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注册 / 登录
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从山东潍坊实践看金融如何精准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济南7月18日电 记者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市调研发现,当地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流程再造、模式重塑等方式,将更多的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金融成为潍坊先进制造业“加速度”发展的重要保障。   制造业成为贷款投入最多的行业   2021年和2022年,潍坊银保监分局连续印发银行保险机构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意见,要求集聚行业资源,以制造业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为重点,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在政策引导下,各银行组建专门机构和团队,创新产品服务,在客户和项目准入、抵质押管理、授信审批、价格管理、考核激励、信贷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差别化支持政策,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确保制造业信贷投放稳步增长。”潍坊银保监分局副局长闫莎莎说。   建行潍坊分行建立“制造业白名单客户”和“先进制造业名单客户”,依托省分行前中后台部门组成制造业专家团队,提供解决方案。工行潍坊分行将制造业相关指标纳入年度经营绩效指标,重点考核制造业贷款增长、中长期贷款增长及客户新拓情况,并成立制造业营销专班。   一系列有力举措让潍坊银行业支持制造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潍坊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余额1877.76亿元,较年初增加220.32亿元,增长13.29%。截至今年4月末,辖区制造业贷款余额1968.35亿元,较年初增加90.59亿元,占全市银行业贷款余额的18.64%,是贷款投入最多的行业。   潍坊市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张连春介绍说,在潍坊制造业信贷投入总量保持增长的同时,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也取得明显增长。   “一企一策”服务制造业龙头企业   潍坊动力装备集群产值占全国动力装备行业的30%以上,2022年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在集群龙头企业潍柴集团相关负责人看来,银行机构的“一企一策、一户一案”服务,支持了企业跨境并购、境外投资和转型升级,推动动力装备集群快速发展。   “在潍坊动力装备集群企业中,有41户在工行有融资,融资余额37.61亿元。其中,潍柴系有27.36亿元。”工行潍坊分行高级经理孙志韧说,今年上半年,工行向潍柴动力及其关联公司新增流动资金贷款18.4亿元,开立承兑19亿元。 图为工行潍坊分行与潍柴进行业务洽谈   中行潍坊分行通过融资性保函、内保外贷、额度切分等形式,助力潍柴“出海”并购德国凯傲、意大利法拉帝,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国际化和品牌全球化,期间集团授信余额最高达60亿元。   歌尔股份是一家生产电声器件、电子配件的民营企业,在企业快速成长壮大过程中,得到潍坊当地银行机构的全方位服务。截至今年3月末,当地9家银行机构对歌尔的授信总额达101亿元。   “建行在人民币资金结算、国际结算、信贷融资、贸易融资等领域提供个性化服务,扶持企业扩大生产、创新产品。”建行潍坊分行副行长牟全义说,建行目前为歌尔成员企业共计授信70亿元。 图为建行潍坊分行与歌尔股份进行业务洽谈   据农行潍坊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方迪介绍,农行为歌尔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流动资金贷款、跨境参融通、出口商票融资等方式,2022年以来累计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64亿元。“我们还针对歌尔在境外设有分公司,有境内外联动融资需求的实际,为其建立境内外资金池,企业可在额度范围内相互划转资金,提升资金运作效率。”   科创金融助力产业梯次升级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磁悬浮动力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3月,天瑞重工因搬迁新厂区等原因产生资金缺口,工行启用科创企业评级模型,使天瑞重工信用评级提升四个等级,迅速以信用方式向其提供科创型贷款2000万元,同时追加专利权质押;建行采用信用方式为其办理科创信用贷3000万元,用于企业日常经营周转。 图为获得潍坊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的天瑞重工项目   聚焦科技型、成长型制造业企业发展,潍坊银行业根据各自特点进行金融服务创新,推动企业从高成长、创新型、科技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单项冠军梯次升级。   工行打破以抵押物为主要考量标准的传统融资测算模型,依托“专业评估机构、专属评级模型、专属授信模型”,合理确定科创企业的评级授信额度。建行推出科创企业“技术流”评价体系和科创人才“能力流”评价体系,设计了信用类、专利类、债权类、共担类和人才类五大产品体系。高密农商行探索契合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授信评审要素,依托产业链供应链信息,发展信用融资和应收账款、预付款、存货、仓单、动产等新型质押融资业务,创新“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金融产品,加大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目前,潍坊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2家,2022年新增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1家,总数达到123家,占全省比重达到14.4%,新增数连续两年居山东省首位。(新华社记者 贾云鹏)
留学在辽宁 | 纳米比亚留学生图雅:留学七年,彻底爱上大连这座城
