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还有人买吗?苹果头显遭冷落,流媒体巨头集体宣布不适配!
彭博社的报道指出,Netflix没有计划为苹果的Vision Pro开发专门的应用,同时也不打算让iPad版的应用兼容Vision Pro。继Netflix之后,Spotify和YouTube等主流的海外影音流媒体服务也宣布,它们不会为Vision Pro开发专门的应用。 (图源Bloomberg) 对于Spotify等这些音乐流媒体软件,其影响可能并不明显,因为很少有人会愿意戴着这么重的头显专门去听音乐,而且音乐MV也不一定非要在Spotify观看。 (图源Spotify) 但是,Netflix的缺席对Vision Pro的影响却相当大。要知道它是全球最大的视频流媒体公司,且影视版权数量也最多。Netflix的缺席意味着用户无法通过应用在Vision Pro上观看内容,只能通过Safari、Chrome等浏览器使用网页版Netflix,这使得观影沉浸感大大降低。此外,网页版Netflix无法离线观看内容,并可能限制视频分辨率,因为视频质量受浏览器的影响。 (图源Netflix) 考虑到Vision Pro高达3499美元的售价,其目标用户群也主要是极客玩家,可以预见其销量可能不会太高,至少在当前阶段,Vision Pro似乎还不能成为一个面向大众的产品。而且由于用户数量有限,专门开发一个新程序的成本远高于潜在收益,再加上苹果还要从收益中抽取30%的佣金,这使得这些厂商不愿意适配Vision Pro。实际上,Netflix不仅没有为Vision Pro开发适配专门的应用程序,甚至连“历史悠久”的Mac平台也没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有意思的是,根据MacStories的调查,在App Store中最受欢迎的46个应用程序中,没有一个在Vision Pro发布时就对其进行适配的。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应用未来是否会进行适配。但考虑到自Vision Pro即将正式发售,这种情况可能会对Vision Pro的用户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 (图源苹果App Store) 总的来说,如果无法在售价高达3499美元的Vision Pro头显上体验到完整的影视沉浸感,有可能会减少其购买吸引力。并且因为它缺乏一些关键应用的支持,Vision Pro在高端VR/AR市场的竞争力也有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
哪吒因拉踩特斯拉被罚20万!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哪吒汽车关联公司——众联天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因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 处罚详情显示,为了促进车辆销售,提高产品知名度,2022年2月,众联天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发布的宣传图片中含有“哪吒S行业首批应用高集成九通阀组”和“冬季续航提升20%”宣传用语,对外表达新上市的哪吒S型汽车是业内首批配备九通阀组的车型以及配备后能在冬季提升20%续航里程的含义。 然而经查,“冬季续航提升20%”的依据是当事人将同款汽车在配备热泵系统和没有配备的情况下进行续航里程实验所形成实验报告,与是否使用九通阀组无实际关联。当事人的上述宣传内容,对其哪吒S型汽车的性能、功能、质量等作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哪吒因拉踩特斯拉被罚20万 此外,当事人还在宣传图片中标注“ 9>8”文字图形组合,9代表哪吒S所用的九通阀组,8代表特斯拉所用的八通阀组,9的亮度更高、字号更大,并在两个数字周围分别标注哪吒S和Tesla标识。该宣传图片通过“9大于8”,“哪吒S使用九通阀组后冬季续航里程提高20%”的表达方式,编造哪吒S优于特斯拉的误导性信息,损害特斯拉汽车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被要求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20万元人民币。 企查查信息显示,众联天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为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哪吒汽车是合众公司旗下产品品牌。被罚20万元对哪吒汽车目前的局面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23年,哪吒汽车累计交付127496台,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年度销量目标。
iPhone 16再曝光:新增独立拍照按钮,机械式设计
