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新一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开闸,公募财富管理进程提速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一帆 万众瞩目的新一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终于下批。 经济观察网记者求证获悉,6月25日,包括博时、招商、广发等基金公司以及国信证券等券商在内的多家机构均已正式获得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资格。 此前,有消息称,今年3月份有超过40家机构收到新一轮基金投顾业务答卷,目前已经历答辩、反馈等流程。 经过多年发展,公募行业规模叠创新高,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基金赚钱但基民不赚钱一直是行业痛点。 针对这一困局,基金投顾业务致力于从根源上改善客户投资体验,将站在客户的角度,通过提供更专业化的财富管理指导和更个性化的陪伴服务,帮助客户逐步建立更长期、理性、健康的投资习惯,让投资者真正享受到持有基金的收益。 另据统计,有45.4%的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不足1 年,其中持有期间不足半年和半年到1年的分别占比11.4%和34%。但接受专业投顾辅导的投资者占比显著上升。2019年分别有 26.9%和 19.1% 的投资者接受专业投顾辅导或者投资专家推介,较 2018 年的 17.2%和 6.3%以及 2017 年的 15.0%和 5.1%有显著上升。 新一批业务试点备战 “博时基金的投顾业务筹备过程历时两年,在多方努力之下,公司已在投资管理、客户服务、合规风控、产品设计、系统建设及运营保障方面做足充分准备。同时,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博时基金按照要求,进一步全面梳理业务方案和具体技术细节,形成了做好投顾业务的正确路径。”对此,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实际上,博时基金是业内为数不多成立了“知识管理中心”的基金公司,博时知识管理中心专门负责“顾”的内容生产,投资顾问和客户之间利益一致,便于投资顾问引导投资者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 在投资团队和管理能力方面,博时基金围绕资产配置和基金优选两条主线搭建科学、系统化的投资管理框架。在客户投资体验方面,博时基金将会打造“投前-投中-投后”的全过程链条的投顾陪伴服务体系,通过行为指导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对于此次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机会,博时基金称,在公司上下努力之下,博时已在投资管理、客户服务、合规风控、产品设计、系统建设及运营保障方面做足充分准备,未来将以投资者利益为首要目标,致力于提供为客户优质的投资顾问服务和盈利体验,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资产管理走向财富管理的进程。 同样在近日获得试点资格的招商基金相关人士也称,公司将在完成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相关筹备工作后,正式开展投资顾问业务试点。 据了解,在获得此次基金投顾试点资格之前,招商基金对投顾业务也已进行了6年的探索,并为顾问业务试点资格的申请进行了2年的精心筹备。早在2015年,招商基金便开始了基金组合策略的研究,先后推出的“量子智投服务”与“智能财富管理平台”。 在具体业务层面,招商基金将基于客户画像,结合投研优势,持续丰富主动管理投顾策略组合,发展更多细分风险类型的投顾策略组合,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财富管理指导和更个性化的陪伴服务,从“顾” 到“投”再到“顾”,闭环式解决投资者从需求端到产品端的投资难题。 策略组合同质化问题待解 回望过去,自 2019 年 10 月基金投顾业务试点开启至今已有一年半,第一批共 18 家试点机构多已推出了智能投顾品牌,开启了基金投顾服务,其中包括 5 家基金公司、7 家券商、3 家第三方销售平台和 3 家银行。 在华泰证券研究员林晓明看来,当前各类机构在投顾业务的不同环节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劣势差异。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和品牌认可度颇具优势,但投顾服务经验和渠道能力仍待提升,因此采用将智能投顾品牌输出到第三方销售平台的形式来规避短板。券商在投研能力、投顾能力、渠道能力无明显不足,但优势也不够鲜明。银行客户群体庞大,理财顾问体系成熟,但权益投研能力仍有提升空间。第三方平台客户数量较多但投研能力较弱,因此采用直接从外部机构引进投顾策略的形式规避劣势。 值得关注的是,基金投顾试点展业一年多至今,依然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这一市场仍需要进行投资者培育,投资者对基金投顾业务还缺乏理解,很多投资者并不知道基金投顾与公募FOF之间的区别,部分第一批投顾试点的机构也仍在思考如何解决用户认知的问题。 亦有观点指出,对于基金投顾,大家都在提出’三分投七分顾’理念,但部分机构在实际运作中更多地还是偏向“七分投三分顾”,没有给用户带来太多顾的感受,没有思考如何提升用户的获得感,这也是行业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平安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团队也于研报中表示,在基金投顾后续试点中,“顾”的服务内容还需要更加符合投资者需求。同时,面对策略组合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是试点机构将来需要考虑的方向。 平安证券研究所基金研究团队强调,基金投顾将直接驱动公募基金的直销,并且反哺投研,对公募行业意义重大。相比公募FOF,基金投顾在业务本质、商业模式、客户体验、信息披露上差异大,具有独特优势,而在销售环节上,基金投顾相比传统基金销售,在销售逻辑、服务流程、服务内容、团队组成、绩效考核、销售话术等各方面更有优势。 林晓明表示,各家基金投顾之间的竞争终将回归投资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竞争,两项能力决定机构是否能与投资者之间建立起共赢信赖关系和客户黏性。各参与方在投顾业务中的优劣势各不相同,机构可在政策红利期内补足短板并培养核心竞争力,提前抢占市场份额。
华夏理财“观全球大势,铸财富梦想”产品策略会——华夏银行厦门分行私人银行客户专场圆满召开
2021年二季度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持续复苏和对通胀升级的担忧并存,加之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反弹,海外超预期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中国经济仍然展现了强有力的韧性。展望未来,国际政经局势变化几何?中国之于全球资本市场,身份发生了哪些转变?面对中国经济内外变化如何“观全球大势,铸财富梦想”? 6月26日,由华夏理财与华夏银行厦门分行联袂主办的产品策略会在厦门举行,作为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厦门以自由港特征经济特区、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国家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厦门作为举办地也为本次策略会平添了特殊的意义。此次产品策略会特邀央视特约评论员、前新华社军分社总编辑陈虎先生,带来了国际关系、宏观经济等领域最新观点,分析未来10年全球经济新格局,展望财富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论坛伊始,华夏银行厦门分行党委书记张志勤在致辞中表示,华夏银行厦门分行成立10年来,积极响应厦门市委市政府在各个时期的各项号召,充分发挥银行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和服务广大居民客户的作用,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贡献金融力量。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新发展格局,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也从单一财富保值增值,逐步迭代到对财富管理整体性、全球性、安全性、传承性的全方位考量。为了更好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展望未来向时而动,华夏银行厦门分行携手华夏理财举办此投资策略会。 华夏理财首席营销官张晓华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华夏理财的基本情况:成立于2020年9月的华夏理财是第六家开业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由华夏银行全资控股,其前身是华夏银行的资产管理部,有着16年理财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发行公/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业务,现管理规模约6300亿元。 张晓华谈到:“中国居于全球资本市场中,投资者资产配置策略与战术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央视特约评论员、前新华社军分社总编辑陈虎带来了题为《十年的中国 十年的世界——大变局下的机遇与风险》的主题演讲。这位资深政经观察人士在演讲中表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中国将发挥推动者和实现者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将在经济、科技、金融、军事、软实力、地缘等六大领域全面发力,以应对这一大变局。 陈虎在演讲中还解析了包括“芯片战”、“双循环”、“双碳”等“未来十年间将面对六件大事”,并表示,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扶贫攻坚、促进新消费热点等举措,对于进一步促进国内消费市场成长壮大、助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形成都有着重要意义,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投资策略分享环节,华夏理财投资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邓文硕为客户详细分享和解析了华夏理财产品投资策略的相关内容。他表示,就未来10年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趋势而言,资本市场是不可错过的主阵地,目前居民财富配置中金融资产占比正在逐步提高,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也将迎来大发展。 邓文硕介绍:“纵向看,银行理财将延续大众财富管理的定位、稳健投资管理的风格,同时也将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把握创新投资机会。华夏理财打造了七大系列产品,包括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商品和衍生品类、混合类、百岁人生系列、ESG系列,以满足客户灵活便利、保值增值、财富积累、安心养老以及社会责任(ESG)等五层次投资需求。” 本次产品策略会也吸引了华夏银行私行客户的踊跃参加并获得好评。长期以来,华夏理财围绕以客户为中心,以优良的业绩和稳定的经营得到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历年来在各项评奖中屡获殊荣,囊括了金牛奖、天玑奖、君鼎奖等在内的诸多行业大奖。着眼未来,华夏理财将珍视时代赋予的历史机遇,秉承母行审慎合规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加强产品研发和投资能力建设,强化金融科技支撑,全力打造七大系列产品,始终坚持投资的大道和正道,努力为客户带来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长生人寿70%股权将易主 意向买方参与标准成焦点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6月28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简称“联交所”)官网股权转让项目挂牌信息显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资管”)正在挂牌转让所持有的长生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简称“长生人寿”)全部70%的股权,包括长城资管直接持有的51%股权以及长城资管全资子公司长城国富置业有限公司持有的19%股权。长生人寿其他30%的股权由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简称“日本生命保险”)继续持有。 据了解,该项目信息挂牌截止日为7月26日。这是继信达资管相继转让信达财险、幸福人寿控股权之后,又一家资管系保险公司控股权全面出清。由于保险牌照的市场稀缺性,此次股权转让也引发了多方关注。 一位北京产权交易所原业务负责人向经济观察网介绍,由于长生人寿为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且转让方长城资管为财政部控股的国有企业,因此,本次股权转让同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第32号令)、《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保监会令〔2018〕5号)、《金融企业非上市国有产权交易规则》(财金〔2011〕118号)。该业务负责人表示:“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合理维护日方股东合法权益,将成为本次股权转让的焦点”。 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长城资管转让国有股权应当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所公开进行。应充分利用产权交易所投资人发现和价格发现的平台功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有意向的适格投资人参与。 