度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08亿元、7431.87万元、1.23亿元和2714.86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2.84%、29.58%、28.19%和47.02%。较大的研发投入是拓荆科技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拓荆科技2018年-2021年第一季度各期营收、净利润、研发投入变化 拓荆科技产品主要分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和次常压化学气相沉积(SACVD)设备三个系列。报告期内PECVD设备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一直超过75%,业务收入增速也较快,是拓荆科技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PECVD设备收入占拓荆科技总营收比例分别为77.98%、100%、97.55%和100%。另外两项业务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2021年第一季度2项业务收入为0。 ▲拓荆科技各业务营收金额及占比(来源:拓荆科技招股书) 从销售情况来说,拓荆科技客户较为集中。其PECVD设备的主要客户有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和重庆万国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ALD设备主要客户为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ICRD);SACVD设备的主要客户则是北京燕东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和长江存储从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一直为拓荆科技前五大客户。 ▲拓荆科技2018年-2021年第一季度前五大客户(来源:拓荆科技招股书) 在供应方面,拓荆科技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机械类、机电一体类、电气类、气体输送系统、真空系统和附属设备等。 报告期内,拓荆科技前五大供应商变动较小,2018年至今7家厂商曾是拓荆科技的前五大供应商。 ▲拓荆科技2018年-2021年第一季度前五大供应商(来源:拓荆科技招股书) 二、产品总体性能已达国际同类水平,研发人员占比超4成 从市场上来看,全球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应用材料、美国泛林半导体、日本东京电子、荷兰先晶半导体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招股书显示,2019年,在全球化学气相沉积(CVD)设备市场中,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21%和19%;在ALD设备全球市场中,东京电子(TEL)、先晶半导体(ASMI)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1%和29%。 ▲全球ALD、CVD、PVD设备市场份额(来源:拓荆科技招股书) 相比于上述公司,拓荆科技在营收、毛利率和净利润等盈利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在融资渠道和研发经费上相对不足。此外,拓荆科技的业务收入也比较集中,相对外国半导体设备巨头来说企业认知度不足,面临一定的市场进入壁垒。 另一方面来看,拓荆科技已形成覆盖20余种工艺型号的薄膜沉积设备,满足晶圆制造产线多种工艺需求。其产品总体性能和关键性能参数已达到国际同类设备水平。 ▲拓荆科技产品性能关键参数水平评价(来源:拓荆科技招股书) 这样的产品性能离不开研发团队的努力和企业的技术积累。 在研发团队方面,拓荆科技研发人员共有14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3.56%。其核心技术人员有公司创始人兼董事姜谦、董事长吕光泉、总经理田晓明、副总经理张孝勇、副总经理周坚、监事会主席兼资深技术总监叶五毛和产品部总监宁建平等7人。 其中,姜谦和田晓明拥有35年的半导体设备行业经验,吕光泉则具有27年的高端半导体设备行业研发、管理经验。3人都是美国国籍。 ▲拓荆科技董事长吕光泉(左一)和创始人、董事姜谦(右一) 姜谦曾在美国布兰迪斯大学获博士学位。1982年1月至1984年6月,姜谦任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工程中心研究员。1984年7月,姜谦于英特尔就职,历任工程师、研究员、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等多个职位。此后他在美国诺发、欣欣科技(沈阳)有限公司担任过副总裁和执行董事职务。2010年4月至今,姜谦任职于拓荆科技。 吕光泉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1994年8月至1996年4月,他任美国科学基金会尖端电子材料研究中心电子材料副研究员;1996年4月至2007年7月,吕光泉就职于美国诺发,历任高级工程师、PECVD工艺研发部经理、项目主任兼工艺研发高级经理、ALD技术高级经理;2007年7月至2014年8月,他就职于德国爱思强公司。2014年9月至今,吕光泉于拓荆科技任职。 田晓明则有美国东北大学电子工程学硕士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4年12月,田晓明任美国Codi Semiconductor,Inc.工艺开发经理;1994年12月至2008年10月,他就职于泛林半导体,担任过资深工艺工程师、资深工艺研发经理、资深大客户经理、中国区技术总监等职位;2008年10月至2018年2月,田晓明为尼康精机(上海)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此后,田晓明就职于拓荆科技。 技术积累方面,拓荆科技,在机台结构、传动模块、反应腔体、关键结构件、气路、温度控制系统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自研设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拓荆科技累计已获授权的专利167项,其中发明专利共计86项。 三、大基金为第一大股东,中微董事长尹志尧任董事 根据招股书,本茨发行前拓荆科技的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国投上海和中微半导体,其所持股份比例分别为26.48%、18.23%和11.20%。中微半导体也提名了其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作为拓荆科技董事。 其余持股超过5%的股东还有嘉兴君励和润扬嘉禾,持股比例分别为7.39%和6.57%。 在新建晶圆厂中,薄膜沉积设备作为晶圆制造的关键一环,其投资规模占晶圆制造设备总投资的25%左右。当前,全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份额被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东京电子等行业巨头所占据。 拓荆科技作为我国薄膜沉积设备头部厂商之一,基本上代表了我国PECVD等产品的水平。其IPO如果能够成功,对我国薄膜沉积设备产业技术实力有着积极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拓荆科技当前收入较为依赖PECVD设备,ALD、SACVD设备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盈利周期有着不确定性。
计划控股台积电、收购联发科的清华紫光,要破产了?