根据国外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苹果正在iPhone 16系列中引入专门的拍照按钮。 (图源The Information) 报道中有几个关键特点值得我们注意:首先:新增的拍照按钮保持了机械式的设计,用户在按压时按钮会像iPhone上现有的其他按钮一样产生移动感;其次:尽管是机械按钮,但它可以响应用户的触控输入,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来放大或缩小焦距;报道还指出,这个拍照按钮能够响应不同的压力级别,轻按用于对焦,重按则作为快门拍照。 提及手机的实体按键,就不得不提到索尼。作为在相机领域深具影响力的公司,索尼推出的手机在拍照方面也延续了相机的风格。比如,早在其初代Xperia XZ1手机中,索尼就为它提供了集成式的拍照快门按钮。Xperia 1系列更是支持了大师摄影模式,并且提供了与其相机相似的专业拍摄模式。 (图源索尼Sony) 其实手机相机App上的界面,本来就是参考相机上的那一套操作逻辑的,这套界面演变了十几年,其基本操作逻辑却从未改变。但是当它被移植到手机上时,如果仅仅依赖屏幕交互而缺乏实体按键的支持,那么操作就会变得非常繁琐。因此,苹果为了让iPhone上的相机App更易用,把许多功能都砍掉了,例如专业模式等等,所以一直以来,iPhone的相机操作界面与相机相比,一直被认为是缺失的。小雷认为,想在手机上获得和相机相同的操作体验,如果没有实体按键的支持,那么任何改变都是纸上谈兵。 (图源Apple官网) 但是自iPhone 15 Pro后,苹果似乎有意将手机摄影推向更专业的领域,比如加入了许多更专业的新功能:外部录音、Apple Log和Aces等。还有此次Apple打算引入专门的拍照按钮,其实也是为了让iPhone在操作逻辑上能有更接近相机的使用体验,对部分用户来说,这可能这将是他们的第二台“相机”;如果手机有着相机一样的操作,他们可能会更乐意用手机进行专业拍摄。 (图源Apple官网) 总的来说,苹果公司正专注于提升相机的专业性和摄影体验,现在的手机中的影像配置越来越高,有些场合甚至能替代专业的相机,如果能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专门的相机按钮,确实是可以给用户带来更直观高效的操作体验的。
蔚来产品经理:我们很小,没法和苹果华为两位老大哥比
蔚来首款手机产品NIO Phone已经发布多时,但不管车圈还是手机圈的人,还是对这款手机以及蔚来做手机的初衷感到好奇。近日,有蔚来手机团队成员谈到了蔚来亲自做手机的出发点,其中,一位蔚来产品经理还谦虚地表示,蔚来手机规模还很小,没法和苹果华为两位老大哥比。 蔚来NIO Phone 近日,蔚来手机团队成员发微博表示:很多人都不理解蔚来为什么做手机,主机厂开放点和现有手机厂商合作不行吗?他举例称:我们来看小米汽车的这个CarPlay适配效果,大家觉得雷总和小米团队会看不出来同一个画面出现两个系统时间,这样不合适吗?但就像这种小改动,苹果大概率不会愿意改。 对此,有网友评论称,没人不理解做手机的重要性,但是没人认为随便拉个团队投几十亿就能把手机做成。比亚迪去年卖300万辆车,代工手机规模那么大,都没敢下决心自己做手机。上述员工则回复道:我身边同事大多有十年左右的手机大厂经验,这不能算“随便拉个团队”。同时,蔚来做手机目标非常明确聚焦,就是想方设法给车主带来更好体验。这和其他传统手机厂商还是很不一样的,它们兼顾得更多,方向更扩散,投入的资源也就不同。 手机中国观察到,另外一名蔚来产品经理也在评论区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背后都是商业利益,天下熙熙; 把用户体验做好的企业,苹果、华为等都是自己管理核心体验,引用某博主的一句话“用先进技术构建标杆体验,谋求共识形成行业标准,能力开放构建生态”,车手互联还在第一步; 我们还很小,没法和这两位老大哥比,但我们也有一颗做伟大产品的心。
三星S24系列新机将在印度制造 对本地和全球市场销售
近日,CNMO从外媒获悉,三星S24系列新机将在印度制造,面向本地和全球市场销售。不过,“印度制造”标签并不意味着S24系列的定价会比海外市场更合理,因为还有消费税、关税等诸多其他因素。 三星S24系列 三星近日揭开了其旗舰产品S24系列的神秘面纱。与往年一样,最新的产品系列包括三款设备:S24、S24+和S24 Ultra。值得关注的是,所有这些手机都将带有“印度制造”的徽章,因为三星计划在诺伊达工厂生产其最新旗舰产品。 三星印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 B Park对最新的智能手机表示兴奋,他说:“当全世界都在谈论人工智能时,S24系列把它带到了你的身边。我非常高兴地宣布,S24系列将在我们的印度诺伊达工厂生产。” 此外,三星印度公司负责移动业务的高级副总裁Raju Pullan证实,整个S24系列都将在印度生产,不仅面向印度国内市场,还将面向全球销售。Pullan还透露了针对印度消费者的特别优惠,他说:我们将在印度推出一项升级计划,消费者能够以几乎与S23 Ultra 256GB版本相同的价格购买S24 Ultra 512GB版本。其他S24型号也将提供类似的优惠。 三星S24系列的一大看点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大量应用。它集成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例如圈选搜索、实时语音通话和信息翻译、增强型图像编辑、专为内容创作者定制的相机特效等。此外,它们还拥有顶级规格,包括骁龙8 Gen3、12GB运存、高达1TB的存储空间、2亿像素四摄像头等。
覆盖全国90%充电桩 广汽埃安昊铂终身免费充电:老车主一视同仁