  开栏语:近年来,辽宁高校与海外高校在互派留学生、互派专家、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身在其中的留学生最能感同身受,他们在辽宁学习、生活,也见证着这里的发展变化。辽宁省教育厅联合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推出“留学在辽宁”系列报道,邀请来自不同国家在辽留学生,讲述他们留学期间发生的感人事、难忘事。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消息(杨薇):从汉语进修、本科到硕士,大连工业大学的纳米比亚留学生图雅不知不觉已在辽宁大连生活了七年。七年来,她从陌生到慢慢了解,再到彻底爱上大连这座城市。 图雅拍摄的短视频《水墨丹青展才艺、浓墨重彩话中国》获2021“中国与非洲”影像作品大赛三等奖 供图 大连工业大学   图雅说,来中国读书是一个能让国际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机会。“我还有机会在大连工业大学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我所学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机会非常难得。”   留学大连 爱上大连   图雅之所以选择到大连留学,是因为她觉得大连的对外贸易规模很大,大连工业大学的服装学院在行业内也很有名,而她恰好对时尚服饰领域感兴趣。   提到对大连的第一印象,图雅说大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居住地”,街道上有美丽的花,城市干净整洁,艺术氛围也很好,是她比较理想的留学目的地。 图雅在画画 供图 大连工业大学   在学习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图雅逐渐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她喜欢水墨画,时常临摹宋徽宗的作品;她喜欢大连的美食,对这里的美食赞不绝口;她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喜欢感受人们在各种习俗、仪式和传统活动中展示出的喜悦之情。   关注多元领域 关注辽宁发展   辽宁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为留学生提供了难得的游学体验。图雅去过本溪水洞、千山和兴城古城等景区,在那里感受到了辽宁的自然美。    图雅知道辽宁是老工业基地,为此,她特意走访了沈阳和鞍山等城市的工业遗存,探寻辽宁因钢铁和重型机械制造闻名的缘由。 图雅参加时装周活动 供图 大连工业大学   留学大连七年,图雅说自己看到了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大连这座城市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也见证了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平台与生活的紧密融合。   “今年,我发现来辽宁学习的国际学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在中国开展业务的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了,这正说明中国更加开放,辽宁也一直在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和吸引外国人才。”图雅希望辽宁省和大连市继续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促进城市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创造城市更好的未来。
上半年上海进出口总值首超2万亿
  2月21日,在上海南港码头,中远海运“玉衡先锋”轮紧张作业。解放日报记者 李茂君 摄(资料照片)   据上海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进出口总值达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较全国平均增速高9.3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8463.2亿元,增长15.2%;进口1.25万亿元,增长9.1%。上半年上海市外贸呈现妥妥的韧性,表现可圈可点——保税物流增势强劲,进出口达5349.7亿元,增长28.5%,增速高于整体17.1个百分点,占总体规模的25.6%;对最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增长16.2%,份额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0.6%。同期上海市对东盟、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同样稳中有进;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动能充沛,分别增长171.8%、189.7%、62.6%;消费品进口表现较好,乘用车、医疗保健品、乳品、食用水产品、食用油等民生类商品进口均有两位数增长。   目前,上海正在打造世界级航运枢纽。自2020年11月3日在洋山—太仓港走通首票后,联动接卸模式现已覆盖安吉港、合肥港等长江流域12个港口。该监管模式将其他长江支线港口作为洋山港的接卸地,实现水水直联、多港互动、内河承接、洋山装卸,充分彰显水路运输优势,大幅压缩物流成本,每标箱可节约物流成本100至400元,物流时间缩短1至2天。另外,自去年6月我国首单外资班轮“沿海捎带”业务落地上海以来,为航运企业优化航线布局、灵活配置航运资源、提升班轮运载效率提供了新机遇。目前上海海关“沿海捎带”备案相关外资船舶数量已从最初的44艘增长到了94艘。(解放日报记者 李晔)
西安CCBD:展现西安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名片
  7月18日,2023年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二季度项目观摩活动来到了曲江新区,观摩西安华润国际文化商业中心项目(简称CCBD)。记者看到,项目裙楼已经全面封顶,塔楼正在进行标准层施工,精装、幕墙、机电都已经陆续进场。   西安华润国际文化商业中心由华润置地携手曲江新区共同投资建设,项目位于长安南路以东、雁展路以南,项目总建筑面积超60万方,目前项目已完成土方和支护工程,开始桩基及地下室施工。中心位于西安曲江核心区位,双地铁交会,周边高价值客群丰富且活跃。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引领城市与商业发展,展现西安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名片。中心业态品牌组合丰富,囊括奢侈高端到中高端优质品牌,力图打造西北多业态的旗舰标杆。据了解,该项目商业将于2024年底开业,项目酒店将于2025年年底开业,建成之后将是一个集高端购物中心、超甲级写字楼及五星级奢华酒店为一体的综合商业集群。   当日,虽然天气十分炎热,但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商业裙楼全面封顶,屋面天窗、构架、钢构等有序穿插进行;塔楼已有条不紊地进入标准层施工,进度正常;室内机电安装、消防等专业工程按工作面移交计划正常实施;室内精装工程即将大面积开展。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现场有超过2000名工人正在同步施工,为了达到商业楼钢结构曲屋面全面封顶节点,结合设备和材料到货进度,及时增加设备机具,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现场施工实际需求。为了应对高温天气,项目专门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在现场设立了茶水间和休息室,为工人配备清凉油、夏桑菊等防暑降温用品,同时采取错峰施工,避开高温时段,合理调整作业时间,确保项目建设安全有序进行。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静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健