北大方正破产重整的新闻才刚刚过去一个月,没想到的是,最近就又有一家知名校企在破产边缘疯狂徘徊。 而它,便是来自清华的紫光集团。 其中在 7 月 9 号,紫光集团就发布了公告。 简单地说就是有债主来要钱了,然后公司还不上,债主便向法院提交了申请,希望对紫光集团进行一波破产重整,债主也好要回点东西止点损。 当事人紫光集团则也表示,钱我暂时还不了,但会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会配合法院的审查。 尽管清华和北大差评君都考不上,但是在今天呢,我还是想蹭蹭这个热点,和大伙们讲讲紫光的故事。 聊聊背靠着清华的它,是怎么走到濒临破产重整的境地的。 而这一切,则要从紫光集团的 “ 奇葩 ” 战略开始讲起。 和北大的方正集团类似,紫光集团的前身则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 在 1993 年,紫光集团正式成立,靠着扫描仪、紫光华宇输入法、紫光 U 盘、紫光 MP4 等等玩意儿在大伙们的面前怒刷过不少存在感。 有些甚至还成为了不少人童年的记忆。 直到 200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的赵伟国,开始担任紫光集团的董事长,而这一当,就是十多年。 虽然是技术出身,但是老赵似乎对于市场的操作更加感兴趣,早年的他便是靠房地产、矿产等产业发了家。 坐在了紫光集团董事长位子上的他,便再次回到了科技圈,宣布进军芯片业。 当时的赵伟国便认为,咱们的芯片行业总体落后于国外,从零开始做自研的话,费了大半天的劲儿,可能也只能达到国外的几年前的水平。 所以不同于华为、龙芯等走自研道路的企业,紫光集团信奉的是 “ 买买买 ” ,用资本来换技术。 在 2013 年,紫光集团就贷了 9 亿美元的款,以近 18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展讯通信。( 当年的山寨机市场,可是联发科和展讯的天下。 ) 在一年之后,就又花了 9 亿多美元,收购了锐迪科。 而且人家还把展讯和锐迪科合并了一波,紫光展锐就么合体合出来的。目前不少的荣耀平价机,用的便是紫光展锐的芯片。 2015 年,紫光集团又狂撒 25 亿美元,买下了惠普旗下公司新华三过半数的股份,并且在三年之后,又花了 22.6 亿美元,收购了法国芯片组件商 Linxens 。 除此之外,紫光还控股了中国台湾的南茂、矽品等芯片封装厂,和西部数据合资成立了紫光西数,之后又在武汉成立了长江存储。。。 据不完全统计,就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紫光集团的并购数量就在 60 起以上。就像网友们所说的,紫光集团想要涉足芯片制造的每个角落,它想成为的是中国的三星。 而人家紫光自己也是丝毫不谦虚,在官网的 banner 上,直接写着从 “ 芯 ” 到 “ 云 ” 人家都干。 另外再插个题外话,据说赵伟国还曾想买下联发科、并且控股台积电。当然啦,这些最后都没成。 郭台铭也还出言讥讽:赵伟国就是个炒股投资者罢了。 就靠着这样一路的买买买,紫光集团的体量也越来越大。总资产也从 2012 年底的 70 亿不到,涨到了如今的近 3000 亿。 但是呢,其中不少的钱都是紫光借来的,所以与此同时,自己的负债也直接飙到了今年的 2000 多亿。。。 再加上紫光集团所投资的那些领域,又都有着回本慢,成本又高,而且风险又大的特点。 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紫光的手里的现金就出现了告急,多只债券出现了违约。 之前一直大手笔的紫光集团,就这么把自己的现金给花没了,而且收益还没拿到手,之前的债主就找上门了。 最近债主实在等不了了,就把紫光告上了法庭,申请对紫光来一波破产重整。 当然啦,差评想要澄清一下,紫光集团目前还没有走到破产重整那个阶段。某些营销号所说的宣布破产就完全是见风就是雨了。 因为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的了公开的信息显示,把紫光告上法庭的是徽商银行,而目前该申请还在审核当中。 所以说紫光集团最后是否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也还是个未知数。 而且其实就算进入了破产重整阶段,对于紫光集团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儿,因为破产重整和大伙们常常听说的破产清算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 简单地说破产清算就是这公司没救了,大家分分东西走人,该处理掉的东西处理掉,要散伙了。 破产重整则是另外一个概念,它是专门给那些还有着价值、有再生可能企业的一次机会。大概就是卖些子公司,或者找个 “ 接盘侠 ” 融个资把钱还上,好让公司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一句话就是说:紫光集团还有救。 而且在第一时间,紫光集团旗下的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紫光学大等核心子公司,都发布了公告,表示集团的重整,对自己公司的生产运营不会直接造成影响。 毕竟最多就是改变一波股权结构罢了。 也难怪有网友表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公司破产了。 另外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虽然大伙们一直在 “ 嘲笑 ” 紫光集团只会买买买,但其实目前它手上的资产都还算相对优质的,而且最近的表现也都还算亮眼。 其中展锐的 CPU ,在第一季度的国内销量位居第五,相比去年 5 月份,销量猛涨了 63 倍。。。 子公司长江存储的 NAND 闪存芯片技术,也逐渐跟上世界领先水平,紫光国微的市值也在几天前突破千亿元门槛,全球出货量也已经超过了 120 亿颗。 所以总的来说,紫光集团手里拿着一副好牌,打不打得好咱们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啦它们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手上没钱可以流动。。。 而最后紫光集团究竟会用怎样的方式来度过这一场难关,差评君也不好猜。 但差评君知道,比起炒房、炒矿而言,芯片行业的风险更大,但是意义却也更大。
“游改综”金牌制作团队布局新赛道 匠心打磨原创节目《奇异剧本鲨》
  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新兴线下娱乐方式凭借其良好的社交体验和沉浸式的环节设置,引发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近年来,剧本杀行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了年轻人休闲娱乐活动之一。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剧本杀市场规模超过百亿元,同比增长68%,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以7%的增幅增至117.4亿元,同比增长7%。如今剧本杀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不仅如此,在线上,推理综艺一出现便掀起风浪,成功圈粉无数并为观众所津津乐道。7月10日,被网友千呼万唤的《奇异剧本鲨》终于在爱奇艺迎来首播,值得一提的是,这档节目不仅在粉丝中备受关注,还在剧本杀爱好者及高能玩家中不乏好评。对背后团队探究一番,其原因便了然于心。   知名制作公司展现原生力“游改综”头牌制作团队再出手   据悉,《奇异剧本鲨》由国内知名“户外真人秀”制作公司原子娱乐打造,担纲节目总导演的俞杭英,也正是原子娱乐创始人。曾操刀制作《奔跑吧兄弟》《24小时》等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的俞杭英团队在创办公司初期大胆试水,聚焦超级IP《王者荣耀》,将综艺与游戏创新结合,打造出以“游改综”为主题载体的创新之作。