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注册 / 登录
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空洞骑士:丝之歌》发售三天全平台玩家突破500万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空洞骑士:丝之歌》无疑是澳大利亚独立游戏开发商 Team Cherry 的又一力作。继 2017 年推出获奖游戏《空洞骑士》后,该团队便着手开发续作,但游戏多次延期,令粉丝们忧心忡忡。如今,该游戏在 PC 端和主机平台发售后,迅速收获广泛赞誉并打破多项纪录。 据此前报道,该游戏在 Steam 平台的最高同时在线玩家数突破 56.2 万,而这仅是其中一个平台的数据。今日,Alinea Analytics 的 Rhys Elliott 分享了更多关于该游戏的深入数据。据 Alinea 统计,游戏在上线三天内,全平台玩家总数已突破五百万,其中仅主机 Game Pass 上的玩家就超百万。不过,大部分玩家来自 Steam 平台,超三百万玩家在此平台购买了游戏,创造了约 5000 万美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3.56 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这一成绩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此前《空洞骑士:丝之歌》已被 520 万用户加入 Steam 愿望清单,数量超过今年任何一款待发行的游戏。Alinea Analytics 数据显示,在 Steam 平台,美国、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巴西是游戏热度最高的五个国家;而在 PlayStation 平台,玩家主要来自北美(占比 30%)、西欧(占比 14%)和东亚(占比 14%)。 更令人意外的是,该游戏的受众群体似乎与魂类游戏粉丝有所重叠,如上图所示。尽管两者类型不同,但魂类游戏粉丝显然也痴迷于《空洞骑士:丝之歌》紧张且富有挑战性的玩法。 2025 年至今,独立游戏市场表现强劲,但《空洞骑士:丝之歌》的销量遥遥领先。Alinea Analytics 报告称,上线三天后,Steam 平台上销量最高的四款游戏如下: 《R.E.P.O.》- 25.3 万套 《PEAK》 - 33.2 万套 《Schedule》 - 85.8 万套 《空洞骑士:丝之歌》 - 300 万套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空洞骑士:丝之歌》在上线前就备受瞩目,而其他游戏则是在发行后逐渐积累人气。因此,要进行更合理的对比,还需等待后续数据。
荣耀Magic8系列开始预热:史上最强硬件+最强AI智能体
快科技9月9日消息,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健今天下午开始预热荣耀Magic8系列。 李健表示,今天AI技术的演进不再是遵循指令生成代码的简单工具,而应该是具备自主学习与持续进化能力的“生命体”。 我们判断,自进化将是LLM走向AGI的关键能力,也将是AI终端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全新的荣耀Magic8系列将从硬件性能、系统交互、应用生态三大领域,带给用户全方位的创新体验,定义最强自进化AI原生手机。 李健强调,它是和你一起探索自我的“成长型”硬件,荣耀Magic8系列以史上最强硬件配置结合AI赋能,根据用户使用习惯动态调整性能参数和资源分配,让硬件释放超越参数本身的更大潜能。 得益于SOTA级MagicGUI多模态感知大模型等基座能力,荣耀MagicOS 10搭载行业最强AI智能体,将带来更广泛的自动执行场景与更具活人感的交互方式,即使在未经训练的新场景中依然稳定输出。 另外,荣耀还拥有行业最强全品牌互联,实现跨设备跨生态的数据流转,服务共享与自动操控,享受数字生活的无缝流转。 未来AI不仅带来终端的变革,更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共同迎接由AI引领的智慧洪流,迎来万物皆“进化”的崭新时代,荣耀Magic8系列大家一起期待。 据爆料,荣耀本次发布会将会推出荣耀Magic8和荣耀Magic8 Pro两款旗舰,该机首批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 Gen5旗舰平台,其中荣耀Magic8 Pro是唯一一款支持3D人脸识别的骁龙8 Elite Gen5旗舰。 爆料显示,骁龙8 Elite Gen5采用了第二代自研Oryon CPU架构,其GeekBench 6多核成绩将会突破11000分,大概率会超过苹果A19 Pro,成为安卓阵营最强悍的手机芯片。
OPPO A6 Pro发布:7000mAh电池+系统级两轮车互联,1799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9月9日,OPPO今日正式发布A6 Pro智能手机,该机主打“六年流畅,持久耐用”理念,搭载ColorOS、16GB超大内存以及7000mAh电池,同时具备IP69满级防水和山海通信技术,起售价1799元,将于9月12日正式开售。 产品外观方面,OPPO A6 Pro提供“流水生金”、“青云平步”、“墨玉黑”三种配色选择,采用6.57英寸小直屏设计,机身厚度仅7.96mm,重量控制在190g。该机配备旗舰级超窄屏幕黑边技术,提升视觉沉浸感。 性能配置上,A6 Pro在同价位段率先配备16GB大内存,这一规格在该档位产品中较为少见。系统层面首次搭载ColorOS流畅双引擎,实现连续应用启动切换的优化体验。据官方介绍,该机通过了内部实验室6年久用老化流畅度测试,并获得鲁大师实验室2000-2500元价格段久用流畅度测试第一名。 耐用性能是A6 Pro的核心卖点。该机全面支持IP69、IP68、IP66满级防水等级,采用高强度航空合金骨架和OPPO晶盾玻璃材质,通过7项军标严苛环境测试。电池方面,7000mAh超大容量电池支持六年长寿命使用,旨在解决用户续航焦虑问题。 通信技术方面,A6 Pro搭载OPPO山海通信技术,机身中框内置山海射频天线,针对低频信号收发能力提升200%,整体信号强度达到前代产品的2倍。配合山海弱网加速引擎,能够智能识别网络状态并快速切换至最优频段,获得手机行业首个德国莱茵TÜV高质量信号认证。 智能互联功能上,A6 Pro实现了行业首个系统级两轮电动车互联,与九号、小牛、雅迪等品牌开展生态合作,支持无感蓝牙开关锁、远程查看电量以及车辆状态提醒等功能。同时具备跨品牌家人守护功能,可实时查看家人位置并提供安全提醒。 温控和散热方面,A6 Pro成为行业首个通过SGS高温流畅认证的手机产品,在高温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流畅运行。ColorOS系统还将发布行业首个手机久用保养功能,最高可提升15%的系统流畅度。 市场定位上,OPPO A6 Pro瞄准追求长期使用体验的消费群体,通过硬件配置升级和软件优化,试图打破中端机型在长期使用中出现卡顿的用户痛点。16GB大内存配置在该价位段产品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有助于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和长期使用流畅度。
魅族22手机目标成为“6.3英寸最佳观感屏幕”:1.5K 120Hz LTPO,全局激发亮度1800尼特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魅族官方今天预热了 22 手机的屏幕规格,目标成为“6.3 英寸最佳观感屏幕”。 据官方所述,魅族 22 手机将搭载 1.5K 高刷无界屏,刷新率为 1-120Hz 自适应,采用 8T-LIPO 材质,其屏占比达 94.6%,瞬时触控采样率高达 2160Hz,全局激发亮度为 1800 尼特,局部峰值亮度可达 6000 尼特,支持全天候熄屏显示技术。 护眼方面,这块屏幕将内置“如然护眼技术”,拥有全链路护眼方案,搭载硬件级低蓝光、全程 DC 调光方案。 根据魅族此前预热,这款手机将配备第四代高通骁龙 8s 小至尊移动平台,拥有 4500mm² VC 液冷散热系统,配以 0.08mm 四等边“独白”面板。手机还拥有多种 AI 效果,支持 AI 妙绘、AI 滤镜、一键路人消除、去除反光、去摩尔纹等软件功能。 IT之家整理魅族 22 手机影像规格如下: 5000 万像素广角:OV50H 满血版影像传感器 | 1/1.3 英寸大底 | f/1.68 光圈 | 7P 镜头 | OIS 光学防抖 5000 万像素 3 倍潜望长焦:SONY IMX882 影像传感器 | f/2.48 光圈 | 15cm 长焦微距 | OIS 光学防抖 5000 万像素前置自拍:OV50D 影像传感器 | 90° 超广角 | f/2.1 光圈 | 6P 镜头 | AI 焕颜算法 | 逆光自拍 HDR 5000 万像素超广角:OV50D 影像传感器 | 122° 超广视角 | 等效 13mm 焦距 | f/2.0 光圈 | 2.5cm 广角微距
