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注册 / 登录
产品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剑与远征》的“续作”来了,它的变化确实是有点大
前阵子,《 剑与远征:启程 》( 以下简称启程 )在国内开启了测试,我在 B 站之类的平台上也看到了一大堆推广。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 剑与远征 》这游戏居然还没凉? 给各位不熟悉的差友科普一下,《 剑与远征 》是莉莉丝 2020 年出的一款放置卡牌游戏,当年也是铺天盖地的广告,不过游戏质量挺高的,因此当时还挺火的,我也玩过一段时间。 而《 剑与远征:启程 》则是同一个 IP 的新作。 作为一名老玩家,这我不得去看看这游戏的成色?于是我火速下载了一个月前上线的国际服。 事先声明,这不是广告! 与前作相比,启程是PC 、移动双端互通的,反正我上班就是玩游戏,就选择了更方便的 PC 版。 说实话,虽然也顶着《 剑与远征 》的名头,但《 剑与远征:启程 》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 首先我们来讲讲它的核心变化。 在我印象里,《 剑与远征 》的界面应该是这样的,背景世界只是贴图,不同的建筑代表了各种功能、副本的入口。 但在启程里,我们却可以操纵自己的角色在地图上四处走动探索、有 NPC 可以对话。 有条理清晰的剧情主线,还有剧情过场动画。 当我们在大地图上跟着主线剧情推进时,路边的怪物还会主动攻击我们。 地图上也有很多收集元素,比如到处散落的宝箱,收集后会给钻石之类的资源。 宝箱有的是被怪物守护着,我们必须打败怪物后才能拿到里面的东西。 有的则是需要我们完成解谜之后才会出现。 也就是说,从本质上讲,《 剑与远征:启程 》确确实实已经算是一款 RPG 游戏了,这也是和前作相比最大的改变。 这也是正常的,毕竟上一代是 2020 年出的,4 年时间过去,莉莉丝的技术力也进步了不少,换个全新的游戏引擎来做游戏无可厚非。 不过玩着玩着,我发现莉莉丝在 RPG 的一些核心玩法上做得还是不太行的。 它的地图虽然看着很大,但是实际上可探索的内容并不多,基本就是沿着路走,城里可互动的角色就那么几个,场景素材复用也比较多,显得比较单调。 我甚至还遇到过一个 Bug ,在第二章的地图里,有个坡手动走路怎么都下不去,结果一点自动寻路,居然就可以下去了。。。 不管是哪里的宝箱,奖励就固定的钻石+紫色粉尘+金币+垃圾装备,解谜重复度也比较高,玩个几天差不多就有点腻了。 也就是说,玩家去主动探索这些宝箱不是因为好奇,而是明确知道里面有钻石,有抽奖券而去的。 这样的行为就不叫探索了,说难听点,就是没有 “ 惊喜感 ” 。 RPG 核心的剧情部分,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倒是游戏的战斗部分的改动还挺不错,原本战斗是横轴的,如今改成了斜 45 ° 视角,人物的动作和技能效果看着得劲许多。 在战斗时,每个角色释放大招都有自己的专属动画,配合专门的技能效果,这战斗演出的水平可以说相当高了。 毕竟国内厂商普遍很卷,当年《 剑与远征 》那套立绘放现在来看肯定不够打的,所以估计莉莉丝才这么卷起来的。 这块儿也算是最大的变化了。 另外,虽然还是 5V5 战斗,启程的战前策略阶段却有点儿 SLG 的味道,我们可以改变角色的站位来调整不同的策略。 就拿最前排的坦克英雄来说,敌人会根据阵型位置改变集火的对象( 红色箭头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让更肉的角色去承担更多的伤害。 与此同时,战斗部分还多出了地形和道具,比如木滚筒、水晶、喷火器等等,妥善利用道具和英雄技能搭配,可以让很多关卡变得非常简单。 这样一来,我们在战斗时的 “ 排兵布阵 ” 就有了更多的策略性和选择,可玩性比原来增加了不少。 当然,启程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它的本质还是个放置游戏,我们可以在主界面的左下角进行关卡挑战,关卡数越高,收益就越高。 挂机进度其实还蛮重要的,每隔几关就会送抽卡券或者培育资源,是白嫖玩家重要的抽卡资金来源之一。 战斗部分说完了,我们再来讲讲养成部分。 众所周知,莉莉丝的美术在国内手游界是顶尖的,《 剑与远征 》当年那么火,那些精美的角色立绘可以说是立了大功。 当年这个中世纪西方奇幻风格的彩绘在一众游戏里绝对是鹤立鸡群,主要是每个立绘的质量都贼高,辨识度拉满,吸引了无数的角色厨。 而在启程里,莉莉丝在不改变原先风格的基础上,把这些角色都做成了 3D 动态的。 man,what can i say?你永远可以相信莉莉丝的美术好吧。 在养成方面,启程相比前作优化了很多,最大的特点就是全角色等级共享和职业装备共享。 等级共享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只需要升级五个角色,其他角色就会自动升级到这五个角色中最低的那个等级。 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前期抽卡抽到了某个英雄,就不用从头升级,直接就能上场用。 装备等级也是同理,按照不同的职业分成了六种,只要是本职业的角色,都可以享受到这套装备的属性加成。 