福建省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获批
  原标题: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获批 系福建省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机场效果图。福州(长乐)国际航空城管委会供图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整合福州保税区设立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为以长乐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福州(长乐)国际航空城“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是福建省第6个获批的综合保税区、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规划总用地1.83平方公里,位于福州新区临空经济产业片区,临近长乐国际机场,海陆空物流联动优势明显,并叠加国家级新区、海丝核心区等优势,重点发展保税物流、保税维修检测、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业态,将建成连接海峡两岸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服务福建及周边省份发展的保税物流网络枢纽、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保税产业基地。   该综合保税区目前重点对接了薛航、威亚等8个航空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   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综合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进入综合保税区以及以出口报关方式进入综合保税区的货物予以保税,外经贸、外汇管理部门也对保税区实行相对优惠的政策。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开展口岸作业业务,海关等部门在园区内查验货物后,可在任何口岸(海港或空港)转关出口,无须再开箱查验。   值得一提的是,税收政策方面,境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缴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口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可以自由流转。   “对航空城来说,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将为航空业发展再注活力。”福州(长乐)国际航空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保税区能够把国内和国外的资源有效链接起来,引入更多的国外商品,市民购买更加便捷;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大型物流和加工制造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对外贸易,更好带动出口外销,增加就业机会。(余少林)
黔茶出海谋新机 中日茶文化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
  为助力推动贵州与日本地方产业精准对接,近日,由贵荟馆·贵京荟牵头主办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座谈会在京召开,行业专家、茶企代表参加了会议。 袁骏博士介绍日本茶业发展   交流会上,来自日本鹿儿岛国际大学的袁骏博士介绍了日本茶产业的发展与现状。袁骏介绍,据2021年统计,日本全国现有茶园面积3.8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静冈、鹿儿岛、三重等8个县。茶树品种比较单一,八成以上都是薮北种茶树,可生产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其中以绿茶为主。   在制作工艺方面,日本绿茶主要以蒸青工艺为主。通过蒸气热量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让茶叶水分流失,形成干茶色泽深绿、茶汤翠绿和叶底青绿的“三绿”特征。目前日本的蒸青生产线已在蒸青、叶打、粗揉、中揉、精揉和烘干实现高度自动化。   袁骏认为,日本通过多年的土地改良、农机发展已经在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全链条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日本茶园90%属于农户所有,但生产技术主要由茶叶生产协会提供服务和协调,帮助当地茶产业技术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为迎合当下趋势,日本以世界食品科技和健康潮流为切入点,茶饮、茶素面、茶多酚保健品、茶香皂等产品为日本茶产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现场嘉宾纷纷为黔茶出海献策   会上,日本贵州总商会副会长胡世卿以日黔“和而不同”交流对话为切入点,以中式茶文化风尚创新为突破口,介绍了黔茶走出国门进入日本市场的现状并从行业角度提出建议,向与会嘉宾发出创新推动贵州茶进入日本市场的合作邀请。   近年来,贵州积极拓展茶叶海外市场,在“出海”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2022年出口0.5万吨,出口额达8500万美元,分别居全国第10位和第7位。如今,贵州茶产业已经初步形成完整的茶叶出口产业链和供应链,进入了提速、提量、提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与会嘉宾在贵京荟了解贵州特产   贵京荟负责人申苗表示,将持续以交流、考察、项目合作为契机,以优质黔茶为纽带,深化国际文化、经贸交流合作,搭建平台载体,提升黔茶品牌知名度,共谋黔茶国际发展新机遇,让贵州与世界“以茶会友”,从“共饮”到“共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漆云)
5G-A万兆网速、无源物联、自动驾驶——杭州亚运会上的硬核科技
