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王自如在格力的一千多个日夜
作者:王夏 王自如最近有点忙。 一周前(8月9日),王自如先是以被执行人的身份出现,被上海曙晖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申请执行纠纷,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发布针对王自如的限制消费令,王自如因此案被执行标的金额约为3383万元。 4天前,王自如还作为格力渠道改革的重要台前人物在格力电器(广佛)新营销战略峰会暨新品发布会上登台,对新营销模式进行宣贯与解读。 (图源:“广州格力电器”公众号) 可是本周五(8月16日)下午王自如就被曝已“离职”,身份不再是“打工人”。 时代财经记者尝试致电格力电器(000651.SZ)及王自如本人,暂时都没有得到回应。不过据格力内部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在格力内部OA系统“G平台”,的确已经搜不到王自如。 更有媒体透露,有格力员工称相关文件已换人签字。 格力的渠道改革之路已经走了四五年,离开了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王自如,格力的渠道改革将走向何处? 而于王自如而言,在格力经历一千多个日夜,历经了网红、董明珠得力助手、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等多重身份后,他会不会冥冥之中走上了一条与曾经的“对方辩友”罗永浩相似的路,如何写好自己“真还传”可能成为王自如的下一个问题。 王自如的突然离开 8月16日一个平静的周五下午,“网传王自如已离职”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相关讨论蔓延各大头条。 但仅4天前,王自如还是以格力电器总部领导、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的身份登台亮相。 格力官方提到,王自如表示对本次改革转型很有信心,他说“将以最柔和、最不影响的方式助力经销商平稳过渡,让我们的市场再次焕发新的活力!” 4天后的今天,格力内部人士告诉时代财经记者,格力使用的办公平台“G平台”上已经无法搜到王自如的名字。 从创立ZEALER到加入格力,王自如身上从不缺热点和故事。但起起落落的消息在一周内密集出现,确实不常见。 2021年中,格力迎来两起人事变动,科技自媒体人王自如加入格力担任副总裁;同年入职的还有一个孟羽童,职位是总裁助理。 孟羽童在去年年中离开格力,而王自如离开的时间则可能是在2024年的8月。自此,据王自如加入格力已3年有余,历经一千多个日夜。距离王自如走向台前,成为格力数字化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2022年3月)至今也已走过28个月。 在ZEALER时期,王自如从一个人做起,给互联网时代造出了一块数码测评的大蛋糕。但在格力,走向35岁危机的王自如,名字大多数时候与格力的渠道改革,甚至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紧紧关联。 格力的渠道变革重要节点是2020年第二季度。 当时,格力通过直播带货、建设线上“格力董明珠店”及线下体验店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零售”营销模式变革。 改革的另一个关键词是“云网批”系统。使用系统后,最显著的差异体现在进货零售家用空调的场景。与传统漫长的线下进货渠道不同,在为零售空调进货时,经销商只要在“格力网批”App按照价格表采购,货款就会直接流向了格力总部。 据时代财经记者了解,2022年5月,王自如就已经前往第一个推行云网批改革的省份——安徽宣讲渠道。 2023年5月,王自如首次以格力电器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亮相,在江西宣讲。同年11月,王自如陪同格力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一起接受电视台采访,因为“我从来不看格力给我的工资条”等金句破圈,引起热议。 有格力内部人士在此前向时代财经记者分析称,董明珠带王自如高调亮相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权威“背书”来帮助王推进渠道改革。也正是在11月电视采访前后,格力云网批改革提速。 然而,采访还没过一年,王自如就被曝离场了。 从舆论场来看,王自如的离场的消息给格力带来了巨大的传播声量,但事实上,王自如的退场似乎也不会对格力产生很大的震动。 纵观王自如加入格力以来的诸多头衔——“格力电器总部领导”、“渠道改革负责人”,与后来加入的卢陆群“销售总监”相比,多少都有些“虚”。 在资深家电产业分析师刘步尘看来,这意味着王自如在格力电器并无实权。他还指出,格力电器的渠道由董明珠一手设计和掌控,王自如能发挥的空间非常小。 在此前采访中,一位安徽空调经销商告诉时代财经记者,王自如在走访安徽时,听到来自经销商反馈情况后表示,要向董明珠汇报后才能做决定。 “坦率来说,王自如的存在与离去,都不会对格力产生大的影响。”刘步尘说。 