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注册 / 登录
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大容量时代,手机闪存规格降级阵痛不可避免?
自iPhone 6以来,Apple就有「砍掉用户最需要的容量」的行为。尽管在Apple看来,推出更大容量的iPhone是为了用户将来的使用需求考虑。但就像小时候「买大一码长大了穿」的衣服一样,这些iPhone通常在存储寿命耗尽之前就因系统卡顿而被淘汰。没有32GB的iPhone 6 Plus、没有64GB的iPhone 7、没有128GB的iPhone X都是鲜活的例子。 但在最近几代的iPhone上,我们似乎看到了Apple「浪子回头」的影子。以去年推出的iPhone 15系列为例,标准版的iPhone 15提供了128GB、256GB、512GB的选项,更贵的Pro系列甚至可以加钱到1TB。 图片来源:Apple 然而,从近期的某些流言来看,1TB似乎已经满足不了大家对iPhone的胃口了。在2024年7月,某数码资讯网站发文称,「外媒爆料,iPhone 16将提供2TB的存储版本」。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尽管这是7月发布的消息,但消息中提到的「外媒爆料」其实是2024年1月MacRumors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QLC闪存芯片让2TB iPhone成为可能。而在MacRumors的消息来源——DigiTimes中,原始来源也没有承认2TB iPhone的存在。甚至在MacRumors的文章中,讨论的主题也不是2TB iPhone,而是Apple用QLC闪存替代TLC闪存,会让1TB的iPhone存取速度变慢。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QLC、TLC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更大容量反而会导致更慢的存取速度? 什么是QLC? 其实QLC和TLC指的都是NAND闪存,QLC全称Quad-Level Cells(四层单元),因每单元可以存放四位数据而得名。TLC、MLC和SLC分别指三层、多层(两层)和单层单元,分别能存放三位、两位、一位数据。QLC的信息存储密度最大,SLC的存储密度最低。 打个比方,有这么一家仓库,可以采购QLC、TLC、MLC、SLC这四种规格的储物柜。这些储物柜占地面积类似,价格也差不多,但柜子里分别可以存放4、3、2、1份文件。现在我们有一个能放600个储物柜的场地,但要存放1024份文件。 由于现场只有600个位子,用SLC方案给每份文件单独存档肯定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用MLC、TLC、QLC这三种存储方案,分别需要256、342、512个储物柜。 图片来源:Simms 其中SLC方案一份文件对应一个柜子,查找文件效率非常高,但买512个柜子的成本实在太高;MLC虽然只要256个柜子,但找文件不仅需要找到对应的柜子,还要在柜子中找到对应的文件,效率更低。权衡价格和效率,老板大手一挥,批准了TLC存储方案。 一年后,在一个新的场地,我们又要买柜子放文件了。场地同样只能放600个柜子,但要存放2048份文件。在这种情况下,TLC存储方案已经应对不了实际的存储需求,我们只能采用QLC方案,勉强将2048份文件存好。 但问题是,我们公司每年管理的仓库有很多,有的只用存128份文件,有的要存2048份文件,如果我们每个仓库都采购不同规格的柜子,那后勤管理也太麻烦了。为了降低后勤压力,老板大手一挥: 「我们以后只采购QLC这一种柜子了,毕竟这样管理起来方便。至于那些只用存几百份文件的仓库,效率低一点就低一点。毕竟我们公司注重隐私,文件存取慢一点,用户也会自适应的。」 图片来源:雷科技 就这样,老板用更低的成本,在不扩建仓库的情况下,给用户提供了更大的存储空间,同时也可以向用户收取更高的费用。而那些只需要小存储空间的用户,也被迫成为品牌「开源节流」的牺牲品。 话题回到iPhone,因Apple想在不增加NAND芯片数的情况下提高iPhone的存储空间,所以必须用存储密度更高、读写速度更低的QLC闪存。但在成本控制的前提下,1TB的iPhone也会跟着用上速度更慢的QLC闪存。 是缩减成本还是无奈之举? 可能有人觉得用QLC不过是Apple的无奈之举,但事实上,用在闪存芯片上缩水已经成为近几年Apple的惯例。在M2芯片的MacBook Pro中,Apple就将两颗128GB的NAND整合成一颗256GB的NAND,导致256GB型号的读取速度只有M1同容量型号的一半,就连写入速度也降低了30%。 从过往产品策略来看,Apple选用QLC更多的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随着存储需求的不断增长,TLC闪存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而QLC闪存由于更高的存储密度,可以在同样的物理空间内存储更多数据,从而大大降低每GB的成本。对于需要大容量存储的设备,使用QLC可以显著节省材料和制造成本。 图片来源:Apple 然而,QLC闪存的读写速度和耐久性都比TLC逊色。QLC的读写速度较慢,存储密度虽然高,但每单元的写入次数有限,导致耐久性下降——用户得到了更大的存储空间,但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却因此打了折扣。 