不过,当英雄质量提高后,会有专属装备,需要消耗特定的材料才行,这一点和之前设定还是差不多的。 最后就是氪金部分了,在国内手游厂商里,莉莉丝绝对算得上非常良心的,经常就给一大堆兑换码和抽奖券,回答个问卷都能送 1000 钻。 不过福利多,它的氪金点也真是不少,什么月卡、典藏月卡、通行证、各种弹脸的限时礼包啥的一样不缺。 最关键的是这些礼包送的东西,要么用来抽卡的,要么就是能直接提升角色战力的,效果非常明显。 一般玩家真的是很难在这样的骑脸轰炸之下把持住的,一旦体验过就会有点上瘾。 更别说游戏后期最强力的神魔种族的英雄,不是氪金玩家基本上没可能培养起来。 总的来说,《 剑与远征:启程 》还是个挺不错的游戏,在原先放置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很多新的玩法,比如荣誉对决、RPG 玩法等等,可玩性还是蛮高的。 但是剧情单薄、氪金点比较多这些也都是实打实存在的问题,普通玩家就只能靠时间慢慢磨。 以我的经验来看,莉莉丝还是挺有诚意的一家公司,希望在国服开启后,游戏能更好玩一点吧。 撰文:SamuraiHeart 编辑:面线&莽山烙铁头 封面:焕妍
微软推出可在智能手机上运行的轻量级AI模型Phi-3 Mini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微软最近发布了一款名为Phi-3 Mini的轻量级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被设计为能在智能手机和其他本地设备上运行。这款拥有38亿参数的模型是微软即将发布的三个Phi-3系列语言模型中的首个。其目标是为云驱动的大型语言模型提供一个更经济实惠的替代方案,使得规模较小的组织也能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微软表示,Phi-3 Mini的性能轻松超越了之前的Phi-2小型模型,并且与Llama 2等大型模型不相上下。令人惊讶的是,这款新模型的响应能力接近于那些参数规模是其10倍的模型。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指出,这一创新的关键在于他们所使用的训练数据集。该数据集以Phi-2模型为基础,但融入了“经过严格过滤的网络数据和合成数据”。这种独特的数据集构建方式受到了儿童读物的启发,这些读物使用更简单的语言来阐述复杂的主题,从而有效地使较小的语言模型能够发挥更高的效能。 尽管Phi-3 Mini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无法与云驱动的大型语言模型相媲美,但它在从数学到编程再到学术测试的各项任务中,都展现出了超越Phi-2和其他小型语言模型(如Mistral、Gemma、Llama-3-In)的实力。更重要的是,这款模型可以在像智能手机这样简单的设备上运行,而且无需互联网连接。 然而,Phi-3 Mini的主要限制在于其“事实知识”的广度,这主要是由于其训练数据集相对较小。因此,在“TriviaQA”测试中,它的表现并不出色。尽管如此,对于那些只需要处理较小内部数据集的模型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微软希望,通过推出这样的模型,能够让那些无力承担云连接大型语言模型费用的公司也能接触到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Phi-3 Mini已经在Azure、Hugging Face和Ollama等平台上提供。微软接下来还计划发布功能更为强大的Phi-3 Small和Phi-3 Medium模型,它们分别拥有70亿和140亿个参数。
最近这批中端机,为什么我一台都不推荐你买?
红米 Turbo3、一加 ACE 3V、真我 GT Neo6 SE,最近这段时间发布的这批中端机,各位混机圈的差友应该都关注过吧,不知道你们怎么评价? 在我看来这几台两千元档的新机,挺没意思的,配置没多少亮点,外观质感也就那样,而且价格更谈不上很香,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诚意有,但不多。 之所以我这么说,主要是它们本身的定位就很尴尬。 你看啊,这几台新机搭载不是骁龙 8s Gen3 就是骁龙 7+ Gen3,这两颗芯片性能确实不赖,然而手机厂商把它们叫作 “ 小骁龙 8 Gen3 ” 就有点勉强。 因为它们三级缓存都被砍了一刀,从而限制了 CPU 性能发挥,所以不管是游戏帧率还是能效表现,这俩兄弟都没能打得过去年的骁龙 8Gen2。 实测,最高画质,原神须弥 30 分钟跑图,搭载骁龙 8 Gen2 的红米 K70 Pro,帧率就是比搭载骁龙 8s Gen3 的红米 Turbo 3 和真我 GT Neo6 SE 高: 当然如果只有这点差距也就算了,玩游戏的时候差这么几帧也不是不能玩,关键是啥呢?在信号连接、影像能力等等这些周边配置上,它俩还是低人一等。 就拿最基础的信号连接来说吧,目前市面上搭载这两款芯片的手机,全都不支持 5.5G 和 Wi-Fi 7,现在不支持,以后也别指望能 OTA 上。 但是某些骁龙 8 Gen2 机型,就能通过 OTA 支持上,当然这不是高通的原因,而是手机厂商给这批新机用的 5G 基带和 WiFi 模块,本来就不是很新。 那些搭载骁龙 8s Gen3 的机型,用的 5G 基带是高通两年前发布的 X70,而骁龙 7+ Gen3 则是高通 X63,这俩基带本身就没法支持 5.5G。 