格力变革的必然 但,无论有没有王自如,格力的改革都势在必行。 因为白电三巨头的另外两家——美的集团和海尔均从2012年开始做数字化转型,当年美的推出基于数字化供应链系统的“T+3”的柔性生产模式;海尔集团则在2013年就已上线面向经销商的B2B电商平台,还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但格力的数字化转型落后了七八年。 “对于家电企业而言,渠道改革是必然趋势,因为竞争不仅是产品技术的竞争,渠道能力也是重要的竞争力。”在资深产业经济分析师、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指出。 在王自如还是渠道改革项目负责人的8月12日,有媒体报道,格力渠道改革工作加速,之后新冷年在广州和佛山地区实施新零售,今后经销商将直接从格力新的网批系统下单拿货。 在丁少将看来,渠道改革的主要方向是用户导向,将渠道延伸至用户所在之处。当前渠道趋向碎片化,在线上市场,除了传统电商渠道,还出现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带货渠道,小红书等种草渠道以及美团等外卖和即时配送渠道。 “对家电企业而言,渠道的多元化布局或全渠道布局已成为共识和共同发展方向。” 一层层叠加的经销商、代理商构成的线下渠道曾经是白电巨头在市场搏杀的力量来源。 以格力为例,时代财经记者此前了解到,格力的线下销售体系,大约涵盖3万家专卖店,为格力贡献了大部分业绩。而这是董明珠与一些代理商共同建立的,由代理商组成的京海互联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至今仍是格力电器大股东之一。 转型并不容易。 2023年,根据财联社报道,格力某省级经销商要和媒体打赌。“我几乎可以确定他(王自如)在董明珠退休之前就会提离职。”“我可以和你打个赌,1-2年之内他就会离职了。” 今年6月,据媒体报道,董明珠在2023年度股东大会发言时坦陈,格力的渠道变革是在跟自己“过不去”。“我们曾经的渠道方式可能是成功的,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共赢’的课题已经摆在面前。” 如今董明珠已年届70,王自如也可能退场,还在继续的是格力渠道改革。 王自如的下个码头 对王自如来说,有没有格力,他都是一个网红。 10年前,王自如在ZEALER时就与罗永浩于互联网中论战,罗永浩一句“被包养的就不要出来谈什么独立人格”成为网络名言,似乎也预示了王自如此后的命运。 之后顺为资本等大资本离场,ZEALER就此沉寂。 之后王自如的其他公司也没有起水花。据天眼查,目前王自如共关联3家公司,但仅有深圳市悦宸汽车美容有限公司一家为存续状态,王自如所持30%股权在今年2月已被冻结。且这家公司自身也几次因未按时公示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021年到2024年,王自如进入格力“打工”,身份为副总裁,但他的名字却并未出现在格力年报的高管名单中,其实际薪资也未能为外人所知。 或许王自如不介意,毕竟他曾放言,“没有看过格力给我的工资条”。 (图源:wind) 如今的事实是,格力的工资或许抵不上3000多万的债。但王自如作为和罗永浩一样的“初代网红”,这些年为互联网贡献了不少微博热搜和泼天流量。 对于互联网来说,“王自如”不仅是话题,也是一个流量源。之后王自如会不会和“对手”罗永浩一样开启“真还传”我们不得而知。 8月16日的夜晚,是一个工作日的结束,也是一个周末的开始。 此时,格力没有回应、王自如没有回应、今晚9点开播的罗永浩也没有明确点评,在一片沉默中,我们仍未知道,那些王自如一发到手就收起来不看的工资条上的数字到底是多少。王自如的下个码头在哪里,也在迷雾之中。
使用中国电信遭遇“天价资费”?官方公布调查结果
财联社8月17日电,有媒体2024年8月15日晚发表关于用户王某某遭遇“国际漫游天价资费”的报道。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调查后了解到,12月18日—23日,用户王某某所产生的的漫游资费均达到熔断标准,因此中国电信的企业系统自动触发熔断,暂停用户数据漫游功能,并向用户下发提醒短信。但用户本人分别于12月18日、20日、21日和22日熔断后,自主恢复数据漫游功能。 用户王某某在产生话费争议后,曾先后4次提出申诉,经调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认为上海电信经营过程中无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但鉴于用户实际,上海市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于2024年1月协调上海电信,向用户提出对账单做8折处理的解决方案,用户未接受。近期,上海市通信管理局接到12345市民热线转办的该名用户于8月5日就同一问题提出的申诉,目前正在依法依规办理中。 小财注:根据中国电信的规定,系统对当日(北京时间0点—24点)漫游资费超过500元的用户进行熔断,暂停用户的数据漫游功能,并发送短信提醒,用户可以根据短信相关提示内容,自行决定是否需要恢复当日数据漫游功能。 市民王先生最近向《新闻透视》投诉,自家68岁的父亲去年底去尼泊尔旅游了8天,老人开始行程前发了条朋友圈,随即收到电信公司短信提醒话费已超500元,而等老人回国后发现账单竟然高达1万6千元。 