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注册 / 登录
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比亚迪2026款夏MPV上市:首搭全域防晕车系统,19.68万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4日,比亚迪王朝系列旗下的中大型家用豪华 MPV——2026款夏于今日晚间正式发布。新车主要面向家庭用户,共推出四款车型,提供100公里和218公里两种CLTC纯电续航版本,补贴后的起售价19.68万元。 新款夏在能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百公里NEDC亏电油耗降至4.9L,官方称其开创了中大型MPV油耗的“4时代”,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163公里。具体价格方面,100KM进取型补贴后售19.68万元;100KM超越型补贴后售20.98万元;218KM超越型补贴后售23.68万元;顶配的218KM卓越型补贴后售25.98万元。 2026款夏在乘坐舒适性与安全性上进行了重点升级。新车搭载了云辇-C 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部分车型带预瞄功能),并全系配备了行业首个全域智能防晕车系统。安全配置上,除了全系标配包括 3.2 米超长侧气帘在内的十个安全气囊外,新车还搭载了 TBC 高速爆胎稳行系统,据称已通过 140km/h 的高速模拟爆胎测试。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不同配置有所区分。入门的进取型配备自适应巡航系统;两款超越型搭载“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而顶配卓越型则升级为带激光雷达的“天神之眼B激光版”,支持高速领航辅助和泊车辅助等功能。 动力系统方面,新车延续了由 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 115kW)与前置电机(最大功率 200kW)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外观上,新车尺寸为 5145×1970×1805mm,轴距 3045mm,采用了王朝系列的家族式设计,配备双侧滑门,并新增了墨竹青、鎏光紫金双色等 3 款车漆。 车内配置与生态互联也是本次升级的重点。2026款夏配备了“女王副驾”、7.2L 压缩机智能冷暖冰箱以及28扬声器的DiSound迪声音响,其第三排音响还支持便携拆卸。此外,新车打通了人车家生态,支持与美的智能家居联动、华为和苹果等多品牌手表控车,以及 Insta360 运动相机车控拍照等功能。
智己LS9开启预售:配800V增程与24度四轮转向,33.69万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4日,智己汽车今日宣布,旗下全新旗舰SUV车型LS9正式开启预售。此次预售率先推出的是顶配Ultra版本,根据电池包容量不同分为两款车型,权益预售价分别为33.69万元(52kWh)和36.69万元(66kWh)。 据了解,智己LS9全系搭载了“恒星”超级增程系统,该系统由1.5T发动机与电动机组合,全系标配800V双电机矢量四驱系统。动力参数方面,其综合功率达到390千瓦,综合扭矩670牛·米,0-100km/h加速时间为4.9秒。能耗方面,官方称其油电综合折算能耗低至2.81升/百公里。 续航与补能方面,LS9搭载宁德时代电池,提供52kWh和66kWh两种容量选择,CLTC最大纯电续航可达402公里,综合续航里程宣称最高可达1508公里。基于800V碳化硅平台,车辆10分钟可补能150公里,并支持6.6kW的V2L对外放电功能。 底盘技术是LS9的核心亮点之一。该车搭载了灵蜥数字底盘3.0,硬件包括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电控阻尼减振器以及双腔闭式空悬(行程150mm)。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车配备了双向24度的超大角度四轮转向系统,使其转弯半径仅为4.95米。作为一款车长近5.3米、轴距3.16米(具体尺寸5279/2000/1806mm)的全尺寸SUV,这一数据甚至小于大众Polo。该底盘系统还支持通过矢量控制减少46%的侧倾,并提供防晕模式和高速爆胎控制系统。 在智能驾驶层面,智己LS9的硬件配置包括520线超视域激光雷达,并率先搭载了英伟达Thor(雷神)辅助驾驶芯片。其高阶辅助驾驶方案采用了Momenta飞轮大模型技术,支持城市NOA、高速NOA以及全场景自动泊车功能,旨在实现“车位到车位”的领航辅助。 内饰方面,LS9采用六座布局,前排配备了27.1英寸的5K一体式主屏(全液晶仪表盘+中控屏)以及一块15.6英寸的3K MiniLED副驾娱乐屏。座舱内部提供了第二排右侧零重力座椅、4D机械按摩座椅、B&O音响系统以及支持零下6度到零上50度调节的车载冰箱。 此外,智己汽车还透露了LS9的Hyper版本信息,该版本将升级线控转向及高性能三电机系统,零百加速将进入3秒级别,预计在明年初推向市场。