而且它们搭载的 WiFi 模块,还是四年前发布的 FastConnect 6700,所以没有 Wi-Fi 7,只有 Wi-Fi 6 和 6E。 实际上,不管骁龙 8s Gen3 还是 7+ Gen3,它们最高兼容 FastConnect 7800,理论上是能够支持上 Wi-Fi 7,纯粹是厂商不想给或者觉得没这必要。 所以还是那句话 —— 一分价钱一分货,芯片支持是一回事,但手机能不能用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它们的定位和价格,决定了哪些功能最终能够落地。 当然了,手机厂商这么做其实也没啥问题,毕竟两千多块钱的手机,咱也不能要求我全都要。 但问题偏偏就出在,去年以及年初发布的那批骁龙 8Gen2 机型,也就是原本三千元档位的次旗舰,它们的价格,如今也下探到了两千价位段。 你去看 iQOO Neo9、一加 Ace3 还有红米 K70 这些次旗舰,各大平台百亿补贴下来,它们根本没比这些中端机贵多少,这就导致这批新机非常尴尬。 就拿红米 Turbo3 来说,这台手机 12GB+256GB 版本起售价 1999,但是只要你愿意再加两百多块钱,就能买到相同存储规格的红米 K70。 一个是全塑料机身、单频 GPS、1.5K 屏幕;另一个是玻璃后盖外加金属边框,双频 GPS,屏幕还是 2K 屏,而且它的影像配置更高,充电速度也更快。 很显然,如果是我肯定会咬咬牙加这笔预算,因为 K70 几乎全面吊打 Turbo3,如果真要说 Turbo 3 有啥优点,除了轻薄,大概只有 AI 还能拿出来说。 由于骁龙 8 Gen2 是去年的旗舰,没对 AI 做专门的优化,但是高通却给今年这两款芯片做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手机厂商会在发布会上着重介绍 AI。 另外两台中端机也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情况,如果你在考虑一加 Ace 3V 和真我 GT Neo6 SE,只要再加点钱就可以买到更均衡更水桶的一加 Ace 3。 我这么说吧,这些新机对标的竞品,其实不是其他友商发布的新机,而是原本就比它们定位更高一档,但是如今售价却跟它们相差没多少的次旗舰。 而且更尴尬的是啥?不止次旗舰在降价,去年同时期发布那批中端机同样也在跳水。 前阵子咱们刚写过红米 12 Turbo、一加 Ace 2V 还有真我 GT Neo5 SE 这三台手机( 传送门 ),它们顶配版本现在还不到两千,可以说香的一批好吧。 如果你预算不是很多,我倒是觉得,一样的预算,与其买个最低配的新机,还不如直接买上一代的顶配,而且你敢信就算是同价位,同样也有很多选择。 我随便举两个例子。 红米 K60 至尊版,它搭载天玑 9200+、1.5K 直屏 、IMX800 主摄,有 IP68、独显芯片和 120W 快充、后盖是玻璃,中框是金属,该有的配置都有。 一加 Ace 2 Pro,它搭载骁龙 8 Gen2、1.5K 曲屏、IMX890 主摄,0916 线性马达,除了支持雨水触控、150W 快充,还有 Wi-Fi 7,同样很水桶。 而且不知道你们注意没,今年这批中端机,除了红米还在提供 1TB 选项,其他厂商像真我还有一加,都取消了 1TB,它们顶配容量只有 512GB。 怎么说呢?去年厂商掀起的大容量普及风暴,算是普及了个寂寞,今年闪存颗粒价格一涨,就又缩回去了。。。 OK,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下来就一句话 —— 最近这批中端机确实有点尴尬,往上,加两三百块钱有更水桶的次旗舰;往下,去年中端机跳水之后性价比爆棚;就连同价位也有很多更好的选择。 它们唯二的优势,可能就是能多更新一年的大版本系统,以及一些 AI 功能,很显然,到时候它们价格迎来跳水只是时间问题。。。 我倒是觉得啊,接下来手机厂商做中端机,思路确实应该变下了,既然中端机成本受限,做不到特别水桶,那不如索性就做个特长生,讲究的就是差异化。 要么给手机上一颗正儿八经的旗舰芯片,性能拉满,拍照能扫码就行;要么给手机上一颗非常牛批的摄像头,影像越级,性能啥的够用就行; 还有就是给一块顶级屏幕或者超大电池,总有一部分人对显示效果和续航有极致追求,总之手机总得有个差异化长板,这样才能在一众手机中脱颖而出。 如果厂商每块都想兼顾,那么做出来的手机大概率会非常平庸,当然平庸也就算了,要是它在价格上还没有诚意,那我说真的,这类手机挺没意思的。 不过好在现在已经有厂商在做差异化了,之前真我推出的 12 Pr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直接让千元机用上了原本只有在旗舰机上才有的潜望长焦: 另外还有 iQOO 发布的 Z9 Turbo,则是在不到 8mm 的轻薄机身下,给手机塞下了 6000mAh 的电池,这么大的电池,放在中端机里就是独一档的存在。 希望这样的手机,能够再多来点。 撰文:刚田武 编辑:面线&米罗