而这次尝试不仅打响了原子娱乐在行业的知名度,也为行业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全新突破。   于剧本杀行业井喷式发展阶段再次入局,此次,俞杭英团队在综艺领域的沉厚积淀与优质的操盘水准,为《奇异剧本鲨》在制作及内容上提供了双重保障。   长远布局剧本杀行业开创首个工作室 一网扫尽剧本杀玩家嗨点   节目首播后,热度迅速飙升,大量网友给出了优质评价。紧凑的剧情内容环环相扣,沉浸式游戏氛围拉满,精准捕捉到剧本杀玩家的“嗨点”。逻辑清晰、紧密的线索设置及鲜活的人物故事呈现是《奇异剧本鲨》迅速收割广泛剧本杀玩家的关键所在。此外,不少初阶玩家也对节目的内容与制作上给出了好评,“跟着节目学了不少剧本杀专业术语”“笑点和疑点并存,剧情够烧脑”等。   据了解,原子娱乐制作团队历时一年研发项目,在致力于为观众及垂类人群奉上精品节目之外,更是创办了以剧本杀为核心业务,集制作、发行、NPC演员业务于一体的“捕鱼工作室”。《奇异剧本鲨》这部国内第一档全方位展示剧本杀多种玩法的综艺,正是捕鱼工作室面向大众、行业及社会的首档处女作。   不惧真实实景极端考验 导演组开挂拉满“天人合一”氛围感   不少网友感叹《奇异剧本鲨》淋漓尽致的氛围感,从恰如其分的道具场景设置乃至节目背景音效都经过制作团队的精心雕琢与设计。在节目拍摄过程中,导演组挑战极具烟火气和生活感的真实场景,旨在将故事刻画更细腻,让观众不跳戏且更有实感体验。剧本故事情节与真实场景紧密贴合,打造毫无违和感的游戏氛围,导演组的精良打磨无疑为观众献上了满意的答卷。   自国内首档“游改综”综艺《王者出击》问世至今已近四年,原子娱乐将线下休闲娱乐方式打造为综艺节目,并潜心深耕剧本杀行业,形成更丰富多元的“剧本+”产业形态,为行业再度输送制综方法论。不论是从前期内容打磨还是从节目口碑呈现上,《奇异剧本鲨》可以称为大众及行业对原子娱乐的一次成功检阅。
NASA发布可怕洪水预警 不受控制的全球变暖很危险
据外媒报道,一项新研究警告称,月球轨道的摇摆加上气候变化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洪水,从本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沿海城市可能会经常被淹没。新发表的研究强调了不受控制的全球变暖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以及它是如何造成危险甚至自然环境循环的。 举例来说,月球的摇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科学家们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意识到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以18.6年为周期在发生改变。 在这个周期的一半时间里,月球的引力被抑制。因此,地球上的高潮更低,而低潮更高。然而在周期的另一半,引力被放大,这使得高潮更高,低潮更低。 对于一些沿海城市来说,涨潮洪水已经是一个挑战。据NASA介绍称,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表示,2019年发生了600多次这样的洪水,月球周期则是引发低洼地区的自然洪水的原因。 发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上的新研究指出,问题在于,当月球周期的一半被放大再加上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就会导致更高的潮汐。从21世纪30年代开始,当下一个放大的周期到来时,预计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到这样的程度,洪水蔓延的范围将会变得更广。 “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还将持续十年,”NASA指出,“在月球周期的放大下,更高的海平面将会导致几乎所有美国大陆海岸线、夏威夷和关岛的洪水数量激增。只有遥远的北部海岸线包括阿拉斯加将会在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因为这些陆地区域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正在上升。” 为了弄清楚确切的影响,研究人员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它将NOAA海平面上升情景跟洪水阈值、洪水的历史模式、天文周期和其他潮汐影响事件进行了比较。这给了他们一个可以预测到2080年的结果的框架。 该研究警告称:“特别是在21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多个沿海地区的涨潮洪水发生频率可能会迅速增加。”
带蓝牙头盔、声纹解锁,还有智能中控屏的两轮电动车你见过吗?
对于现在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电动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上班通勤交通工具。 如果是开汽车上班,早晚高峰的交通堵塞能把一天的好心情都给毁了,更别提有时候进了园区还找不到车位,找到车位了一天至少也要十几块钱的停车费。 相较之下,电动车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而提起电动车,不知道大家脑袋里第一个出现的品牌是什么? 根据托尼在下班路上观察得出的结论,雅迪电动车是目前最常见的。 而为了满足新一代城市年轻人的出行需求,最近雅迪推出全新的高端电动车品牌 VFLY,并且于 7 月 8 日召开了发布会。 也许你会想,电动车为什么需要高端? 这就要说到 VFLY 的一大特点了,那就是装载了智能车机系统。 近几年的汽车车机生态已经非常完善了,智能中控屏基本都已经是标配,不管是用来导航还是在线接听电话都非常方便,对于车主的驾驶体验有非常大的提升。 可是电动车在使用时,往往还是需要用户拿着手机看导航,不方便也就算了,还特别危险,很容易造成事故。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在雅迪 VFLY 上找到。 雅迪 VFLY 在自家的 L 、F、G 系列电动车上搭载了一块 IPX6 防水等级的 TFT 触控式智能屏。 这块屏幕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蓝牙连接,支持导航一键投屏,而且还搭配了语音 AI 助手和智能蓝牙头盔。 雅迪 VFLY 使用了 LTM 三方蓝牙技术,把车、头盔、手机三者进行了互通,可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突破。 进行蓝牙连接后,我们只需要用语音说出目的地,系统就会自动导航,头盔中的耳机也会有实时的提示,既能高效导航,也能保证驾驶者的安全。 智能语音助手还支持声纹解锁和在线电话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用户的双手,哪怕没带手机和车钥匙,也可以用声纹解锁进行骑行。 VFLY 的第二个特点,是对于电动车续航里程这个痛点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VFLY 电动车拥有量身定制的 BMS 电池管理系统,电量显示和里程计算非常精准,不需要再去估算剩余电量能开多远,让骑行变得省心省力。 同时 BMS 电池管理系统还有过流保护、防打火保护、短路保护等 40+ 项保护功能,搭配 IPX7 防水,让电池寿命更长,充放电也更加安全。 在未来,雅迪还会在全国布置 V-EN 超级闪充站,未来计划每隔 2 公里就会有一个站点。 届时雅迪 VFLY 快充版车型在闪充站中只要 20 分钟就可以充 80% 的电量,这下子是真的不用担心电动车的续航问题了。