老人本想通过律师解决,但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而这8个月又产生了滞纳金,利滚利下共欠费2万6!老人实在无法承担,这才告知了儿子王先生。王先生也在12345、10000号上进行了投诉,然而协商结果和心里预期差距甚大。 投诉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会产生如此高昂的费用。王先生称,自己年近古稀的父亲既是退休人员也是残疾人员,直到退休金实在负担不起时才将此事和盘托出。 “我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是非常惊讶的,这个费用金额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工薪阶层,或者说一个退休工人也好,或者大多数的白领可能也很难达到这样一个金额的通信费用。” 为此,透视记者向电信工作人员查证,工作人员翻找许久,查询到在尼泊尔的电信流量费用确实是一分钱每KB,1GB流量的费用确实需要上万块钱。老人从尼泊尔回来后就找到了电信营业厅进行协商,随后又找到了律师帮助协商,最后在支付了5000块钱律师费后,电信公司同意给老人打一个8折优惠,而电信给出的3000块钱左右的折扣优惠费用连律师费都不到。 而因为时间久远,当时老人到底用了多少流量也无从查起,在当着记者的面拨通电信客服10000号之后,客服人员也是根据流量单价进行了计算,也没有提供详细的单据。 “尼泊尔的话是10块2毛4一兆,这一万六算下来,流量大概是用了两三分钟时间。” 在随后与王先生父亲的通话中,王先生表示当时在尼泊尔的第二天,发了一条朋友圈后,也确实收到了电信费用告警短信,但是当时只表示产生了流量费用超过500元,且随后手机就不能正常使用了,没想到最后有这么多费用。 而当记者向10000号询问,为什么前期产生这么多费用不进行停机操作帮助老人及时止损时,对方表示这个费用是上不封顶的。 对此王先生表示不能理解,同时也庆幸他父亲没有看直播之类的大流量操作。 “现在手机已经5G时代了,1GB流量其实非常少,哪怕用的量不少特别的大,但这个费用的确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好在老人只用了1个GB的流量,如果用了10个GB?15个GB?我是不是要卖房子了?” 随后记者陪同王先生来到了他父亲开卡的电信营业厅,当听到王先生账单金额时,工作人员也表示很震惊:“8天能用1万多块钱啊!” 而工作人员质疑为什么老人不关闭手机漫游时,投诉人也非常无奈:“不能指望一个退休的将近70岁的老年人自己能做这些事情,他根本不会啊。” 而除了天价般的漫游费,8个月产生了近9000元的滞纳金,他也无法接受,毕竟现在还处于协商中。王先生坦言:“这个滞纳金的程度感觉都超过高利贷了。” 对此,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称,这个滞纳金就是利滚利的模式。“它是利滚利的30%,每天滚一次。” 不过最后工作人员也表示,对于滞纳金的问题,营业厅可以进行取消操作。而上海市通讯管理局也表示,目前也只能通过协调的形式帮助王先生解决问题。 “我们作为电信业的监管部门,因为现在是收费异议,我们只能通过协调的方式帮助用户说一说,据理力争。” 上海电信目前给到王先生的方案是,给该费用打个7折,对此,王先生仍然无法接受:“一个GB的话,我希望在1000元以内。” 对此我们也不禁要问,为什么当时不能帮助老人及时停机止损?为什么在国外流量费用上不封顶?而流量的单位定价为什么这么高?截至目前,上海电信还未给出正面回应。这类事件你怎么看?留言区谈谈你的看法。
奥运冠军竟是硅谷VC,还是哈佛学的计算机
哈佛计算机系学霸,首次参加奥运就拿下两块金牌! 其中个人单项还是美国40年来首金。 31岁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克里斯汀·福克纳(Kristen Faulkner) 最近意外火了。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硅谷华尔街干了4年VC,24岁时因为参加俱乐部活动,才开始正式将骑车作为个人爱好。 没想到7年后,她“临危受命”作为替补上场,意外成为最大黑马,直接拿下公路自行车-女子公路赛金牌。 赛后采访中她透露,就连她自己也是在距离终点只有500米时才敢确定,“我能赢”。 三天后,她又把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追逐赛金牌收入囊中,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届奥运会上赢得这两个不同项目金牌的女性运动员。 网友纷纷表示,“事实证明,学霸的身体都异于常人,只是激活之前只体现在脑部”。 不少国外网友还兴奋地将她称作“神奇女侠(Wonder Woman)”、阿拉斯加的英雄。 从哈佛学霸、职场精英到世界冠军,克里斯汀·福克纳是如何完成跨界的? 儿时奥运梦,31岁终于实现 1992年,福克纳出生于美国阿拉斯加。 从小福克纳的娱乐方式就跟别人家的孩子不太一样。 家里经常组织户外活动,比如在崎岖的荒野中长途跋涉,一连持续好几天,有时甚至是与熊“同行”的那种。 