特斯拉毁约应届生,苹果或推出iPad原生计算器,Steam更新退款政策,剥离TikTok新法案通过,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今天是4月24日 农历三月十六 天眼查的信息显示 钟薛高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 这次被强制执行 901 万 想了想确实有阵子 没在便利店里 看到过钟薛高了 。。。 下面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特斯拉毁约应届生多家企业 HR 在线抢人 ( 银柿财经 )4 月 24 日,“ 特斯拉被曝毁约应届生 ”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被特斯拉解约的应届生告诉银柿财经,他 4 月 24 日上午接到了 HR 的电话,被告知因公司政策临时调整,岗位被取消,将赔偿一个月的工资。 北京德和衡( 杭州 )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富强认为,“ 根据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签定协议后,签约双方均应该依照所签订的合同履行相应的义务。若企业违反了约定而给在校生造成了损失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中,已有不少如蔚来、极氪等企业 HR 招聘账号表示,欢迎被解约的应届生投递简历。 :应届生:没想到社会第一课来的这么快。 # 苹果终于要推出 iPad 原生计算器了 ( 快科技 )4 月 24 日消息,苹果已经正式宣布,将于 5 月 7 日举行“ 放飞吧 ”特别活动,这次的主角就是 2024 款 iPad Pro、iPad Air 等新品。 有消息称苹果将公布一些 iPadOS 18 的系统信息,包括将加入原生计算器功能。 据悉,iPad 在 2010 年诞生,至今已经 14 年,但苹果却一直都没有在系统中内置计算器 App ,用户只能被迫在 App Store 中搜索下载第三方计算器 App 。 :史诗级更新。 # Steam 更新退款政策:提前试玩时间将计入 2 小时退款时长限制 ( 新浪科技 )Steam 平台一直以其慷慨的退款政策闻名,玩家可以在购买游戏后 14 天内申请退款,只要游玩时间不超过 2 小时即可。 然而随着 Steam“ 抢先体验 ”和“ 提前体验 ”等计划的推出,玩家可以在游戏正式发售前游玩部分内容,这带来一个漏洞:玩家可以在游戏发售前畅玩数十个小时,然后等到发售日后再申请退款。 为了堵住这一漏洞,Steam 更新了退款政策,明确规定“ 抢先体验 ”和“ 提前体验 ”的游玩时间都将计入 2 小时的退款时长限制中。 :改的挺好的,但是我买了的游戏都不一定能玩 2 小时。 # 美国参议院通过涉字节剥离 TikTok 新法案,拜登:将立即签署 ( 新浪热点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 4 月 23 日晚间,美国国会参议院以 79 票对 18 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涉 TikTok 法案,要求中国科技公司字节跳动剥离 TikTok ,否则该应用程序将被禁止在美国上架。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一旦法案被提交到白宫,他将立即签署。 美国国会众议院已在上周高票通过了涉 TikTok 法案,将剥离 TikTok 的期限从 165 天延长到 270 天,如果总统确定出售取得进展,白宫还可以行使将期限延长 90 天的权力。这使得字节跳动出售 TikTok 的最长期限被延长到一年。 :特朗普说如果 TikTok 被禁,那拜登得负全责。
iQOO Z9首发Turbo系列,聚焦性能续航轻薄,用上蓝心大模型,1999元起
作者 | 云鹏 智东西4月24日晚间报道,刚刚iQOO正式发布了中端机iQOO Z9系列新品,包括Z9 Turbo、Z9以及Z9x三款产品。Turbo系列是首次出现,其重点聚焦性能、续航和轻薄手感。 iQOO Z9 Turbo搭载了第三代骁龙8s移动平台、独显芯片Turbo以及6000mAh蓝海电池。售价方面,iQOO Z9 Turbo的起售价格为1999元,iQOO Z9的起售价格为1499元,iQOO Z9x起售价格为1199元。 在iQOO看来,续航决定手机的基础体验,此次iQOO Z9全系配备6000mAh电池。iQOO Z9 Turbo与iQOO Z9采用了蓝海电池技术,通过碳元重组、极片重塑以及激光蚀刻三项技术突破电池技术瓶颈,配合算法优化,让两款手机实现了快充、耐用和轻薄兼顾。 当然,电池容量大并不代表一定要牺牲手感,iQOO Z9全系整机厚度保持在了8mm以内,重量在200g之下。其中,蓝海电池技术通过对电池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升级,让电池更薄、重量更轻。 iQOO Z9 Turbo所搭载的第三代骁龙 8s采用了与第三代骁龙 8旗舰平台相同的CPU架构,据了解,iQOO与高通开展了为期289天联合调校,进一步优化了芯片性能和功耗。 独显芯片Turbo可以进一步提升高帧游戏体验,提高iQOO Z9 Turbo在游戏及其他各项性能上的表现。独显芯片Turbo支持的游戏超帧功能,能突破原生的帧率限制,原画模式可以在流畅之外进一步优化色彩表现。 iQOO产品经理邢程称,散热和调教也是游戏表现出色的关键。iQOO Z9 Turbo搭载了6K天幕VC液冷散热以及6043mm² iQOO史上最大面积的均热板。