  新华社杭州7月18日电(记者胡佳丽)自2019年我国开启5G网络商用至今,各行各业陆续通过“5G+”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让万物互联从愿景变为现实,而最新移动通讯技术的成果同样将在杭州亚运会上得到广泛应用。   十倍能力提升 亚运会实现万兆网络体验   日前,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宣布已联合华为公司运用全球领先的通信科技在杭州率先实现5G-Advanced(又称5G-A或5.5G)网络的测试与验证,并将该技术部署在亚运场景下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场馆管理等应用上。   浙江移动在杭州奥体中心至亚运村路段建设了国内首条5G-A万兆网络示范路线。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外坐上体验车,记者通过车载电视实时查看到车辆位置和实测网速。   5G-A万兆网络示范路线体验车   记者在体验车内拍摄的5G-A实测网速   5G-A到底有多快?随着工作人员按下测速按钮,网速瞬间飚过10Gbps,相比5G千兆体验提升了10倍。   浙江移动规划技术部5G技术专家徐林忠介绍:“为了实现泛在万兆体验,我们采用了超大带宽、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弹性小区(MB-SC)、8流MIMO等创新技术,实现全路段峰值10Gbps、平均5Gbps体验。”   今年3月,浙江移动在杭州完成5G-Advanced技术的超大上行、宽带实时交互、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四大关键技术验证,率先测得超过10Gbps的单用户峰值速率,并宣布在杭州启动“双万兆之城”建设,采用5G-A技术打造下一代新型基础设施,并加速5G-A新技术在人联、物联、车联三大产业方面的升级。   “为了全面做好亚运会的网络保障,我们开展全面建设,为亚运会提供AGIS专网、互联网、广播电视转播网、对讲等10类安全可靠的亚运专网,打造了超密弹性自呼吸的4/5G公网。”徐林忠表示。   全场景物联 助力亚运智慧化管理   随着体验车到达亚运村充电站,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片小小的无源物联标签,充电站资产盘点系统自动对体验车里的无源物联标签进行了识别。   “别小看这小小的一个卡片,它在无电源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与室外200多米远的基站完成通信,超远覆盖能力大幅度领先当前的RFID,同时标签识别的准确率可达99%。”工作人员介绍,无源物联是基于5G-A网络新增的物联能力,适用于标识类连接,同时支持高精度定位、微型传感类连接能力,在物流、工业制造、电力行业、畜牧行业等有广泛应用前景,可带来数百亿级别的联接空间。   图为无源物联技术展示   据悉,浙江移动已在杭州亚运会电竞项目竞赛场馆——中国杭州电竞中心的驾驶舱使用无源物联,标签可结合各种环境传感器(温湿度等),将环境信息实时上报,实现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实时监控。   此外,浙江移动还与亚运村圆通物流合作,对物流车辆和仓储进行跟踪和资产盘点,基于蜂窝网络和无源物联标签,通过电子围栏等技术,实现车辆、电动自行车等贵重资产的管理和防盗。   亚运专线推出 自动驾驶巴士开放体验   如果想在9月来湖州赛区看比赛,你可以选择乘坐一段基于5G技术建设而成的自动驾驶班车。这条新设置的公交示范环线全长10公里,共设9个站点,往返于德清体育中心和德清地理信息小镇篮球场两座亚运场馆。   这是自动驾驶巴士的外观   坐上车,车内温度清凉舒适,各类设施齐全,一块长方形屏幕实时显示出当前的行车路线。安全员坐在驾驶位,以便监察车辆自动驾驶的情况。巴士以不超过50公里的时速平稳行驶在路上,遇到车辆超车并线和红灯时,会灵敏感知并缓缓停下。   据介绍,车辆搭载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及视觉相机等多种自动驾驶感知设备,能对车辆周边环境精准感知,并精确识别道路、车辆、行人、非机动车、红绿灯以及各种障碍物。   这是自动驾驶巴士的驾驶位   “借助杭州亚运会的契机,从2022年7月开始,自动驾驶巴士就在这条既定路线上运行了,是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体验的。”浙江移动德清分公司项目经理钱江峰说。   智能,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5G时代的亚运会,除万兆网速、无源物联、自动驾驶外,还将从观赛、参赛等各个领域体现其智能的一面。   数万名观众在场馆内可同时使用5G网络收发图片视频、进行视频通话;“智慧场馆大脑”能实时感知综合态势并实现设备监测、远程控制和人员管理,确保场馆稳定运行;通过裸眼3D、5G+自由视角、5G+VR技术,观众可以打破空间限制,享受独特的观赛体验。   体验过后,记者不得不感叹杭州亚运会的科技含量有“亿点点”高。同时可以预见的是,这些“黑科技”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商用,并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2023“味道湖南”美食季在长沙启动
                                            7月18日,2023“味道湖南”美食季暨预制菜产业论坛在长沙举行。   红网时刻新闻7月18日讯(记者 刘志雄)7月18日,2023“味道湖南”美食季暨预制菜产业论坛在长沙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献春出席活动,并宣布2023“味道湖南”美食季启动。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佟琳出席。   活动上,由湖南商务厅指导,湖南省商务服务中心与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联合推出的《味道湖南》宣传频道正式上线。湖南省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张军平介绍,本届“味道湖南”美食季活动以“小餐桌撬动大消费 湘菜引领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举办包括“味道湖南” 湘飘粤港澳美食促进周活动、“味道湖南”天下湘菜美食节、“乐享湘味”消费促进季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弘扬湘菜文化,打响湘菜品牌,促进湘菜消费。   现场签约。   活动现场,湖南省商务服务中心与中国烹饪协会、美团、抖音、红网共同签订了“味道湖南”战略框架协议。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与火宫殿、冰火楼、秦皇食府、南景饭店、炊烟小炒黄牛肉、童仔美食6家湖南餐饮企业代表签订“高质量湘菜预制菜联合发展”合作协议。湖南新聪厨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巧佳宴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彭记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宇成食品有限公司、湖南掌中勺食品有限公司6家预制菜龙头企业,与浏阳市小河聪厨蔬菜加工厂、华容县云芳蔬菜有限公司、湖南十八子农产品有限公司、衡东富盈种植专业合作社、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天祝藏族自治县家家乐种植家庭农场6家农产品食材基地进行项目签约。   “预制湘味、全球共享”预制菜产业论坛。   启动仪式同时举办了“预制湘味、全球共享”为主题的预制菜产业论坛和以“味道湖南 寻味三湘”为主题的文化盛宴。知名预制菜专家、全国知名预制菜企业代表和湖南地方企业代表从食品安全、发展痛点、行业势态、预制菜品牌打造等方向进行深度剖析,共话湖南省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沈裕谋表示,要充分发挥“味道湖南”美食季的示范带动效应,在湘菜为民、乐民、富民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味道湖南”金牌菜、银牌菜、招牌菜进星级宾馆、进特色街区、进特色小镇、进旅游线路、进大型活动,实施地方名菜、名店、名厨、名优食材培育行动,进一步提升湘菜的知名度美誉度,将湘菜品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让“湘菜香天下”。   该活动由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商务服务中心承办。