谷歌Pixel 10 Pro手机屏幕“不够护眼”,480Hz PWM调光落后于竞品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科技媒体 Android Central 昨日(9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谷歌发布的 Pixel 10 Pro 搭载全新屏幕,号称亮度与色准领先,但在防止屏幕闪烁上,仅将 PWM 调光频率从 240Hz 提升至 480Hz,仍落后于动辄上千 Hz 的竞品。 Pixel 10 Pro 作为谷歌最新旗舰手机,在屏幕表现上延续了“亮度高、色准佳”的路线。谷歌显示产品经理 Sien Chang 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在任何环境下提供舒适的观看体验,并以自家评估体系定义“显示卓越”。 屏幕闪烁通常与 PWM(脉宽调制)调光有关,通过快速开关屏幕像素来调节亮度,频率越低,部分用户越容易感到眼睛不适甚至头痛。 该媒体实测指出,三星、OnePlus、荣耀等厂商已将 PWM 频率提高到数千 Hz,甚至取消 PWM 调光。但 Pixel 10 Pro 仅将“护眼模式”频率从 240Hz 提升至 480Hz,基本只是追平部分竞品的最低标准。IT之家附上相关对比图如下: 对于为何不采用更高规格,谷歌解释称,PWM 频率只是综合设计目标中的一部分,并非单一决定因素,公司强调会平衡画质与舒适度,而非单纯迎合某一项指标。 以上图源:Android Central 谷歌称 Pixel 屏幕已结合多种调光方式,并在显示驱动中使用抖动(dithering)处理,但该媒体指出部分用户对此同样存在不适反应。
全网都在玩的生图模型,我用它把 iPhone 17 提前发布了
最近,朋友圈和抖音小红书几乎被 Nano Banana 刷屏了。这个香蕉模型似乎要让 P 图这个词消失,直接给 Gemini 带来了一千万的新用户,火得一塌糊涂。 各路大神的邪修玩法铺天盖地,什么 3D 手办、大佬合影都是基操了。虽然 Nano Banana 强得不行,但在留言区依然收到不少用户的疑问和需求。 首先使用门槛就拦住了不少人,甚至比在国内用 ChatGPT 还麻烦一些。在图片编辑过程,最多人反馈的是 Nano Banana 图片分辨率不够高,以及比例高度不可控。 说实在,我也感觉自己有点吹毛求疵,但没想到,这些需求真的有人听了进去,并且做了出来,而且还是咱们国产厂商。 刚刚,火山引擎正式上线豆包・图像创作模型 Seedream 4.0。 除了具备「超强主体一致性、多图灵活创作、连续生图」等核心能力,Seedream 4.0 还有一个 Nano Banana 也没有的功能——支持最高 4K 高清图片输出。 这也是首个最高支持 4K 多模态生图的模型,目前企业用户已经可以通过火山方舟抢先体验了。 个人用户也不用眼馋,4K 版将于今晚 20:00 首次开放给个人用户,搜索「火山方舟体验中心」,即可第一时间体验。 Seedream 4.0 同时也在豆包、即梦全量上线,最高支持 2K 输出。 实际表现如何需要拉出来溜溜。APPSO 提前拿到内测体验了几天,给它上点比 Nano Banana 更大的强度。 实测完后我发现,虽然也不能算完美,但国产生图确实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替苹果把 iPhone 17 Air 提前发布了 今晚就是苹果秋季发布会了,不用熬夜看直播,APPSO 先把帮苹果把 iPhone 17 给上线了 我们用 Seedream4.0 生成了两款今年大火的 iPhone 17 Air 产品页面,这可是今年最受关注的超薄旗舰。 参考 iPhone 16Pro 的官网页面,替换手机和相关文案,保证果味十足 这个构图似乎有些古板,调整一下小字 ,再加上 Just 5.5mm thin 这个最大的亮点。可以看到 Seedream4.0 生成的这版 iPhone 17 Air 将手握机身的倾角,刚好和字母 A 右边平行,有点资深设计师的审美了。 这次,我们不让库克来发布产品,有请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来客串一把。还是熟悉的场景,熟悉的 Good Morning(doge)。 这组图用到了三张参考图,人形机器人、iPhone 17 Air ,以及库克的现场图,Seedream4.0 一致性确实有点东西。 其实这里还有个逆天的细节容易被忽略,注意看观察生成图机器人头盔上的反射细节,原图是漆黑一片的,也就说, Seedream 4.0 根据图 3 的蓝天白云和建筑物背景,推理出机器人应该有的反射,真的太细了。 不妨再脑洞大开一点,据称 iPhone 17 Air 就是为了明年折叠屏手机做准备。APPSO 用 Seedream4.0 也提前让大家看看 iPhone 首款折叠手机的「实拍图」。 眼尖的读者可能已经发觉,是不是跟华为新款的三折叠有点像,没错我用了它作为参考图,替换了上苹果的摄像头和logo,无论是构图、背景和水印的细节都完整保留了。 那干脆整一部苹果的三折叠,其实也没有人知道那一夜,苹果和华为究竟发生了什么。 如果是「乔布斯」,他会怎么发布这款产品,我们请 AI 老乔限时返场。 熟悉的身影,穿透屏幕的气场,让我们再次高呼「Amazing」。 好玩之外,还真能用 Nano Banana 能走红,除了社交媒体的爆款玩法,更在于它的技术能「看得见未来」。无论是一致性、局部修改、换色还是多图结合,都是能够直接用在电商、营销、社交媒体等等场景里。 无论技术有多亮眼,如果不能应用到生产力场景,也只是玩具。 下面我们看看 Seeddream 4.0 在一些实用场景能不能打。 我们先拿这两天刷屏的红月亮,融合到球鞋设计中。 我还想看看这款球鞋不同角度的展示,只需输入类似「生成一只白色运动鞋,展示正面、侧面和俯视视角」的提示词,不管是用于打样还是用于设计草图,都直接一步到位。 如果我还想找一个模特用不同姿势展示商品呢?找不到合适的参考照片也没关系,直接画个火柴人简笔画就行。 Seeddream 4.0 基于手绘图能有效控制模特姿势的一致性,同时实现角度的合理变化,在多角度呈现上表现精准。 像下面这个案例,我在提示词里面没有指定两个人的站位,所以在它生成的 4 张照片里面,两种站位都有,而且效果都很好,它像一个周到的乙方,如果你需求没有很明确,那就把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并把成品给你挑选。 ▲ 提示词:将图1男子和图2女子合进一张画面,参考图3姿势 如果说拥抱这种动作太简单了,我们直接来一个举高高的动作,这次再指定多一张背景图片。 ▲ 提示词:将图3和图1合进一张画面,参考图2姿势,图1是被举起来的那个小孩;同时背景使用图4。图四的背景是来自浪浪山,两个角色是罗小黑和他的师傅。 四个人的参考图,Seedream 4.0 同样可以很好的处理,保持和简笔画的姿势一致。 ▲ 提示词:把图一的四个角色(西游记里面的师徒四人,沙僧、唐僧、猪八戒、孙悟空)按照图二的姿势(叠罗汉)排布,沙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在下面,唐僧在上面。 如果还想给模特更换妆造,我们发现 Seeddream 4.0 也能准确把握不同发型的特质:长直发的柔顺、盘发的干练以及卷发的弧度,全部都清晰呈现。 同时,背景与人体保持高度一致,未出现边缘模糊或形变问题,成功实现了在保留主体特征的基础上对妆发风格的精准转换——省了多少模特妆造费用。 最让我惊喜的要数线稿生成,线稿通常为简洁的线条勾勒,仅包含物体基本轮廓与结构,缺乏细节、色彩及质感。在草图转渲染功能上,Seeddream 4.0 能将简单线稿转化为高质量成品图。 不仅精准填充丰富色彩,使物体视觉层次分明,还有细腻的光影处理与材质模拟,比如包包的皮质纹理、金属配件光泽等。 它对于「高质量渲染图」的理解,可谓是逆天,除了静物,还搭配了人像、场景,你没想到的,它都替你想到了。 讲真,Seeddream 4.0 这次更新后,对真实质感的处理完全超出我的预期。 像皮具、金属的纹理表现已经很稳了,但当我看到它生成人的皮肤纹路时,还是被秀到了。 这个皮肤纹理、隐约可见的青筋,甚至是手腕上自然的汗毛感,还有光线打在皮肤上的通透效果……所有细节都拿捏得非常到位,组合在一起就一个字:真。 而这组图的原始参考图是什么呢—— 仅此而已。 细节还原仿佛真实拍摄,完美实现了真实世界照片拟合的需求。这都意味着模型能够适度的「创作」,在参考图和提示词给定的范围内,给出合理的发挥。 这种创作能力可以用在更有趣的玩法上,比如只需要一个矢量图,就可以给 APPSO 生成一整套完整的周边设计。 ▲ 提示词:参考这个LOGO,做一套品牌视觉设计,品牌名称为 APPSO,包括包装袋、帽子、纸盒、卡片、手环、挂绳等。红色视觉主色调,趣味、简约现代风格 Seeddream 4.0 的「创作」能力和直接生成样品的玩法,极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效果相当不错,模型捕捉到了「有趣味、简约现代」的核心风格,将品牌 LOGO 巧妙地应用在手机壳、卡套、挂绳和帽子上。 还有一点好评的是,Seeddream 4.0 支持最高 4K 分辨率的输出,而 2K 分辨率直出只需要几秒,能在电商等一些场景做到专业级输出,有更大的后期空间。 更多邪修玩法 除此之外,APPSO 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邪修玩法,也跟大家分享。 最基本的桌面手办,当然是不在话下,我们试试让人物自己,拿着本人的手办。 ▲ 图片来源:https://x.com/oden_ai_ai/status/1957414144417910924/photo/1 ▲ 提示词:将这张照片制作成一个角色模型。其后放置一个印有该角色图像的盒子,以及一台屏幕显示 Blender 建模过程的电脑。在盒子前方添加一个圆形塑料底座,角色模型手办站立在上面。并尽可能设置为室内场景。 ▲ 提示词:照片级真实感。 然后照片中的人拿着一个手办模型,这个模型是根据这张照片的主体人物,制作而成的一个角色模型,在自己的房间里,很满意的微笑。