比亚迪再次喊出“性能平权”,BBA的好日子真的到头了
腾势N8L能火的概率很大,而且是非常大。 原因很简单,它汲取了腾势N9上的所有优势,并且拿出了比亚迪几乎所有的看家本领,结果卖出了一个30万左右的价格。 单单从一台车的属性来看,腾势N8L算是“到头了”,且是“到顶了”。 基本产品力,5米2的尺寸、2米的车宽,3排大6座设计,基本产品力放在第一梯队,可以说是所有“9系SUV”的标准。 前、后三电机,百公里加速成绩3.9秒,刹车能力35.4米。一台2.0T内燃机,一块比亚迪当家的47kWh电池包,纯电续航230km。 核心动力系统又让你找不到任何的毛病。 这里重点提的就是这套插混系统,一个是比亚迪给腾势N8L上的是2.0T的内燃机,很多30万乃至更高级别的车型配的是1.5T内燃机。 比亚迪一如既往的为了更充盈的动力和更高的安全标准,配了更大排量、更足功率的内燃机。 另一个是47kWh电池包,虽然它依然是插混,但基本上告别加油站了,纯电续航长,而且比亚迪的电控极其强大,既有不错的低电耗,而且充电速度够快。 其他的配置更是拉到了极致,比如说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悬架软硬调节、比亚迪DiPilot 300驾驶辅助系统、电尾门、50W无线快充等等。 在这台腾势N8L上,不存在任何的低配,可以说是上来就是顶配、大满配。 其实,30万级的新能源SUV特别多,今年也都有不少车型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为什么腾势N8L会非常值? 两个原因吧。 一个是,越晚上市,产品力就越主流,这是新能源产品的特有属性,其实腾势N8L早就该上市了,但比亚迪觉得还不够完美,重新打造让它在造型设计、安全体验、操控基因上变得更加完美。 作为25年最晚上市的一批中大型新能源SUV,性能、参数配置、动力设定逻辑,腾势N8L是非常主流的。 另一个,腾势N8L“不贵的同时又极强”。 30万左右的价格,动力、配置、性能、底盘以及科技,都拉到了巅峰极致,退一步从家用车的属性来看,它几乎是满足了所有需求。 而且,腾势本身就是豪华品牌,其品牌单车均价较高,也稳定在30万左右。 比亚迪最宠爱的就是腾势品牌,所以在设计、用料、文化传承以及安全上的投入非常大,所以30万买一台腾势回去,也算是物有所值。 两年前,所有豪华品牌在国内的发展受阻,奔驰宝马奥迪既遇到了销量下滑的问题,也被迫降价促销。 核心点就是,中国品牌的发展带来了很强的冲击。 类似于腾势N8L这样的产品越来越多,能把舒适、空间、科技、性能做得更好,同时价格还和奔驰宝马奥迪的X3、Q5L拉平。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预算的下调,体验感受的增强。 所以在这台腾势N8L上,我真的看到了中国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就应该是腾势N8L这样,用几乎没有短板的产品力,猛攻BBA的软肋。
今晚预售!上汽智己旗舰LS9内饰官图发布:依旧新势力三件套
快科技11月4日消息,上汽智己旗舰SUV车型LS9将于今晚预售,今日下午,官方公布了该车的内饰。 参考官图可知,新车内部启用了家族化最新的方案,此前在焕新LS6身上已经有所体现,而在LS9身上,则进一步烘托了豪华质感。 其最大典型的特征就在于前排使用了三块屏,其中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屏为一体式,副驾一侧使用了海湾式内凹造型,并且提供了一块单独的大屏。 虽然官图没有直接呈现,但这款车势必也将用上AR-HUD抬头显示,同时二排车顶设计大尺寸的娱乐屏,扶手箱下方大概率会有压缩机冷暖箱。 有了冰箱和彩电,新势力的三件套之一“大沙发”当然也不会缺席,从官图看,LS9的座椅也大有门道,整体用料和质感相当出色,预计会全系标配加热通风,前两排还会提供按摩功能。 细节方面,这款车采用电子怀挡杆、环绕式氛围灯、带物理遮阳帘的全景天幕以及B&O品牌音响,全面打造舒适豪华的用车氛围。 回顾外观,该车定位全尺寸SUV,其长宽高分别为5279/2000/1806mm,轴距为3160mm,定位全尺寸SUV,超越理想L9和问界M9,会提供20、21和22英寸多种轮圈,样式包括密辐条和大饼镜面式。 整合线控转向、同级最大双向24度后轮转向、150mm行程闭式双腔空气悬架,转弯半径仅4.95米,高速并线稳定性提升30%,解决传统大车的 “开船感”。 全系标配520线超视域激光雷达,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高阶辅助驾驶方案为Momenta飞轮大模型,支持城市NOA、高速NOA、全场景自动泊车等功能,可处理环岛、红绿灯路口等场景,实现车位到车位的领航辅助。 动力方面,该车搭载 “恒星” 超级增程系统,由1.5T增程器(最大功率114kW)与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390kW)组成,零百加速4.8秒,支持92号汽油,亏电油耗仅6.5L/100km,综合续航超1500km(CLTC工况)。 将配备66kWh同级最大的电池模组,CLTC纯电续航402km,支持800V超快充,10分钟补能150km,支持 6.6kW的V2L外放电,可同时驱动电烤炉、投影仪等设备。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落木