自研的帧率感知技术,通过实时、逐帧的AI智能预判和调度,深度调校平台性能,让游戏画面更平滑。 值得一提的是,iQOO Z9 Turbo有三项“Z系列首次”,除首次搭载独显芯片Turbo外,还首次适配了《王者荣耀》120FPS+极致画质,并通过了KPL比赛用机测试认证;首次支持移动光线追踪技术,适配《暗区突围》全图光追。 屏幕显示方面,iQOO Z9 Turbo与iQOO Z9采用了144Hz华星C8屏,局部峰值亮度4500nit。默认状态下,屏幕亮度低于24nit时,将开启3840Hz PWM调光,减少眼疲劳、视力下降等负面影响。 拍照方面,iQOO Z9 Turbo采用索尼5000万像素LYT-600主摄,支持OIS光学防抖技术。 AI体验方面,iQOO Z9系列也用上了vivo自研的蓝心大模型,AI“专属私人助理”蓝心小V可以提供问答、创作、搜索、管理、交互等AI服务。例如一句话视频剪辑、AI笔记创作、小V帮记等功能均已支持。
宝马 MINI 继续电动化,全球首发纯电车型 MINI Aceman
2024 年的北京车展,完全可以说是北京新能源车展,没带点儿电,都不好意思登台亮相。在车展前夕的宝马集团之夜活动上,宝马集团旗下的英伦汽车品牌 MINI 推出了全新的电动 MINI Aceman,这是 MINI 家族的第一款 5 座跨界车型,也延续了这个品牌一贯的趣味性,同时又融入了更大的车内空间与多功能性,在纯电架构下依旧带来了卡丁车般的驾驶感受。 「迷你至简」,经典又环保 MINI Aceman 的设计采用了「迷你至简」的前卫新表达,外形紧凑而敏捷,同时保留了 MINI 的经典元素。车身尺寸为 4076x1754x1515 毫米,轴距 2606 毫米,车内空间足以容纳 5 名乘客,比较适合都市出行。 内饰设计同样体现了「迷你至简」的风格,车内装饰简洁而实用,减少了冗余装饰,同时保留了 MINI 的经典设计元素,如全新方向盘、圆形 OLED 中控屏和 5 联式拨杆。对于一款 MINI 车型来说,Aceman 车内空间还算宽敞,肩部与腿部空间相对充裕,全景天窗让座舱有更好的光线和空间感受。另外行李厢容量也灵活可调整,可从 300 升调整至 1005 升。 MINI Aceman 在环保方面也做出了努力,车内大量使用再生材料和织物材料,座椅表层采用织物或 Vescin 素皮材料,全车摒弃使用皮革。生产过程中采用 100% 绿电,体现了 MINI 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当然,一些经典的 MINI 元素也没有落下,「四轮四角」在纯电动架构中更极致,让车身更扎实,再例如机械型外车门把手以半隐藏式降低了风阻,竖直尾灯里醒目的米字旗元素也能轻易辨识出 MINI 身份。 圆形 OLED 中控屏,带来全新数字化体验 在数字化方面,MINI Aceman 带来了独一无二的体验。圆形 OLED 中控屏直径 240 毫米,提供了鲜明的 MINI 风格用户交互界面和应用程序。MINI 交互系统基于最新操作系统平台,操作类似智能手机,界面和 App 应用程序则专门进行优化,适配圆形屏幕。 MINI Aceman 还提供了 8 种「MINI 体验模式」,每种模式都通过声效和光影营造出独特的氛围,满足不同驾驶者的需求。例如,「卡丁模式」提供高亢的动力声效和赛场风格的调校,「节能模式」则通过小蜂鸟图标和光带提醒驾驶者节能驾驶。 此外,MINI Aceman 配备了智能个人语音助理 SPIKE,具有 6 种情绪表达,能够在不同体验模式下变换皮肤,与用户互动。 卡丁车般的驾驶乐趣 MINI 车型的有趣,不仅仅外观和设计层面,也包括驾驶层面。 电力驱动的加持使得 MINI Aceman 的驾驶乐趣并未丢失。 MINI 表示,Aceman 有着黄金车身比例、精准转向感和强劲制动系统都专为激烈操控而设计。新车型的转向系统得到了提升,ARB 防滑稳定控制器提高了弯道行驶的稳定性。 MINI Aceman 配备了 54.2 千瓦时的电池,CLTC 续航里程可达 450 公里。电机输出功率最高达 160 千瓦,最大扭矩 330 牛・米,7.3 秒内可实现零百加速。在快速充电站,电池可在 31 分钟内从 10% 充电到 80%。 如果非要给 MINI Aceman 贴一个标签的话,那么「有趣」确实是我们想到的第一个词。 MINI 是开在街上能被一眼认出的品牌,宝马集团也给 MINI Aceman 添加了诸多有趣的玩法,不光是外观的活泼,还是内饰和座舱内的数字化玩法,亦或是从燃油到电动时代都保留的驾驶乐趣。当然,MINI 自始至终都不是性价比党的首选,Aceman 在纯电车里面,续航和性能也不算顶尖,因而它确实更像车里面的「玩具」,而非「工具」。
周鸿祎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网红
