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注册 / 登录
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玩家打造《赛博朋克 2077》新 Mod:夜之城的交通系统随你自定义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赛博朋克 2077》的 Mod 社区仍在不断壮大,玩家们持续为游戏注入新活力。据外媒 Wccftech 今晚报道,Mod 作者 cradilyex 在 Nexus 社区发布了全新的作品“Night City Traffic Overhaul(夜之城交通系统重制)”。 这款 Mod 的核心目标,是让游戏中的交通系统更加真实:其能够根据夜之城的不同区域,增加原版游戏存在但未在道路上出现的车辆类型。比如,帮派势力会在自己的地盘巡逻,警察车辆会出现在富人区,出租车与公交车穿梭在主城区,Delamain 的无人驾驶汽车和大型货车活跃在工业区,Militech 与 Wraith 的车辆游荡在荒原,而卡布奇地区则能看到 Moxes 的成员开车出没。 更巧妙的是,玩家可以通过一个直观的菜单自由调整这些配置。想让某片区域充斥拾荒者,或增加警力巡逻密度?都能轻松实现;同时,其他区域也可以相应减少,以塑造你心目中的夜之城生态。 该 Mod 还支持将其他自制车辆整合进游戏交通,只需在文件“r6/scripts/ NightCityTrafficOverhaul / NCTOmoddedVehicles.reds”中加入对应的实体名称(例如“Vehicle.oranje3_militech_legatus”,代表 Militech Legatus SPD-10)。 作者表示,车辆替换本身不会带来性能影响,实际帧率仍取决于交通密度与玩家的硬件水平。在某些场景下,尤其是加载更多 Mod 车辆时,性能可能会有所下降。 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Night City Traffic Overhaul”与其他知名 Mod 完全兼容,包括“Taxi Work in Night City”(可让玩家扮演出租车司机接送乘客)以及“Night City Alive”(为城市交通加入摩托车,让帮派成员能在城中驾驶,同时令平民与警察的反应更自然)。
蚂蚁大变阵!重押AI健康,能否再造新曲线?
1、11月7日,蚂蚁集团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独立为健康事业群,与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共同构成蚂蚁5大核心业务单元。 2、这是新任CEO韩歆毅的第二次关键变阵。如果说“碰一下”是蚂蚁在交互层面的自我革新;那么健康事业群的成立,则是吹响了产业层面的集结号,标志着蚂蚁开始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3、医疗健康这块“硬骨头”蚂蚁已经啃了11年。社会的老龄化、慢性病高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这些宏大命题具象化为亿万家庭的真切痛点,让健康成为蚂蚁无法拒绝的赛道。 4、蚂蚁旗下AI健康应用AQ上线四个月,便成为中国第五个月活用户突破千万的AI原生App,月活仅次于豆包、DeepSeek、元宝和即梦AI。作为Top5产品中唯一的行业专业级AI应用,AQ不仅是蚂蚁重投健康的支撑,更是中国AI应用走向行业深水区的信号。 5、蚂蚁变阵的底层逻辑是以技术驱动解决社会问题的初心,过去二十年,蚂蚁助力解决了中国人“有钱花”的命题,未来则会同时聚焦解决“有命花”这一终极课题。 在设立数字支付事业群,并明确“碰一下”战略地位后,蚂蚁新任CEO韩歆毅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次关键变阵。 11月7日,原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正式独立为健康事业群。调整后的蚂蚁集团形成全新的业务矩阵:除蚂蚁国际、数字科技、Oceanbase等保持独立公司运营外,支付宝事业群、数字支付事业群、财富保险事业群、信贷事业群与新成立的健康事业群,共同构成蚂蚁5大核心业务单元。 这是自2020年以来,最关键的一次业务架构升级。至此,集团层面完成了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健康服务三大关键领域的AI战略布局。 如果说两次关键变阵中,“碰一下”是蚂蚁在交互层面的自我革新;那么健康事业群的成立,则是吹响了产业层面的集结号,标志着蚂蚁开始探索新的增长曲线。 身心健康、财富增长是每个普通人关切的问题,蚂蚁希望用AI 让专业服务普惠可及,为大家守护好健康和财富这两件生活大事。 过去二十年,蚂蚁通过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助力解决了中国人“有钱花”的命题。随着组织架构的升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蚂蚁将会致力于解决“有命花”这一终极课题。 押注AI First,拼应用而不是参数 2024年3月,韩歆毅由蚂蚁CFO出任总裁,蚂蚁宣布全力推进AI First、支付宝双飞轮、加速全球化三大战略。 AI First位于战略之首,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挑战是,一家互联网平台要如何在AI时代有新的作为? 蚂蚁的选择是聚焦AI应用,锚定生活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三大服务业。与此同时,也开始在内部主导一系列关于健康业务的创新变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要属健康管家AQ。 公开资料显示,蚂蚁AI健康管家2024年9月在支付宝端以小程序形态试运行,今年6月,正式推出独立应用并命名“AQ”。它集合了超百项AI功能,不仅能像医生一样主动追问,解答用户健康疑问,还能一站式完成问诊、挂号、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 路线的正确性很快就得到验证。 2025年10月28日,QuestMobile的秋季报告,描绘出了AI战场的分化现象。通用大模型的军备竞赛已显露疲态,榜首的豆包三季度增长仅8%,DeepSeek甚至出现负增长。当技术光环褪去,通用型AI陷入了能聊、但解决不深的规模陷阱。 与此同时,AI应用的新生力量在逆势崛起,他们分别是健康应用AQ、视频生成工具即梦AI、教育应用豆包爱学。其中,AQ以第三季度83.4%的复合增长率位居行业第一,远超13.5%的平均增速,并升至中国AI原生应用榜第7位。 韩歆毅也在架构升级的全员信中也提到了AQ的最新进展:自6月推出独立app后,AQ已经成为中国首个月活突破千万的行业AI专业级应用。 AQ背后是蚂蚁从2023年起构建的医疗多模态大模型体系:以万亿tokens专业医疗语料为底座,融合千万级医疗知识图谱,并在MedBench、HealthBench等权威评测中达到领先水平。 当垂直应用的专业主义在成为AI下半场基调,蚂蚁在健康领域的积累开始表现出优势。 11年沉淀,健康是无法拒绝的赛道 AQ飞速突进的背后,是中国人健康需求的持续升级。 今年重阳节前夕,AQ发布了一封名为《别让慢性病抢走我们的父母》的倡议书,慢性病这一冷门话题成为社交媒体热议。这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揭开了一个集体的隐痛。 数字的冲击触目惊心:中国有3.1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其中近1.9亿长期与慢性病共存,而超6成老年人独居或仅与配偶同住,空巢家庭成为常态。 更为严峻的是,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在35—44岁人群中的患病率分别达到30%和10%,且年轻患者的比例逐年上升。 与社会的老龄化、慢性病高发形成对比的却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2024年全国医疗服务能力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三级医院仅占医疗机构总数的7.8%,却承担了全国50%以上的门诊量。