中学,福克纳就读于菲利普斯学院,期间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是校队的跑步、游泳和赛艇运动员。 之后她被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录取,同时加入了哈佛赛艇队,一边参加着Web开发训练营,另一边大大小小的比赛也没落下。 而且福克纳还是“MVP式选手”,目前仍然是哈佛轻量级女子2公里划船机(ergometer)最快记录保持者。 这些早年经历,让福克纳练就了比常人更加强大的韧性,而这些也是她后来骑行所必需的。 2016年,毕业后的福克纳化身职场精英,加入了美国老牌风险投资机构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2017年,工作之余,在参加纽约中央公园举办的一场自行车俱乐部活动时,福克纳接触并迅速迷上了骑自行车。 在后来的采访中她透露,骑自行车多在户外,这让她回想起了在阿拉斯加的生活。 凭借过人的运动天赋,福克纳很快就开始在纽约参加自行车竞技比赛。 2018年福克纳跳槽去了Threshold Ventures,但对骑行的热爱只增不减。 福克纳骑行入门晚、技能存在短板,为了快速提升,所以她就专注于让自己“T”型发展,也就是把精力都放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减少团体骑行学习定位、踏频间歇训练等全面的技术提升。 绕圈赛表现不好,那就选择长距离的爬坡赛,福克纳这样形容自己:一名非常专业的骑手,但不是一名全面发展的骑手。 2020年,她开始为当时北美历史最悠久的职业女子自行车队TIBCO-Silicon Valley Bank打比赛。 之后成功转向职业骑行。 职场上的经历,让福克纳学会了如何计算和评估风险,也影响了她在赛场上的发挥: 在比赛中,我会带着这样的心态:风险回报比是多少?知道何时全力以赴。 在不断的竞技比赛中,福克纳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东西,并想起了儿时的梦想:参加奥运会。 2021年初,她下定决心辞去了工作,全职投入骑自行车。 很快就收获了一箩筐战果: △ 来源:维基百科 惊险的是,去年训练时福克纳意外出车祸,胫骨骨折,差点彻底无缘巴黎奥运会,好在休息了3个月后,福克纳恢复得很好,又开始了骑行。 今年5月,她在美国国家公路自行车锦标赛中赢得了公路赛冠军、计时赛亚军,随后6月份被选中参加本届奥运会女子场地自行车团体追逐赛。 7月初,福克纳又被通知了个大消息,队员泰勒·尼布(Taylor Knibb)由于需要专注计时赛和铁人三项,导致女子公路赛席位空缺,于是她要作为替补上场。 令众人没有想到的是,福克纳成为最大黑马,一举拿下金牌。 这场比赛非常精彩,福克纳在最后3公里左右的地方抓住了进攻时机,猛然发力,最终以领先追赶者58秒的成绩冲过终点线,抵达了埃菲尔铁塔前的终点。 而美国队上一次夺金还是在1984年,那年奥运会首次设立女子公路赛。 随后,在女子场地自行车团体追逐赛中,福克纳所在的美国队又拿下了冠军。福克纳也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届奥运会上赢得这两个不同项目金牌的美国女性运动员。 前东家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在福克纳夺冠后,也发来了祝贺。 虽然像福克纳这样跨界斩获金牌的学霸实属罕见,但你别说…… 自行车公路赛,两届连出跨界之王 就在上一届东京奥运会,同样是自行车公路赛,同样爆了个大冷门。 奥地利数学系博士后安娜·基森霍夫 (Anna Kiesenhofer),领先荷兰3次世界冠军得主Van Vleuten75秒,夺得金牌。 甚至当时Van Vleuten都没料到安娜在前面,冲过终点线后高举双手欢呼,一度以为自己胜券在握。 没有专业团队,没有教练,那年基森霍夫惊艳了众人。 而自行车对她来说也是纯业余爱好,基森霍夫本硕博学的都是数学,分别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大学、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 赛前她还就职于世界名校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讲授偏微分方程课。 这是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届巴黎奥运会,基森霍夫也参加了,不过换了另一条赛道——公路自行车女子个人计时赛。 赛前采访中基森霍夫表示对冠军没有很大执念,除非“大家都忘了我是谁”。 最终她以46分28秒88的成绩位列第33名,为其奥运会个人计时赛初舞台画上了句号。 One More Thing 说回福克纳,比完奥运会后,已马不停蹄参加WWT环法自行车赛去了,赛程从8月12日延续到8月18日。 福克纳现在所在的车队——EF Education-Tibco-SVB,为她准备了一辆特别设计的公路自行车,福克纳将其取名为“神奇女侠(Wonder Woman)”。 两个神奇女侠在荧幕上和我们再见。 参考链接: [1] https://www.kristenfaulkner.com/life-story [2]https://usacycling.org/athlete/kristen-faulkner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Kristen_Faulkner