由于转让标的为保险公司股权,长城资管作为股权转让方,所制定的交易条件不得逾越和高于《保险公司股权股权管理办法》所规定的保险公司股东的相关资质和条件,更不得有明确指向性或违反公平竞争原则。只要意向买方符合《保险公司股权股权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即具备申请参与股权受让的资格。 此外,由于标的企业长生人寿为中日合资企业,按照《外商投资法》的相关规定,日方股东日本生命保险有权在联交所场内产生最高报价意向买家后,根据该最高报价,从而决定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如不行使优选购买权,后续在规定期限内应配合履行长生人寿股权转让的各项手续。 当前,《外商投资法》的施行尚处过渡期(2020年—2025年),中外合资企业的外方股东可继续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无论持股比例如何,针对公司股权转让均享有“一票否决”的特权。上诉业务负责人介绍,在近年涉及中国国有股权转让的数次交易中,多次出现外方股东片面强调和利用外商投资法对外方股东过度保护的条款,为保护其自身利益,实现其自身目的,要求对意向买方进行“前置遴选”,要求设计与国有资产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相符的交易条件和交易程序。然而,在国有资产交易过程中,如若对意向买方进行“前置遴选”则可能形成围标串标的格局和其他潜在风险。 本次长生人寿股权转让项目吸引了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关注和参与。一意向参与的企业表示,本次长城资管退出长生人寿后,日本生命保险还将继续持有长生人寿30%股权,日方有可能在挂牌期间向各方施压,要求以高于政策规定的保险公司股权受让参与标准对意向买方进行“前期审查”。而这样一方面会将一些原本符合受让参与标准的意向买方拒之门外无法参与,项目不能充分竞价体现市场价值;另一方面,如果经所谓的“前置审查”被授予参与资格的少数意向方可能形成围标串标,压低价格。该意向参与企业的负责人还表示,在前期对长生人寿的尽职调查过程中,日方表示仅希望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北上广深95后投资者行为报告:超8成买过基金 线上理财渠道成为首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蕾 “调查数据显示,Z世代首次进入资本市场的年龄在18~20岁之间的比例超过50%,可见这代人比其他任何群体都更早开始接触投资理财,资产配置意识更强。”6月28日,融360维度发布《一线城市Z世代投资者行为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的调查对象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生活的部分95后人群。通过对首次投资理财年龄的调研,得出上述结论。 所谓Z世代,也称互联网世代,从时间角度定义为生于1995-2009年的人群(目前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12岁)。Z世代是第一批在青春期全面互联网化的代际人群,广泛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影响。 超8成买过基金 报告显示,从一线城市Z世代投资者性别来看,女性接触理财比例高于男性,受访的Z世代投资群体中女性占比53.8%,男性占比46.2%。其中,女性更倾向保险、银行理财等方面稳健投资,男性在A股、港股、美股等股票投资方面比例高于女性。 在投资品种上,83.86%的受访者表示购买过基金,34.49%的受访者炒过A股,有23.73%的年轻人购买保险。 受访对象中,95后白领赵梦思(化名)目前在上海从事互联网设计师的工作,她认为自己有着良好的攒钱习惯,存款比例较高,坦言自己喜欢买抱团股和明星基金,想通过投资理财来实现“钱生钱”。 在收入分配方面,报告指出超40%的受访者愿意拿出收入的10%-30%进行投资理财,占比最集中,超20%的受访者愿意拿出收入的50%用于理财投资,超6%的受访者愿意拿出收入的70%去投资股票和基金等品种。 从投资周期来看,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持仓一年左右的占比为27.85%,持仓周期在3个月到6个月占比最大,为38.29%。从收益预期来看,超40%的受访者希望自己理财年收益率能达到5%-10%,35.44%的受访者期待理财年收益率达到10%-20%,这两个比例占比最高。 Z世代投资者如何看待投资风险?超60%的受访者愿意选择风险承受范围内的产品,获取稳定的资产增值,还有25.32%的受访者投资目标更偏向选择风险小的投资,希望抗通胀,防止资产缩水。从面对投资亏损角度来看,近50%的受访者能忍受5%-10%的持仓浮亏,即小幅浮亏风险,超40%的受访者能忍受10%-30%的持仓亏损幅度,即承受一定幅度的浮亏风险,仅有6.96%的受访者不能忍受本金亏损。 理财渠道线上化 从理财渠道来看,Z世代投资者或更倾向于选择线上理财平台。超80%的受访者主要从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购买理财,以支付宝和理财通为代表。有近70%的受访者会从手机银行和证券App购买理财,选择从线下银行和券商营业网点购买理财产品的仅占26.9%。 85.13%的受访者将平台/机构安全可靠作为首要考虑因素,56.96%的受访者会考虑这个平台的理财产品选择是否足够丰富,还有超30%的受访者会考虑周围人推荐的平台。 报告发现,宏观环境是影响受访者投资决策最主要的因素,占比超60%,56.33%的受访者做投资决定会被新闻媒体报道影响,55.38的受访者则会被市场情绪引导。 在选择渠道提升“财技”和“财商”方面,大流量的平台和社交平台是Z世代投资者的首选。数据显示,超60%的受访者会去B站等视频平台学习,超50%的受访者选择订阅微信公众号图文内容学习,可见视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图文内容是Z世代投资者学习理财内容的最主要路径。还有超40%的受访者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学习理财知识。
“可持续 更美好” ,华夏银行与您共赞《最美中轴线》
“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如是赞美北京中轴线。 是的,北京中轴线上,每一块砖都见证过历史,每一抔土都蕴含了故事。这条中轴线不仅汇集了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 近日,由华夏银行独家冠名播出的北京卫视大型文化音乐竞演真人秀节目《最美中轴线》重磅官宣嘉宾阵容,该节目将于7月3日(周六)20:20在北京卫视全新亮相。 作为北京市属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华夏银行倾心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最美中轴线》将从多维度、多角度展现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借音乐之声传递中轴线文化。 重磅音乐人加盟“中轴拾音团” 共同唱响华夏“最潮声” 在《最美中轴线》的官宣嘉宾阵容中,可以看到不少国内颇具实力的音乐制作人和“全能唱将”,由他们组成的“中轴拾音团”,将走过从永定门至钟鼓楼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去了解中轴线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从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最具中轴线特色的歌曲。 官宣嘉宾阵容中,每个人都拥有超凡的音乐“技能”:如音乐创作天才小柯、“全能唱作大魔王”胡彦斌、兼容流行与摇滚的萧敬腾、“京味儿摇滚”第一人郝云、民谣领军人物马頔,以及将要完成原创音乐人首秀的郭采洁。此外,还有年轻观众喜爱的“唱跳双佳”孟美岐、“全能才子”符龙飞、以及嗓音无比清澈的段奥娟加盟助阵。从音乐实力、才华、人气等各个方面来看,《最美中轴线》的“拾音团”阵容都堪称强大,为这档文化音乐竞演真人秀的品质提供了最强保障。 音乐人段奥娟、符龙飞、郭采洁、郝云、胡彦斌、马頔、孟美岐、萧敬腾、小柯(按姓名首字母排序)将分成三组,带领观众一起实地探访北京中轴线,采集独特的声音素材,围绕中轴线创作歌曲。更值得期待的是,每组音乐人还会选择中轴线上的一处景点,走到观众身边为路人听众呈现精彩的路演现场,与听众一起见证古老文明的新潮视听语言。 “可持续 更美好” 华夏银行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历代都城中能够完整体现中国都城独特礼仪秩序与规划思想的历史遗产,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 它始于元朝,如“书脊”一样,贯穿南北,形成了北京两翼对称、庄严肃穆的城市格局。北京中轴线不仅仅是景观上的文物,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延续,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成功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目前,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天安门、永定门、天坛等14处遗产点,申遗面积涵盖北京老城面积的60%。 作为北京市属唯一的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最大的市属金融机构之一,华夏银行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北京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华夏银行冠名《最美中轴线》节目,体现了该行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让中华文脉永续流传,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责任与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内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华夏银行在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可持续更美好”的品牌理念,“可持续”是行动指引,大到国家地区、小到个人和企业都需在可持续的理念下行动;“更美好”是奋斗目标,即在不断实践和创造中实现每个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华夏银行深耕绿色金融超过13年, 2019年加入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组织,率先践行ESG理念,深化国际合作,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之路。同时,华夏银行将国际上领先的ESG理念引入国内,全面融入自身业务,提升环境社会风险管理能力。目前华夏银行已将ESG理念纳入投融资业务核心策略,并且持续在ESG投资方面不断创新实践。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华夏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800亿元,比2016年末翻了两番,2020年增速51%,四年复合增速48.5%,绿色信贷占比领先同类银行,其中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融资比例超过80%。国际合作资金规模超过100亿元。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ESG产品规模超过230亿元,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深受华夏银行全行接受的一种价值理念。而通过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文化精神内涵则为助力可持续发展和走向更美好未来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探古访今,一同开启北京中轴线上的拾音之旅,一同欣赏中轴线的过往美好,一同秉承可持续的理念,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人工智能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为何人工智能应用仍然较为零星?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 在6月25日召开的招商银行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招商银行正在探索银行3.0模式,即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金融科技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投入。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建信金科增资项目成交公告显示,建信金科已引入中央结算公司、国开金融、上海联银创投3家新股东,3家公司分别投资2.5亿元,分别持有建信金科增资后2.5%股权。融资后的建信金科估值100亿元。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将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北京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范文仲在《中国金融》2021年第10期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现在数据作为核心的经济资源,搜集、处理、应用数据的平台已成为基础设施,这些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将决定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麦肯锡发布《麦肯锡中国金融业CEO季刊》2021年夏季刊——《Fintech 2030:全球金融科技生态扫描》指出,金融机构要抓住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超自动化(Hyper automation)等七大技术趋势。在人工智能领域,自动因子发现、知识图谱和图计算,以及基于隐私保护的增强分析将发挥更大价值;智能客服、智能投顾、客户图谱、产业图谱、智慧营销和风控、反欺诈和智慧决策等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人工智能及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市面上并没有多少可以推广应用的独立人工智能案例。 “虽然对很多金融机构而言,人工智能应用仍然较为零星,且往往只针对特定用例,但越来越多银行业领军者已开始通过系统性方法部署高级人工智能,并将其整合到贯穿前后台的数字化经营全生命周期之中。”麦肯锡在上述报告中估计,AI技术每年可为全球银行业创造高达1万亿美元的增量价值。 拐点将至 斯图尔特·罗素(Stuart Russell)在其作品《AI新生》中写道,人工智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它正式启动是在1956年。两位年轻的数学家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和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说服了著名的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和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第一台商用计算机的设计者纳撒尼尔·罗切斯特(Nathaniel Rochester)加入他们,一起在达特茅斯学院组织一个暑期项目。 然而,直至2011年前,人工智能研发和实践几经波折后才迎来第三次发展机遇期。 “我们一直说人工智能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前夜,一句话总结过去的发展,我觉得人工智能发展很快,算法模型取得了新的突破,但是人工智能和产业与行业的结合,我们四个字是方兴未艾。”6月23日,华为中国云与计算昇腾生态发展部部长史沛在2021第四范式发布会暨企业智能化转型峰会上表示,当前正在从AI+行业到行业+AI的新的转变。 “今天可能人工智能找到了又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来自于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落地,基于AI决策帮助企业经营从量变到质变,创造了真正的价值。”第四范式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戴文渊在上述峰会中表示,很多企业已经看到人工智能或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质变,以消费互联网互联网为例,抖音、快手就是典型。 人工智能的临界点在什么时候产生? “这个临界点就是能够把边际成本降到几乎为零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产生了质变。”戴文渊称,千人千面的内容分发并不依赖于任何的人工,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当边际成本降到几乎为零的时候,企业用固定的成本能够获得的用户数几乎是无穷大的,这个时候就获得了一个质的提升,企业的用户数和规模就能获得巨量的成功。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抖音、快手这些消费互联网为代表的企业能获得成功的原因。 AI三驾马车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个人或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资产化趋势明显。数据将会对互联网、金融、医疗、政务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推动经济发展。 “据统计到2025年中国数据量达到48.6ZB,占全球数据量的25%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圈。2025年AI中国服务器市场达到66亿美金,这是非常大量的投入。这些数据的增长和算力的投入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呢?以现在的情况看很难。”第四范式AIOS产品负责人黄缨宁称,企业转型过程中所需的能力众多,为了让AI在企业智能化进程中发挥价值,必须具备集应用、数据、算力为一体的能力模型。应用、数据、计算,三者需要相互联接,其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另外两个都无法发挥作用,整个智能化体系将会失效。 在上述峰会上,第四范式发布了企业级AI操作系统4Paradigm Sage AIOS 2.0及企业级智能应用市场4Paradigm Sage App Store,联接打通了应用、数据、算力三者间的屏障,此外,为了支撑企业全面的智能化转型,以Sage AIOS App Store平台为基础,扩展为应用联邦、数据联邦、算力联邦三大网络。未来,第四范式将继续做好应用、数据和算力之间的联接,做好企业与合作伙伴、企业与开发者社区之间的桥梁,聚力支撑企业的智能化转型,最终实现企业质变的新范式。 与其他行业相比,AI算法在金融业中将更规范。今年3月26日,人民银行发布并实施《人工智能算法金融应用评价规范》(下文简称《规范》),这是一部由人民银行提出,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文件,规定了人工智能算法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基本要求、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适用于开展人工智能算法金融应用的金融机构、算法提供商及第三方安全评估机构等。该文件从安全性、可解释性、精准性和性能方面开展AI算法评价,适用对象分为资金类场景和非资金类场景。 《规范》指出,AI算法安全性为算法在金融行业应用提供安全保障,是决定AI算法是否可用的基础,只有在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在金融领域开展应用。AI算法可解释性是判断算法是否适用的重要依据,可解释性越高算法内在逻辑、技术实现路径、决策过程、预期目标越明晰,算法更易于被理解、匹配、应用和管理。AI算法精准性和性能是评价算法应用效果及目标预期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精准性和性能越高算法应用效果越好。 麦肯锡的报告显示,算法只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要发挥人工智能的竞争优势最终还是靠数据。人工智能的普及让金融业确实体会到数据、特别是传统运营上没有采集的客户行为数据的重要性,这将推动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联盟,体现了生态圈金融的重要性。 实际上,AI的金融应用场景正逐步展开。6月16日,平安普惠宣布推出其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行云”,该系统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对小微信贷流程进行改造,可实现最少零文字输入、全程拟人AI面对面服务体验、大幅降低等待时间,将小微客户借款申请流程平均耗时下降了44%。 据平安普惠创新管理部总经理阮蓉介绍,小微信贷无抵押借款流程行业平均用时60分钟,期间需要超过300字段的文本输入,60余个申请页面,还有6个需要等待的环节。鉴于此,平安普惠从2020年便开始研发,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小微金融服务中,以打通服务堵点,提升服务体验。目前“行云” 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已经在平安集团兄弟公司中实现输出并实际应用,未来将输出给更大范围的信贷服务机构。 30万人才缺口 “任何平台、算法、工具不可能自己运行,归根到底面临我们的最大挑战是人才短缺。”第四范式金融事业部总经理称,目前全球高级AI人才每年新增数量千人左右,全球每年AI场景的增加是数以百万计。各类高校和研究机构不断提升AI人才的培养,但是金融机构纯研究型人才不足以支撑业务的创新。各家金融机构在想方设法找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麦肯锡的报告则显示,尽管金融业每年在“银行变革”技术举措上投入数十亿美元,但很少有银行能够成功地在全组织范围推广和扩展AI技术应用。在银行所面对的各类阻碍中,缺乏明确的AI战略最为常见。很多银行也面临另外两项挑战,首先是核心技术和骨干数据薄弱,其次是运营模式与人才战略过时。部分领先金融机构采取成立创新实验室的方式,跨业合作探索颠覆式创新。但创新实验室往往独立于主营业务或部门进行运营,在里面工作的多数都是科技技术背景、设计背景、数据科学背景的人才,而非传统金融背景类人才。 “现在人才缺口30万,未来五年缺口会越来越大,三十万增长到一百万,有报告说是五十万到数百万。使用AI的公司越来越多,但是人工智能供给的速度并没有同步增长。”第四范式联合创始人 首席研究科学家陈雨强称,目前AI人才分布非常集中,北上杭深占了80%以上的AI人才的供给,而且行业分布也很集中,90%都是在互联网行业。如果企业不在北上杭深,不是互联网的企业,则对AI行业人才的稀缺程度就更成问题了。
嘉实基金首席策略官方晗:今年经济前高后不低,新能源或是投资机会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沁 继上周登顶3600点后,上证指数持续走弱,今日更是跌破3600大关。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为3573.18,跌幅为0.92%,主力流入1452亿元,主力流出1675亿元。 动荡的行情与二季度末的焦虑情绪重叠,市场将何去何从?2021下半年究竟是牛市还是熊市? “按照常规框架看,今年经济应该是一个前高后不低的经济增长水平。”嘉实基金首席策略官兼资产配置执行总监方晗表示。 方晗认为,整体而言,中国正处于前高后不低的经济周期,目前正处在周期高点,随后会逐渐回落。企业利润方面大概率会呈现比较高的业绩增长,估值由于整体货币政策而回归中性。在此情况下,今年会出现一定的收缩压力,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增长、企业盈利与政策退出的格局。 回看过往,经济周期高点、企业盈利高增长、估值收缩并行的情况,在过去的16年中出现过3次,分别是2010年、2013年和2017年。三次共同的特点基本属于盈利增长与估值收缩打平,市场呈现出振荡平衡市,有结构性机会。不过,从总体上既不属于大牛市也不属于大熊市。 方晗判断,如果遵循2013年和2017的规律,2021年全市场估值收缩的幅度约在10%-15%左右。利润增长幅度在20%-30%以上。 “今年我们依然处于这样的格局中。从全年的市场合理中枢波动区间或者预期收益率来看,今年A股属于震荡市,大概正负10%的指数的波动都是一个合理的状态。从内生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没有单边大幅度的牛市或者是单边大幅度的熊市的基础。内生对今年A股的预期还是可以稍微稳定一些。” 对于未来板块方面,方晗看好新能源车的普及和渗透率提高相匹配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他表示,汽车可以看作一个从算力到数据到软件再到硬件的结合创新,是数据化时代的一个大终端的映射。汽车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业行业,在电动化的大潮中迎来了整体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更新换代和升级趋势,这是未来数十年的巨大趋势。 随着美国政策的不断加码,2021年全世界的销量会被上调到450万辆,中国的预测目标接近250万辆,这是一个全世界都在进行增速的行业。 除了量的增长,价格的提升也不可忽视。由于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扩产,碳酸锂、氢氧化锂都出现了产能紧张、价格提升的过程。终端产量20%的增长与中游价格提升的逻辑,会产生较强的量价结合的利润弹性。 此外,新能源车正处在新品类和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需要在性能和配置上提供吸引用户的杀手级应用。可以看到,电动车厂商都在推动汽车智能化应用的布局和落地。因此,与电动车相结合的汽车电动化和电子化,未来会拥有持续多年的成长机会。 不过,方晗提醒,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做出的承诺和努力带来的行业增长方向,既包括新的能源领域的替代,尤其是以光伏和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成长方向,也包括了行业里比较清晰的龙头领先优势。总体来看,长期看好这部分代表中国新型制造和新能源方向的行业和股票的成长机会。 在传统能源方面,由于今年碳达峰和减排可能出现产量的限制和供给约束带来的涨价机会,机会偏短期,但其中可能会爆发的价格弹性亦值得关注。
王和:保险行业应将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姜鑫  “在数字时代,特别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与实施,保险业将面临空前和严峻的挑战,整个行业需要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和适应,关键是解决认识和觉悟问题”。 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仁和保险研究院院长王和在6月25日由中国保险学会、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指导,仁和保险研究院主办的“2021隐私计算:保险数字化的重要基石”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闭门会上说道。 王和表示,保险公司要充分理解“个人信息处理者”的角色内涵与责任机理,同时,理解对“敏感个人信息”处理的特别要求,创造性地解决好利用与保护的矛盾。 王和认为,数据时代的数据类别和权益,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即政府数据、商业数据和个人数据,而个人数据是基本和基础数据。个人数据是数字社会的基础性数据,个人数据具有(个人)财产属性(权利)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共识,这是数字社会,也是保险经营的逻辑起点。保险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将涉及大量的个人数据,严格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承担“个人信息处理者”的相应责任。 就保险而言,数据和计算贯穿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如同空气一样,一方面是广泛和普遍存在,成为保险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几乎所有数据均涉及隐私保护问题;另一方面是隐私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潮流,决定了“没有保护,就无权利用”的基本原则。因此,面向未来,隐私计算将成为保险业的“标配”,保险业不存在“非隐私计算”的计算。 在王和看来,解决保险的数据保护与利用问题,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即对客户“数权”的尊重和切实保护;其次,要解决制度建设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三,最重要的是“以技制数”,即通过利用隐私计算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刚性保护问题。 从数据视角看,保险业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数字社会时代,行业内部的数据固然重要,但与社会数据相比,可谓是“九牛一毛”,因此,行业的“数据重心”要逐步从内部转向外部,要更多地关注外部数据,培养“外部数据能力”。在数据管理理念上,特别是从适应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的需要看,要摒弃“小而全”和“大而全”的传统管理理念,逐步树立“不求所有,但知所在,确保能用”。 因此,王和认为,要运用基础和底层技术手段,将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分离,从源头保证数据利用的“刚性合规”,能够真正做到数据的“可用不可得、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拥”。 从技术能力视角看,保险公司固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能力,但面向未来,将面临力不从心的问题。王和称,行业需要打造更大的公共数据平台,为行业提供专门化的服务。同时,行业更要加强与外部专业数据科技公司,特别是头部企业的合作,解决数据能力,特别是隐私计算能力。