从区域上看,城市人均医疗资源是农村的2.5倍以上。这些宏大命题具象化为亿万家庭的真切痛点,让健康成为蚂蚁无法拒绝的赛道,正如最初死磕移动支付一样。 与此同时,“好好活着”成为从社会到个体的普遍共识,宏观政策提出“健康中国2030”、倡导“全民减重”,更多人的健康意识开始觉醒,从被动疾病治疗走向主动健康管理,大健康市场也在从单一医疗消费向慢病管理、养老、康复、心理健康等领域延伸。据研究机构数据,2025年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万亿元,到2035年老龄化人口将超过4亿。 平衡资源分布、破解全民医疗健康痛点,通向蓝海的关键路径正是AI。这也对蚂蚁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医疗数字化的存量改造,跃升到用技术逻辑重塑健康管理边界。 2014年,支付宝诞生了中国第一笔医院线上挂号缴费,这是蚂蚁涉足医疗健康的开端。从此时算起,这个“硬骨头”蚂蚁已经啃了11年。2024年,蚂蚁完成了对中国互联网医疗问诊鼻祖“好大夫在线”的收购,超30万专业医生进一步补足医生服务网络,真正打通AI技术+专业医疗资源的场景闭环。 如今,蚂蚁已经啃下了最难的基建,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包括: 成为最大的第三方医保服务平台:2019年推出第一张电子医保码,蚂蚁医保码服务用户已超8亿; 成为最大的就医问诊一站式平台:服务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连接超5000家医院,拥有超30万专业医生的好大夫在线已完成AI升级并入驻支付宝; 打造最强劲的AI健康应用AQ:4个月月活破千万,是唯一跻身头部的行业专业级AI应用。 蚂蚁医疗健康板块历经11年,从最初的支付结算,发展为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再到推出独立App,最终升级为集团五大事业群之一。业务版图也随之清晰,呈现出AI创新与服务协同的双轮驱动:一方面以AI大模型为核心,推动医疗健康服务的智能化革新;另一方面,打通系统壁垒,将医保、商保、诊疗服务及支付环节高效串联协同,让AI技术真正落地于真实的服务场景。 AI驱动医疗服务创新也在根本上改变了蚂蚁的角色,这个医疗健康体系曾经的连接者,正在转向更具备服务能力的参与者。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睡眠专家毛洪京医生原本一年最多接诊一万个病人,而他的“毛洪京智能体”在AQ上推出不到一年,已服务超650万人次的失眠患者。 一个74岁的县城老人,在两个月里与AI对话上千次,诉说失眠的痛苦和孤单。AI分身在提供建议的同时,也像心理医生一样给予安慰和疏导。 一名江西九江涂山村00后村医,用AQ帮全村200多名老人管理健康档案,AI帮助记录分析血压、血糖、日常用药。 这正是蚂蚁医疗健康AI能力普惠化、专业化的体现。 奇袭与变阵,能否再造新增长? 韩歆毅出任CEO八个月,发布了两封重要的内部信,分别明确了“碰一下”之于支付宝、健康之于蚂蚁的战略地位。 前者带来了一场奇袭:支付宝“碰一下”用户在9月已突破2亿。这个数字让人惊讶之处不在于绝对值,而在于加速度:第一个1亿,花了321天;第二个1亿,只花了不到一半的时间。相比之下,二维码支付达到同等规模用了整整30个月。 在互联网用户增长全面放缓的今天,算是一个不小的奇迹。碰,这个交互入口,为日活近9亿的超级App支付宝打开了新的上限。 后者则为蚂蚁带来了一次AI时代的发展变阵,把健康选定为最深钻、最重要的垂直跑道。AQ作为蚂蚁的下一款旗舰应用或许值得更多期待。 回溯蚂蚁的发展历史,过去十年甚至是更久,支付、金融、信贷、保险等业务相继延展生长,在经济上行的周期里,呼应了中国人如何“有钱花”(Wealth)的命题,更多普通人能更方便的有钱花、会花钱。在未来更长的周期中,把健康作为战略重点则映射了人生另一大需求——“有命花”(Health)。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 去年12月,蚂蚁集团成立20周年,庆祝晚会低调、平常。马云去了现场,他说,“我们今天和未来能做的,依然应该是我们过去20年所坚持的那些,让科技给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去进步和改变。” 这或许就是蚂蚁变阵的底层逻辑,从解决“有钱花”到解决“有命花”,普惠都是其中的底色。 韩歆毅在全员信中说:“从第一笔手机挂号缴费,到医保码服务超8亿用户,蚂蚁始终坚持以技术驱动解决社会问题的初心,面向未来,AI破解社会医疗健康痛点提供了关键路径”。 据接近人士透露,过去一年,蚂蚁在组织、产品、业务层面都在进行不小的重构:组织上拆中台,减少内部消耗;产品上,在“碰一下”这样的新项目重兵投入;业务上,将健康板块抬到战略支柱地位。“战略越来越清晰,重拾增长是主题,好像又找到了创业的兴奋状态”。 变阵完成,曲线也已勾勒,蚂蚁能否呈现新势,还需要交给时间来检验。
登上2025时代周刊最佳发明榜的中国产品有哪些?
被誉为科创领域奥斯卡的时代周刊最佳发明榜单公布,这是科技产品领域的风向标,此次产品中,有大量中国产品,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科创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制造业正从低端加工,到产品创新转型。涌现出来的一些产品和公司,都非常有自己的特点,受到全球用户的青睐。 EufyMake E1 UV打印机(安克创新) 这款打印机比传统UV打印机小90%,可在300多种材料上打印3D纹理。该产品为用户提供数百万个设计模板,方便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E1让业余爱好者、小企业主和创业者能够个性化定制日常用品,甚至开展副业。 哈浮飞行相机HoverAir X1 ProMax 这是一款将无人机和相机结合在一起的产品,具备8K视频拍摄能力,非常小巧轻便,展开就可以飞行拍摄。具备AI识别能力,自主跟拍飞行。告别繁琐的无人机创造,非常适合,运动,旅行,自媒体人士的拍摄记录需求。 宇树 Unitree RI 人形机器人 这是一款更灵活的人型机器人产品,关节数量达26个,整机重量约25kg,并集成语音和图像多模态大模型,支持开发与定制。R1的起售价只有3.99万元。这款为运动而生的机器人,可以完成扫堂腿、打拳、翻跟头、倒立、下坡奔跑等动作。 影翎Antigravity 全景无人机(影石360) 这是一款支持8K视频拍摄的全景无人机,也是影石杀入无人机领域的第一款产品。其特点延续了影石360全景相机的特点,搭配VR眼镜和操控杆,让你完全体验在飞行的乐趣之中。 DeepSeek R1 DeepSeek 的 R1 高级推理模型横空出世,在人工智能领域犹如“响彻全球的一声枪响”。仅仅几个月就打造了一个在行业标准基准测试中性能与 OpenAI 当时最先进的产品不相上下的模型,并且声称训练成本仅为 600 万美元。DeepSeek 的模型计算量也远低于其美国竞争对手,而且至今仍可免费使用。 Aurzen ZIP三折叠投影仪 将投影仪做成手机一样小,可以方便携带,所有组件经过精心设计和布局,以实现完美的投影、零感的自动对焦和可靠的耐用性。1.5小时续航,USB-C快充加持。支持竖屏模式,方便娱乐和办公。 70mai 全向4K行车记录仪 为了应对变幻莫测的城市交通,一些消费级行车记录仪承诺通过将两个固定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合并成鱼眼图像来提供视频覆盖,但这种图像往往存在毫秒级的延迟。70mai 于 5 月推出的 Dash Cam 4K Omni 则配备了一个智能摄像头。该摄像头可 360 度旋转,结合了磁感应云台和 AI 驱动的运动检测功能,能够实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更精准的录制。 HUAWEI Pura 80 Ultra 华为Pura 80是今年华为发布的旗舰机型,集成了10倍光学变焦,支持AI辅助构图,可智能推荐取景范围;超清全景模式,可通过三张跨视野的图像拼接生成高质量全景图像。并且集成了天通卫星电话,可以实现手机直连卫星应用。 HUAWEI WATCH GT 6Pro 搭配蓝宝石玻璃表面,配合钛合金机身,超长21天续航。无论是运动和商务这块手表都能自如应对。各种监测传感器的集成,可以24小时监测你的健康。这块手表无论从各个方面,都是不错的选择。 小米15 Ultra 莱卡相机和手机的完美结合,是小米巅峰影像科技的旗舰。