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注册 / 登录
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Techinsights:2024年Q2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6740万台、同比增长5%,vivo、OPPO、华为前三
IT之家 8 月 5 日消息,据 Techinsights 最新数据,2024 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5%,达到 6740 万台。 IT之家附具体品牌排名: vivo 出货 1310 万台,同比增长 13.9%,市场份额 19.4%; OPPO (包含一加)出货 1120 万台,同比下降 8.2%,市场份额 16.6%; 华为出货 1040 万台,同比增长 56.8%,市场份额 15.4%; 荣耀出货 1030 万台,同比下降 4.6%,市场份额 15.3%; 小米出货 1000 万台,同比增长 16.3%,市场份额 14.8%; 苹果出货 950 万台,市场份额 14%(该机构未公布同比数据)。 报告显示,vivo 增长主要由低端 Y 系列和高端 X 系列推动;OPPO 在新产品发布方面采用了谨慎策略,聚焦走量的精品;华为尽管在中国市场表现坚韧,但其增长相比前几个季度显著放缓。 此外,荣耀加强了其大众市场产品线,包括中高端的荣耀 200 系列和入门级的畅玩 50 系列;小米增长主要得益于该厂商在 618 的取得的成绩以及线下渠道扩张的恢复;由于对 iPhone 15 系列和旧款 iPhone 机型的大幅价格折扣以及 618 期间的渠道促销,苹果在中国的下滑在 2024 年第一季度有所缓解。 Techinsights 分析称,由于库存水平正常化和厂商更积极的促销活动,市场延续了 2024 年第一季度的复苏趋势。尽管如此,消费需求依然疲软。
曝小米将减少手机预装APP 但取消一键关闭广告功能
【CNMO科技消息】虽然也有一些例外,但很难找到没有预装过多软件的Android智能手机。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的一个品牌是小米。不仅内置多个预装APP,而且还有着无处不在的广告。这会破坏用户体验。小米正在努力通过减少手机上预装的应用程序数量来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传言称,该公司正在开发一个单一的开关按钮来禁用广告,但据报道,该品牌已经放弃了这一计划。 上个月,有人发现小米正在开发一种简单的方法来禁用智能手机上的广告。设置菜单中有一个新的“系统应用中的广告”开关按钮。顾名思义,关闭此功能将可以去除小米手机系统应用中可见的所有广告。小米的HyperOS中发现了此功能。 不过,小米已向Android Authority证实,目前不打算推出任何此类禁用广告的开关。该品牌辩称,只有少数用户会发现并使用这个开关,它更愿意专注于做出“所有用户都能轻松访问并受益的改变”。 但情况也并非全无好转,小米表示将减少预装应用程序和内容展示入口页面。这些新变化很快会在即将推出的旗舰机型中看到。 减少预装应用听起来不错,但看起来这些变化将仅限于旗舰手机。此外,广告问题仍将存在,因为小米已确认不会引入任何删除广告的开关。这本来是一个有用的功能,因为目前想关闭广告并不容易。
日媒称中国消费者远离iPhone的势头不止 本土品牌崛起
【CNMO科技消息】8月5日,CNMO注意到,有日媒报道称,美国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正面临持续挑战。根据其最新公布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即2024年4月至6月)财报,尽管公司整体销售额与利润均实现了增长,但在大中华区的业绩却同比下滑了7%。 这一表现与全球其他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美洲市场同比增长6%,欧洲市场增长8%,日本市场也实现了6%的增幅。唯独大中华区,作为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市场,反映了苹果在中国市场所面临的严峻竞争态势。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财报发布会上直言:“中国的竞争环境是全球最为激烈的。”这一评价揭示了苹果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巨大压力。 市场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据美国调查公司IDC统计,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了8.9%,而iPhone的销量却下滑了3.1%。尽管苹果曾尝试通过降价策略提振销量,但市场份额仍下滑至第六位,这是近五年来首次跌出前五名。前五名则全部被中国本土手机厂商占据,其中以vivo为首的厂商在多个价格区间内均表现出色。 此外,报道指出,苹果一直以其高端机型为市场主打,但如今,这一优势正受到华为等中国本土品牌的强烈冲击。特别是华为推出的旗舰机型,如Mate系列和Pura70,不仅性能卓越,还具备了许多iPhone所不具备的创新功能,如远程手势操作等,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曝小米15系列将首发澎湃OS 2.0,暂定10月发布 系统级AI