房间里的电脑桌上,有一台屏幕显示 blender 建模该模型过程的电脑,同时有一个印有该角色图像的包装盒子,以及盒子前方有一个圆形塑料底座。 不仅拿在手里,还能挂在包上,照片的真实感和一致性保持都非常厉害。 ▲ 提示词:照片级真实感。 先将这张照片变成一个可爱挂件/亚克力材质的扁平钥匙扣/橡胶材质的扁平钥匙扣,挂在 lv 包包/图二照片的包包上,然后她自己再背着这个有自己同一个角色挂件的包。 除了做手办,我们还拿它来生成了一些摄影风格极强,但是又保持真实的照片。你的人生照片摄影师,可能会是Seedream 4.0 。 除了强大的一致性和多图编辑能力,Seedream 4.0 还带来了丰富的世界知识能力,生图模型也能推理预测,深度理解我们的提示词和图片,其背后的意图。 例如我们上传了一张杯子即将要掉在地上的图片,然后输入提示词「下一秒这个画面应该是怎么样的?」 杯子掉在了地上,同时能看到倒在地上的水,反射了部分杯子,和窗户的光。 Seedream 4.0 除了知道一秒后会发生的事情,我们还能利用它的推理能力,整理自己的房间。 ▲ 提示词:把沙发上的被子和衣服都叠好 除了能把衣服整整齐齐地叠好,弄得满是颜料的地板,Seedream 也能在打扫干净的同时,保持图片内现有元素的一致性。 ▲ 提示词:把这些颜料都收起来,地板擦干净(虽然这好像是个桌面) 借助它的推理能力,还有一个更骚的玩法。 下面这个案例里,上传的参考是模特图,让Seedream 4.0 把模特衣服的细节展示出来,模型接到的指令是细节图——这当中的距离,就要靠模型自己去「想明白」。 从结果来看相当不错,不仅版型准确,对于局部细节展示这一指令跟随也没有问题。几乎可以直接上架了。 生成表情包,Seedream 4.0 也是一把好手 参考网友 @op7418 的提示词,我们也跑出了好几版关于 AI 模型的表情包,一次可能不成功,那就多抽几次卡就好,好在生成速度也够快。 ▲ 提示词:帮我将角色变成类似图 1 的白色轮廓贴纸,并添加一个俏皮白色轮廓短语「XXXX」。 ▲ 图一(左)来自@fenxxxx,图二(右) 你或许看过《千里江山图》这幅传世名作,但你或许还遗漏了亿点点细节。 同理可得,谁说《步辇图》里没有呆萌的 Labubu,以及在《韩熙载夜宴图》的宴席中,突然出现一只从现代穿越过来的网红柴犬 Kabosu,我也觉得毫无违和感, 不只是生图神器,还是创意生产力平台 体验下来,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 Seedream 4.0,那必须是「六边形战士」。它像一个全能的创意总监 + 高效的制作团队,让你能快速得到想要的结果,同时对创作流程有更强的掌控感。 快,是第一体感。 基于 DiT-MoE 架构,Seedream 4.0 的计算效率比上一代猛增了 10 倍以上,最快 1.8 秒就能生成一张 2K 高清大图。这种「秒级」响应,意味着极低的试错成本。 稳,则是生产力基石。 Seedream 4.0 的超强主体一致性能力,让你无论是想给角色换个场景、换个画风,还是调整姿势视角,都能高度保持原有特征,避免了「画风突变」的尴尬 。 对于很多电商和品牌设计师来说,AI 不再是给一张海报换个颜色,而是能参考一个 Logo,一键生成全套品牌视觉设计,从包装袋到手环,风格高度统一 。 品牌规范开始从一本厚重的 VI 手册,变成一行行可执行的 prompt。 作为我们这样的内容创作者,它能让你参考一个角色设定,批量生成漫画分镜或故事绘本,极大地提升内容连载的效率和一致。 ▲提示词灵感来自@阿真Irene 而且在 Nano Banana 出来之后,已经不少人基于它开发出了轻量级的小游戏或实用工具,我们看到了这类工具让更多中小开发者把创意快速变成产品,而且获得用户认可的可能性。 这几天 Seedream 4.0 已经开始刷屏社交媒体。热闹之外,我们也看到,Seedream 4.0 已经不满足于当一个新奇的玩具,而是要成为一个可规模化、可商用的创意生产力平台。 文|李超凡、莫崇宇、刘娅、张子豪
大众新一代速腾L上市:搭载高速NOA及AI语音助手,11.49万起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李治钦)9月9日,一汽 - 大众新一代速腾L正式上市,售价区间11.49万- 13.19万元。该车将智能化作为核心升级方向,搭载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三屏交互智能座舱及AI语音交互系统。 新一代速腾L搭载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实现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该系统覆盖 95%的城市路况与 100% 的高速场景,支持120km/h以内的L2级辅助驾驶,高速工况可实现上下匝道、大曲率过弯、横向避让、超车变道;在城区工况也能实现复杂路口红绿灯识别、自主起停等功能。 座舱内配备15英寸2K中控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同时UI也做了全新设计。车机芯片配备高通8155芯片,算力相较于上一代车型提升2.5倍。 语音控车功能,支持20秒连续对话、响应时间小于2秒,能精准识别四川话、粤语等多种方言,具备多意图精准理解能力,可实现400多项控车功能;深度融合Deepseek、豆包以及自研的汽车垂直领域大模型,可以回答用户的通用知识和车辆相关问题。 外观设计上,新车采用格栅与大灯组无缝衔接的一体化布局,贯穿式 LED 灯带与可点亮品牌Logo提升夜间辨识度。标配的IQ.Light矩阵大灯具备“离/回家”模式,可在解锁 / 锁闭时自动调节灯光序列。内饰新增电子怀挡设计,节省中控区域空间,配合 30 色可调氛围灯与菱形纹理座椅,营造科技与舒适的融合体验。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1.5T Evo2发动机,匹配7挡双离合变速箱,兼顾动力输出与燃油经济性。车身采用80%高强钢材料,经过极端环境测试验证,在保持结构强度的同时为智能化硬件提供稳定运行环境。
vivo X300系列手机局部特写公布:突破性采用超厚一体式冷雕技术、机身最薄厚度“7打头”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vivo 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韩伯啸今日发文预热 vivo X300 系列手机,并公布了一张 X300 的局部特写。 据韩伯啸介绍,vivo X300 系列突破性采用超厚一体式冷雕技术,Deco 位高于冷雕玻璃的部分只有 1.28mm,同时系列新机的机身最薄厚度“7 打头”(此处预计指 7mm 左右厚度)。 上周分享了 vivoX300 系列蔡司双两亿,影像旗舰大小王。搭载了更大的 2 亿像素模组和更强大的潜望长焦镜头。不少朋友有点担心,留言问我,X300 的影像确实超强,但底大焦段强功能又不阉割,外观会不会很厚重啊,特别是 deco,会不会很大很凸啊? 恰恰相反。 设计同事帮我找了一张 X300 局部特写。 怎么样?如此强大的影像,还是小屏,deco 设计却这么轻薄和隐形,手指拂过,柔润无形,自然舒适。 怎么做到的?创新和高投入。 X300 系列,突破性采用超厚一体式冷雕技术,后盖冷雕位高度是传统冷雕的两倍左右,选用的后盖玻璃基材厚度是普通手机的 3 倍以上,这种玻璃国内目前仅有一家可制造,加工时间更是增加数倍。 所以,虽然 X300 的摄像头这么强大,但 deco 位高于冷雕玻璃的部分,才只有 1.28mm!这是十年前的凸起高度吧! 然后侧面这么好看,还因为他很薄,X300 甚至 X300 Pro 这种超级影像旗舰,最薄厚度居然都是 7 打头!这样纤薄的机身,再加上这么舒适的 deco 和自然的边缘过渡设计,握在手里的感觉,可以自己想象一下。 虽然还不能讲太多,更不能给看配色。但我可以提前宣布,X300 系列,是我们有史以来外观上投入最大的一次,也将是 X 系列史上手感、颜值最佳的产品! 据IT之家此前报道,vivo X300 手机与苹果 iPhone 16 Pro 的同框图也已公布。据介绍,新机采用 vivo 史上最窄四等边、lipo 技术,四边收窄了不少,搭配圆润大 R 角。全系搭载京东方 Q10 plus 发光材料,联合 BOE 深度定制,亮度更高、色偏更小还更省电,高像素照片的细腻质感能原汁原味呈现;当然还有蔡司大师色彩屏,在全链路蔡司自然色彩的加持下,日常看视频或使用手机,色彩都能“所见即真实”。
iPhone 17来了,但智能机未来可能会让位于这些设备
