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于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支持力度大,2023年或将超越欧盟成为全球大消费
虽然中国在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起步晚,且较欧盟、美国差距巨大。但中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在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实现快速发展。而国际能源署(IEA)认为:2023年中国或将超越欧盟成为全球大消费国,而支撑中国生物质能源快速发展的一大动力就是中国政府对于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要在具备资源和市场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生物质燃料供热将一定程度上环节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的津京冀、长三角等地区的环境问题。 01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发展目标2010年结合解决农村基本能源需要和改变农村用能方式,开展500个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应用示范点建设。在示范点建设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就近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燃料,富余里出售给城镇居民和工业用户。年利用量目标在100万吨 2020年使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成为普遍使用的一种优质燃料。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生产包括两种方式: 一种是分散方式,在广大农村地区采用分散的小型化加工方式,就近利用农作物秸秆,主要用于解决农民自身用能需要,剩余重作为商品燃料出售。 另一种是集中方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大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厂,实行规模化生产,为大工业用户或城乡居民提供生物质商品燃料。年利用量目标在5000万吨。 02《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全国生物质成型燃料建设布局重点区域:1、京津冀鲁:重点工程都有农村居民采暖、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2020年规划年利用量在600万吨,替代煤炭消费量在300万吨。 2、长三角:重点工程都有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2020年规划年利用量在600万吨,替代煤炭消费量在300万吨。 3、珠三角:重点工程都有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2020年规划年利用量在450万吨,替代煤炭消费量在225万吨。 4、东北:重点工程都有农村居民采暖、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2020年规划年利用量在450万吨,替代煤炭消费量在225万吨。 5、中东部:重点工程都有工业园区供热、商业设施冷热联供,2020年规划年利用量在900万吨,替代煤炭消费量在450万吨。 总计到2020年规划年利用量在3000万吨,替代煤炭消费量在1500万吨。 我国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主要采取的激励性政策包括增值税即征即退、实行固定电价政策及实行电价补贴等。 03中国推进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措施1、增值税即征即退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的规定,对生物质能源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100%的政策。 2、实行电价补贴 财政部、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定可再生能源电价的补贴标准。 3、固定电价政策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两种形式。其中政府定价是指政府直接确定的发电价格,政府指导价即通过招标确定的中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