大公国际总裁应海峰:如果大量资金涌进绿色债券市场将给评级机构带来挑战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如果大量资金涌进绿色债券市场,刺激发行人加大杠杆进行无序资本扩张,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最终出现债务的违约问题,这给作为债券看门人的评级机构带来更高的挑战。”6月29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应海峰在“2021绿色发展对话”上表示。 据应海峰介绍,一方面,中国债券市场中,绿色债券的发行期限大多都是3-5年期,10年期以上的债券数量较少,而绿色改造是一个投资期长、回收期长的产业,短资金的配置很容易形成短债长用,出现资金缺口,增加投资风险。 另一方面,绿色产业的范围很大,涉及行业领域复杂。以新能源领域为例,此类行业中的公司多为中小型企业,其综合资质低于大型企业,行业的短期回报率也比较低,如果大量资金涌进绿色债券市场,刺激发行人加大杠杆进行无序资本扩张,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 根据大公国际研报数据,我国贴标绿色债券市场自2016年启动以来,年发行规模均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截至2020年末,累计发行规模已超过1.15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2021年,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绿色债券发行也进入了快车道,截至4月23日,绿色债券已累计发行117只,发行规模达1288.74亿元,远超去年同期的发行规模,并已达到以往发行高峰2019年全年发行规模的47.67%。 此外,监管政策支持方面,2021年2月相继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分别推出碳中和债后,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 尽管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应海峰表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发达地区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恰巧为所有的市场主体介入该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尤其是评级机构在标准体系的构建、信用风险的揭示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方面都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应海峰称,首先,评级机构在标准制定方面拥有一定的经验。目前绿色金融发展的迫切需求,就是制定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的绿色认定标准,实现金融产品的合理定价。评级行业有多年量化、模型的经验,对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建模都有着比较系统的解决方案,评级机构可以通过不断的调研和走访,掌握更多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对下一步整个绿色标准的制定提供评级机构的解决方案,提高绿色标准的公信力。 其次,目前国际绿色债券主要认证评估方式包括咨询评估、审计核查、第三方认证和评级,而第三方认证和评级都是评级机构传统的优势领域。评级机构通过建立绿色评估认证标准,对发行人债券资金用途、项目是否属于绿色范畴进行评估,对企业绿色生产周期进行辨识,从而进行绿色认定。并使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根据发行人的绿色指标和信用指标进行分层。发挥传统评级的优势,将绿色因素加入到评级模型,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作出更严格的级别给定,也对“低污染、低耗能”项目给予充分的评级肯定,更好地执行绿色债券的标准体系。 最后,评级机构可以不断验证和优化绿色标准体系。绿色标准体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评级机构在绿色评级过程中,利用在方差验证、矩阵迁移等技术方法上的积累,不断的给出评级结果和实证之间的差异,对标准体系做出及时和有效的修正,使得标准更加与时俱进,逐步形成更加有效的标准体系。
【首席观察】保险重构“前夜”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欧阳晓红  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遭遇发展瓶颈?年轻的保险业似乎进入了中年危机集体焦虑。 几度沉浮,数轮褒贬转换的保险业被困在重规模轻品质的怪圈,走不出增长模式与消费需求(结构)不匹配的悖论…… 辛丑牛年过半,保险股市值大幅缩水,行业排名涨幅几乎垫底——这暗示投资者开始对保险股“敬而远之”?要知道,其它周期股基本面正在快速复苏;而1至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万亿元,相比2019年,两年平均增长21.6%。 市场惊觉“保险不好卖了”!行至2021年中的中国保险业怎么了?“增员难”、“负增长”、“行业受质疑”、“新业务价值下降”似曾相识的一幕幕又重现。 一切早有端倪!近日上市险企披露的2021年5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数据,更佐证行至转型三岔口的保险业之胶着;如:资产与负债两端承压,五大上市险企前5个月共取得保费收入约1.3万亿元,同比仅增长0.69%;单月保费而言,整个行业连续3个月负增长。 不过,阴霾中也不乏亮点,东吴证券分析师胡翔认为,行业转型瓶颈期,差异化的服务与产品将是破局之道。 比如,中国太保差异化销售“两全其美”两全险与 “鑫从容”年金险,成效明显,为上市险企中唯一一家在4月和5月单月连续实现正增长的险企。中国人寿5月启动客户节,协同银保渠道,线上线下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保险消费和服务需求,如推出5款个人养老保险和通过活动送北京环球度假区试运营体验资格,扭转4 月单月保费负增长。 与其说,当下是保险业的至暗时期,不如说是保险业重构前夜或改革黎明前的黑暗。 不过,这可能并非国内保险的特有现象,全球商业保险似乎均呈现衰退趋势。 日内瓦保险协会副秘书长兼研究与前瞻性探讨主管Kai-Uwe Schanz设定了一个向“新常态”过渡的基准情景:预计世界将向疫情大流行后的“新常态”过渡。许多已经发生的趋势被COVID-19所放大,预计一系列持久的影响也将从根本上改变风险格局和保险公司的运营环境。 他认为,加速的数字化进程、“大政府”、向可持续性的转型以及向远程办公的转变,按此顺序,可能对保险公司以及其在疫情后世界中的角色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王和说,面向未来,保险业,也包括精算,面临“逻辑重构”和“再存在”的命题和挑战。 一 今日中国保险密度、深度摆在那,需求也不小,行业咋就陷入了彷徨迷局之中呢? 一位从业几十年的险企高管不无迷茫。他说,内、外因裹挟下,保险业从未像今天这样处境艰难;不管是严监管,还是改革、顺势而为,企业活下去才是第一位;同时,还需尽量避免令机构无所适从的监管政策“互掐”。 “疫情影响较大,保险业未能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此外,科技能力和投入滞后;再者是没有明确的行业性目标和方向,失去了动力和引领者。”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这样看,其话外音或是:个人也好,行业也罢,有位才能有为。 从行业分析师的角度看,行业疲软的主因是供需走弱叠加高基数,以及商业方式与新时代新消费需求脱钩;包括“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长端利率超预期下行、保险需求超预期减弱”等等均是利空因素或潜在风险。 还有业内人士将保费骤降归结为“代理人队伍增员承压,脱落率同比急升”。据不完全统计,保险业职工总数(不包括营销、代理人员),连续两年下降,已减4.7万人,5家A股上市险企下降2.4万人,占比逾五成;以保险业代理制销售人数为例,已从2019年末的912万人,降至2020年末的842万人,同比减少近70万,下降幅度达7.6%。所谓“改革正当时,精简队伍成主旋律。” 平安证券研报分析,寿险保费增速“高开低走”的背后是:渠道待转型、“惠民保”形成分流。原因在于:代理人渠道经过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代理人培训不足、展业难度增加、脱退加剧等问题所致,质量仍需提升,而产品呈现出同质化的特征。因此亟需渠道转型、产品升级。 上述研报分析称,5月1日起,不符合短期健康险新规的产品停止销售。以百万医疗为代表的短期健康险,是消费者体验保险功能的重要窗口,部分产品的停售对重疾险销售形成间接负面影响。 究其深层次原因,是否“有位才有为”这五个字一直在“作祟”? 掐指算来,六、七年前的2015年可谓中国保险业的高光时刻,当年逾7.5%的投资收益创2008年以来的新高。那时,动辄全球收购不动产,跨国并购金融机构;风险管控方面也不失稳健——尤其2016年“偿二代”的全面推行,给保险业装上了资本“安全阀”。当时的保险监管思路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其时,保险业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现在呢? 今天,还有保险资深人士感叹:这个行业的价值创造主体,号称金融从业者,迄今为止连最起码的法律身份都没有明确,赚的钱还不如外卖快递小哥多。所谓法律身份是指“签署劳动合同、社保”等。 这期间,也不乏有人诘问:Z世代(95后群体)已进入新时代,而保险产品模型却还是旧时代;Z世代逃离传统保险产品渐行渐近。 To be or not to be,惟有改革? 或许可以用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说的“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发展看,平安寿险的第三次改革都已是刻不容缓、别无选择”予以诠释。他在2021年寿险高峰会上表示,第三次是创造全新寿险模式,称之为“中国化”阶段。随着生活质量、文化程度的显著提升,人们对保险保障的意识更强、需求更大、要求更高。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全社会更加重视健康和保障,期待着一个有中国优势的、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民生福祉的保险业。 马明哲说,平安寿险改革现在进入攻坚阶段,其根本在于文化、价值观的改革,这不仅仅是平安寿险面临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都在面对的问题。 按照王和的话说,当下保险行业存在的最大禁锢和局限,是如何认识和理解行业存在的基础逻辑和方式。例如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保险业一直自诩是一个大数据行业,但那是在整个社会仍处于非数字化时代而言,随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特别是卫生、医疗、健康领域的全面数字化,与之相比,保险业的数据就属于“微不足道”,对此,保险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心存敬畏。 面向未来,精算,乃至整个保险行业,均面临“逻辑重构”和“再存在”的命题和挑战。王和解释,即过去的技术逻辑和存在方式是建构在过去的环境和条件下,是一种基于历史局限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在科技赋能的历史背景下,改变的不仅是技术,更有“技术逻辑”和“存在逻辑”。 例如,“生命表”曾是人身保险的重要技术基础,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存在,殊不知,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存在,因为,这种基于“历史数据”的归因、分析和预测,对于数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和未来而言,无论是技术理论,还是基本逻辑,均显得有点“苍白”。 二 “苍白”的岂止是逻辑基础,可能还有通胀预期背景,以及说不明道不清的行业无奈? 这个曾遭遇发展瓶颈,但试图在线完成修复;曾经在发挥风险保障机制作用之外,思忖如何更加精准地对接实体经济和全球配置的新战略、一度从有位走向更有为之升级的行业怎么了? 现在,资本市场而言,统计显示,按证监会行业分类,保险业今年涨幅在87个行业中位列倒数第五;若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保险业在102个行业中位列倒数第二。 