【CNMO科技消息】随着8月份的到来,每年一次的秋季旗舰新品竞赛也将在不久后拉开序幕。在一众旗舰手机当中,你最期待哪一款?想必小米15系列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答案。据CNMO了解,小米15系列有望首发澎湃OS 2.0系统,带来系统级AI表现。新机暂定10月发布。 近日,有数码博主爆料称,澎湃OS 2.0将在小米15系列上首发。新系统的主要升级就是全场景智能+全平台互联。博主强调,澎湃OS 2.0是AI系统,不是简单的AI应用。此前,该博主也零零散散透露一些澎湃OS 2.0的消息。据悉,澎湃OS 2.0的应用接力、主动智能、跨设备硬件调用等是亮点,做到了“遥遥领先”的全场景AI。总之,新系统主要升级的是主动智能和跨平台协同能力,这对于拥有小米全家桶的用户来说应该算是好消息。 至于很可能将首发澎湃OS 2.0的小米15系列,该博主也曝光了部分信息。CNMO了解到,小米15和小米15 Pro的外观设计可能变化不会很大,依然是左上角类方形的镜头模组,还会应用MIX Fold 4的同款机身材质。此外,小米15系列的电池容量会有小幅升级。很多人关心的卫星通信并非标配,会以独立版本的形式呈现。 此外在时间方面,该博主表示,小米15和Redmi K80一个暂定10月发布,另一个则是11月。
品牌首款800V纯电SUV 极氪7X最新官图发布:黑武士超惊艳
快科技8月5日消息,极氪即将推出一款基于800V架构打造的纯电SUV车型7X,刚刚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朱凌博士发布了该车的最新高清官图。 极氪7X将共推出4款配色版本,包括黑、白、灰和金色,个人觉得黑武士版最为惊艳,非常具有神秘色彩。 该车定位于豪华大五座SUV,整车尺寸为4825*1930*1656mm,轴距2925mm,采用了和极氪007类似的家族化设计语言。 前脸拥有贯穿式灯幕,极氪的logo位于其中,同样可被点亮,不得不说,这套设计语言放到SUV上显得更加稳重成熟和谐了许多。 细节方面,车头大部分为封闭式,下方配备了主动闭合式的进气格栅,可适用不同工况,提高续航里程,车顶提供一颗激光雷达,预计智驾方案同样和极氪007看齐,为极氪自研。 极氪7X并未采用当前非常流行的轿跑SUV造型,反而依旧维持了传统SUV的样式,看多了正版和仿版的Model Y,再看这个,确实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极氪7X还配备有大尺寸车轮,橙色的刹车卡钳罩,视觉效果非常动感。 车尾整体样式很是简洁,车顶扰流板突出车外,隐藏式后雨刷藏身其中,下方则是和车头相呼应的贯穿式尾灯,官方称其为“悬浮流光尾灯”,牌照框架位于后保险杠上,最下方则是银色的护板,强化时尚感。 动力方面,极氪7X提供后驱单电机和四驱双电机两种版本,前者最大功率为310kW,后者系统最大总功率达到475kW,预计纯电续航里程预计最远可达800km。
特斯拉摊上大麻烦了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Chong Lei,CFA 马斯克又到了“水逆期”。 特斯拉最新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同比大幅下滑,其中净利润同比跌幅达到45%。 被寄予厚望的无人出租车(Robotaxi)再度跳票,引发股价暴跌;准备走向全球的FSD(Full Self 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收到坏消息,最新调查显示FSD模式在美国导致撞人致死。 不过马斯克依然信心十足,“如果你相信我们会实现自动驾驶,就买特斯拉股票,如果不相信那就卖掉吧。” 实际上是没有退路可言。被中国车企拖入价格战,特斯拉“卷则利润暴跌,不卷则丧失份额”,而在美国超过半数车主重新投入燃油车怀抱,“遥遥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是马斯克翻盘的最后筹码。 只不过,自动驾驶技术需要天文数字的投入。此前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计划年内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算力投资100亿美元。 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与特斯拉冰冷的业绩形成巨大落差,马斯克似乎又要一边咀嚼玻璃,一边凝视深渊。 