前几天,周鸿祎想换个车,结果整个车圈都抖了三抖。 他发视频说,要把陪伴自己 9 年的迈巴赫 600 卖了,换一辆新能源智能网联车。 因为古人说:破釜沉舟。 反正我愣是没想明白,这换个车和破釜沉舟有啥关系,可能就是想用成语了吧。 视频最后,他除了让网友提点建议,还喊话各大车企友商给自己提供一辆体验车。 说简单点,这就是一个大佬想换车的事情。 但没想到,视频发出后在多个平台都爆了。 各大车企纷纷在评论区团建,想让周鸿祎翻牌。 有一些大佬更是直接抄近道,比如余承东、李斌联系到周鸿祎,要让他试试自家的得意作品,李书福甚至准备给周定制一辆增程版极氪 009 。 要说现在中国最卷的行业,还得是新能源。 车企们还一个个把车开到 360 总部,让周总下个楼就能体验。这下好了,园区直接成了一个野生的新能源车展。 对于不认识周鸿祎的人 ( 比如我妈 ) ,就会纳闷:为啥这个货车司机,买车这么多人伺候。 但对于熟悉周鸿祎的人来说,作为一个互联网元老级人物,他在各大车企有朋友很正常,有这般待遇也合乎情理。 他甚至不用发视频,几个电话一打,一样有很多车送过来。 但你看,借着这次高调换车,相关话题不就上热搜了么,流量不就来了么。 眼看视频火了,周鸿祎也没闲着,接二连三发了一系列后续视频,点赞数和分享数都远超过之前的视频,其中两条还上了抖音热榜。 这一波流量,他显然是接住了。 看到这,也许你会觉得: 这周鸿祎不是 360 老板么,怎么现在跟个网红似的,三天两头上热搜,流量恰饱饱。 还真给你说对了,周鸿祎早就明牌要当网红了。 今年 1 月份,周鸿祎发微博说去东方甄选学习网红经济,理解流量密码。 前几天,他又和雷军说看到了小米营销的威力,现在正学习如何做网络营销。 我估摸着这段时间,周鸿祎真参透了网红的流量密码。 每一天,你都能在热搜榜看到他的名字,凭一己之力占据了互联网科技八卦新闻的半壁江山。 一会被车企们争相宠幸,一会和马化腾握手,一会找雷军要小米 SU7 被婉拒等等。 咱就说前几天,中国互联网 30 周年发展座谈会召开。 马化腾、张朝阳、雷军、周鸿祎齐聚一堂。 本来,这就是一个不会引起大众过多讨论的官方座谈会,但会议上的细节却成了网友茶余饭后闲聊的谈资。 “ 周鸿祎和马化腾握手 ” , “ 周鸿祎问雷军要小米 SU7 ” 。 我只能说,周鸿祎太会了。 就他和马化腾那个握手,如果给差评君独家报道,我 TM 能兴奋得脑花怒放。 14 年前,奇虎 360 和腾讯在 PC 端安全市场的攻防争夺,引发了 “ 3Q 大战 ” ,电脑上 QQ 和 360 不能同时运行。 马化腾声称 “ 受到周鸿祎短信威胁,除了对抗别无他法 ” ,而周鸿祎发微博说 “ 腾讯欲置 360 于死地,必须得反抗 ” 。 当年的撕逼场景历历在目,影响了数亿网友。 而在 14 年后。。。 二人面对镜头,一副和气生财的场景。周鸿祎说 “ 和老朋友见面了 ” ,老马笑称他 “ 现在是网红的红 ” 。 这个 “ 世纪性握手 ” 一下点燃了互联网。 在抖音,这条视频的点赞量近 50 万,分享人数近 7 万。媒体们也都惊了,纷纷报道 “ 一笑泯恩仇 ” 。 其实啊,人周鸿祎和马化腾估计早和解了,多年前周鸿祎就表示 360 、腾讯彼此再记仇意义不大。 而且你稍微搜下过去几年的新闻,就能发现他俩不止一次两次同框了。 只不过,周鸿祎可能就懂在这一点:大众们对大佬们的故事不够熟悉,得 “ 官宣 ” 下。 所以两双手一握,千万流量全来了。 这还不够,周鸿祎给几位大佬都单独安排了视频,张朝阳拍完给雷军拍,拍完再传到各个平台。 他似乎知道观众们要讨论什么,关心什么,明白什么才是最有节目效果的。 你看他,平时拍摄的角度都是从下往上,主打一个随意。拍摄时胡子也不刮,偶尔还会露出鼻毛。 看他一整个油腻,但突然能给你来十几个引体向上。 偶尔展示一下家里天价影音系统,才能让你想起哥们其实是个富豪。 另外,和以往的火药形象大不相同。 周鸿祎现在主打一个和气生财,不仅大方地和友商分享一些短视频经验,还会非常地谦虚说,要认真体验和学习其他友商的汽车,才能让哪吒有进步。 这些发自肺腑的话呢,乍一听还挺肉麻的,但他必须得说。 他要把人设展示出来,让大家能看到自己的个性和形象,这是 “ 网红 ” 的基本要素。 不光是周鸿祎,结合最近的情况来看,差评君愈发能感觉到: 2024 ,互联网大佬们不愿再低调。 他们圈内俨然有一股趋势,人人都想从幕后走到台前,要当上大红人,被更多网友认识。 就拿车圈来说,蔚来的李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长城的魏建军,吉利的李书福,哪吒的张勇都纷纷下海开启直播,玩起了短视频,想要 “ 抛头露面 ” 。 主动的也好,被动也罢,为啥大佬们纷纷想要当 “ 网红 ” 了? 因为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备受欢迎的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必然会为品牌带来积极影响。 我们从简单点的开始说: 假如一个老板成为 “ 网红 ” ,那么这个企业的营销成本会大大降低,且宣发效果会更好。 像小米公司的营销,已经离不开雷军了。 雷军在抖音上发的小米 SU7 介绍视频,轻轻松松几十万甚至百万的点赞量。 前阵子小米汽车发布会能成功,也和雷军关系非常大。 为啥雷军能成为小米公司宣发的关键? 因为他是粉丝无数的 “ 网红企业家 ” 。 雷军的故事大家听过很多。 一个顶尖学霸,大学时写的编程作业被老师编入了新版教材,编写的 DOS 平台内存管理工具一直开源,两年时间修完了四年的学分课程。 从 1997 年起,雷军就开始给武汉大学捐款,设立了腾飞奖学金,并持续捐助了 26 年。武汉大学 130 周年校庆时,雷军还个人捐赠了 13 亿现金给母校。 雷军也经历过很多坎坷,大学时创办的三色公司因盗版问题而失败,在金山进入困境时亲自到一线销售产品。 除了故事之外,雷军作为一个公司老总,他没有一点架子,发布会上的演讲很有亲和力,客户买 SU7 时还会亲自开门。 凭借雷军种种的创业精神和个人魅力,他斩获了无数粉丝。 他不需要再花钱去找 KOL ,他自己就是 KOL 。 他的代言价值,比小米能请到的任何明星都要高。 