特斯拉柏林超级工厂开始生产全新Model Y标准版车型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特斯拉位于德国的柏林超级工厂(Gigafactory Berlin)已开始生产全新的 Model Y 标准版车型。 特斯拉于本周一宣布,Model Y 标准配置版已在柏林超级工厂正式启动生产,距该公司上月初正式发布该车型尚不足一个月。 10 月 7 日,特斯拉宣布推出 Model 3 和 Model Y 的标准版车型,起售价降至 39990 美元(现汇率约合 28.5 万元人民币),此举旨在回应市场对更亲民价格电动汽车的需求,同时也是在公司失去 7,500 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53413 元人民币)联邦电动车税收抵免资格后的战略调整。 Model Y 标准版取消了后轮驱动、全轮驱动及高性能版等高配车型所提供的多项配置,该标准版的主要配置包括: 单电机 无后排触控屏幕 座椅采用织物与仿皮(vegan leather)混搭材质,而非全仿皮 续航里程为 320 英里(约 515 公里) 无全景玻璃天窗 Model Y 标准版的推出,显然是特斯拉为将其产品价格带入 4 万美元以下区间所迈出的关键一步。该车型在美国的交付工作已全面展开,市场普遍认为,该车型可能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可能促使部分观望消费者最终选择特斯拉;另一方面也可能让一些购车者转而购买更高配置版本,因其认为标准版缺失的功能使其性价比不足。
卫星探秘缅甸妙瓦底KK诈骗园区:2年扩大3倍、豪车遍地、武装岗哨看守
快科技11月4日消息,针对来自缅甸的大规模电信诈骗,中国、缅甸各方都正在持续大力打击,但无奈诈骗的诱惑太强,各种团伙根深蒂固,仍然有很多人“前赴后继”。 9月初至今,缅甸国防军在缅泰边境缅甸一侧持续开展针对电信诈骗的清剿行动,其中在妙瓦底的KK园区查获了30套星链卫星接收器及配件,搜查了100多栋建筑,发现2198名涉诈涉赌人员。 缅甸东部的克伦邦妙瓦底,是一座位于泰缅边境的小城,与泰国仅隔一条莫埃河。 2020年左右以来,大批所谓“园区”在这里迅速崛起,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 卫星图显示,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妙瓦底地区一直都是农田。 2021年开始出现成片的、排列整齐的板房,此后以极快的速度扩张。 到了2023年8月,短短不到2年的时间,KK园区的规模就扩大了3倍,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建筑在周围的农田、平房中格外醒目。 其实在今年2月,泰国政府就已经切断了泰缅边境5个园区点位的电力、燃油供应和互联网连接,但事实上,KK园区的规模不减反增,9月仍有楼房在建。 通过卫星图和航拍图可以看到,KK园区内的房屋楼层并不高,大多5-6层,正中间还有一处疑似佛像。 园区内外有至少两层围挡,而在外层围墙边,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岗哨,都有武装人员看守,园区入口处更设有两层哨卡。 园区内部有办公楼、宿舍、物流仓库,以及大量娱乐场所,包括篮球场、图书馆、超市、KTV、餐馆、宾馆等,据说消费价格非常高。 园区内还设有多个大型停车场,豪车比比皆是。 事实上,这样的园区在妙瓦底不止一个,沿河就有七八个之多,而且还在不断扩张。 据泰国媒体报道,就在近期,妙瓦底当地村民曾目睹大批外国从业者和高级管理人员转移,周边至少十几个诈骗园区仍在照常运转。
2025年6G发展大会下周在北京举办,将发布多项重要成果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从今日召开的 2025 年 6G 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 年 6G 发展大会将于 11 月 13 日至 14 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此次大会将发布 2025 年 6G 技术试验结果,以及 6G 通智融合、沉浸式通信等重点场景的最新研究成果,为 6G 标准化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指引。 