这一次,无人驾驶的梦想能否照进现实,不仅决定特斯拉能否王者归来,而且也将成为全球新能源车行业未来走向的关键。 两难困局 如果只看能源业务,特斯拉的二季度财报相当亮眼。 能源集成和储能业务方面,当季营收同比增长100%至30.14亿美元。特斯拉称,该季度储能产品装机量达到9.4吉瓦时,环比增长约132%,2024年能源业务营收增长速度会超过汽车业务。 但最重要的业务——汽车,则令人心灰意冷。 特斯拉二季度实现营收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在扣除6亿美元重组和其他费用后,营业利润为16.05亿美元,净利润为14.78亿美元。这两项数据均同比大幅下滑,其中净利润同比跌幅达45%。 当季,特斯拉全球共交付汽车44.4万辆,环比增长14.8%,同比下跌4.8%。尽管降幅从一季度的8.5%收窄至4.8%,也好于资本市场预期,但连续下滑反映出这个全球电动车龙头的困境。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中国、欧洲和北美,三地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3年的全球占比高达95%。 特斯拉在这三个主要市场都有布局,但欧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遇到阶段性瓶颈,虽然保持优势地位,但特斯拉在欧美短期内恐怕也难以取得更多突破。 至于新能源汽车最大市场中国,特斯拉又面临众多快速追赶者。例如,比亚迪纯电动汽车销量曾在2023年第四季度超越特斯拉。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4年6月,特斯拉中国交付汽车达7.1万辆,国内销量为5.9万辆,其余汽车用于出口。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但同比仍有明显下滑。 同样在6月份,理想汽车和华为鸿蒙智行销量分别为4.7万和4.6万辆,正逐步接近特斯拉国内销量规模。当然,这两家企业主打增程式混动车型。 而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极氪6月的销量突破2万辆大关,蔚来汽车销量也连续两个月超过2万辆,让市场看到国内新势力对特斯拉份额的蚕食。 此外,中国车企普遍制定了较高的全年销量目标,意味着下半年可能会推出更多新产品并进一步降价。 例如,7月1日,起售价原本为20万元的极氪X车型发布改款,售价降至17.9万元。同一天,特斯拉中国宣布推出五年免息购车优惠措施。 这是特斯拉被逼继续打价格战的缩影。 过去一段时间,为了刺激销量,特斯拉在中国和美国都提供了折扣和其他激励措施。 但优惠措施明显拖累了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二季度,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同比下滑7%至198.78亿美元,其调整后的利润率也从2023年第二季度的18.7%降至14.4%。 长期缺少令市场惊喜的新车型,电动皮卡车型Cybertruck的产量还在艰难爬坡,新平台车型要到2025年才能推出,导致特斯拉似乎陷入了“不卷则丧失市场份额、卷则净利润暴跌”的两难困局。 自然而然,押注自动驾驶技术,成为特斯拉扭转局面、王者归来的关键。 一再拖延 无人出租车(Robotaxi)是特斯拉备受瞩目的增长引擎,但在造车进度上并不顺利,甚至引发股价暴跌。 7月11日,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为了给项目团队安排足够时间制造更多原型车,特斯拉可能会推迟两个月再发布Robotaxi。当天,特斯拉股价大跌8.44%。 在最近的业绩电话会上,马斯克重点强调了自动驾驶前景及价值。他还披露,Robotaxi将在10月10日发布,期待能在2025年结束前启动运营。 两个星期前,他曾称,Robotaxi推迟发布是因为他要求对车辆前部进行一些重要调整,车辆同时会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目前,特斯拉还没有披露关于Robotaxi产品配置和形态的具体信息。马斯克此前称,特斯拉计划拥有并运营一个自己的车队,特斯拉车主可以自愿随时加入或退出。 “你可以将这个车队的运营模式想象成优步(Uber)和爱彼迎(Airbnb)的结合。”马斯克说。特斯拉还计划在自有App中加入网约车功能。 愿景很美好,但资本市场对特斯拉Robotaxi的计划则比较谨慎。 摩根士丹利称,自动驾驶技术受到法律、监管、道德伦理等一系列无法预估的因素影响,它的市场普及度变化可能是一条非常极端的曲线,行业距离拐点还有较远距离。 该机构预计,2026年特斯拉运营的Robotaxi车队规模为1000辆,到2030年可以达到15.75万辆,2035年增至17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的Robotaxi,也在业内再度引发技术路线争论。 