周鸿祎曾经说过: “ 很多企业家已经迈出第一步了,小米的雷军、华为的余承东都是神级网红,我要向他们学习,为 360 发声,给公司节省广告费 ” 你看,老板当网红,何乐不为? 我们再说一个例子,董明珠。 大家都会感觉她能力很强,但也很爱各种折腾。 比如推动格力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虽然反响很差,但依然坚持自己决策,开机动画还要有她的照片; 原本想收购银隆进入汽车领域,被股东反对后,她便以个人身份投资银隆。 她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在折腾,所以一直都保持着极高的热度。 因为知名度和话题性极高,作为一个 “ 网红企业家 ” ,董明珠一天的直播带货销售额就超过了 65 亿元。 2020 年后半年,董明珠又代表格力电器进行直播带货 13 场,总销售额达到 476 亿元。 这个数据,你让格力请一百个美女帅哥直播半个月也办不到吧。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俞敏洪,马斯克。咱们公司就有同事买特斯拉,完全就是因为马斯克的个人魅力。 可以说,足够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形象, 能在公司危机关头力挽狂澜。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 这些科技公司的高层,车企老板,纷纷下场做短视频做直播,想成为 “ 网红 ” ,怎么看都合乎情理了。 毕竟他们的身份仍是个企业家,身上的标签依旧是个商人。 把自身优点和个性展出来,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跟上这种全新的宣发模式,没毛病。 要价值有价值,要省成本也能省成本。 而且再不济, “ 网红企业家 ” 也是一份保险。 即便创业失败欠债了,也还能去直播带货,交个朋友,上演一部《 真还传 》吧。 撰文:刺猬 编辑:面线 莽山烙铁头 封面:焕妍
iPhone 15上市半年频频降价引用户吐槽 苹果压力不小
【CNMO科技消息】近日,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似乎呈现出下滑趋势,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应对策略之一,苹果不断对旗下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其中iPhone 15系列的降价尤为频繁,成为了消费者热议的焦点。 在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降价已经成为各大品牌刺激销售的重要手段。然而,对于一向以高价位著称的苹果来说,如此频繁的降价举措确实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iPhone 15作为苹果去年下半年推出的新款产品,原本被寄予厚望。然而,与前几代产品相比,这一代iPhone在性能提升和创新点上并不突出,因此遭到了不少用户的吐槽。这也使得iPhone 15自发布以来,价格一路走低,成为近年来唯一一款上市即破发的苹果手机。 对于这一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下降,除了与产品本身缺乏创新有关外,还受到国内智能手机品牌日益崛起的影响。近年来,国产手机在性能、设计以及价格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对苹果构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 此外,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的性价比,而不再仅仅追求品牌效应。这也使得苹果等高端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
OPPO K12发布:100W+5500mAh续航组合,售1799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刘俣辰)4月24日,OPPO正式发布新品OPPO K12。官方显示,OPPO K12在AI、影像、屏幕护眼等方面进行了升级,采用100W+5500mAh续航组合,售价1799元起。 据悉,OPPO K12搭载长寿版100W超级闪充和5500mAh大容量电池,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通话10小时,27分钟内从1%充至100%。根据DOU续航测试,OPPO K12续航时间达1.88天,游戏时间达8.76小时,支持高达17.28天的待机时间。 外观设计上,OPPO K12带来“青云”与“星夜”两款配色。此外,摄像头模组采用露水Deco,一字型排布,一体同色,配上不锈钢镜头保护圈,可以很大程度保护摄像头镜片。同时,OPPO K12采用2.8D弧面后盖设计和微切的直角边框,整机重186g。 在轻薄机身基础上,OPPO K12采用超抗摔金刚石架构,针对手机屏幕、背盖、四角、四边,OPPO K12都做了加固,实现十面耐摔。此外在手机摄像头、芯片等关键部位,OPPO K12也采取了支撑保护,尤其是在主板上盖和下盖之间拥有支撑骨位,可以让手机更耐摔更好的保护主板。