作为国内 6G 领域技术覆盖最全面、专业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盛会,6G 发展大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2025 年 6G 发展大会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 IMT-2030(6G)推进组联合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承办。 据IT之家了解,本届大会以“智联全球,共建 6G 技术创新生态”为主题,将以创新推进 6G 全球统一标准制定为核心目标,汇聚全球相关领域专家,共同研讨面向 2030 年及未来的 6G 应用场景、系统技术体系、标准走向以及产业研发成果,推动 6G 关键技术及架构成果形成全球共识,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统一 6G 创新生态。 在亮点成果方面,2025 年 6G 发展大会将发布 6G 通智融合、通感融合、沉浸式通信等重点场景的技术报告。其中,通智融合方向将重点展示 6G AI 原生设计、智能体通信等前沿研究成果,致力于构建万智互联新生态,共赴移动 AI 新时代。此外,大会还将发布 2025 年 6G 技术试验结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将联合业界共同升级 6G 技术试验平台能力,为 6G 标准制定与产业研发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技术验证和迭代优化的公共服务平台。
异种移植迎突破:美国启动人体移植基因编辑猪肾规模化临床试验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一项旨在评估将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入人体是否真能挽救生命的临床试验已正式启动。 基因编辑猪肾研发企业 United Therapeutics 公司当地时间周一宣布,该研究的首例移植手术已由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NYU Langone Health)成功实施,标志着这一手术的规模化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据美国媒体报道,这是继此前多项“同情用药”(compassionate use)个案移植手术后,首项由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批准的人体移植基因编辑猪肾规模化临床试验,旨在系统评估基因编辑猪肾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据IT之家了解,另一家美国公司 eGenesis 也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展自己的猪肾临床试验。这两项研究是全球已知首批正式开展的异种移植临床试验。 出于对受试者隐私的保护,研究人员并未透露纽约大学此次手术的具体实施时间及其他患者详细信息。 领导该移植团队的纽约大学罗伯特・蒙哥马利(Robert Montgomery)博士向美联社表示,医院已列出其他有意参与这项小型试验的患者名单。该试验初期将纳入六名受试者;若进展顺利,随着更多移植中心的加入,试验规模有望扩大至 50 人。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审慎评估一系列“同情用药”实验后,批准了此次严格监管下的临床研究。此前的“同情用药”尝试结果喜忧参半:最早的两例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均未能长期存活。 随后,医生开始选择病情相对稳定但急需肾源的患者进行试验。在纽约大学,一位来自阿拉巴马州的女性患者体内移植的猪肾维持功能达 130 天,之后她不得不重新接受透析治疗。目前的最长存活纪录为 271 天,由一名在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接受移植的新罕布什尔州男性患者创造;上个月,因猪肾功能开始衰退,该器官被移除,他也重新开始了透析。目前已知仍携带有猪肾存活的患者还包括另一位麻省总医院受试者以及一名中国女性患者。 “随着医生从每位患者的经历中不断积累经验,这项技术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蒙哥马利博士表示。他同时指出,患者在移植失败后能够重新接受透析,也为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的安全缓冲。 目前,美国器官移植等候名单上有超过 10 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亟需肾脏移植,每年有数千人因等不到供体而死亡。作为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科学家正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猪的器官,使其更接近人类器官的特征,从而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对异种器官的排斥反应。 United Therapeutics 公司此次临床试验所使用的猪肾经过 10 处基因编辑:一方面“敲除”了会引发早期排斥反应和器官过度生长的猪源基因,另一方面引入了若干人类基因,以提升器官与人体的兼容性。