关于如何实现自动驾驶,行业里一直存在两条主要路线: 从谷歌拆分出来的Waymo主张一步到位,在有限区域内先行落地完全自动驾驶的Robotaxi服务,通过在特定环境中实现高度自动化,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后,再逐步扩大服务范围。 特斯拉则坚持逐步迭代,从辅助驾驶功能入手,将其系统首先在量产车型上应用,并通过不断的软件更新和迭代逐步提升自动驾驶能力。 前者在较早时期更受资本市场追捧,但由于受到运营场景限制,车辆规模无法与量产车型相比,难以获得罕见场景等含金量高的数据推动系统进步。此外,该路线至今未完成商业闭环,还没有实现盈利。 上述痛点,使Waymo代表的一步到位路线在近年越发不得意,曾经追随Waymo的公司要么选择出售相关业务,要么转向开发辅助自动驾驶系统。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国内更像Waymo路线的萝卜快跑,已在中国超11城运行,将Waymo远远抛在身后,而且预计2025年就可以实现盈利。 这对特斯拉而言,不是好消息。 FSD走向全球 Robotaxi经历波折的同时,特斯拉的终极王牌FSD,却有望在2024年内从北美走向全球。 FSD属于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称其为“有监督的自动驾驶”,目前还在不断升级迭代。马斯克在业绩会上透露,待FSD新版本推出后,特斯拉向中国、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监管部门提出申请,预计2024年底前能够获得批准。 这意味着,FSD距离进入中国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市场不乏声音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特斯拉FSD或Robotaxi进入中国,影响堪比当年特斯拉在华本地生产。 这同样也会带来鲶鱼效应,加速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提升。 对于未来智驾的竞争格局,多名从业人士认为,自动驾驶技术业务模式接近手机操作系统,未来市场上不会有太多家。当前全球主要手机操作系统分别是苹果iOS、谷歌安卓和华为鸿蒙。 在中国市场,华为智驾显然是特斯拉FSD最大的竞争对手。前段时间,余承东在谈及特斯拉FSD时表示,华为智驾即使是不带激光雷达的版本也比特斯拉FSD更好,带激光雷达的性能更佳。 “特斯拉的车辆数量多,数据多,FSD做的不错。我们去美国、加拿大等也做测试对比,我们的体验略优一些。他们没用激光雷达,我们用了,弥补了感知能力,在中国我们比他们略优一些。”对于特斯拉FSD入华,余承东表示乐意竞争,竞争之后才能看到谁做得更好。 7月29日,余承东透露,华为将在8月上市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ADS 3.0版本,问界M7、M9将在9月陆续升级ADS 3.0版本。华泰证券研报称,ADS 3.0基于GOD(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实现了从简单的“识别障碍物”到深度的“理解驾驶场景”的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持竞争优势,特斯拉的投入其实也异常庞大。马斯克公开表示过,2024年特斯拉计划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算力投资100亿美元,其他公司的投资强度如果达不到这一水平,或者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就无法竞争。 不过,特斯拉FSD最大的竞争对手或许不是中国车企,而是安全考验。当地时间7月31日,美国华盛顿州当局周二表示,已确定今年4月在西雅图附近撞死一名摩托车手的特斯拉汽车,在事故发生时正运行FSD模式。 美国投资机构Truist Securities的分析师威廉·斯坦恩称,自己亲自测试了特斯拉汽车的全自动驾驶系统,但险些发生车祸。他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介绍说,当前面的车尚未完成右转时,他所驾驶的特斯拉Model Y加速通过十字路口,如果没有他的干预,肯定会发生一场车祸,认为斯拉FSD在实际道路测试中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也承认自己过去的FSD的预测“过于乐观”。他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FSD系统将能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运行。 而坏消息还在延续。Edmunds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超半数特斯拉车主转投燃油车怀抱,仅有32%的车主继续选择纯电动车型。 具体来看,51%的特斯拉车主转向了传统燃油车,10%选择了混合动力车型,6%选择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买家正在用其他传统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取代特斯拉。 短期内,恐怕马斯克还是要把精力放在渡过低谷上,否则失色的财务表现很可能会拖累在自动驾驶上的雄心壮志。 参考资料: 财新《特斯拉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45% 将在10月10日发布Robotaxi》 财新《特斯拉Robotaxi或推迟发布 股价一度大跌》 出品人: 卢桦 主编: 袁明武 责编: 角爷 版式: 伊妍