集成莱卡主摄,内置晓龙8处理器芯片,确保强大算力。集成小米星辰通信系统,支持卫星通信和无网通信功能。 松鼠AI智能自适应学习系统 松鼠AI的平台基于其所谓的“大型自适应模型”(LAM),该模型结合了教育专用人工智能系统,并由幼儿园至12年级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训练和评估。该公司已在中国利用其人工智能辅导服务教育了超过2400万名学生——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完全取代了面授课程——如今正将业务拓展至美国。 联想 Yoga Solar PC 全球首台超薄太阳能笔记本电脑,光能转换率达 24%。别出心裁的将电脑面板设计成了太阳能面板。通过“交叉背接触电池”技术实现 24% 超高效能量转换率,只要在户外光线充足的地方即可实现无源续航,标志着消费电子设备向可持续能源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荣耀硅碳电池 荣耀Power新手机发布,搭配8000mAh大电池,这是行业突破性的电池容量,将8000mAh超大电池成功容纳在8mm内的轻薄机身中,以8000mAh超大电池+7.98mm超薄机身的数字组合,构筑了轻户外手机的双“8”标准,率先实现了业界大电池和轻薄机身的兼得,推动手机行业电池技术正式进入8时代。 Anker solix everfrost 2冷藏箱 这是一款高性能的冷藏箱,内置电池供电,可以实现快速冷却,多种充电方式。是你与朋友露营,开车远行时,不可缺少的提升生活质量的工具。单电池可以续航达52小时,满足日常活动中的食品保鲜需求。电池可通过四种方式充电:交流电、直流电、12V 电源和太阳能。每块电池都配备一个 USB-A 接口、一个 USB-C 接口、一个电源按钮和一个 LED 充电指示灯。 比亚迪海鸥 这是一款紧凑型两厢车,其入门级版本配备30kWh电池、55kW电机,续航里程约306公里,最高时速约130公里/小时。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小型电动车的价格在¥69,800 - 85,800之间。而且提供了智能驾驶功能,满足你对一辆小型电动车的一切期待。 Birdfy 喂鸟器 让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只需要这样一个小小的Birdfy 喂鸟器,可以通过视频记录各种鸟类到访的情景,内置在喂鸟器内部的摄像机可以连接手机查看,还提供了太阳能供电方案。 EcoFlow OCEAN Pro 家用储能蓄电池 太阳能收集电力,需要有一台完善的储能系统,才可以更好的利用。EcoFlow OCEAN Pro 太阳能输入功率高达 40kW,可充分利用屋顶太阳能储存更多能量,从而降低电费并延长家庭用电时间。它还可通过发电机连接线直接连接便携式发电机和 EcoFlow 移动电源,无需任何安装。 EcoFlow OCEAN Pro 智能整合了太阳能、电网、蓄电池、便携式发电机和 EcoFlow 移动电源,为您的家庭供电。无论是短暂停电还是数天离网,EcoFlow OCEAN Pro 都能让您轻松切换到最佳可用电源,确保您的家庭电力供应无忧。 Aurzen Boom Air 智能投影仪 人们正在告别庞大的投影仪,也许你需要一款更小巧,更智能的投影仪。Aurzen BOOM Air 便携式 Google TV 投影仪,支持 WiFi 和蓝牙,USB-C 供电,智能投影仪,适用于户外和家庭影院,支持 4K 分辨率、实时对焦、杜比音效,配备可调节支架。支持 HDR10,可呈现鲜艳的对比度,亮度高达 300 ANSI 流明,在昏暗或中等光线环境下表现最佳。 ESR CryoBoost 可折叠三合一磁吸充电器 这款适用于 iPhone、Apple Watch 和 AirPods 的充电支架不仅支持先进的 Qi 2.2 无线充电标准。CryoBoost 冷却技术采用开放式风道和由航空级铝材制成的静音超薄风扇来冷却设备(而不是像大多数竞争对手那样直接对着充电器吹风);与非 CryoBoost 技术的 Qi 2.2 产品相比,它能使设备温度降低 4 摄氏度,从而更快地为电池充电。它为 iPhone 16 Pro 充电的速度比竞争对手快半小时。 ESR OmniLock车载充电器 官方Qi2.2认证的25W无线MagSafe兼容充电器,配备CryoBoost手机散热技术,确保超快充电速度,更安全、更可靠。配备 360° 旋转臂和球形关节,可实现 60° 上下调节以及左右调节,提供全方位的运动范围和角度,让您轻松调整手机位置,获得完美的免提观看体验。 Roborock Saros Z70 扫地机器人 这是一款创新的扫地机器人,独特的机械臂,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搭配3D感应技术,绘制精准地图,更精准的障碍物识别,确保打扫的更干净。针对边角,可以伸出双机械手臂,做到真正的无覆盖和扫地机器人的死角问题。 LiberLive C1 无弦吉他 许多想边弹边唱的人都会遇到瓶颈。C1 的出现让演奏变得更加轻松,它用两个拨片和一个压力感应琴颈垫取代了钢弦。只需轻触即可按下和弦,拨动即可扫弦。配套应用程序会显示和弦提示,而可折叠的琴身设计使其能够轻松放入背包。C1 拥有六小时的续航时间,并配备耳机插孔,方便静音练习。 PortaSplit分体式空调(美的) PortaSplit 无需工具即可安装,重新定义了住宅空调体验,提供简单便捷的舒适体验,并且与大多数欧洲窗户类型完美兼容。如果你身处欧洲,不在为担心购买空调而支付到达几千欧元的安装费用。 XREAL One AR眼镜 XREAL One AR眼镜是一款支持原生3DoF消费级AR眼镜,是你的便携口袋巨幕,无论是游戏还是观影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其外观设计也更接近一款时尚的太阳眼镜,兼具时尚与科技。 Ulike Air 10脱毛仪 Ulike Air 10 是首款采用专利冷却技术的家用强脉冲光 (IPL) 设备,可将接触温度维持在华氏 65 度(约摄氏 18 度),即使是敏感肌肤也能减少疼痛副作用。该设备内置的皮肤传感器还能检测不同的肤色,并相应地调整每次脉冲的强度。Ulike Air 10 声称只需两周即可减少 96% 的毛发密度。 追觅X50 Ultra 扫地机器人 集成了履带式电动摇臂,可以让你的扫地机器人具有更好的通过能力,甚至可以爬楼。X50 Ultra 的另一个亮点在于潜望式 360° 升降雷达,雷达升起,更高效地扫描并绘制家庭环境,配合 AI 加持的摄像头,精准识别电源线、拖鞋等地面物品,而在雷达藏于机身内时,整机高度只有 89 毫米,可以潜入类如茶几、电视柜等低矮区域清洁作业,进一步消除扫地机器人的死角。 Hisong Airstudio S1 音乐制作设备 大多数录音棚里都堆满了连接麦克风、调音台和监听音箱的线缆。这款“移动录音舱”重新定义了无线时代的录音方式,它集成了电容式和增强型动圈式麦克风、无线入耳式监听耳机以及音频接口。AirStudio S1 的低无线延迟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创作出录音棚级别的作品。 Acemate 网球机器人 一个人打一场真正的网球,你只需要Acemate 网球机器人,它能用网接住球,然后回击,覆盖全场,速度最高可达每秒 16 英尺(约 4.9 米),适用于所有场地类型。用户可以通过配套的手机应用程序设置机器人的回球速度和高度,该应用程序还能提供赛后反馈,详细记录球员的击球落点、平均速度和其他数据。 tecno megabook S14 笔记本电脑 这款14英寸OLED笔记本电脑重量不足2磅,号称是市面上最轻的笔记本电脑。(苹果13英寸MacBook Air重2.7磅。)但它的优势远不止于此。S14搭载了Tecno自主研发的AI模型,无需网络连接即可执行会议记录、文档分析、文本和语音辅助照片搜索等AI辅助任务。 airlight pro 吹风机 airlight pro欧莱雅首款专业吹风机是与初创公司 Zuvi 合作设计的。AirLight Pro 比仅使用对流技术的吹风机能使头发更加柔顺,因为红外线可以高效干燥头发表面,同时保留头发内部的水分。 Bambu Lab H2D 3D 打印机 让3D打印变得简单,构建你个人的3D打印中心,机身配备 4 个视觉摄像头、36 个传感器和 2 个伺服电机,在先进算法统筹下,让 H2D 使用起来更为简便流畅。新一代耗材管理系统,一站式搞定烘干、密封存储、自动供料。除了 3D 打印,H2D 还带来了激光加工与数控切割、绘图等多种工艺,让创造不被设限。 Bambu Lab CyberBrick 模块化玩具 CyberBrick 推出了包含模块化 3D 打印部件的套件,可用于搭建微型遥控玩具。