快科技1月8日消息,就在今日,广汽埃安旗下昊铂品牌发布关于“昊铂终身免费充电新老车主均可享受”的说明,称除新购车客户外,也将此前购买吴铂品牌车型的所有私人用户车主纳入到终身免费充电的大家庭中。 在说明中,昊铂官方表示: 一直以来,昊铂致力于打造极致科技、艺术、豪华的产品为用户提供五星级的安心服务,作为行业极少数实现能源生态全产业链布局的品牌,昊铂以领先的超充技术+强大的能源体系为后盾,为用户解决出行焦虑。 1月1日,昊铂联合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行业头部充电运营商,构建“专享私桩+尊享自建站+头部合作站”的三位一体补能网,重磅推出“昊铂全系终身免费充电”活动,不仅覆盖全国90%充电桩,而且即插即免,该活动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 为了给更多用户带来极致补能体验,除新购车客户外,本次活动也将此前购买昊铂品牌车型的所有私人用户车主纳入到终身免费充电的大家庭中,让每一位昊铂用户都能-起享受昊铂能源体系发展的红利,让客户出行无忧。 我们将始终坚持让客户安心,实现”充换电快、覆盖广、距离近”,致力于将昊铂打造成为新能源补能无忧第一品牌,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进入“补能零焦虑”时代。 未来我们还将开展更多能源行动,持续为用户提供比加油更便捷的补能体验!
中国汽车出口全球第一:传统车企加速,新势力紧跟
作者|路世明 编辑|大 风 1956年7月13日,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开下了总装配线,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历时六十八年,站在2024年的起点,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迎来了巨大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为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其中,2023年全年出口电动汽车177.3万辆,增加67.1%,平均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汽车。 早在2022年,中国就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而根据日本汽车工业会最新预测,日本汽车2023年全年出口量预计在430万辆左右,低于中国汽车出口数据。 这意味着,中国将正式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长久以来,都是美日德车企向我国出口,而如今局面逆转,民间合资“信仰”崩塌,究其根本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引领全球的不争事实。 有趣的是,一直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宣传面上,往往以新势力车企较为突出。但无论数据侧,还是各层面的实力来看,中国汽车出口的主力军并非喜爱“吆喝”的新势力们,反而是那些曾被吐槽“跟不上时代”的传统车企。 01 传统车企扛大旗 毫无疑问,真正扛起中国汽车出口大旗的,还是传统车企,或者说是老一辈车企。 作为自主品牌出海的领头羊,上汽乘用车的出口成绩一直都很亮眼。2023年海外销量达120.8万辆,其中MG4 EV在欧洲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成为了紧凑型纯电动车销量冠军。 排名第二的是被誉为车界“理工男”的奇瑞,2023年奇瑞集团销量为188.13万辆,同比增长52.6%,其中汽车出口量为93.71万辆,同比增长101.1%。出口量占总销量比重已接近一半。 还有长城、长安和吉利,在出口数据上同样表现亮眼。 2023年长城汽车海外累计销售31.6万辆,同比增长82.48%,创历史新高;长安汽车在2023年海外销达到了23.63万辆;吉利全年累计出口销量达到274101辆,同比增长超38%。 出口量的极速增长,让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版图也不断扩大。 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英国、菲律宾、泰国、阿联酋和西班牙。 其中,我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同比增长5倍,2023年有6个中国汽车品牌进入俄罗斯销量前十名。 图:2023年俄罗斯汽车市场各品牌销量数据TOP10 大国汽车出海,并不仅仅局限于整车出口。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传统车企们海外市场的布局也进入了快车道。 海外收购、投资并购、海外建厂步伐,注重本地化生产、运营能力建设,车企们已经由单纯的“出口贸易”向“海外经营”转型,朝着全球化发展更进一步。 2023年10月,比亚迪的首个海外合资工厂已经选在了乌兹别克斯坦。并且,比亚迪还在法国、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寻求建立整车工厂的可能性。此外,长城海外工厂已经遍及泰国,马来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并其基本上都已经投产了。 奇瑞在阿根廷投资4亿美元建厂;江淮投资14.52亿元与墨西哥当地合作伙伴合资工厂;上汽集团透露正计划在欧洲地区建立整车工厂...... 传统车企们密集出海、实力出海,不只是为自己找寻第二增长曲线,随着体系能力的逐渐建设,他们也在加速提升全球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认知。 02 新势力紧随其后 虽然大部分新势力车企们没有公布2023年的海外整体销量,但从部分地区的销量来看,和传统车企们相比,新势力们在出口层面逊色不少。 