AI将催生新一代计算设备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9日,据《纽约时报》报道,苹果公司即将发布新一代iPhone 17系列手机,改进幅度不大,其中一款机型会略微变薄。但是,许多全球大型科技公司认为,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正在进行中,有朝一日可能会让人们熟悉的智能手机变得过时。 专家指出,现代AI助手远比Siri等笨拙的语音助手更强大、更灵活,有望成为所有个人计算设备的核心操作系统,在重要性上超越智能手机软件。 当AI助手能够代表人类使用设备时,应用程序及其精美界面将不再那么重要。它们可以自动完成任务,例如与朋友一起制定计划、生成购物清单、做会议记录,从而免去了用户翻阅软件菜单或在键盘上打字的麻烦。 “你习惯在手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启动应用程序的方式以及实际的操作方式都将开始退居幕后,而你的助手将开始真正为你做事。”高通负责移动产品的高管亚历克斯·卡图齐安(Alex Katouzian)表示。高通为iPhone和安卓设备制造芯片。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手机硬件甚至可能会被一种新的至关重要的个人计算设备超越(但不会被取代)。一些科技公司高管预测,例如,一副AI眼镜或一个手镯将能感知你的周围环境,你的助手将基本上与你共存,全天候为你提供帮助。 每家大科技公司都在思考这个价值数以百万美元计的问题:智能手机之后会是什么?以下是一些世界大型科技公司的现任和前任员工对未来的一些预测,包括苹果、谷歌、三星、亚马逊和Meta。 1.智能眼镜 几十年来,技术人员一直梦想着,一副在镜片中嵌入数字屏幕的计算机眼镜能够为人们提供关于所见人物和地点的实时信息。在这种设备上,AI助手将发挥重要作用,用户只需像对朋友一样对它讲话,就能获得帮助。 去年,Meta在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方面迈出了积极一步。该公司与雷朋合作推出的Meta智能眼镜配备摄像头、扬声器和麦克风,通过一次软件更新,将Meta AI助手集成到眼镜中。这使得用户在观察从动物园动物到历史地标等各种场景时,能随时就所见事物提出问题并获取信息。 “眼镜能够理解我们所处环境,因为它们能看到我们所见、听到我们所听,并在一天中持续与我们互动,它将成为我们的主要计算设备。”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Meta网站上发布的一封信中表示。 Meta与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 Meta去年还发布了Orion,这是一款在镜架中内置屏幕的眼镜原型。佩戴者可以在会议中与人交谈时顺便查看信息,例如数字笔记。今年,谷歌也发布了类似的原型眼镜,由其AI助手Gemini提供支持。 Meta预计将在本月的开发者大会上分享更多关于Orion的信息。研究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的消费科技分析师卡罗琳娜·米拉内西(Carolina Milanesi)表示,现实情况是,没有屏幕的智能眼镜(如已售出超过两百万副的雷朋Meta眼镜)可能在未来两年内成为主流,而带有数字显示屏的眼镜仍遥不可及。 米拉内西指出,这类又薄又小的设备电池续航时间有限。电池越大,眼镜就越笨重难看。科技公司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学会如何设计适合各种脸型的眼镜,同时实现盈利。 2.环境计算机 尽管人类对智能手机已如此依赖,但它们也可能成为分心的源头,因为人类会不断收到来自各种应用的通知。亚马逊设备主管帕诺斯·帕奈(Panos Panay)预测,AI助手将提升环境计算机的重要性。环境计算机包括配备麦克风的音箱、分布在家中各处的屏幕,以及佩戴在身上的小型设备,这正是亚马逊通过Echo系列打造了十余年的产品类别。 由于AI技术使得与新型助手(如今年亚马逊开始推出的Alexa+)进行流畅对话成为可能,人们可以比在手机上操作更轻松地完成某些任务。帕奈在一次采访中举例称:在晚餐谈话中向AI助手提问,获取答案,使每个人都能专注于对话,而无需看屏幕。 他补充道,智能手机仍将继续存在,就像笔记本电脑在智能手机普及多年后仍然陪伴人类一样。 3.重新构想的智能手表 就在今年春天,智能手机公司Nothing CEO裴宇还坚信智能手机将是未来的终极设备。但随着AI技术的加速发展,他改变了看法。他现在认为需要有一种AI设备,在人们将手机放进口袋时,能持续收集周围环境信息。他称之为“重新构想的智能手表”。 为何选择智能手表?苹果Apple Watch使它广为人知,每年销量超过1亿。它不显眼,佩戴在手腕而非面部,并且始终伴随用户。 Apple Watch带火了智能手表 AI将使每个人手表上的操作系统变得独一无二。对于健身爱好者,它会自动追踪活动;对于裴宇这样专注工作的企业家,它将自动安排日程和其他任务。 “现在的计算操作非常手动化,”裴宇表示,与朋友约喝咖啡可能需要同时在通讯、日历和点评软件之间来回切换,“但未来手表上的AI智能体将自动完成所有这些操作”。 4.记录器 人类的记忆极不可靠。研究显示,人类90%的记忆在一周后会被遗忘(或者可能是80%)。如果人们能够拥有完美记忆,会怎样? 像Limitless AI这样的创业公司开发了一款AI吊坠,可夹在衣物上记录对话并生成自动文字记录。他们认为,将可穿戴记录器与AI教练结合使用,将为人们提供额外的脑力,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高效。 这种AI助手始终在听你的对话,可以提醒你,前几天答应同事的事情还没有完成。 它甚至可能帮助你成为更好的父母。可穿戴AI创业公司Limitless CEO丹·西罗克(Dan Siroker)举了一个例子:最近一次去主题公园时,当孩子们缠着他要更多游戏币时,他妥协了。全程聆听的AI助手立即发送短信,告诉他本该如何坚持原则。 阻碍 曾在苹果和三星工作的硬件设计师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指出,隐私担忧可能延缓随处携带的AI设备普及。他表示,持续聆听的计算机更适合办公场景,因为员工早已接受雇主对工作电脑的监控。他设想未来办公楼将布满扬声器和屏幕,快速为员工处理各项任务。 “事实上,大多数人日常所需无非温饱起居和休闲娱乐。你真的需要手机或其他设备来处理这些疯狂的任务吗?”埃文斯表示。 所有这些可穿戴设备制造商都在朝着软件设计师鲍勃·里斯坎普(Bob Ryskamp)十年前参与谷歌眼镜项目时憧憬的未来迈进。当时他就预见,人们每天清晨会佩戴几件时尚设备,比如项链、智能手表和眼镜,这些设备将通过“AI交响乐”(多种功能)协同工作。 “你佩戴它们,因为你喜欢它们的外观,而且它们恰好又很智能。”里斯坎普称。 当然,谷歌眼镜曾因设计丑陋而遭遇惨败,但如今的可穿戴AI计算机早已摆脱了这个桎梏。(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何小鹏谈用自己名字命名小鹏汽车:代表信心与责任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小鹏汽车今天发布了公司 CEO 何小鹏出席 2025 德国慕尼黑车展的演讲视频,谈及自家公司命名的心得。 何小鹏开场先介绍自己,他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慕尼黑车展,最近注意到德国有很多企业是用创始人的名字去命名,但在中国,用创始人命名企业还是比较少有。 ▲ 图源小鹏新闻稿,下同 何小鹏认为,把公司创始人的名字放到公司名、品牌和产品上代表了一种信心,也代表了一种责任。 后续何小鹏分享了公司的最新技术、产品阵容,提及全新小鹏 P7、IRON 人形机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何小鹏曾在上月(8 月 26 日)做客罗永浩视频播客节目时表示,在中国一个企业名用老板名字好像很怪。 当时何小鹏分享道:“很多朋友劝我给小鹏汽车改名,说只要一改名,销量就能翻一倍。这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一个是文化自信,另一个是中国有一个品牌认知,觉得洋气很重要”。 IT之家注:何小鹏出生于 1977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1999 年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亚信科技广州分公司,在技术、测试、项目管理等多个岗位历练数年。 2004 年,何小鹏创立 UCWeb,专注移动互联网软件服务,其中代表产品是 UC 浏览器,2014 年,他与团队共同创办小鹏汽车,担任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极星6电动敞篷车被“搁置”,品牌重心转向更高销量车型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距离极星(Polestar)确认将推出 O2 敞篷概念车的量产版 —— 即极星 6,已过去约三年时间。这款造型亮眼的敞篷车型原本计划搭载与全新极星 5 相同的动力系统,有望成为品牌极具代表性的标杆产品。遗憾的是,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已将极星 6 项目暂缓,转而将重心放在有望实现更高销量的车型上。 据IT之家了解,极星品牌眼下最重要的全新车型当属极星 7。几个月前,该品牌已发布该车型的首张预告图,从图中可看出这是一款紧凑型跨界 SUV,将在沃尔沃位于斯洛伐克科希策的工厂投产。 极星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洛谢尔(Michael Lohscheller)证实,无论是极星 7,还是畅销车型极星 2 的第二代版本,其研发优先级都高于这款纯电动敞篷跑车(极星 6)。 目前尚无消息表明极星 6 的推出时间将推迟多久,但品牌负责人明确表示,仍计划推进该车型的量产工作。 在接受《Autocar》杂志采访时,洛谢尔指出,极星 7 的设计将采用与品牌其他车型更为相近的 SUV 轮廓,“但与此同时,它会具备独特辨识度,做到脱颖而出”。 他还信心十足地表示,尺寸更小的极星 7 将吸引更多女性消费者关注极星品牌。洛谢尔提到,目前极星的客户中“男性数量远多于女性”。 据悉,极星 7 将基于沃尔沃的技术平台打造,搭载极星自主研发的电动机。通过与沃尔沃在该车型研发上的紧密合作,极星有望确保这款全新紧凑型跨界 SUV 能完美适配欧洲市场,目前欧洲市场贡献了极星品牌 75% 的总销量。 洛谢尔补充道:“极星 7 将融入品牌所有核心基因,拥有出色的驾驶特性与底盘调校,同时我们会以可持续的方式,将所有这些设计理念整合到产品中。” 关于第二代极星 2 的信息目前还较为有限,现款极星 2 近期已完成升级,但除少数细节调整外,整体与 2019 年首次亮相的初代版本基本保持一致。