中国实现全球首次千公里级单跨距光通信传输,1002.75公里无中继2Mb/s
IT之家 8 月 5 日消息,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国家电网信息通信公司、光迅科技、康宁光通信联合发布了单跨距 1002.75 公里无中继光通信传输最新成果,突破了该领域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是全球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单跨距传输。 据光迅科技介绍,这是该公司分别实现 2.5G、10G 单跨 713km 和 665km 业界最长单跨距成果之后,在单跨距传输技术上的又一次新跨越、新突破、新纪录。 图源 Pexels 在通信网络中,中继站是实现信号传输的“工作站”。传统方式中,每隔 100 公里左右,就需要建设一个中继站。在超长距离通信传输中,大量中继站将导致成本增高。在此情形下,无中继光通信系统便成为更优选择。它能简化传输线路,直接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信息传输,降低整体系统成本,被广泛应用于电网、铁路、高速公路、石油天然气管道等专用通信系统中,以跨越沙漠、海洋、森林、沼泽等广大无人区域。 本次实验通过使用最佳电子和光学系统,采用新型扩频调制编码、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相干接收机、高性能拉曼泵浦和遥泵放大技术,搭建了超长跨距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以 2Mb/s 和 2.5Gb/s 的传输速率实现了传输距离分别达到 1002.75km 和 808.27km 的世界级纪录。 在第 29 届光电子与通信国际会议(2024 OECC)会议上,该成果作为学术质量最高的 PDP 论文(IT之家注:post-deadline paper)被发表。PDP 论文旨在发布光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和纪录性成果,代表着业内当前最高技术水平。入选本届会议 PDP 论文的成果全球仅 6 篇。
SpaceX向国际空间站发射天鹅座货运飞船,出现引擎故障
IT之家 8 月 5 日消息,当地时间 2024 年 8 月 4 日上午 11:02,SpaceX 从卡纳维拉尔角航天发射场使用 10 手猎鹰 9 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鹅座货运飞船。这是 SpaceX 当天进行的第二次发射任务,此前该公司已成功将 23 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 然而,此次天鹅座货运飞船在发射后不久便遇到了麻烦。飞船在轨出现了点火失败问题,原因是引擎初始压力过低。不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引擎本身并无问题。 尽管遭遇挫折,天鹅座飞船仍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 8 月 6 日凌晨 3 点左右抵达国际空间站。IT之家注意到,此次任务名为 NG-21,是天鹅座飞船第 21 次前往国际空间站。这艘货船被命名为“理查德・斯科比号”,以纪念 1986 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中的 7 名遇难宇航员之一理查德・斯科比。 “天鹅座”飞船此次携带了约 3720 公斤的物资,包括各种科学实验设备和宇航员所需的生活用品。此外,两颗小型立方体卫星也将搭乘“天鹅座”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 值得一提的是,天鹅座飞船是一次性使用的,预计将在 2025 年 1 月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在大气层中烧毁。相比之下,SpaceX 的龙飞船则是可重复使用的。 据悉,此次发射原定于前一天进行,但由于天气原因被推迟。
目标时速1000公里!中国高速飞车低真空环境下系统集成演示验证试验成功