CyberBrick 旨在鼓励初学者进行 STEM 学习,其部件无需焊接、接线或编程知识即可组装。高级用户可以编写代码来定制模板或创建新设计。 荣耀设备端AI深度伪造检测 荣耀最新旗舰手机内置了深度伪造检测器。该工具可在设备端扫描视频,检测诸如帧损坏或面部表情不自然等伪造迹象,从而减少延迟并避免数据传输。据该公司称,该功能适用于荣耀自家的通话应用以及微信、WhatsApp、Messenger和Botim等应用,也适用于抖音和Bilibili等短视频应用。 Bluetti Pioneer na 储能电源 这是一款 900 Wh 的电站,具有 1500 W 的功率输出、交流 + 光伏充电、可靠的钠离子电池和应用程序控制功能。Pioneer Na 被宣传为全球首款使用钠离子电池的便携式电站。Bluetti 为 Pioneer Na 配备了 11 个端口,最多可同时为 11 台设备供电,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烤炉、空间加热器等。 Jackery 太阳能屋顶 改变传统太阳能板难看的外观,重新设计的具有弧度的太阳能板更接近你的屋顶瓦片。它除了可以收集电力,还是真正的屋顶,可以承受强风,暴雨和极端的温度。 Bluetti Apex 300储能设备 这款重达 80 磅的便携式电源站适用于露营地、房车和露营车旅行者,以及家庭停电情况。它是首款提供 12,000 瓦旁路输出功率的产品,足以同时运行大功率电器,甚至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电压开关可在 120V 和 240V 之间切换,接口可直接连接到房车。 Shokz OpenRun Pro 2 骨传导耳机 OpenRun Pro 2 是 Shokz 的顶级产品,它将优质的骨传导技术和强大的开放式耳罩设计完美结合。耳机旨在提供卓越的音质的同时,保持佩戴的舒适性和稳定性,是运动员的最佳伙伴。10 小时电池续航时间,IP67 防水防尘。 RayNeo x3 pro AR眼镜 1677万色全彩显示,采用RayNeo的光波导技术,43英寸空中透明屏。无论是观影还是游戏,这都是一款不错的AR眼镜。76克轻量化机身,日常携带也毫无压力。1200万像素摄像头,轻松拍摄4K照片,实时记录和AI能力的集成,让这款眼镜成为你的随身助理。 Aecooly 手持风扇 轻便小巧的手持风扇,能力却没有丝毫减弱。11m/s最大风速,超低噪音设计。内置4500mAh的电力,可以确保炎热夏日出行时,一整天的电力续航,让你有一个凉爽的夏天。 mammotion yuka mini 割草机器人 采用超声波 AI 视觉 + RTK 定位,自动地图绘制,支持 App 控制,可适应 50% 坡度,切割高度 2 英寸~3.5 英寸,15 个割草区域。搭载先进人工智能芯片,UltraSense人工智能视觉提供L3级自动驾驶计算能力,每秒执行5万亿次运算 Unihertz Jelly Star 迷你手机 Unihertz给这款手机设计了一块3.0英寸的屏幕,屏幕上方是一颗8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和听筒。集成了红外、NFC功能,包括3.5mm耳机孔,FM收音机等功能。手机电池用量2000mAh。一切的设计都围绕着小来进行。 佰维迷你固态硬盘 佰维存储面向端侧AI终端发布全新一代存储扩展革新方案——Mini SSD,产品尺寸小至15mm×17mm×1.4mm,采用PCIe 4.0×2高速接口,顺序读/写速度分别高达3700MB/s和3400MB/s,实现标准化卡槽插拔”结构,其设计既满足了终端设备对轻薄便携的需求,又为设备制造商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灵活性。 本次《时代》周刊公布的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400个产品涵盖机器人、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36个品类。中国企业表现亮眼,至少43款产品入选,其中深企产品突出,高达31款,约占中国企业产品数的3/4,展现出深圳智造强大的创新实力和竞争力。
ROG Xbox Ally系列掌机2026年软件更新前瞻:云端编译着色器,NPU引擎可自动超分低分辨率游戏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科技媒体 Windows Central 今天发布博文,前瞻 ROG Xbox Ally 系列掌机的 2026 年软件更新,目前 Xbox Ally 掌机的软件体验尚可,但存在 Teams 等大量不必要预装应用,同时初次开启需要耗费数小时更新系统,所以微软需要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持续更新系统,打磨这台掌机的体验。 IT之家附已知更新要点如下: 高级着色器交付: 一般情况下,由于 PC 平台存在成千上万种处理器、显卡、主板配置,所以游戏一般需要根据实际硬件配置,动态生成光影与特效的着色器,因此 PC 玩家第一次打开游戏时就会看到“着色器正在编译中”的进度条,可能要等一会才能玩到刚买的新游戏。 但在游戏主机上,由于所有机器的硬件配置都是固定的,所以游戏开发者会提前预编译好着色器,随游戏一同打包。 微软计划为 Xbox Ally 系列掌机推出类似游戏主机的预编译着色器功能,通过 Microsoft Store 平台分发的特定游戏将预编译好着色器,玩家下载后直接打开就能玩,目前《战争机器:重装上阵》游戏已支持这一特性,未来会有更多游戏适配。 自动超分辨率: 这一特性虽然听起来令人期待,但实际上只有高端型号 Xbox Ally X 才支持,根据微软的说法,该功能将使用游戏机的 Z2 Extreme 芯片,让内置的 NPU(神经网络引擎)发挥作用,允许游戏以较低分辨率运行,再通过 NPU 实时超分提升画质和帧率。 这一特性将成为整机支持的功能,无需游戏开发者额外适配,可以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升分辨率,还能节省出更多电量。 AI 驱动游戏录屏: 微软 Xbox 平台的录屏功能在 Series X|S 机型上长期止步不前,但未来可能迎来焕新,Xbox Ally X 将利用内置 NPU 自动识别并录制游戏中的“精彩瞬间”,在游戏结束后自动生成高光集锦,方便玩家将片段分享到社交媒体,同时还将改进系统与 OneDrive 的整合度,简化剪辑与分享流程。 提升外接显示器体验: 目前 Xbox Ally 系列掌机连接外屏时往往需要手动调整扩展 / 镜像模式,同时可能会造成性能下降,不过明年春季,Windows 11 系统将优化外接 HDMI 设备,微软还将优化游戏机的显示输出、手柄配对体验,使其接入外屏时体验更趋近传统主机。 Xbox 云存档: 目前 Xbox Ally 玩家完全无法判断存档是否上传到云端,只能凭感觉猜测,如果掌机过早关机或出现网络故障,则可能导致玩了大半年的存档丢失,微软将在后续给这款掌机补上类似 Steam 的“云存档同步指示”功能,一眼就能看出存档是否真正同步。
刚刚,vivo掏出“国民小旗舰”:2亿主摄、半固态电池,1799元起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1月10日报道,刚刚,vivo正式发布了中端手机新品vivo Y500 Pro系列,其重点在影像、设计、系统、耐用、续航等方面进行了升级,配备了2亿HP5旗舰级主摄、7000mAh半固态蓝海电池、6.67英寸1.5K旗舰级护眼屏,vivo对其定位是“国民小旗舰”。 价格方面,vivo Y500 Pro 8GB+128GB版本售价1799元,顶配12GB+512GB版本售价2599元。 影像能力是vivo Y500 Pro在同档位的主要优势之一,其据称是同价位段首个搭载2亿HP5旗舰级主摄的机型。得益于vivo长焦增强算法,当处于10X-30X的变焦区间时,vivo Y500 Pro成像清晰度有明显提升。 设计方面,vivo Y500 Pro机身背部采用与旗舰同款的缎面AG玻璃,机身背部上方的金属相机镜组,采用了航空级标准的铝金属。机身尺寸方面,其厚度7.81mm,较为轻薄。 屏幕配置上,vivo Y500 Pro屏幕有1.37mm窄黑边,首次采用6.67英寸1.5K旗舰级护眼屏,据称这是Y系列全渠道产品首次突破超视网膜PPI。 流畅耐用方面,vivo称vivo Y500 Pro可实现60个月超长流畅使用。 AI方面,其支持小V写作、小V圈搜2.0、摇一摇群组分享、Live Photo消除等功能。 耐用和续航长期是vivo Y系列的优势之一。vivo Y500 Pro据称在行业内首次获国标可靠性认证,在高温、极寒、高湿极端环境更耐用,支持IP68+IP69满级防水能力。 续航方面,vivo Y500 Pro搭载了7000mAh半固态蓝海电池,支持90W闪充,其在-20℃的极寒环境和40℃的高温环境下,均可以稳定持续使用。 性能方面,vivo Y500 Pro搭载了天玑7400处理器,职业模式支持网络加速、三向定位增强、免提通话增强等功能。