Apple一再选择更便宜但性能较差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以用户体验为代价换取更高的利润,比如Apple的「黄金内存」就广受国内消费者的批评。如果Apple继续维持「1500一档」的定价,同时还改用QLC,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购买一台看似具备更大存储空间的设备,却需要忍受更慢的读写速度以及更短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或进行频繁读写操作时,QLC闪存的劣势将更加明显。 但更严重的问题是,改用未来会改用QLC颗粒的,只有iPhone 16这一款吗? 手机大容量时代,QLC会成为主流? 可以肯定,随着App体积的膨胀,手机对存储闪存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但手机内部空间又被电池占据。在这样的背景下,QLC闪存的大规模使用只会是时间问题。 说到底,从曾经的SLC到未来的QLC,因手机闪存容量而来的负面评价,本质上还是用户选择权逐年减少的问题。全面QLC化确实能给iPhone带来更大的存储空间,但提升手机存储空间的办法并不只有QLC这一种。暂且不提小容量版本的手机可以继续使用TLC闪存,时至今日,部分Android机依旧保留着microSD扩容的选项。 图片来源:水月雨 而从SLC、MLC换到TLC和QLC,虽然说是给用户更大存储空间的选择,其实牺牲的还是用户的体验,以「用户体验」为由,进一步限制了用户的选择,颇有「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意味。 当然,小雷不是说手机一定要保留存储卡插槽,毕竟Apple连充电接口都想去掉,而且存储卡的读写速度的确不能和内置闪存相比。至于要在iPhone上回归曾经的 MLC 颗粒,那更是天方夜谭。 但既然Apple想从iPhone闪存里「省钱」,为什么不重视用户的意见,将选择权还给用户呢?开放iPhone「扩容」,让旧手机焕发新生,这不比「扣下充电器」更加环保吗?
性能旗舰的影像表现出乎意料!iQOO Neo9S Pro+相机实拍
iQOO Neo系列一直注重于游戏体验,历代机型不仅在SoC、散热、马达等硬件配置上层层加码,还有自研独立芯片提供充足动力。 那么iQOO Neo9S Pro+会是一位偏科生吗?影像表现会怎么样?下面用一些常用场景来做个测试。 iQOO Neo9S Pro+搭载了两颗先进的后置摄像头,包括旗舰级别的IMX921索尼大底主摄,它采用了创新的VCS仿生光谱技术,为用户带来了卓越的噪声控制和色彩还原能力。 与此同时,这款50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能够捕捉到更广阔的视野,为用户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 得益于大底传感器以及蓝厂最新旗舰算法NICE加持,iQOO Neo9S Pro+主摄拍出的画面相当纯净,拍摄日间场景时用户可以在鲜明、质感、自然三种画面风格中自由选择,记录下更浓郁的色彩画面。 在低光环境下,iQOO Neo9S Pro+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它能够有效控制高光,同时保留暗部细节,即使在画面中存在明亮光源,也能避免出现鬼影现象。 此外,iQOO Neo9S Pro+在动态摄影方面同样表现出色。它支持悬浮运动抓拍功能,能够实现零延时和去闪烁的效果,确保用户能够随时捕捉到精彩瞬间。 在细节处理上,iQOO Neo9S Pro+也下足了功夫。用户在拍照时可以选择开启“国潮水印”,为照片增添一份独特的仪式感。 而在夜景模式下,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月亮,并智能调整曝光和增强月亮的纹理细节,使得夜景照片更加生动。 综合来看,iQOO Neo9S Pro+以其全面而出色的摄影性能,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摄影体验。 无论是在光线充足的日间,还是在光线不足的夜晚,它都能够捕捉到清晰、生动的照片。
下一代计算平台!vivo宣布明年推出MR穿戴设备
快科技7月26日消息,今天下午,vivo宣布将于明年推出MR穿戴设备。 众所周知,苹果在今年上市了Vision Pro,它作为苹果公司研发多年的产品,集中了显示、芯片、交互领域大量的核心技术,打造出一个超能力的MR产品。 现在vivo也将推出MR设备,此前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透露,MR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有手机潜质的产品。 胡柏山表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国产品牌高端突破的关键,vivo坚持以用户为导向,关注用户需求,让科技服务于用户,vivo的每一款产品都源于对用户真实需求的洞察,实实在在地去解决用户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据悉,MR混合现实全称是Mixed Reality,它是一种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结合的技术。 