比亚迪方程豹钛7上市:云辇-C、天神之眼全系标配,17.98万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9月9日,比亚迪旗下品牌方程豹正式推出了其全新的大五座SUV——钛7,新车共发布四个配置版本,官方指导价为17.98万元至21.98万元,正式进入主流家用SUV市场。该车型试图融合硬派越野风格与家庭日常使用的舒适性,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 作为一款主打家庭用户与城市出行的车型,钛7车身长度接近5米,轴距达到2920mm,带来了领先同级的70.9%“得房率”。车辆的后备箱标准容积高达1000升,第二排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1880升。 动力与操控是钛7的另一大核心。新车搭载了比亚迪新一代DM技术,四驱版零百加速时间仅需4.5秒,而两驱版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4.9升。官方数据显示,车辆的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300公里,纯电续航最高可达200公里(200KM两驱Max版)。 配备的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路况主动调节悬架阻尼,试图在操控稳定性与乘坐舒适性之间找到更优的平衡点。此外,车辆提供了包含12种地形模式的驾驶选择,以适应从城市到户外的多样化路况。 智能化是钛7的核心产品力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该车型全系标配了“天神之眼B”辅助驾驶系统,该系统包含激光雷达,能够实现高速领航辅助和自动泊车等功能。 车内,钛7行业首搭了防晕车模式,通过对底盘、动力、空调、香氛及屏幕显示的协同控制来提升乘坐舒适性。此外,车辆的语音交互系统内置了DeepSeek AI大模型,并创新性地深度接入了瑞幸咖啡的点单服务,支持语音下单和刷脸支付。 在构建智能生态方面,方程豹钛7展现了其独特的思路。除了可拆卸、多功能的车载平板“BYD Pad”,该车还打通了与多种智能设备的互联。官方重点展示了其与大疆无人机、影石相机的深度联动,形成了“1车3机”的智慧生态,顶配的Ultra版更可选装车载无人机系统,满足了年轻群体和户外爱好者的多元化需求。 在安全与舒适性配置上,钛7同样不遗余力。车辆配备了9个安全气囊和高刚性车身结构,并搭载了TSC高速爆胎辅助系统,可在高达140km/h的时速下介入,保障行车安全。车内则提供了十点按摩的舒芙蕾结构座椅、副驾专属腿托、20扬声器迪声音响以及奇华顿香氛系统。凭借在空间、性能、智能化和定价上的综合优势,方程豹钛7将直接与理想L7、问界M7等车型在20万级家用SUV市场展开差异化竞争。
华尔街日报:美国十二年级数学和阅读成绩创历史新低
Twelfth-Grade Math and Reading Scores in U.S. Hit New Low 疫情爆发前,成绩就开始下滑 2025年9月9日 上午12:01 ET 高中考试成绩下降是美国学生学习进度不如几年前的最新迹象。 图片: Dirk Shadd/Zuma Press 美国教育部周二公布的结果显示,美国高中毕业生的主要数学和阅读测试成绩跌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十二年级学生的平均数学成绩是自 2005 年现行考试开始以来的最差成绩,阅读成绩也低于自 1992 年开始该评估以来的任何成绩。2019 年至 2024 年间,达到熟练水平的十二年级学生比例下滑了 2 个百分点,阅读成绩降至 35%,数学成绩降至 22%。 能够达到至少基本水平(比熟练水平低一级)的学生比例也有所下降。 该结果来自国家教育进展评估的测试,该测试将于 2024 年初对数万名学生进行。 此次下滑加剧了疫情爆发前就已开始的下滑趋势,也是一系列令人沮丧的数据中的最新一例,这些数据表明美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几年前有所下降。学习成绩的下降范围广泛且显著,体现在国际考试和新生入学考试中。几乎没有哪个学生群体或地区能够完全幸免于难。 “与十年前的学子相比,如今的学生在迈向人生下一步时,所掌握的核心学术技能和知识都更少,”负责监管考试的委员会执行董事莱斯利·马尔登 (Lesley Muldoon) 表示。“而如今,科技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对未来劳动者和公民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不是更低。” 12年级的成绩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高中毕业率的上升可能掩盖了进步,这意味着更多成绩较差的学生正在参加考试。自一年半多前开始进行这些考试以来,成绩是否有所回升也尚不清楚。 在阅读方面,三分之二的高年级学生可以确定一篇议论文的目的,但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能够从这样的文章中得出由文本支持的结论。 在数学方面,60%的学生利用面积和密度信息推断出某个地区的人口,而不到一半的学生正确地将现实世界的场景转化为代数表达式。 原本就很吃力的学生往往会进一步落后,导致高低差距进一步拉大。女生的分数平均下降速度比男生更快。这两种趋势在其他评估中都有所体现。 最新发布的八年级科学考试成绩也下降了。结果与2009年首次举行考试时相似。 在之前年级的其他考试中,数学成绩已部分回升。阅读成绩总体上仍然较低或进一步下降。 研究人员指出,校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很难确定总体数字背后的原因。 美国的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停课时间较长的学校,其学习成绩下降幅度往往更大。自疫情爆发以来,学校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高缺勤率、学生行为不当、教师流失以及屏幕干扰。许多其他国家的学习成绩也出现下滑。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兼全国考试监督委员会副主席马丁·韦斯特 (Martin West) 表示:“我们应该思考超越国界的可能解释。” 他指出了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的影响,但补充说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许多州最近通过了限制在学校使用手机的法律,以减少干扰。 教育部长琳达·麦克马洪表示,最新的成绩支持了特朗普政府取消联邦教育部门的努力。“特朗普总统和我致力于将教育控制权交还给各州,以便他们能够创新,”她说。 曾在乔治·W·布什政府中担任教育部长的玛格丽特·斯佩林斯在周一看到最新成绩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各州已经控制了学校,需要联邦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解决学习损失问题。 现任两党政策中心首席执行官的斯佩林斯表示:“华盛顿关于关闭部门、重新安置项目和‘行政琐事’的讨论让我分心。” 本文刊登于2025 年 9 月 9 日的《华尔街日报》印刷版,标题为“美国高中数学、阅读成绩跌至低位”。 本文出处:https://www.wsj.com/us-news/education/test-scores-low-reading-math-naep-d87099b6
李想还有三根救命毫毛
任何一家行业头部的公司,都必然经历过至少一次“险境”。这种险境不是说公司要倒闭了,而是曾经赖以成功的方法论突然开始失效,前方的路第一次变得模糊不清。理想汽车现在就走到了这么一个路口。 要理解理想的“险境”,我们得先看两组最诚实的数据。 第一组数据来自理想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报。季度营收302亿元,同比下降4.5%。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0.4%。说明和去年那个高歌猛进的自己相比,理想的赚钱能力在退步。更要命的是现金流。第二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额为30亿元,自由现金流为负38亿元,去年同期为负19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理想汽车2025年8月的交付量28529辆。横向看,零跑、小鹏、蔚来在这个月的交付量都超过了理想。就连跨界进来的小米,月交付也稳定在三万台以上。 纵向看,2024年的8月,理想的交付量是48122辆。一年时间,交付量减少40%。从2024年巅峰时期单月突破5万辆,到如今跌破3万辆。 日子本就已经很艰难了,但是摆在李想面前的还有两场恶仗,第一场是5门6座SUV这个市场,前有乐道L90,后有特斯拉Model Y L。