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区将于7月20日正式开放
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区将于7月20日正式开放。   7月18日,记者从成都市青羊区获悉,在成都老城的核心区域天府广场一带,一张代表成都历史文化的新名片——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区,将于7月20日正式开放。在这片浓缩了成都2300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土地上,那些被尘封已久的遗迹,将逐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东华门遗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东华门街18号、成都体育中心所在片区,这里是城市中心,曾是甲A联赛四川全兴队的主场,也是四川球迷喊出“雄起”口号、闻名全国的金牌球市所在地,更有无数个大型演唱会的深刻记忆。   2013年,是成都体育中心发生重要转折的时间点。在场馆改造提升施工建设中,发现了秦汉至明清2300年历史文化遗存,随即展开了大规模考古工作。至2019年末,遗址发掘面积达4.9万平方米。   据悉,东华门遗址分体育场内外两个部分,此次开园的是体育场外的区域。随着东华门遗址公园外场遗址区的开放,遗址的神秘面纱将正式被揭开。在外场区域,共设“壮丽威仪”“水殿风来”“天府之中”三大展览单元,对考古遗存进行了全面解读,通过展示牌将遗址背后的时代背景、细节构造和人文故事娓娓道来。同时,还设置了数字语音导览,扫描展示标牌上的二维码,即刻可以聆听每个遗迹点位的详细讲解。   在外场区域中,主要采用了原状展示和模拟展示两种展示方式,明代水道作为原状展示的一大亮点遗迹,在地下埋藏了数百年,依旧保持着原有结构模样,带给我们对于古人智慧和技艺的深深震撼。   而摩诃池隋代池岸护堤、隋代拼花石子路、唐代水井等重要遗迹,则通过模拟展示的方式,经由回填保护之后,在遗迹上方以相似材料和工艺进行科学复原。   东华门遗址所蕴含的丰厚历史,力证了成都持续2300年城址不改、城名不变的城市格局,它是成都一张崭新的金色名片,彰显了成都曾经的繁荣与伟大,印证了成都城市发展的轨迹与脉络,连接起一代又一代蜀人的记忆。(华西都市报​记者 刘秋凤 实习生 金城宇)
冰城消夏夜 精彩火出圈
  乘船夜游松花江   到商场休闲娱乐,去书店夜读,来一场酣畅户外运动……盛夏时节,哈尔滨市民消夏夜生活丰富多彩。   夜幕降临,在哈尔滨市一家大型商场,人潮涌动,市民、游客开始了消夏夜购。据了解,该商场为迎接晚间消夏客流,延长营业时间至22时,各品牌商家纷纷推出了打折促销活动。哈市市民刘涛对记者说:“商场内凉快儿,逛一逛,休闲一下顺便还选购了衣服。”   据一家品牌运动服饰店店长介绍,现在晚间客流逐渐增多,也带动了销售,营业额比前期提高了近10%。   朦胧夜色下的中央大街,一片五彩斑斓,市民、游客闲庭信步,以自在悠闲的方式开启了消夏夜生活。一家邮政门店内,选购邮政明信片、纪念品的顾客络绎不绝。该店负责人对记者说:“进入伏天以来,晚上到店客流明显增多,店内明信片等纪念品销量也随之增长,每天18时至21时的销售额能占全天的70%。”据介绍,为了满足消夏人群的夜购需求,这家门店先是将营业时间由17时延长到21时,在双休日还再度延长营业时间至22时。   商场内,丰富多彩的休闲游乐项目,吸引着市民、游客前去体验。在一商场内,经营电玩、垂钓、手工制作等休闲游乐项目的27家店铺客流不断。经营垂钓项目的一商家,别出心裁地将“垂钓池”搬进了室内,只见两个水池内游动着成群的红色小鱼,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挥动小鱼杆全神贯注地钓鱼。有鱼上钩,便传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夜晚书店客流增多   在一创意空间店铺内,顾客盈门,座无虚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此绘画、涂石膏玩偶、手工制作香薰蜡烛等。据店主介绍,来店体验的既有小朋友,也有青年人和中年人,大家在此一展身手,别有一番情趣。据该商场服务台工作人员介绍,夜间来玩游乐项目、看夜场电影的客流日益增多。   去书店来一次夜读,遨游书海也成为今夏市民一种消夏模式。   哈尔滨市一家连锁书店内,凉爽舒适,柔和的灯光下,空气中弥漫着书香,吸引读者驻足、品读。8岁男孩小伟,席地而坐,手捧童话书,专心阅读。一旁,小伟的爷爷也在看书,他轻声对记者说:“孩子放暑假了,最近每天晚上我们都到这里读书。”据书店营业员介绍,进入7月以来,每天18时至20时之间,有很多读者来店里纳凉、阅读,现在正值学校放暑假,来读书的学生也多了。   “音乐之城”哈尔滨,名不虚传。夏夜里,商业区、景区等地街头奏响一首首动听乐曲,为冰城的夜生活增添了几许魅力。   在西城红场一隅,小李和伙伴们自带音响设备,深情演唱经典老歌,歌声引来人们围观。一曲歌罢,小李对记者说:“我是一名医生,晚上不值班的时候,就和朋友带设备到这里唱歌,放松身心。我们也把音响设备无偿提供给路人使用,让他们尽情歌唱。”   每到傍晚,在铁路江上俱乐部一侧便围满了游人。四位身着统一服饰的老年乐手弹奏着《塞北的雪》,为市民游人送上一份别样清凉。曲声悠扬,歌声曼妙,“晚上到松花江畔散步,各种乐队组合随处可见,美妙旋律一曲接着一曲。“哈尔滨不愧是音乐之城,这样的氛围让人很放松、很享受。”湖北游客肖峰说道。   夜购   健身运动,成了百姓不可或缺的消夏“节目”。在儿童公园、斯大林公园记者看到,乒乓球台十分抢手,很多市民为了能打上球耐心排队候场。斯大林公园内,单双杠场地格外热闹,夜色中,健身爱好者互相比试杠上功夫,观众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夏日夜游松花江,是游人最喜爱的消夏方式。   在松花江夜游船码头,等待乘船的游客排起了长龙。田先生刚下游船,高兴地说:“夜游松花江,江风送爽,太‘巴适’了。”据哈市松花江夜游船工作人员介绍,松花江夜游船运行到21时30分,进入夏季以来,每天18时到21时30分时段,乘船游客激增,每艘游船都是满员。(黑龙江日报记者 史志强)
尚志 “农商文旅”融合打造民族特色乡村游