MR融合了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精髓的尖端技术,开创性地搭建起物理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无缝交互与融合体验。 MR在游戏娱乐、教育、工程设计、远程协作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以医疗为例,在医疗中使用MR技术,外科医生将能够更有效地治疗患者,他们将能够使用混合现实技术研究患者的3D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图像,这有助于外科医生准确定位要进行手术的身体部位,从而使他们能够成功地进行手术。
预估下周一发布,三星One UI 7初体验:动画更流畅
IT之家 7 月 26 日消息,科技媒体 smartprix 今天发布博文,分享了三星 One UI 7 系统的初步上手体验。 发布日期 根据消息源 Allround-pc 分享的细节,三星将于下周一(7 月 29 日)发布 One UI 7 首个测试版。 图标偏离传统 Material Design 设计美学 IT之家在今天发布的文章中,展示了三星 One UI 7 可能设计,初步来看偏离谷歌的 Material Design 设计方案,色彩更加鲜艳,并引入了微妙的渐变效果,隐隐有三维效果。 “灵动胶囊”设计 三星 One UI 7.0 带来药丸状的“灵动岛”设计,位于通知区域的左侧。 更多圆形用户界面元素 三星似乎在整个用户界面中采用了更多圆形元素。设置、快速操作、通知和其他组件现在都采用了更柔和的边缘,也契合重新设计的图标。 更流畅的动画 该媒体称三星进一步改善了 One UI 7 的动画,让其看起来更加流畅。不过,由于这些发现是基于早期的软件版本,在后续更新中体验可能会发生变化。 跨设备任务 三星 One UI 7 一个重大改进就是增强了跨设备任务,Galaxy 设备用户升级到 One UI 7 之后,能够无缝跨设备通话和视频通话。 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手势,将原本在 Galaxy 手机上的通话,无缝切换到电视或者 Galaxy Tab 平板上。 该应用的连续性将适用于所有 Galaxy 设备,用户不仅可以传输通话,还可以共享摄像头和存储空间。 两页通知面板 这可能是 One UI 7.0 中最具争议的变化。三星采用了与苹果和小米类似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多页面通知面板。这意味着通知和快速设置的下拉菜单是分开的,左边是通知,右边是快速设置。
小米8.4亿再拿地!记者实探:部分区域施工机器已进驻现场,现场人士透露明年或投入使用
7月26日,大雨过后的北京天空浓云密布,小米汽车工厂旁边的一处地块悄然进入施工阶段。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苗诗雨 摄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局7月25日消息,亦庄新城YZ00-0606街区0106地块工业项目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工作于近日结束,由小米景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景曦)竞得。根据天眼查,小米景曦是小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智能)全资子公司,而小米智能的法定代表人正是雷军。 根据此前消息,该地块或为小米汽车的二期工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探该地块时看到,目前部分地块内打桩机、压路机已经进驻施工现场,部分区域已覆盖防尘布进入场地初步平整阶段,场地内传来机械运行的轰鸣声。场地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项目大概是7月初开始施工的,投入使用大概要明年。” 不过,目前规划的二期所在地块尚未完全进入施工状态。据此前消息,小米汽车二期工厂的建设涉及房辛店村和小张湾村,记者走访该地块周围时看到,部分居民区的腾退工作仍在继续。现场一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掌握的最晚腾退时间是10月份。但有部分受访居民告诉记者,目前未获悉最晚腾退时间。 8.4亿元“雷厂长”再拿地 根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建设局发布信息,前述小米景曦所竞得地块最终成交价格约为8.42亿元。 7月26日记者实探该地块看到,北京大雨过后,尽管该地块内道路泥泞,但部分施工物料、设备已进驻场地内。记者看到,该地块紧邻小米汽车工厂,站在施工场地内,不远处就能看到小米工厂的办公楼。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苗诗雨 摄 根据该地块5月份发布的公告,该地块土地面积约为53万平方米,根据区域产业培育要求,拟发展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规划用地性质为M1一类工业用地。根据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相关要求,本项目拟建设生产厂房、仓库等。 