一加 Ace 6:2599 元起售!高性能大电池超快充,性能旗舰的新模板
最近,一加一口气推出两款新品,有一加 15 和比往年要早不少的一加 Ace 6。 和以往 ACE 系列的升级模式相同,一加 Ace 6 搭载了上一代高通旗舰级移动平台,硬件升级的技能点全部点满在性能、游戏表现和电池快充组合上,是一款专注于提升游戏表现和续航的新一代性能旗舰。 先看看性能,一加 Ace 6 搭载了高通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和 LPDDR5x + UFS 4.1 的储存组合,并配备了写入骁龙 8 至尊版芯片底层的风驰游戏内核,可同时调动 CPU、GPU、NPU,实现 165fps 满帧: ·首发原生 165 帧:三角洲行动、英雄联盟手游、火影忍者手游、使命召唤手游 ·适配原生 165 帧:穿越火线、QQ 飞车、跑跑卡丁车、金铲铲之战… 还有,《原神》支持原生级的 120 fps + 1.5K 显示同开,和视频软件同开的时候也能够实现高画质下稳定 60fps 的目标。 一加 Ace 6 也有「电竞三芯」组合,有「灵犀触控算法」的灵犀操控芯片提升触控精准度,还有提升网络稳定性的电竞网络芯片 G2,保证游戏运行时操作和联网的表现。 散热部分,Ace 6 升级到新一代冰河散热系统。 组合上用了新一代冰河 VC 和新的「超临界气凝胶」和冰河后盖,前者是隔绝关键区热感,后者则提升散热效率,减少积热带来的影响。这个设计不管是在游戏还是快充的过程中,都是非常有效的辅助。 电池和续航部分,一加 Ace 6 搭载了一块 7800mAh 冰川电池,同时支持 120W 超级闪充,可以说是 Ace 系列乃至整个一加手机体系中续航配置最豪华的一次。 120W 的快充,16 分钟就能充电到 50%。加上大容量电池,日常紧急出门基本不需要担心。 手机支持 55W PPS 通用快充,原生 0-100 充满需要 43 分钟,通过 PPS 通用快充实测 56 分钟充满,相差不算特别大,日常搭配多口的高瓦数通用快充设备也很方便。 像是旁路供电的功能,一加 ACE 6 也有。手机还能够计算游戏中的局间时间,游玩过程中调整充电功率,保证电量。 屏幕方面,一加 Ace 6 用的是一块 6.83 英寸 2800 x 1272 165Hz 的超高刷屏幕。有专门的「暗夜显示」和「太阳模式」,支持 800nits 的全局默认峰值亮度和 1800nits 全局激发峰值亮度。 显示和触控刷新率的部分,屏幕支持 60/90/120/144/165Hz 显示智能切换,在应用场景中能开启到最高的 144Hz 和 165Hz 显示刷新。 机身搭配屏幕使用的犀操控芯片也支持最高 3200Hz 瞬时触控采样率,330Hz 五指触控采样率和 290Hz 的十指触控采样率,对应视角运动的防抖和开枪漏触问题也有优化。 相机部分,一加 Ace 6 是「主摄+超广」双摄组合,主摄是 5000 万像素的索尼 IMX906 CMOS,镜头等效 24mm 焦段,光圈为 F 1.8,同时支持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超广角用的 800 万像素的传感器,光圈 F 2.4,等效 16mm 焦段。 双摄整合到一加新一代金属魔方 DECO 设计中,纵向排列到机身左上角。 Ace 6 有三款配色,分别是「低闪 AG 玻璃」工艺的闪白、「高雾低闪玻璃」的竞黑,还有我们手上这个用上「银紫幻彩微渐变」工艺处理得快银配色。 在光线作用下,快银的后盖常态下是银色,能够根据光线变化呈现出蓝色或淡紫色的效果,旁边有条纹渐变效果的 Ace 专属速度徽标也会跟着颜色渐变。 手机支持 IP66 / 68 / 69 / 69K 防尘防水,左侧附带了一加的多功能快捷键。正反亮面和金属中框之间有圆滑的 R 角裹度,手持的贴合度很高也不硌手。 最后看看价格,一加 Ace 6 有五个储存规格,只有 16GB+512GB 的版本有快银配色: ·12GB+256GB:2599 元 ·12GB+512GB:3099 元 ·16GB+256GB:2899 元 ·16GB+512GB:3399 元 ·16GB+1TB:3899 元
vivo Y500 Pro发布:搭载2亿像素主摄与7000mAh电池,1799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10日,vivo今日正式发布了其Y系列新一代力作——vivo Y500 Pro。这款被誉为“国民小旗舰”的新机业界首发的2亿HP5旗舰级主摄、超长续航的7000mAh半固态蓝海电池,搭载全新OriginOS 6系统,售价1799元起。 vivo Y500 Pro在影像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搭载了2亿像素HP5旗舰级主摄,并结合vivo自研OIS超级防抖技术,确保了无论是日常抓拍还是放大裁剪,都能保持极高的清晰度和细节。此外,该机独家的长焦增强算法,使其在10X-30X变焦区间内成像更加清晰,最高可达30倍望远拍摄能力。前置3200万专业人像镜头和升级的85mm长焦高清人像模式,让自拍与视频通话体验更佳,并提供了水下摄影、签到水印等多样化功能,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拍摄需求。 设计上,vivo Y500 Pro机身背部采用缎面AG玻璃,其中祥云金配色更呈现独特的鎏金云雾纹理。航空级铝金属打造的相机镜组不仅美观也坚固耐用。整机厚度仅7.81mm,宽度74.51mm,轻薄的机身提供了出色的握持感。提供了祥云金、浅绿、柔粉、钛黑四种时尚配色。屏幕方面,该机配备6.67英寸1.5K旗舰级护眼屏,并首次突破超视网膜PPI,结合一系列护眼功能,带来舒适的视觉体验。 性能方面,vivo Y500 Pro首批搭载全新OriginOS 6系统,宣称可实现60个月的超长流畅使用体验,并在触控响应、多任务处理、应用加载速度及网络连接稳定性方面进行了优化。AI能力的升级也是亮点之一,包括小V写作、小V圈搜2.0、Live Photo消除等功能,以及数据安全访问、摇一摇广告管控等安全保障。 在耐用性和续航方面,vivo Y500 Pro延续了Y系列的传统优势,并成为业内首获国标可靠性认证的手机,具备IP68+IP69满级防水能力。电池方面,在轻薄机身内融入了7000mAh半固态蓝海电池,并支持90W远航闪充,即使在-20℃至40℃的极端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 其他核心体验方面,vivo Y500 Pro是vivo首款配备360°对称穿墙天线的产品,确保了信号覆盖的广度和稳定性。同时,搭载天玑7400处理器,支持高帧游戏体验。全功能NFC、红外遥控以及双频北斗和双频GPS等配置,进一步丰富了用户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vivo Y500 Pro提供四种版本选择,8GB+128GB版本售价1799元,8GB+256GB版本售价1999元,12GB+256GB版本售价2299元,12GB+512GB版本售价2599元。新机将于11月14日正式开售。
《战地 6》周末双倍经验活动存在获取上限,玩家吐槽“付费游戏岂能如此”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战地 6》设有每日经验上限,这种限制在双倍经验周末依然有效。玩家指出,一旦单日经验达到 150 万,就完全赚不到任何经验,直到第二天重置。 在双倍经验周末,达到上限的速度更快 —— 有玩家表示,只需玩四到五小时就可能触顶。 据外媒 Eurogamer 当地时间 11 月 9 日报道,一位玩家评论道:“这可是售价 70 美元(现汇率约合 498.9 元人民币)的 3A 大作,不是什么免费手游,结果你每天能享受的乐趣是有限的。这不是免费在线服务的刷怪游戏,而是一款加上了 F2P 抽卡机制的全价射击游戏。” 另一位玩家补充:“EA 居然在付费游戏里设置了进度限制,却几乎没人讨论。你买了游戏,花钱买皮肤和战斗通行证,现在每天还能获得的经验也有限制?简直荒谬,完全不考虑玩家体验。” “玩家在购买前就应该知道这个情况。别因为是《战地》就装作没问题。” 有玩家表示:“我昨天在 RedSec 模式单场胜利获得 20 万经验,比赛只持续 21 分钟。公平说,150 万并不夸张。” 还有玩家认为:“没那么夸张。我昨天一次试炼赛获得 14 万经验而已。” 并非所有人对此感到生气。有玩家调侃:“一天获得 150 万经验的话,该出去透透气了。”另一位玩家则说:“我理解他们的想法,但如果你每天玩到这个程度才遇到问题,也许该重新考虑生活方式了。” 当然,即便是不会达到上限的玩家,也认同抱怨的核心。一位玩家表示:“我每天最多只能玩两小时,所以不会达到经验上限。但我同意楼主观点,70 美元买的游戏,如果我想刷到鼠标或手柄坏掉,我应该有权利这么玩。” 据IT之家了解,本周早些时候,EA 和战地工作室对挑战系统进行了大幅调整,降低了职业任务、武器任务、玩法任务和精通任务等的完成要求。上周末,《战地 6》对 Strikepoint 模式的经验获得做了临时调整,以便为长期方案做准备,同时推出了“轻松玩法”,让玩家在轻松游戏的同时仍能获得进度和完成挑战。