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在自家车位边上装个充电桩其实挺容易的,但这个解决方案不适用于电动车,因为电动车往往没有固定车位,自然也没有自己安装充电桩这个选项了。 因此充电站生态对于电动车来说其实是很重要的,V-EN 超级闪充站就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 除了智能化和闪充,VFLY 的外观设计也非常出彩。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在刚需之外也会对于产品的设计、使用体验有着更高的追求,传统的电动车外观已经逐渐跟不上他们的审美。 而雅迪 VFLY F 系列和 VFLY L 系列,源自保时捷设计和顶尖设计团队,从外观、色彩到材质、驾乘体验等都让人眼前一亮。 车辆充满了简约的设计感,比如工业风的纯铝合金方向把,在质感上远超以往的电动车。 对比传统电动车,雅迪 VFLY 的设计明显更容易吸引到年轻人的目光。 本次发布会,雅迪 VFLY 一共发布了三个系列车型,分别是电自VFLY L系列,电摩VFLY F系列,电踏VFLY Y系列。 VFLY L 系列电动自行车,有五种不同的颜色可以选择,并且采用了撞色设计,尤其适合都市年轻用户出行。 而另一款 VFLY F 系列的电动摩托车,除了同样搭配了 LTM 三方蓝牙,在功能和配置上更加强劲,定位更偏向于那些想体验速度感的年轻人。 骑过电摩的差友都知道,对电摩来说,电池和电机是最重要的,因为电池影响续航,电机则和骑行体验息息相关。 VFLY F130MAX 搭载了 V-PO 8.0 中置动力,速度可达 100km/h。 同时 V-PO 8.0 有恒功率恒扭矩控制,这样一来启动的时候加速会更加线性,不会给人特别冲的感觉,后续加速也不会有无力感。 发布会上的最后一款产品,是 VFLY Y 系列的电踏车,有黑色、银色、深灰色、白色四种选择。 作为一款电踏车,它的续航达到了 80km 以上。 此外它只需要三步就可以完成折叠,折叠后的整体长度不到 1 m ,轮毂还配有磁铁吸附,折叠后不容易散开。 它还配了专门的车载底座,避免放在汽车后备箱时由于震动带来的剐蹭,也能保持后备箱整洁。 总体来看,雅迪这次的 VFLY 发布会给国内的电动车市场应该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我国一直就是个电动车大国,可市面上的传统电动车企业大多还在遵循原来做产品的老路,很少去考虑过用户真正的需求,也难有颠覆性的创新。 以往提起人机系统、智能语音,我们大多只会想到汽车行业,哪怕是摩托车行业也没有人在这方面进行过尝试。 似乎大家都默认往车上装个支架问题不就解决了嘛,可是这道理在汽车上不也一样吗?为什么汽车就能有人机,电动车就不能有呢? 于是雅迪做出了表率,在自家的高端品牌 VFLY 上加入了三方蓝牙系统和语音交互。 这不仅证明了雅迪在电动车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在自己擅长领域拥有雄厚的实力,也体现了雅迪对于用户骑行体验的看重,更表现出了雅迪创新探索的精神。 这样的尝试对于其实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而雅迪做到了。 对于现在的都市青年来说,雅迪 VFLY 的出现也许会成为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契机。 我们不用再担心赶不上公交地铁,也不用再担心开车时会被堵在路上,随时随地就能去到想去的地方。 这才符合雅迪 VFLY 的真正愿景:我们生而自由。
三星做出全球首款“无折痕”折叠屏手机?首发屏下摄像头,还有三款重磅新品
编译 | 王健恩 编辑 | 高歌 智东西7月13日消息,本月10日,三星Galaxy系列多款新品渲染图被全面曝光,其中包括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 3和Galaxy Z Flip 3、Galaxy S21 FE 5G、智能手表Galaxy Watch 4 和 Watch 4 Classic以及Galaxy Buds 2无线耳机。 爆料者为推特博主Evan Blass(ID:@evleaks)。Evan Blass因经常爆料三星、HTC、微软等产品信息,且常常有独家谍照,而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被誉为“爆料大神”。 Evan Blass在推特上连发数条渲染视频,完整地展示了三星这次即将发布的新产品外观,并且提到“#GalaxyUnpacked 2021年8月11日”,可能暗示这些新品将在8月11日发布。 据Evan Blass爆料的渲染视频来看,Galaxy Z Fold 3将仍保持原来的设计,采用内折方案;颜色上有白色、绿色和黑色三种选择。 此前的爆料显示,Galaxy Z Fold 3将配备隐藏式的屏下前置摄像头,带来一块完整的内部屏幕,同时也是三星首款搭载评下摄像头的手机。并且Galaxy Z Fold 3还将支持S Pen手写笔。 另外,微博知名爆料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国行版Galaxy Z Fold 3已入网,搭载骁龙888处理器并搭配4500mAh电池及25W快充。 ▲Galaxy Z Fold 3 Galaxy Z Flip 3也与前代采用相同的上下折叠方式,与前代相比有两个最明显的区别,一是背后副屏尺寸增大,且与摄像模块颜色统一,使整体变得更加和谐;二是摄像头由前代的横向排布变为竖向排布。 机身颜色方面,Galaxy Z Flip 3拥有紫色、金色、黑色和绿色四种颜色,而前代只有金、白、灰三种颜色。 ▲Galaxy Z Flip 3 Evan Blass还爆料了传闻中的三星Galaxy S21 FE,这款手机很有可能是S21的中档版本,配备白色、黄灰色、紫色和黑色四种颜色。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受芯片供应的影响,这款手机已被停产,而三星回应称“关于所谓的停产尚未确定”。前些天,工信部网站显示,三星入网一款新手机,疑似Galaxy S21 FE。现在有了Evan Blass的爆料,基本可以确认这款手机将正常发布。 ▲Galaxy S21 FE Evan Blass同时也爆料出两款新的三星手表,一款有一个旋转表圈,与传闻中的三星 Galaxy Watch 4 Classic非常吻合,有白色、黑色、灰色三种颜色。 而另一款应该就是新款的Galaxy Watch 4,有灰色、深绿色、白色、桃色和黑色五种颜色。从渲染图来看Galaxy Watch 4没有旋转表圈,除此之外与Galaxy Watch 4 Classic在外观上区别不大。 另外据此前报道,Galaxy Watch 4将放弃原来的Tizen操作系统,转而使用基于Android Wear OS打造的One UI 3.x。Watch 4也将支持新的SmartThings功能,类似于Apple Watch的对讲机功能。 ▲Galaxy Watch 4 Classic Evan Blass的爆料中也有新款Galaxy Buds的身影。Galaxy Buds 2有灰色、紫色、白色三款,不过充电仓外壳均为白色,颜色的区别在于耳机机身及充电仓内部。 此外,推特上另一爆料博主Ice Universe爆料称,Galaxy Buds 2将具有主动降噪功能。 ▲Galaxy Buds 2 结语:折叠屏“秀肌肉”,三星将带来哪些新玩法? 按照“爆料大神”Evan Blass的过往“战绩”,这次三星将推出的一系列新品的外观应该可以确信,不过至于具体细节还要等到真正发布后才能得知。 现在华为、三星、小米都推出了折叠屏产品,且三星、华为都对产品进行了迭代,此外也有苹果、OPPO、vivo要做折叠屏手机的消息传来,显然,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各厂商“秀肌肉”的一种方式。 三星Galaxy Z Fold 3已经是这一系列的第3次迭代,这次或将隐藏式屏下前置摄像头变为现实,除此之外,它还会带来哪些新玩法呢?
PC市场增速减缓,前五厂商独占七成市场,后疫情时代PC不再是刚需?