尤其是特斯拉,放在以前,特斯拉Model Y比理想L8、L9尺寸小一圈,因此不至于到硬碰硬的程度。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的Model Y L也是5门6座的奶爸车,直接杀到了理想的腹地。 第二场恶仗则是纯电。如果说5门6座这个板块,理想还可以吃老本,那么到了纯电市场,理想就完全是个新人了。面对早已在此盘踞的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巨头,蔚来、小鹏这样做纯电起家的新势力又推出了新车型,理想的突围之路注定艰难。 手里握着1000多亿现金的理想该怎么办?从何出招? 办法总比困难多。孙悟空脑后有三根救命毫毛,李想的工具箱里,其实也还有压箱底的三招,可以解燃眉之急。 理想汽车要拔下的第一根救命毫毛,就是“价格”。更准确地说,是暂时放弃对高毛利率的执着,用更低的价格去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即将全面铺开的理想i8,以及9月份就要发布的纯电SUV i6身上。这两款车,是理想向下突破、开辟第二战场的绝佳武器。 理想应该给L6和i6一个极具攻击性的定价。比如,把L6价格降低至20万以下,同时将i6也定到20万以下。这必然会牺牲掉一部分毛利,但换来的是几个至关重要的战略优势。 在20万的价位,目前还没有一款像理想一样,把家庭需求研究得如此透彻的增程SUV。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理想与其在20万到35万的红海里和问界们拼刺刀,不如降维去开拓一个新战场,用自己成熟的产品力去打那些产品定义模糊的对手。 而对于i8,虽然理想不能短期内更改价格,而且理想的销售模式是非常统一的,官网价格是多少,指导价就是多少,没有干扰因素,然而可以用多送权益的办法来进一步提高销量。 比如交付等待补贴,超出交付日期后,用户每多等一天就补贴一些理想商城积分;终身质保权益,纯电车型电池维护成本高昂,如果能给质保权益,会大大增加用户购买纯电车型的意愿;贷款降息,对于月付车主来说,变相等于降价。 更高的销量意味着更多的用户数据,这对于智能驾驶模型的训练、用户习惯的分析至关重要。目前理想累计销量将近140万,如果能突破200万,那么在未来智能化竞争中的迭代速度和潜力,是完全不同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先把市场坐住了再谈业绩。在行业高速增长和洗牌期,市场份额的优先级,要高于短期利润。份额是未来的入场券,利润可以等格局稳定之后再慢慢来。先用价格把用户“圈”进来,让他们体验到理想的产品和服务,形成口碑和品牌忠诚度。只要用户在你这里,未来就有无数种赚钱的可能。 所以,这第一根毫毛,拔下来会很痛,会直接影响财报上的利润数字。但这是釜底抽薪的一招,是先生存、后发展的必要选择。 如果说价格是战术层面的调整,那么理想的第二根救命毫毛,就必须落在战略和品牌层面。这根毫毛,就是“营销”,具体来说,是创始人李想本人,必须更多地抛头露面,为理想“代盐”。 在今天的中国,造车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更是创始人个人魅力和品牌叙事能力的竞争。一个有血有肉、敢说敢当的创始人,其个人IP所能带来的品牌热度和用户信任,是任何千万级别的广告投放都换不来的。 我们看看几个最成功的例子。小米的雷军,通过一场发布会,能把一件最普通的T恤衫穿成爆款。万千网友在他微博留言“许愿”,要求小米生产卫生巾。蔚来的李斌,可以亲自跑到用户面对面活动现场,任由用户把产品和服务的各种问题“喷”一遍,然后他心平气和地一一回应。小米和蔚来汽车销量的提升,肯定和两位创始人上头条的次数息息相关。 李想本人,本来就是网红体质。活跃于社交媒体,言辞犀利,观点鲜明,自带话题性。在理想MEGA发布之前,李想在微博上非常活跃,他亲自下场解释产品、与用户互动、甚至和对手“互怼”,为理想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 但在MEGA遭遇挫折后,我们能感觉到李想在公众视野中变得相对沉默。这在我看来,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在公司面临销量压力、市场出现疑虑的关键时刻,最需要的就是创始人的声音。 李想应该做的,是把自己“豁出去”,全面为理想的产品和品牌站台。即将发布的i6,就不应该只是一场常规的产品发布会。李想完全可以提前一个月,就通过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问答等形式,亲自向外界解读i6的产品理念。他要去讲,为什么理想要做这样一款纯电SUV?它解决了家庭用户的哪些新痛点?它的定价背后有哪些取舍和思考? 他需要把幕后的产品逻辑,变成台前与用户沟通的故事。当用户看到一个创始人,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介绍一款产品,那种信任感和感染力,是职业经理人或者市场总监无法替代的。 更进一步,李想应该把这种个人IP的营销方式,固化成理想品牌的一部分。他要像雷军和李斌一样,成为用户能够直接“对话”的窗口。无论是产品的好建议,还是服务的坏体验,用户都知道,可以直接告诉李想,并且能得到回应。这会建立一种极其强大的品牌向心力。 所以,这第二根毫毛,考验的是创始人的决心和姿态。李想需要从“CEO李想”的角色,更多地转向“首席产品官和品牌代言人李想”的角色。他本人,就是理想汽车最宝贵的营销资产。 理想的第三根救命毫毛,是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全新的“产品标签”。 理想最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标签——“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六个字,简单、形象,直击中国家庭用户的核心诉求,把“舒适”和“家庭”这两个概念具象化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理想就约等于“最懂家庭的奶爸车”。 但是,标签的效力是有保质期的。当市场上所有竞争对手都开始给自己的SUV装上冰箱、彩电和大沙发时,这个标签就不再是理想独有的优势,而变成了整个品类的“标配”。当一个标签不再具有独特性,它也就失去了作为品牌护城河的意义。 因此,理想汽车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更具吸引力、更难被模仿的标签。这个新标签,应该从过去强调“功能上的舒适”,转向强调“感知上的科技与豪华”。简单来说,就是要给用户一种“花同样的钱,在我这里能买到最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技价值感”。 这个“价值感”要如何体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方面,是在座舱内创造出“人无我有”的视觉冲击力。比如屏幕。理想目前的屏幕布局,功能性很强,但在形态上已经不算惊艳。看看同价位的对手,林肯航海家搞出了贯穿式的环绕屏,奔驰EQS有宽度超过1.4米的Hyperscreen,凯迪拉克锐歌的33英寸曲面屏也极具未来感。这些设计,在用户打开车门的瞬间,就能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和“这车很高级”的心理暗示。 理想可以借鉴这种思路,在未来的车型里,设计出形态更独特的屏幕方案。重点不在于尺寸更大,而在于形态的创新和与内饰的融合。要创造一种无需解释的科技感,让它成为车辆最直观的记忆点。 第二个方面,是在功能细节上提供“过度满足”的仪式感。很多传统豪华品牌上的一些“非必要”功能,恰恰是豪华感的来源。比如通过一个按键就能自动开闭的车内电动门。这个功能对于日常驾驶来说,不是刚需,但它提供的是一种从容和尊贵的体验。 对于理想的目标用户来说,这种细节上的“过度满足”,正是他们彰显品味、区别于普通家用车的心理需求。当车主可以向朋友展示这个在几十万的车上不常见的功能时,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远超这个功能本身的成本。理想可以研究一下这类“仪式感”配置,把它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上。 总而言之,新的标签,是要把理想从一个纯粹的“实用主义者”,塑造成一个懂得营造“科技豪华氛围”的“体验创造者”。当用户想到理想时,脑海里浮现的,不再仅仅是冰箱里冰镇的可乐,更应该是由独特屏幕和仪式感功能带来的,那种超越同级的价值感和满足感。 上面提到的三根毫毛——调整价格、创始人营销、更新标签,是理想汽车走出当前困境的应急之策,是“救命”用的。但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不能只靠救命毫毛活着。要想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还必须在更深层次的战略上做出改变。 我认为,理想的长期战略,应该聚焦于两个方向:一是拉长产品战线,实现多元化布局;二是重塑智能驾驶的价值沟通,构建用户信任壁垒。 先说产品线的多元化。理想目前高度聚焦于中大型家用SUV的策略,是一把双刃剑。它成就了理想的过去,但也可能锁死理想的未来。当市场竞争白热化,单一品类的增长必然会触及天花板。 我们可以看看竞争对手。小鹏汽车旗下有轿车P7、M03,SUV有G9、G7、G6,还有MPV X9,产品矩阵覆盖了多个主流品类和价格带。