2023年,中国品牌在德国的总销量为57730辆,整体市场份额占比2%,新能源汽车占比8.2%。其中,新势力代表车企蔚来,销量仅为1263辆。 虽然销量不够亮眼,但也情有可原,毕竟新势力车企们大多成立不久,没有传统车企们的底蕴。 如果站在这个层面,新势力们有胆量进军海外市场,反倒值得表扬。 早在2020年底,小鹏就把第一批车G3发往了挪威。次年,小鹏又将其大型电动轿车P7引入挪威市场。到2023年1月,小鹏宣布将在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开启交付中心。 图:小鹏挪威体验店 紧跟小鹏,蔚来也于2021年5月官宣出海欧洲,“第一站”同样选在了挪威,并开始向当地市场提供产品与服务。到2022年8月,蔚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了NIO Berlin蔚来欧洲发布会,宣布在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四国市场提供服务,开始全面进军欧洲市场。 此外,零跑汽车、哪吒汽车在海外亦动作不断,连续大批量发运出海。 除了动作的不断落地,善于营销的新势力车企们,在海外同样赚到了不错的声量。 对于中国造车新势力来说,大型国际车展一定是不可错过的机会。据悉,2023年慕尼黑车展有将近50家中国企业参加,约占总参展企业的7.4%,是德系品牌之外的第二大军团。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车展上去了很多中国新势力车企,无论是相比美日德等他国车企,还是国内的传统车企,他们更像是车展主角,尽情低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电动化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产品。 其中,小鹏汽车携国际版P7i、G9两款车登上慕尼黑车展,预计将在2024年进入德国市场。 零跑汽车首款全球化产品零跑C10也正式首发亮相,并且提出了与欧洲合作伙伴在电子电气架构、电池、电驱、下车体、整车制造等方面的技术输出合作模式。 几年下来,新势力们也算在欧洲扎下了根。虽然出海“版图”不够大,销量不够高,但这种自身条件限制下的稳健打法,也算合乎情理。 希望新势力们能够紧跟老大哥们的脚步,把技术提上去,再配合本身善于营销的本事,实现在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 03 团结一致,深入价值 我国出口第一当然值得庆祝,但也需要保持谦逊的态度,尤其是这种成绩来得太快、太突然了。 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突破百万达到105.6万辆,但此后多年出口量一直在百万辆以下波动,一直到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才突破200万辆。 2022年,我国汽车企业出口又突破300万辆,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超越德国跻身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短短三年时间,面对如此巨大的增长,车企们理应保持谨慎,多参考他人经验,谨防昙花一现。 就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现状而言,有两点需要车企们尽快调整、落实。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学会:家里斗法涨技术,家外团结同向前。 日本汽车企业的团结一致,在全球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不论是集体进军海外市场,还是在新技术研发上,日本车企总是能够共同进退,并团结在一起。 2015 年丰田与马自达展开合作、2016年丰田100%收购大发、2018年丰田与马自达形成交叉持股、2019年丰田与铃木形成交叉持股...... 如今,丰田已与多家日本车企相互持股,形成“丰田联盟”阵营,共享相关知识、降低成本、加速研发进程,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图:丰田联盟阵营车企控股 通过抱团、共同进退,日本汽车工业经历了一次次冲击而不倒,反而愈来愈强,这值得中国车企们学习。 其次,中国车企们需要加速深入产业价值链。 除了技术,中国车企出海的一个重要的杀手锏就是成本优势,换句话说就是物美价廉。但是打价格战并非长久之计,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中国车企自身的经营效益,还容易让很多海外市场降低对中国品牌的好感和欢迎度。 中国摩托车出海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摩托车产业向东南亚发展,因为低价优势,中国摩托车不到4年时间,就占有越南90%的市场。 但与别人恶性竞争,也与自己恶性竞争,恶意压价、降低产品质量,到2004年,中国摩托车就从越南市场、东南亚市场全面退出,从90%的占有率大降至1%。 前车之鉴,中国车企出海必须要吸取这个教训。 价格战是打开市场的钥匙,用技术价值、服务价值以及可靠的品质赢得海外消费者的信任,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才是实现更长久的海外经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核心。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