巴黎奥运期间出现大量域名相关网络犯罪:骗子盯上买不到票的球迷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据 TechRadar 今天下午报道,在不久之前结束的巴黎奥运会期间,游客和球迷成为了网络犯罪分子的目标。 报道称,网络犯罪分子希望借助稀缺的门票资源和球迷的热情来实施诈骗行动,利用球迷、游客希望获得廉价门票和商品的心理,因此在赛前、赛中,恶意在线活动出现激增趋势。 研究机构 BforeAI 研究了奥运会前两周的新注册域名,发现有 166 个域名显示出“域名系统滥用”的迹象。骗子们希望从毫无戒心的观众那里收集个人数据,如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和银行卡详细信息。 研究发现,这些域名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流行词”来吸引流量,如“paris2024”“ollympics2024”。关键词的拼写错误也是常见的伎俩,如“ollymplics”和“ollymppics”(IT之家提醒:“奥林匹克”的正确拼法为 Olympics),试图“抓住”那些将搜索词拼错的用户。 与此同时,这些域名还经常使用可疑和非常规的顶级域名,如 .xyz、.win、.stream、.mobi、.shop、.store 和 .info。 通过这些手段伪造的票务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在线商店设立的目的,是诱骗游客和球迷“乖乖上交”财产信息。这些网站的威胁不仅在于直接的经济损失,还在于银行卡信息被放到暗网上并出售给其他网络犯罪分子的风险,恐将造成进一步的经济损失。
拿618开刀!单季狂赚百亿的京东,亮出底牌
在最新的二季报公告里,京东出现了一个较为反常的现象,通篇没有提及“618”这个关键词。哪怕在财报会上,618也被一句话带过。 回溯京东此前的二季报,618都未曾缺席。在外部,即便不唱主角的阿里巴巴,也在财报中提及了618。 这里只有两个解释,要么618真的差到没有亮点,要么就是618的重要性在下降。 #1 低价策略的成与败 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京东一直保持着增长,未曾出现过下滑,即便再不济,总能够找到一些亮点。 本季度,京东收入2914亿元,同比微增1.2%。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京东的增速就掉至个位数,至今已经连续7个季度未实现两位数增长。显然,京东面临着增长失速的问题。本季度的增速是单季度的新低,这对于京东来说不是个很好的表现。2022年底,京东开始低价策略,上线“百亿补贴”,打出“天天低价”口号,经过了一年半,京东没有止住市场份额被蚕食的势头。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京东的表现差,而是竞争对手太强大。一方面,京东未曾出现过营收下滑局面,在行业新出现3个万亿GMV平台的大背景下,这实属难得。另一方面,京东未曾像阿里那样损失利润来换取规模。 同期的阿里,本季度净利润244亿,同比下滑29%,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大幅度下滑。与之相比,京东本季度净利润126亿,同比大幅增长92%。这是京东首次单季度利润破百亿,创下了历史新高。 利润的改善很大程度为京东的经营提供了稳健性。二季度京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07亿,同比增长9%。自由现金流495.6亿,同比增长11%。截至期末,京东现金及等价物等为2095亿,比年初又增加了118亿。 理论上来说,低价策略往往是营收增长、利润下滑,但京东正好相反。CEO许冉解释为,低价是通过规模效应带来的低成本,和通过技术提升带来的高运营效率(实现),所以它并不是通过补贴的方式去获得短期不可持续的价格下降。 如果看京东的业绩,确实效率在提升。截至期末,京东的存货周转天数为26.8天,同比减少了1.29天,这是最近6个季度节点的最低,可见周转效率在提升。但不可否认,京东的增速并没有在低价策略中达到理想效果。 营收增速似乎成为了京东最后一块亟待攻克的堡垒。 #2 缺少高增速业务 京东和阿里都在面临同样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阿里有快速增长的业务支撑,京东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相比去年同期,京东目前主要业务只有零售(包含健康)、物流,此外,达达、产发、京喜和海外业务被归类为“新业务”。这三项业务中,京东零售2571亿,同比增长1.5%;物流442亿,同比增长7.7%;新业务46亿,同比大幅下滑35%。 对比阿里,其零售业务受到的冲击更大,淘天同比下滑了1%。但阿里海外业务同比增长了32%、菜鸟业务增长了16%、本地生活业务增长了12%,这些很好地支撑了阿里的增长,使得阿里增速4%,超过京东。 京东主要依托京东商城开展业务,占营收绝对核心的零售增速较慢,整体增速便很难有起色。