特斯拉AI8芯片要上天?马斯克证实其将用于SpaceX轨道数据中心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埃隆・马斯克似乎已悄然证实,特斯拉未来将推出的 AI8 芯片的用途将不仅限于汽车或人形机器人。 从马斯克近期在社交平台 X 上的回复来看,特斯拉的 AI8 芯片很可能还将用于他旗下的其他公司,其应用场景甚至将真正“走出地球”。 马斯克此前透露,特斯拉不仅在研发 AI5 和 AI6 芯片,还在设计 AI7 和 AI8 芯片。此言引发广泛关注,有分析指出,既然 AI4 芯片已足以胜任自动驾驶需求,特斯拉为何还要继续推进至 AI8? 在众多猜测之中,一名 X 平台用户提出,马斯克所称 AI8 芯片将“超乎想象(out of this world)”,或许并非比喻,而是字面意义上的“走出地球”,该芯片可能将用于 SpaceX 的轨道数据中心。对此,马斯克以一个“靶心”(bullseye)表情符号回应,间接证实了这一推测。 若 AI8 芯片确实将用于 SpaceX 的在轨数据中心,这将为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开辟一个颇具前景的新方向。马斯克旗下各公司之间的协同合作已屡见不鲜,但由特斯拉为 SpaceX 生产芯片,无疑是前所未有的举措。 IT之家注意到,马斯克此前曾表示,SpaceX 计划利用其 Starlink V3(星链 V3)卫星打造太空数据中心。在回应《Ars Technica》一篇关于自主太空建造的报道时,他在 X 平台上写道:“只需扩大 Starlink V3 卫星的规模即可,这些卫星已配备高速激光链路。SpaceX 将推进这项工作。” 尽管这一构想雄心勃勃,却有望缓解当前人工智能蓬勃发展背景下,地面数据中心面临的能源与散热瓶颈问题。太空计算集群还可显著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依赖,但批评人士对其成本与可维护性仍存疑虑。
中国石化和LG化学宣布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材料,加快商业化进程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据中国石化官微消息,中国石化和 LG 化学近日签署关于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协议。双方将面向中国及全球的储能系统和低速电动车市场,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加快商业化进程,拓展钠离子电池商业模式,并在未来扩大至新能源和高附加值材料领域合作。 据IT之家了解,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资源和价格优势,安全性和充电速度更优。在低温环境下,钠离子电池容量衰减较少,性能优于磷酸铁锂电池,且市场前景广阔。据研究机构预测,中国钠离子电池市场将从 2025 年的 10GWh 增长至 2034 年的 292GWh,年均增长约 45%。到 2030 年,预计中国市场占据全球钠离子电池制造量 90% 以上。 中国石化董事长侯启军表示,中国石化以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为企业愿景,努力建成洁净能源和高端化工材料供应商。此次合作开发钠离子电池材料,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LG 化学首席执行官辛学喆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材料企业,LG 化学一直为电动汽车市场客户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通过此次与中国石化合作, 将适时开发新一代电池材料, 并持续强化符合顾客未来战略的事业投资组合。