朝鲜族风情园   沿哈牡高速驱车,进入尚志市鱼池乡新兴村朝鲜族风情园,映入眼帘的是朝鲜族飞檐翘脚的建筑群,清一色“马尾式”屋顶的房屋,色彩缤纷的彩绘墙体,生动细腻地描摹着朝鲜族的民风民俗。特别是夜晚,屋檐下悬挂的彩灯炫丽夺目,民族风情美不胜收。   新兴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获得了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全国休闲美丽乡村”称号。今年,新兴村以民俗特色乡村游“火出圈”,朝鲜民族服装体验、特色美食、农家泡菜以及稻香里的观鸟垂钓,激活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去年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尚志市引入哈尔滨北国文旅集团,与鱼池乡和新兴村展开深度合作建设朝鲜族风情园,探索“农商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打造哈牡之间“得莫利”式朝鲜族民宿美食打卡地。   据了解,新兴村朝鲜族占总人口的96%。近年来,以党建为引领,新兴村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尚志市鱼池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构建“党支部+基地+农户+合作社”的基层组织网络,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民人均收入近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新兴村党支部书记、鱼池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东浩告诉记者,近几年,村里农户用上了电暖气,污水收集处理地下管网与城区相连接,彻底实现了“厕所革命”,宜业宜居的和美乡村建设,为“农商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村委会将外出务工村民的闲置房屋统一管理,目前已拿出42栋租赁给哈尔滨北国文旅集团,在保护少数民族村落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植入具有民族文化符号及民俗风情的新业态。” 尚志市鱼池乡党委书记李茂林说,新业态赋能,吸引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尚志市、亚布力镇等地游客纷至沓来,游乡村、观美景、品美食、赏民俗,曾经沉寂的乡村活力倍增。   走进村里的朝鲜族冷面馆,整间民房装饰一新。面馆负责人丁秀敏说,冷面馆高峰时一天能卖出400碗冷面,不仅让游客品尝到民族风味,还保证了景区食品安全。   来自尚志市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来新兴村拍民族服装艺术照,是她朋友圈里的热点,大家争相晒照十分热闹。特别是朝鲜族风情园里的驻场演出,带着游客玩爽嗨翻,让人流连忘返。   走出“农商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新兴村一直在探索。   目前,哈尔滨北国文旅集团已与新兴村签订整村水稻收购订单,60吨水稻的订单价格,每斤高出合作社自销价0.5元。延伸产业链条,集团已在新兴村选定地块,一座观光式稻米加工厂呼之欲出。推动尚志市富集的浆果资源“生金”,该集团将在新兴村打造浆果深加工产业链,提取花青素。   “明年我们将综合开发利用新兴村800亩湿地公园,临湖临水观光、观鸟、垂钓的生态休闲游,将成为这座少数民族风情村的新亮点。”李云祥说,产业兴、环境美、人气旺的乡村画卷将渐次铺开。(孙健 黑龙江日报记者 韩波)
河南再添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数量全国第一
  原标题:再添两个!河南已拥有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数量全国第一   大河网讯 7月18日,记者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印发《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名单》,共计49个,其中有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至此,河南省共拥有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成为拥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最多的省份。   建成中西医融合发展的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 图源:医院官网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医院项目,输出医院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依托医院为商丘市中医院。   据悉,该中心将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呼吸、心脑血管三个专业为引领,依托其国家重点专科/学科群优势、科学管理经验,建成中医药特色鲜明、中西医融合发展的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中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水准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实现患者异地就医数量明显下降,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医院项目占地128亩,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床位1500张。     全面提升创伤骨科等相关学科临床诊疗水平   北京积水潭医院河南医院项目,输出医院为北京积水潭医院,依托医院为郑州市中心医院。 图源:医院官网   该中心力争建成立足河南、服务中原、辐射中部区域,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提升创伤骨科相关学科临床诊疗水平。中心力图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严重创伤病种、并发症、创伤相关核心技术覆盖率及骨科疑难病种、核心手术、操作技术覆盖率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疑难重症救治能力达国内一流水平,区域内疑难病外转比例显著下降。   北京积水潭医院河南医院项目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区,已于2022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规划床位1000张,总建筑面积212805平方米。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着力解决患者异地就医、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省将用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并加强与输出医院的紧密合作,力争早日实现项目医院与输出医院一体化发展目标,努力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河南样板’。”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何心悦)   附:     河南省1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1.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中医院(依托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业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郑州医院(依托河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专业   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河南医院(依托河南省中医院):中医(肿瘤)专业   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洛阳医院(依托洛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专业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河南医院(依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疾病专业   6.