编译 | 徐珊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7月13日消息,美国调研机构IDC近日发布了PC市场2021年第二季度报告。该报告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PC市场全球出货量达到8360万台,同比增长13.2%。其中,苹果的Mac电脑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10%。 分析师认为,尽管2021年Q2全球PC市场仍呈现增长态势,但由于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人们对PC的刚需下降,PC市场增速已经呈现放缓趋势。 一、联想等五大厂商“瓜分”七成PC市场,苹果Q2季度出货量达到616万台 我们可以通过报告看出,在2021年第二季度,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和宏基五家PC供应商占据了七成以上PC市场的份额。其中,近一年时间里,联想一直领先第一,惠普第二,戴尔第三,苹果与宏基并列第四,各厂商的PC市场份额波动基本不大。 ▲IDC报告:2020年—2021年第二季度PC市场前五厂商市场份额 “PC市场呈现的增长趋势将继续刺激供应商加大投资,无论是新入场的供应商还是中小型企业。”IDC移动和消费设备研究经理Jitesh Ubrani表示,“尽管前五名PC供应商的出货量仍不断增加,但其他PC供应商也能通过独特的功能或产品设计,帮助自身公司实现了出货量增长。” 就苹果而言,IDC预测Mac电脑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为616万台,高于去年同期的563万台。目前,苹果在PC行业的份额为7.4%,略低于去年同期的7.6%。 二、后疫情时代,PC不再是消费者刚需,PC市场增速放缓 报告分析认为,尽管PC市场2021年第二季度的年增长率看起来很高,但是由于2021年第二季度13%的增长率远低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55.9%和2020年第四季度的25.8%的增长率,因此,PC市场的增速已经开始逐渐放缓。 ▲IDC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PC市场出货量、市场份额、同比增长前五公司 “就市场需求而言,市场正面临着复杂的环境。”IDC高级研究分析师Neha Mahajan表示。他认为,随着商场重新开放,人们购物欲望有可能提高,PC市场会因人们购物需求的释放迎来增长。“但是,这一年左右,大家都已经买了PC产品,他们可能会转变购物方向。”。他认为,后疫情时代,人们对PC的刚需下降,市场开始呈现出消费者需求放缓的早期迹象。 此外,报告分析认为,芯片短缺影响了笔记本电脑的供应问题,本季度台式机的市场增长率超过笔记本电脑的增长率。 结语:疫情潮水褪去后,PC市场格局将如何变动 美国IDC调研机构这份报告正在透露一个新的市场迹象,疫情给PC市场带来的“红利”正在消退。尽管PC市场2021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达到8360万台,但随着消费者不再在PC产品上花费资金,PC市场增速将逐渐恢复正常。 疫情之中,无论是PC市场头部玩家还是中小企业都趁“势”而起。而疫情的潮水褪去后,PC市场格局将会如何变化,我们静观其变。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中国6月手机出货量2570万部 同比下降10.4%
IT之家 7 月 13 日消息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中国 6 月手机出货量 2566.4 万部,同比下降 10.4%,环比增长 11.7%。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1.74 亿部,同比增长 13.7%;其中 5G 手机出货量 1.28 亿部,同比增长 100.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 73.4%。 一、国内手机市场总体情况 IT之家了解到,2021 年 6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 2566.4 万部,同比下降 10.4%,环比增长 11.7%,其中 5G 手机 1979.1 万部,同比增长 13.0%,环比增长 18.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77.1%。 2021 年 1-6 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1.74 亿部,同比增长 13.7%,5G 手机出货量 1.28 亿部,同比增长 100.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73.4%。 图 1 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及 5G 手机占比 2021 年 6 月,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 32 款,同比下降 33.3%,其中 5G 手机 20 款,同比下降 16.7%,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62.5%。 2021 年 1-6 月,上市新机型累计 213 款,同比下降 0.5%,其中 5G 手机 110 款,同比增长 1.9%,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51.6%。 图 2 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及 5G 手机占比 二、国内手机市场国内外品牌构成 2021 年 6 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 2459.4 万部,同比下降 9.9%,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95.8%;上市新机型 28 款,同比下降 40.4%,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87.5%。 2021 年 1-6 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累计 1.55 亿部,同比增长 11.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89.2%;上市新机型累计 194 款,同比下降 1.0%,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91.1%。 图 3 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及占比 三、国内智能手机发展情况 2021 年 6 月,智能手机出货量 2518.7 万部,同比下降 9.1%,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98.1%。 2021 年 1-6 月,智能手机出货量 1.71 亿部,同比增长 14.8%,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 98.2%。 图 4 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占比 2021 年 6 月,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 30 款,同比下降 18.9%,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93.8%。 2021 年 1-6 月,智能手机上市新机型累计 175 款,同比增长 5.4%,占同期上市新机型数量的 82.2%。