OPPO“绿线门”售后被指中外双标,OPPO是这样回应的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AI制图 手工劳动/挖哥 手工编辑 /角叔 出品/独角兽观察 10月16日,OPPO年度旗舰Find X9系列如期发布,作为品牌三十周年的献礼之作,其承载着OPPO冲击高端市场、挽回市场份额的厚望。 然而,在新机亮相前后,社交平台上关于OPPO手机“绿线门”的投诉与吐槽集中爆发,从高端Find系列到中端Reno系列,再到子品牌一加多款机型,均被曝出屏幕出现无外力损伤的绿色竖线,“屏幕绿线引发OPPO中年危机”的话题还一度冲上了热搜。 10月24日,OPPO紧急回应,推出“4年内免费换屏、超4年优惠换屏”政策,试图平息风波。 10月29日,《独角兽观察》发布了《新机发布撞上“绿线门”,OPPO遭遇水逆》一文,剖析了这次“绿线门”诞生的背景、原因,对于OPPO如何走出这波水逆,提出若能以“绿线门”为契机,补齐品控短板、统一售后标准、深耕核心技术,这家曾缔造过“充电五分钟,通话2小时”行业标杆的企业,仍有机会穿越周期,重回行业前列。 让挖哥有些意外的是,这篇建立在OPPO手机屏幕出现绿线这一事实(有官方回应)基础上,主要反映用户售后遇到的困难和诉求,还特地强调了屏幕出现绿线不是OPPO独有情况(疑似屏幕供应商问题),并善意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文章,很快收到了OPPO方面的侵权投诉。 在所谓的侵权投诉中,OPPO对用户反映强烈的问题也有提及,比如售后被诟病的“双标”,OPPO认为是恶意制造“中外双标”,称印度市场“终身保修”是针对特定机型的短期活动,国内满足售后条件的用户保障明确且覆盖范围更广,远超行业普遍的1年质保标准。 为此,我们在前文基础上,补充OPPO在侵权投诉中对用户有参考的信息,并做了部分调整,以更全面呈现这个事件的全貌。 01 “绿线门”爆发 这次“绿线门”的爆发并非偶然,而是长期潜伏后的集中显现。 早在2024年,社交平台就已有OPPO用户反映屏幕出现绿线,但今年下半年以来,投诉量呈几何级增长,且恰好与Find X9系列发布周期重合。 媒体引用比较多的小红书博主@燕Da侠的整理,在165款OPPO机型中,约30款成为绿线“重灾区”,涵盖2019至2023年发布的主流产品:OPPO Find X2、X3、X5系列,Reno 5、6、9系列,以及一加8、9、10、11和Ace系列等。 对于这个统计,OPPO在侵权投诉中称,该数据既无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背书,也未经过OPPO官方核实。 不过,作为此次事件的官方,这波舆情发展至今,OPPO也一直没有向用户公布OPPO手机出现绿线的数据。如果不认可民间自发整理的数据,我们呼吁OPPO官方能够早日向公众公布出现绿线机型和数量,以及出现绿线的原因,既能让用户了解OPPO哪些机型存在这个隐患,也能以正视听。 从各方反馈来看,这些机型多采用三星提供的屏幕,其中Find X3、X5系列搭载的三星E4屏幕被指存在质量缺陷。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采用该屏幕的设备故障率同比激增47%。 从技术层面看,OLED屏幕出现绿线并非个例,通常与硬件故障直接相关,如驱动电路损坏、信号传输线路故障,或受高温、电池鼓包挤压、水汽腐蚀等环境因素影响,软件问题也可能间接诱发。 但OPPO的特殊性在于问题的集中性与时间规律性——多数故障发生在使用近四年时,部分用户甚至刚过质保期就出现绿线,这让消费者质疑产品存在设计缺陷。 比屏幕故障更让用户不满的是售后的混乱和实际执行标准不一。有用户提及OPPO曾有“激活未满四年免费换屏”的政策,但实际执行中障碍重重。 还有用户被售后要求出示发票与保修卡,“手机用了三年多,发票早就丢了,这明明是品控问题,凭什么要消费者买单?OPPO旗舰机的寿命就只有三四年吗?” 对于用户反馈这些情况,OPPO在侵权投诉中称“售后要求出示发票与保修卡,执行障碍重重”与事实不符。OPPO早已支持使用手机 IMEI 码电子凭证、纸质凭证等多种材料进行售后保障,针对发票遗失的用户可提供灵活核查通道,不存在“凭发票才能保修”的硬性要求。 但是,下面这些用户应该不会赞同OPPO的说法。 10月29日,前文推送评论区用户留言:在国内买的OPPO X3,出现绿线后被要求提供发票,提供不了就不更换。 10月4日,用户在平台投诉:2022年买的手机,2025年10月出现问题,申请维修被驳回,被告知不能享受免费换屏服务,需要1750元换屏费,理由是没有提供有效购买凭证,线上购买订单截图也不行。 10月24日,用户在平台投诉:更换屏幕时让提供购买凭证,只认发票,有购买付费记录也不认,反馈到上级客服经理后,说实在找不到发票,可以带上原装充电器去现场申请。 10月18日,用户在社交平台反馈出现绿线后,维修地方要求提供发票和原装包装盒,不然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检测。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位直接贴出服务工单的上海用户。 这位用户在10月28日,也就是OPPO宣布“超4年优惠换屏”(10月24日)后,去维修点换屏,接待员一开始说没屏了,用户说OPPO有公告,超过4年的手机也可以优惠换屏,对方问这个公告在哪看的?在用户找出来后,对方改口说屏幕没有了,旧手机可以抵扣买新机,用户问了新机价格后,发现以旧换新价格不合适,果断拿起手机走人。回家路上,用户接到接待员电话,对方称上海没有可换的屏幕了,可以全国调屏幕过来,但是要自付399的换屏费。 用户吐槽:“OPPO这售后挤牙膏的套路,运用炉火纯青啊,从没有屏幕了爱莫能助,到折价换新机,再到掏钱可以换屏幕……新手机营销做得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到了售后服务就连滚带爬、睁眼说瞎话。” 一边是大量用户跑到平台去投诉和吐槽,一边是官方言之凿凿“与事实不符”,到底谁在说谎?相信大家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需要强调的是,挖哥不怀疑官方声称的不存在“凭发票才能保修”的硬性要求。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OPPO用户反馈顺利换屏,包括这位上海用户在平台吐槽和投诉后,也顺利换屏。她后面晒出的一张维护工单显示,更换屏幕只花了50元维修人工费,她也对OPPO表示了感谢。 所以,这中间的偏差是到了具体落地执行,是否都能够按照官方要求执行。像前述的接待员一开始连官方四年优惠换屏的公告都不知道,这不是黑色幽默吗? 就如《独角兽观察》在前文所述,OPPO当前应该做的事是优化售后政策的落地执行,消除“纸面政策”与实际服务的差距。 02 如何应对舆情危机? 在oppo绿线门爆发后,也有一些声音出现,暗示这波舆情有背后推手,并且引用消费保数据排名,OPPO在手机投诉量仅排第六,占比4.23%,并非行业最高。 挖哥想说的是,对OPPO来说,这些场外因素并不能掩盖OPPO自身的问题——大量用户遭遇屏幕绿线与售后难题。 在“绿线门”爆发后,也有用户扒出2024年,海外市场的一加多个系列因采用三星E4屏幕,导致绿线事故频发,一加在印度推出了针对屏幕绿线问题的终身免费质保。“中外双标”触碰消费者的公平诉求底线,这也是舆情升级的诱因。 对这个说法,OPPO在侵权投诉中辩称这是对"售后政策解读片面,恶意制造中外双标争议,OPPO国内售后标准落后于印度、存在双标,此为严重误导。