除了耐摔,OPPO K12通过了60kg极限弯折测试,能够更好地应对坐压等情况。 性能方面,OPPO K12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7移动处理平台。同时,其带来了最高12GB+512GB大内存组合,支持内存扩展和SD存储卡扩展,配合OPPO自研黑科技内存基因重组技术和焕新存储技术,能够实现后台25个应用保活72小时。 影像上,OPPO K12搭载旗舰级主摄索尼IMX882传感器,支持OIS光学防抖,5000万像素,配合OPPO旗舰级影像算法。 OPPO K12配备6.7英寸直屏,支持120Hz刷新率,可以实现暗光环境下2160Hz PWM超高频调光和中高亮度下单脉冲类DC调光,降低频闪对眼睛的伤害。 AI体验上,OPPO K12拥有AI消除功能,可以智能消除照片中的路人,并利用AI大模型的能力智能分析周围的环境,对消除后的区域进行细节、纹理的真实填补。 OPPO K12,8GB+256GB售价1799元,12GB + 256GB售价1999 元,12GB+512GB售价2499元。 发布会上,OPPO还带来了OPPO Pad Air2平板,OPPO Enco Air 3耳机等产品。
3月高端旗舰手机市场排名:华为位列6000以及市场第二
原标题:3月高端旗舰手机市场排名:华为位列6000+市场第二 【CNMO科技消息】在国内的高端和旗舰手机市场,苹果的地位一向十分稳固。但随着国产手机厂商努力冲击高端,国内消费者对国产高端和旗舰手机的认可度也在不断上升。据CNMO了解,近日有数码博主放出了3月份旗舰和高端档位手机市场的排名情况。在6000元+的细分市场,苹果和华为位列前两名。 华为手机 具体来看,在6000元+市场,排名前七的依次是:苹果、华为、荣耀、其他、小米、OPPO和vivo;在5000元-6000元市场,排名前七的依次是:苹果、vivo、华为、小米、其他、OPPO和荣耀;而在4000元-5000元的高端手机市场,vivo成功抢占第一,国产手机品牌普遍表现更好,排名前七的依次是:vivo、华为、小米、OPPO、荣耀、苹果、其他。 该博主分析3月份数据称,vivo在高端手机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4月份可能会更高。苹果虽然份额跌了很多,但5000元以上的市场还是占了60%以上。正如该博主所言,苹果在6000元+和5000元-6000元两个细分市场均占据第一名。 苹果 就国产品牌来说,华为在高端和旗舰手机市场的表现最为均衡,三个细分市场拿下了两个亚军和一个季军。vivo也表现不俗,拿到了一个冠军和一个亚军。
宝马MINI Aceman全球首发:8种体验模式,最高续航450km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刘俣辰)4月24日,2024宝马集团之夜在北京举办。宝马集团旗下两大品牌BMW和MINI新品车型首次展出,包括BMW新世代概念车、MINI首款纯电动跨界车型MINI Aceman以及全新电动MINI Cooper。其中,MINI最新车机系统拥有8种MINI体验模式,CLTC最高续航里程450km。 官方显示,新世代车型将首次采用第六代BMW eDrive电驱技术及圆柱电芯,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实现提升;人机交互方面,新世代车型将搭载BMW全景视域桥。 全新电动MINI Aceman和全新电动MINI Cooper在电动加持下,车辆重心、四轮、动力输出等方面全面提升。据悉,全新电动MINI Aceman结合了MINI Cooper和MINI Countryman的特点,车身尺寸达4076x1754x1515毫米,轴距2606毫米,可正常容纳5名乘客。 此外,全新家族新车型延续圆形OLED中控屏,直径保持在240毫米,其操作系统拥有专属MINI的用户交互界面与应用程序,交互界面与App应用程序高度适配。 采用容量为54.2千瓦时的电池,CLTC续航里程最大可达450公里。电机输出功率最高达160千瓦,可产生330牛·米的最大扭矩,使车辆在7.3秒内实现零百加速。在快速充电站,电池可在31分钟内从10%充电到80%。 同时,MINI新车型推出8种“MINI体验模式”,通过新的MINI声效DNA与光影,让用户身临其境。“卡丁模式”中,行驶声效就像高亢的动力输出声浪,同时车辆会将动力与底盘状态调校得更趋向赛场风格。“怀旧模式”采样融合了从1959年经典Mini到最强性能的MINI John Cooper Works GP的动力声效,驾驶者加速得越强烈,声音就越从过去的内燃机趋向现在的纯电动。到了“节能模式”,圆屏上的小蜂鸟预示着车辆能耗极小的精准控制,并用像游戏一样的光带来提醒驾驶者操控的节能程度,为出行增添乐趣。越野风格的“游牧模式”,使车辆呈现硬派风格。投影技术也精心配合每种模式,在前排中控台、车门板和天窗两侧投射出多种样式的光影。 去年,宝马集团在全球市场交付超过255万辆新车,其中37.5万辆为纯电动车型;其中,在中国市场交付超过82万辆BMW和MINI品牌汽车,包含近10万辆BMW纯电动车。 2024年,宝马集团将呈现20余款BMW和MINI品牌的全新及升级车型,包括今晚在宝马集团之夜上全球首发的新纯电动BMW i4。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