光纤传输距离创世界纪录:中国电信、长飞、华为、广东工业大学新突破,一秒能传完 500 部高清电影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中国电信今日官宣,联合伙伴交出了无中继传输的“高分答卷”,基于空芯光纤技术,一举创下单波 800Gbps、1.2Tbps 实时系统超长单跨无中继传输世界新纪录,把“高速 + 长距”的通信极限又往前推了一大步。 中国电信介绍称,过去要实现单波 800Gbps 的长距传输,需要靠两台遥泵放大器才能撑到 404km,要想再多撑 30km,就得用“遥泵 + 拉曼放大器”的组合,并借助非实时算法离线处理数据。 而这次中国电信联合长飞、华为、广东工业大学,只用了最常规的 EDFA 光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核心是用掺了铒元素的特殊光纤当“能量放大器”)就实现了下面两组纪录。 单波 800Gbps 实时传输 611.9km,比之前的实时纪录足足多了 174.2km,相当于从北京直接传到青岛,中途不用加任何中继器; 全球首个单波 1.2Tbps 实时系统超 200km(实际 436.1km)的无中继传输 —— 相当于一秒能传完 500 部高清电影,现在还能一口气跑 400 多公里,这在全球都是头一次。 更关键的是,空芯光纤之前因“超低时延”被关注,这次实验直接验证了它在“超长距高速传输”上的潜力,相当于给未来通信打开了另一扇门。 IT之家注:空芯光纤 Hollow-core fiber(HCF)基于全新空气导光机理,能够通过空气而不是玻璃导光,可突破实芯光纤的容量极限和时延极限两大物理瓶颈,在骨干和数据中心传输方面性能优势明显,是下一代光通信技术。
光年探索成功完成直径5米不锈钢共底贮箱制造
IT之家 11 月 4 日消息,据光年探索公众号 / 微博消息,近日,光年探索(江苏)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完成直径 5 米不锈钢共底贮箱的制造,实现公司在大直径运载火箭贮箱设计、制造领域的新突破。 据介绍,该贮箱的制造完成,标志着光年探索已成为国内第二家具备直径 5 米运载火箭贮箱制造、交付能力的单位,同时也是国内首家具备该项技术能力的民营企业。 IT之家从光年探索官方获悉,截至目前,公司已构建起覆盖直径 2.25 米、3.35 米、3.8 米和 5.0 米全系列的不锈钢贮箱设计、制造、交付体系,同时全面掌握了共底贮箱设计、制造的核心技术。 公开资料显示,火箭贮箱是运载火箭储存推进剂的关键部件,主要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末级,核心作用是贮存火箭飞行所需的推进剂(即燃料和氧化剂)。光年探索基于工业化材料、工艺和设备,先后研发成功不锈钢胀形贮箱、木蒙皮整流罩、波纹板筒锥段等系列产品,覆盖火箭干重的 60%。 光年探索官方表示,依托成熟的技术积累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可以为商业航天市场提供超高性价比的贮箱产品,填补我国商业火箭结构制造领域的供需缺口;通过构建“研发-试验-量产”全链条能力,正加速推动商业航天制造产业链构建。
“阿里太子”蒋凡周年考:收编饿了么、压拼多多、权力收拢
回看去年同期,饿了么屡次被传出卖身,电商被拼多多强势追赶。掌舵电商业务一年间,蒋凡通过一场场战役,将一系列被动局面慢慢扭转。与此同时,他也持续强化着在这个电商帝国中的话语权。 11月3日,不少用户发现,饿了么App完成版本号更新,原本的“饿了么”变为“淘宝闪购”。 “淘宝闪购”成为统一品牌,饿了么从独立的外卖平台转变为“即时零售”的履约基础设施。 这场即时零售的战役,蒋凡以淘宝闪购“奇袭”,最终将品牌收归淘宝,实现了权力的进一步强化。 回到阿里舞台中心一年间,蒋凡在一场场战役中,持续强化着在这个电商帝国中的话语权。 #1闪购大棋 Business Data Analysis “未来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为平台带来1万亿的交易增量。”蒋凡对淘宝闪购视为历史性机遇。 淘宝闪购的确是一步大棋,从效果看,这是一步“妙手”。 年初,京东掀起外卖大战。彼时,刘强东亲临一线督战,上线45天,外卖日单量已突破500万单。 站在4月看外卖市场,饿了么可能才是最危险的。两家掐架,饿了么像是无动于衷一样,随着补贴深入,很可能上演“老大老三掐架,老二沦为边缘”的戏码。 4月30日,蒋凡姗姗来迟。淘宝闪购上线。 闪购由“小时达”服务升级而来,这个2017年就推出的业务,在阿里体系里是“废子”,但蒋凡似乎拥有变废为宝的魔力。 这是一次巧妙的新品牌上线。蒋凡一石多鸟。 其一,淘宝闪购对标美团闪购,从名字上抢夺市场心智。 其二,接入饿了么的基建,成功将游离在体系之外的饿了么打通。 其三,外卖和即时零售,为消费大平台提供流量支持。 其四,进一步加强蒋凡本人的话语权。 准备工作做好后,“百亿补贴”启动,阿里的“大水漫灌”开始。这次蒋凡的打法是饱和式攻击,不计短期ROI把竞争对手逼退。 7月淘宝闪购花在商家端、消费者端、骑手端的补贴共计超过100亿元。在“秋天第一杯奶茶”活动中,淘宝闪购一口气官宣了15位代言人,淘宝闪购像是住在了热搜。 淘宝闪购打了一场闪击战,7月,淘宝闪购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量超9000万。根据蒋凡的数据,日订单峰值达到1.2亿单。 8月,日均订单量达到8000万单。据晚点,8月8日和8月9日,这两天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份额首次超过了美团。 暂且不管ROI,哪怕只超过1天,蒋凡也达到了目标。 