IT之家 8 月 5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报道,从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高速飞车试验基地获悉,日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省“央地合作”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以下简称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成功完成低真空环境下系统集成演示验证试验,并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现场测试检查。这标志着该项目具备项目验收的条件。 据介绍,本次试验采用超导航行器,项目团队在全长 2 公里管线内完成低真空环境建立后,超导航行器启航,按照预定控制曲线受控航行、稳定悬浮并安全停止,最大航行速度和悬浮高度符合预设值,各系统工作正常,实测航迹与理论曲线一致性好,试验取得成功。 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试验实现了全尺寸高速飞车系统低真空环境下全系统、全流程、全要素的超导悬浮航行,验证了长距离大尺寸真空环境建立与维持、超导航行控制等关键技术,验证了低真空环境下各系统之间工作的协调性以及全系统的工作性能。本次试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整体技术成熟度,为后续开展高速飞车中试验证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据IT之家了解,我国高速飞车大同(阳高)试验线是我国首条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项目位于大同市阳高县,线路全长 2 公里,起点位于阳高南站西侧 500 米处,这也是全球在建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全尺寸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试验线。 高速飞车项目于 2022 年 4 月在大同市阳高县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融合了航空航天技术和地面轨道交通技术,目标是实现轨道列车的超高速“近地飞行”,轨道列车可以每小时 1000 公里的速度行驶。未来,高速飞车可用于超大城市群之间的交通运输,北京到上海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抵达。
苹果、英伟达领跌 美科技股七巨头市值或蒸发7万亿
苹果公司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5日,美国当地时间周一,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减持苹果公司股份的决定,打破了美国科技股持续数月的涨势。其中,苹果、英伟达引领了周一科技股的跌势。 除苹果和英伟达外,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脸书母公司Meta、微软以及特斯拉的股价也在周一盘前交易中最高大跌12.2%。这七家科技巨头的总市值有望蒸发近1万亿美元(约合7.11万亿元人民币)。截至发稿,英伟达股价下跌7.82%,苹果下跌5.35%。 芯片股原本是华尔街押注人工智能股票的一大间接受益者,但是在周一也遭遇了下跌。AMD、英特尔、超微电脑(Super Micro Computer)以及博通的股价最高大跌10.3%。 英伟达股价目前下跌7.82% “市场对所谓七大科技巨头公司的预期显然已经变得过高。他们的成功使得他们在投资者眼中变得不可一世,但是当他们未能达到预期时,投资者就会立刻抛售。”AJ Bell的投资分析师丹·克斯特沃斯(Dan Coatsworth)表示。 上周五,美国公布的就业报告疲弱,促使投资者转向安全资产,引发投资者押注美联储将不得不很快降息以扶持经济。过去的这个周末,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宣布,该公司已将其在苹果(该集团最大持股)的股份减半,这一股票抛售狂潮引发了人们对科技行业前景的担忧。 与此同时,有报道称,由于存在设计缺陷,英伟达即将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可能会推迟三个月交付,这可能会影响到Meta、谷歌和微软等客户,导致英伟达股价受到打击。三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亚马逊、微软和Alphabet的股价也遭遇下跌,原因是他们的财报粉碎了投资者对于巨额人工智能投资能迅速转化为增长的预期。(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