这种多元化的好处在于,东方不亮西方亮,能够有效对冲单一市场的风险,并且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放眼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巨头们也走过了同样的路。三星从一开始就采用机海战术,产品线覆盖高、中、低端所有市场。而苹果早期坚持精品战略,每年只发一款iPhone。但随着市场成熟,苹果也必须拉长战线,推出了Pro、Pro Max版本,并用SE系列和老款机型来覆盖中端市场。这个转变说明,任何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必须通过拓宽产品线来维持增长。 理想现在就处在当年苹果那个“是否要扩充产品线”的战略节点上。固守中大型SUV,虽然可以继续深耕,但也意味着把轿车、MPV、中型甚至紧凑型SUV这些巨大的增量市场,拱手让给别人。因此,在用L6和i6稳住阵脚后,理想必须开始认真规划,向更多的细分市场进军。这不仅能带来新的销量增长点,更是将理想从一个“偏科生”,塑造成一个“全能型选手”的必经之路。 再说说智能驾驶的信任壁垒。理想正在全力投入VLA大模型的研发,根据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理想计划投入超过60亿人民币,这无疑是正确的方向。但技术上的领先,不一定能直接转化为市场上的胜势。 问题在于,如何让普通用户感知到你技术的价值。理想预计明年VLA司机大模型的MPI将达到1000 公里水平,大部分用户是无感的,他们很难理解这个数字和他们日常驾驶的关系。用户对于智能驾驶,最核心的顾虑永远是两个字:安全。 在这方面,比亚迪做出了一个教科书式的示范。它为其“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做出承诺,在中国市场,企业将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这个策略的本质,不是在秀技术,而是在给用户一颗“定心丸”。它绕开了所有复杂的技术参数,为用户提供事故赔付。 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价值沟通方式。它把智能驾驶的竞争,从技术参数的竞赛,拉到了用户信任和服务的维度。对于主打家庭用户的理想汽车来说,这种基于信任的沟通方式,简直是天作之合。 理想汽车应该跟进类似的策略。以理想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完善的服务网络,完全有能力推出自己的“智能驾驶安全保障计划”。当理想也敢于向用户承诺“VLA引发的事故,我们全权负责”时,它所建立的就不仅仅是技术壁垒,更是信任壁垒。而信任,一旦建立,就很难被对手单靠技术升级所超越。 总的来说,理想汽车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眼前的销量下滑和财报压力,是警钟,也是变革的契机。通过价格、营销和标签这三根“救命毫毛”,理想有能力稳住眼前的局面。但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拿出更大的魄力,去拓宽自己的产品边界,去构建真正让用户安心的信任体系。这才是从一家成功的公司,迈向一家伟大的公司的必由之路。
鸿蒙智行尊界 S800 汽车首月交付超 1000 辆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据第一财经今日报道,上险量数据显示,百万级豪车尊界 S800 交付首月零售销量为 1006 辆。 尊界是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推出的鸿蒙智行定位最高的品牌,首款量产车尊界 S800 售价 70.8 万~101.8 万元,按照上险量数据计算,8 月销量预计给江淮汽车带来 7 亿~10 亿元的营收贡献。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 8 月 4 日宣布,尊界 S800 上市 67 天大定突破 10000 台。 博主 @孙少军09 今日表示,尊界 S800 上周交付 330 辆,9 月交付应该在 1500 辆左右。 该博主还称,尊界 S800 要到第四季度才能够将产能拉到两三千辆。 IT之家汇总尊界 S800 主要信息如下: 尊界 S800 可选破晓金黑、云境银紫、凌云墨白、旷野棕金、云霞晖、星耀黑配色。该车配备创新智慧电动门,联动毫米波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能够实现智能感应动静态障碍物,自动调节开启角度,最大开门角度 77 度,同时还拥有智能迎宾光毯。新车车身尺寸 5480×2000×1542mm,轴距 3370mm。 尊界 S800 搭载了华为临境抬头显示系统,首发智能可变星空顶,实现了首个轿车后排双零重力座椅布局。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新车首发搭载 HUAWEI ADS 4。 新车搭载 HUAWEI DriveOne 800V 高压碳化硅电机,双电机最大输出功率 390kW、三电机最大输出功率 635kW。增程版综合续航 1333km,纯电版 CLTC 续航里程可达 702km。
华为ADS智驾哨兵模式新增手机端查看录像等功能,年卡限时99元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华为今天官宣旗下 ADS 乾崑智驾的哨兵模式新增两项实用功能,同时新推出了限时年卡优惠价。 IT之家整理本次新增功能要点、年卡价格、注意事项如下: 一、新增功能: 手机端查看哨兵模式录像:可通过车主 App 查看哨兵模式历史录像。 车外实况(云瞰)功能:可通过车主 App 实时查看车外实时视频。 二、标价、限时优惠价: 1、标价: 年卡:149 元 / 年 连续包年:99 元 / 年(首次购买额外赠送 3 个月) 2、限时价: 年卡限时优惠价:99 元 / 年 注:若服务由车企销售,则各大车企可自行决定和发布最终售价及权益,具体金额请以实际交易为准。 三、注意事项: 1、限时优惠开始 / 结束时间: 已提车车主:该车型功能开放后 1 年内可享限时优惠。具体开放时间请以车企通知为准。 未提车车主:在今年 12 月 31 日前大定,交车后 1 年内可享限时优惠。 2、这项功能是否与高阶包重叠?: 哨兵模式增强服务属增值业务,需要单独订购,与高阶包的订购状态无关。 3、购买教程: 车机端:点击“设置”-->辅助驾驶-->ADS 软件服务--> 增值服务,通过扫描车机端二维码进行购买。 手机端:通过各品牌车企车主 App 的商城板块进行购买。 4、无法购买的原因: 用户可通过车主 App 的商城相关页面,或在车机端点击“设置”-->辅助驾驶-->ADS 软件服务--> 增值服务界面,查看业务是否上线发布,若未发布则无法购买,具体请以各大车企发布为准。
极星5正式发布:对标保时捷Taycan,续航最高670公里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五年多前极星(Polestar)发布了 Precept 概念车,如今这款概念车终于迎来量产版本 —— 极星 5,新车已做好与保时捷 Taycan 同台竞争的准备。 作为一款四门性能豪华旅行车,极星 5 延续了概念车的设计语言,搭载采用 Pixel LED 技术的双刀锋式前大灯。车身线条紧致流畅,配备隐藏式车门把手与无框车门,进一步强化运动气质。车轮尺寸提供 20 至 22 英寸可选,倾斜角度较大的前挡风玻璃与修长的溜背式车顶无缝衔接,车顶末端采用坎姆式(Kamm-style)车尾设计。不过,该车最引人注目的设计当属取消了传统后挡风玻璃。 极星 5 的内饰采用极简设计风格,同时融入丰富科技配置:9 英寸全液晶仪表盘、9.5 英寸抬头显示系统(HUD),以及 14.5 英寸纵向布局的中控屏。其中中控屏搭载极星定制版 Android Automotive 操作系统,深度集成谷歌服务。 前排座椅由极星与 Recaro 联合设计,材质可选 MicroTech 仿麂皮或 Bridge of Weir 纳帕真皮,同时配备加热、通风与按摩功能。 极星 5 采用四座布局,后排中央扶手放下后,可露出四区空调控制系统,以及后排座椅的加热、通风与按摩功能调节键。后排座椅支持靠背角度调节,此外,前排座椅后方还设计了“脚部凹槽”,极星官方表示,这一设计能为后排乘客提供更充裕的脚部空间,带来更自然的乘坐姿态。 其他配置方面,新车配备数字后视镜、Econyl 再生尼龙地毯,并采用亚麻纤维材质饰板替代传统碳纤维饰板。音响系统标配 10 扬声器,21 扬声器宝华韦健(Bowers & Wilkins)音响为选装配置。车顶则采用了一块长度约 1.83 米的超大全景玻璃。 储物空间方面,极星 5 的后备厢容积约 365 升,前备厢(Frunk)容积约 62 升,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极星 5 基于专属的热固化粘合铝合金平台打造,该平台被命名为“极星性能架构”(Polestar Performance Architecture)。新车标配布雷博(Brembo)制动系统,同时搭载 11 个外置摄像头、12 个超声波传感器与 1 个中程雷达,可支持包括领航辅助在内的多项驾驶辅助功能。 动力系统方面,新车搭载 112 千瓦时锂电池组,匹配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 550 千瓦 / 748 PS,峰值扭矩为 812 牛・米。