规模是效率的前提,蒋凡认为不能抛开规模谈效率,事实上,单量增加会带来很多好处:推动外卖路线规划等优化,进而提升履约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户画像的颗粒度,精准把控品类偏好、消费时段和频率等。 蒋凡评价淘宝闪购:在订单规模、用户、商户供给、运力规模上,都超出预期。 闪购是第一战,是蒋凡带阿里从战略防守到攻入对手腹地的转折点。 #2消费大平台野望 Business Data Analysis 在淘宝闪购大战过程中,盒马也发生了悄然改变。 长久以来,盒马都是非常独特而又固执的存在。在盒马购物,只能用盒马APP,独立的体系几乎与阿里系的其他产品完全不兼容。 这套毫无意义的独立王国,正在进入蒋凡的权力范围。 8月4日,淘宝88VIP新增一项会员权益,淘宝88VIP用户可领取一张有效期为90天的盒马X会员体验卡。淘宝88VIP首次与盒马会员体系的打通。 这样的做法,对盒马是用淘宝给盒马输送体验会员,进而带来增量。更大的价值在于淘宝88VIP进一步丰富了会员体系。 与另一个独立王国高德的动作结合起来看,蒋凡收编重要业务的意图原来越明显。 9月10日,阿里巴巴26周年庆高德地图推出了生活服务榜单“扫街榜”。 高德将榜单细分为“状元榜”“扫街榜”“热门打卡”“城市指南”,对美食、酒店、景区等线下商家进行综合评分并排名。 10天后,淘宝闪购的团购业务,在上海、深圳、嘉兴三城启动。 这是国庆假期期间最火热的产品。上线23天,用户量突破4亿,超一半月活用户参与使用。 短短一个月内,蒋凡就融合高德重新塑造了到店业务。 高德承担到店业务的核心,这本身不是什么新鲜事。2020年,高德推出“高德指南”,试水本地消费推荐。2021年,高德被并入阿里生活服务板块。2023年,高德与口碑合并,成为阿里到店业务的核心。 然而,高德在到店业务上没有什么起色。 这次的不同之处在于,高德不再是单打独斗,其背后有了整个电商业务的支持。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提供团购供给,高德扫街榜做的是本地生活行业最初的内容业务。换句话说,高德正在做的是大众点评的最初形态。 目前,从高德扫街榜到整个到店体系,尚且还没有清晰的结论。据媒体报道,高德明确表示扫街榜自始至终都只是在高德生态内做。但是主要的团购供给已经从口碑落到闪购和饿了么,是否会把高德收编并不取决于高德。 未来,将高德、饿了么、闪购合并为同一个本地生活大板块,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这样的业务成型,蒋凡相当于借着外卖大战,在电商之外造了一个美团。阿里已经不再被动挨打,而是在对方的势力范围落下了一颗看起来力量不小的棋子。 当然,这一切还要看高德扫街榜能否挑战美团必吃榜等榜单,高德还需要从大众点评与美团中虎口夺食。如果这股热潮只是暂时,阿里本地生活依然只是一种畅想。 #3意外之喜 Business Data Analysis 淘宝闪购、高德扫街榜、88vip……这些动作不但达到既定目标,还带来了化学反应。 在内部,它们共同作用,购盘活了阿里电商生态。 蒋凡提到,淘宝闪购显著带动了手淘整体用户规模和活跃度。闪购拉动手淘8月DAU增长20%。 用户活跃度增长紧接着带来了收入增长,因为流量上涨带来了广告和CMR(客户管理收入)上涨。因为用户活跃度提升以及用户拉新和流失召唤,可以减少市场费用的投入。 带来的效果有两个,一个是阿里的电商业务恢复增长。二季度,中国市场电商业务增长了10%,恢复两位数增长。 另一个是利润表现良好。今年二季度,阿里净利润406.5亿,同比大幅增长66.7%,这一部分与去年阿里烧钱保淘天战略有关,另一部分则证明,阿里没有被淘宝闪购的烧钱拖累。 在外部,淘宝闪购的烧钱,拖累了竞争对手。 与之相比,京东净利润61.78亿,下滑51.14%,自由现金流到220亿,同比减少了55.6%。 这一轮烧钱,最终让美团今年的股价缩水33%,让京东下滑了3%。与此同时,阿里股价翻番,回到了2021年水准。 暂且不说最终格局,淘宝闪购的确实现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效果。 意外之喜出现在与拼多多的战场上。阿里重新拉开了对拼多多的优势。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参与外卖大战前,淘宝APP的日活用户数3.74亿,同比有所下滑,仅比拼多多高约550万。到7月,淘宝日均DAU领先拼多多近5000万,双方拉开明显的差距。单看8月7日 “秋天第一杯奶茶” 活动日,双方的日活用户数差距超过1亿。 拼多多也看到了即时零售带来的压迫感,6月传出进军即时零售赛道的消息。不过,目前拼多多仍然没能进一步展现密集动作。 在海外,蒋凡前期打下的江山仍然在发挥作用。 2023年,速卖通开始小范围试水半托管模式,在西班牙、韩国和美国在内的55个国家和地区,上线“AliExpress Choice”频道,强调极致性价比,并提供包邮、免运费退货等服务,背后的商品来源是全托管和半托管。 蒋凡将这项业务视为“增长第一优先级”。事实证明,知道今年,choice依然是阿里海外市场与Temu、tiktok、shein掰手腕的重要产品。 二季度,阿里国际营收347亿元,增长19%,在复杂的形势下依然维持两位数增长。其中,速卖通 Choice 业务单位经济效益持续显著改善。 