新业务大幅下滑35%,让京东没有新的增长点,整体营收提速缓慢。 拆解京东零售,主要拖累增长的反而是3C业务。作为京东起家的根本,二季度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业务收入1451亿,同比下滑了4.6%。与之相比,日用百货反而起到了正向作用,二季度888亿营收,同比增长8.7%。 结合一季度的数据,上半年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业务略微下滑了0.3%,说明二季度这项业务有明显拖累,特别是618期间,3C业务可能表现非常不好。对比去年同期,这项业务还是增速的重要支撑,增长了11%。可见,京东3C遭遇了不小的挑战。 这与大环境不无关系,直播带货、百亿补贴盛行,3C成为补贴的主要阵地,这导致以往京东的价格优势不复存在,受到冲击在所难免。同时,这个行业早已经是存量市场,维持增速更是难上加难。 以自营为主的3C遇到问题,第三方商家入驻相应成为京东增量的希望。CFO单甦表示,将坚定地推进平台生态的建设。长期来看,第三方的订单量和GMV占比将超过自营。 #3 618常态化 第三方业务的增长,除了入驻优惠,平台流量大能帮助商家挣到钱非常关键,这很大程度上需要给出非常规手段。 从财报沟通会看,京东的低价策略会继续贯彻执行。许冉表示,低价战略没有变化,最关键的三个要素是产品、价格和服务,低价策略是核心,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行动上也印证了这一点。京东丰富了低价货盘,推出了百亿补贴,9块9包邮频道等。7月开始,京东推出了“超级18”IP,每月的17日晚8点至18日全天提供优惠爆款产品,一口价18元。最新的尝试,实际上是把618常态化,每个月18号都是“618”。 数读商业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一年集中一次的购物狂欢节已经越来越难维持。一方面,即便不是“超级18”,电商购物节已经发展到每月一次甚至每周一次,比如8月,热8购物季、818手机节、88全球狂欢节、88会员节等等。全年的购物节已经体现不出价格优势。 另一方面,新的电商消解了购物节的价值。百亿补贴的出现、头部主播的直播带货,已经凭借自身的补贴和议价能力,把低价促销变得常态化。工厂直供、拼团等措施已经让价格没有太多压缩空间,京东618、天猫双十一期间的价格,甚至都要高于拼多多百亿补贴。购物节的优惠力度已经很难像以前一样,让消费者感受到价格的直观变化。 购物节模式的竞争力已经被超越,但是京东又需要做大GMV,需要更激进的模式。 百亿补贴、直播带货、仅退款政策等等,都是京东的战略跟随,现如今,把“618”的“6”弱化,推出“超级18”,是京东的一次创新。在店庆日、曾经最知名的IP上动刀,京东可谓打出了底牌。 从眼前看,“超级18”力图通过常态化促销模式打造出新的IP,塑造出京东省钱、低价的形象。这样的IP一旦像百亿补贴一样站住脚,那么京东就在低价领域有了一个强力的品牌感知,带来的流量成为京东的落脚点。 与此同时,京东最后的护城河并没有发生变化。二季报中,京东弱化了多项业务,在业务亮点中,以往偶有提到的达达、产发、京喜和海外都没有出现,这预示着京东在强化主业。自营所积累的服务能力,是京东有别于其他平台的关键一环,一直以来都是京东最引以为傲的能力。这有助于承接好低价可能带来的流量。 但这一环真正的难点依然是“超级18”能否做成堪比京东618的超级IP,价格内卷并不是只有京东在做,需要看后续效果。非常时期非常手段,京东亮出了底牌,就看这张底牌能不能成为京东的王牌。
微软发布临时解决方案,修复Win10、Win11版Outlook意外崩溃问题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微软昨日(8 月 16 日)更新支持文档,初步排查确认 Outlook 应用意外崩溃的原因,并公布了临时解决方案。 问题反馈 用户反馈打开经典版 Outlook 会出现崩溃问题,即便是在安全模式下启动也会崩溃。IT之家附上相关错误报告截图如下: 微软表示 Outlook Version 2407,Build 17830.20138 以及后续版本均存在上述问题,在事件日志查看器中会记录为 Event 1000 或者 Event 1001(异常代码为 0xc0000005,关联 ucrtbase.dll 文件)。 根据用户反馈,崩溃只影响 Office 365 账户,而且无法通过恢复到以前的版本、创建新的 Outlook 账号,在 Windows 重新装机后也无法解决。 问题原因 微软公司初步排查后发现,认为该问题可能和 Microsoft 365 电子邮件账户、损坏的邮箱客户端和服务器规则有关。 临时解决方案 1. 删除客户端和服务器规则。用户关闭 Outlook,右键单击 Windows 开始按钮,选择“运行”,然后运行“Outlook.exe/ cleanrules”命令行。 2. 启动 Outlook 时按住 Shift 键创建新的配置文件。在 Profile Picker 对话框中,单击选项,选中“提示要使用的 profile”,然后单击“新建”并按提示操作。 3.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进入 Outlook Web Access 手动删除所有电子邮件规则。