保险股缘何如此低迷?一位资深投资者认为,“目前本质上是在交易通胀!通胀高企的背景下,不利于保险股;另外两个原因是:资金追逐热点,卖出的结果;以及去年涨幅较大,一直没有很好的调整。 比如,中国人寿2019年最低19.78元、2020年最高52.16元,一年多时间绝对涨幅超1.6倍,股价创12年多新高;中国平安2015年最低24.65元、2020年最高94.62元,5年绝对涨幅近3倍。“因此,保险股有所回调也不难理解。” 而银行股,就基本面而言,受益于经济恢复而来的利差向好,但也只是极个别银行股表现好。“逻辑上,只有少数板块与资产,逃得过通胀。”上述资深投资者说。 交易数据显示,年内保险指数跌幅达23.7%。截至6月18日,五大保险股总市值合计为28354亿元,较去年12月31日缩水6805亿元,缩水19.4%。还有机构认为,目前保险股仍不见“拐点”,还在“寻底”。 这个时候的保险股,有人减持,也有人加仓。像卜蜂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下属子公司累计减持中国平安H股1.83亿股(占总股本的1%)。贝莱德则以每股平均价84.6港元增持中国平安H股2121.15万股,总金额近18亿港元。而北向资金对中国太保与中国人保的持股量分别增加8.5%、43%。 监管也在发力,今年以来,监管层出台了多个新政,涵盖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短期健康保险等等方方面面。 此时,不少保险圈内人却迷失了方向,甚至怀疑自己的职业。 业界人士王诚(化名)吐槽说,保险行业忽然就进入了中年危机的集体焦虑,甚至失去了方向感;产寿健无一例外都有点举步维艰、进退失据。不得不说改革开放几十年,保险业是各行各业中发展水平和质量非常低的,与很多行业相比,保险业从零开始,是个不折不扣的朝阳行业,只可惜一手好牌被打乱。 王诚举例说,车险搞了二十年,行业和监管一直都在低头算行业小账,监管算规模、基层算费用,而没有去算四亿机动车、数亿驾驶员、数亿家庭的这个大账,车险是唯一的强制保险,社会触达面如此之广,本来是树立行业服务和专业形象的广阔天地,而行业的短视和小富即安体现得淋漓尽致,行业的价值没有体现在亿万车主的心目中,行业的表现不及格;行业多年来惯出来积弊,更是令人痛恨。 “直到今天,车险连最基本的保单实名制都做不到,这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王诚说。 一位保险专家这样解释“负增长”,主要还是疫情冲击造成经济减速,带来一些居民收入下降。另外,车险综合改革对车险的影响也比较大。 综合来看,另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认为,负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转型不够及时,过去人海战术受到疫情和互联网的挑战;二是经济整体下行人们收入减少,购买投资型保险减少,再加上投资方式的多元,分流了部分客户;三是监管的趋严和行业负面报道也影响很大;四是全世界商业保险都呈现衰退趋势。最关键的是商业保险说起来重要,实际上还不是必需品。 不过,也有人认为需要客观分析所谓的“监管趋严”。 业界与监管观察的角度及立场不同,但经济金融领域高质量发展新常态下,保险业固有的粗放传统发展商业模式行至终局,“增员难”、“出单难”,机构或难以为续,监管恐不再包容,用户难以买单,整个行业需要重构、重启——亟待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开局。 老龄化社会已至,保险的需求亦旺(中国2019年的保险密度230美元;寿险深度为2.3%,对标同期日本的6.7%,中国要达到日本的寿险深度预计还需要15年),核心在于保险公司如何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并将之贯彻到经营之中。监管则需“摆正”位置,行业举步维艰之时,把握好严监管的“度”。 别无选择,保险业已经到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三  “我现在买保险就上网买,我不相信所谓的代理人,拼命推给你贵的,不符合自己情况的,看到都烦。”一位年轻人这样吐槽。 机构也听到了这位年轻人或所谓Z世代的抱怨,否则不会着手进行精简代理人改革。但以质代量的改革也会有代价。逻辑上,寿险业务渠道中,代理人渠道的价值率,其亦是机构最重要的流量入口;机构抢占市场份额的主要抓手通常仰仗优质代理人渠道所提供的差异化服务。 以中国平安为例,保险代理人不再扩张的战略背景下,公司的保费增长看什么? 头豹研究院张寒分析,平安于2019年起升级优才计划,推动寿险代理人精英式转型,提升优质代理人占比,从而提升业务价值,伴随而来的是当年清退低效代理人达24万人。过去,平安依靠人海战术快速渗透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现在主动清退低产能代理人,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随即下滑,2020年受疫情干扰,改革尚未见成效,改革正经历阵痛期。以质代量的策略具备长期成长空间,但平安推动结构优化转型困难亦不可小觑,需保持谨慎乐观。 诸如,寿险改革后,个险代理人渠道占比持续下滑,引致平安市占率下滑;此外,寿险改革后,13个月继续率加速下滑。 据张寒观察,代理人规模粗放式增长期,代理人入职后,一般自买一份保险,再促使身边亲戚好友购买,自买即称为“自保件”,自平安于2019开始重点实施改革,代理人数量在2018-2020三年间自140万跌至102万。因此代理人离巢或是保单继续率持续下跌的直接原因之一。“结构化转型已见曙光,但吸收高质量人才的困难仍不可小觑。” 还记得十年前的行业低谷吗?当时,人身险市场发展陷入瓶颈,诸如,新单保费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出现负增长,总保费增速大幅减缓,增员难……风险集中显现。 不过,得益于两个突破口:“十多年磨一剑”的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之启动,以及取消代理人资格考核之改革,代理人数量急增;行业得以振兴……改革之后,市场主体被松绑,激发了活力;普通险、分红险和万能险占比均衡,渠道亦得以优化;业界评价,这不啻为保险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是乎,才有保险业在2015年的不俗表现。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大数据时代在更迭中前行,保险业呢?裹足不前还是另有其因? 有人说,在很多其他行业解决了快速扩张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今天,保险行业走入巨大的困境不仅是业务发展遇到瓶颈,行业的存在价值和未来方向都变得脆弱和模糊。 而风险格局和保险公司运营环境悄然改变的当下,有位才能有为,无论机构还是行业,均需锚准定位,明确目标与方向;理顺监管与市场的关系;重构商业逻辑,活下去;激发动力,方能自我变革,顺势而为…… 如此,届时回头看,2021年保险业阵痛期不过是行业重构或专业性重塑的“前夜”。
红色引领 蓬“渤”似海——渤海银行以党建为引领 聚力“四五”新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1920年2月,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冒险将受到军警缉捕的陈独秀秘密护送出京。行至天津海河岸边,两位革命先贤见民生凋敝、饿殍遍地,不禁悲从中来、掩面而泣。二人并肩立下‘誓要将中国引向光明,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的庄严誓词,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是今年火爆全网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献礼剧——《觉醒年代》中令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的一幕。 一百年后的今天,曾经疮痍满目的天津海河岸边已然改换了天地:从全球最大的水上摩天轮——“天津之眼”极目远眺,但见清澈的河水蜿蜒流淌,岸边绿草如茵、杨柳依依;傍晚华灯初上,璀璨的灯光更是将这高楼林立的繁华所在映衬得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便是《觉醒年代》的最好“续集”。 风雨苍黄百年路,高歌奋进新时代!坐落在天津海河岸边的最年轻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银行”)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巨变。 位于天津市海河东岸的地标性建筑——渤海银行总部大楼 在历届总行党委的带领下,渤海银行历经16年开拓奋进,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等事业,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谱写出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壮丽篇章,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优成绩单”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红色引擎指引 渤海银行稳健前航 红色基因,百年传承。渤海银行人永远跟党走。 16年弹指一挥间,渤海银行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天津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银行高质量发展。 成立以来,渤海银行大力推进五年规划,已先后完成“一五”和“二五”两个五年发展规划。在2016—2020年的“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渤海银行成功赴港上市,实现了其“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2020年7月16日渤海银行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董事长李伏安(图左)、行长屈宏志(图右)敲响开市锣。 2020年6月30日,渤海银行在香港启动全球招股,发行价为每股4.80港元,国际配售部分获得超额覆盖;7月16日,渤海银行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8月7日,该行全球发售的稳定市场期结束,其于国际发售中超额配发(即“绿鞋”)已悉数获得行使。 2020年12月18日,渤海银行的第34家一级分行同时也是该行首家境外分行——渤海银行香港分行在经过四个月的紧锣密鼓筹备后正式获准开业。至此,渤海银行在全国已建立起34家一级分行、31家二级分行、154家支行、37家社区小微支行,网点总数达到265家,具备了辐射全国的网络优势。 2021年3月29日,渤海银行公布该行上市后的首份“年报”。财报数据显示:面对疫情影响和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该行坚持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手抓疫情防控不动摇,一手抓金融服务稳增长,力促“双战双赢”,全面完成全年经营发展任务。于报告期内,渤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24.92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资产总额人民币13935.23亿元,同比上年末增长24.76%;盈利能力稳中向好,实现净利润人民币84.45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88%,同比上升0.82个百分点。 科技力量助推 转型脚步不断加速 从“两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扁担银行”、“马背上的银行”,到50年代我国引入电磁式分析计算机的首次信息化尝试、70年代引进第一套理光-8型主机系统揭开金融电子化序幕,再到如今广纳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数字银行,都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金融业信息化“追赶到超越”的高速发展。 作为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渤海银行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业务发展中牢固树立创新思维,有序布局并打造以金融科技为首的“七大新基建”工程,构建以技术与数据双轮驱动的金融科技能力,并在开放银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账户管理、支付结算、金融产品服务为抓手,以获客、活客为目标,以金融能力整合为突出优势,渤海银行掌握API、SDK等核心技术,并综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成功实现高度渗入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无感金融”, 打破了银行服务门槛和壁垒,拓宽生态边界。今年5月,渤海银行与用友网络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联合服务企业客户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数智银行、企业财资服务、财务数智化、小微企业云服务、产业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并逐步扩大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疫情催化下的社会呈现出新的态势,渤海银行也在此间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应变、化危为机,利用线上获客打法,实现了全行个人客户超过75%的增长。在后疫情时代,渤海银行也将以“四五”战略发展规划为指导,牢牢把握金融科技和技术迭代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布局并有序推进“七大新基建”,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锐意进取的科技生态银行。 蓝色巨舰闪耀 前行队伍不忘初心 一路前行,一路淬炼。渤海银行这艘蓝色巨舰在磨砺中铸就出一支忠诚坚定的红色队伍。 渤海银行把全面强化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功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党的建设”和“党是领导一切的”写进公司章程,始终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积极构建“1+3”权责机制体系,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统一,打造具有坚强“政治领导力”的党委班子,确保总行党委在公司治理的领导作用更加突出。 