风暴眼|重整苏宁580亿河山 谁来?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作者 | 薛星星 编辑 | 赵泽 7月12日,引入江苏国资及阿里等多元化资本88.3亿元战投仅一周后,苏宁易购宣布公司创始人张近东请辞苏宁易购董事长职位,陪伴苏宁20多年的孙为民也请辞公司副董事长及董事职位。 执掌苏宁30年之久的张近东退出,引发外界对苏宁的诸多遐想。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在新董事长任命前,由任峻履行董事长职务。任峻是苏宁电器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现任苏宁易购执行委员会主席、董事。在苏宁体系内,他的年薪仅次于张近东,与孙为民相当,为180万元。 本次苏宁易购董事会大换血,多位元老退出,包括张近东、孙为民及孟祥胜等。新提名董事包括大润发创始人黄明端、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冼汉迪和华泰紫金董事长曹群,以及张近东之子张康阳。他们分别代表了阿里、苏宁新任股东及苏宁原有体系的利益。 由于苏宁易购目前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外界对谁将接任董事长一职议论颇多,有的说国资将委任代表,有的说可能是阿里系人士,也有观点称“少帅”张康阳将接手。 按照苏宁易购的说法,“董事会成员改选完成之后,公司董事会成员构成更加多元,战略股东代表董事将积极发挥其自身在战略管理、经营管理及投资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经验,进一步推动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多位零售行业受访者称,目前尚无法判断下一任接班人是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苏宁必将迎来一波高层管理人员的大调整,其自身庞杂、多元甚至有些无序的业务同样需要重新梳理。 上述董事调整将在7月29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进行审议。但无论后继者是谁,这都是一项艰难的挑战。 1、成也近东,败也近东 7月13日,苏宁易购股价报收6.25元,涨幅1.30%,市值581亿。 张近东的退位早有预兆。事实上,苏宁在接连半年的持续自救中,张近东持有苏宁易购股权已大幅缩水,对于苏宁易购的话语权不复当年。 6月初,苦等深圳国资半年未果后,苏宁易购先是以5.59%股份换取了新零售基金的31.82亿元短期资金。新零售发展基金由江苏省国资、南京市国资及苏宁联合成立,总规模为200亿元。但该笔融资为“实股明债”,张近东需在10个月内回购出让股份。 而由于苏宁电器及张近东所持易购股份被接连质押,张近东手中所持股份已无法满足2月与深圳国资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 7月5日,深圳国资最终放弃战投苏宁。深圳国际发布公告称,与苏宁易购股东方未能就商务合作条件达成最终协议,决定终止进行潜在收购事项。 取而代之的是江苏国资连同阿里等多元化资本88.3亿元的投资。江苏省、南京市国资联合阿里巴巴、海尔、美的、TCL、小米等多方产业投资人出资成立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输血苏宁,张近东为此出让16.96%易购股份。 交易完成后,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虽然仍是易购第一大股东,但苏宁易购已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股东,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股权变动必然导致管理层的变更。”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称,公司股权变动,尤其是大范围的股权变动,势必会导致管理层的换血。过去阿里收购银泰、大润发及饿了么等业务后,创始团队均纷纷退出。 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称,张近东辞任易购董事长的直接原因是张近东股权被稀释,以及资本进入后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化。 张近东年龄偏大也被外界认为其不适合继续带领苏宁易购的原因。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称,张的卸任也不排除是他年纪较大,心力交瘁,“很多思维也跟不上互联网快速的玩法”。 张近东一手缔造了如今苏宁帝国。如同上一代传统民营企业家一样,他严格自律。在苏宁官方图书《张近东的管理信念》中有这样的描述:张近东至今仍保持着创业之初一周工作7天的习惯,每天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即便晚上睡觉也不关机,以便下属能够随时联系到自己。 他对于这家公司有着说一不二的话语权,集团内部大小事项都需由他拍板。早年间的一篇报道中曾称,“苏宁易购昨天的线上销售比前天多了多少,线下销售比前天又多了多少,张董都要了解”。 一位苏宁前员工称,“老张退了,也是好事儿”。苏宁管理层大多是跟着张近东从家电零售拼搏十几年的老将,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张老板念旧,很多人他下不去手”。 不少声音认为张近东需要为苏宁近些年的无序扩张负责。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评价称,“苏宁是成也张近东,败也张近东”。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对此番苏宁易购董事会调整报以积极评价,认为张近东的退出将会改善苏宁体系内“一言堂”的局面,引入新鲜血液。当下苏宁拟改组后董事会成员中,苏宁的董事会席位中苏宁原有股东、阿里系、国资及其他战投股东等各方势力更加均衡,公司决策层将会更加科学、民主化。 张近东今年已经58岁,他的大半生都用在了苏宁身上。他在离任的公开信中称,零售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未来很远,他选择更进一步的放手支持。 临退出前,他将自己的儿子、年仅30岁的张康阳提名为公司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这似乎也是他唯一能为后人所做的事情了。 2、谁将执掌苏宁? 苏宁易购之前的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张近东、副董事长孙为民,董事孟祥胜、任峻、杨光、徐宏以及3位独立董事柳世平、方先明、陈振宇。 其中苏宁系4人,包括张近东、孙为民、孟祥胜及任峻,他们均是苏宁的高级管理层。阿里系2人,杨光(花名吹雪),现任天猫副总裁;徐宏,现任阿里巴巴财务副总裁。 本次董事会调整,张近东、孙为民、孟祥胜及杨光退出,张近东提名张康阳为新任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淘宝提名黄明端为新任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新新零售二期提名冼汉迪、曹群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3名独立董事席位不变。 改组的6名非独立董事人员中,除了张康阳代表原有苏宁系外,黄明端为大润发创始人,取代退出的杨光代表阿里;冼汉迪及曹群分别为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及华泰紫金董事长,二人都具备丰富的企业并购管理及财务方面经验,或代表苏宁新任股东利益。 改组后,苏宁易购董事会成员中苏宁系2人、阿里系2人、苏宁新任股东代表2人。 外界对谁将最终掌管苏宁易购猜测颇多。有消息称江苏国资或将派驻代表,但鉴于国资并无此先例,以及此次新新零售二期基金为江苏国资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可能性较小。 有媒体报道称,黄明端极有可能出任下一任苏宁易购董事长。黄明端是大润发创始人,在阿里全资收购高新零售(大润发母公司)后,黄明端将公司CEO交给阿里巴巴副总裁林小海,目前仍任高新零售董事会主席。 黄出生于1955年,今年已是66岁高龄,比张近东还年长8岁,外界对其是否仍有精力整合及调整苏宁易购抱有疑虑。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鲍跃忠称,黄明端确实是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的人,但随着他年纪渐长及当下竞争环境的改变,其或许并非最佳人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称,“少帅”张康阳或许是接掌苏宁易购的最佳人员。“从苏宁这家公司的文化、历史基因来看,张康阳出任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外界多有质疑张康阳资历不深、年龄偏小。张康阳于2016年3月正式加入苏宁,负责苏宁国际业务及体育板块,代表苏宁出任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主席,他在苏宁内部尚未做出突出成绩。 曹磊分析,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虽然不再是苏宁易购控股股东,但仍是最大股东;张康阳出任董事长,更能服众,有利于老苏宁人的团结。“他接任既能传承苏宁文化,也能引入新的思维和理念”。 在选出新任董事长之前,由苏宁易购执行委员会主席、董事任峻代理董事长职责。曹磊称,任峻作为过渡的代理董事长,最终由张康阳接任的可能性较大。 多方猜测之中,谁将接掌苏宁易购仍是个疑问。