一颗棋子盘活棋盘,蒋凡已经带领阿里走出了过去几年的低谷。 当然,这只是开始。目前媒体推算的骑手规模方面,美团依然是阿里蜂鸟的2.6倍。美团的效率模型优于饿了么,体量庞大且运营颗粒度极细。 蒋凡的第二阶段正在开展,目前,聚焦点集中在推动高价值订单占比,也就是从奶茶做单量,迁移至餐食和非餐零售,形成运转飞轮。 同时是平台UE的进一步优化。据报道,蜂鸟近期的重要动作就是大规模招聘专送骑手。增加专送(全职)骑手比例,提升履约能力。 这是与美团核心业务的短兵相接,是聪明人之间的全面竞争。 蒋凡还需要更多的奇招。 #4功高震主 Business Data Analysis 阿里给予了蒋凡全面的支持。 在阿里2024财年的年报中,蒋凡成为最年轻的合伙委员会成员。 阿里合伙委员会由不少于五名、不多于七名合伙人组成,是阿里合伙人架构中最核心的机构,控制着合伙人的审核以及选举事宜。39岁的蒋凡进入中枢体系,既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支持。 在可预见的未来,吴泳铭和蒋凡就是现在的蔡崇信和吴泳铭。 这并不新鲜,执掌电商时他就已经大权在握,只不过这一次是更进一步。 除了名义上权力更进一步,在拓展“大消费平台”的过程中,蒋凡在一点点扩大实权。 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通过全员邮件宣布重大战略调整:饿了么与飞猪正式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由蒋凡统一统领。两大业务保持独立公司化运营,但需与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潜在的部门还有高德、盒马,这些被归为“其他”的业务,都在被蒋凡重新捡回,并在某些程度上收归“大消费平台”。 重新启用蒋凡并给予如此高的权力,是阿里非常有胆略的一步。 阿里合伙委员会目前成员包括马云、蔡崇信、邵晓锋、吴泳铭以及蒋凡。前4位都是阿里老人,只有蒋凡,非常不阿里。 阿里是大家庭,蒋凡则几乎不在阿里内网发言。阿里文化要求“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蒋凡奉行的是“能考60分,就绝不考61分”。 蒋凡在2013年才加入阿里,至今也只有12年,比他资历老的员工多如牛毛。 由他控制核心业务,好的方向是,阿里正在走向务实,不再对外传播其独有的价值观、组织管理。风险则是,有可能在改变阿里坚持多年的企业文化。 回看去年同期,饿了么屡次被传出卖身抖音,美团在本地生活业务上牢不可破,营收原地踏步被拼多多强势追赶。阿里正在被多方围剿而陷入困境,蒋凡掌舵一年间,这一系列的困境都在慢慢发生扭转。 对手依然强大,但是蒋凡全面执掌的阿里大消费,正在改变局面。
可复用25次!星河动力智神星一号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海上试车成功
11月4日,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一号半固定式火箭子级试车平台,星河动力成功完成了智神星一号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的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 这是该型号二子级动力系统试车圆满成功之后的又一关键进展,标志着智神星一号大型地面试验全部完成,即将首飞。 本次一子级动力系统试车验证了智神星一号火箭一子级在加注、停放等阶段的方案合理性及系统协调性; 考核了增压输送系统与发动机系统的工作匹配性、电气系统时序控制的正确性; 验证了七机点火、关机流程设计的正确性以及动力系统故障诊断功能; 考核了七机点火过程中联合摆动功能; 获取了试车环境参数,积累了测试发射流程相关的经验数据。 智神星一号主要面向大型星座组网和大型卫星发射市场,是国内首批即将开展轨道级发射的可重复使用构型液体运载火箭,设计重复使用次数不少于25次。 一子级采用七台自研CQ-50液氧/煤油发动机并联的方案,可选配爱神星上面级,起飞质量约283吨,低轨最大运载能力7吨。 围绕智神星一号一子级的回收复用,星河动力开展了多项核心技术攻关: 国内首创的七机并联方案,发动机具备深度变推和多次起动能力,实现一子级的垂直精准着陆; 通过逆向喷流风洞试验,为回收制导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关键数据; 箭上大量应用3D打印等先进制造工艺,为火箭的批量生产与可复用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6年,智神星一号计划随发射任务开始轨道级回收试验验证。 智神星一号首飞任务计划在酒泉“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星河动力自建工位开展。 目前,该工位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近期具备验收使用条件。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