在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领导班子带领下,渤海银行基层党组织也充分发挥其强大的“组织力”。在全国256家分支机构中,渤海银行共设31个党委、27个党总支、339个党支部,全行党员4587名。在总行党委的带领下,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秉承“仁心立业,金融报国”的信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铸就了具有渤海银行特色的党建品牌“红色引领,蓬勃似海”, 坚定持续地打造“有信仰的银行”。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这支红色队伍立足岗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防疫和支持医院、医疗医用物资生产和购销企业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发挥有温度的敏捷银行效应,出台“十招”组合拳,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度、最惠利率提供优质高效的疫情防控综合金融服务。去年全年,渤海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431.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5.50亿元,增长195.35%;当年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74%,切实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领域等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准确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用力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渤海”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 筑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也是渤海银行“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的启航之年。 站在新的起点上,渤海银行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改革创新发展的根本遵循,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最佳体验的现代财资管家”的发展愿景,践行“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美好生活”的使命,擘画“四五”规划和远景目标,持续推进金融科技赋能,深耕数字化转型,努力开创渤海银行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欢太数科欧享贷上线一周年,数字化产业金融覆盖10000家小微企业
2021年6月,欢太数科宣布,其为OPPO打造小微企业数字化产业金融解决方案“欧享贷”上线一周年。一年来,欧享贷共服务约10000家经销商,小微企业累计放款额突破10亿元,覆盖全国百余城市,服务OPPO门店数量超30000家。欧享贷已经成为小微企业覆盖面最广的厂商系产业金融产品。 欢太数科作为OPPO官方数字科技合作伙伴,常年深耕手机+IoT行业,欢太数科基于成熟的数字化产业金融解决方案,连接金融机构,为OPPO下游数十万小微企业经销商量身打造了“欧享贷”产品,帮助合作伙伴产融结合并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疫情中诞生,一年内帮扶10000家小微企业 2020年6月,正值疫情肆虐,其中线下小微企业成为了实体经济中最脆弱、最需要帮助的一环。然而一直以来,小微企业由于没有信用背书、缺乏抵押资产以及银行与企业存在信息壁垒等原因,长期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 在疫情背景下,欢太数科基于数字化产业金融解决方案,为OPPO产业链进行了定制化调整,并连接金融机构,为OPPO产业链小微经销商提供备货额度,“欧享贷”自此上线。进入白名单的经销商可以在线上申请欧享贷额度,获得额度后(不直接获得现金),可使用额度在OPPO数字化订单系统进行OPPO手机、IoT系列产品采购。欧享贷具有0抵押0担保、线上申请、快速审批、按日计息、随借随还等体验,得到了经销商的一致欢迎,也帮助OPPO产业链更加健康稳定。 2020年疫情下,华北地区一家手机门店店主王先生成为了第一批白名单用户。当时,王先生生意正处于困境——疫情环境下,门店消费者减少。在销量降低的情况下,王先生却要继续支付门店租金、水电、员工薪资等固定成本。王先生缺乏足够资金再次进货,经营不断恶化。2020年6月,王先生获得4.5万欧享贷授信额度,很快解决了库存不足的窘境。在欧享贷的帮助下,王先生终于走出疫情。 欧享贷不仅为王先生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让王先生生意锦上添花。国庆期间往往是销售旺季,王先生想要进货更多新款手机。欧享贷基于王先生的良好信用,为其增加了旺季临时额度,在欧享贷的帮助下,王先生订单频率提升,新款稀缺货源能及时得到补充,备货明显比之前要充足,国庆促销期间,王先生最高同比提升了40%销量,迅速改善了经营状况。自此,欧享贷成为了王先生的日常进货工具,截至当前,王先生已经用款42笔,累计使用33.5万元欧享贷额度。 一年来,像王先生这样获得产业帮扶的小微经销商已经高达10000家。数据显示,欧享贷小微经销商累计放款额已经突破10亿元,覆盖超过30000家OPPO门店,帮助优质经销商融资成本节省20%以上,销售额平均增长115%,并始终保持良性库存周转。欧享贷成为小微企业覆盖面最广的厂商系产业金融产品。 数字化方案,助力产业“全链条”产融结合 OPPO供应链与绝大多数零售分销供应链类似。核心供应链上游是丰富的供应商体系,大型供应商为智能制造提供五金、配件、组装等多项产品服务,经由核心企业OPPO形成专利型高科技电子产品,并发往下游数十万家经销商,最终交付到消费者手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合作伙伴供应链效率并帮助生态赋能,数年前,欢太数科就开始帮助OPPO从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等多维度共同进行覆盖上下游“全链条”的数字化供应链升级。OPPO是业内最早实现全面数字化供应链的厂商,基于全面的数字化供应链,才使得欢太数科能够进一步将科技金融解决方案嵌入其中。 在欧享贷之前,欢太数科数字化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首先应用到了OPPO产业链上游。欢太数科凭借对产业链的深度了解与成熟的风控技术,创新性地将大额应收账款融资与融资租赁需求引入产业链,连接商业银行,为上游供应商提供0抵押、0担保、纯信用的融资服务。截止2020年,OPPO产业链上游供应商获得了超过600亿产业帮扶融资,成为数字化产业金融的经典案例。 欧享贷则针对OPPO下游数十万小微企业经销商。欢太数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外部数据、企业主数据与OPPO供应链进货、销售、库存等经营行为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小微经销商在融资过程中的信用穿透,在数字化、高效率的供应链系统中,帮助解决下游小微企业长期面临的缺乏信用背书、没有抵押资产、无法融资的困境。 在欢太数科的助力下,欧享贷正在走向进一步向更广阔的的场景拓展。 2021年6月,欧享贷在电商渠道上线,入驻在天猫、京东等第三方线上平台的经销商也可申请融资额度,欧享贷首次实现了“线上线下”双渠道覆盖。同月,欧享贷还突破经销商体系,信贷产品打通产业链二级代理商,为产业内更多参与者提供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近期,欢太数科与二手回收服务商当换合作,赋能电子回收产业产融结合,数字化金融解决方案首次突破OPPO体系。 欢太数科CEO徐立夫表示,欢太数科的数字化产业金融解决方案专注以下三点,第一,服务产业,不以金融利润为至高追求。第二,开放共创,引入合作伙伴多方共赢。第三,产融结合,将模式进一步推广到更多生态。 他表示,欢太数科的数字化产业金融解决方案始终秉承着“产融结合”的理念,不会追求金融利润的极致化,而更看重数字化产业金融如何促使本业健康发展。比如在与OPPO的合作中,欢太数科连接金融机构,通过数字科技帮助上下游提高了库存周转,降低了存货资金占用,加速应收账款提前回收等等,帮助产业链内数万家企业利用金融“润滑剂”发展自己,从而反哺供应链生态。欢太数科正在与更多核心企业的合作,连接金融机构多方共赢,帮助更多产业链打造健康发展的产融生态圈。
中国长城拟分拆子公司长城信息创业板上市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靖恒 分拆上市再多一例。 6月29日晚间,中国长城(000066.SZ)发布了《关于筹划下属控股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中国长城拟分拆下属控股公司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上市。 中国长城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分拆后公司仍将维持对长城信息的控制权,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影响。 长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湖南长沙,经营范围包括计算机应用电子设备、计算机零部件、计算机整机等业务。 公告称,“长城信息是中国长城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业务方面的主力军,其在金融自助设备和综合解决方案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在金融信创领域,长城信息以自主安全的国产CPU和操作系统为支撑,以可信计算、国密算法为基础,建立了开放的‘开创性的基础设施体系架构规范(PISA)’,并持续构建和完善PISA生态圈;长城信息研发了基于PK体系的自主安全的金融设备、智慧运维运营系统等产品,实现了金融机具、外设、中间件、应用全栈替代+升级的整套解决方案,实现了从金融机具到应用服务的国产化无感迁移。长城信息上述业务优势有力地促进了集团母公司中国长城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业务方面的国内领先地位。” 首创证券分析师翟炜近日在公司简评报告中介绍称,近期中国长城70台EF860双路服务器成功中标中国联通,意味着中国长城国产双路服务器首次应用于四大运营商项目。 据其介绍,EF860双路服务器搭载飞腾“腾云S2500”芯片。“腾云S2500”是飞腾研发多年的高端服务器芯片,其在多路扩展能力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扩展支持2路到8路直连,可极大提升服务器产品性能。此前,飞腾在桌面CPU、嵌入式CPU等领域已具备国内领先水平,但在服务器CPU领域与鲲鹏、海光等竞争对手有一定差距,在行业信创市场落后于竞争对手。此次,搭载“腾云S2500”芯片的服务器产品成功应用于四大运营商项目,结合此前该产品已成功入围工商银行采购目录,标志着飞腾服务器CPU和长城国产服务器整机产品已具备在对服务器产品性能要求更高的行业市场落地的能力。 翟炜进一介绍称,中国长城的飞腾系列芯片2020年累计发货数量超过150万片,实现营业收入12.72亿元,净利润3.41亿元。“市场方面,凭借优秀的产品性能和质量,飞腾技术路线占据绝对优势,在90余个部委机关、31个省市均有部署,处于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随着鲲鹏受到美国制裁芯片供应受限,飞腾在桌面端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据悉,近段时间其他拟分拆子公司上市的还有用友网络(600588.SH)的子公司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友邦保险在华“两条腿走路”:120亿元入股中邮保险、内地分公司落子加速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保险”,01299,HK)在华业务布局又迎来重磅战略落子。 6月29日,友邦保险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已同意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友邦公司”)投资120.33 亿元人民币认购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保险”)24.99% 投资后股权(交易),交易有待获得所有必要的监管批准。本次投资将全额由内部资源以现金支付。 友邦保险称,中邮保险是领先的银行寿险公司,专注于在中国为大众和新兴市场提供财务保障服务。中邮保险通过其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分销合作,可接触中国最大的零售金融分销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友邦保险在华的独资子公司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友邦人寿”)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加速在内地开拓分公司。最新的举动是继四川分公司于4月开业后,友邦人寿获批在湖北省筹建分公司。 这意味着友邦保险通过“股权投资+子公司运营”两条腿在华加速业务扩张。 中邮保险战投“花落”友邦 6月29日,中邮保险发布关于变更注册资本有关情况的信息披露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中邮保险拟将注册资本由当前的215亿元增加至286.63亿元,股份总数增加至286.63亿股。增加的71.63亿股全部由新增的股东友邦保险有限公司认购。 《公告》显示,友邦保险有限公司拟出资的120.3357亿元,其中71.63亿计入注册资本金,48.37亿计入资本公积。 若此次增资完成后,中邮保险的注册资本金将达286.63亿元,超越中国人寿的282.65亿元跃居第三位,仅次于平安寿险与大家人寿。 对于中邮保险而言,此次增资与以往的数次增资不同的是,以前均为邮政系股东出资,这是中邮保险首次进行市场化引战。 2009年9月9日,由中国邮政集团及其系统内20家全资子公司发起筹建的中邮保险正式开业,注册资本5亿元,注册地为北京。2012年至2018年见,中邮保险共进行过8轮共计210亿元的增资,但主要引入的是邮政系统内股东。 背靠邮政系统股东资源,中邮保险业务一直以来都极其依赖银邮渠道。