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依托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专业   7.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南阳医院(依托南阳市中医院):中医(骨伤)专业   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依托洛阳市中医院):中医(脑病)专业   9.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河南医院(依托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精神专业   10.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河南医院(依托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专业   1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丘医院(依托商丘市中医院):中医综合   12.北京积水潭医院河南医院(依托郑州市中心医院):创伤
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十周年
7月18日,X8003次中欧班列(中豫号)停靠在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   当日,X8003次中欧班列(中豫号)装载55个集装箱的货物从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驶出,驶向德国汉堡。   自2013年7月18日首趟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以来,国铁集团郑州局累计开行中欧班列(中豫号)7572列、发送货物67万标箱。十年来,去程由每月1列增至最高34列,时速从80公里提高到120公里,从500公里集货范围发展到1500公里集货区域,运输货物品类由最初的单一产品拓展至目前涵盖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等上万种产品,门类齐全、货源多样。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7月18日,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调车长在对X8003次中欧班列(中豫号)进行联控作业。新华社记者 戴翘楚 摄 7月18日,X8003次中欧班列(中豫号)停靠在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7月18日,X8003次中欧班列(中豫号)驶出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7月18日,X8003次中欧班列(中豫号)驶出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7月18日,X8003次中欧班列(中豫号)停靠在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7月18日,X8003次中欧班列(中豫号)停靠在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遮阳伞!武汉林荫路覆盖率88%
“武汉最美林荫路”后襄河南路。曲靖 摄 “武汉最美林荫路”江汉区青年路。   近日,位于江汉区后襄河南路的林荫路又被网友点名夸奖了,武汉还有哪些林荫路成了武汉城市留言板上网友关注的话题。长江日报记者从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林荫路覆盖率已达88%。   这条再次被热议的“武汉最美林荫路”贯穿后襄河公园,串起青年路与常青路,东侧临近武汉博物馆,向南是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往北走可达汉口火车站。短短556米,串起了自然、人文、体育、商业等多种类型的生活圈。   沿路行道树为两排高大的重阳木,亭亭如盖。行于路间,夏日骄阳只剩斑斑驳驳的光影从叶缝间漏下,令人感到格外舒爽。   附近居民爱来后襄河南路消暑,因为浓荫宜人。原本只是用来通行的道路逐渐与后襄河公园融为一体,成了许多居民休闲消暑的好去处。   “我住金墩街,到这里只要10分钟。十几年了,我生活圈的中心就是后襄河南路。”76岁的吴先生对这条路颇有感情。夏日清晨,他买碗热干面来后襄河南路,边吃边等老伙计们到来,一起聊天纳凉。中午回家吃饭午休,傍晚时分他又来散步。“很凉快,而且到哪里都很近,连着公园,路边还有公厕,对我们居民来说真的舒服又方便。”   因为毗邻汉口火车站,后襄河南路也是不少外地游客的“武汉初印象”之一。19岁的苏同学从湖南来武汉上学,初见这条路就被美到了:“满眼都是郁郁葱葱的绿,感觉好治愈。”   林荫路幸福,到底幸福在哪?总结起来是:消暑、送凉、景致美。   记者曾实地测过解放公园的“最美林荫路”,林荫路的阴凉处比无树荫遮挡的马路气温要低5℃。这是因为树冠可以阻截、反射及吸收太阳辐射,树木的蒸腾作用还会吸收热量,蒸发的水分可提高空间环境的相对湿度,以此调节道路局部气候,降低气温。   江汉区园林绿化服务队连建辉介绍:“这条林荫路种有重阳木179株,绿化面积6111平方米,全路绿化覆盖率达到100%。”   在武汉,像后襄河南路这样的林荫路不在少数。住建部遥感应用中心遥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武汉市建成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总长为3600余公里,其中林荫路总长约3168公里,林荫路覆盖率达88%。这一数值已超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需要达到“城市林荫路覆盖率85%”的指标要求。   “近年来,武汉林荫路的建设每年都在以100公里左右的速度增长。”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绿化养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几年来,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已评出20条“最美林荫路”,包括后襄河南路、解放公园路、龟山北路、临空港大道等。今年夏天,将以“武汉最有特色林荫路”为主题,进行新一轮“最有特色林荫路”评选。(记者付玥玥 黄亚婷 通讯员孙姝 龙斌)