现场一位安保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是大概2日前到岗的,目前负责现场的安保工作。记者走访看到,目前施工现场各入口处尚未搭建明显大门标识。 记者在目前施工的地块附近看到,虽然大部分地区拆迁工作已经完成,但部分涉及的居民区腾退工作仍在继续,现场有房屋的墙面仍有“保障百姓权益 完成搬迁 实现共赢”的条幅字样。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苗诗雨 摄 针对该地块施工建设的具体情况,记者也向小米汽车方面有关人士进行求证,但目前暂无回应。 SU7交付时长超过19周 当下,小米汽车正在加速交付车辆。记者通过小米汽车APP看到,目前小米汽车下订后交付等待时间较长,其中三个版本的交付时间都超过19周。其中,SU7锁单后预计26~29周交付、SU7 Pro交付时长为19~22周、SU7 MAX交付时长则为28~31周。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小程序 而为了加快交付进程,此前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工厂在6月份开启双班生产。此前5月份,小米汽车工厂为提高产能,在五一假期期间对设备进行了维修改造。 实际上,小米SU7自上市以来交付数据一直备受关注。截至7月19日,雷军表示,小米SU7上市至今,交付量已超过3万辆。并且雷军表示,小米SU7全年10万辆的交付目标,预计在11月提前完成。 按照此前规划,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年规划产能15万辆,将在2024年动工、2025年完成。这也意味着,二期工厂的产能无法助力小米SU7今年的交付。 据悉,小米规划未来三年内将上新三款汽车,对于车型类型,多方报道显示或与SUV车型有关。目前也有部分媒体报道有关小米首款电动SUV的路试谍照的消息。对此,目前小米汽车方面均尚未明确回应。而二期工厂,则为小米汽车的后续车型产能作准备。 每日经济新闻
已成明星新宠!黄晓明、高叶晒华为享界S9订单:都是Ultra顶配
快科技7月26日消息,华为鸿蒙智行首款行政轿车享界S9将于8月6日上市,该车目前已支持下定,并且开启了先行尊享计划,入围者可享受多种福利。 享界S9未发先火,已经吸引不少明星的目光,“教主”黄晓明、“大嫂”高叶均晒出了自己的订单,两人将成为享界S9的首批车主。 从订单看,两人下定的都是S9 Ultra版,但配置有所区别,黄晓明订购的是一台使用了20英寸双十辐轮毂星晖金配色的S9,而高叶订购的则是一台使用21英寸星辉锻铣寰宇红配色的S9,两人均选装了零重力座椅、流媒体外后视镜、后排激光投影。 S9是华为和北汽合作打造的享界品牌首车,已开启预售,价格为45-55万,会提供Max和Ultra两款车型,应该对应后驱和四驱。 其长宽高为5160*1987*1486mm,轴距达到了3050mm,定位于大型轿车,通过全新车身比例,实现驾乘空间最大化,舱内可用空间高达3460mm,号称对标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L等,后排拥有零重力座椅,体验过的人表示舒适程度和智能化均超过迈巴赫。 S9将首发华为乾崑ADS 3.0高阶智驾,率先应用端到端全新架构,并基于超强云端算力持续高速迭代升级,可实现智能驾驶、智能泊车和主动安全能力全面提升。 动力系统方面,享界S9配备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电动机,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版本,其中单电机版的电机峰值功率为227kW,百公里能耗低至13.2度,双电机版的电机峰值功率分别为158kW和227kW。
乘联分会:预计7月狭义新能源车零售86万辆 渗透率提升至49.7%
智通财经APP获悉,乘联分会发文称,随着以旧换新政策发力以及豪华品牌发布退出价格战的宣言,消费者的观望心态开始有所缓解。在前期压抑的需求逐步释放以及高力度终端优惠等短期因素共同作用下, 7月车市预计呈小幅季节性回落,终端销量同比降幅有望收窄,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的趋势。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约为173.0万辆左右,同比去年-2.2%,环比上月-2.0%;新能源车零售预计86.0万辆左右,环比持平,同比增长34.1%,渗透率预计提升至49.7%。 6月市场回顾 6月厂商积极展开营促销活动,发力冲击半年目标,整体车市表现与此前预测基本一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76.5万辆,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同比-6.8%,环比增长3.1%,其中燃油车全月零售90.8万辆,同比下滑26.1%,市场仍维持20%以上降幅,与5月燃油车销量基本持平。新能源车市场零售85.7万辆,渗透率48.6%。上半年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累计完成983.9万辆,同比微增3.2%,新能源车上半年零售完成411.3万,同比增长33.2%,上半年累计渗透率达41.8%。 