因此,中邮保险也被视为银保系险企的排头兵。 4月27日,中邮保险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披露“拟新增投资人1家,拟新增注册资本71.63亿元,对应增资后股权比例为24.99%,增资价格将视市场情况而定”的消息。当时的市场化引战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当时,中邮保险对战略投资者设立了较高门槛条件:除了要满足监管要求的保险公司股东资质条件外,还要求意向投资方是上市系公司,且公司或母公司最近3年经审计的合并净利润平均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或等额外币;不接受联合体参与投资。 而且,中邮保险当时的引战要求,增资不接受业绩对赌、股权回购等要求。增资价款中超出新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全部计入增资人资本公积,由增资完成后的全体公司股东按各自持股比例共享。 在增资前,中国邮政集团、北京中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集邮有限公司、邮政科学院规划院有限公司分别为持有50.92%、20.00%、16.25%和12.83%的中邮保险股份。 增资后,新晋股东友邦保险将持股24.99%成为二股东,原股东合计持股比例变更为75.01%。按照比例稀释计算,中国邮政集团持股38.2%,仍为第一大股东;原来的后三家股东持股比分别降至15%、12.19%、9.62%。 友邦保险“两条腿”拓宽中国寿险市场 根据友邦保险的公告,中邮保险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专注于在中国为大众和新兴市场提供财务保障。中邮保险通过其与邮储银行的分销合作关系,可触达国内最大的零售金融分销网路,包括约4万个金融网点及超过6亿零售客户。中邮保险目前在21个省份销售产品,覆盖邮储银行分销网络的80%。 友邦保险公告披露,拟议投资的总价值对应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邮保险投资前账面价值的1.34倍,中邮保险2020年全年的新业务价值为18.66亿元人民币(2.69亿美元)。 根据中邮保险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其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为268.66亿元人民币;其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税前和税后净利润分别为15.32亿元人民币和16.88亿元人民币,其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税前和税后净利润则分别为12.32亿元人民币和13.16亿元人民币。 友邦保险表示,对中邮保险的投资将令其受益于拓宽的中国寿险市场机遇,以及与其现行的中国战略互补的分销渠道和客户群所带来的潜力。 友邦保险同时还称,该公司将利用集团总部的资源为中邮保险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议和支持。“专业支持和合作的领域将包括产品开发、科技、投资和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就拓展和深化中邮保险独有分销潜力方面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友邦保险在华独资子公司友邦人寿自去年8月成立后,加快了内地拓展步伐。 6月22日, 友邦保险宣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批准友邦人寿在湖北省筹建分公司。友邦保险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源祥表示:“我们很高兴获批在湖北筹建分公司。这是继四川分公司于4月开业后,我们在中国内地地域拓展策略的重要一步。 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表示:“作为全国的主要交通枢纽,湖北位处中国中部优越地理位置,支持其快速经济发展。湖北亦是中国内地高等教育的重要中心,这将有助友邦保险发掘培养专业的保险人才。我们感谢各界对友邦保险寄予的信任及信心,并期待为湖北民众提供别树一帜的保障及专业建议服务。” 今年4月22日,友邦人寿在成都举办友邦人寿四川分公司开业仪式。彼时,对于友邦人寿下一步是否有在其他地方设立新分公司的打算,张晓宇曾表示,四川分公司成立之后,肯定会有下一步计划。友邦人寿关注经济活力比较好、有丰富的人才供给的地方,这是下一步机构扩张的规划方向。 此前,友邦人寿在上海、北京、广东、深圳、江苏、天津和河北均设有分支机构,涵盖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经济区域。
大都会人寿“尊悦会”焕新升级背后:满足高净值人群多样化需求
日前,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都会人寿”)全新升级其高净值客户服务体系——尊悦会。这一升级不仅将为大都会人寿的高净值客户带来更为全面、灵活及专属的特色高端服务,亦是大都会人寿以客户为中心,推进全方位创新的重要部署。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国内新兴富裕阶层对自身和家庭成员健康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进而希望获得更为高品质的各类健康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这些高净值乃至超高净值人群,在文化、休闲和社交领域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更好地满足这类新富人群的需求,不仅成为各家寿险企业吸引和服务高端客户的有力抓手,对于提升寿险行业的服务水平,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大服务板块“常伴左右” 成立于2005年的大都会人寿,是由美国大都会集团下属公司和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而成。凭借美国大都会集团在保险业的丰富经验以及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深刻认识,一直以来大都会人寿致力于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值得信赖和专业的保险保障解决方案。2021年,在大都会人寿成立16年之际,全面焕新升级的尊悦会将给客户带来更加全面、灵活的健康守护以及更具专属品质的高端礼遇。 大都会人寿首席执行官孙思毅表示,“为了更好地兑现‘常伴左右’承诺,大都会人寿继续着力于‘以客户为中心’,加快业务模式、产品服务、品牌推广等创新,尊悦会的升级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与客户的长期互动和相伴中,深刻洞悉了他们在健康、家庭和价值创造需求等方面的变化,并基于这些变化设计了全新的尊悦会服务体系。” 焕新升级后的尊悦会包括健康关爱、商旅出行、尊悦专属及高端体验共四大服务板块,构成了全方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并呈现出“全面·健康守护”、“灵活·家庭共享”、“专属·尊享品质”三大服务特色。 据了解,大都会人寿尊悦会主要针对高净值人群。这一人群在获得保险服务的基础上,往往希望不仅自身,而且家庭成员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各类健康服务,从各种疾病的提前筛查,到热门疫苗的接种,再到不幸罹患疾病的情况下,对接各类高端医疗资源、新药物、新治疗手段。 “针对高净值客户在健康保障方面地特别需求,尊悦会在着力于引入高端医疗资源,提供成体系地高品质解决方案。”大都会人寿首席市场官姚兵提到。 以不幸罹患癌症为例,尊悦会会员可享受国内质子重离子治疗、相关抗癌药品治疗等服务,借助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健康旅游先行区的相关监管政策,病患可以在不出国的情况下就能合规使用众多全球创新药物和治疗手段。 此外,为助力高净值客户在实现个人、家庭和事业成就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尊悦会还为客户提供专业法税咨询,高效解决日常法税问题。针对不同客户,尊悦会还会提供全球餐厅、演出预定和精品路线推荐、全球奢侈品选购等高端礼宾服务。除此之外,尊悦会还将为至尊黑钻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体育、文化和艺术活动体验。 秉承全球资源积淀 构筑高端服务体系 在寿险行业,高净值客户一直以来都是各家寿险公司重点发力的对象,但与此同时,这些高端客户也有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这类客户在获得保险保障服务的同时,常常还希望能够获得涵盖范围更广的综合解决方案,以满足其从家庭健康到生活,从财富管理到财富传承,乃至圈层、文化方面的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从私人银行到信托公司,从投行到私募,当下众多服务高净值客户的机构都力图构筑起自身的服务体系,而大都会人寿则在多年积累和海内外广泛资源的基础上,为尊悦会这一高净值客户解决方案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和竞争力。 一方面,大都会人寿瞄准寿险高净值客户在健康领域的核心需求和偏好,构筑了以健康为聚焦点的服务体系,寿险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务保障和出险后的赔付,更需要的是一整套相应的健康服务,这也是寿险企业与高端客户持续加深粘性的重要方面。大都会人寿凭借中美股东的资源,得以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帮助会员触达和协调高端医疗资源。 与此同时,对于高净值寿险客户而言,在健康和就医服务之外,其在出行、生活、圈层社交等领域常常也有着个性化的需求,尊悦会在相关方面的服务则旨在为客户提供独特的资源和体验,这也成为尊悦会区别于众多高端会员服务的又一大特色。 大都会人寿中国首席市场官姚兵指出,“我们希望用更专业深入的服务全面守护客户和家人的健康,通过家庭灵活共享服务不断优化客户体验,并通过专业领域优质资源助力客户不断前行。”这一次,大都会人寿通过尊悦会升级,再一次印证了自身的雄厚实力和独特气质。 杜远/文
天星银行开业一周年 小米集团副总裁林世伟接替雷军出任董事会主席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老盈盈 6月29日,天星银行宣布,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林世伟于2021年6月23日正式出任董事会主席,而雷军退任主席一职,以后将持续专注小米集团业务发展及新产品开发,同时在小米集团层面继续支持天星银行的发展。 官网资料显示,林世伟出生于香港,早年于牛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其后一直在从事金融事业,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从业经验,曾担任两间知名国际投资银行的董事总经理。 天星银行称,林世伟不仅熟悉香港本地市场,更兼具国际视野,在全球金融市场领域积淀深厚且具有深刻的行业知识和经验。林世伟于2020年10月加入小米集团,现任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天星银行董事会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天星银行定会在各方面发展都得到正面的提升。 天星银行于2019年5月9日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的虚拟银行牌照,由小米集团及尚乘集团合资设立,并在2020年3月31日正式启动试营业。开业初期,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任天星银行董事会主席,尚乘集团副主席刘雪樵出任行政总裁。不过,在开业4个月后,天星银行行政总裁就进行了更替。2020年10月14日,天星银行宣布委任姚文松为新任行政总裁,刘雪樵退任并将自2020年10月10日起担任顾问,持续支持天星银行的长远发展。同时,刘雪樵还将继续担任天星银行的董事会成员,以及尚乘集团的副主席。 天星银行称,姚文松拥有逾二十年银行及金融业界经验,以及十多年担任高级管理层和行政总裁的资历,涉猎银行业界多个范畴并拥有深厚经验,包括零售银行的风险管理、销售与营销以至开发崭新金融科技产品等。 根据天星银行2020年财报数据,天星银行2020年实现总收入为1557.2万港元,其中利息收入2357.1万港元,总资产为28.8亿港元,总负债为16.77亿港元,亏损2.3亿元。 虚拟银行由于不设线下网点,面临着吸收存款的掣肘,自开业以来在揽储上可谓卯足了劲,以高息作为卖点,吸收客户的存款,天星银行也不例外。此前,它推出的存款优惠有:2020年9月6日前,储户首次存入20000元,3个月年化存款利率为3.6%,11月8日到12月31日的更高达5%;截止2020年底,天星银行客户存款超过10亿港元。 提高存款利率的同时,天星银行业在降低贷款利率上下足了功夫,在今年初推出了“60日免息免供还款假期”,客户提取20万港元或以下之私人贷款,首60日可享有免供优惠,假如于提取贷款后60日内清还,更可享有免息优惠,而且贷款目的不限,亦无须提交申请文件,贷款额高达月薪12倍。 2019年上半年,香港金管局相继发出3批共8张虚拟银行牌照,包括LIVI BANK、众安银行、MOX BANK、汇立银行、蚂蚁银行、平安壹账通银行、天星银行和富融银行。2020年下半年,8家虚拟银行相继开业。 截至目前,8家虚拟银行均为亏损状态,亏损额较大的是MOX BANK和LIVI BANK,两家均亏损超4亿港元,蚂蚁银行亏损最少,亏损了1.71个亿,其余虚拟银行亏损在1.8-3.5个亿港元左右。截至2020年年底,8家虚拟银行总资产合计252.42亿港元,总负债合计170.53亿港元。虚拟银行业总贷款和总存款分别达到10亿港元和150亿港元,占香港银行业总贷款的0.01%及总存款的0.1%。 毕马威发布最新一期的香港银行业年度报告,预计未来虚拟银行将继续与传统银行打“价格战”,争夺客户和存款。毕马威称,预计香港虚拟银行的现有客户将继续增加账户内的存款,未来还会有更多新客户开设虚拟银行账户,有的可能会将虚拟银行账户作为自己传统银行账户之外的第二银行账户,除年轻客群外,拥有较多储蓄的年长群体也开始逐渐使用虚拟银行。
A股物管企业样本 招商积余抢占非住领域、维持高续约率的物业逻辑