某快递公司寄丢大学毕业证只愿赔不超过三倍邮费,法院判赔9000元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2023 年 7 月 10 日,小张委托母亲通过某快递公司邮寄大学毕业证书至上海,邮寄费用 12 元,邮件在转投递过程中丢失。由于该邮件未保价,快递公司认为只能赔偿不超过邮费的三倍费用。 报道称,因毕业证书丢失后不能补办,小张认为邮件的丢失对其后续就业、提干造成影响,要求快递公司赔偿多次补办学籍证明支出的交通、餐饮、住宿等费用 5515 元,并赔偿精神抚慰金。双方协商无果,小张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邮件交由快递公司寄出后至今下落不明,侵犯了小张的合法权益,且给小张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故对小张补办毕业证明书的合理费用应予赔偿。依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本案是快递服务合同关系,快递公司在转投递的过程中将证书遗失,属于履约不当,应对小张的财产损失及精神损失予以赔偿。法院判决快递公司赔偿小张因补办证明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共计 4000 元,另外赔偿精神抚慰金 5000 元。 IT之家查询得知,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应当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因未经许可抓取YouTube内容训练模型,英伟达遭视频创作者起诉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综合 Legal Dive 及 404 Media 16 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三,YouTube 创作者大卫・米勒特 (David Millette) 对英伟达公司提起集体诉讼,声称英伟达从他和其他人的视频中获取丰厚利润,违反了加州的《不正当竞争法》,并以牺牲他和其他创作者的利益为代价,使公司“不当得利”。 这名 YouTube 创作者声称,英伟达未经他和其他创作者的许可,基于从 YouTube 上抓取的内容建立了一个新的视频模型,不公正地敛财并违反了《联邦劳动法》。而在两周前,这名创作者对 OpenAI 提起了类似的诉讼,指控 OpenAI 在未经创作者同意的情况下转录了数百万个 YouTube 视频,用于训练其生成式 AI 软件产品。 他在诉状中称,英伟达存在“不当得利”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并向英伟达索赔超过 500 万美元。他还表示,可能有 100 多名创作者参与此次集体诉讼。 图源 Pexels 据IT之家此前报道,本月初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英伟达收集了大量受版权保护的内容,用于训练人工智能(AI)。 该媒体披露的内部邮件、电子邮件、Slack 对话以及相关文件显示,英伟达从 YouTube 等多个来源收集视频素材,用于扩充训练 AI 的数据集。 一位英伟达员工透露,公司要求员工收集 YouTube、Netflix 等视频源的视频,用于训练英伟达的 Omniverse 3D 生成器、自动驾驶系统和“数字人类”(Digital Human)产品。
谷歌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确认会适配安卓TV14
IT之家 8 月 17 日消息,谷歌产品经理向科技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确认,将会为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 适配安卓 TV 14 系统,但目前官方并未公布具体发布日期。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 已停产 Chromecast 是一款小型“接收器”设备,可以插入电视机背面的 HDMI 接口,把电脑或其他设备上的流媒体内容无线传送到电视上。 谷歌指出,自 2013 年初代 Chromecast 问世以来,技术已取得飞跃发展。公司已将 Google Cast 技术深度嵌入数百万台电视设备,包括 Android TV。 作为 Chromecast 的替代品,谷歌推出了售价 99.99 美元(当前约 715 元人民币)的新款流媒体设备 Google TV Streamer,将于 9 月 24 日上市。 相比 Chromecast with Google TV,该设备在配置上有显著提升,处理器速度提升 22%,并支持 Thread 和 Matter 协议。 安卓 TV 14 安卓 14 for TV 也称安卓 TV 14,是谷歌今年在 I / O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特别针对电视而优化的安卓 14 特别版。 IT之家基于媒体报道,简要附上安卓 14 for TV 系统改进如下: 降低待机功耗:安卓 14 for TV 系统引入了低能耗和优化能源两种模式,在不使用电视时禁用某些功能,降低待机功耗。 