得益于强劲动力,该车 0-62 英里 / 小时(0-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仅需 3.9 秒,最高车速可达 155 英里 / 小时(250 公里 / 小时)。根据 WLTP 工况测试,其最大续航里程为 670 公里。 充电效率方面,极星 5 支持 350 千瓦直流快充,电量从 10% 充至 80% 最快需 22 分钟;家用交流充电功率最高达 19 千瓦。值得一提的是,新车 C 柱位置设有充电状态指示灯,可让用户一眼了解电池剩余电量。 此外,极星 5 还提供性能版车型,采用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提升至 650 千瓦 / 884PS,峰值扭矩达 1015 牛・米,0-62 英里 / 小时(0-100 公里 / 小时)加速时间缩短至 3.2 秒,不过 WLTP 续航里程相应减少至 565 公里。 除动力升级外,性能版还配备运动化悬架系统,搭载可在 3 毫秒内根据路况调整的自适应减震器。外观上增加亮黑色装饰件,刹车卡钳、安全带与气门嘴均采用瑞典金色涂装,进一步凸显运动属性。 目前,极星 5 已正式开启全球预订。德国市场的起售价为:标准版 11.99 万欧元(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00.4 万元人民币),性能版 14.29 万欧元(现汇率约合 119.7 万元人民币);英国市场起售价为:标准版 8.95 万英镑(现汇率约合 86.4 万元人民币),性能版 10.49 万英镑(现汇率约合 101.2 万元人民币)。 新车初期将在 24 个市场率先交付,但中国和北美市场暂未包含在内。极星官方表示,加拿大与美国市场的定价及上市时间将在后续公布。
奔驰高管炮轰宝马奥迪内饰设计
IT之家 9 月 9 日消息,当被问及对宝马 iX3 车型上新发布的 iDrive 系统的看法时,奔驰品牌的设计负责人并没有嘴下留情。 戈登・瓦格纳(Gorden Wagener)在接受《Top Gear》杂志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宝马这套新的屏幕布局容易分散驾驶员注意力。他所特指的是“全景视觉”(Panoramic Vision)系统,从技术层面来说,它并非传统屏幕,而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底部的影像。该影像从 A 柱一侧延伸至另一侧,在驾驶员视线范围内设有三个固定控件,右侧则有六个可自定义模块。但这位奔驰设计总监认为,这套系统存在不止一个问题:“不得不说,我不太喜欢这套设计。因为它位置太远,看起来很费劲。所有内容都会显得很小,容易让人分心;而且因为距离太远,无法实现触控操作,所以必须额外加装一个触摸屏 —— 他们确实也这么做了。我明白,他们觉得这是一种进步,而且他们肯定很喜欢这个设计,否则他们不会这么做,但我对此并不信服。” 目前尚不清楚瓦格纳在宝马新 iX3 车内体验了多久,才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尽管他的资历完全足以对行业设计发表看法,但考虑到奔驰电动版 GLC 车型本身就搭载了全屏幕仪表盘,他的这番言论难免引发争议。奔驰部分低配车型的仪表盘则嵌入了三块独立显示屏,这种设计究竟是好是坏,更多取决于个人偏好。 据IT之家了解,奔驰最新的“超联屏”(Hyperscreen)拥有 39.1 英寸的超大屏幕,瓦格纳对此表示:“用户需要在屏幕上看到清晰的视觉信息,有时可能还想观看电影之类的内容。所以,大尺寸屏幕是必要的。”未来,包括 2026 年即将推出的电动版 C 级车在内,更多奔驰车型预计都会搭载这种超大尺寸显示屏。 这位奔驰设计总监对奥迪的设计方向同样不看好。此前奥迪发布的 Concept C 概念车展示了奥迪全新的设计语言,同样未能获得他的认可,瓦格纳直言不讳地评价:“这款车的内饰看起来就像 1995 年设计的产物,风格太过陈旧,而且科技感严重不足。”他还补充道,小尺寸屏幕只有在更紧凑的车型上才合理。 没人能预料到奔驰会同时对宝马和奥迪“公开批评”,这种高层管理人员如此坦率直言不讳的情况并不常见,这番对两大竞品的“连环点评”,想必会在宝马总部慕尼黑和奥迪总部英戈尔施塔特引发不小的紧张氛围。
光通信技术重大突破!微软团队顶刊发文:新型空芯光纤打破物理极限
《科创板日报》9月9日讯(编辑 宋子乔) 光+空气,光通信的速度和质量会实现怎样的跃迁? 近日,由微软支持的Lumenisity研究团队宣布,其研发的新型空芯光纤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信号衰减水平。这一成果于9月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标志着光通信技术迎来重大突破。 空芯光纤是什么? 它是一种新型光纤结构,该结构由多层微米级厚度的同心玻璃管构成,这些管壁如同微型反射镜,将光不断反射回中央空气通道内,同时抑制高阶模式。 由于核心区域设计为空气介质,这种空芯光纤不再依赖传统的实心石英玻璃导光,而是利用空心玻璃管传输光信号。简单来说,光信号的传输介质从实心玻璃(石英玻璃制的纤芯)变成了空气、惰性气体或真空。 空心区域内的空气相比于传统光纤的固体材料具有更低的光吸收和散射损耗,使得光信号能够以更小的衰减进行长距离传输,打破了现有光纤在信号损耗方面的物理极限,可显著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和距离。 严格意义上说来,“空芯光纤”这个概念并不那么新,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有人提出空芯光纤的设想,但受限于技术而没有实现。此前的空芯光纤因光信号容易泄漏,损耗通常超过1dB/km,难以用于长距离通信。 微软研究团队实现此次突破的关键在于,采用的新型双层嵌套反谐振无节点光纤(DNANF)结构,周围包裹精细的二氧化硅薄环,利用光子带隙效应将光有效约束在空气芯内,极大减少了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空芯光纤不仅能提升45%传输速度,还能在不牺牲带宽的前提下实现更远距离的数据传输。他们在1550纳米波长下实现了0.091dB/km的衰减水平,打破了当前最先进的石英光纤0.14dB/km的理论极限。这一数值是自1980年代以来首次取得显著进展,被研究团队称为“过去40年波导技术领域最值得关注的进展之一”。 这种光纤还在66THz的宽光谱范围内实现低于0.2dB/km的损耗,远超传统石英光纤仅在狭窄通信波段才能实现的性能。其色散比传统光纤低七倍,未来有望简化收发器设计,并降低网络设备的能耗。 目前,在AI、算力、大数据等领域对光纤产品性能需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空芯光纤的性能优势有望开辟光通信新时代。 产业化进程推进中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已经在实际场景中应用空芯光纤技术。 Lumenisity拥有先进的空芯光纤技术,微软于2022年收购Lumenisity后便一直致力于推动空芯光纤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当时该技术的损耗仍高达2.5dB/km。目前,已有约1200公里的新型光纤投入现网运行,承载真实业务流量。 2023年11月微软推出新一代空芯光纤技术;2024年11月,微软在年度旗舰大会Ignite 2024上宣布,未来24个月计划在Azure全球网络中部署1.5万公里空芯光纤,重点支撑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场景下的低延迟、大带宽需求。 随着AI驱动数据中心互联需求的增加,光纤产业加速演进,微软之外,国内外大厂也在加速布局空芯光纤。 国内方面,运营商走在前面。2025年7月29日,中国移动于广东开通我国首个反谐振空芯光纤商用线路,服务深港跨境金融业务,该线路部署后平均损耗0.085dB/km,最低达0.065dB/km,刷新全球商用纪录;2025年6月4日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国际公司发布2025年混合光缆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采购产品中包含大量空芯光纤,中国银河证券表示,按最高投标限价计算,目前空芯光纤单价3.7-3.8万元/芯km,较第一标降低约1/4,普及推进速度超预期。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空芯光纤在金融高频交易、分布式智算中心等时延敏感场景,IDC互联、海底光缆等大容量长距离传输场景,工业与医疗激光、量子通信等高功率特殊场景中应用广阔。中信证券表示,看好随着空芯光纤的技术标准化,其规模化应用拓展至更多场景。 从公司来看,国内长飞光纤具备km级交付能力;长盈通具备空芯光纤和保偏光纤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能力;亨通光电在7月推出了空芯反谐振光纤;中天科技研发出反谐振空芯光纤。 不过目前由于量产工艺升级和行业标准缺失等问题,空芯光纤产品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一段路要走。据了解,在生产过程中,空芯光纤的结构很难进行理想的控制,以至于大批量、大长度的生产目前难以实现;又比如,由于实芯光纤仍是市场主流,在落地应用中空芯光纤与实芯光纤的转接也是一大问题。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