7月车市展望 一、 厂商销售动向 最新调研结果显示,零售量占总市场八成左右的头部厂商本月零售目标同比-1.7%、环比-2.2%,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173.0万辆左右,同环比均微降2.0%左右。插电混动增长迅速,对新能源车市场构成有利支撑,7月新能源车零售预计可达86.0万,与6月基本持平,渗透率预计进一步提升至49.7%。 二、 周度走势推算 7月第1周为完整周,日均零售3.92万辆,同比6.4%,环比8.8%,主要是去年同期受6月底政策退坡透支带来的低基数影响。第2周日均零售4.33万辆,同比-0.6%,环比4.3%。第3周豪华品牌宣布退出价格战之后,消费者信心得以稳定,车市热度温和维持,但与去年同期政策拉动下的高基数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同比-1.3%,环比-14.0%。第4周至第5周车市温和维持当前车市热度,预计日均零售7.96万辆,同比-6.2%,环比-10.9%,综合估算7月零售可达到173万辆左右。 三、7月车市呈常规季节性走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汽车类消费品同比-1.1%,虽然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主要来源于服务消费市场,大宗消费品仍波动不稳,居民消费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4月底汽车报废换新开展以来,效果正逐步显现。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中午,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6.4万份,单日申请新增量超过1万份,申请量呈加快增长态势。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将补贴标准提高至购买新能源车补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补1.5万元,补贴金额翻倍,前期政策中仍保持观望的车主的购车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对市场影响值得期待。 7月4日欧盟委员会决定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征收临时反补贴税,中国汽车出口在国际市场上正面临日益增多的贸易壁垒,国内市场也竞争愈发激烈,价格战日趋白热化。终端调研结果显示,7月第2周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4.2%,较上月同期的23.2%再度扩大一个百分点,高力度终端优惠下,7月以来车市热度与6月相比起伏不大,客流表现相对平稳,预计今年7月整体车市热度将与今年6月维持在相近水平。随着市场内卷加剧,价格战带来的恶性循环让降价带来的效益变得十分有限,在“降价保份额”和“降量保价”之间,宝马做出了“降量保价”的抉择,于7月中旬宣布退出价格战,以缓解经销商压力。这一行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价格战带来的持币观望,消费者信心逐渐稳定,有利于车市进一步回暖。
TechInsights:3D、4F2等新结构DRAM内存有望于0C节点量产
IT之家 7 月 26 日消息,据韩媒 The Elec 报道,来自分析机构 TechInsights 的 Choi Jeong-dong 博士表示,采用 3D、4F2、VCT(垂直通道晶体管)等创新结构的 DRAM 内存有望于 0C nm 节点实现量产。 0C nm 即第 3 代 10nm 以下级节点。目前三大 DRAM 原厂最先进的工艺是 1b (1β) nm,即第 6 代 20~10 纳米级节点。 Choi 认为,在下代 1c nm 后,DRAM 内存行业还将经历 1d nm 节点才会将名义制程缩小至 10nm 以下。 四到五年前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采用新结构的 DRAM 内存在 1d~0a nm 世代就能面世。 但目前看来 3D DRAM、4F2 DRAM 等技术仍不成熟,即使情况顺利,量产至少也要等到 0b nm。以 3D DRAM 为例,目前仍在测试 8、12 层堆叠的内存样品,离 60、90 层堆叠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求。 ▲ 三星电子此前展示的 3D DRAM 路线图 Choi 表示,直到 1b nm 制程,可减少漏电流的 HKMG (IT之家注:高介电常数(材料)/金属栅极)工艺还仅在 GDDR、DDR5、LPDDR 的部分产品中应用; 而到 1c nm 节点,HKMG 工艺将被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广泛应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 至于现有 DRAM 产品,1b nm 将从三季度开始从 1a nm 手中拿下出货量最高制程的头衔; 而在 1b nm DRAM 中,三星电子的产品尺寸最小、SK 海力士的略大、美光的最大,但差距并不显著。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