继任者面临的是一个棘手且复杂的公司,苏宁管理层的动荡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张近东在苏宁体系内仍具有较大话语权,他退出的只是上市公司苏宁易购董事长,他仍然掌控着苏宁其他非上市体系业务,包括苏宁置业、苏宁金融、苏宁小店等业务。 3、苏宁何去何从 阿里巴巴一直是苏宁的“好伙伴”。阿里是苏宁易购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9.99%。据财新报道,新新零售二期基金中,阿里出资比例最高,从持股比例上看,阿里实质上已成第一大股东,但不拥有一票否决权。 但由于反垄断法规,阿里几无可能全面接管苏宁系资产。多位接受凤凰网科技采访的分析人士表示,苏宁旗下的一些业务比如金融、物流及家乐福等资产等与阿里具有较强协同作用,阿里有可能分拆接手。 苏宁的困境来自于去年底爆发的流动性危机,其核心原因在于这家公司混杂、失败的多元化投资。作为一以传统零售起家的公司,虽然苏宁多次高呼拥抱互联网,但企业本身仍具有较强的传统思维。 苏宁出品的《张近东管理信念》一书中曾提及,苏宁向互联网转型时,新式互联网员工与旧派老零售人们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派系,“员工是否需要穿西装工服”甚至都会成为集团内部激烈讨论的话题。 这一问题最终仍由张近东拍板。苏宁选择了折中办法,苏宁易购经营体系内的年轻人可以不穿工装,但在职能体系内西装仍然被视为最好的形象体现。这种“折中”的拧巴在苏宁庞杂、多元的业务中屡见不鲜。 过去数年,苏宁将业务从基础的家电零售扩张至房地产、文体、物流、超市、金融等多个板块,但少有真正出彩者。 曹磊称,苏宁近些年电商和互联网化的转型中,战略上仍有些亦步亦趋跟随着阿里和京东的感觉。无论是其自身孵化的新业务或者收购的板块,“客观来讲没有一个做起来,最后一地鸡毛,高不成低不就”。 当下,随着新新零售二期基金88.3亿元的纾困,苏宁的流动性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其资金缺口仍然巨大,财新报道称,苏宁存续公司债有400亿之巨,其中近一年内到期债务约有160亿元,而“苏宁系”整体债务规模实际超2000亿元。 “苏宁当务之急是确定管理团队,以及对旗下不良资产进行整合和剥离”。庄帅表示,苏宁可能还要重组一段时间,会有一段比较长的阵痛期。 鲍跃忠评价称,苏宁未来的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性。“未来需要伤筋动骨的改造,如果没有很大的系统、体系化的规划,苏宁不太好走出来”。 今年2月,张近东在苏宁新春团拜会上称,公司要大刀阔斧地进行业务变革,“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该关的关,该砍的坎”。 7月6日,苏宁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亏32-25亿元。
诺基亚密集发起专利诉讼战背后 一场商业和技术的博弈
文 | 邱晓芬 编辑 | 苏建勋 退出视野许久的诺基亚虽然在手机业务上节节败退,却在专利诉讼上如鱼得水。 近日有消息称,诺基亚在英国、法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对手机厂商OPPO发起专利侵权诉讼。两家公司曾经在2018年11月签署了全球4G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此次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专利费如何收取的问题。 OPPO方面回应媒体称,诺基亚主张极为不合理的许可费,并通过诉讼使OPPO在许可谈判中做出步,“OPPO尊重和保护自身以及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反对以诉讼作为工具等不合理磋商行为。” 在技术专利高墙密布的通讯领域,相关的专利诉讼并不罕见,其中每年出货量动辄上亿台的手机厂商往往成为专利持有人盯上的“肥羊”。在过往,三星、苹果、华为、黑莓等手机厂商,与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供应方之间都发生过密集旷日持久专利官司。 各家连纵合横的专利纠纷背后,通讯领域的专利诉讼战,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商业暗战。 专利暗战,诺基亚新的财富密码 虽说诺基亚在功能机向智能机进转型中折戟,手机业务频频卖身微软、HMD Global,但诺基亚很快找到了下一笔更轻松的生意经。 最近十年,诺基亚先后向全球各大手机厂商发起了一场场旷日持久的“诉讼战”,公开信息显示,诺基亚就曾经起诉过HTC、苹果、三星、黑莓等等在内的手机公司。 轻车熟路的诺基亚是专利诉讼上的常胜将军。诺基亚频繁发起诉讼战的底气在于:在过去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积累了遍布2G到5G的通信标准必要专利技术。 诺基亚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0年里,其在创新和标准化方面的研发支出达到1290亿欧元,研发支出在 2019年因为5G暴涨。专利数量上,诺基亚也有压倒之势,以2014年为例,诺基亚的专利授权是苹果的7倍、HTC的八倍。 图源:unsplash 通过各类诉讼获得高额的专利费、推进专利合作协议,已经成为诺基亚、爱立信或者是高通如今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诺基亚此前就曾经公开表示称,在2016年-2018年的两年间,诺基亚通过专利获得的现金收入便超过了13亿欧元。 高通、爱立信、诺基亚更多是依靠变现技术研发来收费,行业里面也衍生出了一些专利滥用乱象。一些“专利流氓”公司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本身并不从事技术研发,而是通过从各处收购还没过期的老旧专利,对运用这些专利的公司到处“敲竹杠”。 不过,专利诉讼之所以能在通信行业频频出现,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通信技术专利本身并不是标准品,上下游的专利计费方式又存在很大的议价空间。 一般来说,高通、华为、爱立信等专利持有方对于手机厂商的专利计费方式是以一部手机的总售价为基础制定授权费率。以高通为例,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机厂商不仅付高通芯片的采购费用,还要额外按照手机总价的5%向高通缴纳授权费用——这一额外的收费被行业称为“高通税”。 对于高通来说,下游手机越畅销,自己赚得越多;但对于手机厂商来说,绕不开的高通、爱立信、诺基亚,也给手机终端带来了高企的成本。 英特尔曾经出具一份报告称,一部4G手机的专利费堆叠起来,几乎占手机售价的三成——4G手机仅仅在蜂窝通信上就需要被诺基亚、高通、爱立信、Interdigital四家专利权公司轮番收费,另外还需要再算上蓝牙、WIFI的专利费用。 饿瘦了手机厂商,养肥了专利持有人。这在各家公司财报中也有迹可循,以2020年为例,诺基亚的专利营收占到总营收的6%,达到了111.9亿元;爱立信则是4%;凭借“高通税”卡各家手机公司脖子的高通,专利营收占总收入的份额则达到惊人的21%。 不缺钱的手机公司,选择激烈反制 手机公司对于专利纠纷,少数采取温和谈判的方式解决,但苹果、三星在内的多数主流手机公司更倾向于采用激烈诉讼这的方式去应对。 一直以来,专利诉讼往往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过去不断上演的戏码是,上诉、审判之后,被告方会选择一次一次上诉,一场场官司打下来往往少辄两年,长的甚至到十年。 不管是诺基亚还是高通、爱立信对于各大手机公司的诉讼战,最终诉讼的结果都殊途同归。每一家手机公司最终基本都会选择和解妥协,乖乖向诺基亚、高通、爱立信等专利拥有方送上数亿欧元专利赔偿金,或者补签专利合作协议。 尽管如此,并不缺钱的手机公司在过往还是不约而同选择强硬应诉。 原来收费模式存在悖论。手机是多个硬件组合搭配的产物,畅销与否,并非由单一硬件决定。苹果此前在与高通一场旷日持久的芯片专利诉讼官司中,说出了很多手机厂商的心声。彼时苹果提出:iPhone 此前是通过推出Touch ID等革命性创新拉高了整机价格,这与高通无关,而苹果却需要为其支付更高的专利费。 其实主流手机公司并不缺钱。对于手机公司来说,其实个别诉讼的输赢并不是很重要,钱该交还得交,但把诉讼时间拉长,对专利权人收入的影响就不一样了。 此前的案例是,当诉讼陷入拉锯战时,可能会严重影响专利权人投资方的耐心。在诺基亚2016年宣布起诉苹果当天,诺基亚股票股价一度跌超4%。彼时,有分析师彼时认为,诺基亚与苹果的法律诉讼可能拖延多年,从而影响诺基亚的专利使用费收入。 诺基亚、爱立信等公司的市值相比苹果、三星还有一定差距。时间,是手机厂商的其中一项回击的武器。 5G专利数排名 图源:IPlystics 但另一方面,手机公司也在加紧注册专利,扭转专利被动地位。 OPPO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6.5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5.8万件,发明专利申请在所有专利申请中占比90%。此前,OPPO被夏普在海外地区起诉时候,OPPO就在日本东京反诉夏普侵犯其闪充技术专利,并持续对夏普中国的多个专利提出无效申请。 商业的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在利益的趋势下,即使是发生过龃龉的苹果、微软、爱立信也能化敌为友,结成专利共同体一致对外。 苹果此前就曾经联合爱立信、微软、黑莓、索尼等公司组建了一个名为“Rockstar”机构。从破产的加拿大北电网络公司拍下近万项专利。这一机构转头起诉了谷歌、HTC、三星等安卓厂商。谷歌方面也曾经公开指摘Rockstar是“苹果扶植的专利流氓”。 站在专利持有公司的角度来说,打击专利滥用似乎是维护技术信仰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赚钱的手段。 但归根结底,通讯行业密集的专利纠纷背后,不仅是技术研发和商业回报之间的一次博弈,也是一场话语权的争夺。而在5G时代,这种竞争还会更激烈。