印度市场终身保修系针对特定机型的短期活动,且限定非人为故障场景;而国内满足售后条件的用户购机 4年内免费换屏,超4年享优惠换屏,保障明确且覆盖范围更广,远超行业普遍的1年质保标准。” OPPO所指的“特定机型”应该是一加手机,所谓的“短期活动”到底有多短也没说明。限定非人为故障场景,这跟国内有什么区别呢? OPPO的这个解释是否有说服力,只有留给用户来判断。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屏幕绿线问题确有行业共性。苹果iPhone X曾在2017年爆发类似危机,三星、小米、vivo等品牌在社交平台上也有相关投诉,且三星E4屏幕的质量缺陷被怀疑是绿线的重要诱因。 从这个角度看,OPPO手机成为这次绿线门的主角,确实有些冤。但如果OPPO用受害者心态来应对这场舆情,看见负面声音就觉得是“被针对”,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推手、水军,最后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前一阵的西贝,最近的雷布斯,都是最好的公关参照案例。 此前苹果处理“绿线门”时,虽未公开致歉却迅速推出免费换机服务,最终未影响销量,这为OPPO提供了借鉴:应对危机的关键在于真诚解决问题,而非纠结外部因素。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尤其对于把“本分”作为企业价值观的OPPO而言,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回归用户价值,以“内功”修复信任裂痕。Find X9发布会上提及“砸10亿联合面板厂自研屏幕产线”就是迈出了积极的一步,也希望OPPO能够尽快兑现,从源头降低故障风险。 OPPO创始人陈明永曾经在演讲中提到:“当面临外在的压力和诱惑,要做出判断、采取行动时,能够把这种外在的东西摒弃掉,回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思考,把握住应该做的事情。” OPPO当前应该做的事是优化售后政策的落地执行。目前的“4年免费换屏”政策虽有进步,但仍需简化凭证要求——可以通过激活时间联网核查替代发票、保修卡,取消不合理的检测费用,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都能享受到服务。 毕竟,用户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公关话术赢回的,而是靠每一次可靠的产品体验与负责任的售后响应积累的。
华为乾崑合作品牌10月总销量超10万台,消息称以高端车型为主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方微博今日宣布:华为乾崑合作品牌 10 月创佳绩,总销量超过 10 万台(源自车企官方数据)。 博主 @孙少军09 透露,华为乾崑合作品牌 10 月总销量超过 10 万台,是以高端车型为主。该博主还在今日早些时候发文透露,鸿蒙智行上周新增订单 1.2 万,尊界交付继续新高(尊界具体交付数据未公布)。 据IT之家此前报道,11 月 1 日晚,鸿蒙智行通过官微宣布:10 月交付情况创下双项纪录:单月交付新车 68216 台,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全系累计交付已突破 100 万台,创新势力品牌最快达成百万交付纪录,当月成交均价 39 万元。 由此来看,除鸿蒙智行外的华为乾崑合作品牌车型 10 月总销量来到了 3 万~4 万的区间。而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网显示,乾崑合作内容有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乾崑车载光,因此销量数据预计包含了阿维塔、岚图、传祺、深蓝、方程豹、东风猛士、奥迪等品牌。 另外,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 11 月 4 日分享了华为乾崑用户的 10 月出行报告。他宣布,华为乾崑辅助驾驶里程新增 6.81 亿公里,相当于绕赤道 1.7 万圈。同时语音助手被唤醒了 3.44 亿次。
OPPO Reno 15系列手机上架官网,最高16GB+1TB规格版本
11 月 10 日消息,OPPO Reno 15 系列手机已官宣 11 月 10 日(今日)19:00 新品发布,宣称“实况超能力,超有生命力”,预计将主打 LivePhoto 实况拍摄。 IT之家注意到,OPPO Reno 15 系列手机上架官网,并公布了新机配色及规格版本,具体如下: OPPO Reno 15 颜色:星光蝴蝶结 / 极光蓝 / 可露丽棕 版本:12GB+256GB / 12GB+512GB / 16GB+256GB / 16GB+512GB / 16GB+1TB OPPO Reno 15 Pro 颜色:星光蝴蝶结 / 蜜糖金 / 可露丽棕 版本:12GB+256GB / 12GB+512GB / 16GB+512GB / 16GB+1TB 根据官方预热海报注释来看,OPPO Reno 15 系列手机包含:Reno 15 Pro、Reno 15、Reno 15c 三款机型。其中 Reno 15 / 15 Pro 手机还将搭载 2.2 亿像素镜头(Reno 15c 搭载 5000 万像素镜头),可进入相机“高像素”模式体验。 有消息称这代 Pro 与标准版前后 4 颗镜头都是高像素方案,主摄达到旗舰级 2 亿像素,支持前后同拍实况,听说实况还有大招,应该是同档最强影像表现。IT之家整理曝光参数如下(以上市为准): OPPO Reno 15 6.32"1.5K 小直屏 + 金属中框 前置 50Mp,后置 200Mp HP5 主摄 + 50Mp 超广角 + 50Mp 潜望镜 天玑 8450 处理器 IP68+IP69 满级防水 OPPO Reno 15 Pro 6.78"1.5K 大直屏 + 金属中框 + 玻璃机身 前置 50Mp,后置 200Mp HP5 主摄 + 50Mp 超广角 + 50Mp 潜望镜 天玑 8450 处理器 IP68+IP69 满级防水 支持 50W 无线充 ID 工艺准旗舰
物理AI激战正酣!小鹏与特斯拉交锋白热化
小鹏硬刚特斯拉,中国智能化新纪元开启。 2025年11月初,一场以“涌现”为主题的科技发布会震撼了整个科技行业。 ▲2025小鹏科技日官宣企业新定位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宣布将公司定位升级为"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并把IRON人形机器人带上舞台——82个关节自由度让它行走如真人般流畅自然。 ▲小鹏全新一代IRON登台 演示视频迅速引爆网络,质疑声随之而来,“这是真人扮演吗?”直到工程师拉开机器人背部拉链,露出内部的机械结构,质疑才转为惊叹。 几乎同时,大洋彼岸也有消息传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点赞了小鹏机器人的视频,并回应称“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将主导市场”。 这位刚获批万亿美元薪酬的CEO在股东会上放话,2026年量产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人形机器人,而在“宏图计划第四篇章”中,将AI大规模引入物理世界也是特斯拉的目标。 不仅小鹏与特斯拉“站队”物理AI,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断言“物理AI就是AI的未来”。 当科技巨头们不约而同地聚焦物理AI,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轴正经历从数字世界向物理现实的历史性转变。一场将定义未来十年的产业竞争,已全面升级。 01. 科技巨头竞相布局 物理AI新赛道全面开启 物理AI究竟是什么?这一概念在学术领域早有清晰界定。 2020年,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室Aslan Miriyev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Mirko Kovač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写到:物理AI是指能够执行通常与智能生物体相关的任务的实体系统,实现机体、控制、形态、动作执行和感知的协同进化。 