改善无障碍环境:安卓 14 for TV 系统增加了色彩校正模式、增强型文本选项和更好的导航选项。 提高运行性能:谷歌改善了启动延迟,缩短了启动器的冷启动时间,优化了主屏幕的垂直和水平滚动性能,加快了数据加载速度,并将存储空间使用量减少了 20%。 提高多任务处理能力:引入了画中画模式。 改善遥控器体验:添加原生的 Find My Remote 功能,按下 Google TV 流媒体播放器背面的按钮即可激活该功能。 优化网络支持:安卓 14 for TV 系统支持安卓的 Thread 网络堆栈,从而让该机顶盒充当 Thread 边界路由器。 除了这些变化,Android 14 for TV 还继承了 Android 14 基础版中的许多底层平台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新的 API,可以让应用程序在设备控制界面中嵌入自定义活动。
中国游戏工业迎来里程碑时刻 《黑神话:悟空》全球媒体评分解禁
财联社8月17日讯(编辑 史正丞)北京时间周五晚间22点,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的《黑神话:悟空》迎来正式上市前的全球媒体评测解禁。从全球各地“整体好评”的情况来看,中国游戏工业等待已久的里程碑时刻终于到来了。 作为前情提要,这里需要先解释一下为何这款游戏能够获得这么大的关注度。 《黑神话:悟空》是由中国开发商游戏科学开发的一款动作冒险游戏,游戏所有核心内容都基于《西游记》原著世界观创作,意在使用现代技术还原一个真实可信的西游世界。 (来源:游戏科学) 故事的主线剧情发生在唐僧师徒一行取经成功后,玩家扮演的小猴子(设定中叫做“天命人”)决心追寻孙悟空西天取经的足迹,历经各种困难与考验,最终实现自我意志的打磨与蜕变。 对于中国游戏工业来说,《黑神话:悟空》也标志着中国本土开发商,终于有能力做出获得全球认可的3A大作——代表着游戏工业最高级别的作品。这类作品需要投入大量成本、时间和人力,过往只有欧美和日本开发商有能力涉猎。 首批评测出炉 根据全球游戏评分网站Metacritic统计,截至周六凌晨,52家全球媒体平均给出了82分的评价。其中GamingBolt、God is a Geek、GamersRD,以及中国游戏网站游民星空均给出满分评价。另外还有8家媒体给出高于90分(或10分制中的9分)的评价。 其中,游民星空在评测文章中写道: 四年前的8月20日,一只金蝉扇动的翅膀让一条属于中国单机游戏的时间线发生了变动。自此开始,“第一部国产3A”的宏大命题被放置在了这两片薄薄的蝉翼上,向着未知的前方颠簸而去。 四年后的今天,已经走完西行路的我们终于可以向大伙宣布——把香槟开起来吧,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8月20日注定会被代代中国游戏人所铭记。 另外,在冲上微博热搜的“IGN中国满分”评测中,也盛赞这款游戏体现出了“令人骄傲的品质”,特别强调这是属于“中国玩家血脉里的悸动” 《黑神话:悟空》基于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世界观改编而来,这对我们中国玩家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不用去了解希腊神话,也不用去学习日本历史,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的故事几乎刻在我们每个中国玩家的 DNA 里。这使得当我们在游戏里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时,会有一种源自我们血脉里的悸动。 当然,对于《黑神话》这样一款问鼎全球游戏销售榜单的游戏而言,也让许多外国玩家踏上了恶补《西游记》的征程。 知名游戏网站Polygon的编辑杰森·罗德里格斯表示,《黑神话:悟空》是一部史诗级的传奇。罗德里格斯表示,在度过了前20个小时摸不着头脑,对各种角色、对手和概念感到困惑的经历后,终于在中途出现了转机。 (来源:Polygon) 他评价称:“当事情终于开始变得清晰的那一刻,我忍不住笑了。我被迷住了,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给出8分(满分10分)评价的IGN总部解释称,游戏中有大量对《西游记》小说里人物和事件的引用,所以游玩的过程中必须得时不时上网查一下诸如“猪八戒是谁”、他与悟空经历过什么,以及那些重要事件的意义是什么等。 作为阻碍给出更高评分的缘由,IGN也提到《黑神话:悟空》是场面最华丽的游戏之一,但场景的辉煌和细节也是有代价的。在评测的过程中,曾多次遇到闪退、对话音频和字幕掉线的情况,对于非中文玩家的本地化工作也有欠缺之处。 对于新游戏而言,发布初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也是常见的情况,游戏厂商通常需要通过多次发布补丁来进行修复。 随着游戏将于8月20日正式上架,全球数百万玩家也将对这个问题是否影响体验,给出最直接的评价。作为国产游戏历史上首度获得的待遇,游戏显卡厂商英伟达也在本周宣布,将在下周游戏上线时同步推出专门发布专为《黑神话:悟空》打造的驱动。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