深圳建行大厦 随着房企们纷纷挤入物业新赛道,越来越多物管企业奔赴港交所,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此敲响那面上市铜锣。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赴港IPO的物业公司已经超过20家。在越发热闹的物管领域中,一家名为“招商积余”的企业值得一提。 作为为数不多的A股上市物管企业,招商积余无疑是一家值得深入研究的物企范本。 据招商积余已披露的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其经营数据颇为亮眼,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96.42%。 2021年上半年,得益于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招商积余更是高歌猛进,市场整体呈现快速、稳步发展。在2021年初完成高管换届之后,招商积余坚定“12347”的战略定力,并着力打造“沃土云林”商业模式。“沃土云林”模式以基础服务、平台增值服务和专业服务三大业务构成,为客户提供全业态、全价值链、全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构建“沃土·云·林”生态循环,最终达成持续建设“中国领先的物业资产管理运营商”的远景目标。 扩大非住领域领先优势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上半年度,招商积余在增量方面,坚持市场化发展路径,聚焦重点业态,确保了半年度业绩指标有质量的完成。 众所周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头部物管企业的业务重心都是放在住宅领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物业企业开始布局非住宅物业领域。随着竞争越发激烈,如何深挖细分领域打造差异化优势,将成为物业下半场的新重点。 与许多同行不同,招商积余早已在非住领域占得先机,并持续扩大成果。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招商积余持续在各细分业态呈现全方位覆盖的发展态势,通过强势的市场拓展取得市场份额的同比大幅增长。办公类物业新增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京东总部大厦4号楼、上海交银大厦等大型写字楼;商业类物业新增温州瓯海银泰、温州世贸银泰、武汉首地财富中心等代表项目;园区物业类物业新增中兴南京园区、成飞航星园等代表项目;政府类物业新增嘉善县机关事务中心、深圳坪山公安局、江宁开发区管委会等代表项目;学校类物业新增北京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知名高校;医院类物业新增湖南921医院、湖南922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知名医院;场馆类物业新增深圳少年宫、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阿里苏州湾体育馆等代表项目;交通类物业新增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等代表项目;公园类物业新增深圳中心公园、深圳阳台山公园、深圳儿童乐园等代表项目。 招商积余在这些具有高度差异化的细分市场全面发力,发挥服务产品专业化优势,实现了大批高质量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巩固非住领先地位。 除了强劲的市场拓展,招商积余还成功通过合资合作、总对总等多渠道全方位发力,做宽“沃土”,发掘市场增长点。通过合资合作,招商积余进驻山东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济南国金中心、烟台朝阳所城、济南城投大厦等优质项目。尤其在新兴的城市服务领域中,招商积余与深圳马峦街道达成战略合资合作,助力马峦街道全域物业化改革,开辟城市服务合作新模式。“总对总”业务也取得重大突破,据悉,招商积余为此成立了专项业务开发工作小组,从公司领导、职能部门到业务单位,建立有效联动,在阿里、华为、中兴等多个大客户中实现一大批重点项目的落地。 “内外兼修”获市场认可 对于物业公司而言,服务是立身之本,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关键在于服务是否完善到位。如果说扩大业务规模是一种对外举措,那么“服务”和“管理”则是关于一家物管企业能否稳步发展的内功基础。 显然,坚持“内外兼修”的招商积余深谙此道。除了积极拓展增量市场之外,招商积余也在“对内”发力。聚焦客户需求,根据项目的业态属性,制定各细分业态项目整体解决方案,多年发展下来,招商积余已经具备了一体化服务的能力,这也是其差异化优势的综合体现。 同时,该公司紧跟数据化趋势,打造了智慧物业π平台及招商通两大智慧系统,智能化应用已覆盖公司全部在管项目,实现管理赋能及业务赋能。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招商积余还从内部强化管控,确保在管项目的满意度。 今年上半年,招商积余进一步优化、完善客户服务机制并加大续签管控力度,同时强化结果应用,并匹配激励制度,有效提高了续签工作成效。从数据上看,招商积余今年上半年通过不断夯实在管项目稳定基础,续约率达到了99%。 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项目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众银行党委荣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21年6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中共广东省委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微众银行党委被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截至2019年末,全省共有28.66万家基层党组织,本次共有240家基层党组织获得表彰),是深圳市非公党委系统63家企业中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基层党组织。 近年来,微众银行党委在上级党委和监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开业6年多来,微众银行已累计服务2.9亿个人客户、221万小微企业法人客户,为解决金融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满意度和可得性做出了积极贡献。 微众银行党委成立后,带领全行干部群众以践行普惠金融为己任,明确提出了“让金融普惠大众”的使命,这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脉相承。开业6年多来,微众银行党委牢记初心使命,带领全行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围绕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中心工作,做到了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动摇,以党建引领公司治理,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筑牢建强战斗堡垒不停顿,将“支部建在连上”,在重大业务和技术攻关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坚持党员发展和管理不松懈,以创先争优为引领,在日常经营工作中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坚持创新党建工作模式不止步,立足银行实际,服务中心大局,积极探索互联网特色的党建活动形式和工作办法,为新形势下的民营银行党建工作探路。 截至目前,微众银行党委下设31个基层党组织(包括3个基层党委、2个基层党总支和26个基层党支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了所有部门,各基层党组织在经营管理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中流砥柱作用;全行3200余名员工中,共有党员750人,党员占比近四分之一,党员员工在各项工作中都主动承担最艰巨的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微众银行党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政策要求,始终让党旗飘扬在抗击疫情一线,带领全体党员同志冲锋在前、恪尽职守,在做好行内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以“微业贷”和供应链金融等为依托,在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实现“稳企业、保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21年上半年,微众银行小微企业管理贷款规模超过1800亿元,约为2020年初的4倍,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与疫情前相比,微众银行服务的小微、民营企业数量增长145%。 本次荣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对微众银行党委而言既是激励,更是鞭策。面向“十四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微众银行党委将以本次荣誉的获得为新的起点,牢记“让金融普惠大众”的初心使命,在坚持服务小微企业和人民群众定位不动摇的基础上,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坚定地走可持续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道路,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股东会直击】泸州老窖2020年度股东会成“赠书赠酒签名会” 泸州国资委副主任熊波回答股权激励问题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晓晖  2021年6月29日下午两点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000568.SZ,下称“泸州老窖”)2020年度股东大会在公司总部一楼会议室召开。 由于来的投资者实在太多,以致于泸州老窖不得不开设分会场,以视频直播的方式满足众多股东,下午三点,距离开会时间已经过去30分钟,经济观察网记者看到,仍然有多名投资者拉着行李箱赶来。 泸州老窖为每一个参加股东大会的投资者,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一本书《窖主说 漫画中国白酒》和一瓶100毫升的52度封藏大典纪念酒。此书作者为泸州老窖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企业文化中心电视台编导杨建辉,是泸州老窖出资赞助并宣扬自家浓香型白酒历史文化的一本书。 有趣的是,这两样小礼品让现场主持会议的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不堪重负”——股东投票间隙,场下众多股东蜂拥前往主席台,请刘淼在所赠书籍和纪念酒上签名留念。 (请董事长刘淼签名的投资者排起长龙 张晓晖摄) 2020年,泸州老窖交出一份靓丽的业绩单:营业收入达到166.53亿元,同比增长5.28%;净利润为60亿元,同比增长接近30%。在资本市场,泸州老窖的股价也不断突破历史新高,总市值在2021年2月18日创下4783.84亿元,股价在这一日达到327.66元的峰值。 公司管理层在2020年度报告中总结:报告期内,公司应对重大疫情挑战,呈现出“两个超预期”发展。一是发展韧性超预期,在白酒市场复苏面临严峻考验的背景下,公司在行业中率先度过危机,实现了营收的逆势增长,销售业绩再创历史新高;二是发展动能超预期,公司不仅保持了销售、市场、体量的外延式增长,更是呈现出品牌价值回归、保障要素升级、质量技术提高、文化实力提升、人才队伍充实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态势。 在现场股东投票结束之后,现场安排了泸州老窖总经理林峰与投资者交流,泸州老窖的实际控制人泸州市国资委派出副主任熊波坐镇,与林峰一起回答提问。董事长刘淼因为有新一届董事会的会议要召开,没有出席投资者交流会。 有股东调侃称“董事长刘淼是因为赠书赠酒的签名签得太累了,需要休息。” (泸州老窖2020年度股东大会张晓晖摄) 有投资者向林峰提问泸州老窖未来三年战略规划的问题,向熊波提问是否考虑给予泸州老窖管理层及员工股权激励的问题。 林峰回答,泸州老窖的发展目标是回归行业前三,国窖1573这个品牌实际上已经进入前三,十四五期间,我们认为整个公司回到行业前三是非常有希望的,目前公司是国窖1573加泸州老窖双品牌发展策略,公司有信心让泸州老窖回归行业前三。 针对股权激励问题,熊波回答,国务院国资委、四川省国资委对股权激励问题都有一系列的政策,泸州市国资委一直以来积极支持,只要符合政策条件,同时自己有改革意愿的国有企业,就支持其规范地去实施中长期股权激励。我们也希望通过股权激励,能够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在管理层年轻化的问题上,林峰表示泸州老窖一直有这个传统,比如自己和刘淼董事长,在30多岁的时候,就进入了泸州老窖的管理层,林峰表示自己在32岁的时候就担任了营销总监,现在泸州老窖也大力提拔80后的年轻一代加入到公司管理层,比如提拔了国窖公司总经理张彪来担任股份公司中销售公司的总经理;提拔了国窖公司西南大区总经理董虎杰来担任销售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张彪和董虎杰的年龄分别是85年和87年的。泸州老窖重视年轻人,一个企业能否长期发展,关键是需要有继承人。 还有投资者向林峰提问,泸州老窖如何看到白酒产品2000元价位带、1000元价位带的问题。 林峰回答,“茅台是在3000元价位带、2000元价位带有很高的市场,我去过上海、深圳、杭州很多的高档小区,小区附近酒庄的藏酒存货标配是500万,到了现在多数酒庄的藏酒都达到了2000万。至于千元价位带,目前你们看来觉得是高端,但是未来过几年,千元价位的白酒产品,消费者就觉得它不再是高端产品的价格带了。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未来在高端价位带,还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出现。” “我们现在基酒有27万吨,对白酒行业优势企业,未来的机会可能会更大,毕竟拥有优质产能的白酒企业还是比较少。”林峰说。 在白酒销售渠道的问题上,林峰说:“中国版图太大,全国各地市场渠道不一样。华东、华南、上海、杭州都不一样。水无常形,只要能让消费者买得到,我管它什么渠道。我只要求我的销售团队让泸州老窖产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无论他们采取什么销售方式,电商渠道也好传统渠道也好。” 投资者交流环节大约为1个小时,此后,泸州老窖向参会股东发放一张酒城宾馆的自助餐卷,招待远道而来的股东们一顿晚餐。 6月30日泸州老窖股价以235.94元收盘,总市值为3455.94亿元。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