一男子登报向小米公司道歉!曾恶意差评小米10至尊版
前不久,一男子因恶意差评小米10至尊纪念版,被小米公司起诉,法院判决该男子登报向小米致歉,此事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今天下午,网络上流传出该男子的登报致歉内容,具体如下: 致歉声明 本人于2020年8月17日在京东平台给予两个小米10至尊纪念版手机订单的不实差评,经南京市雨花台区法院判决(案号:(2021)苏0114民初1430号),本人发布的虚假商品评价构成对小米公司名誉权的侵害,对此深刻意识到错误,现诚恳道歉。 致歉人:张骏 据此前的判决书显示,张某去年8月11日在京东购买了两台小米10至尊纪念版手机,8月17日发表两条商品评价, 其一写道“用了一个礼拜了,死机了七八次,玩手机发烫起码 50℃,充电速度虽然很快,但是耗费的电量也很快,两个小时就没有电了”。 另一条指出:“手机质感一般般,续航不太好,用了一个礼拜了,发烫严重,很卡顿,拍照不清楚,充电慢,手机不防水”。 经法院查明,张某16日收到手机,并未如评论所言用了一个礼拜。至于另外一台手机则没有拆封,并在随后被其出售。此外,上述评价在网络平台得到大量转发。 鉴于此,法院裁定张某的虚假评价侵犯了小米公司名誉权,裁定其于盘踞生效十日内删除京东平台所发的两条小米10至尊纪念版评价,并登报向小米致歉,赔偿原告30000元。
近观月壤一克 遥测星河万年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月球样品001号。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核心阅读   7月12日,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举行。来自13家科研机构的31份申请获得通过,共发放17.4764克样品。科研人员将在月球表面过程、火山活动年龄、月球演化过程等方面开展研究,有望对月球与行星演化、行星宜居性等方面产生新的认识。   7月12日上午,我国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山大学等13家科研机构一共获得约17.4764克月球科研样品。这标志着月球样品的科学研究正式启动。   发放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向使用责任人发放月球样品使用证书。刘继忠说:“每一粒样品都弥足珍贵,要尽最大努力保护样品,最大限度减少研究中的样品损耗。”   据介绍,嫦娥五号共取回了1731克月球样品。自去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地球至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和地面应用系统开展了大量工作。   月球样品怎么保存、使用?   关于月球样品,人们习惯称之为月壤。几十年前,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曾利用0.5克月壤做研究。去年嫦娥五号带回了1731克月壤,如何利用好这些珍贵的月球样品?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月球样品管理办公室主任裴照宇介绍,在月球样品正式移交地面应用系统后,地面应用系统对月球样品开展了容器解封、样品处理、存储、制备、基础分析、描述及建库等工作。与此同时,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月球样品管理办法》,规范月球样品的保存、管理和使用,以发挥其科研价值与社会效益。按照管理办法,聘任9名专家组成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   月球科研样品长什么样,如何进行样品处理等工作?“月壤颗粒非常细,也容易带电,极易吸附在接触样品的处理工具上,因此我们在处理样品的过程中尽量减少直接接触样品的工具类型,并且对接触过样品的工具进行样品回收处理。”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地面应用系统总师李春来介绍,以光片样处理为例,在光片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月壤颗粒磨出一个平面来进行微区分析,因此磨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光片上颗粒样品极微量的磨损。   哪些借用申请能通过评审?   4月13日,第一批月球样品信息在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上线发布,并开始受理借用申请。裴照宇介绍,首批一共发布了44个科研样品,共56.8812克,其中光片样23个共768.3毫克、岩屑样19个共1112.9毫克、粉末样2个共55克。粉末样可由多个申请人共同借用,光片样和岩屑样是排他的。   “截至5月31日申请受理截止日,共收到来自教育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中科院、核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方面的23家科研机构提出的85份申请。”裴照宇说,6月11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会,根据现场答辩、集中评审等,共有来自13所科研机构的31份申请获得通过,共计17.4764克月球样品,其中光片样6个157.6毫克,岩屑样13个868.8毫克。据了解,本次评审通过的样品申请数占全部申请的36.5%,样品重量占全部发布样品重量的37.8%。   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朱日祥介绍,在评审过程中,首先要评估申请人拟研究的科学问题,是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是否能推进人类对月球、地球、太阳系的认识。其次,专家组要评估申请人的研究方案是否可行,申请样品量是否合理,是否具备相关研究能力,所属单位是否具备月球样品保存与测试条件等。另外,在会议表决时,需要2/3以上的参会专家同意,申请才能通过。   月壤能告诉我们什么?   朱日祥介绍,嫦娥五号的采样区经过大量研究与论证,有可能对月球演化的动力学过程有突破性认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相信对我国科研人才培养以及后续月球与深空探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次获得通过的31份月球样品申请,其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月球表面过程、火山活动年龄、月球演化过程等方面的科学研究。“通过对嫦娥五号采集月球样品的研究,将对月球与行星演化、行星宜居性等方面产生新的认识。”朱日祥说。   关于月球样品的处理进展,李春来介绍,目前铲取样品的处理工作基本完成,包括铲取样的粉末和岩屑颗粒的处理、描述、信息采集、光片制作、基础分析等样品库信息,可以发布更多的样品。   而另一种采样方式——钻取样样品的处理正在进行中。“钻取样的数量较多,样品量都很小,很多样品少于1克。样品的处理、描述、信息采集的工作量很大,样品制备和基础分析也需要更为精细和仔细,目前样品的处理、制备和基础分析工作仍在进行中。”李春来说。   据介绍,后续还将根据地面应用系统的样品处理进展,陆续发布新的科研样品。初步计划下一次月球科研样品借用申请评审安排在9月,希望有更多科研机构加入月球样品研究中来。裴照宇说:“希望科学家们能够发挥各自的科技优势资源,利用我国现有最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展深入研究,取得尽可能多的创新性成果,通过成果共享,不断推动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冯 华)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