投资对未来发展支撑稳步提升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稀金谷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是该区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逾5.7亿元。图为7月17日,建设者在项目现场进行施工作业。胡江涛摄 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年保持较高投资强度,重点项目建设正酣。图为日前工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施工现场施工。郝建伟摄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311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高2.2个和8.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今年上半年,重点领域投资继续加强。   ——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持续显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其中铁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20.5%和9.6%。上半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6.2%,其中5G、数据中心等信息类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3.1%,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融合类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4.1%。   ——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明显,资金技术密集行业投资增长较快。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4%,对制造业投资增长支撑作用明显。制造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制造等相关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0%和38.9%。   ——创新投资增势较好。以高技术产业和技术服务为代表的创新投资持续增加,对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企业技术服务需求扩大,带动相关行业投资不断增加。上半年,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1.6%和46.3%。   ——新兴领域投资扩大。随着经济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相关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4.2%和22.2%。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清洁电力投资增加。上半年,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5%,其中太阳能发电投资增长84.4%,风力发电投资增长16%。   “这些情况表明,尽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投资增长有所放缓,但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对未来发展支撑稳步提升。”付凌晖说。   投资结构亮点突出   今年以来,不少地方和企业都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着力点。   平衡区域发展。北运河畔,塔吊林立,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在紧张建设。近三年,北京城市副中心保持每年千亿元以上的投资强度,枢纽工程预计于2025年投入使用。届时,从这里1小时可以到达雄安新区、天津等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积蓄产业动能。7月15日至17日,呼和浩特,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内蒙古)现场气氛热烈。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化工、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产业转移对接,签约项目达160个,协议总金额超4500亿元。   助力乡村振兴。今年4月,国寿美丽乡村(丹江口)产业基金顺利完成对陕西省延长县郭旗村、甘肃省高台县高崖子滩、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东三家子乡等三地的光伏产业项目投资工作,总投资规模7800万元。相关项目既能防风固沙,又能创造经济价值。中国人寿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中国人寿保险资金投资实体经济存量规模突破4.2万亿元,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加速落地。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40.5%,促发展、补短板投资增势良好。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针对近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积极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下降9.8%,降幅比去年全年不同程度收窄。   “随着经济恢复向好,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政策显效,房地产市场将逐步走稳。”付凌晖说,中国房地产市场正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这是由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变化、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决定的。未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逐步到位,房地产投资会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与此同时,其他领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望进一步释放。最新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1个,总投资7011亿元,投向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技术、交通、水利等行业。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说,中国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需求旺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蕴含巨大市场空间。高技术产业投资以及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制造业民间投资等增速快于整体投资增速,这些结构上的亮点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