简而言之,物理AI就是让人工智能“走”出屏幕、“走”进现实,成为能够直接改造物理世界的技术力量。 ▲何小鹏介绍物理AI 与近年来热门的判别式AI(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生成式AI相比,物理AI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功能特质: 判别式AI如同数字世界的“侦察兵”,负责识别和理解信息。 生成式AI好比数字世界的“造梦师”,专注于创造新内容。 物理AI则是物理世界的“行动派”,直接介入并改造物质世界。 以医疗领域为例:判别式AI能精准识别医学影像中的异常病灶,生成式AI可以模拟病情发展趋势、自动生成诊断报告,而物理AI已经能够操控手术机器人,精准完成高难度手术。 ▲手术机器人协助医生远程进行手术(图源网络) 这种从“识别”到“创造”再到“执行”的能力跃迁,使得物理AI成为连接数字智能与物理现实的关键桥梁,被视为下一代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 随着这一赛道价值凸显,多家科技巨头的战略重心也纷纷向其倾斜,中国科技企业已在部分领域建立起领先优势。 02. 中国力量崛起 小鹏特斯拉交锋升级 作为中国唯一实现物理AI全栈自研体系的科技公司,小鹏汽车已在多个技术维度上展现出与全球科技领军企业特斯拉同台竞技的实力。 马斯克曾这样描绘特斯拉的未来图景:一个由机器人、AI、自动驾驶驱动30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万亿元)的商业帝国。 通过布局AI芯片、FSD全自动驾驶系统、Dojo超算中心、Optimus人形机器人及无人驾驶出租车网络,特斯拉正在打造一个高度垂直整合的生态闭环。 小鹏和特斯拉技术路线方面基本一致、生态布局也很相似。 ▲小鹏和特斯拉具有相似的业务布局 其图灵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第二代VLA大模型为AI汽车、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提供了统一的智能基底。 ▲小鹏汽车2025科技日发布第二代VLA大模型 在相似的顶层设计下,小鹏凭借更具前瞻性的布局和“闭环+开源”的独特商业模式,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小鹏在多个关键领域的先行布局,获得了国际媒体的关注与认可。 当埃隆·马斯克在一档播客节目中透露特斯拉正在研发飞行汽车原型机时,有海外媒体评论指出:“马斯克此次正追随中国公司小鹏的脚步。” 这一评价背后是小鹏更具前瞻性的技术布局。 小鹏汇天自2013年起便抢先布局飞行汽车,如今其陆地航母全球订单已突破7000台,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也于近日试产并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 ▲“陆地航母”首台飞行器下线 在机器人赛道,小鹏的探索同样早于特斯拉。 从2021年发布可骑乘智能机器马,到计划于2026年底量产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小鹏走过的技术路径正被特斯拉以相似方向验证。 ▲小鹏人形机器人将于2026年底量产 除了时间上的先发优势,小鹏相比特斯拉更展现了灵活而务实的生态策略——坚持“关键处闭环,生态处开放”。 基于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小鹏构建了覆盖芯片、操作系统(大模型)、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的全栈自研的物理AI体系,在底层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可控的全链路闭环。 在此基础上,小鹏选择了更具前瞻性的开放生态道路。 在2025年小鹏汽车科技日上,何小鹏正式宣布,小鹏第二代VLA大模型将面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而大众汽车成为该模型的首发战略合作伙伴。 ▲大众成为小鹏第二代VLA首发客户 同时,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也已获得大众汽车定点,标志着双方合作版图持续扩大——从电子电气架构(EEA)到超快充网络建设,再到芯片、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小鹏与大众的合作关系逐步深化,结出丰硕成果。 这种开放生态战略同样体现在其他重要领域。 Robotaxi方面,小鹏官宣将开源软件开发工具包,与高德等行业伙伴共建运营生态。 ▲高德成为小鹏Robotaxi首个生态合作伙伴 人形机器人方面,小鹏同样选择开源,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应用生态,已与宝钢等企业合作探索工业巡检等应用场景。 从技术追赶到与国际巨头并行,再到部分关键领域的率先突破,小鹏的发展轨迹清晰地见证了中国科技企业实现质变的全过程。 而无论是小鹏还是特斯拉,都是在质疑声中不断自我验证的创新典范。它们的同台竞技,并非简单的零和博弈,而是以创新合力共同推动着人类出行方式与生活形态的深刻变革。 03. 物理AI凭何“涌现”? 远见、积淀与重注的胜利 当物理AI的浪潮奔涌而至,为什么小鹏能迅速成为这一领域的“现象级玩家”,有这么多AI应用“涌现”? 其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十余年间的深度布局、持续迭代的系统性能力建设。 小鹏全栈自研的核心能力,早在智能汽车时代便已打下坚实基础,并随着每一轮技术节点的突破不断强化。 2020年,推出XPILOT 3.0 NGP高速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实现高速场景下辅助驾驶能力突破。 2021年,发布超级补能技术,构建能源生态的关键一环。 2022年,推出新一代感知架构XNet,推动城市NGP真正落地。 2023年,发布第五代智能座舱系统XOS天玑,完成智能交互体验的全面升级...... ▲小鹏汽车过去6届科技日回顾 这一系列技术布局,如同拼图般层层叠加,逐步构建起小鹏在核心软硬件全栈自研上的体系化能力,为其向物理AI的跨越奠定了坚实根基。 进入AI驱动的新阶段,小鹏进一步对标全球顶尖科技企业,选择了一条更纵深的发展路径——不仅聚焦应用层创新,更向芯片、具身智能硬件、多模态大模型等底层核心技术坚定进军。 ▲小鹏汽车把科技畅想变成现实 通过持续迭代VLA、VLM等关键模型能力,小鹏打通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构建了最为完备的物理AI出行生态,成为了全球唯一在AI汽车、Robotaxi、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上全面布局的科技企业。 这一切成就的背后,是小鹏对技术创新近乎偏执的长期投入。 正如CEO何小鹏在2025科技日上透露:“仅在VLA技术路线一项上,我们从2024年至今已投入3万卡算力,承担了超过二十亿元的训练成本。” ▲何小鹏透露VLA技术路线上的研发投入 在关键技术上的持续重注,以及对长期主义的坚定践行,是小鹏能将一个个技术构想转化为现实成果的真正原因,也是其在物理AI大潮中AI应用“涌现”的核心密码。 04. 结语:物理AI新局中国企业崛起 从2019年第一届科技日到2025年科技日,七年时间里,小鹏汽车悄然完成了从汽车制造商到具身智能公司的蜕变。 这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成长轨迹,更是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科技创新道路上崛起的缩影。 中国科技企业不再满足于应用层的创新,而是通过全栈自研攻克底层技术+更全面的生态布局+开放合作的生态策略,在全球科技竞赛的关键赛道上,争夺定义未来物理AI世界的话语权。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科技企业逐步崛起,从技术追随者,向着物理AI世界的“引领者”、“规则制定者”转变。由中国力量深度定义的智能化新纪元,正全面开启。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